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1)

合集下载

名校计量经济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名校计量经济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计量经济学试题1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 2. 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 二 填空(每空格1分,共10分)1.经典线性回归模型Y i = B 0 + B 1X i + µi 的最小二乘估计量b 1满足E ( b 1 ) = B 1,这表示估计量b 1具备 性。

2.广义差分法适用于估计存在 问题的经济计量模型。

3.在区间预测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测的置信概率越高,预测的精度越 。

4.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参数的基本准则是使 达到最小。

5.以X 为解释变量,Y 为被解释变量,将X 、Y 的观测值分别取对数,如果这些对数值描成的散点图近似形成为一条直线,则适宜配合 模型。

6.当杜宾-瓦尔森统计量 d = 4时,ρˆ= ,说明 。

7.对于模型i i i X Y μββ++=10,为了考虑“地区”因素(北方、南方两种状态)引入2个虚拟变量,则会产生 现象。

8. 半对数模型LnY i = B 0 + B 1X i + µI 又称为 模型。

9.经典线性回归模型Y i = B 0 + B 1X i + µi 的最小二乘估计量b 0、b 1的关系可用数学式子表示为 。

三 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共20分)1.截面数据是指--------------------------------------------------------------(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2.参数估计量βˆ具备有效性是指------------------------------------------( ) A .0)ˆ(=βar V B.)ˆ(βarV 为最小 C .0)ˆ(=-ββD.)ˆ(ββ-为最小 3.如果两个经济变量间的关系近似地表现为:当X 发生一个绝对量(X ∆)变动时,Y 以一个固定的相对量(Y Y /∆)变动,则适宜配合的回归模型是------------------------------------------------------------------------------------------- ( )A .i i i X Y μβα++= B.i i i X Y μβα++=ln C .i ii X Y μβα++=1D.i i i X Y μβα++=ln ln 4.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不可能用到的假设检验是----------( ) A .置信区间检验 B.t 检验 C.F 检验 D.游程检验5.如果戈里瑟检验表明 ,普通最小二乘估计的残差项有显著的如下性质:24.025.1i i X e +=,则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时,权数应选择-------( )A .i X 1 B. 21i X C.24.025.11iX + D.24.025.11i X +6.对于i i i i X X Y μβββ+++=22110,利用30组样本观察值估计后得56.827/)ˆ(2/)ˆ(2=-∑-∑=iiiY Y Y Y F ,而理论分布值F 0.05(2,27)=3.35,,则可以判断( )A . 01=β成立 B. 02=β成立 C. 021==ββ成立 D. 021==ββ不成立7.为描述单位固定成本(Y )依产量(X )变化的相关关系,适宜配合的回归模型是:A .i i i X Y μβα++= B.i i i X Y μβα++=ln C .i ii X Y μβα++=1D.i i i X Y μβα++=ln ln 8.根据一个n=30的样本估计ii i e X Y ++=10ˆˆββ后计算得d=1.4,已知在95%的置信度下,35.1=L d ,49.1=U d ,则认为原模型------------------------( )A .存在正的一阶线性自相关 B.存在负的一阶线性自相关 C .不存在一阶线性自相关 D.无法判断是否存在一阶线性自相关9.对于ii i e X Y ++=10ˆˆββ,判定系数为0.8是指--------------------( ) A .说明X 与Y 之间为正相关 B. 说明X 与Y 之间为负相关 C .Y 变异的80%能由回归直线作出解释 D .有80%的样本点落在回归直线上10. 线性模型i i i i X X Y μβββ+++=22110不满足下列哪一假定,称为异方差现象-------------------------------------------------------------------------------( )A .0)(=j i ov C μμ B.2)(σμ=i ar V (常数) C .0),(=i i ov X C μ D.0),(21=i i ov X X C11.设消费函数i i i X D Y μβαα+++=10,其中虚拟变量⎩⎨⎧=南方北方01D ,如果统计检验表明1α统计显著,则北方的消费函数与南方的消费函数是--( )A .相互平行的 B.相互垂直的 C.相互交叉的 D.相互重叠的12. 在建立虚拟变量模型时,如果一个质的变量有m 种特征或状态,则一般引入几个虚拟变量:----------------------------------------------------------------( )A .m B.m+1 C.m -1 D.前三项均可 13. 在模型i i iX Y μββ++=ln ln ln 10中,1β为---------------------( )A .X 关于Y 的弹性 B.X 变动一个绝对量时Y 变动的相对量 C .Y 关于X 的弹性 D.Y 变动一个绝对量时X 变动的相对量14.对于i i i e X Y ++=10ˆˆββ,以S 表示估计标准误差,iY ˆ表示回归值,则-------------------------------------------------------------------------------------------( )A .S=0时,0)ˆ(=-∑ti Y Y B.S=0时,∑==-ni i i Y Y 120)ˆ( C .S=0时,)ˆ(ii Y Y -∑为最小 D.S=0时,∑=-ni i i Y Y 12)ˆ(为最小 15.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工作步骤是-----------------------------(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 .理论分析→数据收集→计算模拟→修正模型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应用模型16.产量(X ,台)与单位产品成本(Y ,元/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 Y5.1356ˆ-=,这说明-----------------------------------------------------------( )A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1.5个百分点B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1.5元C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1.5个百分点D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1.5元17.下列各回归方程中,哪一个必定是错误的------------------------( )A .8.02.030ˆ=+=XY i i r X Y B. 91.05.175ˆ=+-=XY i i r X Y C .78.01.25ˆ=-=XY ii r X Y D. 96.05.312ˆ-=--=XY ii r X Y18.用一组有28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i i i X Y μββ++=10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1β的显著性作t 检验,则1β显著地不等于0的条件是统计量t 大于-------------------------------------------------------------------------------------( )A .t 0.025(28) B. t 0.05(28) C. t 0.025(26) D. t 0.05(26)19.下列哪种形式的序列相关可用DW 统计量来检验(V t 为具有零均值、常数方差,且不存在序列相关的随机变量)---------------------------------( )A .t t t V +=-1ρμμ B.t t t t V +⋅⋅⋅++=--121μρρμμ C. t t V ρμ= D. ⋅⋅⋅++=-12t t t V V ρρμ20.对于原模型t t t X Y μββ++=10,一阶差分模型是指------------( )A .)()()(1)(1t tt t t t t X f X f X X f X f Y μββ++=B .t t t X Y μβ∆+∆=∆1C .t t t X Y μββ∆+∆+=∆10D .)()()1(11101----+-+-=-t t t t t t X X Y Y ρμμρβρβρ四 多项选择题(每个2分,共10分)1.以Y 表示实际值,Y ˆ表示回归值,ie 表示残差项,最小二乘直线满足------------------------------------------------------------------------------------------( )A .通用样本均值点(Y X ,) B.ii Y Y ˆ∑=∑ C .0),ˆ(=i i ov e Y C D.0)ˆ(2=-∑i i Y Y E .0)ˆ(=-∑Y Y i2.剩余变差(RSS )是指--------------------------------------------------( )A .