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首例甲型H1N1(2009)流感病毒分离及其血凝素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合集下载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

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6月第30卷第6期 http ://ww w.aj Academic Journ al of S econd M ilitary M edical University,Ju n.2009,Vol.30,No.6637DOI:10.3724/SP.J.1008.2009.00637专题报道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殷建华,谢佳新,韩 磊,鹿文英,韩一芳,张宏伟,曹广文*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流行病学教研室,上海200433[摘要]目的:分析2009年流行的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 /H 1N1)全序列的基因重组现象。

方法:从N CBI 基因数据库下载2009年新型甲型流感病毒(A /H1N1)全基因组序列,采用M olecular Evo lutio nar y G enetics Analy sis ver sion 4.0(M EG A 4.0)软件对8条基因序列进行拼接和比对,分析2009年爆发株与历史流行株序列间的同源性;同时采用Simplot 3.5.1软件分析新型流感病毒A /H 1N 1基因重组现象。

结果:2009年3月以来爆发的新型A /H1N1病毒株聚合酶B1(po ly mer ase B1,P B1)基因来自于人H3N 2,其同源性为93.7%;聚合酶B2(polymerase B2,P B2)和聚合酶A (polymerase A,PA )与禽H5N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89.0%、89.9%;血凝素(hemag g lutinin,H A )、核蛋白(nucleopro tein,N P)和非结构蛋白(non st ructur al pr otein,NS)与北美地区猪H 1N 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1.7%、93.1%和93.1%;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 )和基质蛋白(matr ix pr otein,M P)与欧洲地区猪H1N 1同源性较高,同源性分别为90.5%、95.5%。

甲型流感的病遗传与变异演化

甲型流感的病遗传与变异演化

甲型流感的病遗传与变异演化甲型流感的病原遗传与变异演化甲型流感,又称豬流感或H1N1流感,是一种由H1N1亞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流感病毒自2009年首次爆发以来,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

了解甲型流感的病原遗传和变异演化对于预防与控制这一流行病至关重要。

一、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特征甲型流感病毒属于正粘液病毒科,是一种单股RNA病毒。

其基因组由8段RNA负链编码的蛋白质序列组成,包括衣壳蛋白(HA)、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核蛋白(NP)、聚合酶复合物(PA、PB1、PB2)等。

病毒的HA和NA蛋白质是其表面抗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病毒感染与免疫抗原应答的关键因素。

二、甲型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甲型流感病毒具有高变异性,主要表现为抗原漂变和抗原变异。

抗原漂变是指由于点突变和框架偏移等因素导致病毒表面抗原发生突变,导致鉴定该抗原的中和抗体无效。

抗原变异则是指由于基因重配和基因重组等因素导致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重组或变异,导致新的毒株的出现。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漂变和抗原变异是其在广泛传播和免疫选择下的必然结果。

这种变异使得疫苗的研发和流行病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据观察,甲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HA和NA会定期发生变异,使得免疫系统对这些新型毒株失去免疫力,进而导致流感的再次爆发。

三、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演化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演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病毒会与宿主细胞的基因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病毒基因组的改变。

这些改变可能包括点突变、框架偏移、基因重配和基因重组等。

病毒的变异演化使得新的流行毒株不断涌现,引起了新的疫情和流感大流行。

近年来,通过对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的测序分析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有关病毒变异和演化的重要信息。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预测流感病毒的变异趋势,为疫苗的研发和流感疫情的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甲型流感的病原遗传与变异演化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研究领域。

了解病毒的遗传特征,抗原漂变和抗原变异的机制,以及病毒的变异演化过程,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

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2009年4月被证实以来

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2009年4月被证实以来

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2009年4月被证实以来,目前继续在人群当中传播,且普遍认为其流行特征和致病性与季节性流感越来越类似。

2009年5月22日美国《科学》杂志科学快递网站发表了Rebecca J. Garten 等人撰写的文章:Antigenic and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wine-Origin 2009 A(H1N1) Influenza Viruses Circulating in Humans.该文详细分析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猪流感病毒起源的遗传学和免疫学特性,并证明了其与季节性流感的不同之处。

