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课堂PPT)
合集下载
完整版幼儿园游戏的分类.ppt
![完整版幼儿园游戏的分类.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1e1dbc59eef8c75ebfb318.png)
作业
课下完成 P86 二、简答题 第2小题
精选
5、联合游戏 例如一个接一个搭火车
6、合作游戏 例如:大家一起玩雪花片,插一个小公 园,甲插小桥,乙插小花、丙插树…… 大家组合一起就成为一个小公园。
精选
(二)教师组织的集体 游戏活动 手指游戏 规则游戏
精选
(三)我国常用的游戏分类
游戏
创造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
精选
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它是游戏活动向非游戏活动的过 渡,前期带有象征性,后期逐渐成 为一种智力活动。
精选
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7—11岁的儿童按照一定 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参加游戏的儿童必须在两人以上。
由于规则本身具有不同复杂程度,动 作技能的要求不同,这种游戏从幼儿一 直延续到成人。
对规则的认识理解和遵守可以为幼儿 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精选
2、游戏的创造性分类
(1)主题角色游戏 (2)表演游戏 (3)建构游戏
精选
精选
精选
精选
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 要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帕顿 (Parten,1932)根据儿童(2岁 -6岁)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水平, 划分为六类行为:
精选
帕滕 以 儿 童 社 会 性 发 展 为 依 据
幼儿园 游戏的分类
精选
精选
讨论: 你觉得幼儿游戏可以
按什么标准来分类?怎 么分?
精选Biblioteka 幼儿园 游戏集体游戏活动 (教师)
自由游戏活动 (幼儿)
认知
分类
精选
创造性 分类
社会性 分类
(一)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分类
![幼儿游戏理论第四章学前儿童游戏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aea3b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5.png)
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是一种通过模仿和表演 来表现故事情节的游戏,幼儿通 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再现故事情
节。
表演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 情节和人物关系,培养幼儿的表
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在表演游戏中可以学习如何 与他人合作,以及如何处理情感
和冲突。
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一种以音乐为主要元素的 游戏,幼儿通过听音乐、唱歌、跳舞 等活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按游戏的组织形式分类
个别游戏
儿童独自进行游戏,自由探索和发现。
集体游戏
多名儿童共同参与,有组织地进行游 戏活动。
小组游戏
儿童在一定范围内,与其他儿童合作 进行游戏,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按游戏的教育内容分类
语言游戏
以语言为主要教育内容, 如故事接龙、词语接龙等。
数学游戏
以数学知识和思维为主要 教育内容,如数数、图形 辨认等。
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可以学习如何表达 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以及如何与他人 合作和互动。
音乐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音乐欣赏 能力和节奏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和创造力。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是一种以身体运动为主要特点的游戏,幼儿通过参加各种体育 活动,锻炼身体和意志。
体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 反应能力。
喜欢的活动。
Hale Waihona Puke 学前儿童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内容, 学前儿童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典型、
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最独特的学习方式。
特点
自主性
学前儿童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 的活动,他们不受外界的强制 和干预,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
和需要展开。
趣味性
学前儿童游戏具有趣味性,能 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 感到快乐和满足。
幼儿园游戏分类PPT课件
![幼儿园游戏分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dc69984afe04a1b171de00.png)
• 体育游戏是在经常变动游戏活动的不同环境条 件和活动方式中进行的,它能够发展幼儿的判 断力、记忆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对外界环境的 适应能力。
• 体育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6.规则性游戏——音乐游戏
• 含义:音乐游戏是指以发展幼儿音乐感受 能力为目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 行的游戏。
• 这类游戏能促进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还 能增添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结构游戏的作用
• 结构游戏有具体材料供幼儿操作,变化多, 在发展幼儿感知觉、手的操作技能、主动 性和创造性方面有特殊作用。如:在游戏 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排列组合、镶嵌、 接插、黏合等技能;幼儿将他们对周围生 活中的印象反映在自己的建筑物中,通过 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培养了他 们的空间概念,发展了他们的注意力、观 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智力游戏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六、课后作业
