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几何变换求解平面几何题
平面几何常考五大模型---等积变换、鸟头、蝴蝶、相似、 燕尾
平面几何常考五大模型---(解答几何题的五大法宝)等积变换、鸟头、蝴蝶、相似、燕尾思路提示:在求边长之比时常转化为面积之比,求面积之比常转化为边长之比。
模型一:等积变化原理:两个三角形高相等,面积之比等于对应底边之比。
bS 1︰S 2 =a ︰b ;模型一的拓展: 等分点结论(“鸟头定理”):如下图,三角形AED 占三角形ABC 面积的23×14=16模型二:等积变化原理之四边形应用S 4S 3s 2s 1O DC BA141423213S S =S S S S DO OB S S +==+模型三:梯形中比例关系(“梯形蝴蝶定理”)(1)相似图形,面积比等于对应边长比的平方S 1︰S 3=a 2︰b2(2)S 1︰S 3︰S 2︰S 4= a 2︰b 2︰ab ︰ab (3)S 2=S 4 ;(4)141423213S S =S S S S DO OB S S +==+ :模型四:相似三角形性质①a b c hA B C H=== ; ②相似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连长之比的平方S 1︰S 2=a 2︰A 2hh H cb a CB Aac b HC B模型五:燕尾定理F ED CBAS △ABG :S △AGC =S △BGE :S △GEC =BE :EC ; S △BGA :S △BGC =S △AGF :S △GFC =AF :FC ; S △AGC :S △BCG =S △ADG :S △DGB =AD :DB ;【例1】:如右图,在△ABC 中,BE=3AE ,CD=2AD .若△ADE 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多少?【解答】连接BD,S △ABD 和S △ AED 同高,面积比等于底边比,所以三角形ABD 的面积是4,S △ABD 和S △ABC 同高面积比等于底边比,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ABD 的3倍,是12. 【总结】要找准那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
有趣的几何变换问题解决关于几何变换的有趣问题
有趣的几何变换问题解决关于几何变换的有趣问题几何变换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图形在平面或空间中的位置、形态、方向等属性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过程。
在几何学中,有许多有趣的问题与几何变换相关。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趣的几何变换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1. 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最基本的几何变换之一,它描述了图形在平面或空间中沿着特定的向量移动的过程。
我们现在来考虑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用平移将一个正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解决方案:设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B、C、D,边长为a。
我们可以将正方形向右平移一个距离为a的向量,然后将右下角的顶点D沿着与原来的底边平行的方向平移一个距离为2a的向量。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正方形到长方形的变换。
通过这个简单的平移变换,我们将一个图形的形状完全改变了。
2. 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几何变换中常见的一种,它描述了图形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的过程。
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用旋转将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菱形?解决方案:设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B、C、D,其中AB为底边,CD为顶边。
我们可以选择将长方形绕中心点O逆时针旋转45°,然后将旋转后的长方形顶点B和D分别沿着原来的底边AB和顶边CD 平移一个距离为AB的向量。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长方形到菱形的变换。
通过旋转变换和平移变换的组合,我们成功改变了图形的形状。
3. 缩放变换缩放变换是一种改变图形尺寸的几何变换,它描述了图形在平面或空间中被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我们现在来解决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用缩放将一个三角形变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解决方案:设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B、C,其中AB为底边,AC为等腰边。
我们可以选择以顶点A为中心,将三角形沿着底边AB缩放为原来的2倍,然后再以顶点A为中心,将缩放后的三角形沿着等腰边AC缩放为原来的2倍。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从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的变换。
通过缩放变换,我们改变了图形尺寸,并且保持了图形的形状特征。
几何形的变换
几何形的变换几何形的变换是指通过平移、旋转、翻转和放缩等操作,使得原有的几何形状发生变化。
这些变换可以用来探索几何美学、解决几何问题以及创造出各种奇妙的图案。
一、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指将几何形状沿着一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而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
在平面几何中,平移只有一个参数,即平移向量的大小和方向。