本刊邀请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叶荣和杨金华老师编译了这篇文章,供专业人员及有关部门参考。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免疫学和遗传学特征含有北美猪系流感病毒和欧亚猪系流感病毒基因的独特组合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自2009年4月被证实以来,目前继续在人群当中传播。

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它最具亲缘性的流感病毒在遗传上并不一致,这提示其基因片段此前已经流通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并未被发现。

另外,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也没有明显的感染人类的适应性分子标记,说明有可能是以前未被认识到的分子决定簇造成人际传播。

免疫学上这些病毒与北美猪甲型H1N1流感病毒类似,但却与季节性人甲型H1N1流感不同。

1.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相关背景流感大流行往往发生于人类对流感病毒血凝素(Hem agglutinin, HA)有很低或无免疫力时,流感病毒可以出现在人群当中并高效地传播。

过去三次大流行的流感病毒(1918 H1N1;1957 H2N2;1968 H3N2)均全部或部分起源于非人类的流感病毒的贮存宿主,并且其HA基因全部来源于禽流感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首先于1930年自猪身上分离到,并与1918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极高的免疫学相似性,因此它们有可能拥有同一祖先。

甲型H1N1流感病因及病理变化(专业文档)

甲型H1N1流感病因及病理变化(专业文档)

甲型H1N1流感病因及病理变化(专业文档)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或人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这种病在猪中经常发生,很少导致猪的死亡(猪的病死率为1-4%)。

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但也发现一些人类感染猪流感的病例,大多数是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一、甲型H1N1流感病因猪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

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M2蛋白。

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

猪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

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

尽管不同亚型之间可以组成很多种流感病毒血清型,但是可造成人感染猪流感病毒的血清型主要有H1N1、H1N2和H3N2。

猪流感病毒为有囊膜病毒,故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200mL/L乙醚4℃过夜,病毒感染力被破坏;对氧化剂、卤素化合物、重金属、乙醇和甲醛也均敏感,10g/L高锰酸钾、1mL/L升汞处理3min,750mL/L乙醇5min,1mL/L碘酊5min,1mL/L盐酸3min和1mL/L甲醛30min,均可灭活猪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min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但用紫外线灭活猪流感病毒能引起病毒的多重复活。

在1976年美国发生所谓的“新泽西事件中,大约500人感染了猪流感H1N1亚型病毒,该病毒与当时从猪体内分离的病毒相同,首次证实了在自然条件下,猪流感病毒可从猪传播给人。

1999年10月,香港1名10月龄女婴感染了猪流感病毒H3N2,现已完全康复。

这些年来,世界各地都有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不同病毒株的报道,但并没有大规模流行。

关于甲型h1n1的相关知识点和2009年大事件

关于甲型h1n1的相关知识点和2009年大事件

关于甲型h1n1的相关知识点和2009年大事件
甲型H1N1病毒是一种双价核酸病毒,最初发现于2009年的美国,它是一种新发的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株,又称为“新型H1N1”。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包括空气传播,且这种病毒可以抵抗一些药物,传播快速。

2009年H1N1流感大流行源自于北美地区,从4月底开始多国出现报告病例,最终发展成为一次全球性疫情。

2009年4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定了H1N1流感大流行的存在。

200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H1N1流行是一次全球性流行疾病,并且中国也宣布H1N1的第一例病例。

2009年6月,H1N1的感染,出现在中国湖北、安徽及江西等省份。

2009年11月,H1N1出现在香港,各国开始推出H1N1疫苗。

2009年12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H1N1流行开始降落,病毒传播速度被明显放缓,一季度感染报告数量也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降低50%。

2009年12月,H1N1在国内逐步减少,但是属于一种变异病毒,专家提醒,预防病毒依然要坚持。

甲型H1N1不仅是对我们的健康构成威胁,还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包括国际旅游行业、经济活动放缓等。

