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第十三中学一体化教学案从试验学化学物质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物质的检验
【考纲要求】
1. 了解物质检验的几种类型和方法,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掌握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和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3. 掌握限定方法和试剂与不限方法和试剂的鉴别的异同,能正确设计检验程序以排除常见的干
扰, 得出正确结论。
教与学方案
笔记与反思【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 物质检验的主要类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定:
(2)鉴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推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
(1)设计原理:按照物质检验的要求,根据物质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
剂和方法,设计科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完成实验要求。
(2)设计思路:①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
②对固体、液体样品只能取少量进行检验,留一定量试样备用
③检验时除了要考虑各离子的特征反应外,还要排除离子间的干扰
(3)设计原则:①充分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②确定检验操作顺序要“先简后繁”:③确定物质
检出顺序要“先活后惰”
3 •物质检验的主要类型:
(1)不外加试剂:
①有序检验:根据某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层层递推的鉴别
②无序检验:可采用焰色法、加热法、两两混合法、颜色法等,当待检物无法从外观特征识别
时,则各取少量溶液逐一两两反应,根据相互反应现象,经过分析推理,得出鉴别结果。
(2)外加试剂:
①只限一种:a加入一种即可产生不同现象,从而将其区别开来。
B拉力式鉴别(借用鉴别出的物质再鉴别其它物质)
②自选试剂:可依据待检物的特性、酸碱性、阴阳离子的特征反应,选择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任意选择试剂进行鉴别。
4 .物质检验的步骤:
(1)取少量溶液放入试管,如试样为固体,则要先配制成溶液。
(2)各取少许待检溶液,根据要求在试样中加入已知成分和性质的试齐山根据发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5 •进行物质检验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
(1)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
常见阳离子在溶液中的特殊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阴离子在溶液中的特殊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的沉淀物常呈现的特殊颜色:
白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红褐色__________ ;砖红色__________ ;黄色 __________ ;浅黄色___________ ;
蓝色________ 。
常温下常见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无色无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红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
无色有腐蛋气味的气体:__________ ;无色有果香味的气体:_______________ 。
(2)反应要在适宜的酸碱度、浓度和温度下进行:
①溶液酸碱度对检验反应的影响:如检验F3+、Al3+、Cu2+、Ag+、Zn2+等离
子都应在_____ 性溶液中进行;检验醛基时应在 _______ 性溶液中进行。
②溶液浓度对检验反应的影响:根据检验反应的灵敏度的高低不同,对被检离子浓度大小的要求不
同。
③溶液温度对检验反应的影响:对室温下速率较慢的反应,常需加热;而有的物质溶解度会随温度
升高而增大,此时不能在热溶液中进行反应。
(3)检验反应常需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如:
①用Ba2+检验SO42-时,要排除_________ 等的干扰,方法是______________ ;
②用Ag+检验Cl-、Br-、I-时,要先加入________ 以排除____________ 的干扰;
③用SO42-检验Ba2+时,要先加入_______ 以排除_____________ 的干扰。
6 .未知物的检验思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物理后化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常温后加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分组后逐一:女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常见物质检验方法:见附表
.【例题解析】
[例1]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的加热条件下反应产
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以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
解题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和气,其主要成份是CO H2还含有CO?
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和气中含有CC和H2。
彳廳H 空Ifa OH fimK
(1) 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和气T ()() 接()() 接()() 接()() 接()().