平移变换可以用于构造对称图形,移动点的位置以及改变空间内的物体位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平移变换在平面上构造一个正方形。
首先,选择一个点作为正方形的顶点,将这个点平移到正方形的另一个顶点位置,然后将这个新位置的点再次平移,如此重复直到构成正方形的四个顶点。
二、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指绕一个固定点按照一定的角度将几何形状旋转。
旋转变换可以是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圆周旋转,也可以是一个部分角度的旋转。
旋转变换常用于制作对称图形、解决几何问题以及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进行三维模型的旋转操作。
例如,在制作花纹图案时,可以通过旋转一个花朵的形状重复堆叠得到整个图案。
三、翻转变换翻转变换是指将几何形状绕一个固定的线对称翻转,使得形状按照对称轴左右对称。
翻转变换有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两种形式。
翻转变换常用于制作对称图形、解决几何问题以及进行三维模型的对称操作。
例如,在制作字母、数字或者其他具有对称特点的图形时,可以通过水平或垂直翻转得到完整的图形。
四、放缩变换放缩变换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因子调整几何形状的大小。
放缩变换可以是增大或缩小形状的尺寸,比例因子可以是一个常数或者一个向量。
放缩变换常用于调整图像的大小、制作图形的透视效果以及在几何问题中进行比例关系的推导。
例如,在绘制地图时,可以通过放缩变换将地球的三维形状映射到平面上,从而得到精确的地理信息。
综上所述,几何形的变换是通过平移、旋转、翻转和放缩等操作使得形状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些变换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几何美学、几何问题的解决以及计算机图形学等。
通过灵活运用几何形的变换,我们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图案和形状,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和数学上的挑战。
旋转变换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旋转变换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旋转变换是指将平面图形绕着定点沿一定的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与原图形全等的图形的方法。
我们利用旋转变换的方法和性质解题时,常常能把一些看起来分散的条件集中起来,或把分离的图形拼凑起来,从而巧妙地使问题得到解决。
所以在平面几何的证明(计算)中,旋转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下面,谈谈笔者的几点粗浅体会:一、旋转60°角后证明(计算)平面几何题例1:Q为等边△ABC内一点,已知QA=6,QB=8,QC=10,求最接近△ABC的面积的整数值。
解:如图一,将△AQC绕着点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60°∵△ABC为等边三角形∴AB=AC,∠BAC=60°,这时C点必与B点重合Q点旋转到Q'点的位置,△A Q'B≌△AQC∴A Q'=AQ∴△A Q'Q为等边三角形∴QQ'=QA=6∵又在△BQQ'中,BQ'2=100,Q'Q2+QB2=100∴△BQQ'为直角三角形,即∠BQQ'=90°又过点B做BP⊥AQ,交AQ的延长线于点P∵∠BQC=90°,∠PQC=60°,∠BQP=30°∴BP=4,PQ=4∵在Rt△ABP 中,AB2=42+(6+4)2=100+48∴设△ABC,BC边上的高为h,则h==∴==故最接近△ABC面积的整数值是79个平方单位。
二、旋转90°角后证明(计算)平面几何题例2:如图二,在正方形的边CD、CB上,各有一点E、F,且∠EAF=45°。
求证:DE+FB=EF证明:将△ADE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D=∠ABC=90°,这时D点必与B 点重合,点E旋转到了E'的位置,△ABE'≌△ADE∴∠D= ∠ABE'∵∠ABF∠ABE'=180°∴F、B、E'三点共线∵∠EAE'=90°,∠EAF=45°∴∠FAE'=45°在△AEF和△AFE'中,∴△EAF≌△E扐F∴EF=E'F∵E'F=FB+BE'=FB+DE∴EF=FB+DE例3:如图三,△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E、F是BC边上的点,且∠EAF=45°。
初中几何专题二:平面图形的等积变换
初中几何专题二:平面图形的等积变换一、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例1:如图,在∆ABC 中,AB=AC ,M 、N 是AB 、AC 的中点,D 、E 为BC 上的点,连结DN 、EM ,若AB=1,BC=10,DE=5,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 二、运用比例求面积例2:如右图11,34BE BC CD AC ==,那么三角形AED 的面积是三角形ABC 的面积的。
练习:1.如图,长方形ABCD 中,阴影部分是直角三角形且面积为54,OD 的长是16,OB 的长是9。
那么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 。
2.如图,BD 是梯形ABCD 的一条对角线,线段AE 与梯形的一条腰 CD 平行,AE 与BD 相交于O 点,已知三角形BOE 的面积比 三角形AOD 的面积大4平方米,并且EC=25BC 。
求梯形ABCD的面积。
三、图形的割补例3:将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展开(如图①),沿虚线剪开,用得到的5张纸片(其中4张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②)。