1.请简述六种游戏类型的特点及作用,各举两个例子。 2.请简述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谢谢
音乐游戏的作用
• 音乐游戏可以让幼儿感知、体验音乐的旋 律和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游戏的分类
创造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
角
表结
色
演构
游
游游
戏
戏戏
智
体音
力
育乐
游
游游
戏
戏戏
五、考一考:下图的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中的角色和表演游戏中的角色 的区别
• 如下图所示:
3创造性游戏——结构游戏
• 体育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
6.规则性游戏——音乐游戏
• 含义:音乐游戏是指以发展幼儿音乐感受 能力为目标,在音乐伴奏或歌曲伴唱下进 行的游戏。
• 这类游戏能促进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发展,还 能增添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结构游戏的作用
• 结构游戏有具体材料供幼儿操作,变化多, 在发展幼儿感知觉、手的操作技能、主动 性和创造性方面有特殊作用。如:在游戏 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排列组合、镶嵌、 接插、黏合等技能;幼儿将他们对周围生 活中的印象反映在自己的建筑物中,通过 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大小肌肉群,培养了他 们的空间概念,发展了他们的注意力、观 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智力游戏
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六、课后作业
1.请简述六种游戏类型的特点及作用,各举两个例子。 2.请简述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谢谢
音乐游戏的作用
• 音乐游戏可以让幼儿感知、体验音乐的旋 律和节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 力和表现力,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
游戏的分类
创造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
角
表结
色
演构
游
游游
戏
戏戏
智
体音
力
育乐
游
游游
戏
戏戏
五、考一考:下图的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
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中的角色和表演游戏中的角色 的区别
• 如下图所示:
3创造性游戏——结构游戏
幼儿游戏分类PPT课件
![幼儿游戏分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dac4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8.png)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 戏选择
创造安全的游戏环境
鼓励幼儿参与游戏,提高 其自主性
结合幼儿教育目标和内容, 制定游戏方案
THANK YOU
汇报人:
达能力。
亲子游戏实例及玩法
老鹰捉小鸡:孩子扮演小鸡,家长扮演老鹰,游戏过程中家长要追赶孩子,孩子则要躲避家 长的追赶。
搭积木:家长和孩子一起用积木搭建一座城堡或者其他的建筑物,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合作 能力。
躲猫猫:家长和孩子一起躲猫猫,家长可以找一些障碍物或者隐蔽的地方藏起来,让孩子寻 找,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
创造性游戏的意义与作用
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促进幼儿情感发展
07
幼儿游戏实践与 建议
游戏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问题1:幼儿游戏实践中的安全性 问题2:游戏材料的适宜性和丰富性 解决策略1: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戏材料的安全性 解决策略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游戏材料,并定期更新和补充游戏材料
户外游戏的意义与作用
促进儿童身体发育
提高儿童社交能力
增强儿童自信心和 勇气
培养儿童团队协作 能力
05
亲子游戏
亲子游戏种类
语言模仿游戏:提高孩子的 语言模仿能力和表达能力。
运动游戏:增强孩子的身体 素质和协调能力。
角色扮演游戏:增强孩子的 角色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音乐游戏:培养孩子的音乐感 和节奏感,增强孩子的情感表
幼儿游戏的分类方式
创造性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 经验,创造性的模拟社会生活的游 戏
智力游戏:以开发幼儿智力为目的 的游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ppt课件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d62632c281e53a5802ffb2.png)
ppt课件
13
3 接受性游戏
• 通过听童话故事、看画册、听音乐等以理解为主 的游戏。儿童处于被动地位愉快地欣赏所见所闻 的游戏。
4 制作性游戏
• 儿童用积木、黏土等主动地进行创造并欣赏结果 的游戏。从2岁开始,5岁左右较多。如搭积木、 折纸、玩沙、绘画、泥工等。
ppt课件
14
(四) 根据游戏发展理论进行的分类
第四章
第一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
ppt课件
1
目录
• 一、 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法
• 二、 根据游戏活动的分类法
ppt课件
2
一、 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法
以儿童生长发育中出现明显的重要变化为分
界线,以儿童年龄发展特征为依据,来划分儿童 游戏的类型,这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游戏分类方 法,是以儿童发展阶段为参照系统的分类方法。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使用游戏材料的方式 不同,游戏的类型也不同。
12
1 机能性游戏
• 机能性游戏是一种在身体运动本身看到产生快感 的游戏。婴儿期的游戏多属于这种游戏,三四岁 以后完全消失。
• 如动手脚、伸舌头、上下楼梯、捉迷藏等。
2 想象性游戏