随机因素影响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差B .解释变量变动所引起的被解释变量的变差C .被解释变量的变差中,回归方程不能作出解释的部分D .被解释变量的总变差与解释变量之差E .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值与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3. 对于经典线性回归模型,0LS 估计量具备------------------------( ) A .无偏性 B.线性特性 C.正确性 D.有效性 E.可知性4. 异方差的检验方法有---------------------------------------------------( ) A .残差的图形检验 B.游程检验 C.White 检验D.帕克检验E.方差膨胀因子检验5. 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有---------------------------------------------------( ) A .从模型中删掉不重要的解释变量 B.获取额外的数据或者新的样本 C.重新考虑模型 D.利用先验信息 E. 广义差分法五 简答计算题(4题,共50分)1. 简述F 检验的意图及其与t 检验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习题集及详解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集及详解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和_________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解释变量的__________检验。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解释概念:多重共线性 SRF 解释变量的边际贡献⼀阶偏相关系数⾃相关最⼩⽅差准则 OLS 偏相关系数 WLS Ut⼆阶偏相关系数技术⽅程式零阶偏相关系数经验加权法虚拟变量不完全多重共线性多重可决系数边际贡献的F检验 OLSE PRF 阿尔蒙法 BLUE复相关系数滞后效应异⽅差性⾼斯-马尔可夫定理可决系数⼆.单项选择题: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法⼀般分为以下四个步骤()A.确定科学的理论依据、模型设定、模型修定、模型应⽤B.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C.搜集数据、模型设定、估计参数、预测检验D.模型设定、模型修定、结构分析、模型应⽤2、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法主要⽤于检验()A.异⽅差性 B.⾃相关性 C.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3、在某个结构⽅程恰好识别的条件下,不适⽤的估计⽅法是( )A . 间接最⼩⼆乘法 B.⼯具变量法C. ⼆阶段最⼩⼆乘法D.普通最⼩⼆乘法4、在利⽤⽉度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时,如果⼀年⾥的12个⽉全部表现出季节模式,则应该引⼊虚拟变量个数为()A. 4B. 12C. 11D. 65、White 检验可⽤于检验()A.⾃相关性 B. 异⽅差性C.解释变量随机性 D.多重共线性6、如果回归模型违背了⽆⾃相关假定,最⼩⼆乘估计量是( )A.⽆偏的,有效的 B. 有偏的,⾮有效的C.⽆偏的,⾮有效的 D. 有偏的,有效的7、已知DW统计量的值接近于2,则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阶⾃相关系数近似等于( )A. 08、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认为具有⼀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 )A.内⽣变量B.外⽣变量C.虚拟变量D.前定变量9、应⽤DW检验⽅法时应满⾜该⽅法的假定条件,下列不是其假定条件的为()A.解释变量为⾮随机的B.被解释变量为⾮随机的C.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含有滞后内⽣变量D.随机误差项服从⼀阶⾃回归10、⼆元回归模型中,经计算有相关系数=0.9985 ,则表明()A.X2和X3间存在完全共线性B. X2和X3间存在不完全共线性C. X2对X3的拟合优度等于 0.9985D.不能说明X2和X3间存在多重共线性11、在DW检验中,存在正⾃相关的区域是()A. 4-dL <d<4 B. 0LD. dLU,4-dUL12、库伊克模型不具有如下特点()A. 原始模型为⽆限分布滞后模型,且滞后系数按某⼀固定⽐例递减B.以⼀个滞后被解释变量Yt-1代替了⼤量的滞后解释变量Xt-1,Xt-2,…,从⽽最⼤限度的保证了⾃由度C.滞后⼀期的被解释变量Yt-1与Xt的线性相关程度肯定⼩于Xt-1,Xt-2,…的相关程度,从⽽缓解了多重共线性的问题D.由于,因此可使⽤OLS⽅法估计参数,参数估计量是⼀致估计量13、在具体运⽤加权最⼩⼆乘法时,如果变换的结果是, 则Var(ut)是下列形式中的哪⼀种?( )14、将内⽣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15、在异⽅差的情况下,参数估计值仍是⽆偏的,其原因是()A.零均值假定不成⽴B.序列⽆⾃相关假定成⽴C.⽆多重共线性假定成⽴D.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假定成⽴1、经济计量模型是指( )A.投⼊产出模型B.数学规划模型C.包含随机⽅程的经济数学模型D.模糊数学模型2、对于回归模型Yt =α+α1Xt+ α2Yt-1+ut,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相关的统计量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时序数据和横截⾯数据没有差异B. 对总体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没有必要C. 总体回归⽅程与样本回归⽅程是有区别的D. 判定系数R2不可以⽤于衡量拟合优度4、在给定的显著性⽔平之下,若 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 dL和 dU,则当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 )A.存在⼀阶正⾃相关B.存在⼀阶负相关C.不存在序列相关D.存在序列相关与否不能断定5、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若解释变量X1i 和X2i 的观测值成⽐例,即有X1i=k X2i,其中k为⾮零常数,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 异⽅差B. 多重共线性C. 序列⾃相关D. 设定误差6、对联⽴⽅程组模型估计的⽅法主要有两类,即()A. 单⼀⽅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B. 间接最⼩⼆乘法和系统估计法C. 单⼀⽅程估计法和⼆阶段最⼩⼆乘法D. ⼯具变量法和间接最⼩⼆乘法7、已知模型的形式为 ,在⽤实际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估计的时候,测得DW统计量为0.6453,则⼴义差分变量是( )8、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与判定系数之间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有()A. 与均⾮负B.判断多元回归模型拟合优度时,使⽤C.模型中包含的解释变量个数越多,与R2就相差越⼤D.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于1,则 < R29、对多元线性回归⽅程的显著性检验,所⽤的F统计量可表⽰为()10、在回归模型中,正确地表达了随机扰动项序列相关的是()A. COV (µi ,µj)≠0,i ≠ j B. COV (µi,µj) = 0,i ≠ jC. COV (Xi ,Xj) =0, i≠j D. COV (Xi,Xj)≠0, i ≠ j11、在DW检验中,存在负⾃相关的判定区域是()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异⽅差是样本现象B.异⽅差的变化与解释变量的变化有关C.异⽅差是总体现象D.时间序列更易产⽣异⽅差13、设x1 ,x2为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则体现完全多重共线性是()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关是⼀种随机误差现象B.⾃相关产⽣的原因有经济变量的惯性作⽤C.检验⾃相关的⽅法有F检验法D.修正⾃相关的⽅法有⼴义差分法15、利⽤德宾 h 检验⾃回归模型扰动项的⾃相关性时,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德宾h检验只适⽤⼀阶⾃回归模型B. 德宾h检验适⽤任意阶的⾃回归模型C. 德宾h 统计量渐进服从t分布D. 德宾h检验可以⽤于⼩样本问题1、以下变量中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有()A、外⽣变量B、滞后内⽣变量C、虚拟变量D、前定变量E、内⽣变量2、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认为具有⼀定概率分布的随机数是( )A、内⽣变量B、外⽣变量C、虚拟变量D、前定变量3、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内⽣变量()A.可以分为政策变量和⾮政策变量B.是可以加以控制的独⽴变量C.其数值由模型所决定,是模型求解的结果D.和外⽣变量没有区别4、在下列各种数据中,()不应作为经济计量分析所⽤的数据。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计量经济学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__________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结合。

