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述论
《中庸》简述
《中庸》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
这部作品精辟阐述了儒家哲学的重要观念——“中庸”,它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中庸”二字,“中”寓意中正、中和,“庸”则意指常行、平常,二者合起来就是指行为中正、心态平和。
其中,“中”强调不偏不倚,“庸”强调持之以恒。
这种平衡既需要考虑到个人的情感和理性,也需要考虑到他人和社会的需求和期待。
《中庸》的核心思想是“中庸”,它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妥协”或“平庸”,而是强调在行为和决策中寻求适度和平衡。
这种平衡的实现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过程,包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同时,《中庸》也强调“诚”的重要性,认为“诚”是实现个人品德和社会和谐的关键。
《中庸》的成书时间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它成书于宋代,由孔子的后代孔伋加以整理并进一步发展。
在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中庸的教育思想总结
中庸的教育思想总结中庸是一种崇尚平衡、中立、和谐的思想体系,它对于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中庸教育思想主张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下面就中庸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中庸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中庸》中提到:“得中立而偏六极于道者九十有九不可能。
”中庸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到兼容并包,才能达到完整的发展。
因此,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包括道德、智慧、情感、艺术等方面的素养。
只有把这些能力的培养提升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予以相应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中庸教育思想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统一。
中庸认为,道德和智慧同样重要,两者不可割裂。
教育的目的既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又是培养学生的智慧才能。
这种德智统一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使他们拥有良好的修养和扎实的知识储备。
再次,中庸教育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即是培养个人的品德修养,齐家就是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治国是对国家政治的负责,平天下则是为社会公益负责。
中庸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整的人,必须在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这四个方面取得平衡。
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优秀的个体,更要使这些个体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中庸教育思想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中庸认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人的能力和素养的最好途径。
在教育中,理论无法完全代替实践。
因此,中庸教育强调实践性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最后,中庸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中庸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放射自我独立的个性和特点,不受外界的束缚和偏见。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人格。
综上所述,中庸教育思想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及注重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论《大学·中庸》的精细化思想政治教育观
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 , 它是 社会分 工 的精 细化 , 以及 服务
质量 的精 细 化 对 现 代管 理 的必 然 要 求 , 是建 立 在 常 规 管 理 的
基础上 , 并将常规管理 引向深入 的基本思想 和管理模 式 , 是
一
地位 高则可服用 的冕服种类多 , 地位低则 可服用的冕服种类 少 。对于如何对待周礼 , 多学 者认 为孔 子全盘 接受 , 许 这种
久 , 然 发 生 细 微 变 化 , 渐 形 成 很 强 的执 行 力 。 必 逐 2 制度 沿 袭 与 制 度 创 新 的辩 证 统 一 . 孔 子崇 尚周 礼 , 而周 礼 是 非 常 细致 繁 密 的 。譬 如 六 冕 体 制 中 的 冕 与弁 的等 级 分 布 , 现 为 一 个 倒 置 的 直 角 三 角 形 。 呈
《 大学 ・ 中庸 》 国学 中位 置重 要。孙 中 山先 生认 为 在
《 大学》 是中国最系统 而富有 特色 的政治 哲学 , 中 国的瑰 是 宝 。《 中庸》 是宋 、 以后 学校 官定 的教科 书 和科举 考试 的 元 必读书 。古代科举 考试 是培养封 建政治 官员 的人 才选拔 方 式 , 这点看 , 中庸 》 从 《 也是一种政 治哲学 。政治哲 学 的客 体 是 国家 , 精细化思想政治教育 观 的客体 是大学 中的年段 、 班
学 生 群 体 、 善谈 话 制 度 、 听 学 生 意 见 、 生 家 访 制 度 、 完 倾 学 信
政治教育观必须建立科学量 化的标 准和可操作 、 易执行 的作
业 程 序 。把 总 目标 分解 为若 干 个 主 干线 , 一 个 主 干 线 再 分 每 解 成 若 干 个 分 支 线 。总 目标 就 好 像 “ ” 若 干 个 主 干 线 分 纲 ,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总结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总结中庸是一部古代中国经典之一,也是儒家学派的核心经典之一,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中庸强调和谐平衡的教育思想,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对中庸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总结。
首先,中庸注重立德修身。
中庸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德性和修养。
人们应该追求道德的完美,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人格的完善。
中庸主张,人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以充实自己的内在修养,建立起健康的人格。