• 想象性游戏也称模拟游戏,指利用玩具来模仿各 种人和事物的游戏,一般从2岁左右开始,随年龄 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 如烧饭、木偶戏等游戏。
ppt课件
10
4 平行游戏
儿童仍然是独自在玩,但他所玩的玩具同周围儿童所玩的 玩具是类似的,他在同伴旁边玩,而不是与同伴一起玩。
5 联合游戏
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但开始有较大的兴趣与其他 儿童一起玩,同处于一个集体之中开展游戏,时常发生许 多如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还没有建立共同目标。 儿童个人的兴趣还不属于集体,做自己愿做的事情。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40150ppt课件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40150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d8b83d02768e9950e73821.png)
精选ppt
2 象征性游戏
• 象征性游戏是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 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游戏中 出现了象征物或替代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做另 一种东西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装成 另一个人即“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 游戏中的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角色游戏是其 主要的表现形式。通过象征性游戏,儿童可以脱 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象征代替实物并学会用 语言符号进行思维,体现着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
6 合作游戏
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 到目的。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 两个游戏的领导者。
精选ppt
(三) 情绪体验的分类
• 比勒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 分为四大类:
• 1 机能性游戏 2 想象性游戏 3 接受性游戏 4 制作性游戏
精选ppt
精选ppt
3 接受性游戏
• 通过听童话故事、看画册、听音乐等以理解为主 的游戏。儿童处于被动地位愉快地欣赏所见所闻 的游戏。
4 制作性游戏
• 儿童用积木、黏土等主动地进行创造并欣赏结果 的游戏。从2岁开始,5岁左右较多。如搭积木、 折纸、玩沙、绘画、泥工等。
精选ppt
(四) 根据游戏发展理论进行的分类
精选ppt
3 假装/象征性游戏
• 在将近1岁时出现,于幼儿期达到明显的高峰。虽 然小学儿童仍有明显的象征性游戏(特别在非公 众场合——家中或校外户外活动场中),但游戏 的性质变得“小型化”——用纸偶、玩具兵等小 物件来替代游戏者本人;变得“抽象化”——用 观念和语言来替代身体的行为;变得更“社会 化”——游戏有了新的定义和喻义(如表演“滑 稽短剧”) 。
(一) 认知的分类
2 象征性游戏
• 象征性游戏是2~7岁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 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游戏中 出现了象征物或替代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做另 一种东西来使用即“以物代物”、把自己假装成 另一个人即“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 游戏中的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角色游戏是其 主要的表现形式。通过象征性游戏,儿童可以脱 离当前对实物的知觉,以象征代替实物并学会用 语言符号进行思维,体现着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
6 合作游戏
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 到目的。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到 两个游戏的领导者。
精选ppt
(三) 情绪体验的分类
• 比勒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 分为四大类:
• 1 机能性游戏 2 想象性游戏 3 接受性游戏 4 制作性游戏
精选ppt
精选ppt
3 接受性游戏
• 通过听童话故事、看画册、听音乐等以理解为主 的游戏。儿童处于被动地位愉快地欣赏所见所闻 的游戏。
4 制作性游戏
• 儿童用积木、黏土等主动地进行创造并欣赏结果 的游戏。从2岁开始,5岁左右较多。如搭积木、 折纸、玩沙、绘画、泥工等。
精选ppt
(四) 根据游戏发展理论进行的分类
精选ppt
3 假装/象征性游戏
• 在将近1岁时出现,于幼儿期达到明显的高峰。虽 然小学儿童仍有明显的象征性游戏(特别在非公 众场合——家中或校外户外活动场中),但游戏 的性质变得“小型化”——用纸偶、玩具兵等小 物件来替代游戏者本人;变得“抽象化”——用 观念和语言来替代身体的行为;变得更“社会 化”——游戏有了新的定义和喻义(如表演“滑 稽短剧”) 。
(一) 认知的分类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ppt课件
![结构游戏的种类与指导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d0ecf9c5da50e2534d7f6b.png)
8.最后教师要肯定幼儿的创造,并且对幼儿的作 品进行公正的评议
9.教师指导幼儿将没有用完的材料归放整齐
活动延伸
1.根据幼儿设计的羊家可以进行下一个游戏活动比 如进行参观羊家的活动,或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游 戏活动等
2.幼儿回家找找废旧物品进行建构游戏
结构游戏教师指导原则
1.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决 定是否介入幼儿游戏。
同完成任务。 小班在老师带领下分组协商, 中、大班幼儿可自主分工游戏。
29
(3)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地指导(P284-285)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班级 游戏的特点
指导要点
小班 中班
大班
。
30
班级 小班
游戏的特点
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常 常把结构材料堆起垒高, 然后推倒。没有明确的目 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结 构材料。
大班
有了较强的结构技能,目 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 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 的结构活动,合作意识增 强