2.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因素之间__________的关系,用__________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3.经济数学模型是用__________描述经济活动。

4.计量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侧重面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和__________计量经济学。

5.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

6.建模过程中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工作,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确定理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主要指确定__________。

8.可以作为解释变量的几类变量有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__________变量和__________变量。

9.选择模型数学形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

10.研究经济问题时,一般要处理三种类型的数据:__________数据、__________数据和__________数据。

11.样本数据的质量包括四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模型参数的估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软件的应用等内容。

13.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通过的检验分别是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和__________检验。

14.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随机误差项的__________检验、__________检验、解释变量的__________检验。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解决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计量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和进行经济预测。

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解答练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简单线性回归模型考虑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表示为:Y = β0 + β1X + ε,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X是解释变量,β0和β1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出β0和β1的值。

答案:最小二乘法是通过最小化残差平方和来估计回归系数的方法。

对于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使用公式来计算β0和β1的估计值。

β1的估计值为:β1 = Σ((Xi - Xbar)(Yi - Ybar)) / Σ((Xi - Xbar)^2),其中Xi和Yi 分别是第i个观测值的X和Y的值,Xbar和Ybar分别是X和Y的样本均值。

β0的估计值为:β0 = Ybar - β1 * Xbar,其中Ybar是Y的样本均值。

第二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虑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示为:Y = β0 + β1X1 + β2X2 + ... + βkXk + ε,其中Y是被解释变量,X1、X2、...、Xk是解释变量,β0、β1、β2、...、βk是回归系数,ε是误差项。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出β0、β1、β2、...、βk的值。

答案: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使用矩阵表示来计算回归系数的估计值。

假设我们有n个观测值和k个解释变量,可以将回归模型表示为矩阵形式:Y = Xβ + ε,其中Y是n×1的向量,X是n×(k+1)的矩阵,β是(k+1)×1的向量,ε是n×1的向量。

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为:β = (X'X)^(-1)X'Y,其中X'表示X的转置,^(-1)表示矩阵的逆。