所剪得的直角三角形较短的与较长的直角边的比是____________例4:如图,依次连结第一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依次连结第二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 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若第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 则第n 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 → →…………D E CN B M ABECDABECDOA练习:1.如图,小正方形边长为1,连接小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可得到∆ABC ,则AC 边上的高是( ) ABCD2.已知一个四边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和三个角,如下图所示,那么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是 。
3.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CD 中点。
求三角形AEF 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如图4)分析与解答 取AD 的中点G ,连结G 、E,显然设EG 与HF 的交点为O ,则四、网格中的面积计算例5:如图,在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AB 的左侧,分别以∆ABC 的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围成图中的阴影部分。
运用几何变换,巧解初中几何综合题
运用几何变换,巧解初中几何综合题作者:陈丽平来源:《家长·下》2023年第11期几何变换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反射和缩放等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还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解决几何综合题时,运用几何变换的方法往往能够使问题简化,找到问题的突破口,进而巧妙解题。
本论探讨了如何在初中几何综合题的解答中运用几何变换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如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期望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为学生的几何学习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路径。
一、几何变换思想的意义几何变换思想在数学学习和教学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并非仅为一种解决几何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首先,几何变换要求学生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反射或缩放等操作,需要学生在心中预先构建图形变换后的样子。
这种对图形变化的预测和构建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其次,在运用几何变换解决问题时,学生需要识别图形的基本性质,选择合适的变换方式,并逻辑性地推理变换后图形的新属性和新位置。
这个过程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并且,几何变换还能够将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为更简单、更直观的问题,有时甚至可以将非标准图形转化为标准图形,从而优化解题步骤,避免复杂的计算,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再次,通过几何变换,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理解图形,深化对几何概念和定理的理解。
例如,通过旋转变换,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旋转对称性。
最后,几何变换还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鼓励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变换方法来解题。
这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几何变换在初中数学几何解题中的应用(一)运用平移变换,深化学生对平面几何概念的理解平移变换是几何中的一种基础变换,指的是把一个图形沿着一个确定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图形。
并且,平移变换是一种等距变换,既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也不改变图形内部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
在平面几何解题中应用几何变换的教学研究
在平 面 内, 一个 图形 沿 一个 固定 方 向移 动 一 个 将 固定 距离 的运 动称 为 平移 变换 . ,
在进 行平 移变 换 时 , 平 移 方 向不 平 行 的线 段 Z 与
\
≤ 、
\ 、 、 、
、
。 一 ,c 、
、-. ’\ ,' 、 -、 . /、 o /, 、
\ 、
A
—— —— 、 ——— B
一 ———— ~ ‘ — — — — 、 B = _ ,
图1
图2
例 2 对“ AB=AC” 认 识 . 的
维普资讯
的两 点 , B 且 D—C 点 M 、 分 别 是 BC、 E, N DE 的 中 点, 直线 MN 交直 线 AB 于 点 F, 直线 AC于 点 G. 交
维普资讯
衙 秘 ’ 题
广州 市教 育局 教 研室 许 世 红
广 州 市 第 1 6中 学 陈志 红
1 初中阶段学 习几何变换的意义
新课 程 “ 间与 图形 ” 分 主 要 研 究 的 是 现 实 世 空 部 界 中的物 体 和几 何 图 形 的 形 状 、 小 、 置关 系 及其 大 位
变换 . 在强 调培 养 学 生 推 理 论 证 能力 的 同时 , 多 它 更 地强 调用 直观 和 非 形 式化 的 手段 去认 识 和描 述 生 活 空间 , 教学 内容 紧密 联 系 学 生 生 活 和 社 会 发 展 , 使学 生通 过 直 接 感 受 去 理 解 和 把 握 空 间 关 系 , 进 行 并
点考虑 问题 .
