生物高三二轮复习系列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020·T31 2018·T32

1.生命观念:通 过对群落结构类 型的考查,建立 结构与功能观 2.科学思维: 通过对种群数量 变化曲线分析的 考查,提高考生 的模型构建能力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理清主干 1.据同化类型判断生态系统功能类群
生产者
“分解者”
2.辨清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三个易混点 (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强调关键词是“固定”而不是“照射”。 (2)10%~20%是相__邻__两__个__营__养__级__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 递效率。 (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沿食物链流动,以“营养级”为单位,传递效 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率: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占生__产__者__能量的比值。
(× ) (× ) (× ) (√ ) (× )
2.长句表达 (1)生物多样性分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 次。虎有东北虎、华南虎等多种类型,这属于哪一层次的生物多样性?鹿 等多种动物又属于哪一层次的生物多样性? 提示: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2)对于濒危物种来说,就地保护是否一定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为什 么?
(2)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生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 构。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的农业模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_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纲考情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

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

Ⅱ考情分析

本考点是高考的核心考点之一。试题往往结合某

一生态系统的实例,考查生态系统结构及成分、能量

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信息传递的种类和意义及在

生产实践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分析判断。多

以语言表述、图表、图像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的分

析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对生态系统的考查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基础性较强;对能力的考查侧重于应用生态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且考查比例有所上升。很可能以广泛关注的农业、环境等生活实际及社会热点问题为情景,考查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结合食物链与食物网,命制综合性的非选择题。

1.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是上下位关系,范围不断扩大,关系图如下:

①同一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

②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中所有的种群集合=群落

③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生态系统

2.食物网中生物变化分析

①口诀:“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变动好判断,首先你要有主见,环节少的先看见。”

②常见的情况分析

具体情况一:一级生物若减少,其他生物跟着跑。

具体情况二:如果天敌患了病,先增后减再稳定。

具体情况三:中间生物被捕杀,不同情况要分家。

3.能量流动的分析和计算

总结如下:

4.物质循环中生态系统成分的划分

第一步:双向箭头两端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箭头指向多的成分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第二步:剩余成分为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看两者箭头的指向,箭头指向哪一方,其成分则为分解者。

高考二轮总复习专题五第2讲种群和群落

高考二轮总复习专题五第2讲种群和群落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 .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 1 357 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 统
【解析】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为 主,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鲈鱼为第五营养级;该食物网第一 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为两者同化量的比值, 即((4 200+3 780)/31 920=25%;太阳鱼同化的能量除去呼 吸作用消耗部分其他用于生长发育繁殖,本题只有太阳鱼和 下一个营养级鲈鱼的同化量,无法计算出太阳鱼呼吸作用消 耗量;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食物网中 的生物只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少了必要成分分解者。
【答案】D
【总结提升】 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成分
(1)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蓝藻、光合细菌 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2)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生物, 如寄生细菌、菟丝子、病毒等。 (3)分解者: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 少数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等。 (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空气、水等。 2.营养结构:食物链(网)
【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 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 正确;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 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B 正确;能量流动逐渐递减,生态 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 正确;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 级及分解者,D 错误。

名师导学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第2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名师导学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五第2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解析】(1)(2)如图所示,a 是“J”型曲线,b 为“S” 型曲线。 两者的差异为后者具有环境阻力; 在 b 曲线中, 最高点为容纳量 K,那么最适数量应为 K/2=55 亿。(3) 考查能量流动的知识,据题意可知食物网为: 。 如果将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 1∶1 调整为 a 1∶4,当比例为 1∶1 时,需植物量为: /(10%· 10%)+ 2 a a /10%=55a; 比例为 1∶4 时, 需植物量为: /(10%· 10%) 2 5 4a + /10%=28a,因此,当植物量相同时,有如上改变, 5 可供养的人口将为原来的 55a/28a=1.96 倍。(4)见答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 传递、转化和散失。 (1)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 ①源头:太阳能。 ②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③途径:光合作用。 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 量。 (2)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 ①传递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生态系统能量的转化 转化形式: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4)生态系统能量的散失 ①途径: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 耗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②形式:以热能形式散失。
【诊断】本题综合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 态系统的功能,考查学生图表的识别及分析能力。
【解析】(1)能量传递效率为两相邻营养级间同化 量的比值,即 2.25×107/7.50×108=3%。 (2)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 40/N=15/30 得, N=80 只。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使得 N 值偏大。 (3) 恒温动物借助有氧呼吸释放的热能来维持体 温的恒定,故其同化量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 长、发育和繁殖。 (4)由题意知,通过信息传递,鼬和田鼠的数量基 本稳定,可见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①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X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②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X围为生物圈。