计量经济学练习和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和答案

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计量经济学是__________的一个分支学科。

C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4、横截面数据是指__________。

A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__________。

C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__________。

AA 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 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 应用计量经济模型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__________。

D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__________。

AA建立模型、收集样本数据、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模型评价C 个体设计、总体设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__________。

D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15、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__________。

B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2、相关关系是指__________。

DA 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 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 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 变量间不确定性的依存关系5、参数β的估计量ˆβ具备有效性是指__________。

B A ˆvar ()=0βB ˆvar ()β为最小C ˆ()0ββ-= D ˆ()ββ-为最小 7、设样本回归模型为i 01i i ˆˆY =X +e ββ+,则普通最小二乘法确定的iˆβ的公式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试题及答案(I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参数估量的方法可以分两类,即:( )A.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量法B.单方程估量法和系统估量法C.单方程估量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D.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2 .当模型中第i 个方程是不行识别的,则该模型是( )A.可识别的B.不行识别的C.过度识别D .恰好识别3 .结构式模型中的每一个方程都称为结构式方程,在结构方程中,解释变量可以是前定变量,也可以是( )A.外生变量B.滞后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4 .己知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接近于-1,则DW 统计量近似等于( ) A.0B.lC.2D.45 .假设回归模型为其中Xi 为随机变量,Xi 与Ui 相关则的一般最小二乘估量量( )A.无偏且全都B.无偏但不全都C.有偏但全都D.有偏且不全都6 .假定正确回归模型为,若遗漏了解释变量X2,且XI 、X2线性相关则的一般最小二乘法估量量()B.无偏但不全都C.有偏但全都D.有偏且不全都7 .对于误差变量模型,模型参数的一般最小二乘法估量量是( )A.无偏且全都的B.无偏但不全都C.有偏但全都 8 .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B.多重共线性C.序列相关9 .对于误差变量模型,估量模型参数应采纳( )A.一般最小二乘法B.加权最小二乘法C.广义差分法10 .设无限分布滞后模型满意koyck 变换的假定,则长期影响乘数为()A.B.C.D.IL 系统变参数模型分为( )A.截距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B.季节变动模型和斜率变动模型C.季节变动模型和截距变动模型D.截距变动模型和截距、斜率同时变动模型 12.虚拟变量()A.主要来代表质的因素,但在有些状况下可以用来代表数量因素B.只能代表质的因素C.只能代表数量因素A.无偏且全都D.有偏且不全都 D.设定误差 D.工具变量法D.只能代表季节影响因素 13.单方程经济计量模型必定是()A.行为方程B.政策方程C.制度方程D.定义方程14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A.O≤DW≤1B.-1≤DW≤1C.-2≤DW≤2D.0≤DW≤415 .依据判定系数R2与F 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2=l 时有( )A.F=1B.F=-∣C.F=∞D.F=O16 .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dL 和du,则当dL<DW<du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A.存在一阶正自相关B.存在一阶负相关C .不存在序列相关D.存在序列相关与否不能断定17 .设P 为总体相关系数,I •为样本相关系数,则检验H:P=O 时,所用的统计量是()A. C.18 .经济计量分析的工作程序(19 .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n 为样本容量。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计量经济学答案 整理版 (1)

计量经济学答案 整理版 (1)