中庸强调,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因此,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倡培养责任感和正直的行为准则。
其次,中庸强调辩证思维和容忍。
中庸主张“中庸之道,其至矣乎”,强调在任何事物中追求平衡。
中庸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
同时,中庸鼓励人们要容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以实现和谐共处。
中庸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互相包容和尊重。
因此,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包容心态。
再次,中庸注重实践和实用。
中庸主张“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中庸教育强调知行合一,强调学以致用。
中庸认为,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巩固,才能使学习更有价值。
中庸教育倡导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来培养能力和智慧。
中庸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中庸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到天人合一。
中庸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摆脱尘世的烦扰,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
中庸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境界,使学生能够超越自我,与宇宙和谐共生。
中庸主张,学生应该开拓眼界,追求精神追求,追求与自然界和谐的心灵体验。
中庸认为,人应该积极主动地融入自然界,与自然界相融相通,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综上所述,中庸中的教育思想强调和谐平衡、立德修身、辩证思维和容忍、实践和实用、达到天人合一。
中庸的教育思想
中庸的教育思想《中庸》共33章,分上、下两篇,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身之道,其中也概括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所谓中庸,一般来说就是折中、调和、平庸、保守的思想。
作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要求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要有节制.有分寸,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1371即称“中庸”为至德,认为中庸是最高道德标准,足见其重视的程度。
孟子说: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138]苟子也说:“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
”[139可见儒家都很重视“中庸之道”《中庸》首次阐述了“为学之序”,主要论及以下问题(一)性、道与教《中庸》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是说,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
这里它把孟子的“存心养性”和“修身立命”的主张加以发挥,把性和天命结合起来,认为人性得之于天命,而道早已存在于人的本性当中。
一个人只要顺着天赋的人性去发展,也就可以得道了。
当然,"修道之谓教“还要靠教育来修治的,这里便指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中庸》还认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因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可见,《中庸》继承了孔子关于人性有上智、下愚的划分以及关于后天学习重要性的论断,但它更强调教育对大多数人甚至是所有人的作用,这也是《中庸》说“修道之谓教”的意义所在。
(二)中庸中庸思想产生于孔子之前,但二字最早见于《论语》中,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中庸》进而对中庸思想作了阐发,不仅阐发了中庸“两端执其中”的原始含义,而且赋予中庸以“中和”的新义《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人的各种情感是人性外在的表现,当未表现出来时,人性就处在无情欲之蔽的“无所偏倚”状态,这是“中”,一旦情感外现,就要使其合乎道德规范的和谐,这是“和”,《中庸》以为这种和谐状态是天下根本和共同的法则。
浅析中庸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浅析中庸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摘要《中庸》,相传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的著作,宋人朱熹将之收入《四书五经》中,尊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数千年来,中庸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已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细读《中庸》,可以从中领悟到的不仅仅是中庸的思想,而是可以学到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
中庸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深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庸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一、中庸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启示(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可以“学而知之”的“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中庸》第十九章句)就是说五伦与智仁勇以及诚的道理,有的人天生就知道了,有些人是经过教育学习才知道的,有些人则是经过勤勉苦学才明白的,等到明白以后,其中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我们知道,有的人天资聪慧,生下来就明白五伦以及智仁勇,不需要旁人的点拨,而有些人则需要在不懂的时候通过学习而得知,还有些人资质比较薄弱,不仅需要学习,而且还要勤加苦练方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但是无论是先天习得的,还是后天知之,到最后都是一样。
受教育者的资质不一样,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因为教育对象的天生的资质不同,就区别对待。
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可以教化的,只是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对待明白事理比较晚的教育对象就要耐心的辅导,劝其勤加练习,而不是对其弃之不顾。
而受教育者不该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就自暴自弃,而应该摆正好心态,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学习。
