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最壮观的大潮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 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他举起扁担 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死;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 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 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 白海水变咸的原因。连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 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 了。
钱塘潮的传说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 声音的。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 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 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钱大王力气很大,他 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 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 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好,就挑 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 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 来了。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 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 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 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 山),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观钱塘潮
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奇观,全世界只有巴西亚马 逊河的涌潮可与之媲美。潮汐的作用,加之这里独特 的地理地貌特征,构成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自然条件, 自钱塘江口逆流而上,依次可见交叉湖、回头潮、一 线潮等景观,潮来之时,惊涛拍岸,蔚为壮观。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引言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一个重要河流,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江流。
钱塘江大潮是指钱塘江潮水的涌动形成的海水潮位差。
钱塘江大潮以其恢弘壮观的气势而闻名世界。
本文将探讨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1. 地理背景钱塘江位于中国浙江省的南部,是一个长约400公里的江流。
它的上游是衢江,下游注入东海。
钱塘江经过浙江省最大的城市杭州,流经杭州湾,与杭州湾大潮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2. 潮汐现象潮汐指的是海洋中由于受到月亮和太阳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水位的周期性涨落。
潮汐现象是地球上独特的自然现象之一。
在钱塘江口,潮汐现象格外明显。
每天两次,大量的海水进入钱塘江,形成钱塘江大潮。
这种涌动的海水呈现出恢弘壮观的景象,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3. 形成原因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地理位置:钱塘江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特殊的环境之中,它是一个与大海相连的江流。
钱塘江正好位于东海季风影响的边缘,因此在每天的潮汐周期中,海水可进入钱塘江并形成大潮。
•太阳和月亮引力: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有直接关系。
太阳和月亮的引力会影响地球上的海洋水位。
当月亮和太阳位于地球的两侧,并与地球和太阳处于一直线上时,它们的引力会同时作用于地球上的海洋水体,造成高潮。
这种潮汐现象在钱塘江口尤为明显。
•地形地貌:钱塘江的地形地貌也对大潮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钱塘江的江床较为狭窄,河床坡度陡峭,潮水受到江口狭窄的限制,在涌过狭窄的咽喉时,潮水速度加快,形成了大潮的气势。
4. 影响与意义钱塘江大潮作为一个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科研人员。
它不仅造福了当地旅游业,还为科研提供了研究潮汐现象的重要机会。
此外,钱塘江大潮还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潮汐过程中潮水的涌动会导致水位的剧烈变化,对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确保钱塘江大潮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结论钱塘江大潮是由地理位置、太阳和月亮引力以及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形成原因: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是与杭州湾的特殊地形分不开的。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即钱塘江口)叫杭州湾,那里外宽内窄,呈喇叭形,出海处宽达100公里,而往西逐渐收缩为20公里左右,最狭窄处海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3公里宽。
潮水涌来时,一路上越往西越受到两岸地形的约束,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西推进。
同时,由于潮流的作用,把长江泻人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带到杭州湾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像门坎一样的“沙坎”。
当潮水向钱塘江口内涌去时,被拦门沙坎挡住了潮头,就形成了后浪推前浪、一浪叠一浪、汹涌澎湃、势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的天下奇观! 钱江潮”每日两潮,间隔约12小时,每天来潮往后推迟约45分钟,成规律地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
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
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
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