《计量经济学》期末总复习《计量经济学》期末总复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双对数线性模型lnY i =ln β0+β1lnX i +u i 中,β1的含义是( D ) A .Y 关于X 的增长量 B .Y 关于X 的发展速度 C .Y 关于X 的边际倾向 D .Y 关于X 的弹性2.在二元线性回归模型:i i 22i 110i u X X Y +β+β+β=中,1β表示( A ) A .当X 2不变、X 1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 B .当X 1不变、X 2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变动 C .当X 1和X 2都保持不变时, Y 的平均变动 D .当X 1和X 2都变动一个单位时, Y 的平均变动3.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4.DW 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B ) A .异方差 B .序列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设定误差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ˆ是( B )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 .无偏的、一致的 D .无偏的、非一致的6.设某商品需求模型为Y t =β0+β1X t + u t ,其中Y 是商品的需求量,X 是商品价格,为了考虑全年4个季节变动的影响,假设模型中引入了4个虚拟变量,则会产生的问题为( D ) A .异方差性B .序列相关C .不完全的多重共线性D .完全的多重共线性7.当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模型Y i =α0+α1D+β1X i +β2 (DX i )+u i 退化为截距变动模型时,能通过统计检验的是( C ) A .α1≠0,β2≠0 B .α1=0,β2=0 C .α1≠0,β2=0 D .α1=0,β2≠08.若随着解释变量的变动,被解释变量的变动存在两个转折点,即有三种变动模式,则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中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9.对于无限分布滞后模型Y t =α+β0X t +β1X t-1+β2X t-2+…+u t ,无法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参数是因为( B ) A .参数有无限多个 B .没有足够的自由度 C .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D .存在序列相关10.使用多项式方法估计有限分布滞后模型Y t =α+β0X t +β1X t-1+…+βk X t-k +u t 时,多项 式βi =α0+α1i+α2i 2+…+αm i m 的阶数m 必须( A ) A .小于k B .小于等于k C .等于k D .大于k11.对于无限分布滞后模型Y t =α+β0X t +β1X t-1+β2X t-2+…+u t ,Koyck 假定βk =β0λk ,0<λ<l ,则长期影响乘数为( A )A .λ-β10B .λ-11C .1-λD .λ-β∑1i12.对自回归模型进行自相关检验时,若直接使用DW 检验,则DW 值趋于( A ) A .0 B .1 C .2 D .413.对于Koyck 变换模型Y t =α(1-λ)+ β0X t +λY t-1+V t ,其中V t =u t -λu t-1,则可用作Y t-1的工具变量为( B ) A .X t B .X t-1 C .Y tD .V t14.使用工具变量法估计恰好识别的方程时,下列选项中有关工具变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A .工具变量可选用模型中任意变量,但必须与结构方程中随机误差项不相关B .工具变量必须与将要替代的内生解释变量高度相关C .工具变量与所要估计的结构方程中的前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必须很弱,以避免多重共 线性D .若引入多个工具变量,则要求这些工具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15.根据实际样本资料建立的回归模型是( C ) A .理论模型 B .回归模型 C .样本回归模型D .实际模型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函数f(L ,K)的性质是( D ) A .f(0,K)=f(L ,0)=0 B .0Kf,0L f ≥∂∂≥∂∂ C .边际生产力递减D .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小于零17.关于经济预测模型,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 .经济预测模型要求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B .经济预测模型比较注重对历史数据的拟合优度C .经济预测模型比较注重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结构的分析与模拟D .经济预测模型不太注重对经济活动行为的描述18.关于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中的季度模型,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季度模型以季度数据为样本 B .季度模型一般规模较大 C .季度模型主要用于季度预测 D .季度模型注重长期行为的描述19.宏观经济模型的导向是( A ) A .由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决定的 B .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C .由总供给决定的D .由总需求决定的20.X 与Y 的样本回归直线为( D ) A .Y i =β0十β1X i +u i B .Y i =i i 10u X +β+β∧∧ C .E(Y i )=β0十β1X i D .i Y ∧=i 10X ∧∧β+β21.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若解释变量X 1和X 2的观测值成比例,即X 1i =KX 2i ,其中K 为常数,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C ) A ,方差非齐性 B .序列相关 C .多重共线性 D .设定误差22.回归分析中,用来说明拟合优度的统计量为( C )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标准差23.若某一正常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可以断定( B ) A .它具有不变的价格弹性 B .随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C .随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D .需求无弹性24.在判定系数定义中,ESS 表示( B ) A .∑(Y i —Y)2B .∑2i )Y Y (-∧C .∑(Y i -∧Y )2 D .∑(Y i —Y )25.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D ) A .O≤DW≤1 B .-1≤DW≤1 C .-2≤DW≤2 D .O≤DW≤426.误差变量模型是指( A ) A .模型中包含有观测误差的解释变量 B .用误差作被解释变量C .用误差作解释变量D .模型中包含有观测误差的被解释变量28.将社会经济现象中质的因素引入线性模型( C ) A .只影响模型的截距 B .只影响模型的斜率C .在很多情况下,不仅影响模型截距,还同时会改变模型的斜率D .既不影响模型截距,也不改变模型的斜率29.时间序列资料中,大多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对于分布滞后模型,这种序列相关问题就转化为( B ) A .异方差问题 B .多重共线性问题 C .随机解释变量问题 D .设定误差问题30.根据判定系数R 2与F 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R 2=1时有( D ) A .F=-1 B .F=0 C .F=1 D .F=∞31.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核心部分包括总需求、总供给和( C ) A .建模时所依据的经济理论B .总收入C .关于总需求,总生产和总收入的恒等关系D .总投资33.用模型描述现实经济系统的原则是( B ) A .以理论分析作先导,解释变量应包括所有解释变量 B .以理论分析作先导,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 C .模型规模越大越好,这样更切合实际情况 D .模型规模大小要适度,结构尽可能复杂34.下列模型中E(Y i )是参数1β的线性函数,并且是解释变量X i 的非线性函数的是( B )A .E(Y i )=2i 210X β+β B .E(Y i )=i 10X β+β C .E(Y i )=i10X 1β+β D .E(Y i )=i10X 1β+β35.估计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准则是:确定0∧β、1∧β,使得( A ) A .∑(Y i -0∧β-1∧βX i )2最小B .∑(Y i -0∧β-1∧βX i -e i )2最小 C .∑(Y i -0∧β-1∧βX i -u i )2最小 D .∑(Y i -i 10X β-β)2最小36.在模型Y i =i1u i 0e X ββ中,下列有关Y 对X 的弹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1β是Y 关于X 的弹性B .0β是Y 关于X 的弹性C .ln 0β是Y 关于X 的弹性D .ln 1β是Y 关于X 的弹性37.假设回归模型为Y i =i i u X +β,其中X i 为随机变量,且X i 与u i 相关,则β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 D ) A .无偏且不一致 B .无偏但不一致 C .有偏但一致 D. 有偏且不一致38.设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模型为Y i =i i 2i 110u )DX (X D +β+β+α+α,其中D 为虚拟变量。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全部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全部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一)一、判断正误1.在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非确定性关系时,回归分析是唯一可用的分析方法。

( ) 2.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

( )3.无论回归模型中包括多少个解释变量,总离差平方和的自由度总为(n -1)。

( ) 4.当我们说估计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显著的,意思是说它显著地异于0。

( )5.总离差平方和(TSS )可分解为残差平方和(ESS )与回归平方和(RSS )之和,其中残差平方和(ESS )表示总离差平方和中可由样本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

( ) 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F 检验和t 检验是一致的。

( )7.当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往往会低估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 ) 8.如果随机误差项的方差随解释变量变化而变化,则线性回归模型存在随机误差项的自相关。

( )9.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会对回归模型的正确建立和统计推断带来严重后果。

