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解》-1 换热器热计算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报告

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报告

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背景与目标

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等工业领域。通过学习套管式换热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该设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换热器的传热和传质性能;

3.套管式换热器的构造和工艺要求;

4.套管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5.实例分析和设计实践;

6.套管式换热器的维护与运行管理。

三、课程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理论原理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概念和设计计算方法;

2.实验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了解换热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3.计算与仿真:引导学生使用常用的计算软件和仿真工具,进行套管式换热器的计算和优化设计;

4.实践指导:开展实际换热器的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讨论与报告: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表达能力。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讨论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2.实验与设计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和设计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和设计报告,占总评成绩的40%;

3.课程考试:设立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套管式换热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占总评成绩的20%。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换热器设计与应用》;

参考书目:1.《换热器传热与阻力实验教程》;

换热器计算使用说明

换热器计算使用说明

吉林大学

《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乙醇管壳式换热器设计

姓名李权

学号42131220

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

指导教师黄海珍沈淳

2016年10

目录

第1章设计任务书 (3)

第2章计算过程表格 (4)

第3章传热管布置排列草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管路安排.................................. 1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流型安排.................................. 1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参考文献 . (22)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题目17

对固定管板的乙醇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传热计算、结构计算、和阻力计算。在该

换热器中,要求:

乙醇进出口温度为25°C、45°C

乙醇流量:2.5kg/s

热水的进出口水温为55°C、50°C

乙醇和热水的工作表压力均为0.3MPa。

具体要求:

1、设计任务说明

本次课程设计是一次虚拟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一次完整的换热器热力计算和流阻计算。学生应根据给定的课程设计题目,在指定的设计时间内独立完成全部设计任务,并提交换热器结构总图A0图纸一张,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2、设计要求

(1)计算说明书要求

计算说明书应包含完整的传热计算及流阻计算,参数选取及结构设计合理,计算正确,并附上结构简图。热力计算建议采用电子表格计算。

计算说明书内容依次为:封面,目录,主要符号说明,设计说明书,设计方案介绍,热力计算及流阻计算表,主要结构尺寸及计算结果汇总表,总结,参考文献。

完整版HTRI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基础教程讲解

完整版HTRI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基础教程讲解

04
HTRI在管壳式换热器设 计中的应用
工艺流程模拟与优化
工艺流程建模
使用HTRI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工艺流程进行 建模,包括输入工艺参数、物性数据和设备尺 寸等。
模拟计算
通过软件内置的算法和模型,对工艺流程进行模拟计 算,得出各物流的温度、压力、流量和物性变化等关 键参数。
优化设计
根据模拟结果,对换热器的结构、尺寸和布局 等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换热效率和降低能耗。
数据输入与参数设置
介绍在HTRI软件中进行数据输入的方法,包括换热器结构参数、 工艺参数、物性参数等的设置,确保模拟计算的准确性。
模拟计算与结果分析
讲解如何利用HTRI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包括温度场、流场、压力降等关键指标的评估。
典型案例分析讨论
1 2
百度文库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案例 选取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案例,分析其设计 要点、难点及解决方案,帮助用户掌握实际工程 应用中的设计技巧。
换热器优化案例 针对已有的换热器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探 讨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等方面的优化措施。
3
故障诊断与处理案例 介绍常见的换热器故障类型、诊断方法及处理措 施,提高用户对换热器运行维护的能力。
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数据输入错误问题 针对用户在数据输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提供解决方 案和建议,避免因此导致的计算错误或模拟失真。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能源领域以及建造物

的空调系统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热量从一个介质传递到另一个介质,实现热能的转移和利用。下面将详细介绍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一、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换热器通常由两个流体流经的管道组成,分别为热介质管道和冷介质管道。这

两个管道之间通过金属板或者金属管束进行热传导,实现热量的交换。换热器的外壳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

二、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1. 热介质管道:热介质通过管道进入换热器,通常是高温高压的液体或者蒸汽。热介质在管道内流动时,将热量传递给金属板或者金属管束,使其升温。热介质的温度和流量是影响换热效果的重要因素。

2. 冷介质管道:冷介质通过管道进入换热器,通常是低温低压的液体或者气体。冷介质在管道内流动时,从金属板或者金属管束中吸收热量,使其降温。冷介质的温度和流量也会影响换热效果。