应侧重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 ,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 并引导幼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结 构物。
31
结构游戏的分类(按建构方式分)
1、单元建构:这种建构的 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儿年 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 筑物的观察及了解少,建 构经验不足,所以小班幼 儿通常只会搭建房子、火 车、围栏、花坛等单一的 建构物,从中掌握基本的 搭建技能。
----帮羊造新家
活动目标
❖ 一、有初步的简单构造计划 ❖二、对操作过程和结果都产生兴趣(重 点) ❖ 三、能够按照主题进行结构(难点) ❖ 四、能够爱护建构成果 ❖ 五、提高合作和交流意识(重点)
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让幼儿观察自己家的结构布置 2.让幼儿讨论《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片中不同
9.教师指导幼儿将没有用完的材料归放整齐
活动延伸
1.根据幼儿设计的羊家可以进行下一个游戏活动比 如进行参观羊家的活动,或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游 戏活动等
2.幼儿回家找找废旧物品进行建构游戏
结构游戏教师指导原则
1.把握介入游戏的时机。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决 定是否介入幼儿游戏。
同完成任务。 小班在老师带领下分组协商, 中、大班幼儿可自主分工游戏。
29
(3)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地指导(P284-285)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班级 游戏的特点
指导要点
小班 中班
大班
。
30
班级 小班
游戏的特点
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常 常把结构材料堆起垒高, 然后推倒。没有明确的目 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结 构材料。
大班
有了较强的结构技能,目 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 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 的结构活动,合作意识增 强
应侧重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 ,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 并引导幼儿进一步美化自己的结 构物。
31
结构游戏的分类(按建构方式分)
1、单元建构:这种建构的 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儿年 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 筑物的观察及了解少,建 构经验不足,所以小班幼 儿通常只会搭建房子、火 车、围栏、花坛等单一的 建构物,从中掌握基本的 搭建技能。
----帮羊造新家
活动目标
❖ 一、有初步的简单构造计划 ❖二、对操作过程和结果都产生兴趣(重 点) ❖ 三、能够按照主题进行结构(难点) ❖ 四、能够爱护建构成果 ❖ 五、提高合作和交流意识(重点)
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让幼儿观察自己家的结构布置 2.让幼儿讨论《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片中不同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ppt课件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30d425a76e58fafbb00306.png)
4 规则游戏
• 开始于婴儿参与成人发起的嬉戏活动,以后在幼 儿自发的社会性游戏中出现了规则游戏的雏形。 幼儿期有一些通常由成人发起的简单的规则游戏。 学龄初期规则游戏的数量和复杂性不断发展,至 小学中期达到高峰,然后发生类似象征性游戏的 演化:变得“小型化”——进入桌面游戏;变得 “抽象化”——出现纸笔游戏或猜谜游戏;变得 “社会化”——出现运动竞赛和其他一些有正规 规则的游戏。
4 平行游戏
儿童仍然是独自在玩,但他所玩的玩具同周围儿童所玩 的玩具是类似的,他在同伴旁边玩,而不是与同伴一起玩。
5 联合游戏
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但开始有较大的兴趣与其 他儿童一起玩,同处于一个集体之中开展游戏,时常发生 许多如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行为,但还没有建立共同目 标。儿童个人的兴趣还不属于集体,做自己愿做的事情。
6 合作游戏
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 达到目的。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有一 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
(三) 情绪体验的分类
• 比勒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体验形式,将游戏 分为四大类:
• 1 机能性游戏 2 想象性游戏 3 接受性游戏 4 制作性游戏
1 机能性游戏
2 旁观
• 又称游戏的旁观者 • 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看其他儿童玩,听他们谈话,或向他
们提问题,但并没有表示出要参加游戏。只是明确地观察、 注视某几个儿童或群体的游戏,对所发生的一切都心中有 数。
• 3 独自游戏
• 又称单独的游戏 • 儿童独自一个人在玩玩具,所使用的玩具与周围其他儿童
的不同。他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不管别人在做什么,也 没有作出接近其他儿童的尝试
• 美国学者帕顿从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角度,把游 戏分为以下六种:
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课堂PPT)
![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880d9b6c175f0e7cd1378a.png)
