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所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它赋予化学教学的使命是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篇一

《化学教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讲到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问题想提出来和同志们商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及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等问题。

关键词:化学;素质教育;创新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民。事实上,随着考试内容及考试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高分低能现象也在逐渐减少至最低程度。从这个意义讲,考试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图片观察除外)、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对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显然是行不通的,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不再单纯看升学率,同样,学校评价教师也不再以升学率为唯一尺度。第二,经验表明:化学教师除了上好课外,也应与学生沟通情感,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等诸方面的进步。即素质教育抓好了,考试成绩也一定会上去的。相反,倘若对大纲所规定的“掌握、理解、了解、常识性介绍”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视为多考与少考、重点考与非重点考、考与不考来组织教学是有害

浅谈中学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就是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因而加强学生学科的素质,逐渐培养、发展学科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意识。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就中学化学学科的素质教育作进一初步探讨。

一、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中学化学中基础知识是基础,但化学知识总量大,应该选择那些对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最典型的关键性知识让学生学习,这些知识主要有:(1)化学用语,化学计量关系,命名法。(2)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如“摩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最基本的化学原理,包括气体定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及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理。(3)典型金属元素及典型非金属元素以及有机化学。而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深刻体会其知识要点并采取异同对比,掌握本质,设疑激思,突破难点,总结归纳,统摄规律等多方法多措施的强化基础知识。例如在学习电化学知识时,学生对原电池反应原理,形成条件,电极名称,电极反应,表示方法及应用往往感到模糊不清,所以应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铜锌原电池,然后提出如下思考问题:(1)原电池的原理;(2)原电池的构造、两极的名称;(3)两极的电反应方程式以及总的原电池的反应方程式;(4)原电池构成的条件。通过“阶梯式”思考题,创设条件让学生讨论、探索的情景,激发他们运用比较判断、推理、概括等思维方法达到既突破难点,又熟练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的学科,中学化学教学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在新形势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对中学生开展科学素质进行针对训练,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未来人才,是当前中等教育的根本性任务。那么,围绕这么目标,就中学的化学教育,该如何顺利地在化学教学中实现科学素质的渗透教育呢?首先要确立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仅仅围绕教学目标,积极开展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素质教育,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逐步渗透;同时,必须认识要想实现科学素质的渗透教育是不能一蹴而就的,科学素质教育者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研究和掌握科学素质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充分利用实验、课外活动等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渗透过程。

1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中学教育系统中部分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即将素质教育等同于五花八门的活动。其实真正的素质教育是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来培养有理想、有能力,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目的的科学教育体系。衡量素质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志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略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大量灌输;某些实验,也只是有教师的演示性,学生无法参与其中;而即使上实验课也只是将实验内容进行了提前背书的验证性试验,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按部就班的实验课程很难提升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也无法培养学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中学化学实验在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化学实验在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化学实验在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培养受教育者全方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它的宗旨在于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化学是一门对个人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教学又是受教育者个人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对中学化学实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解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前面基础上叙述了中学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揭示了中学化学实验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思维;科学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必须要把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1]。科学素养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而通过做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培养。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效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2]。学生平时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对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又有助于其个人动手能力的培养。本文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通过探索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中学化学实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等,提出了要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1课题的研究意义

化学实验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基本概念[3],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学生的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当然,为了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进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动手去做实验,并且也享受做实验的过程。

1.1中学化学实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一直以来,都只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这些化学知识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家庭小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研究和实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家庭小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研究和实践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家庭小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研究和实践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家庭小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

能研究和实践

家庭小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研究和实践

[摘要] 本课题借助“家庭小实验”对实验的教育功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育功能、美育功能......等等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家庭小实验、教育功能

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张健如老先生在2003年11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做了这样一篇专题讲话《加强实验教学改革,发挥实验教育功能》,在讲话中他强调:“除常规课内化学实验外,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激发兴趣,赋有探索的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应用性实验(物质简易检测与化学小工艺实验等)、研究性课题实验等,也值得我们关注。”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就是:学生自主设计课外小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教育功能研究和实践。

学生自主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对象为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相当与以往教材的家庭小实验),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而设计的课外小实验(如西红柿为什么是酸的),结合教学进度补充适当的课外小实验(例如用燃烧法粗略鉴别几类纺织纤维等)。这类实验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绝对安全,绿色环保。

在课题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课外小实验对教育功能的以下一些方面进行研究:

①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③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④尝试化学实验教学目标测量的研究。⑤化学课外小实验的德育功能。⑥化学课外小实验的美育功能。......一、研究方法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科学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发展与革新的主导方向,也是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进行化学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课题之一。

关键词化学教学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科学教育发展与革新的主导方向,也是化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是进行化学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课题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几点:

一、加强对科学素养的认识

科学素养就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技能方法和科学观念三个维度构成,我国的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阐释科学素养的含义。换句话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这一总目标,是通过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加以具体化的。

就三个构成维度在科学素养整体结构中的相互关系而言,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能力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一定的能力不仅为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提供了前提,而且制约着知识学习与技能形成过程的深度、广度和速度;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既是学习科学知识、训练科学技能的契机,又是科学知识技能向能力转化的中介和桥梁。另一方面,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能力这两个维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属于非智力因素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虽然不直接介入智力过程,却在智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激发、定向和促进的作用。缺乏强烈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智力过程就丧失了赖以运作的动力条件,学习科学的行为就不可能持久,科学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形成就无从谈起;没有正确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知识、技能与科学方法、能力的学习与运用就会迷失方向。反过来,一个人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能力的高低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系统扎实的科学知识结构和完善的科学能力会促进人获得成功,从而有助于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科学道德品质的完善。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论文

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开发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成为现代教育的方向。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质疑问难,引发创新思维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敢想、敢于怀疑、敢于异想天开,不要拘泥于名家的结论,提倡好问。设疑提问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这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质疑动机,敢于质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大胆地去获取知识。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不熟悉教材,认识比较困难,可以用事例比较的方法。例如:冰化成水(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煤燃烧是物理变化吗,铁生锈是物理变化吗,为什么?再从教材中引用临摹,开发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设计转化为问题情境,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启动学生思维的激活点。进而可以引发探求的欲望和动机,把这种欲望和动机加以维持与强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发散思维,拓宽创新领域

发散思维,是从多角度、各个层次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利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时,容易在某一发散点上形成新的突破,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成果。如:碳在空气中燃烧,一般是二氧化碳,但煤气中毒的现实告诉我们,还有一氧化碳生成,那么碳燃烧参加化学变化,就要考虑全面,有毒的是一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多方开阔学生思路,拓宽思维领域。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再谈素质教育与中学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再谈素质教育与中学化学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再谈素质教育与中学化学中学化学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笔者在本刊1997年第6期上谈过几点粗浅看法。现再谈几点,与大家进一步探讨。一、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纲要"所提出的四个方面的素质,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纲领和方向。但就某个学科而言,应根据本门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确定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我以为中学化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和心理素质教育,至于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教育,则不能认为是化学学科应该承担和必须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说,中学化学实施素质教育应从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和心理素质这几方面着手。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和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的主要内容,教好这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和"加强实验教学"。可见,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双基"教学,更不能认为,加强"双基"教学,就是搞"应试教育"。应当十分明确,化学中的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要切实搞好"双基"教学,做好化学基本知识的普及工作,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这是"纲要"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符合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科学态度的建立以及科学方法训练,都需要融合于化学知识教学之中,通过化学"双基"教学来实现。离开了"双基"教学,其他方面的教育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双基"教学,在观念上应有所改变,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这在前一篇文章中已谈过个人的一些浅见,这里不再赘述。二、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中学化学教学要加强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已为广大教师所共识。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和四个现代化建设必胜的信念。要使学生了解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化学问题。要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克

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学生树立 “ 世界是物质 的 , 物质是 运动 的” 这一 观点 。通过 分解 和化合 、 氧化与还 原 、 溶解和结 晶的学 习 , 学生初步 使 认 识物 质中存 在着 既相 互 对 立又相 互依 存的 对立统 一关 系。 通过 C C , C ( C 之 间的相 互转化 , a O 和 aH O) : 使学生理解 矛盾 的普遍 性 以及矛盾 双 方 在一定 条件 下是 可 以相互 转 化 的观点 。学习理解 元素 的性质与原 子结构 的关系 , 使学 生懂得 由量变 到质变是事物 发展的普遍 规律 。 2智 育 . 化学 的基础 知识和基 本技 能是化学 学科的智 育 内容 , 也是 “ 育” 六 之重 点 。 要真 正在落实化 学“ 基” 双 的基础上启
方针, 着眼 于提高 全 民族 的素质 , 以化 学基础 知 识教 育学
生, 培养学生 的基本 技 能和能力 , 为学 生参加 社会 主义 建
设 和进 一步学 习打好 初步基础 。” 提高全 民的教育素质 的 评判标 准有六个方面 , 即德育 、 智育 、 育 、 美 体育 、 劳动技术 教育 和身体 心理素质教育 。因此 , 需要将 素质教育 的这六 项指标一一 落实到化 学学科的 每一堂课 中去 , 在教好化 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 同时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 1 育 . 德 化学是 德育的隐性课程 , 但是认真挖 掘起来 , 每一章 、 每一节化学知识 中都 不乏政治 、 思想 、 道德教育 的因素 。 在 学生刚接触化 学时 , 就安排化学 使世界变 得更加绚 丽多彩 的课题 , 学生感 受化 学的美 , 让 感受化 学对 人类 的 巨大贡 献 ,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从 此时 , 教师应不失 时机地教 育学生 , 我们 今天 的美好 生活 来之 不易 , 热爱 我们 的生 应 活 , 护我们 的环 境 , 力 学好 各科 知 识 , 爱 努 为社 会做 出贡 献。 在学到我 国张青莲教授对测定相 对原子质量所 做的卓