这一影响令许多政府采取措施缓解此灾,此外,许多社会服务领域,也因此受到重创,包括公共消费、教育服务等。

2009年,H1N1疫情是全球各国政府应对的一个主要挑战,但也让全球人民意识到流感预防的重要性。

在全球范围内,政府和专业机构都努力提升流感预防控制水平,宣传了流感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国家也出台了大量措施,使社会整体提升了流感防治能力。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与初步鉴定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制备与初步鉴定

L T ER N 1 EC E T S I B 0T HN0L GY Vo.1 No1 a . 01 0 1 . 2 J n,2 0





51
d : 0 9 4in 0900. 1. .2 o 1.6 . . 0—02 00 1 1 i 39 s 1 s 2 00
pr n o i l ,N t nlV ci n eu ntue e i 0 0 4 C ia at t fVr o me og y a oa ac e ad S rm Istt,B in 10 2 ; hn i n i jg
[ b t c] O jcie o pe ae hb dma cl sce n o ol a at oyMc b gis h m glt i(A A s a t bet :T rp r y f o e ert g m n c n l ni d ( A )a a t e ag i nH ) r v i l i o b n un
B in 0 0 2 .Sa e a oa r o lc l i lg n e e c E gn e n ,B in 0 0 2 .D — e ig 10 5 ;2 tt K y L b rt y f Moeua V r oy a d G n t n i r g e ig 10 5 ;3 e j e o r r o i ei j
交 瘤 细胞 株 特 异 性 强 , 价 高 , 泌抗 体 性 能稳 定 , 分 析 甲型 H N1流 感 病 毒 抗 原 性 位 点 、 立 诊 断试 剂奠 定 了基 效 分 为 1 建
础。
[ 键 词 ] 新 型 甲型 H1 1流 感 病 毒 ; 关 N HA抗 原 ; 克 隆抗 体 单

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分子和遗传特征

中国流行的2009甲型H1N1猪源流感病毒HA和NA基因的分子和遗传特征

M oLECULAR AND ENETI CHARACTERI TI G C S CS oF H EM AGG LUTI N NI AND NEURAM I DAS G ENES o F CHI NI E NA 0 9 2 0
P AND MI W I - I N NF EN A ( )VI US S E C S NE oR GI I LU Z A H1 N1 R E
中国 动 物传 染病 学 报
2 1 1 ( :1 0 0,8 4) 3—1 9
C ieeJun l f n a IfcosDsae hn s o ra o i l net u i ss Am i e

研 究论文 ・
中 国 流 行 的 2 0 甲型 H1 l 源 流 感 病 毒 09 猪 N H A和 N A基 因 的 分 子 和 遗 传 特 征
闫 丽 萍 , 艳 君 , 国新 , 周 李 于 海 , 光 志 童
( 中国农业 科学 院上 海兽 医研 究所 , 上海 2 0 4 ) 0 2 1
摘 要: 目前流行 的甲型 H1 1流感病毒是一个复杂的基 因重配病毒 。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N 尤其是病毒
囊 膜 蛋 白血 凝 素 ( am glt iH 基 因 和 神 经 氨 酸 酶 ( erm nds , A) 因 的研 究 , 控 制 和 预 防 H1 l he ag i , A) un nua iiae N 基 为 N
别 在 9 . % ~ 9 7 和 9 . % ~ 96 之 间 ; 解 位 点 处 为 IV SQ R G, 具 备 高 致 病 性 流 感 病 毒 的 特 88 9.% 86 9 .% 裂 / PIS 不
征; l N 有 株 A抗性病毒 。尽 管与 疫苗株相 比, 中国流行株 2 0 0 9甲型 H1 1猪源流 感病毒的 H N A和 N A基 因有 部分突变 , 但这些 突变并不是重要 的。本研 究首次详 细分析 了中国流行 的 20 0 9甲型 H1 1猪源流感病毒株 与 N 疫苗株 的 H A和 N A基 因的分子特征 , 实时监测流感病毒 H 对 A和 N A基 因的变化 具有重要 意义。