化 的 观 点来 研 究 几 何 图形 及其 性 质 , 用 几 何 变 换 利
例 1 对“ AB—C D且 AB/ C 的认 识 . / D”
初一几何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一)
初一几何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一)创作标题:初一几何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引言•动点问题是初中学习几何的一种常见题型,通过解动点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介绍初一几何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技巧一:图形变换法•利用图形变换法解题是初一几何动点问题的常用方法。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转和放缩等图形变换,找到问题的求解路径。
1.平移–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关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不变,可以采用平移来解决。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通过平移图形,使得问题简化为求某个点到原点的距离。
2.旋转–当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角度不变时,可以考虑使用旋转来解决。
通过旋转图形,使得问题转化为求某个角度的问题。
3.翻转–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是关于对称的问题,可以选择使用翻转来解题。
通过将图形翻转到易于求解的位置,简化问题。
4.放缩–当题目中给出的条件为依比例或长度成比例时,可以考虑使用放缩来解决。
通过放缩图形,使得问题转化成为求比例或长度的问题。
技巧二:直线方程法•使用直线方程法解决几何动点问题,主要是利用直线的特性和方程求解问题。
1.坐标法–如果题目中给出了几何图形的坐标或点的位置,可以考虑使用坐标法解题。
建立坐标系,根据点的坐标和直线的关系,列方程求解问题。
2.斜率法–当题目需要根据直线的斜率或与直线的关系来求解问题时,可以使用斜率法。
根据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或两点间的斜率关系,列方程求解问题。
3.联立方程法–当题目中给出了多个对象的关系时,可以使用联立方程法解决问题。
根据对象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联立求解。
技巧三:面积比法•部分几何动点问题可以通过面积比法解决。
通过观察题目,找出几何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建立比例关系解决问题。
结论•初一几何动点问题的解题技巧主要包括图形变换法、直线方程法和面积比法。
运用这些技巧,我们可以更快地解决几何动点问题,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技巧对初一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数学竞赛专题训练29 几何变换(附答案)
例题与求解
【例l】如图,∠AOB= ,角内有点P,PO= ,在角的两边上有两点Q,R(均不同于O),则△PQR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黄冈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作P点关于OA,OB的对称点,确定Q,R的位置,化折线为直线,求△PQR的最小值.
(北京市竞赛试题)
12.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 .
(1)若 是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AB的周长最短时,求 的值;
(2)若 是 轴上的两个动点,当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短时,求 的值;
(3)设M,N分别为 轴, 轴上的动点,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和 ,使四边形ABMN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例3】如图,在△ABC中,AD⊥BC于D,∠B=2∠C,求证:AB+BD=CD.
(天津பைடு நூலகம்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用截长法或补短法证明,实质都利用AD翻折造全等.
【例4】如图,六边形ABCDEF中,AB∥DE,BC∥FE,CD∥AF,对边之差BC-FE=ED-AB=AF-CD> ,求证:该六边形的各角都相等.
(天津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 符合勾股定理的形式,需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可将△ACM沿直线CM对折,得△DCM.连DN,只需证DN=BN,∠MDN= ;或将△ACM(或△BCM)旋转.
【例6】如图,∠DAC= ,∠DBC= ,∠CAB= ,∠ABD= ,求∠DCA的度数.
(日本算术奥林匹克试题)
解题思路:已知角的度数都是 的倍数, ,这使我们想到构作正三角形.
(1)若点D在边AC上,点E在边AB上且与点B不重合,如图1,求证:BM=DM,且BM⊥DM;
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是一个有趣而复杂的几何问题,涉及到平面上点的变换和操作。
在该问题中,我们需要将一个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翻折操作,以得到新的坐标系。
这个翻折操作过程经过了几何原理解释、数学推导与证明以及实例说明,并且在应用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阐述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首先,在引言部分对该问题进行概述;其次,在第二部分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进行详细定义与背景介绍,并描述相关的翻折操作过程;然后,在第三部分中通过几何原理解释、数学推导与证明以及实例说明来解释与分析该问题;接着,在第四部分中讨论该问题可能存在的潜在难点和挑战性问题,并探索发展相关理论或算法的可能性;最后,在第五部分中对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并通过解释、分析和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该问题的几何原理和数学推导。
通过对该问题应用领域的探讨,本文还将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的实际意义及其未来研究方向。
最终,希望读者能够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相关领域中做出贡献。
2. 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2.1 定义与背景: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是一个在几何学和数学中常见的问题。
当我们对平面上的一个图形进行翻折操作时,它会沿着某个轴线翻转,并在另一侧复制出一个镜像图形。
2.2 翻折操作过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将图形按照某个轴线进行对称翻转来得到镜像图形。
具体操作包括将图形上的每个点关于该轴线对称映射得到新的点,并连接这些新点以生成镜像图形。
2.3 应用领域: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广泛应用于几何学、数学建模以及计算机图形学中。
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翻折操作可以实现二维图像的变换和处理。