3. 热传导:热介质和冷介质之间通过金属板或者金属管束进行热传导。热传导

是通过份子之间的碰撞和振动来实现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能够有效地传导热量。

4. 热量交换:热介质的热量通过金属板或者金属管束传递给冷介质,实现热量

的交换。热量交换的过程中,热介质的温度降低,而冷介质的温度升高。热量交换的效果取决于热介质和冷介质之间的温度差、流量以及金属板或者金属管束的传热面积等因素。

5. 流体流动:热介质和冷介质在换热器内部的流动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并流

和逆流两种。并流是指热介质和冷介质在换热器内部沿着同一方向流动,而逆流则是指两者沿着相反的方向流动。并流和逆流的选择会影响换热器的效率和温度差。

换热器工作原理

换热器工作原理

换热器工作原理

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原理。换热器通常由一组管道或者板片组成,通过这些管道或者板片,热量可以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传热和传质。

首先,传热是指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过程。在换热器中,热量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传递:传导、对流和辐射。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固体的传导方式传递。在换热器中,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过程中,会经过换热器的壁板或者管道壁。这些壁板或者管道壁的材料通常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以便更高效地传导热量。

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方式传递。在换热器中,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的过程中,会通过流体的对流传热。对流传热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方式。自然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密度差异产生的自然对流传递。强制对流是指通过外部力(如泵)使流体产生流动,从而实现热量传递。

辐射是指热量通过辐射方式传递。在换热器中,热量可以通过辐射传递,这是一种通过电磁波辐射的方式。辐射传热主要取决于温度差异和表面特性。

其次,传质是指流体中的物质通过换热器壁传递的过程。传质过程可以是气体或者液体中的物质传递。在换热器中,传质通常是指液体中的物质传递,如水中的溶解物质。传质过程主要取决于浓度差异和壁面特性。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

1. 流体进入换热器:两种流体分别进入换热器的不同侧面。这些流体可以是液体或者气体,其温度和压力可能不同。

2. 传热过程: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换热器

传热学课程设计设计讲解

传热学课程设计设计讲解

目录

一、概述 (2)

1.1、换热器的分类 (2)

二、设计方案简介 (3)

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3)

2.2、流体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3)

三、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4)

四.列管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 (4)

4.1确定物性参数: (4)

4.2计算总传热系数 (5)

4.2.1、热流量 (5)

4.2.4、总传热系数K (5)

4.3、计算传热面积 (6)

4.4、工艺结构尺寸 (6)

4.4.1、管径和管内流速 (6)

4.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7)

4.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7)

4.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程方法 (8)

4.4.5、壳体内径 (8)

4.4.6、折流板 (8)

4.4.7、接管 (8)

4.5、换热器核算 (9)

4.5.1、热量核算: (9)

4.5.3、传热系数K (10)

4.5.4、传热面积S (11)

4.5.5、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1)

4.5.6、壁温核算 (12)

五、设计结果一览表 (13)

六、设计评述 (14)

七、参考文献 (15)

八、主要符号说明 (15)

一、概述

1.1、换热器的分类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们也是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也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列管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至今仍在所有换热器中占据主导地位。

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讲解学习

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讲解学习

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

器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目录

1 前言 (3)

2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3)

3 列管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 (3)

3.1换热器设计方案的确定 (3)

3.2 物性数据的确定 (4)

3.3 平均温差的计算 (4)

3.4 传热总系数K的确定 (4)

3.5 传热面积A的确定 (6)

3.6 主要工艺尺寸的确定 (6)

3.6.1 管子的选用 (6)

3.6.2 管子总数n和管程数Np的确定 (6)

及壳程数Ns (7)

3.6.3 校核平均温度差 t

m

3.6.4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7)

3.6.5 壳体内径 (7)

3.6.6 折流板 (7)

3.7 核算换热器传热能力及流体阻力 (7)

3.7.1 热量核算 (7)

3.7.2 换热器压降校核 (9)

4 列管式换热器机械设计 (10)

4.1 壳体壁厚的计算 (10)

4.2 换热器封头选择 (10)

4.3 其他部件 (11)

5 课程设计评价 (11)

5.1 可靠性评价 (11)

5.2 个人感想 (11)

6 参考文献 (11)