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在农历八月十八涌起大潮:钱塘江潮是一种潮汐(xī)现象。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的有规律涨落运动,它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
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因此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是中国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黄山,流经安徽,浙江二省,古名“浙江”,是越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河流全长688千米,流域面积5.56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亿立方米。
新安江与兰江是钱塘江的源头,于上海市南汇区和宁波市、舟山市嵊泗县之间注入东海,其中杭州附近河段,称为“之江”或“罗刹江”。
钱塘江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
古时的钱塘江从富阳鹳山入海河口只有一般的潮汐涨落,天长日久,北面的长江从上游挟带泥沙逐渐在杭州湾北岸形成太湖冲积平原,与相对稳定的南岸形成独特的河口形状。
现在,杭州湾口从北岸的南汇咀至南岸的镇海相距有100公里,而往上游132公里至盐官,江面竟缩小到2.5公里宽,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喇叭形,喇叭形的河口结构使得在每日的潮汐中有更多的海潮汇入杭州湾,推动湾口附近沉积的泥沙向湾内移动,慢慢地便在河口段形成沙坝,进入湾口的潮波遇到一个个沙坝的阻碍,前锋变陡,涌出水面,不断涌来的后浪又推动着受阻的前浪滚滚向前。
与此相同,由于受喇叭口形状的约束,河口越往里缩,潮水与江面的落差就越大,涌潮就此形成。
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长驱直入的潮水至达海宁盐官附近时,潮头最高可达3米以上,以每秒5-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
八月是最佳观潮时间。
其实,钱塘江涌潮变化是有规律的,潮汐的大小受天文、地理、河床高程、径流的大小、主槽(航道)的走向和气候等许多因素制约。
阴历每月的月半、月初均是看潮佳期。
但是秋潮要比春潮大,因为钱塘江流域降雨主要集中在3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的梅雨和台风季节;10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相对较少。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壮观的涌潮呢? 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
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
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
人教版小学语文《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观潮》课文原文及赏析《观潮》课文原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中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时期。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准备观看一年一度的潮水盛宴。
远处,江面上一片平静,只有几只白鹭在悠闲地觅食。
然而,岸边的人群却早已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大家都翘首期盼着大潮的到来。
突然,有人喊道:“来了!来了!”我们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远方的江面上出现了一条白线,越来越近,越来越宽。
那白线像一堵移动的墙,带着雷霆万钧之势向我们扑来。
这就是著名的“一线潮”。
随着潮水的逼近,声音也越来越大。
如同万马奔腾,如同雷霆轰鸣,那种震撼人心的气势让人无法忘怀。
潮水撞击岸边,溅起十几米高的水花,场面壮观至极。
然后,潮水开始缓缓退去,留下的是满地的贝壳和淤泥,以及人们惊叹不已的表情。
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让人既敬畏又赞叹。
赏析:《观潮》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细致的描绘,展现了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的壮丽景象和磅礴气势。
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从清晨的平静到潮水的到来、高潮的展现再到潮水的退去,层次分明,节奏紧凑。
课文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将潮水比喻为“移动的墙”、“一线潮”,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形态和动态;将潮水的声音比喻为“万马奔腾”、“雷霆轰鸣”,生动地传达了潮水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同时,课文也寓含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通过对潮水壮观景象的描绘,作者引导读者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观潮》是一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散文,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美,也启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
关于钱塘江大潮资料钱塘潮是指中国浙江省钱塘江在入海口杭州湾海宁、萧山地区形成的海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处涌潮地之一。
钱塘潮的形成是由天文、气候、地质地貌以及水文耦合等因素综合所致,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产生潮汐,亚热带季风气候在秋季使江水流量增大,加上东南季风助推潮流,以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使潮头受阻、层层堆叠形成钱塘江涌潮。
钱塘潮潮景具有形态多变、峰高量大、周期性强的特征。
当潮水自东向西涌入时,江面会先出现一条白色水线并伴随隆隆的潮声,然后因滩高水浅,前面浪涛受限减速,后面浪涛紧追而上,层层浪涛向内翻滚,浪头涌起直冲海塘,最终掀起高数丈的巨浪。
褚云皎编著的《天下奇观钱江潮》一书中,把涌潮分为五类共二十八种,主要包括交叉潮、一线潮和回头潮等代表性潮景,以及远景潮、中景潮、近景潮、咫尺潮和奇观潮五类潮景。
观赏钱塘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段,嘉兴市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宁开始举办观潮节。
2009年,钱江观潮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钱塘潮入选首批“浙江省文化印记”名单。
天文条件钱塘潮形成的其中一个条件是潮汐作用。