(2) 确认混和气中含有F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其理由是
解题思路:。
思维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展望高考:
【巩固练习】
课堂反馈
1 •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液里含有游离氯。
CI2可氧化Na2SO3,要除去游离氯并中
和其酸性,正确的方法是
A •先加适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B •先加适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C •先加过量的Na2SO3溶液,再加适量Na2CO3溶液
D •先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适量Na2SO3溶液
2•一瓶气体,可能含有H2S、CO2、HCI、HBr、SO2中的几种,将其通入氯水中,
得无色透明液,将此溶液分成两份,向一份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有白色沉
淀;另一份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肯定有CO2和SO2
B .可能有HBr、CO2
C •肯定没有HBr、H2S、HCI
D .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3 •都能用4moI/L NaOH溶液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A • HCI 和CO2 B• NH 3和CH4 C. SO2和CO D . NO 和HBr
4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 •用食盐、MnO2和浓H2SO4共热制CI2
B •将白P放在敞口试管内加热,冷却得红P
C •足量CI2通入FeCb溶液后,将溶液蒸干得到FeCI3
D •将Cu丝伸入热的硫蒸气中得到CuS
5 •下列有关实验所选用的试剂能达到目的是()
A •证明NaHCO s溶液中混有苏打用澄清石灰水
B •证明SO2中混有CO2用澄清石灰水
C •证明AgNO 3溶液中混有AI(NO 3)3用氨水
D •除掉C2H6中的C2H4用酸性KMnO4溶液
6•为了除去酸性AICI 3溶液中的Cu2+,下列实验步骤顺序和试剂都正确的是()
①通CO2 ②加盐酸③加过量NaOH溶液④加AICI 3溶液⑤过滤
A.③⑤②
B.③⑤①⑤②
C.③⑤④⑤②
D.以上都不正确
课外作业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水不能鉴别开来的是()
A .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硫化铝三种白色粉末
B•甲醇、乙醇和苯三种液体
C .甲苯、乙醇、CCl 4三种液体
D . NaOH、NaCI、NH4NO3三种固体
2•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将下列溶液一一鉴别开来的是( )
A . NaOH、NaHCO3、NaHSO4、AICI 3
B . NaOH、NH4NO3、HCI、KNO 3
C. Na2SO4、Ca(NO3)2、BaCI 2、Na2CO3
D . CUSO4、KMnO 4、FeCb、溴水
3 .有以下七种饱和溶液( 1) Ba(NO 3)2 (2) Ca(OH) 2 ( 3) Na2SiO3 (4) CaCI2 (5)
Na2CO3 (6) NaAIO 2 (7) NH 3和NaCI,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岀晶体
的是()
A •③④⑥
B •①③⑥
C •③⑤⑥⑦
D •③⑥
4•把稀HCI不断滴加入Fe(NO3)2溶液中的现象是()
A •绿色变浅
B •绿色变深
C •绿色变棕黄
D •浅黄色加深
5.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 2、HCI、CO依次通入足量NaHC(溶液和灼热CuO气体的体积都没有变化,再通过足量
NaO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通过灼热的Cu,充分反应,气体体积又减少,但
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分判断正确的是( )
A. —定没有N2,CO和HCI至少有1种B .一定有N2,HCI和CO
C. 一定有N2,CO和HCI至少有1种
D. —定有N2和CO没有HCI
6 •下图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七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试剂。
请选择适宜装置的序号填于空白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能用于收集CI2,又能用于收集NO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作干燥CO2气流的装置是 ;
(3)在实验室制取CI2并检验CI2性质的连续实验中,用于除去C2中的HCI杂质的
最佳装置是 _________ ;
(4)合成氨实验中,可用于干燥、混合并能大致观察H2和N2的体积比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 ?
(5)用于尾气吸收并能防止液体倒吸到反应装置中的是________
(6)接在气体的连续实验中间,用于达到控制气流使其平稳目的的装置是
7.下图所示是课外活动小组同学设计的几种尾气吸收装置(装置中的液体为水,固
体为碱石灰)。
从实验安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当用于吸收HCI气体时,应选用的
装置是(选填装置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用于吸收NH3,在上述已选用的装置中不宜采用
的是 ,原因是
8 •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右图装置 I 进行如下实验:
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做催化剂,
3- 5分钟后发现滴有 AgNO 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即证
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1)装置I 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 ,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 涤。
洗涤分离粗产品应使用 的最主要仪
器是 ________________ 。
检验产物已纯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甲做实验时,乙观察到烧瓶中液体沸腾并有红棕色
气体从导管口逸岀,提岀必须先除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_________ 试剂洗
去红棕色气体,才能验证锥形瓶中的产物。
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该红棕色气体会干扰反应产物的验证,请说明干扰的原因并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5)乙同学设计右图所示装置H,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
可选用的试剂是:苯、
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
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H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易错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题再现】
1. (04年江苏20)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的反应,都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硫通过盛有过氧化钠的反应管,用氢氧化钠溶液将余气吸收后,放出的气体可使带余烬的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同学认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了亚硫酸钠和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该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亚硫酸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第二小组同学反应除生成了亚硫酸钠外,还有硫酸钠生成。
为检验是否有
硫酸钠生成,他们将所得固体溶解于水,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还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硫酸钠生成。
请你评价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并简要说明两点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维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展望高考:
2. ( 04年广东20)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水,重
结晶
C
粗盐精盐
盐酸,浓缩脱水电解* 母液Mg(OH) 2 ------------------ MgCl2?6H2O --------- ► MgCl 2—Mg
煅烧水[
贝壳----- * *■ CaO —►石灰乳
(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6?6H2O,生成的是Mg( 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
在干燥的HCI气流中加热
MgCl6?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6,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 OH)2中混有的Ca( 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室中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蒸发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