附表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12)

1 前言

换热器(英语翻译: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

板式换热器知识讲解及换热计算

板式换热器知识讲解及换热计算

板片结构优化
通过改进板片形状、增加 扰流结构等方式,提高换 热效率和降低压力损失。
材料选择
选用导热性能好、耐腐蚀、 高强度的材料,以提高换 热器的整体性能。
密封技术改进
采用先进的密封技术和材 料,提高密封性能和延长 使用寿命。
实验研究方法
换热性能测试
01
在不同工况下对换热器进行换热性能测试,获取传热系数、压
板式换热器知识讲解及换热计 算
目录
• 板式换热器概述 • 板式换热器基本知识 • 板式换热器设计参数与选型 • 换热计算方法与步骤
目录
• 板式换热器性能评价与优化 • 板式换热器安装、运行与维护 • 总结与展望
01
板式换热器概述
定义与工作原理
定义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由一系列金属板片组成,板片之间 形成狭窄的流道,冷、热流体在板片两侧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
泄漏问题
可能原因包括密封件老化、紧固力 不足等,解决方案包括更换密封件、 加强紧固等。
选型不当
可能原因包括设计参数不准确、选 型方法不合理等,解决方案包括重 新核算设计参数、重新选型等。
04
换热计算方法与步骤
换热量计算
确定热流体和冷流体的进出口温度;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确定热流体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和比 热容。

(完整版)HTRI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基础教程讲解

(完整版)HTRI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基础教程讲解

ΔT_m为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系数U的影响因素
03
包括流体物性、流速、管壁厚度、管壁材料等。
流体流动与传热性能参数
雷诺数Re
表征流体流动状态的参数, Re<2300为层流,Re>4000为
湍流。
普朗特数Pr
表征流体物性对传热影响的参数, Pr越大,传热效果越好。
努塞尔数Nu
表征对流换热强度的参数,Nu 越大,对流换热效果越好。
换热器分类
根据结构形式,换热器可 分为管壳式、板式、螺旋 板式等类型。
工作原理
通过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等传热方式,实现热量在 不同温度流体间的传递。
HTRI软件简介及应用范围
HTRI软件概述
HTRI是一款专门针对管壳 式换热器设计的专业软件, 具有强大的计算和设计功 能。
应用范围
HTRI软件广泛应用于石油、 化工、能源、制冷等行业 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分 析和优化。
软件特点
提供丰富的换热器模型库、 先进的计算方法和友好的 用户界面,支持多种设计 规范和标准。
本课程目标与内容安排
01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掌握管壳式换热器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
HTRI软件的使用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工作。
02 03
内容安排
本课程将从换热器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讲解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 传热原理、设计方法和HTRI软件的使用技巧,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课 程设计,巩固所学知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是一种用于传递热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工业、建筑、

航空航天等。它通过将热量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实现能量的转移和利用。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原理,下面将详细介绍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1. 热传导

热传导是换热器中热量传递的一种方式。当两个接触的物体温度不同时,热量

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直到两者达到热平衡。在换热器中,热量通过壁板或管道的材料传导到另一侧的流体。

2. 对流传热

对流传热是换热器中另一种重要的热传递方式。当流体与固体表面接触时,流

体会通过对流传热将热量传递给固体,或者从固体吸收热量。对流传热可以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形式。

3. 换热器的组成

换热器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热源侧和热载体侧。热源侧是指需要散热的

流体,如燃气、水蒸气等;热载体侧是指需要吸收热量的流体,如空气、水等。这两个流体通过换热器中的壁板或管道进行热量传递。

4. 热交换表面

换热器中的热交换表面是实现热量传递的关键部分。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

如铜、不锈钢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热交换表面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管壳式、板式、螺旋式等。

5. 热量传递过程

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两个步骤:热量传递和流体流动。首先,热源侧的流体通过热交换表面将热量传递给热载体侧的流体。这个过程中,热源侧的流体温度降低,而热载体侧的流体温度升高。然后,两个流体分别从换热器的两端流动,继续进行热量传递。

6. 换热器的效率

换热器的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换热器的效率可以通过热传导和对流传热的效率来评估。热传导效率取决于换热器材料的导热性能和换热表面的设计,而对流传热效率则取决于流体的流速和流动方式。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