③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X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能量流动的“四三二〞

(1)4个去向: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④暂时未被利用。

(2)3个关系式

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2个特点

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②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生态专题课件

高三二轮复习生物生态专题课件

(1)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中所示以外,还应该包括 (2) 植食动物固定的能量是 1.96×105J·cm-2·a-1。
流入该区域的污水中的 有机物中能。量
15
图是该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 计的部分数据。分析回答问题:
图2中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 Ⅱ→Ⅰ→Ⅲ,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
①通过阻挡、吸附等使污染物沉降; ②通过增加水中溶氧量,使微生物分解 增强; ③通过减弱水体中的光照,抑制水体中 藻类繁殖。
1.A区域种植芦苇能通过
途径净化水体。
2. 从净化水体、维持生态稳定的角度分析,水质较清的B、C区域种植沉水
植物的作用有: 可有效吸收矿质营。养;增加水体含氧量,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气候变暖等原因,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
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26
给鱼塘施肥可以提高鱼的产量,但某些情况下又会造成 鱼的死亡,原因是____施__肥__可__能_。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
游植物疯狂生长水体缺乏氧气,鱼 类无法呼吸,从而死亡
若对某湖泊进行生态修复,除停止养鱼外,还需恢复水生高等植 物,以抑制浮游藻类生长。在这一过程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直接作
能量约为 ? kJ。
16
能量从生产者传递到植食动物的效率为

17
考点三种群、群落特征: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考点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学案

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 生物与环境 考点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学案

考点2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1.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正误判断

(1)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3)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提示硝化细菌是生产者,不是植物,蚯蚓、秃鹫是动物,属于分解者,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才是分解者。

(4)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两部分,营养结构为食物链和食物网。

(5)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

(6)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提示缺少非生物环境.

2.生态系统功能的正误判断

(1)生态系统的生产量有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

(2)用字母表示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之间的关系:GP=NP +R(√)

(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提示也可来自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4)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提示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减少生态系统的能量消耗。

(5)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再固定,且食物链中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6)兔吃草后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提示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3.生物圈与生态环境的正误判断

(1)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

(2)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生态专题题型分类课件

2023届高三二轮复习生物:+生态专题题型分类课件
4)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营养物质
______________最丰富。
不换培养液
3)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组酵母菌
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后,种群增长逐渐变慢,其限制因素有
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2辽宁高考卷] 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时代要求,增加碳存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被海洋捕获的碳称为
蓝碳,滨海湿地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主体。回答下列问题:1)碳存
储离不开碳循环。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组成
生物体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因素死亡,则相当于第一次被标记的鼠为39-5=34,由此可以计算出
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34×34÷15≈77(只/公顷)。
考法1 生态调查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
4. 抽样检测法
特点: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
仪器:借助
血细胞计数板和
显微镜
考法1 生态调查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物种丰富度)

2020届 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课件58张 (全国通用)

2020届 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课件58张  (全国通用)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诊断疏漏
真题聚焦
知识整合
解析: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
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可能出现正金字塔形,也可能出现倒金字塔形。只有两 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则牧草的数量 比羊多,绘制的数量金字塔为正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 营养级是昆虫),一棵树上可以有很多昆虫,因此,昆虫的数目比乔木的数量多,绘制的 数量金字塔为倒金字塔形。综上分析,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A 正确,B、 C、D 均错误。故选 A。
答案:B
诊断疏漏
真题聚焦
知识整合
3.(2019 年广东汕头市模拟)图甲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一定时间 内流经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I、Ⅱ、Ⅲ)能量的不同去向的相对值(分别用 a、b、c、d 表示, 其中 b 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整合
诊断疏漏
真题聚焦
知识整合
5.图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诊断疏漏
真题聚焦
知识整合
[针对训练] 1.(2019 年贵州省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考试)我省黔东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 统,建设了“稻-红萍(水生植物)-鱼”的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B.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C.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