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翻折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描述各种几何现象,并且可以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解析几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数学解析几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而解析几何则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解析几何通过运用代数和几何的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
在解析几何中,我们常常需要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下面将介绍一些解析几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直线和平面的交点问题在解析几何中,直线和平面的交点问题是比较常见且基础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直线和平面的方程,并求解它们的交点。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条直线L:y = 2x + 3和一个平面P:2x + y - z = 1,我们需要求解它们的交点。
首先,我们可以将直线L的方程和平面P的方程联立,得到一个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的方程组:2x + y - z = 1,y = 2x + 3。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或消元法求解这个方程组。
将y = 2x + 3代入平面P的方程中,得到2x + (2x + 3) - z = 1,化简得到4x - z = -2。
接下来,我们可以将这个方程代入直线L的方程中,得到y = 2x + 3,化简得到y = 2x + 5。
最后,我们可以将y = 2x + 5代入平面P的方程中,得到2x + (2x + 5) - z = 1,化简得到4x - z = -4。
综上所述,我们得到了两个方程4x - z = -2和4x - z = -4,它们的解为x = 1,z = 6。
因此,直线L和平面P的交点为(1, 5, 6)。
二、直线与曲线的交点问题除了直线和平面的交点问题,直线与曲线的交点问题也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直线和曲线的方程,并求解它们的交点。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条直线L:y = 2x + 3和一个曲线C:y =x^2,我们需要求解它们的交点。
首先,我们可以将直线L的方程和曲线C的方程联立,得到一个含有一个未知数x的方程:x^2 = 2x + 3。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几何变换法专题(含解析)
解题方法及提分突破训练:几何变换法专题在几何题或代数几何综合题的解证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几何变换的观点来解决问题。
从图形的特点出发,利用几何变换,可将图形的全部或一部分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构成一个新的关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这种几何变换不改变被移动部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只是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种移动有利于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解题更为简捷。
移动图形一般有三种方法:(1)平移法。
(2)旋转法:利用旋转变换。
(3)对称:可利用中心对称和轴对称。
一真题链接1.(2012中考)如图,在Rt△ABC中,∠B=90°,沿AD折叠,使点B落在斜边AC上,若AB=3,BC=4,则BD= .2.(2012泰安)将抛物线23y x=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23(2)3y x=++B.23(2)3y x=-+C.23(2)3y x=+-D.23(2)3y x=--3.(2012绍兴)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B′处,又将△CEF沿EF折叠,使点C落在EB′与AD的交点C′处.则BC:AB的值为。
4.(2012张家界)如图,在方格纸中,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先将格点△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再将△A1B1C1绕点C1点旋转180°得到△A2B2C2.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平移变换。
.二名词释义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
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
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
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
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平面几何中的平移与旋转的计算公式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平面几何中的平移与旋转的计算公式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平面几何中的平移与旋转的计算公式平移和旋转是平面几何中常见的变换方式,它们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向您介绍平面几何中的平移与旋转,并提供相关的计算公式,以便您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准确应用。
一、平移的计算公式平移是平面上一个点或者图形在不改变形状和大小的前提下,沿着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平移的计算公式如下:设平面上点A(x,y)经过平移后到达点A'(x',y'),平移的平行移动量为(P,Q),则有:x' = x + Py' = y + Q这两个公式表示了平面上点的坐标经过平移后的新坐标。
其中,(P,Q)表示平移的向量,即平行移动的量。
二、旋转的计算公式旋转是平面上一个点或者图形围绕某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后到达另一个位置。
旋转的计算公式如下:设平面上点A(x,y)经过绕点O旋转θ角度后到达点A'(x',y'),则有:x' = (x - h)cosθ - (y - k)sinθ + hy' = (x - h)sinθ + (y - k)cosθ + k其中,(h,k)为旋转的中心点的坐标,θ为旋转的角度。
三、平移与旋转的综合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平移和旋转常常结合使用,以实现更复杂的变换。
例如,将某个图形进行平移后再绕某一点旋转。
以点A(x,y)为例,首先进行平移,平移的向量为(P,Q),则有:A'的坐标为(x',y'),则有:x' = x + Py' = y + Q接着,在平移后的点A'上进行旋转,绕点O旋转θ角度,旋转后的点为B(x',y'),则有:x' = (x' - h)cosθ - (y' - k)sinθ + hy' = (x' - h)sinθ + (y' - k)cosθ + k这样,即可实现平面上点A(x,y)的综合变换。
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公式