( ) 10...D W 检验只能检验一阶自相关。

( ) 二、单选题1.样本回归函数(方程)的表达式为( )。

A .i Y =01i i X u ββ++ B .(/)i E Y X =01i X ββ+C .i Y =01ˆˆi i X e ββ++D .ˆi Y =01ˆˆiX ββ+ 2.下图中“{”所指的距离是( )。

A .随机干扰项B .残差C .i Y 的离差D .ˆiY 的离差 3.在总体回归方程(/)E Y X =01X ββ+中,1β表示(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 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4.可决系数2R 是指( )。

A .剩余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B .总离差平方和占回归平方和的比重C .回归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D .回归平方和占剩余平方和的比重 5.已知含有截距项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2i e ∑=800,估计用的样本容量为24,则随机误差项i u 的方差估计量为( )。

(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大全(含答案)

(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大全(含答案)
答:内生变量为货币供给 、投资 和产出 。
外生变量为滞后一期的货币供给 以及价格指数
5.对模型进行识别。(4分)
答:根据模型识别的阶条件
方程(1):k=0<m-1=2,不可识别。
方程(2):k=2=m-1,恰好识别。
方程(3):k=2=m-1,恰好识别。
6.指出恰好识别方程和过度识别方程的估计方法。(6分)
0.86
S.E. of regression
0.11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6
Sum squared resid
0.21
Schwarz criterion
-1.36
Log likelihood
15.8
Fbin-Watson stat
0.81
3、对可识别方程,你将用哪种方法进行估计,为什么?
计量经济学试题二答案
一、判断正误(20分)
1.随机误差项 和残差项 是一回事。(F)
2.给定显著性水平a及自由度,若计算得到的 值超过临界的t值,我们将接受零假设(F)
3.利用OLS法求得的样本回归直线 通过样本均值点 。(T)
4.判定系数 。(F)
1.基准类是什么?
2.解释各系数所代表的含义,并预期各系数的符号。
3.若 ,你得出什么结论?
六、什么是自相关?杜宾—瓦尔森检验的前提条件和步骤是什么?(15分)
七、考虑下面的联立方程模型: 其中, , 是内生变量, 是外生变量, 是随机误差项(15分)
1、求简化形式回归方程?
2、判定哪个方程是可识别的(恰好或过度)?
8.在存在异方差情况下,常用的OLS法总是高估了估计量的标准差。()
9.识别的阶条件仅仅是判别模型是否可识别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计量经济学题库带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带答案

计量经济学总复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一词构造出来2.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 .内生变量B .外生变量C .滞后变量D .前定变量3.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4.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 .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5.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 .虚拟变量B .控制变量C .政策变量D .滞后变量6.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B .时间序列数据C .修匀数据D .原始数据7.进行相关分析时的两个变量( A )。

A .都是随机变量B .都不是随机变量C .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不是随机变量D .随机的或非随机都可以8.表示x 和y 之间真实线性关系的是( C )。

A .01ˆˆˆt t Y X ββ=+ B .01()t t E Y X ββ=+ C .01t t t Y X u ββ=++ D .01t t Y X ββ=+9.参数β的估计量ˆβ具备有效性是指( B )。

A .ˆvar ()=0βB .ˆvar ()β为最小C .ˆ()0ββ-=D .ˆ()ββ-为最小10.对于01ˆˆi i i Y X e ββ=++,以σˆ表示估计标准误差,Y ˆ表示回归值,则( B )。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超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

A .统计学B .数学C .经济学D .数理统计学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 )一词构造出来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

A .控制变量B .解释变量C .被解释变量D .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

A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C .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 .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

A .时期数据B .混合数据C .时间序列数据D .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 .内生变量B .外生变量C .滞后变量D .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 .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 .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 .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 .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 .控制变量B .政策变量C .内生变量D .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B .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C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 .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 .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计量经济学中,回归分析的目的是:A. 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B. 预测变量的未来值C. 确定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D. 以上都是2. 在简单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自变量X的值增加一个单位,而其他条件不变,因变量Y的预期变化量称为:A. 回归系数B. 回归截距C. 残差D. 标准误差3. 下列哪个不是计量经济学中常见的异方差性来源:A. 测量误差B. 非线性关系C. 不同规模效应D. 多重共线性4. 计量经济学中,Durbin-Watson统计量用于检测:A. 异方差性B. 自相关性C. 非线性D. 异常值5.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如果两个或多个自变量高度相关,这可能导致:A. 模型过拟合B. 模型欠拟合C. 多重共线性D. 自相关6. 以下哪个是时间序列数据的特点:A. 观测值是随机的B. 观测值之间没有时间顺序C. 观测值具有时间顺序D. 观测值是独立的7. 计量经济学中,如果模型的残差呈现出某种趋势,这通常表明:A. 模型是正确的B. 模型存在遗漏变量C. 模型存在异方差性D. 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8. 以下哪个是协整分析的目的:A. 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B. 确定变量之间的短期关系C. 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D. 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9. 在计量经济学中,如果一个变量是内生的,这可能意味着:A. 该变量是外生的B. 该变量受到模型中其他变量的影响C. 该变量是随机的D. 该变量是固定的10. 以下哪个是面板数据模型的特点:A. 只包含时间序列数据B. 只包含横截面数据C. 结合了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D. 不包含任何时间序列数据或横截面数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计量经济学中异方差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协整,并说明协整分析在经济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