1. 教学目的

换热器是化工、环保、能源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知识:

1.熟悉换热器的分类、原理和性能指标;

2.掌握换热器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3.了解换热器的运行和维护。

2. 教学内容

1.换热器基础知识

–换热器的分类和结构

–换热器的热传导和热阻

–换热器的性能指标

2.换热器设计基础

–换热器的热力学计算

–换热器的流量计算

–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计算

3.换热器设计实例

–不同类型换热器的设计案例

–换热器的成本分析

4.换热器的应用

–换热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换热器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换热器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3.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讲解换热器理

论和技术。并通过分组或个人设计一定规模的换热器项目,盘点在换

热器设计上的种种流程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换热器的相关知

识和技术。

4. 教学评价

1.科目考核分为期中试和期末试,期末试占总评的70%。

2.实验分为实验报告和上机实验两个部分,共占总评的30%。

3.期末考试内容包括知识点的选择和设计题,以及标准的换

热器项目设计。

5. 参考书目

1.《化工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换热器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

3.《传热学》(科学出版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换热器讲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列管换热器讲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换热器的设计

年级2008级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设计者姓名刘国雄

设计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完成日期2010年 11 月 25 日

目录

概述

1.1.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 6 -

1.2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 9 -

2.蛇管式换热器.......................................................................................................................... - 9 -

3.套管式换热器.......................................................................................................................... - 9 - 1.3换热器材质的选择.............................................................................................................. - 10 - 1.4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点.......................................................................................................... - 11 - 1.5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 12 - 1.6管板式换热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 13 -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引言

传热学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热量在物质之间传递的规律和方法。本课程旨在通过深入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使学生掌握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传热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熟悉几种常见的传热模式和传热方式;

3. 掌握传热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 能够分析和解决传热学中的实际问题;

5.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分析、设计和总结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传热学基本概念

- 传热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传热学与热力学、流体力学的关系;

- 传热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基本假设。

2. 传热模式和传热方式

- 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传热方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 不同传热方式的应用和实际例子。

3. 传热计算方法

- 热传导计算方法:一维热传导方程、对流换热方程、辐射换热方程;

- 对流换热计算方法:强迫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的计算方法;

- 辐射换热计算方法:黑体辐射、实物辐射的计算方法。

4. 传热过程分析

- 传热过程的热阻和热导率分析;

- 热传导问题的一维和二维稳态解法;

- 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分析。

5. 传热实验

- 传热实验基本原理和实验设计;

- 测量传热系数和传热机制的实验方法;

- 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讲解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实验实践:设计一系列的传热实验,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

操作,了解传热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和合作交流;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引言:

换热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能源系统中。它可以将热能从一个流体传递到另一个流体,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换热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五个关键部份。

一、热交换原理

1.1 热传导

换热器通过热传导实现热量的传递。当两个温度不同的流体通过换热器的热传导面接触时,热量会从高温流体传递到低温流体。这种热传导过程是通过份子之间的碰撞和传递能量实现的。

1.2 对流换热

对流换热是指通过流体的对流传热来实现热量的传递。当两个流体在换热器内部流动时,它们之间会形成对流层,热量会通过对流层的传递实现从一个流体到另一个流体的传热。

1.3 辐射换热

辐射换热是指通过辐射传热来实现热量的传递。换热器内部的高温表面会辐射出热量,低温表面则会吸收这些热量。辐射换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热。

二、换热器的五个关键部份

2.1 热交换管道

热交换管道是换热器中的核心部份,用于容纳流体并实现热量的传递。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

2.2 管束

管束是将多个热交换管道固定在一起的部件,通常由支撑板和固定件组成。管束的设计和创造对换热器的性能和效率有重要影响。

2.3 壳体

壳体是换热器的外壳,用于容纳热交换管道和管束。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以承受高压和高温环境。

2.4 冷却介质

冷却介质是指通过换热器来吸收热量的流体。它可以是空气、水、油等不同的介质,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

2.5 加热介质

加热介质是指通过换热器来释放热量的流体。它可以是蒸汽、热水、燃气等不同的介质,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加热介质。

