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

合集下载

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对我国今后文学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对我国今后文学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莫言与诺贝尔奖
2 0 1 2 年 , 这 个 令 人 记 忆 犹 新 的 一 年 虽 然 刚 刚 过 去 , 但 是 留给 世 人 的 ,尤 其 是 留 给 中 国人 的 却 有 太 多 的感 动 , 这 些 感动 的精 灵一个个演 绎着中 国历 史上 永恒 的神话 。的确 ,莫 言 ,一个 充满着 民族 责任 感的名字 ,一个地地道道 的农 民的 儿 子 , 一个 普 普 通 通 的 劳 动 者 ,就 在 2 0 1 2 年 成 为 中 国历 史 上 真 正获 得诺 贝尔 文 学奖 的第 一人 。莫 言 的成 功是 国人 的成 功 ,莫 言的成功也 实现了中 国几代文 学家 的梦 想。华夏几千 年 悠 久 的 文 化 底 蕴 和 深 厚 的 民族 情 怀 ,造 就 了 莫 言 博 大 精 深 的 才 气 , 打 动 了评 委 ,感 染 了 中 国 , 影 响 了世 界 , 创 造 了美 丽 传 说 。莫 言 ,原 名 管 谟 业 , 1 9 5 5 年2 月1 7日出 生 于 山 东 省 高 密 县 大 栏 乡 一 个 农 民 家 庭 ,祖 籍 在 我 国 山东 高 密 ,年 幼 时 生 活 拮 据 , 非 科 班 出 身 , 但 是 他 却 是 一 位 善 于 思 考 和 感 悟 的 多产作 家,其代表作 品有 《 红高粱 》、 《 檀香 刑》、 《 丰乳 肥臀》 、 《 酒 国》 、 《 生 死 疲劳 》、 《 蛙 》, 处 女作 《 春 夜 雨 霏霏》,以及成名作 《 红高粱家族》 ,都充满着 “ 怀乡”以及 “ 怨 乡 ”的 情 感 ,被 归类 为 “ 寻根 文 学 ”作 家 。莫 言 , 2 0 1 1 年荣获茅盾 文学奖 ,2 0 1 2 年荣获 诺贝尔文学奖 。其作 品能够 根 植 山 东 高 密 东 北 乡 的 乡 土 ,具 有 罕 见 的 宗 教 情 怀 , 以大 胆 新奇 的写作风格著称 ,作品真挚感人 ,语 言诡秘 ,超越 了中 国 作 家 同 行 ,进 入 世 界 文 学 行 列 , 书 写 了 中 国文 学 上 的 里 程 碑 意 义 , 开 创 了 中 国 文 学 , 实 现 了 中 国 文 学 界 乃 至 亿 万 万 中 国人 的 梦 想 。虽 然 作 为 拥 有 经 典 作 品 无 数 的文 化 大 国 ,不 乏 经 典名 著 ,但 唯独 没有诺 贝尔文 学奖 获得 者 ( 除 了莫 言 获 2 0 1 2 年 诺 贝 尔 文 学奖 ) 。莫 言获 诺 奖 , 主 要 是 他 以 自 己 的 出 色 创 作 和 独 特 风 格 , 赢 得 个 人 的难 得 殊 荣 。他 的创 作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 折 射 了 中 国 当 代 文 学 的发 展 与 现 状 。 莫 言 获 奖 ,除 给 予 我 们 更 多 的强 烈 的 民 族 骄 傲 感 以 外 ,还 有 获诺 贝 尔 文 学 奖 作 品 的 实 力 , 也 意 味 着 作 者 己 经 在 世 界 文 学 界 占有 一席 之 地 ,这 不但 带动 了文 学 的发 展 ,而且 推 动 了相 关产 业 的 经 济效 益 ,将促 进 中国 当代 文 学 的发 展 与繁荣 ,意 义深 远 。

诺贝奖文学奖:中国作家莫言

诺贝奖文学奖:中国作家莫言

相关新闻:
(1)莫言在接受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专访时笑说:“我准备在北京买套房 子,大房子,后来有人提醒我说也买不了多大的房子,5万多一平米,750万 也就是120多平米。”网友调侃,真不愧是魔幻现实主义啊。
(2)在被央视主持人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干脆地回答说“我不知道, 我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 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 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什么压力。“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能幸福么?”莫言说,“我要说不幸福,那也太装了吧。刚得诺贝尔奖能说不 幸福吗?”
葛浩文

(2)此外,莫言作品坚持民间立场,与主流话语和政治口号保 持了一定距离,不像众多当代作家那样直接而简单演绎政治 主题。 (3)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 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 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 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 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理由就是文学. (4)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 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1) 《红高粱家族》——《红高粱》,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2) 《白狗秋千架》——《暖》,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 影片金麒麟奖。 (3)《师傅越来越幽默》——《幸福时光》 而莫言自己却认为,只有《丰乳肥臀》可以拍成气势 磅礴的巨片。
荣获奖励:
1995年10月《丰乳肥臀》获得大家· 红河文学奖; 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1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 国文学奖;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 2002年《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 ”;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4年12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 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2006年7月7日,日本福冈市政府宣布,把“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 的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是继巴金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中 国作家。 2011年8月20日,莫言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 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 融为一体”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例谈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

例谈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

例谈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被偷换的孩子》讲述的是日本战败后的故事:就在日本与美国占领当局签订的媾和条约将要生效之际,一伙打着爱国旗号的国家主义分子为了发动象征性抵抗,以英俊美少年吾良的肉体为诱饵,将美军军官诱至山中杀害,与此同时,英俊少年吾良的善良和纯真也一同毁掉了。