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公式数学的世界中,平面解析几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通过坐标系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使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几何问题。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平面解析几何中常用的公式。
一、直线方程1.一般式方程:Ax + By + C = 0其中,A、B、C为常数,且A和B不同时为0。
2.斜截式方程:y = kx + b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3.点斜式方程:y - y1 = k(x - x1)其中,(x1, y1)为直线上的一个点,k为直线的斜率。
二、圆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为:(x - a) + (y - b) = r其中,(a, b)为圆心坐标,r为圆的半径。
三、椭圆的方程椭圆的标准方程为:(x / a) + (y / b) = 1其中,a和b分别为椭圆的半长轴和半短轴。
四、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 / a) - (y / b) = 1其中,a和b分别为双曲线的实半轴和虚半轴。
五、抛物线的方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 2px 或x = 2py其中,p为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六、坐标变换1.平移变换:(x", y") = (x + h, y + k)其中,(h, k)为平移向量。
2.比例变换:(x", y") = (kx, ly)其中,k和l为比例系数。
3.旋转变换:(x", y") = (x * cosθ - y * sinθ, x * sinθ + y * cosθ)其中,θ为旋转角度。
总结:平面解析几何公式为我们解决几何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掌握这些公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几何知识。
平面与立体的几何变换
平面与立体的几何变换几何变换是指通过一系列操作使得几何图形在平面或者立体空间中发生形状上的变化。
平面与立体的几何变换在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平面与立体的几何变换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变换方式,并探讨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平面几何变换1. 平移变换平移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图形沿着某个方向进行平行移动的操作。
平移变换可以通过将图形上的每一个点的坐标分别加上相应的平移量来实现。
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其位置。
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平移变换可以表示为:x' = x + dxy' = y + dy其中,(x, y)为原始图形上的点的坐标,(x', y')为变换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dx和dy分别为平移的距离。
2. 旋转变换旋转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图形绕指定的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的操作。
旋转变换可以通过将图形上的每一个点绕旋转中心按照一定的角度进行旋转来实现。
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旋转变换可以表示为:x' = x * cosθ - y * sinθy' = x * sinθ + y * cosθ其中,(x, y)为原始图形上的点的坐标,(x', y')为变换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θ为旋转角度。
3. 缩放变换缩放变换是指将平面上的图形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的操作。
缩放变换可以通过将图形上每一个点的坐标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扩大或缩小来实现。
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缩放变换可以表示为:x' = x * sxy' = y * sy其中,(x, y)为原始图形上的点的坐标,(x', y')为变换后图形上的点的坐标,sx和sy分别为沿x轴和y轴的缩放比例。
二、立体几何变换1. 平移变换立体空间中的平移变换与平面几何中的平移变换类似,只是需要将图形的每一个点的三维坐标分别加上相应的平移量。
2. 旋转变换立体空间中的旋转变换与平面几何中的旋转变换类似,只是需要将图形的每一个点的三维坐标按照一定的角度绕旋转中心进行旋转。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解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基本概念: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是解题的基础,包括直线、平面、向量、点、线段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确保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准确。
2. 熟悉性质定理:解析几何中有许多性质定理,例如平行线性质、垂直线性质、相似三角形性质等。
熟悉这些性质定理,可以帮助理解和解决解析几何题目。
3. 运用向量法解题:向量法是解析几何中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
通过引入向量的概念,可以简化解析几何题目的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
4. 利用几何变换:几何变换是解析几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平移、旋转、镜像等。
通过利用几何变换,可以将原题转化为更简单的几何问题进行求解。
5. 善用相似性质:相似性质在解析几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发现和利用图形的相似性质,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解析几何题目。
6. 注意特殊情况:解析几何题目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对称性、平行四边形、等腰三角形等。
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特殊情况,以充分利用它们带来的信息。
7. 多画图辅助:在解析几何题目中,通过画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题目。
因此,解析几何解题过程中,多画图进行辅助,有助于
提高解题的思路和准确性。
8. 注意技巧和方法:解析几何题目中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例如相似比例、平行线截比、垂直线截比等。
要熟悉这些技巧和方法,并在解题过程中加以运用。
最后,解析几何题目的解题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来逐渐掌握和提高。
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对解析几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在解析几何题目中游刃有余。
平面与空间几何变换的应用
平面与空间几何变换的应用导言:几何变换是在数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对平面和空间中的点、线、面等几何元素进行变换操作,可以得到新的几何结构。
平面与空间几何变换的应用涵盖了许多领域,如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建筑学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平面与空间几何变换及其应用。