换热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换热器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了教 师 在 课 程 教 学 中要 形 成 自 己的特 色 ,抓 住 课程 精 髓 ,紧 密 联 系 实 际 ,指 导 学 生真 正 理解 和 掌握 知识 要
的各种类 型换热器 的结构 、工作特性 以及设计计算方
法 , 能 广 泛 服 务 于 机 械 工 程 、 动 力 工 程 、 冶 金 、 石 油 、 电 力 工程 等 各 个研 究 领 域 , 直 接 为 将 来 本 专 业 毕


壁 式 、混 合 式 、 蓄 热 式 热 交 换 器 为 主 要 对 象 ,系 统 阐 述 其 工作 原 理 、传 热计 算 、 结 构 计 算 、 流 动 阻 力 计 算
和 设 计程 序 ,通 过 本 课 程 的 学 习 ,使 学 生 掌 握 换 热 器
课 程 讲 解 中 结 合 前 期 课 程 传 热 学 中 所 学 的对 流 换 热 的基 本 原 理 ,重 点 放 在 流 体 运 动 产 生 的原 因 、流 态 、物 性 、温 度 和 几 何 因素 等 对 对 流 换 热 的影 响 , 以 及 采 用 数 值 法 、 比拟 法 和 实 验 法 的求 解 途 径 来 讲 述 单 相 流 体 的 自然 和 强 制 对 流 换 热 的计 算 过 程 ;相 变 换 热 部 分 重 点放 在 膜 状 、珠 状 换 热 的特 点 、影 响膜 状 凝 结
业 生从 事 热 能利 用 、 热 工 设 备 设 计 的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打 下 专 业 基 础 。 它 是在 热 计 算 基 本 原 理 的 基 础 上 , 以 问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列管式换热器 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换热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机制。

2. 使学生了解列管式换热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场景,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换热器。

3. 引导学生掌握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学会运用相关公式计算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和换热面积。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换热问题,具备解决换热器设计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如Excel、计算器等)进行换热器相关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共同完成换热器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换热器设计及工程应用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引导学生关注换热器在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要性,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掌握换热器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提问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设计换热器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