受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等天文因素影响,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太阳、地球和月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时,太阳与月球引力的耦合力[a]增强,容易形成大潮,而每逢中秋节前后,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不仅连起来接近直线,且是一年中地球较近太阳之际,所以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潮就特别壮观,是最佳观潮时间。
气候影响钱塘江流域邻近中国东南沿海,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因此春季盛行西北风,天气晴冷干燥,钱塘江是枯水期,风向与潮位方向也相反,潮势被削弱,故春潮不显著;而在秋分前后,是东南风季节,多台风,江水流量大,风助潮流,与江水顶托,因而秋季钱塘江涌潮最为壮观。
地质地貌背景钱塘江河口杭州湾是外宽内窄的喇叭状海湾,属于典型的强潮型河口,河口两岸南北相距大约为100km,至起潮地澈浦急剧变窄为21km,至盐官和杭州则就只有2.5km和1km,且自钱塘江乍浦以上,河道隆起庞大的钱塘江沙坎,河床大幅抬高,容量剧降,大量潮水涌入变浅的河道,潮头受阻,而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后浪连续推前浪,潮波由于浅水效应致使非线性变形加剧,形成钱塘江水位骤升的涨潮波前锋线,这就是钱塘潮,钱塘潮是强潮型河口杭州湾、钱塘江河口段和江道巨大沙坎等特殊地貌地形条件下,东海潮波变形形成的结果。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指的是浙江省杭州市的钱塘江在潮汐作用下形成的大潮。
作为中国三大潮之一,钱塘江大潮以其壮观的景象和震撼人心的气势而闻名。
每年都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这一自然奇迹。
钱塘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位于浙江省,是浙江最大的河流之一。
它的源头位于绍兴市柯桥区,全长约414公里,流经杭州市后注入东海。
由于钱塘江的河道宽阔,水势湍急,雄伟壮观,因而成为了大潮形成的绝佳环境。
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加上江水的冲击力,使得钱塘江两岸的潮水在涨潮时相互碰撞,形成巨大的浪潮。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农历月亮朝三日、十八日、二十六日三个时间段,每天涨潮两次,涨潮高度可达10多米。
钱塘江大潮的潮水冲击力非常惊人,有“千里潮”之称。
它的浪花呈现为滚滚巨浪,如同排山倒海般朝着岸边冲击而来,发出巨大的声响。
每当大潮来临时,钱塘江两岸观潮的游客云集,大家纷纷携带照相机、望远镜等设备,期待着观赏这难得一见的奇观。
钱塘江大潮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
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从国内外赶来,感受这场火爆、热闹的盛况。
而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杭州市利用钱塘江大潮这一自然奇观,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
然而,钱塘江大潮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潮水的冲击力很强,容易对江边的建筑物和农田造成损毁。
因此,当大潮来临之前,当地政府和居民都会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潮水对房屋和农田的破坏。
总之,钱塘江大潮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它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力。
每年都需要游客、当地居民和政府共同努力,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自然遗产。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塘江大潮将继续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
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
钱塘江大潮是指钱塘江口处因潮汐引起的海浪现象。
其海浪原理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潮汐作用:钱塘江是一个潮汐河口,每天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当潮汐涨潮时,大量海水通过江口进入江内,形成涨潮潮头。
当潮汐落潮时,海水从江内流出,形成落潮潮头。
这种潮汐作用导致了钱塘江口处海水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
2. 瓶颈效应:钱塘江口处是一个狭窄的河口,江水在此处受到瓶颈效应的影响。
当涨潮潮头到达江口时,由于江口狭窄,海水无法顺利通过,形成堰塞现象。
此时,江水继续涨潮,但海水无法流出,导致江口处海水的水位不断上升。
当涨潮潮头过去后,海水开始从江内流出,形成大量的落潮潮头。
这种涨潮和落潮的不平衡现象导致了海浪的形成。
综上所述,钱塘江大潮的海浪原理是由潮汐作用和瓶颈效应共同作用所引起的。
这种原理导致了钱塘江口处海水的周期性上升和下降,形成了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海浪。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文原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观潮》课文原文课文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知识点1.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形成钱塘江是浙江省的河流,下流入杭州湾。
钱塘江大潮之所以特别宏伟,是因为钱塘江的出海口地形特殊。
出海口宽达上百公里,到了澉浦,收缩到二十公里,而到了盐官镇附近,江道又猛收到三公里左右,因此,外宽内窄,呈喇叭形。
海潮来时,以每秒十米的流速,簇拥着大量的海水向江内推进。
由于里边江道突然变窄,所以大量潮水被两岸夹住;又加上这一带河床高低悬殊也很大,从而向东流的江水冲击着由东向西涌来的潮水,前浪叠后浪,互相拥挤、堆积,进到盐官镇时江道最窄,形成峰。
于是激起一道数米高的白浪水墙,形成闻名中外的天下奇观。
每年农历八月十七、十八日,正是观潮的时候,所以人们竞相前往海宁观潮。
2.词语解释横卧:横躺着。
本课指钱塘江横现在人们眼前。
《观潮》一文中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是什么
《观潮》一文中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是什么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奇观。
那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景象,让无数人为之惊叹。
要弄清楚这壮观大潮形成的原因,还得从多个方面来探究。
首先,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外宽内窄。
当潮水从宽阔的海面涌入狭窄的河口时,水面迅速收窄,潮水的流量不变,但河道变窄,这就导致潮波能量高度集中,潮差增大。
就好比水流在宽阔的河道中流淌较为平缓,但一旦进入狭窄的通道,水流就会变得湍急汹涌,道理是一样的。
其次,钱塘江的河床有着较大的坡度。
从杭州湾到钱塘江,河床的地势逐渐抬高。
当潮水涌入时,受到这种地形的影响,潮头会逐渐抬高,形成高耸的水墙。