我园利用学校各角落、场地进行户外游戏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布置了许多有趣的情景场地,幼儿在这些场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许多有趣的游戏活动,如钻爬区(趣味迷宫),小班的幼儿会在多个纸箱连接而成的城堡中钻爬嬉戏,象蚕宝宝在漫漫嬉戏,不时 还抬起头翘起小嘴吃上几口桑叶;中班的幼儿则边钻边翘起小屁股动几下、 扭几下,美其名曰“美人鱼游泳”、“海豚表演”;大班幼儿则戴上军帽(或自制的草帽),手拿手榴弹,匍匐向前爬,挥手、扔弹、炸敌堡;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区域中,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都是不同的,在不断游戏和情节的不断完善丰富中,孩子的机体得到了锻炼,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丰富活动材料,进一步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传统游戏场地一班安置的是一些固定的常规运动设施,单个、零星地散布在开阔的草坪、土坪、水泥地上,但每种设施只有一种功能,很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挥、不受欢迎。我们在幼儿活动的场地上安放了多功能组合的运动设施、投放了可移动的设施和器械, 教师们并本着实用、新颖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了许多体育活 动器具,如:纸箱宝宝,教师们提供了不同大小的、高低的纸箱供幼儿自由选择,小班的幼儿看到大纸箱,一下就钻了进去,还直嚷嚷:火车钻进山洞喽!看到小盒子就迫不及待地一次次垒高,嘴里喊着:造房子啦!造房子啦!中班的幼儿则躺在中等纸箱中侧身滚,身体带着纸箱不停地翻滚这;大班幼儿看到大纸箱她们会两人甚至三人钻进纸 箱一起站着行径,大家一点都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就会摔倒。他们看到小盒子纸箱,就会尝试玩双脚夹箱跳、小和尚抬水、拎物等游戏。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活动中,大大增加了想象性、合作性、装扮性,提高了游戏的层次。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优化户外活动环境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发展好动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育活动是幼儿的本能是直接受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支配的运动也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感知世界而且需要在运动中积累经验
《幼儿园游戏分类》课件
![《幼儿园游戏分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0b034e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a.png)
幼儿园游戏分类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幼 儿 园 游 戏 概 述 03 创 造 性 游 戏 04 规 则 性 游 戏 05 音 乐 游 戏 介 绍 06 智 力 游 戏 介 绍
01添加章节标题
02幼儿园游戏概述
幼儿园游戏定义
幼儿园游戏是指在幼儿园环境中,由教师或家长引导,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 的活动。
激发儿童创造力:游 戏可以激发儿童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帮助 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 应世界。
培养儿童情感:游戏 可以帮助儿童培养积 极的情感,如自信、 乐观、合作等。
提高儿童学习兴趣 :游戏可以激发儿 童的学习兴趣,使 他们更愿意主动学 习。
幼儿园游戏分类
认知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认识世界,如拼图、积木等 社交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如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 运动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锻炼身体,如跳绳、跑步等 艺术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艺术,如绘画、音乐等 科学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了解科学,如科学实验、观察自然等 语言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习语言,如讲故事、角色扮演等
跳绳:孩子们手持跳绳,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跳跃,可以单人跳,也可以双人跳
拔河:将孩子们分成两队,每队成员站在绳子的两端,用力将绳子拉向自己一方,看哪一队最 先将绳子拉过中线
踢足球:孩子们分成两队,每队成员在球场上奔跑,用脚将足球踢入对方球门,看哪一队进球 最多
体育游戏的作用与意义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 力
创造性游戏的优点与实施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表 达能力
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实施方法:提供丰富的游戏材 料和活动空间,鼓励孩子自由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幼 儿 园 游 戏 概 述 03 创 造 性 游 戏 04 规 则 性 游 戏 05 音 乐 游 戏 介 绍 06 智 力 游 戏 介 绍
01添加章节标题
02幼儿园游戏概述
幼儿园游戏定义
幼儿园游戏是指在幼儿园环境中,由教师或家长引导,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目的 的活动。
激发儿童创造力:游 戏可以激发儿童的想 象力和创造力,帮助 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 应世界。
培养儿童情感:游戏 可以帮助儿童培养积 极的情感,如自信、 乐观、合作等。
提高儿童学习兴趣 :游戏可以激发儿 童的学习兴趣,使 他们更愿意主动学 习。
幼儿园游戏分类
认知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认识世界,如拼图、积木等 社交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如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 运动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锻炼身体,如跳绳、跑步等 艺术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艺术,如绘画、音乐等 科学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了解科学,如科学实验、观察自然等 语言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习语言,如讲故事、角色扮演等