两种国产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试剂检测2009H1N1流感病毒敏感性实验研究

两种国产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试剂检测2009H1N1流感病毒敏感性实验研究
ZHENG Hai—chao ,M A Chao feng ,AN Jian—bo ,M I Bao , IA Yi—hang ,M A Shi—wei ,MA Yong—sheng ,CHEN Zhi—jun
(1.Virus Disease Laboratory,Xi’an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Xi’an 710054,China; 2.M edical Schoo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 71006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alytical sensitivity of two rapid flu—A antigen test kit made in China in detecting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Virus.M ethods To test the quantified 2009 Pandemic Influenza A(H1N1)Virus and real—time RT PCR confirmed clinical samples with these two kits.Results The assay limitation of dot ELISA was 2.58 X 10 copies/m l,TCIDs0 10。’ /ml,and the Colloidal gold immunization was 2.58× 10 copies/ml and TCIDs0 10 ”/m1.For 59 2009 H 1N 1 nucleotide positive sam ples.dot ELISA detected 34 positive and Colloidal gold im m unization 21,and two m eth— od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一 5.76,P< O.05).Conclusion The dot ELISA was more sensitive on testing of 2009 Pandem ic Influenza A (H 1N 1) V irus.

流感病毒A/FM/47(H1N1)血凝素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流感病毒A/FM/47(H1N1)血凝素基因克隆、序列分析
维普资讯
垫堂医学杂志 2 0 年 1 月第 7 07 2 卷第 1 期 2
【 文章编号1 6 2 6 9 2o )21 5 - 1 7 . 1( 0 7 1 . 3 2 3 0 1


l5 ・ 13
基础研究论 著 ・
流感病毒 A F / 7 H1 1血凝素基 因克隆 、 /M 4 ( N ) 序列分析
Mo mo t/ 7 H1 ) n uh 4 ( N1
W ANG n fn Ya — g,MI a - ,YANG Z - n HE Jn yn S a N Xiol i if g, i - ig, UN i W ANG Xi -u e L, nh a
(aoao ae p r Lb rtyo LsrSot dcn ,SuhC iaN r a U i ri ,G aghu5 00 ,C ia r f ,Mei e ot hn om l nv st unzo 106 hn ) i e y
序 列发生 了变异 , 出现 多处 碱基替换 , 可能是病毒 毒力增强 的原 因 。
【 关键词 】 流感 病毒 ; 凝素 ; 因序列 血 基
中图分类号 : 3 31 R 7 .3 文献标识码 : A
Cl n n nd S q e c ng o o i g a e u n i fHA ne o i n I fu n a Vi u t a n Ge f Av a n l e z r s S r i A/Fo t n
王艳 芳 ,闵晓 莉 ,杨 子峰 ,何 金 洋 ,孙 立 ,王新 华
(. 1 华南师范大学激光运动 医学实验 室,广州 5 00 ; . 东省 中医院 , 州 50 2 ; 106 2 广 广 110 3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 州呼吸疾病研 究所 , 州 50 2 ; . . 广 广 1 10 4 广州 中医药大学,广州 5 00 ; 14 5 5 暨南大学,广州 50 3 ) . 16 0

22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上

22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上

22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上第一篇:22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上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包括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吗: A:包括B:不包括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单选类型试题:1)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说法,错误的是:A.白细胞总数一般偏高B.部分病例出现呕吐和/或腹泻C.少数病例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无发热D.体征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体肿大2)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传染源说法错误的是:A.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B.感染的动物为重要传染源C.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D.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3)以下有关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B.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C.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D.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4)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平均为:A.7天B.1天C.2~3天D.5~6天5)较易成为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不包括哪项:A.妊娠期妇女B.患者原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人D.年龄大于5岁的儿童6)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对其进行多长时间的医学观察:A.3天B.7天C.14天D.5天第二篇:甲型流感培训方案保定市中医院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培训方案为切实提高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技术水平和救治能力,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能力,根据保定市卫生局印发的《保定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培训方案》,特制定我院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1、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科学地应对疫情。

2、使医务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临床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等基本知识,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知识、防护常识、预防控制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