中学化学教学科学素质教育论文

中学化学教学科学素质教育论文

小议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基调。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要素。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意识,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利用所学化学知识为人类社会服务。

1化学知识是基础,掌握是关键

万丈高楼从地起,科学知识在构成科学素质五要素中起着基础作用,它是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过滤和传递下来的智慧,它是所教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必须手段,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

知识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但化学知识总量大,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有价值、适用的知识让学生学习。如:①最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科学史知识。②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命名法。③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和最根本的化学原理,包括溶液理论、气体定律、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④典型金属、典型非金属、过渡元素、稀有气体以及有关的化合物知识。⑤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核化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地球化学、化学分析、化学合成。⑥化学与社会、

化学科学新进展、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等等。

2.训练化学技能、培养科学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二个方面科学能力应是训练化学技能、培养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从几千年人类进化和发展进程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具体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科学能力应是获取科学知识和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科学技能。科学能力包括观察、思维、想象、实际操作和创造能力、归纳、总结、分析等,我个人认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

中学生化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

中学生化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

中学生化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研究

摘要为了解中学生化学教育中相关人文素质的现状,对邯郸地区8所中学的学生开展人文素养的调查,多数中学生认为化学学习难度一般,还是比较喜欢学习化学的;提出在化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关键词中学生化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1 引言

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知识的中学生来说,化学教学不能片面局限在简单的理科思维,分数至上的思路,更应时时处处体现教育的根本目标,即传授知识,培育健全人格,建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关注更多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人文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从而对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中学生在化学教育中接受的人文精神教育的现状,我们从中学生的角度进行了调查。

2 方法

选择邯郸地区有代表性的8所中学的正在接受化学教育的8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其中对学生的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62份,有效回收率为95.2%。

3 结果与分析

3.1中学生化学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情况

对自己最有推动作用的学习动力的选择可以看出,中学阶段的学生自制能力仍有待提高,学习主要还是依靠家长的督促;中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普遍体会难度并不是特别大的,而且由于大量实验导入,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等内容对中学生有很大吸引力;因此,即使高考或中考不考化学,还是有多数同学愿意学习这门课程。

3.2考查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在化学学习中,中学生还是具有一定的探究、创新意识及行为,但是比例并不高,多数还是处于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书本写什么就背什么,最终还是为了考试成绩的学习状态;而对于自主学习课外化学资料的比例也很小,多数中学生喜欢和支持日常生活学习中与老师同学的交流。3.3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浅论化学史在中学化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论化学史在中学化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论化学史在中学化学素质教育中的作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32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化学教师重视化学史的学习,经常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个内容,是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德、才、学、识意义重大。

1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鼓舞他们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学习

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最使我们引为自豪的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这些成就历来处于世界的前列,有过惊人的辉煌历史。正如英国人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序言中所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说明)。这些成就造福于千秋万代,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给中华民族以持久的的活力,使它上下五千年朝气蓬勃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我们将这些成就的有关内容在中学化学课上适当地做介绍,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并鼓舞他们立志在振兴中华的进步史上留下痕迹,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化学方面有造纸、火花和瓷器三大发明。我国也是发现、开采、使用煤和石油最早的国家。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写道:中国的燃料不是木,也不是草,却是一种黑石头。这一记载说明,在这之前欧洲没有用煤的经验。可是我们中国人远在公元前后的汉代,就已经发现了煤和它的可燃性。汉书地理志上说:豫章(江西)出石,可燃为薪。此后我国的劳动人民还将煤用于战争和冶炼。三国时期的曹操为了战争的需要,曾在邺都(河南)挖井藏石墨(煤)数十万斤。另外,在北魏的《水经注》中有用煤炼铁的记载。根据历史可靠的记载,我国至迟在西汉已发现了石油,并用为燃料,《汉书》地理志上有:高如县(陕西一带)有洧水(石油)可燃。我国在南北朝及唐宋已开始用石油作医药、滑润油、照明油、战争用的火器等。宋朝科学家沈括发明用石油烟制墨。我国劳动人民还在明朝的时候,约在16世纪初打出了世界第一口油井,而俄国的第一口油井打于1848年,美国打于1850年。