跳绳:孩子们手持跳绳,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跳跃,可以单人跳,也可以双人跳
拔河:将孩子们分成两队,每队成员站在绳子的两端,用力将绳子拉向自己一方,看哪一队最 先将绳子拉过中线
踢足球:孩子们分成两队,每队成员在球场上奔跑,用脚将足球踢入对方球门,看哪一队进球 最多
体育游戏的作用与意义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 力
创造性游戏的优点与实施
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表 达能力
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实施方法:提供丰富的游戏材 料和活动空间,鼓励孩子自由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课件
![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e67b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d.png)
在游戏中给予孩子们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表现和进步,增强自信 心和积极性。
05 游戏实施策略与注意事项解析
游戏实施策略解析
01
02
03
04
目标导向
明确游戏的目标,确保游戏内 容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以促进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趣味性
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游戏 ,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和好奇
心,提高参与度。
02
特点
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学前儿童了解社会角色和人际关 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想象力和创造力。
03
示例
过家家、医生看病等。
结构游戏
定义
结构游戏是学前儿童通过操作各种材料,如积木 、拼图等,进行建构和造型的游戏。
特点
结构游戏可以锻炼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空间感 知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
游戏具有趣味性、互动性、探索 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 心和求知欲。
学前儿童游戏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身体发展
1.A 游戏中的跑、跳、攀爬等活动有助于锻炼儿童 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促进认知发展
1.B 游戏中的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有助于
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促进社会性发展
04 游戏设计原则与技巧分享
游戏设计原则
教育性
游戏应具有教育性,能够促进学前儿 童的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和 身体等方面。
趣味性
游戏应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前儿 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 心。
适宜性
游戏应适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 知发展水平,难度适中,能够让孩子 们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
《幼儿游戏分类》课件
![《幼儿游戏分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6ba627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5.png)
THANKS
感谢观看
鼓励肯定
调整与改进
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的优点和进步,增强 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提高游戏活动的 质量。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适时调整游戏活 动的难度和形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 发展需求。
游戏活动的评价与反馈
评价标准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游戏活动的 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指导技巧等方面
进行评价。
结果评价
根据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进行 评价,以客观地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
师的指导效果。
过程评价
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指 导进行实时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 施进行改进。
反馈调整
根据评价结果,对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和反 思,及时调整和完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 导方式,以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特点
亲子游戏强调家庭成员之 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通 过游戏可以增强亲子之间 的默契和情感纽带。
示例
躲猫猫、搭积木、家庭运 动会等。
03
游戏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安全的游戏材料
安全性原则
选择无毒、无锐利边角、不易破 碎的游戏材料,确保幼儿在游戏
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环保性原则
优先选择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游 戏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复杂规则游戏阶段
2-3岁以后,儿童开始能 够理解和遵守更复杂的规 则,能够进行有组织的游 戏活动。
02
幼儿游戏的分类
创造性游戏
定义
示例
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想象和创意 ,自由地表现和探索周围环境及事物 的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建构游戏、表演游戏 等。