正如《中庸》中“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别人能做到的,自己肯定也能做到,只要持之以恒。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要有“至诚”的精神“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强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说,除非不学习,学习了还没能掌握,一定不罢休。除非不追问,追问了还没能理解,一定不罢休。除非不思考,思考了还不能得出结果,一定不罢休。除非不分析,分析了还不明白,一定不罢休。除非不实行,实行了还不切实,一定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力能做到的,自己就加上百倍的力;别人用十分力能做到的,自己就加上千倍的力。如果能用这个办法,即使是愚笨的人也必定会变为明智,即使是软弱的人也必定会变得刚强。这里明确地指出,一个人的聪明与坚强是在顽强的学习中培养出来的,决定于个人主观的努力而不决定于他的天资。《中庸》这个思想十分深刻。
这是一套反省的教学方法,通过节节反馈,层层深入、筛选,最后形成概念、观点和信念的过程,是符合反馈理论的,有其合理的因素。可借的是《中庸》对于审问、镇思、明辨的详细过程,没有深入揭示。
3.教育途径——“尊德性与道学问” Nhomakorabea孔子说过:"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中庸》便把"博文”、"约礼"发展为"尊德性与道问学"。《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意思是说,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持续理解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道,又要娴习礼仪。即使"尊德性"指的是发扬自己先天的善性,这里是从性善论出发的,是唯心的;但"道问学"也包含着后天学习和努力的成分。这里也初步接触到思想道得品质的形成与掌握文化知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两个途径是相依并进、相辅相成的。这也还是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的。
“中庸”思想观照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潞崞 ; 簿 祛
“ 中庸" 思想观照下 的思想政 治教育研 究
郑 善 文
摘
要: “ 中庸” 作为儒 家哲学 的重要 范 我 发展 的道 德 准 绳 , 以及 与 其 密 切 关 联 的 充分 发挥诚信 在经 济发展 与政治 稳定上
畴与道德 诉求 的应然境 界, 深刻的影响着世人 政 治 理 想 性 价 值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本 身 就 的基 石作用 , 为构建共 同的价值 观 、 构建 的思维认知方式和价值取 向。 “ 中庸” 思想 内在 包 含 着 道 德 形 而 上 的 内 蕴 与 道 德 践 履 的 和 谐 社 会 搭 建 诚 信 的 平 台 。 思 想 政 治 教 的 蕴 涵 了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价 值 目标 、 路 径 原 内在要求。 “ 中庸 ” 思想 在政 治哲 学中包含 育 应在诚信 建设 中充分 发挥导 向功能 与
从而 为 目标选 择 、 价值取 “ 不及 ” 相较 , “ 中” 就是 均衡 的意思 , 即相 “ 中庸 ” 思想 与 主流价值体 系具有 内 以及现代价值 , 向与哲学 思维方法 提供 源源不 断的灵感 反相 成 、 和谐共 生 , 是万物 处于协调 与均 在一致 性 , “ 中庸” 思想塑 造出 的“ 至诚 ” 、 与重要 借鉴。 “ 中庸” 思想 既是道 德践履 的 衡状态 的理论表征 ; “ 庸” 在儒家 的诠 释范 “ 致 中和 ” 、 “ 时 中” 、 “ 慎独 ” 的至 高境 界与 原 则规 范 , 也 赋 予 了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重要 式 中 与 天 理 融 合 在 一 起 而 被 赋 予 了平 常 价值取 向 , 具有历 久弥新 的时代 价值 , 是 内容 , 如《 中庸》 所言 : “ 天命 之谓性 , 率性 之理 的涵 义。 因而儒 学意 义上 的“ 中庸” 思想 政治工作 中应 当品鉴 的珍贵思 想资 之谓道 , 修道 之谓教 。 ” “ 白诚 明 , 谓 之性 ; 即是 “ 中庸者 , 不偏 不倚 , 无 过无不及 , 而 源。 ‘ 中庸 ” 思想 的精髓 内核 就是立德 、 谓 之教 。诚 则明矣 , 明则诚矣 。 ” 平常之理 , 乃天命所当然 , 精 微 之 极 致 立功、 立 言之道 , 在“ 中庸 ” 思想 的观照下 自明诚 , 中庸” 思想 阐发 了立诚 的思想 政治教 育 也 。 ” “ 中庸” 本 身的涵义具有两重性 , 含括 践行“ 中庸” 之道 、 追问“ 中庸 ” 之道 的应然 “ 价值 , 从 而体 现思想政 治教育 的针对性 ,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中庸之道
92管理教育MA NA GEMEN T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中庸之道□韦诸霞(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和调节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召力、渗透力和有效性的增强,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我修养的提高,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对中庸思想进行全新的解释及进行探讨,论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我修养提高的必要性、基本要求及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庸;自我修养中庸思想由来已久。
《尚书盘庚》中有“各设中于乃心”的论述,《论语》中也有尧告诫舜“允执厥中”的记载。
儒家创始人孔子发扬了殷周以来尚中的思想,明确地把中庸看作最高的道德准则,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礼记中庸》则进一步把“中”和“和”看作为“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
经过后世许多思想家在实践中的不断补充和发展,中庸之道已深深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认识论。
实际上,它是一种包含科学理性和辨证色彩的正确思想方法。
中庸之道堪称中华智慧中的精粹,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做到中庸之道。
一、儒家的中庸思想儒家文化源远流长,过去几千年里在意识形态上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它引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约在2500年前,孔子去鲁桓公宗庙观礼,看到一个歪倾的瓦罐,孔子问守庙人,为什么不把瓦罐扶正?守庙人说:“这是‘佑座之器’-欹,无水时歪斜,装上一半水时就正过来了,装满了水,却反而倾倒了。
”孔子由此大为感慨,悟出了“中庸之道”。
从汉至宋,经学家对于中庸有不同解释。
郑玄诠释《中庸篇》的题意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
”(《礼记疏》)引《郑家录》),这是认为中庸指中的运用。
程颐诠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1]这是把中庸看成是固定的原则。
何为中庸?中者中和也。