这种地形的落差,为大潮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再者,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也是钱塘江大潮形成的重要因素。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月球、太阳和地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这时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相互叠加,形成大潮,称为朔望大潮。
而在农历初八、二十三左右,月球、太阳和地球形成直角,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部分相互抵消,此时形成的潮相对较小,称为小潮。
尤其是在农历八月十八左右,月球、太阳和地球的位置关系使得它们对地球的引力作用达到最大,从而引发了一年中最为壮观的钱塘江大潮。
除此之外,钱塘江江水的流量和流速也对大潮的形成产生影响。
在每年的汛期,上游的降水丰富,江水流量大增,流速加快。
大量的江水奔腾而下,与涌入的潮水相互碰撞、挤压,进一步加剧了潮势,使得大潮更加汹涌澎湃。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那就是沿海一带常有的东南风。
当东南风盛行时,风向与潮水的流向相同,会助长潮势,使得潮水更加汹涌。
而如果遇到风向与潮水流向相反的情况,潮势就会相对减弱。
总之,钱塘江大潮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河床地形、月球和太阳的引力、江水的流量和流速以及风向等因素相互配合,才造就了这一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
钱塘江大潮的影响与重要性分析
钱塘江大潮的影响与重要性分析钱塘江是中国东南部的重要河流之一,起源于浙江省,流经杭州、宁波等城市,最终注入东海。
由于其潮汐影响,钱塘江也以其大潮声名远扬,被誉为“东方小尼亚加拉瀑布”。
钱塘江大潮是钱塘江上一年中最大的潮汐。
通常发生在农历八月十八至二十一之间。
钱塘江河口的潮高,在正常潮汐和大潮之间,差别不大。
但在大潮时,潮高突然上升,高峰持续时间长达3个小时,潮位差超过7米,形成了壮观的涛声和江水倒流的景象。
钱塘江大潮对于浙江省的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钱塘江大潮对旅游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看,其中许多人是海内外的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钱塘江畔,享受着江水倒流的震撼、涛声的磅礴和江畔的美景。
钱塘江大潮成为浙江省旅游业的重要品牌之一,已成为浙江省著名的景点之一。
另外,钱塘江大潮对于农业和渔业等生产经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潮汐的周期性,海洋的涨潮和落潮会引起钱塘江的水位发生变化,其洪水灾害的威胁,给东海沿岸地区农业、防洪等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政府对于钱塘江上游的治理和钱塘江防洪工程的建设得到了高度关注。
这对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钱塘江大潮也是东海防波堤建设的重要参考。
由于钱塘江大潮潮汐大、威力强,是考验海洋工程建设的极好试验场所。
在防波堤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对钱塘江大潮的影响,同时根据其水位变化,采取更加有效的建设措施,保证防波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总体上看,钱塘江大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旅游业、生产经济、海洋工程等都受益于此。
随着浙江省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钱塘江大潮的关注也将更加深入和广泛。
只有在协调好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护好钱塘江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和未来。
钱江大潮
钱江大潮钱江大潮,是指中国杭州钱塘江上下波涛翻滚的壮丽景象。
钱塘江是中国著名的大江之一,自古以来就有"满江红遍"的美称。
钱江大潮不仅是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更是展现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精神和创造力的象征。
本篇文章将从历史、文化和环境三个方面,逐一探讨钱江大潮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钱江大潮的历史背景。
钱塘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要道,连接着杭州和上海两个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在古代,许多商人和船只都经过钱塘江,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充满商机和繁荣的地方。
同时,钱塘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地,比如岳飞抗金、抗倭运动等。
这些历史事件都为钱江大潮增添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钱江大潮不仅仅是一个景观,更是文化的载体。
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许多杰出的诗人、画家和文化名人。
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悟和对钱江大潮的理解,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比如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钱塘湖春行》,这首词描绘了春天来临时钱塘江的壮丽景色,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还有明代画家郑燮的《钱塘江浦山图》,这幅巨大的画卷再现了钱江大潮的磅礴景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这些文化作品使钱江大潮的魅力得以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另外,钱江大潮的环境也是其魅力的一部分。
钱塘江两岸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
这里有茂密的森林、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是很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
保护钱江大潮的环境,对于保护这些生态资源非常重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河流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通过减少污染、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使钱江大潮的环境逐渐改善。
这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为更多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总之,钱江大潮以其壮丽的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环境条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一道风景线。