新甲型H1N1_2009_流感病毒的早期分子特征_祁贤

新甲型H1N1_2009_流感病毒的早期分子特征_祁贤
序列分析采用 DNAStar软件包 ( M adison, W I, USA ) 的 Ed itSeq 和 M egA lign。 将 新 甲 型 H 1N1 ( 2009)疫苗株 A /C alifo rn ia /07 / 2009( H 1N1) 和其它 参考 毒 株编 码 的 11 蛋 白 ( HA、NA、NP、M 1、M 2、 NEP、NS1、PB1、PB2、PA 和 PB1-F 2) 进行分析, 比较 与病毒致病性、耐药性以及宿主特异性相关的氨基 酸变化情况。
新甲型 H 1N1( 2009)病毒的显著特点是在人群 中传播速度快, 但致病力 与季节性流感 病毒相当。 随着病毒的快速传播和人群免疫屏障的逐步建立, 病毒的变异成为关注的焦点。深入了解病毒的分子 特性, 对于跟踪其遗传变异, 及时发现具有流行病学 意义的变异株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对病毒的分子 特征研究, 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甲型流感病毒在 人、猪和禽等宿主中的进化特征分析, 详细分析了甲 型 H 1N1( 2009) 早期流行株致病性、抗药性和宿主 特异性的分子特性; 在此基础上, 预测了病毒的进化 和变异趋势。
祁贤等: 新甲型 H1N 1( 2009) 病毒的早期分子特征. /微生物学报 ( 2010) 50( 1)
83
点。可见 在 糖 基化 方 面, A /C alifo rn ia /07 / 2009 的 HA蛋 白 也 保留 了 古 典 猪 H1 的特 点, 与 季节 性 H 1N1病毒相比其糖基化的进化空间较大。 2. 1. 4 受 体 结 合 位 点 ( Receptor-binding site, RBS) : 流感病毒 HA 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 合是感 染发 生的 关键 一步。HA 蛋 白 受体 分为 2 种: -2, 3半乳糖苷唾液酸 ( SA 2-3Ga l) 和 -2, 6半 乳糖 苷唾液 酸 ( SA 2-6Ga l) 。禽和 马流 感病 毒对 SA 2, 3G al具有亲嗜性, 而人和猪 流感病毒对 SA2, 6G al的亲和性最高 [ 2 ] 。HA 蛋白的受体结合特性也 是流感病毒宿主限制性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这种

甲型流感病的基因序列分析与演化研究

甲型流感病的基因序列分析与演化研究

甲型流感病的基因序列分析与演化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病毒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严重全球性传染病的病毒,其病原体是一种单股负链RNA病毒。

本文将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演化情况。

一、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相对简单,由8个RNA分子组成。

这8个RNA分子分别编码12个蛋白质,并通过特定的基因分割方式进行编码。

这些蛋白质包括衣壳蛋白、神经氨酸酶等,分别具有重要的功能。

二、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分析为了深入了解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对其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

他们采用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全面测序,并将结果进行了比对和注释。

在分析中,科学家们发现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序列的高度保守性。

即使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获得的甲型流感病毒样本中,其基因序列的差异也非常小。

这表明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大规模变异。

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甲型流感病毒致病性和传播能力相关的基因变异。

例如,突变可能导致病毒更容易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增加其传播能力。

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甲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为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三、甲型流感病毒的演化研究甲型流感病毒是一种存在较长时间的病毒。

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份和地区的甲型流感病毒样本进行比对,揭示了其演化趋势。

研究发现,甲型流感病毒的演化速度相对较快,每年的演化速率可以达到0.02左右。

这意味着甲型流感病毒每经历50年左右,其基因序列就会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变化。

演化速度的快慢与病毒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有关,也与宿主免疫系统的选择压力密切相关。

此外,科学家们还利用分子钟模型估计了甲型流感病毒的起源时间。

研究表明,甲型流感病毒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经过多次演化和变异后,才成为目前人类流行的病原体。