7-2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7-2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生态系 统食物网简单,即生物种类少,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弱;生态系统的生物类群包括生产者、消 费者和分解者,食物网中并不包括分解者。
(2)草提供10000 kJ能量,如果按草→鼠→蛇→鹰这条 食物链且能量传递效率最低为10%时,鹰占据的营养级获 得的能量最少,为10000×(10%)4=10 kJ;如果按草→兔 →鹰或草→鼠→鹰食物链,且能量传递效率最高为20%时, 鹰占据的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高为10000×(20%)2=400 kJ。 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那么鼠直接流向鹰的能量增 多,鹰获得的能量增多,鹰的容纳量增多。若外来生物入 侵,本地生物的多样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3)分析题图可知影响兔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包括捕食 和竞争。鼠增加的400只消耗的能量等于100只兔消耗的能 量,故兔的K值降至900。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捕捉标记 个体难度增大,导致调查结果偏高。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②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二者之间的关系图例。
《 走 向 高 考 》 二 轮 专 题 复 习 · ( ) 生 物 新 课 标 版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知识网络】

知识点一、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二、生态工程

知识点三、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1.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

(1)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部分微生物:如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合细菌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

(2)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

(3)分解者除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蜣螂、蚯蚓等。

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比较

知识点四、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具体应用

1.(1)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

(2)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地位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②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

(3)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提醒

①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

②消费者除动物外,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菟丝子、病毒等生物。

③分解者除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外,还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蟑螂、蚯蚓等。

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包括温度,因为温度既非物质又非能量,但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腐殖质属于该成分。

(4)生态系统的结构归纳

2.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机制、抵抗力和恢复力实现的。

反馈机制: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正反馈可使系统更加偏离动态平衡点,因此它不能维持系统的稳态。生物的生长、种群数量的增加等均属正反馈。要使系统维持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机制。这种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种群数量调节中,密度制约作用是负反馈机制的体现。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自身的功能减缓系统内的压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包括人与环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包括人与环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包括人与环境)

第一部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核心考点1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比较

在一定空间内,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叫做生物群落。

(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

核心考点2生态系统的范围

1、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构成生物圈。

2、生态系统类型众多

自然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核心考点3生态系统的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

生产者:①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②固定太阳能到有机物中

③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化能合成的细菌也属于生产者)。

消费者: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

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①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②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分解者:形成统一的整体

生产者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1

肉食性动物2遗体、粪便等分解者

无机盐等CO 2等

太阳能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核心考点4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第2讲 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课件

13.理清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源自文库判定方法
类研真题 明考向 类型1 等级考真题体验寻趋势 1.[2022·浙江6月]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 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生产者
分解者
特别提醒 (1)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等),动物未 必都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 动物属于分解者)。 (2)分解者一定为腐生型,腐生型一定为分解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 生物(如秃鹫、蚯蚓等动物属于分解者),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如硝 化细菌、蓝细菌属于生产者等)。
14.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选择性必修2
P92正文)( × ) 15.生态工程的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
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选择性必修2 P99正文)( √ )
考点梳理·整合突破
整合考点19 “生命之网”的生态系统 考点整合 固考基 1.据同化类型确认生态系统功能类群
10.[2022·浙江1月]玉米是我国广泛栽培的禾本科农作物,其生长过 程常伴生多种杂草(其中有些是禾本科植物),杂草与玉米竞争水、肥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2生命系统的信息观

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2生命系统的信息观
经典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多数蛋白 质类激素等,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经信号转换,引起细胞应答。
思考:信息分子都是靠体液运输传递的吗?
信 号 分 子 作 用 机 理 :
细胞表面受体: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
蛋白偶联受体
酶联受体
例:乙酰胆碱(ACH)对血管内皮保存完整的离体主动脉具有舒张作用。其作 用机制如下图所示:ACH与血管内皮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GPCR)识别结合后, 激活内皮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在钙离子与钙调蛋白结合后激活NO 合酶,NO作为一种内源脂溶性气体分子扩散进入平滑肌细胞,激活具有鸟苷 酸环化酶活性的NO受体,最终引起主动脉血管平滑肌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内分泌
糖皮质
神经
不能正 常释放
三、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思考: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什么之间?
个体
个体
种群
种群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 生态系统
构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概念图
双向
生物与环境之间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控制有害动物
例:白纹伊蚊分布广泛,可传播登革病毒,雌蚊吸血,雄蚊不吸血而吸植物汁液。 某科研团队培育了携带新型共生菌的白纹伊蚊,其中的雄蚊与野生雌蚊交配,产 生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该团队在试点小岛上大量释放携带新型共生菌的雄蚊,降 低了野生白纹伊蚊的种群数量。该实验探索出的防治白纹伊蚊的新途径,有助于 控制登革病毒的传播。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生物热点知识微专题