论《中庸》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论《中庸》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中庸》是儒家“中和之道”的重要代表作,它以“中正”的理念和理论,来教育人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给了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持久力,影响着中国历史上整整一千多年时间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阐述。
一是教育要以“中”为核心。
“中”就是两极之间,即上下、重轻、前后、大小、高低等均衡。
儒家认为中正才是正常状态,只有不断维持和调和中间状态,才能保持长期和谐。
人际关系、行为准则、经济规律也都遵守这一原则。
二是尊重传统,把道德修养贯穿始终。
儒家认为,人应该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坚持正确的道德观,这就是所谓的“礼义”。
“礼义”是孔子对人类道德根本的解释,它既教育人们保持传统价值的道德修养,也指导他们树立合乎传统文化的道德观。
古人真正把教育作为保护传统价值的重要途径,可以看出《中庸》的应用价值。
三是教育要具有博大精深思想维度。
在《中庸》中,孔子言外之意是要求人们以中庸之道改变客观世界,把一个繁复复杂的世界融入到一种包容性的内涵中,将真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最终改善人性。
这种指导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且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深入人心。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自古以来,《中庸》便被视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经典之一,并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就《中庸》中所包含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从思想内涵、政治理念以及对当今政治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展开研究。
我们需要了解《中庸》中所包含的政治哲学思想。
《中庸》对于政治的定义是“中正”,即“中庸”之道,强调“君子尊中庸”,并认为“中者,天下之大本也”,提出“中道”作为治理国家的准则。
其中的“中”并不是指中立或平庸,而是指追求平衡、恪守中道的思想。
《中庸》主张君子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与天下安宁的统一,主张以“道”统一天下。
这种政治哲学思想,深刻地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们需要分析《中庸》对当今政治实践的指导作用。
尽管《中庸》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所产生的著作,但其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却具有普世价值。
在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中庸思想所强调的“中正”、“和谐”、“平衡”等价值观念,对于国家政治治理、国际关系、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倡导“中庸”之道,寻求国际关系中的和平共处,追求国内社会的公平正义,都是遵从《中庸》政治哲学思想的指导。
《中庸》作为儒家政治哲学的代表作品,其思想内涵、政治理念以及对当今政治实践的指导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些政治哲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当认真研究《中庸》中所包含的政治哲学思想,汲取其中的精华,将其运用于当今政治实践之中,以实现国家治理的和谐、稳定和繁荣。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儒家《中庸》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一部重要经典之一,也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儒家《中庸》的政治理念、政治人物的修养和实践、政治道德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对中国政治哲学的影响。
儒家《中庸》强调“中”道的政治理念。
儒家认为“中”的含义是指守中立、遵循适度、保持平衡的原则。
《中庸》中提到,“君子中庸,不偏不倚,不易不变”。
这表明君子应遵循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地处理政治事务,既不偏袒一方,也不偏离中心。
儒家认为,只有在中庸之道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中庸》强调政治人物的修养和实践。
《中庸》中提到,政治人物应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修身来影响家庭、社会、国家和天下的和谐与顺利发展。
儒家强调政治人物应具备高度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例如"致君尧舜,舍众取寡",要以至高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身作则,才能够为整个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做出贡献。
《中庸》还提到政治人物应当兼具理性与感性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这些都是成为一个合格政治人物必不可少的素质。
儒家《中庸》强调政治道德。
儒家认为政治道德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根本保障。
《中庸》中指出,“君子中庸,不怨不尤”,这表示政治人物应当以道德为基础,不抱怨人事,不妄加指责。
政治人物应以整体利益为重,注重道德的伦理与效益的平衡,从而实现政治的最大化利益。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的研究表明,其思想对中国政治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中庸之道的强调是政治稳定与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政治人物的修养和实践是实现政治理想的关键所在,而政治道德则是实现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的基础。
儒家《中庸》的政治哲学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中庸》是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它不仅包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还涉及了广泛的政治哲学问题。
在《中庸》中,孔子的弟子学宪对中庸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和探讨,对政治的本质和治理的原则也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探讨《中庸》中的政治哲学观点,以及其对当代政治的启示。
我们需要了解《中庸》中的中庸哲学。
中庸的核心理念是“中”和“庸”。
《中庸》开篇就提出了“治国必正其名”、“正名必明其实”等思想,强调了对名实的正确理解和对道德的正确把握。
“中”是指均衡、平和、适度的状态,不偏不倚,不偏不倚。
而“庸”则指内心永远保持正直和淡泊的品性。
中庸哲学认为,只有在“中”和“庸”的状态下,个人才能达到心灵的平静和道德的完善,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稳定的秩序。