化学教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化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化学教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化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化学教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化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培养

任何一门科学课程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首先,加强化学知识的积累。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关键。化学知识同其他各门自然学科的知识一样是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结晶,它由许多科技术语、定义概念、原则原理、发展规律等组成。它不仅是人类不断探索的结晶和世代积累的宝贵遗产,而且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多读多记课文,尤其在刚接触化学的初中阶段,甚至可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名称、概念、符号、方程式、定义、原理等,这些既是化学学习起步的基础,也是科学素养培养的基础。没有这些化学方面的科学知识就根本不可能有化学这个领域的科学素养以及科学能力。其次,加强学生细心观察、探究思维等习惯的培养。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听课还是实验,都要注意让学生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注意对事物进行系统、周密和精确的观察,只有这种有目的、有准备、有组织的观察,才能使学生从自然现象中获得有意义的材料,并进一步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某种

意义上说,观察能力的高低就标志着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探究思维是借助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的思维方式,他强调严密的逻辑性,是一种通过已知求得未知的创新思维。这是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素养的生理基础和智力基础。在化学课上解答许多计算类应用题都会用到这种思维方式,只要教师悉心引导,启发思路,唤醒探究意识,学生的这种创新思维就会在润物无声中逐渐形成。再次,加强对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作风等方面的培养。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注意率先垂范,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出表率,还要学会借助榜样的力量。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天生就具有模仿性,社会上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是有意或无意的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榜样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使人不断地对照、检查、修饰自己,从而实现人格的自我塑造与完善。在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一个好的榜样具有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示范等力量。在世界化学发展史上,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态度严谨、情感浓厚、意志顽强、为科学献身的化学家,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波兰化学家居里夫人、瑞典化学家琼斯·柏齐利乌斯等等,他们杰出的贡献以及他们对化学的热情、执著和献身的精神曾经感染者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投身化学事业。在这些光彩照人的榜样身上发生的许多故事,都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好材料。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适时注意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增强他

浅谈创新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创新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创新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摘要] 本文从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即实施创新素质教育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创新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创新的规律和创新方法,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

本文就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谈谈笔者的观点。

一、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人都有获取新知识的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注重枯燥呆板的概念、公式、方程式的记忆,即过分强调知识的积记,却忽略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化学实验集声、光、色于一体,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趣味性强,最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一个个奇妙的化学实验现象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情绪往往被感染了,兴趣随之上来了,思维也马上活跃了,进而产生追本溯源的愿望。同时,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如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常常长得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这就是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设置求知的趣境,其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允许和鼓励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高中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

【摘要】教育与社会紧密相关,在知识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随之转变,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要教会学生具有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为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打基础,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拙文拟就高中化学教学的素质教育谈谈肤浅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化学素质教育

1 教师要首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应该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服务,应通过教育使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使他们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化学知识的教育不单纯为少数人升学服务,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为,化学知识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能仅仅抓少数学生,而忽略了全体学生。只有教师的观念更新,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

2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质教育起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2.1 通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古代的造纸、火药的发明到现代牛胰岛素的合成,从古代的湿法炼铜术到现代的侯氏制碱法,无不在化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现代化学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材料。

2.2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以发展的眼光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2.3 充分利用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关于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例如酸雨、温室效应、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臭氧空洞等。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生存的密切联系,从而产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化学素质教育论文(5篇)

化学素质教育论文(5篇)

化学素质教育论文(5篇)

化学素养教育论文(5篇)

化学素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需贯彻“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方针。通过对同学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学问的教学,全面提高同学的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身体心理素养、劳动技能素养等,为同学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学校化学素养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同学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爱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扬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进展的重大贡献,介绍新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讨论方面的巨大成就。如课本第4页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第111页介绍我国在1800多年前就发觉了石油;第118页介绍我国1992年的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第172页介绍我国闻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等。增加同