一、平面几何变换1. 平移平移是指将平面上的点沿着指定的方向和距离进行移动,保持点间的相对距离不变。
平移是最基本的几何变换之一,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常用于实现物体的位移效果。
2. 旋转旋转是指围绕某个中心点将平面上的点按照一定角度进行转动。
旋转可以改变点的位置和方向,常用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物体旋转效果的实现。
3. 缩放缩放是指按照一定比例改变平面上的点的位置,使之距离中心点的距离发生变化。
缩放可以实现物体的放大或缩小效果,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建筑学中。
4. 对称对称是指以某个中心点为轴,将平面上的点按照一定规律映射到另一侧。
对称可以实现物体的镜像效果,被广泛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设计中。
二、空间几何变换1. 平移空间中的平移与平面中的平移类似,都是将点沿着指定的方向和距离进行移动,保持点间的相对距离不变。
平移在计算机视觉中常用于图像的位移操作。
2. 旋转空间中的旋转与平面中的旋转类似,都是围绕某个中心点将点按照一定角度进行转动。
旋转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学中被广泛应用,用于实现物体的三维旋转效果。
3. 缩放空间中的缩放与平面中的缩放类似,都是按照一定比例改变点的位置,实现物体的放大或缩小效果。
空间缩放在计算机视觉和建筑学中被广泛应用。
4. 投影投影是指将三维空间中的点映射到二维平面上的变换。
常见的投影有正交投影和透视投影,分别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建筑学中的三维模型显示和建筑设计。
三、应用案例1. 计算机图形学平面与空间几何变换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二维图形进行平移、旋转、缩放等变换操作,可以实现图像的变换、构建和动画效果。
初二数学中的解析几何问题解析
初二数学中的解析几何问题解析解析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几何图形在坐标平面上的性质和变换规律。
在初二数学学习中,解析几何是一个比较难的内容,但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理解和掌握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本文将从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直线的方程和两点之间的距离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包括坐标平面、坐标轴、坐标和点的关系等。
在解析几何中,我们通常使用直角坐标系,将平面划分为四个象限。
横轴称为X轴,纵轴称为Y轴,它们的交点为原点O。
对于平面上的每一个点P,我们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x,y)表示其坐标,其中x表示X 轴上的坐标,y表示Y轴上的坐标。
通过坐标系的引入,我们可以对图形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解决解析几何的问题。
二、直线的方程直线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常常需要找到直线的方程来描述其性质。
在解析几何中,直线的方程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点斜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
点斜式方程可以通过直线上的一点P和直线的斜率k来确定,它的表达形式为y-y₁=k(x-x₁),其中(x₁,y₁)为直线上的一点,k为直线的斜率。
截距式方程可以通过直线与X轴和Y轴的交点来确定,它的表达形式为x/a+y/b=1,其中a和b为直线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
三、两点之间的距离在解析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在平面上,设A(x₁,y₁)和B(x₂,y₂)为两个点,其距离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解,即d=√((x₂-x₁)²+(y₂-y₁)²)。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两点之间的准确距离,从而解决解析几何问题。
综上所述,初二数学中的解析几何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内容。
通过学习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解析几何的解题方法。
掌握直线的方程和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等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和解决解析几何中的问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初二数学中的解析几何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平面几何反演变换
平面几何反演变换
反演变换是平面几何中一种重要的变换方法,它能够将平面上的点通过一个中心点反转到另一侧。
这种变换常常被用于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反演变换中,我们需要选择一个中心点,称为反演中心。
对于平面上的任意点P,如果它不在反演中心上,那么它的反演点P'就是通过反演中心将P与P'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平面的交点。
换句话说,反演点P'位于反演中心与P连线的延长线上。
通过反演变换,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有趣的结果。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反演变换保持角度不变。
也就是说,对于平面上的两条线段,它们的夹角与它们的反演线段的夹角相等。
这个性质在解决一些角度相关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反演变换还保持圆的性质不变。
对于平面上的一个圆,它的反演点也位于反演中心与圆心连线的延长线上。
而且,反演变换还可以将平面上的直线映射为圆,将圆映射为直线。
这个性质在解决一些直线和圆相关的问题时非常有用。
除此之外,反演变换还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几何构造问题。
例如,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如果我们想要在平面上构造一个点P,使得P 关于三角形ABC的反演点是一个给定的点P',那么我们只需要通过反演中心将P'与三角形ABC的对应顶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与平面的
交点即可得到点P。
反演变换是一种十分有趣和有用的平面几何方法。
它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一些隐藏在几何图形中的规律和性质。
通过熟练掌握反演变换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平面几何的本质,并能够更高效地解决各种几何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EO :9 一 0。
证明: 由于 四边形 A C B D是 圆内接 四边 形, 故可考虑运用位似轴反射变换 . 如 图 2设 A , C= kD ( >1 . B 后 ) 以点 F 为位似 中心、 k为位 似 比、 A B的内角 F 平分 线 为反 射轴 作 位似轴反射变换 . 因 为 F D = B
=
注: 如果对位似轴反射变换很熟悉的话 , 那么, D c, —A,E =kE等 , 对 — A B 都是一
眼就 可 以看 出来 的 .