在政治实践中,“中庸”亦意味着摒弃一切极端和偏见,实现政治的平衡和稳定。
《中庸》对于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都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
在君主政治方面,《中庸》强调了“政者正,子民化”、“善驭者,易驾也”等思想,强调了君主的德行和治理能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在儒家政治理论中,君主被视为国家的领导者和榜样,应当以其德行和能力来影响和感召人民。
孟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味着君主的政治地位是建立在人民的支持和信任基础上的。
《中庸》也对民主政治提出了启发。
它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道德自律的观点,认为人民应当依法治国,自我管理,尊重他人,达到“国有其家,家有其人”、“人民有常,乃为大矣”等境界。
《中庸》对于君主政治和民主政治都提出了一种政治模式,即一种既强调领导者的品德和能力,又强调人民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养的政治模式。
《中庸》中的“仁政”思想也是其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曾说:“爱人,然后能治民”,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于仁政的理念。
《中庸》认为,政治的出发点是爱人,只有充满仁爱的心灵、善良的品质和公正的德行才能实现良好的治理。
据此,孔子提出了“五美”、“分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试图通过实行仁政来化解社会矛盾,达到国家的治理和国民的安定。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庸》问世之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天下大乱。
《中庸》的问世为当时的政治乱象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成为维护社会和谐、建设理想国家的思想基石。
儒家的《中庸》政治哲学集中体现了仁、义、礼、智等传统儒家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人伦道德的重要性,提倡“中庸之道”,即平衡、中正、适度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中庸》的政治哲学思想不仅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现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了解和研究儒家政治哲学,特别是《中庸》的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我们探讨现代政治治理的问题。
对《中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儒家《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蕴含的政治哲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制度。
研究《中庸》的政治哲学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精髓,还可以启发我们对当代政治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通过研究《中庸》的政治哲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儒家政治理念对社会政治的指导性意义,从而有助于借鉴传统文化的智慧来建设现代社会制度。
研究《中庸》的政治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儒家政治思想对于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人们注重人格的培养和道德的修养,提升整个社会的素质和文明程度。
研究《中庸》的政治哲学还可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观念和制度设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2000字】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研究者在进行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论和研究途径。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比较法和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中庸》原著以及相关评论和研究成果,以全面了解《中庸》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重要观点。
我们将运用历史比较法,将《中庸》的政治思想与其他儒家经典和外部政治理论进行对比,以揭示其独特之处及对现代政治理论的影响。
我们需要中庸的政治文化
我们需要中庸的政治文化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中庸的研究心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庸的基本理念是“中”和“正”。
中庸强调的是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中保持平衡和和谐。
在政治文化中,中庸主张政治权力的合理分配和行使,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
中庸的政治理念强调“正义”和“公平”,并强调政治家的责任和担当。
在现代社会,政治腐败和不公平现象屡见不鲜,中庸的政治文化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框架。
其次,中庸的思想强调“和谐”。
和谐是中庸思想的核心概念,它包含了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等各种关系的和谐。
在政治文化中,中庸主张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庸的政治文化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以及人民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和谐的关系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第三,中庸的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主张个体要先修身养性,然后才能治家、治国和平天下。
在政治文化中,中庸主张政治家首先要有道德品质和修养,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和处理政治事务。
中庸的政治文化强调政治家的自律和自我约束,以及政府的廉洁和公正。
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政治家提供一个正确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最后,中庸的思想强调“大同”。
大同是中庸思想的最高理想,它包含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平等和共同发展。