这一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流感病毒的演化学说。

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研究进展

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研究进展
vo
l
u
t
i
on,andd
r
ugs—t
oimp
r
oveknowl
edgeandunde
r
s
t
and
i
ngo
fhemagg
l
u
t
i
n
i
nbyr
e
s
e
a
r
che
r
sandt
he
l
i
candp
r
ov
i
dear
e
f
e
r
enc
ef
o
rp
r
e
ven
t
i
onandt
r
e
a
tmen
t.
pub
Ke
r
d
s:
i
n
f
l
uen
l
s
onIA 等 所解析.在 外 观
形态上,
HA 蛋 白 可 分 为 球 形 头 部 和 杆 状 茎 部. 头
的积聚导致的抗原 转 变,则 可 能 促 进 下 一 波 流 感 大
三聚体抗原蛋白,具有 Ⅰ 型跨膜糖蛋白结构,其晶体
[
10]
部主要由 HA1 肽 链 组 成,内 含 受 体 结 合 位 点 (
进一步研 究 [4,7G8]. 值 得 注 意 的 是,H3 亚 型 现 已 在
大多数物 种 中 出 现 并 逐 渐 流 行,其 宿 主 范 围 最 广.
564
中 国 人 兽 共 患 病 学 报
2021,
37(
6)
由此可见,
HA 蛋白与病毒的宿主嗜性高度相关,这

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多态性对病毒复制及毒力的影响研究

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多态性对病毒复制及毒力的影响研究

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多态性对病毒复制及毒力的影响研究玛依拉;秦川;许黎黎;鲍琳琳;吕琦;邓巍;李枫棣;占玲俊;朱华;马春梅【摘要】Objective To atudy the effect of gene polymorphism of A ( HINl) influenza virus on viral replication and virulence.Methods Three strains of 2009 pandemic A ( HINI ) influenza viruses with diverse clinical phenotypes were investigated. Virus replication was analyzed in MDCK cells in vitro. whereas virulence and pathogenicity were examined using BALB/c mice model in vivo. The genetic basis for increasing virulence of the 2009 pandemic A ( HINI) viruses was assessed, and multiple amino acid residues were supposed to be involved in. Results A/Sichuan/1/2009 strain showed significant higher replication ability and virulence than other strains,and five residues mutations were found in this virus.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of A343T in the PA. K353R and T566A in the PB1,T471M in the PB2 may also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virus replication, virulence, and pathogenicity. Conclusion The genomic polymorphism of the 2009 pandemic A ( H1N1) influenza viruses d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virus replication, virulence and pathogenicity.%目的研究A (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多态性对病毒复制及毒力的影响.方法选择A/California/04/2009,A/Sichuan/1/2009和A/Beijing/3/2009 3株病毒,分别感染MDCK细胞,测定病毒RNA载量和病毒效价;同时滴鼻接种BALB/c小鼠,检测小鼠感染后的多项指标,观察期为14天.另一方面,对3株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及序列比对,对其基因突变情况及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 A/Sichuan/1/2009株相较而言具有较高的复制能力及毒力,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全基因中有5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其中PA蛋白中343位点的A突变为T,PB1蛋白中353位点的K突变为R,566位点的T突变为A,PB2蛋白中471位点的T突变为M,对病毒毒力的增强起重要作用.结论 A(H1N1)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组多态性与其复制及毒力密切相关.【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1(040)004【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A(H1N1)甲型流感病毒;多态性;复制;毒力【作者】玛依拉;秦川;许黎黎;鲍琳琳;吕琦;邓巍;李枫棣;占玲俊;朱华;马春梅【作者单位】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100021,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卫生部人类疾病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三级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2009年 4月始发于墨西哥和美国的流感,是由一种新型的A(H 1N 1)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短短数月,疫情蔓延全球。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分离方法

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分离方法

附件7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分离方法一、目的流感病毒的MDCK细胞分离方法是流感实验的关键技术,用于流感病毒的分离、培养。

本SOP是为确保MDCK细胞分离甲型H1N1病毒的操作准确、规范和可靠而制定。

二、程序(一)生物安全要求甲型H1N1病毒的MDCK细胞分离培养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BSL-3。