它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更是中国文化和生态保护的象征。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保护钱江大潮的独特魅力,让其永远绽放光芒。
观潮 课文原文
原文: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奇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塘江潮最大,是观潮的最佳时节。
今年我们全家来到海宁
观潮。
一到海宁,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乘车前往盐官。
盐官是观潮
的最佳地点之一,也是观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场所。
我们一
下车,就看到公路两旁停满了车辆,前来观潮的游客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我们沿着公路走了很久,才来到钱塘江边。
江堤上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等待潮的到来。
远远望去,钱塘江水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声势浩大,令人叹
为观止。
突然,人群发出一片欢呼声,只见远处出现了一条白线,
飞快地朝我们奔来。
随着白线越来越清晰我们看清了,那是
钱塘江大潮!大潮大潮滚滚而来,势不可挡,犹如巨浪滔天,
排山倒海般涌来,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威力。
大潮过后,江面恢复了平静,留下一片美丽的涟漪。
人们
纷纷拿出相机、手机记录下这壮观的景象。
钱塘江大潮,真
是天下奇观,让人叹为观止。
钱塘江大潮资料 (2)
钱塘江大潮资料引言钱塘江大潮是中国东海沿岸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潮汐现象之一。
作为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条重要水道,钱塘江每年都会迎来一次极具观赏价值的大潮。
本文将为您介绍钱塘江大潮的背景、形成原因以及其对当地的影响。
背景钱塘江是中国境内的第三大江流域,总长约739公里,流经浙江省,最终注入东海。
钱塘江潮汐起于海宁东南的杭州湾,向南流经钱塘江大桥,然后经过杭州市中心旁的拱墅区、江干区,最后到达钱塘江的河口。
每年春秋两季,钱塘江都会迎来一次盛大的大潮,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观赏这一自然奇观。
形成原因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
首先,地球引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地球引力对海洋潮汐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也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太阳和月球在地球上产生的万有引力,在钱塘江大潮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其次,地理条件也是钱塘江大潮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钱塘江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处于杭州湾的东南岸,距离东海很近。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潮汐对钱塘江的影响相对较大。
此外,钱塘江的河道宽阔,地形平坦,也为大潮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后,气候条件也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夏季是大潮最为频繁和显著的时候。
这是因为夏季气温较高,海水蒸发速度加快,导致海水的密度增加,进而对钱塘江大潮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
影响钱塘江大潮对当地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上,还涉及到其他方面。
首先,钱塘江大潮是一种自然奇观,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年大潮到来时,杭州市都会迎来大量的游客,增加了旅游收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
其次,钱塘江大潮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
大潮时,潮水涌入农田,给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这对农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可以利用大潮期间灌溉田地,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
此外,钱塘江大潮还对当地渔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大潮期间,海水涌入钱塘江,带来了丰富的鱼群资源,给渔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大潮钱塘江大潮钱塘江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江河,它发源于浙江省钱塘山,并最终注入东海。
钱塘江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于世。
然而,钱塘江也因其大潮而闻名于世。
钱塘江大潮被誉为世界三大潮之一,是中国南海区域的壮丽自然奇观之一。
钱塘江大潮是钱塘江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
这里的大潮指的是钱塘江潮的涨落幅度之大,以及潮水的速度之快。
每逢潮汐最大之时,激起的海水蔚蓝、滔滔汹涌,让人瞩目。
大潮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感,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巨大力量,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和敬畏之情。
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点是位于钱塘江南岸的钱塘江大潮观光区。
观潮区是一个专门为游客观赏大潮而建立的区域,提供了不同的观潮点供人们选择。
游客可以选择在观潮区的不同位置观看大潮的壮丽景象,如钱塘江大桥、钱江二桥、滨江路等地。
这些观潮点都提供了优越的观赏条件,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大潮的迅猛气势和壮丽景象。
钱塘江大潮的起伏幅度是其特色之一。
据记录,最大的钱塘江大潮能够达到七、八米高。
当大潮来临之时,前期的潮水先是缓缓退去,几乎完全没有潮水可见,然后突然潮水迅速回涨,高度逐渐升高,最终形成了巨浪滔天、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
大潮过后,又会产生强烈的回退潮,潮水迅速排泄,形成了激流冲击、水花四溅的情景。
这种潮汐的起伏过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难以忘怀。
钱塘江大潮的涨落速度也是其特点之一。
据测算,钱塘江大潮的速度可达每小时几十公里,甚至高达数十公里。