在政治文化中,中庸主张国家要追求大同,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中庸的政治文化强调政府的公正和善治,以及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综上所述,中庸的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强调政治权力的合理分配和行使,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
中庸的政治文化强调和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大同,为政治家和社会提供了一个正确的道德和行为准则。
读《中庸》有感于思想政治课
储昭柏熊居民(安徽省岳西县岳西中学,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三中一部)子日:“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意思是说,中庸真是极致,可惜人们已经很少能够做到它了。
诚如当下,我们是否少了些中庸?国学经典《中庸》思想深邃,自觉难以追赶圣人的脚步,时不时的一星半点的感悟已让笔者兴奋不已。
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读《中庸》之时本能地思考起备受困扰的思想政治课,内心呼唤着思想政治课回归本应有的课程价值和实现课程价值的课程智慧。
本文主要选取《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的“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三句话,谈三方面个人并不很成熟的思考。
一、“尊德性而道问学”启示思想政治课“德”与“智”不可偏离“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是,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
用今天的话说,这句话涉及的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
使教育对象实现德、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理念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异议,而且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理念,而是在于未能践行好的理念。
我们的行为常常偏离这样的常识,自觉不自觉地忘乎或放弃本是“德育第一”的德育。
在一些人那里,考上大学似乎就是全部,因此他们眼睛里只有分数、名校,见物不见人,认为只有智育等不得,德育是虚而妄之的东西,好一点、歹一点无关痛痒。
这样,思想政治课,谁都承认是德育性很强、专门性的德育课,也就实实在在地沦为了智育的附属品、牺牲品。
如果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学校、教师、学生一定会把它当作名副其实的副课,要么不上,要么上了也白上。
如果是高考必考科目,也只是在知识、能力上下足功夫,同样成了赚取分数的工具。
说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或是一脸茫然,或是觉得谈这些不合时宜,有时反而觉得有点贻笑大方了。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不能说分数之中没有德育,但分数不一定证明德育的良好效果,分数与一个学生的品行不一定成正相关、划等号,如同高分会低能一样高分也会低德。
如何让思想政治课所倡导的东西真正渗透于学生思想的骨髓并成为自觉行为是一个难题,这也恰恰是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联系一些社会现象其实也是现实所需。
《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
《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
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
那么你知道《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庸》的主题思想及其具体内容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理论基础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就是天人合一。
具体内容⑴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
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之间的关系,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
《中庸》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⑵三达德。
调节五种人际关系主要三达德。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
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智、仁、勇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靠力行实践来加固。
所以《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⑶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
中庸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庸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庸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历史进程。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的开放,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通过对中庸思想的积极扬弃,将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能够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有所启示。
标签:中庸;思想政治教育;启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不断挖掘各种有效资源,积极汲取各种先进文化的精神养料,而中庸思想正是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鉴别与提炼,可以为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借鉴。
虽然中庸思想中存在保守、避世等落后思想,但其“折两用中”“致中和”“时中”等所蕴含的辩证思维仍有其合理性,可以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坚持“折两用中”,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度“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
”意即人要正确认识事物的两面性,运用最为适合的“中庸之道”。
这里“折两用中”绝不是指没有原则、没有标准,只想做随大流、两边倒的老好人,这种人正是孔子就批判过的“乡愿,德之贼也”;也不是不求最好,不想最坏,只愿安稳度日、保持中游,而是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及,只有全面认识到事物的两面性才能够确定这个度。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正确理解“折两用中”思想的内涵,并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第一是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的把握。