特点
创造性游戏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 性,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游戏内容、方 式和伙伴,通过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感受。
幼儿游戏的分类教学PPT
![幼儿游戏的分类教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fd4b6403d8ce2f006623df.png)
形式。 • 游戏中的主要特征是模仿和想象。 • 象征性游戏阶段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 • 象征性的顶峰(2—4岁)和由象征而接近现实
(4—7岁) • 象征性游戏,体现着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
3、结构性游戏
结构游戏的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 来建构、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活动。
它是游戏活动向非游戏活动过度的桥梁: 前期带有象征性的特征,强调过程的体验; 后期逐渐变成了一种智力游戏,对结果越 来越关注。
• 他把游戏分为以下六种: • 1、偶然的行为:东游西逛,行为缺乏目标,注视碰巧引
起兴趣的事情,这种行为不属于游戏; • 2、游戏的旁观者:只是观看、交谈、提问,行为上并不
接入他人的游戏; • 3、单独的游戏:独自一个人玩,不注意伙伴。
4、平行的游戏:仍单独一个人玩,但玩具与伙伴相 近或相同,在同伴旁边玩;
二、儿童游戏的分类
• 儿童的游戏世界丰富多彩,游戏种类的划分是人 为的。
• 为了表述和研究的需要,人们采用不同的参照系 进行
• 游戏分类,如:以游戏活动中占优势的心理成分 为依据的
• 分类、以儿童社会性发展为依据的分类、以认知 发展为依
• 据的游戏分类、以游戏的教育作用为依据的游戏 分类等。
(一)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幼儿游戏的分类
阮市镇中心幼儿园 阮仕美
一、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 游戏的分类,是研究者依据某种理论假设或标准, 对可观
多样的,分类方法也各不 相同。
• 目前主要的游戏分类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 优点: • 以儿童游戏发展的理论假设为依据,理论性较强,
2、规则游戏(教学游戏) 此类游戏是根据幼儿发展的要求而编定的游戏。 一般都有游戏的目的、玩法、规则和结果四个 部分,其中尤其的规则是此类游戏的核心。 习惯上称之为教学游戏,一般分为: 体育游戏:以身体锻炼、基本动作做为主要内 容; 智力游戏: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音乐游戏: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 娱乐游戏:以娱乐为主的游戏。
(4—7岁) • 象征性游戏,体现着儿童认知发展的水平。
3、结构性游戏
结构游戏的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 来建构、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活动。
它是游戏活动向非游戏活动过度的桥梁: 前期带有象征性的特征,强调过程的体验; 后期逐渐变成了一种智力游戏,对结果越 来越关注。
• 他把游戏分为以下六种: • 1、偶然的行为:东游西逛,行为缺乏目标,注视碰巧引
起兴趣的事情,这种行为不属于游戏; • 2、游戏的旁观者:只是观看、交谈、提问,行为上并不
接入他人的游戏; • 3、单独的游戏:独自一个人玩,不注意伙伴。
4、平行的游戏:仍单独一个人玩,但玩具与伙伴相 近或相同,在同伴旁边玩;
二、儿童游戏的分类
• 儿童的游戏世界丰富多彩,游戏种类的划分是人 为的。
• 为了表述和研究的需要,人们采用不同的参照系 进行
• 游戏分类,如:以游戏活动中占优势的心理成分 为依据的
• 分类、以儿童社会性发展为依据的分类、以认知 发展为依
• 据的游戏分类、以游戏的教育作用为依据的游戏 分类等。
(一)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幼儿游戏的分类
阮市镇中心幼儿园 阮仕美
一、儿童游戏的分类方法
• 游戏的分类,是研究者依据某种理论假设或标准, 对可观
多样的,分类方法也各不 相同。
• 目前主要的游戏分类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分类方法。
• 优点: • 以儿童游戏发展的理论假设为依据,理论性较强,
2、规则游戏(教学游戏) 此类游戏是根据幼儿发展的要求而编定的游戏。 一般都有游戏的目的、玩法、规则和结果四个 部分,其中尤其的规则是此类游戏的核心。 习惯上称之为教学游戏,一般分为: 体育游戏:以身体锻炼、基本动作做为主要内 容; 智力游戏: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音乐游戏: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 娱乐游戏:以娱乐为主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动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育活动是幼儿的本能,是直接受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支配的,运动也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感知世界,而且需要在运动中积累经验。主要在户外进行的幼儿体育活动,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融合其他能力发展的教育 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利用一切环境与条件,使幼儿发挥主动能动性,发展
【关键词】 幼儿 发散性思维 游戏活动
在创造性思维中既有发散性思维又有聚合性思维,而幼儿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从某一点出发,进行放射性联想,追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取得问题的多个答案。从小培 养宝宝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宝宝长大后更好地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间是在看其他儿童玩,听他们谈话, 或向他们提问题,但并没有表示出要参
加游戏。
独自游戏(单独的游戏)儿童独自
一个人在玩玩具,所使用的玩具与周围 其他儿童的不同。
(二)社会性的分类——帕顿
社会性的分类
平行游戏儿童仍然是独自在玩,但
他所玩的玩具同周围儿童所玩的玩具是 类似的,他在同伴旁边玩,而不是与同 伴一起玩。
的活动。
规则游戏是7~11 岁的儿童按照一定 的规则进行的、带 有竞赛性质的游戏, 参加游戏的儿童必
须在两人以上。
3
2
偶然的行为(或称无所事事)儿童
不是在玩,而是注视着身边突然发生的 使他感兴趣的事情,或摆弄自己的身体, 或从椅子上爬上爬下,到处乱转,或是
坐在一个地方东张西望。
旁观(游戏的旁观者)儿童大部分——皮亚杰
2.
3.
4.