这种惊人的速度对于普通人来说难以想象。
随着大潮的到来,潮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上涨,几乎眨眼之间就可以看到潮水的变化。
这种快速的潮汐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让人们深感自然的鬼斧神工。
钱塘江大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的规律性产生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大潮来临时,潮水带来了大量的海水和淤泥沙土。
这些淤泥沙土富含丰富的有机物质,为沿岸的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在潮间带,人们可以观察到各种贝类、螃蟹、藻类等生物的繁衍。
钱塘江大潮
来 ,钱 塘 江 以 其 奇特 卓 绝 的 江 潮 ,不 知倾 倒了 多 少游人 看客 。 汹 涌壮 观 的钱塘 潮 , 来被 誉 为 历
“ 下奇观 ” 天 。
迅速 向前推 移 ,涌 潮来 到 眼
前 , 万马 奔腾 之 势 , 霆 万 有 雷 钧之 力 , 不可 当。回头潮 以 锐 泰山压顶之势翻卷 回头 , 落 到 西进 的急 流上 ,形成 一排 “ 山” 雪 ,风 驰 电掣地 向东 回 专 奔, 声如 狮吼 , 天动地 。 惊
两 者 的速 度相 同或 相近 , 势均 力
敌 , 有 利 于 涌 潮 的 产 生 , 果 就 如
两者 的速 度相 差很 远 , 虽有喇 叭
形河 口. 也不能形成 涌潮 。 钱 塘江 大潮 , 白天 有 白天 波
澜 壮 阔的气 势 。 上有 晚 上 的诗 晚
情 画 意 : 潮 是 一 种 乐 趣 , 潮 看 听
是 一种 遐想 。难 怪 有人说 “ 钱塘
郭里看 潮人 , 直到 白头 看不足 。为天下奇观。 自
— —
《 观潮》
“ 月 十八 潮 ,壮 观 天 下 八
在 世界 上也 是独 占鳌 头 , 无与伦
比的 。
无。” 是北 宋 大诗 人苏 东坡咏 这
赞 钱塘秋 潮的 千古名句 。 干百年
钱塘 潮 有三 种特 色 : 即交 叉 潮 、 线潮和 回 头潮 。东 潮和 南 一 潮。 两股 潮 头像 两兄 弟一 样交 叉 相 抱 , 成 变化 多端 、 观 异 常 形 壮
栏 主 为 什么 会发 生这 样 壮观 的 持 人
:
潮 呢 ?首 先 。 与钱 塘 江人海 这
潮 ” 也 有 的 叫 “ 潮 ” 涌潮 现 , 怒 0
钱塘江大潮
钱塘潮钱塘潮(Qiantang Bore)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浙江省海宁盐官镇为观潮第一胜地(最佳观潮胜地),故亦称"海宁潮"。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地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
而在世界上,钱塘潮是世界三大涌潮之一,这三潮分别是印度恒河潮,巴西亚马逊潮与中国钱塘潮。
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
" 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观潮始于汉魏,盛于唐宋,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
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
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
又说当时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
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
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
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
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江大潮》设计理念及教学效果说明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观。
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不仅运用多种手法直接描绘了潮水铺天盖地的情状和声威,还以观潮的人数和热情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过程要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师要教会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表现自我,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教学效果说明
(一)抓住重点,细品大潮的奇异美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下的读书、思考、交流、练习应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给足学生读书、思考、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读、感悟、理解、体会、交流,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培养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
】
(二)学生朗读,教师按时间顺序引读,同时播放相应的潮水变化的录象情景。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除了引导学生借助文本想象画面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幅图片帮助学生想象大潮的雄伟壮观和变化。
同时,向学生展示大潮的生动画面,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与形象的画面作对照、补充,丰富学生的想
象,发展思维和语言。
这也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学习活动中丰富体验,活跃思维,发展情感。
】(三)展示环境,感悟人心的奇异情
【设计意图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它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语言实践:同学们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了许多优美的词句,请你当一回导游,把大潮景象介绍给“旅游团”的“旅客”们听听。
【设计意图从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
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词语、句子用一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
】(四)总结全文,深化“奇观”
【设计意图最后归纳总结,整体把握。
在对部分的深入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再回到整体上来。
这个整体把握对前一个整体感知来说,对课文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
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通过这次教学,有满意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弥补我的不足,尽全力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