【高中生物】2023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生物热点知识微专题
(3)2020年广东海洋大学康恺等为研究食源性微塑料是否会对哺乳动物(小白鼠)消化系统造成功能障碍,设计了如下实验:将若干健康小白鼠均分成两组,一组饲喂正常鼠粮(对照组),一组饲喂 (实验组),对两组小白鼠投喂时要注意定时定量。分别在第1、9、18、27天检测记录小白鼠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并对第27天小白鼠镜检肠道病理变化,发现均出现小肠绒毛破损、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保护肠道)减少或萎缩④。该实验表明实验组小白鼠质量在饲喂期间的变化是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微塑料的来源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初生微塑料,即生产时的粒径就小于5 mm的塑料微珠,常被用在有清洁作用的洗漱用品中;第二类是次级微塑料,是指大块塑料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终形成的微小颗粒。微塑料污染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且人类对环境中的微塑料也没有有效的治理方案。试从污染源控制的角度提出一条缓解微塑料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
【典例剖析】例:生活污水的科学治理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某乡村由于大量生活污水的流入,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受到严重影响。如图是该乡村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①、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为减少河水污染物的累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文明乡村,人们采取在河流沿岸建污水处理厂、开辟由多种生物构成的人工湿地景观、建立人工生态浮岛等措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_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二轮复习课《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高三备课组

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一章教学中,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其在知识内容、学习目标和教育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如下教学构思。

一、研读考纲

1.生态系统的结构 ( І )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 І )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二、明确考向

高考考查点和特点:近五年全国卷侧重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以及稳定性的类型、高低的判断等。题目常借助简洁的文字材料或者结合具体的营养结构模型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三大功能,有时会渗透种群、群落相关内容。尤其注重教材中的相关核心概念及结论性语句的准确表述等。

命题方向: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不仅是一个重要知识点,也直接体现了生命观念,因此以生态农业、全球性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将成为一个重要命题方向。

三、重点讲解易错点及解题技巧

(一)重难点解析

1、能量流动的去向

①呼吸消耗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③流入分解者

2、关系式

①摄入量=同化量+___________。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_____________。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_______________。

(3)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流动沿食物链(网)流动时单向性原因及逐级递减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①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范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②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范围为生物圈。

③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范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能量流动的“四三二”

(1)4个去向: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④暂时未被利用。

(2)3个关系式

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2个特点

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②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3.可持续发展

(1)概念: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想。

(3)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1.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5.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害虫数量对其天敌数量的变化存在反馈调节()

7.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8.受到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9.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10.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答案 1.× 2.√ 3.√ 4.× 5.× 6.√7.×8.×9.√10.×

1.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减缓温室效应的两项主要措施: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的清洁能源)。3.人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有物质投入的原因:人工生态系统不断会有产品输出,根据物质循环原理,需要不断投入物质,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的判断

(1)判断生产者时要注意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

(2)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寄生、捕食、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

(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骸等转变成无机物,即营腐生生活,如蚯蚓。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

(1)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甚至可能不属于同一物种。

(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技巧

(1)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种群数量比消费者种群数量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2)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的来源减少或中断,

则该种群可通过多捕食其他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例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食草鸟的数量减少,则兔的数量将更多地被鹰捕食而减少,绿色植物的数量因捕食者减少而增多。

考向一生态系统各成分及相互关系辨析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B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散失处于动态平衡,B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

种间关系,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答案 C

解析由于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与周围的多种生物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可同时处于不同食物链的不同阶层,故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处于多个营养级,A错误;动物大多数以其他生物为食,故大多属于消费者,但并非均属于消费者,如蜣螂、蚯蚓等主要进行分解粪便等作用就属于分解者,B错误;自养生物都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故都是生产者,C正确;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但并非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生产者,根瘤菌是消费者,D错误。

考向二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动分析

3.(经典高考题)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树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答案 C

解析由题意知,鹰迁入后,形成的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据此可知,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的数量减少、螳螂的数量增加、蝉的数量减少等系列变化,A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即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错误。

4.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