学的民族骄傲感和自信念,树立喜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国情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让同学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殊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宏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进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同学树立为富强祖国科技,进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21世纪人才的竞争将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因此,把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真正作为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和各环节中,只有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下面就初中化学教学各环节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作一些粗浅探讨。

关键词:化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备课--注重思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

1.思想性。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物质总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而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教学中应当使学生确信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质。如物质的溶解、扩散及物质三态的变化均揭示了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另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如氢气和氧气可以反应生成水,这是变化的内因。但如果不点燃永远也得不到水,这是外部条件对物质变化的制约。物质间一定的量变也会引起质的变化。因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数目不同或相对分子质

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如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因物质内原子排列方式的不同引起的质变,如金刚石、石墨和c60分子等。在向学生灌输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介绍我国古代的化学成就,如举世闻名的火药、造纸术、湿法冶金术、天然气、煤、石油的发现及钢铁的冶炼等。

2.层次性。就是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把握重、难点,并在时间分配和演练中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例如讲授一氧化碳这一节,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重点,难点是一氧化碳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认识到这一点,教师要下功夫去研究探索这一部分内容的教法。前面已学过了氢气的性质,可让学生回顾一下氢气的性质,启发学生口述氢气的有关性质,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来,并启发学生自己探索本节内容,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于是本节的其他内容不仅可迎刃而解,而且可以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上课--注重全体性、主体性、创造性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而面对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全体性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性的素质教育不是选择性、淘汰性的教育,而是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是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思维,允许不同程度、不同类型学生都享有同等的权利。教师的提问应采用”谁来回答”而不是”某某来回答”,让每一个

学生都拥有一个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例如,我在上完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后,根据课后习题增加了一节讨论课。课题为”以co2知识点为主线,说说你学完本章后的收获、体会。”这节讨论课,学生们的思维、情绪像开了闸的水一样,一发而不可收。他们从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引伸开来,归纳、区分出了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的异同;由碳与氧化铜的反应引伸开来,归纳、区分出了氢气、一氧化碳、碳的还原性的异同。他们还将”温室效应”、人的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南极臭氧层空洞,汽车排放的尾气一一引出,争论激烈,群体参与性

很强。

主体性素质教育的另一要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仅起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最终目的是以学生的认知为归宿的。每个知识点都要通过每个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后才能掌握。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中的每个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与不同类型学生的认知结构联系在一起,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开

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我在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中都设计有不同类型的知识网络题,以这些不同类型的题作为”导火索”启发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积极思维。教师的作用就是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例如,我在上”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我们每个人都是二氧化碳的小型制

造者,那么你能通过观察分析你的’产品’说说二氧化碳的色、态、味吗?”话音刚落,每个学生都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仔细看,用心地闻,认真地总结。通过有趣的问题设计,二氧化碳主要的物理性质使同学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接着,我又在一高一低的阶梯架上点燃了蜡烛,放入烧杯中说:”我们不用口吹,给烧杯中倒入什么气体,可熄灭这一高一低的蜡烛?”教师提问时,将”倒”、”一高一低”语气加重,以引起学生重视。学生中很快掀起了一个争论高潮。有个学生说用氮气,教师肯定了他的答案,他很高兴。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除了氮气可以灭火外,我们在加油站、油库等地方见到的灭火器是用什么灭火的?”同学们一致回答”二氧

化碳。”接下来引导学生给烧杯中倒二氧化碳,熄灭这一高一低的蜡烛。并让学生边做边记下实验现象,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接着教师又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密度大。除了这些性质以外,它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教师展示澄清石灰水和极稀的石蕊试液各一瓶,让学生每两人一组做实验,分别给装有这两种液体的试管吹入二氧化碳,看看各有什么

变化。实验完毕,让学生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通过以问题为线索,改教师做为学生做,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智慧与成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了。

创造性素质教育的再一要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也是素质教育

的重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当前学习和以后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思维能力也是一个人素质好坏的重要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好化学科学知识这个载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对比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基本的思维能力,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优良的思维品质。例如,用什么试剂可将naoh 溶液、食盐水、稀硫酸一一鉴别出来?学生讨论结束后,大家异口同声回答:用紫色石蕊试液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又例如,至少需几种试剂可将naoh、h2so4、na2co3、ba(oh)2一一鉴别别出来?全班同学分组进行热烈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各自的见解,通过讨论,大多数同学说至少需一种试剂。只有个别同学说不需其他试剂可鉴别出来,这时可请个别同学到讲台演示实验,根据现象和结果得出正确的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