1. 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概念:介绍换热器的作用、分类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二章 换热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 列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讲解列管式换热器中的热量传递过程,包括对流传热和导热。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换热器热计算基本原理
1.Leabharlann Baidu 热计算基本方程式
1.热计算类型
设计性热计算:已知传热量Q,确定传热面积F。 校核性热计算:已知传热面积F,确定传热量Q。
2.热计算基本方程式
传热方程式; 热平衡方程式。
1.1.1 传热方程式
Q=KFΔtm 式中,K—整个传热面上的平均传热系数,W/m2℃;
F—传热面积,m2; Δtm—两流体间的平均温差, ℃; Q—热负荷,W。
Wmin Wmax
Rc为热容比,横小1 于
逆流传热有效度为: 1eNTU1Rc
1RceNTU1Rc
注意: (1)NTU相同时,逆流传热有效度大于顺流的。顺流 时,传热有效度随着单元数增加趋于定值;而逆流时,传 热有效度则一直增加。
(2)传热有效度和平均温差两者能相互转化。
(3)除了平均温差法和传热有效度法外,还有一种温 度效率—传热单元数法,此时对每种流体都可以定义:
3.计算步骤
➢ 按照
Q
t ''
t'
MCdt
作Q-t图;
➢ 将Q-t图按需要分段,得到各 段的ΔQi;
➢ 计算各段的对数平均温差 Δti;
➢ 计算积分平均温差:
Q Q i K KF i Fti mtiin t tmintK
Q Qi
Kiti
1.3 传热有效度
1.3.1 传热有效度的定义
1.定义
传热有效度 QQmax 即实际传热量与最大可能传热量之 比。而最大可能传热量是指面积无限大且流体的流量和进 口温度与实际换热器的相同的逆流式换热器所能达到的传
KF W1 NTU1
W1 W2
R c1
1N1 T ,R cU 1
1.3.3 其他流动方式的传热有效度
可由对应流动方 式的平均温差表达式, 辅之热平衡方式加以 推导,详细结果参见 钱颂文《换热器设计 手册》。
1.4 换热器热计算方法的比较
原则上换热器的设计都要用到传热方程和热平衡方程, 而平均温差法和传热单元数法都是由这两个方程推导而 来,所以两种方法都可进行换热器的热计算,只是繁简 程度不同而已。
热量极限 Q m aW xmti1 'n t2 ' 。
2.关于的几点认识
tmaxt1' t2'
1
实用性:Q Q m aW x m t1 'i n t2 '
1.3.2 顺逆流的传热有效度
以顺流为例进行推导,推导的原理是利用顺流平均温差 和热平衡方程。
由顺流温差 t'' t'eKF得
注意:要想得到F,要先已知Q、K、 Δtm,这些数据 的计算即构成了热计算的基本内容。鉴于 K、 Δtm与F有 关,所以不同换热器热计算方法不同。
1.1.2 热平衡方程式 1.放(吸)热方程式
Q 1 M 1 C 1t1 ' t1 '' Q 2 M 2 C 2t2 '' t2 '
式中,C—平均比热,KJ/kg℃; M—质量流量,kg/s; t—流体温度, ℃; 上标’代表进口;上标’’代表出口; 下标1代表热流体;下标2代表冷流体。
此时用新定义的P’、R’查图, ψ不变。
1.2.3 流体比容或传热系数变化时的平均温差
1.基本思路
虽然流体的比容是变化的,但只要把传热量分成若干 小段,每段内比容和传热系数可以认为是不变的,因此没 一小段内传热温差可以用对数温差的方法来表示,而后整 合所有温差可得积分平均温差。
2.适用条件
几乎所有情形。
2.推导过程(以顺流为例)
热流体放热量:
dQ M1C1d1t
冷流体吸热量:
dQ M2C2d2t
微元体传热量:
d Q Kt1t2dxF
放吸热方程联立:
dQ W 11W 12dt1t2dt
联立传热方程得:
d ttKdFx
积分上式得:
d t tx t t'
Fx 0
KdxF
tx t'eKxF
t1'' t2'' t1' t2'
eKF
热平衡方程 W 1 t1 ' t1 '' W 2 t2 '' t2 '
联立以上两方程:
t1'
W2 W1
t2'' t2'
t1' t2'
t2''
eKF
如果冷流体的热容小,则上式转化为:
t1' t2' W W12 t2'' t2'
t1' t2'
Q K t m F K t 1 ,t F 1 ,t 2 ,t 2 f
冷 热流 流体 体加 冷热 热 W W12度 度
注意:一般而言P、R如上表达。但对于某些流动而言 可能还有其他表达形式,关键要与查取的图表对应。
注意: (1)ψ总是小于1,从其大小中可以看出流动方式接近逆 流的程度。在设计中除非出于降低壁温的目的,否则最好ψ 大于0.9,若小于0.75认为流动方式不合理,需调整。 (2) ψ值的推导基于热平衡方程和传热方程,因此冷热 流体交换下标, ψ不变,但根据前面P、R的定义,交换后:
整个传热面的平均温差为:
tm F 10 F t'e Kxd FxF K t' e F K F 1
由出口温差可知:
t''t'eKF lnt''KF
t'
最终平均温差表达式为:
tm
t ' ' t ' t''
ln
t'
注意:逆流的温差表达式同上,但μ中的加号应为减号; 另外不要搞混两流体进出口温差表达式。
t2' t2''
eKF
1 e
KF W2
1
W W
2 1
1 W2
W1
如果热流体的热容小,则上式转化为:
1 e
KF W1
1
W W
1 2
1 W1
W2
综上所述,顺流传热有效度为:
1 e
KF W min
1
W min W max
1 Wmin
W max
上式中:
KF NTU为传热单元数 Wmin
1.2.2 其他流动方式的平均温差
以他们的进出口温度为准,先按逆流算出平均温差, 然后乘以考虑流动不同于逆流而引入的修正系数:
tmtlmc
式中,tlmc—按逆流算得的对数平均温差;
fP,R 一般情况下:
P
t2'' t1'
t2' t2'
冷流体加热度 两流体进口温 1差
Rt1' t1'' t2'' t2'
2.热平衡方程式
Q1Q2
式中,η—以放热量为准的保温系数,通常为0.97-0.98。
1.2 平均温差
1.2.1 顺逆流情况下平均温差 1.推导假设
➢ 两种流体质量流量和比容在整个传热面上为定值; ➢ 传热系数在整个传热面上不变;
➢ 无热损失; ➢ 忽略管子轴向导热; ➢ 同一种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能既有相变又有单相对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