3. 描述面板数据模型相对于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模型的优势。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习题讲解(一)一、选择题 1、样本回归函数(方程)的表达式为( D )A.i i i X Y μββ++=10B.i i X X Y E 10)(ββ+=C.i i i e X Y ++=10ˆˆββD.ii X Y 10ˆˆˆββ+= 2、反映由模型中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那部分离差大小的是( B )A.总离差平方和B.回归平方和C.残差平方和D.都不是3、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个数(不包括常数项),n 为样本容量,RSS 为残差平方和,ESS 为回归平方和,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B ) A.TSS ESS F = B.)1(--=k n RSS k ESS F C.)1(1---=k n TSS k ESS F D.TSSRSS F = 4、对于某样本回归模型,已求得DW 的值为l ,则模型残差的自相关系数∧ρ近似等于( C )A.-0.5B.0C.0.5D.1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检验异方差( D )A.戈德菲尔特——匡特检验B.怀特检验C.戈里瑟检验D.D-W 检验6、根据一个n =30的样本估计tt t e X Y ++=10ˆˆββ后计算得D.W.=1.2,已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35.1=L d ,49.1=U d ,则认为原模型( C )。

A.不存在一阶序列相关B.不能判断是否存在一阶序列相关C.存在正的一阶序列相关D.存在负的一阶序列相关7、某商品需求函数模型为i i i X Y μββ++=10,其中Y 为需求量,X 为价格。

为了考虑“地区”(农村、城市)和“季节”(春、夏、秋、冬)两个因素的影响,拟引入虚拟变量,则应引入虚拟变量的个数为( B )A.2B.4C.5D.68、可以用于联立方程计量模型方程间误差传递性检验的统计量是( C )A.均方百分比误差B.F 检验统计量C.均方根误差D.滚动预测检验9、下列属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是( D )A. t t t t X X Y μβββ++++=- 1210B. t t t t t Y Y X Y μββββ++++=--231210C. t t t t Y Y Y μβββ++++=- 1210D. t k t k t t t X X X Y μββββ+++++=+--1121010、估计模型Y t =β0+β1X t +β2Y t-1+μt (其中μt 满足线性模型的全部假设)参数的适当方法是( D )A.二阶段最小二乘法B.间接最小二乘法C.广义差分法D.工具变量法11、考察某地区农作物种植面积与农作物产值的关系,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i i i X Y μββ++=10(X 表示农作物种植面积、Y 表示农作物产值),采用30个样本,根据OLS 方法得54.0ˆ1=β,对应标准差045.01ˆ=βS ,那么,1β对应的统计量t 为( )A.12B.0.0243C.2.048D.1.70112、一无线性回归模型 的最小二乘回归结果显示,残差平方和RSS=40.32,样本容量为25,则回归模型的标准差 为( B )1.324 C13、k 表示模型系统中先决变量的个数(含常数项),i k 表示第i 个方程中先决变量的个数(含常数项),i g 表示第i 个方程中内生变量的个数,识别的阶条件为1-<-i i g k k ,表示( B )A.第i 个方程恰好识别B.第i 个方程不可识别C.第i 个方程过度识别D.第i 个方程具有唯一的统计形式14、当随机误差项存在序列相关时,单位根检验采用的是(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一模型的最小二乘的回归结果如下:
i i
ˆY =101.4-4.78X (45.2)(1.53) n=30 R 2=0.31
其中,Y :政府债券价格(百美元),X :利率(%)。

回答以下问题:
(1)系数的符号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为什么左边是i ˆY 而不是i Y ; (3)在此模型中是否漏了误差项i u ;(4)该模型参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答:(1)系数的符号是正确的,政府债券的价格与利率是负相关关系,利率的上升会引起政府债券价格的下降。

(2)i Y 代表的是样本值,而i
ˆY 代表的是给定i X 的条件下i Y 的期望值,即ˆ(/)i i i Y E Y X =。

此模型是根据样本数据得出的回归结果,左边应当是i Y 的期望值,因此是i
ˆY 而不是i Y 。

(3)没有遗漏,因为这是根据样本做出的回归结果,并不是理论模型。

(4)截距项101.4表示在X 取0时Y 的水平,本例中它没有实际意义;斜率项-4.78表明利率X 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引起政府债券价格Y 降低478美元。

2、有10户家庭的收入(X ,元)和消费(Y ,百元)数据如下表:
10户家庭的收入(X )与消费(Y )的资料 X 20 30 33 40 15 13 26 38 35 43 Y 7 9 8 11 5 4 8 10 9 10
若建立的消费Y 对收入X 的回归直线的Eviews 输出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var
Adjusted R-squared 0.892292 F-statistic 75.55898
(1)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及解释能力。

(2)在95%的置信度下检验参数的显着性。

(0.025(10) 2.2281t =,0.05(10) 1.8125t =,0.025(8) 2.3060t =,0.05(8) 1.8595t =)
(3)在95%的置信度下,预测当X =45(百元)时,消费(Y )的置信区间。

(其
中29.3x =,2()992.1x x -=∑)
答:(1)回归模型的R 2=0.9042,表明在消费Y 的总变差中,由回归直线解释的部分占到90%以上,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及解释能力较好。

(2)对于斜率项,11
ˆ
0.20238.6824ˆ0.0233
()b t s b ===>0.05(8) 1.8595t =,即表明斜率项
显着不为0,家庭收入对消费有显着影响。

对于截距项,
00ˆ 2.1727
3.0167ˆ0.7202
()b t s b ===>0.05(8) 1.8595t =,即表明截距项也显着不为0,通过了显
着性检验。