例 3 如 图 3 , 在 △ A C 中 , 】 C B 、】
’
Z A B的内角平分线为 反射轴作 位似轴 反 F 射变换 . E E , 设 — 同理 , 、 E E N、 三点共 线 , N 为 E 的 中点 . 且 E
故 MN= 1 E = ( E ) : 尼 一F : E 。
( 一F= 百。 )譬( 1 E 一) 因此 , N 丽 M = 2( ) 一 B. D
所 以, 、 、 B四点共 圆. E 0 D、 故 E E O= E O, D 0= B A
BO D + EO + B A
=
B ED + B+ 1
C + AOE
=
A+ B+去 C+ A E O
证明: 因为 E 上E , N F O B 上E , E ∥ O则 F
B 所 以, = N. - A F 故 E・ D=艇 ・ F. A 于是 , 只须证 A E=F D.
=
A E+ 0 + O 9。 去 口+去
A E +9 +/ A F + E O =1f . O f E A 8
=
由于 线 段 A F 不 在 同一 个 三 角 形 E、 D 中, 故可考虑作平移变换 . 如 图 1作 平移 变 ,
维普资讯
2O O7年第 4 期
因为
=雨 F B
,
Z B E =Z A E , F F
— C . D E, — F. 1设 —
所以, 跚 ∽ A . BE △ 阿 故些
= .
由于点 、 C在 过 反 演 中心 的 圆上 , D、 故其像 F E c 三点共线 . 、 、 联结 C E、 . 是 , 于
因为 M 是 A C的 中点 , 以 , 也 是 E 所 M E 的 中点 . 而 , M、 点共 线 . 从 E、 E 三
故 只须证 =
.
因为 G 为△ C F的 中位线 , D 易得
AG ADl
—
再以点 F为 位 似 中心、1为位 似 比 i
、
A 面 F
因此 , 0、 D 、 A三点共 线 . 又 E E O, A D 0= A 则 E=E D. D =F 例 2 凸四边形 A C 内接 于 6 延长 BD 3 0, A D B、 C交于点 E 延长 B 、 D交于点 F M、 , CA , Ⅳ分别 是 A 、 D 的 中点 , A CB 且 C>B 求证 : D.
F C, A 则
△ F D ( △ F C. B 1 9 A
F =丽 C F A
则
=
E B=10 一 B O一 E O O 8。 E B
=
1一o 曰一 8 ( 一 )丢 09 。 。 1 +c 丢 曰丢 ( 曰/) 一 + +
曰+ 1 C
.
图2
维普资讯
1 0
中 等 数 学
用 几 何 变 换 求 解 平 面 几 何 题
张 腾
( 江苏省淮阴中学高- (9班 , 3 0 ) - 1) 2 01 2
几何变换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 已经 成 为解决 平面几 何 问题 的一 个极 为有 力的工 具. 下面举 例说 明 . 例 1 在 △ A C 中,B =A 6 它 B A C,3 0是 的外 接 圆 , N 平 分 A C, Ⅳ在 o 上 , B B 点 0 点 E、 F分别 在边 A A B、 C上 , 足 E 满 O上 B N, E 上 E 求证 :E =B A F O. A E・ F.
. 。 。
—
2 AD
从而,E 面 l C
佃 l+AF 2A Dl
—
’
又△ E ∽ △ 黝 肋
所 以 , E=C . A E1
, A =AC 有丽 E
历
=
.
设 F的 中点为 G, 联结 G 贝 D .Ⅱ
A Bl+AF =2 AG .
因此 , 四边 形 A C 为平行 四边形 . EE
换 ( ) 设 D— 商 .
D . 四边 形 F D D 则 E
为平行 四边 形 . 联 结 A O、B 、 O
D 0、 D . E 因为
E B= F D 潞
1
=
E一 D F B一C. 2A A1 IC , ( 『
= 一
图 1 A ・ DJ B A C・ =2 D A
AB ・ B A
.
又 △ E ∽ △ E , E C= 肋 有面C=A 、
.
所 以 , El C. A =E
2A ・ D D A
F hF C
U
FE1
丽 “
AB
+1
=丽
:
,
知 F E 9 F E. C  ̄ D L O
, ,
后. =面 丽 面
=
AC
因此 , D— C, 一 . 曰
:
设 E E, — 则
BE = E 尼 1 k E = FE1 ,F .
易 知 / B: / C. / E B :/ E ' 则 O D B.
收稿 日期 :o6— 9— 8 20 0 2
联 结 E ME 、E 、 E 、 E . M、 IA 】 C 】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