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教育力度不能太轻,如果其思想与行为出现偏差,教育者因为怕麻烦,只想做老好人,听之任之,后果将越来越严重;也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仅仅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没有多方面配合,更没有及时掌握相关反馈,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如同隔靴搔痒,起不到真正的效果。
另一方面,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教育力度太重,过于频繁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味进行强制灌输,就容易造成教育对象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所以要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度,防止“过”与“不及”,避免发生“左”或“右”的错误。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
儒家《中庸》政治哲学研究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认为是儒学中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篇章。
《中庸》提出的“中和之道”,强调了恰当中庸的重要性,这对于古代政治治理及其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庸》认为,政治是以正化人心为核心的,而治理政治则需要借助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恰当适度”,以达到强化人心的目的。
《中庸》提出的“中正不偏”,指的是有度的取舍,对于政治领导者来说,不能偏激,否则会让人产生厌恶和反感。
国家领导人应以中正态度对待各种问题,坚持恰当适度,不过度追求一己之利,从而能够达到“中和之道”的境界。
另外,《中庸》强调“调和”,即在政治的治理中,需要找到协调各方面的平衡点,化解不同力量之间的矛盾。
在政治治理过程中,领导者应考虑整个局面及各方的利益,平衡各方面的利益,避免忽视部分利益,岛为整体利益服务。
只有通过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调和内外矛盾,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
除此以外,《中庸》还对政治领导者的德行提出了要求。
在儒家政治哲学中,君子德行为先,领导者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美好的道德。
《中庸》认为,领导者应有崇高的志向与品德,心存善念和慈悲心。
必须以善为先,以义为本,以德为先,这样才能获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中庸》为其时代政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
其中所阐述的政治理念、道德标准、治理原则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的政治演变。
直到今天,其核心观念仍对中国政治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述论赵广平(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中庸》作为中国古代文人传习处世方法的重要典籍,内在地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开展工作的方法途径,应当辩证分析,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庸》;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05]05—0102—04 《礼记》第三十一篇《中庸》,相传是战国初期思想家、孔子的孙子子思(公元前483年—前402年)的著作,宋人朱熹将之收入《四书五经》中,尊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数千年来,《中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中庸”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清末民初,随着中国社会的日趋衰败与腐朽,中国传统思想普遍受到矫枉过正式的激烈抨击,“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之代表首当其冲地被全面否定,以至于其合理的成分也被抹煞。
当前,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理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辩证分析,为我所用。
本文是笔者研读首都师范大学邓球柏教授的专著《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子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的基础上,对《中庸》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基本原则、方法途径与价值目标展开论述,既作为对自己学习结果的梳理,也期望能对我们当下正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有所启发。
一《中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
这一思想涉及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中庸》载:“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也就是说,诚是天道,追求诚是人道。
既然如此,追求人道就是追求天道。
这说明,天道与人道是合而为一的。
《中庸》中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这是本能的天人合一,是天生的诚实善良;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这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本能的天人合一,是学成的诚实善良;三是凡人的天人合一,是一种在困顿中悟得的天人合一,是困成的诚实善良。
正如《中庸》所言:“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中庸》中“生而知之”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同时又肯定人能够“学而知之”,能够“困而知之”,并认为人有“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强而行之”三种境界,则是符合人们的知行规律的辩证思维,这就从理论上论证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有效性,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庸》天人合一思想的第二个层次是天命与天性合一。
《中庸》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天命之谓性”,将天命与天性合而为一。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其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就是说,天下的人们能够彻底实施那特别诚实的道德原则就算是尽了天性;能够尽天性,就能够充分发挥人性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人性的作用,就能够充分发挥物的本性;能够发挥物的本性,就能够参与天地造化生育万物的功德了;能够参与造化生育功德,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就是天命与天性合一的结晶。