(3)Y f =2.17+0.2023×45=11.2735
0.025(8) 1.8595 2.2336 4.823t ⨯=⨯=
95%置信区间为(11.2735-4.823,11.2735+4.823),即(6.4505,16.0965)。

1、在相关和回归分析中,已知下列资料:
222X Y i 1610n=20r=0.9(Y -Y)=2000σσ∑=,=,,,
问题:
(1)计算Y 对X 的回归直线的斜率系数。

(2)计算回归变差和剩余变差。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答:(1
)1cov(,)()()1
t t x y x x y y n =--=-∑
=0.911.38 ()()(201)11.38216.30t
t
x x y y --=-⨯=∑
()() 5.37x x y y --=
==
斜率系数:122
()()216.30ˆ7.50() 5.37t t t x x y y b x x --===-∑∑ (2)R 2=r 2=0.92=0.81,
剩余变差:22()2000t i RSS e y y ==-=∑∑ 总变差:TSS =RSS/(1-R 2)=2000/(1-0.81)=10526.32
(3)22
2000
ˆ111.112
202
t
e
n σ
=
=
=--∑
2、下表为日本的汇率与汽车出口数量数据,
X:年均汇率(日元/美元) Y:汽车出口数量(万辆) 问题:(1)画出X 与Y 关系的散点图。

(2)计算X 与Y 的相关系数。

其中X 129.3=
,Y 554.2=,2
X X
4432.1∑
(-)=
,2
Y Y 68113.6∑(-)=,()()X X Y Y ∑--=16195.4 (3)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和出的模型为
ˆ81.72 3.65Y
X =+ t 值 1.2427 7.2797 R 2=0.8688 F=52.99 解释参数的经济意义。

答:(1)散点图如下:
300
400
500
600
70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X
Y
(2)()()XY
X X Y Y r --==
(3)截距项81.72表示当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0时日本的汽车出口量,这个数
据没有实际意义;斜率项3.65表示汽车出口量与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正相关,当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每上升1元,会引起日本汽车出口量上升3.65万辆。

1、对某地区大学生就业增长影响的简单模型可描述如下:
t t t t t gGDP gGDP gPOP gMIN gEMP μβββββ+++++=4132110
式中,为新就业的大学生人数,MIN1为该地区最低限度工资,POP 为新毕业的大学生人数,GDP1为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 为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 表示年增长率。

(1)如果该地区政府以多多少少不易观测的却对新毕业大学生就业有影响的因
素作为基础来选择最低限度工资,则OLS估计将会存在什么问题?
(2)令MIN为该国的最低限度工资,它与随机扰动项相关吗?
(3)按照法律,各地区最低限度工资不得低于国家最低工资,哪么gMIN能成为gMIN1的工具变量吗?
答:(1)由于地方政府往往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当前的经济状况以及期望的经济发展前景来定制地区最低限度工资水平的,而这些因素没有反映在上述模型中,而是被归结到了模型的随机扰动项中,因此gMIN1 与?不仅异期相关,而且往往是同期相关的,这将引起OLS估计量的偏误,甚至当样本容量增大时也不具有一致性。

(2)全国最低限度的制定主要根据全国国整体的情况而定,因此gMIN基本与上述模型的随机扰动项无关。

(3)由于地方政府在制定本地区最低工资水平时往往考虑全国的最低工资水平的要求,因此gMIN1与gMIN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结合(2)知gMIN可以作为gMIN1的工具变量使用。

2、根据某地1961—1999年共39年的总产出Y、劳动投入L和资本投入K的年度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出了下列回归方程:
(0.237) (0.083) (0.048)
,DW=0.858
上式下面括号中的数字为相应估计量的标准误差。

在5%的显着性水平之下,由DW 检验临界值表,得d L =1.38,d u =1.60。

问题:
(1) 题中所估计的回归方程的经济含义;
(2) 该回归方程的估计中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进? ?
答:(1) 题中所估计的回归方程的经济含义:该回归方程是一个对数线性模型,可还原为指数的形式为:3841.0451.1938.3Y K L -=∧
,是一个C-D 函数,1.451为劳动产出弹性,0.3841为资本产出弹性。

因为1.451+0.3841〉1,所以该生产函数存在规模经济。

(2)因为DW=0.858, d L =1.38,即0.858<1.38,故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可利用GLS 方法消除自相关的影响。

1、表6-2给出了以美元计算的每周消费支出(Y ),每周收入(X 1)和财富(X 2)的假想数据。

表6-2
每周消费支出(Y )
做Y 对X 1和X 2的OLS 回归结果为
12
ˆ24.3370.8720.035Y X X =+- (3.875) (2.773) (-1.160)
R 2=0.9682
问题:
(1)直观地判断这一回归方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什么? (2)分别作Y 对X 1和X 2的回归,这些回归结果表明了什么? (3)作X 2对X 1的回归。

1
ˆ24.4550.509Y X =+ (3.813) (14.243) R 2=0.962
2ˆ26.4520.048Y X =+ (3.132) (10.575) R 2=0.9332 213.36410.373X X =-+
T (-0.046) (25.253) R 2=0.988
这一回归结果表明了什么?
(4)如果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你是否会删除一个解释变量?为什么? 答:
(1)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因为财富的系数解释是随着财富的增加,消费支出的金额在减少,这与经济理论不相符。

而且,财富的系数不显着。

因此可能是由于多重共线性引起的。

(2)回归结果表明两个解释变量对消费支出的影响都是显着的,并且解释能力较强。

(3)回归结果表明每周的收入与财富是高度线性相关的,二者同时作为解释变量会产生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4)根据经济理论,自己讨论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