实验操作人员需进行BSL-3防护。

甲型H1N1病毒的MDCK细胞分离操作必须在BSL-3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二)材料1、75%~90%成片的MDCK细胞,选用合适大小的细胞培养瓶和细胞培养板来用做病毒分离2、TPCK处理胰酶(牛胰腺来源Ⅷ型)3、HEPES缓冲液,1M母液(GIBCO Cat No 15630)4、D-MEM培养基(高糖含有L-谷氨酰胺 GIBCO Cat No 11965),Hank's液(病毒所配液室配制)5、青、链霉素母液(10000 U/mL 青霉素G;10000 µg/mL硫酸链霉素(GIBCO Cat No 15140)6、牛血清白蛋白组分Ⅴ,7.5%溶液(GIBCO Cat No 15620)7、临床样品0.5mL8、1mL无菌移液管9、10mL无菌移液管10、15mL无菌离心管(三)实验步骤1、准备病毒生长液1)细胞维持液准备500mL D-MEM液中加入下列试剂:(1)青、链霉素母液5mL(终浓度达:100U/mL 青霉素;100µg/mL链霉素)(2)牛血清白蛋白组分Ⅴ 12.5mL(终浓度:0.2%)(3)HEPES缓冲液12.5mL(终浓度:25mM)2)病毒生长液每500mL细胞维持液中加入0.5mL的TPCK-胰酶(母液浓度为2mg/mL)使TPCK-胰酶的终浓度为2µg/mL。

2、甲型H1N1病毒MDCK细胞分离步骤1)75%~90%成片细胞的准备,以选取T25细胞瓶为例。

①用40×物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

h1n1基因序列

h1n1基因序列

H1N1基因序列概述H1N1是一种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A型流感病毒。

其基因序列是研究该病毒的重要依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病毒的起源、演化和传播方式。

本文将介绍H1N1基因序列的相关知识,包括其结构、功能以及在流感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结构H1N1病毒的基因组由8个分子RNA链组成,分别编码了11个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包括衣壳蛋白(HA)、神经氨酸酶(NA)、聚合酶(PB1、PB2、PA)、核衣壳蛋白(NP)、M1、M2和非结构蛋白(NS1、NS2)。

其中,HA和NA是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起着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和病毒释放的关键作用。

PB1、PB2和PA是聚合酶的三个亚单位,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

NP、M1和M2参与病毒组装和释放,而NS1和NS2则干扰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

功能H1N1基因序列编码的蛋白质在病毒的生命周期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衣壳蛋白HA 和NA决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和传播能力,是流感疫苗中的重要靶点。

聚合酶PB1、PB2和PA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是病毒复制的关键酶。

核衣壳蛋白NP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包装和保护。

M1和M2参与病毒的组装和释放,是病毒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结构蛋白NS1和NS2干扰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帮助病毒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流感疫苗研发中的应用H1N1基因序列的研究对于流感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H1N1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可以设计针对特定蛋白质的疫苗。