感觉运动游戏(练习 性游戏)
感觉运动游戏是儿 童最早出现的一种 游戏形式,一般处 于从儿童出生到2
岁这一阶段。
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是2~7 岁学前儿童最典型
的游戏形式。
结构游戏
规则游戏
结构游戏是儿童利 用各种不同的结构 材料来建构、反映 现实生活中的物体
我园利用学校各角落、场地进行户外游戏活动,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布置了许多有趣的情景场地,幼儿在这些场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许多有趣的游戏活动,如钻爬区(趣味迷宫),小班的幼儿会在多个纸箱连接而成的城堡中钻爬嬉戏,象蚕宝宝在漫漫嬉戏,不时 还抬起头翘起小嘴吃上几口桑叶;中班的幼儿则边钻边翘起小屁股动几下、 扭几下,美其名曰“美人鱼游泳”、“海豚表演”;大班幼儿则戴上军帽(或自制的草帽),手拿手榴弹,匍匐向前爬,挥手、扔弹、炸敌堡;在这么一个小小的区域中,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都是不同的,在不断游戏和情节的不断完善丰富中,孩子的机体得到了锻炼,思维得到了发展。
儿童游戏的分类
雾一二练习作品 ,模板设计
11级学前教育三班 关贵煜
1
1
儿童游戏的分类——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法
儿童游戏 的分类
1
根据儿童发展的分类法
以儿童生长发育中出现明显的重要变化为分界线,以儿童
根据年儿龄童发在展游特戏征中为的依表据现,及来游划戏分的儿内童容游,戏我的们类可型,这是一种 以从被儿广童泛身接心受发的展游这戏个分纵类向方的法角,度是和以游儿戏童自发身展的阶段为参照系 表现统 的形的 方式分 式这类 不个方 同横法 ,向。 游的随 戏角着 的度儿 类来童 型分年 也析龄 不考的同察增。游长戏,的他分们类使。用游戏材料
鲁迅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说明人的一生中,在幼儿期就有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源泉。而幼儿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 一、 优化户外活动环境,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发展
(二)丰富活动材料,进一步提高幼儿思维能力。
传统游戏场地一班安置的是一些固定的常规运动设施,单个、零星地散布在开阔的草坪、土坪、水泥地上,但每种设施只有一种功能,很少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挥、不受欢迎。我们在幼儿活动的场地上安放了多功能组合的运动设施、投放了可移动的设施和器械, 教师们并本着实用、新颖的原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了许多体育活 动器具,如:纸箱宝宝,教师们提供了不同大小的、高低的纸箱供幼儿自由选择,小班的幼儿看到大纸箱,一下就钻了进去,还直嚷嚷:火车钻进山洞喽!看到小盒子就迫不及待地一次次垒高,嘴里喊着:造房子啦!造房子啦!中班的幼儿则躺在中等纸箱中侧身滚,身体带着纸箱不停地翻滚这;大班幼儿看到大纸箱她们会两人甚至三人钻进纸 箱一起站着行径,大家一点都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就会摔倒。他们看到小盒子纸箱,就会尝试玩双脚夹箱跳、小和尚抬水、拎物等游戏。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活动中,大大增加了想象性、合作性、装扮性,提高了游戏的层次。
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发挥想象力,提高活动能力,掌握初浅的技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散。在户外活动中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容易使幼儿接受。
(一)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强调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这是因为幼儿是在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 目前,国外也还有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对 游戏进行分类的,认为游戏的类型与思维 的类型是相对应的,根据集中性思维和扩 散性思维这两种思维类型,把游戏分为集 中性游戏与扩散性游戏,给游戏的分类开 辟了新的视角。
5
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扩散性思维能力
【摘要】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行各业都需要智能型的、富有创造性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幼儿自身是潜在着创造力的,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是十分灵活的。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以游戏形式存在,可以通过优化幼儿园的 户外环境、丰富桌面游戏、组织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综合性游戏活动中内在脊 柱、集体的教育教学游戏活动中因势利导等多方面来培养孩子的扩散性思维能力。从小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不仅对幼儿当前的发展有很大作用,也可为将来的创造活动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联合游戏儿童仍以自己的兴趣为中
心,但开始有较大的兴趣与其他儿童一 起玩,同处于一个集体之中开展游戏, 时常发生许多如借还玩具、短暂交谈的 行为,但还没有建立共同目标。
合作游戏儿童以集体共同目标为中
心,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并努力达到目的。 游戏中有明确的分工、合作及规则意识, 有一到两个游戏的领导者。
4
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