《中庸》天人合一思想的第三个层次是理性与非理性合一。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这里,《中庸》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张用理性的理智控制非理性的情感,有用情感去充实理性,使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提高自己的情商,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人天关系、人地关系。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之上,《中庸》又明确提出了“人性善恶合一”论,从而奠定了《中庸》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学基础。
《中庸》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使之矣。
”“故为政在人,取人之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用仁道去修养自己的德行,克服人性中的不善成分。
这就是《中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论基础。
二《中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教育人们要用“中庸”之道处世,二是教育人们要用诚实之心待人。
达到这两个要求,离圣人、君子就不远了。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可以视为对中庸之道的界定。
其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可以看作中庸之道的第一个层面,告诫人们保持一种“中和”的心理状态与外界接触,“中”与“和”构成了人的一种美好气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可以看作中庸之道的第二个层面,阐明了“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的气质心理和“发而皆中节”的“和”的气质行为特点和本质;“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以看作中庸之道的第三个层面,阐明了达到“中和”境界后的效果。
“天地位焉”表明人与天地参而为一,“万物育焉”表明人与自然万物合而为一。
这种天地人合一就是合一于天道。
天道以生育万物养育万物的博施厚生而不取的仁爱为本。
因此,人道以仁爱为本。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这就是中和气质的原因和结果。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实质上就是一种美好平衡的气质心理和气质行为,也就是说,是一种和平的气质。
这种美好的和平气质的心理基础是仁慈博爱。
这种美好气质,古人又叫做中和之道,或者叫中行之道。
中庸之道又可以解释为用中、行中之道。
《中庸》说:“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这就是说,只有君子才能够坚持用中、兴中之道,小人是不能坚持用中、行中之道的,不仅不能用中、行中,而且还要反对中庸之道。
由此可见,中庸之道起码包含了俩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品德上的中庸之道,一个是行为上的中庸之道。
《中庸》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个主要内容是告诫人们要有诚实之心。
《中庸》提倡的诚实之道有三种具体用法。
第一种用法是对鬼神的虔诚、真实的心态。
如说:“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引可射思。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第二种用法指的是奉行礼仪和治理国家以及伦理践履时的那种虔诚真实的心态:“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一”是什么呢?一就是诚实。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这就是要求在行为中坚持诚实之道。
第三种用法指的是人的思想品质。
如:“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这就要求在修身之中坚持诚实之道。
《中庸》中关于诚实之道有两种区别:一种是天生的本来就具有的诚实之道;一种是教育培养出来的诚实之道。
所以,《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至诚是天生的本性,生来就赋有最诚实之道的人,自然天成,不用勉强努力就能符合诚实之道,不需要冥思苦想就能得到诚实之道,非常自然的履行诚实之道。
这种天生具有诚实之道的人就是圣人。
至诚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人,能够选择美好的诚实之道予以坚持实现至诚的要求。
前一种人是由诚实之道到发扬光大诚实之道,诚实是善人圣人的天性。
后一种人由发扬光大诚实之道到实现诚实之道。
三《中庸》载:“子曰: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而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欲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得之星,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造造尔!”在这里,《中庸》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上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具体说来,在《中庸》中就是:“以人治人”“施诸己不愿,亦勿施于人。
”所以孔子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意思是说,你希望别人待你好,你就要待别人好。
你希望别人尊重你,你就要尊重别人。
你希望儿子孝顺你,你就要孝顺你的父亲。
你希望你的下级尊重你,忠于你,你就要尊重你的上级,忠于你的上级。
你希望你的弟弟尊重你,你就要尊重你的哥哥。
你希望朋友对你真诚,你就要对朋友真诚。
孔子认为他一条也未做到。
这就叫做“以人治人”的忠恕之道。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治人的忠恕之道,教育人们用爱自己的爱去爱别人,用批评别人的方法去批评自己,用自己的忠恕原则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只要坚持了忠恕之道,人们就会心安理得。
人们就会达到守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
素贫贱,行乎贫贱。
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要求人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忠恕之道,只有坚持忠恕之道,才能思不出其位,才能安于其位,才能安贫乐道,才能素其位而行,居易而俟命。
这就是坚持忠恕原则的社会效应。
四《中庸》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天基本原则。
一是用至诚的精神坚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方法。
二是用至诚的精神坚持修养三达德、五达道的方法。
三是用至诚的精神坚持施行修身尊贤等九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