目前,流感疫苗中常用的是基于衣壳蛋白HA的疫苗。

疫苗中的HA可以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对H1N1病毒的保护性抗体。

此外,疫苗中还包含了其他蛋白质或病毒成分,以提高疫苗的效果。

研究H1N1基因序列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病毒的演化和传播方式。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H1N1基因序列,可以揭示病毒的起源和传播路径,为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总结H1N1基因序列是研究该病毒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其结构、功能以及在流感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 分类 号 :8 2 6 9 5 ¥ 5 .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9 4 2 1 )1 0 4 一 4 10 — 4 X(0 1O — 0 4 o
Io ain o n u n a A N1 2 0 ) Vi s fo te F rtHu n s lt f I f
cs n Najg ct u i o aei n i s g b t MDc el ad e b nc eg ,a d wa eintd a / aj g1 0 9 n odrt rc n y n h K cl n m wo i gs n sd s ae A N ni // 0 .I re o t k s g s n 2 a
Wu Bn, n e , u J n u n3Qi u na g, n h ni i Deg F i F i g ag, n Y af 3Wa g S ej o a n a
(. . 5 optl fP A,J n s nig 2 0 0 ;.C maA i lH a h &E ie ilg 1 No 4 4 H si L ao i gu Naj 10 22 h nma el a n t pd m ooy C ne, ig a 6 0 2 J n s et o sae C n o a d Pe et n e t Q n do 2 6 3 ;i gu C ne frDi s og l n rv ni ,Naj g 2 0 0 ) r a r e o ni , 10 9 n
C s n Naj g Ct n nt hrceia o fI amag ii. ae i ni i ad Geei C aatr t n 0 sH e g ht n n y c zi t n
La g Lmi S a e ig,a iig, i C iL n i i i n, ho W i n ̄F n We n2QiX a , u u ba , n x x n o
(. 1解放军第四五 四医院, 江苏南京 2 00; . 1 02 2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山东青 岛 26 3;. 6 02 3江苏省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 江苏南京 20 0 ) 1 09
摘 要 : 南京 市首例 甲型 H1 (0 9 病毒 进行 细胞 分 离, 对 N12 0 ) 获得一株 具有较 高血 凝活性 的病毒 , 名 为 A/ nig1 0 9 命 Naj // 0 。 n 2 在全基 因组 测序 的基 础上 , 对分 离株 的血 凝素基 因(amaguii, A) h e g lt n H 的遗传特征 进行 了详细研 究。分 离株 H n A蛋 白不具有 多 碱基 H 裂解位点, A 具有 低致 病性流感 病毒特点 。与参考株 A/ai mi 0/09相 比 , 离株 A Naj g1 0 9 H C lo a 42 0 f / 分 / ni // 0 A蛋 白的有 5 n 2 个氨基酸发生 了突变, 中一 个位 于 C 抗原 位点 2 8位氨基 酸( —K) 这一突变 虽然还 不会 影响抗原性 的改变 , 其 a 0 R , 但预 示 了新 甲 型 H1 (0 9 抗原 漂移的启动 。 离株有 5 N12 0 ) 分 个潜在糖基 化位 点, 这与近年来古典猪 HI 和 北美三源重配猪 Hl N1 病毒 完全一致 , 保 留了古典猪 H1 病毒 的特 点。与禽 H1病毒相 比, 离株 H 蛋 白受体结合位点上 的 10 E - 和 2 5 G 分 A 9 ( - D) 2 ( —D) 点发 生突变 , } 位 这可能成为新 甲型 H1 ( 0 9 在人际间传播的一个重要分子基础 。 外, N12 0 ) 此 其它受体结合位点上相 关氨基 酸同时具有人 和猪 流感 病毒 的特 点。本研 究对 南京市早 期流行的 甲型 H1 (0 9 流感病毒 的 H N1 2 0 ) A蛋 白的分子遗传特征进行 了详细研究 , 对进 一步监测 病原 变异具有 重要 指导意义。 关键 词: 甲型流感病毒 , N1病毒分 离, H1 , 血凝素 , 分子特征 , 致病性 低
Ab出 : vr s sr i t e g l t a in a t i s io a e r m e c i ia s mp e f te i s n u n a A N1 j A i tan wi h ma gu i t c v t wa s ltd fo t l c l a l s o f t i f e z u h n o i y h n h r l H1
中国动物检 疫 2 1 年第2 卷 第 1 01 8 期
一4 4一
南京 市 首 例 甲型 H 1 2 0 ) 感 (0 9 流 1 N 病 毒 分 离 及其 血 凝 素 基 因遗 传 变异 分 析
梁立 敏 邵 卫星 范 伟 兴 。祁 贤 a崔 仑标 。吴 斌 。邓 斐 。付建 光 。秦 圆方 。王慎骄 。 , , , , , , , , ,
h v ra o o v r , t e a it n f t e i s we are o t i h u c r d u wh l — e o s q e c n o h v r s a d t d e g n t c a a t r t o t i o eg n me e u n ig f t e i , n su id e e c h r c e si u i i c fi s h ma gu i i n d ti.Ba e o t e e u e i o a i e u n e t e io ae i o o ti e h e g l t n i ea l s d n h d d c d a n c d s q e c , h s lt d d n t c n n d t e mu t a i mi o cd n m a l b c a n a i 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