据日本文学专家加注在原著封面题名旁的片假名表明,《被偷换的孩子》书名源自于英语词汇changeling,一个在欧洲各国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说的是每当美丽的婴儿出生后,侏儒小鬼戈布林便常常会用自己丑陋的孩子偷偷换走那美丽的婴儿。

这个被留下来的丑孩子,就是changeling了。

而据日本文学翻译家许金龙介绍,大江先生在这里引用的changeling,典出于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漫画家莫里斯·森达克(Maurice Sendak)根据这个民间故事创作的绘本《外面那边》:为了安抚哭闹不已的婴儿,美丽而率真的少女爱达用圆号对窗外吹奏起悦耳的曲子,摇篮中的小妹妹停止哭闹并听得入迷,爱达本人也沉醉于吹奏而忘了照看妹妹。

此时,几个身披斗篷的侏儒小鬼戈布林,偷走了这个婴儿,留下一具冰雕而成的戈布林婴孩。

谁是changeling?谁又是戈布林?大江健三郎在这篇小说中表达了对日本社会的忧虑:越来越多的人内心的公正和良知正在被戈布林们盗走;一些年轻人内心的纯真和美好正在被戈布林们盗走;同时,一些政客内心的道德和良知也正在被戈布林们盗走。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作品中所渗透的人文理想主义气息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强烈关注,是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因素之一。

诺贝尔,这位理想主义的伟人在1895年时写下有关诺奖遗嘱,对于文学奖他如是写道:“此奖的一部分赠予在文学上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出色作品的人。

它由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颁赠,我特别希望,在颁赠奖金时,不要考虑候选人的国籍问题,只要他是最适合的人选,不必顾及他是否为斯堪的纳维亚人。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奖项。

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小编整理了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欢迎参考借鉴。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年95岁的杨振宁恢复国籍),诺贝尔奖获得时间在1957年,而此时的护照仍旧是“中华民国的护照”,参加学术多有不便。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加入美籍。

究竟是否算在内,自行判断。

杨振宁先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有一颗中国心,始杨振宁和钱学森关系很好,并且和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也是亲密挚友。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诸多交流,且杨振宁还在生活和工作上对邓稼先有诸多帮助。

在邓稼先遭到困难的时候,杨振宁对此,邓老的夫人许鹿希也曾经说过:“他们之间的情义堪比战友和亲兄弟。

”杨振宁的确没有和钱学森一起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回国,但这并非是他的本意。

当年杨振宁先生有过回国的念头,但是大家研究之后没有同意。

钱学森老先生是做应用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造导弹,是新中国最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但是杨振宁先生不一样,杨先生是搞前沿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中国国内很难马上发光发热。

因此当时大家的也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先生才接受了这一建议,继续留在国外做研究。

要知道,当时的新中国极度孱弱,西方有些国家个别政客甚学交流学术会议或场合,总是特别排斥中国科学家,这十分不利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而杨振宁先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利用自己在前沿物理学界积累的人脉和影响,积极在国外活动,说服各个国际学术研究交流组织,帮助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

杨振宁先生的努力,触动了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他们纷纷站出来帮助中国科学家,为中国打开了学术交流的大门。

并且,杨振宁先生留在在美国做的物理研究的那些年里,工作性质和“给美国人造导弹”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他所主持的最前沿物理研究,短时间内不可能作为任何武器应用,并且这些学术成果,杨振宁先生都印在脑子里,带回了中国。

10位诺贝尔奖华人获得者简介

10位诺贝尔奖华人获得者简介

諾貝爾獎章(AFP PHOTO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獎項。

他於1895年11月27日在法國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樂部上立下遺囑,用其遺產中的920萬美元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以表彰那些對社會做出卓越貢獻,或做出傑出研究、發明以及實驗的人士。

諾貝爾獎分為6個獎項: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

到目前為止,有10位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按獲獎時間排序,他們是:屠呦呦成为第一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也是继莫言之后的第二位中国籍诺贝尔奖获得者。

那么,咱们来梳理一下,到底哪些既是“华人”、又是“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

一、杨振宁美籍华人生于中国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北平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

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取得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开始同李政道进行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科研合作。

他与李政道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与他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是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奖得主。

二、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5日—),汉族,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誉为「神童博士」。

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三、钱永健美籍华裔生物化学家汉族,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四、李远哲诺贝尔化学奖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议论文

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议论文

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1899年,在世界范围内诞生了三位诺奖作家,分别是美国的海明威、日本的川端康成和中国的老舍。

而这三位作家,都死于自杀。

”我把老舍排在第三的位置,并非是觉得他在文学造诣或者其他什么方面技不如人,只是因为他的诺奖只算得上半个诺奖。

“诺奖不颁给死者”,而老舍在颁奖前几天投湖自尽,成了中国诺奖史上的一大遗憾,中国失去了老舍,足足晚了40年才踏进诺奖的殿堂。

我不知道该以何种身份评价诺奖的意义,但显而易见的,我拜读过的诺奖作品仅仅是百年来获奖作品的九牛一毛,甚至一毛不足。

我所度过的短暂一生,与诺奖作家年龄相比仅仅是弹指一瞬,甚至一瞬不及。

作家于文学如同这世间很多微妙之规律一样,活着时未必闻名,入土后才得众知。

比起诺贝尔文学奖,我反而对芥川文学奖更有所感悟。

“芥川奖”的名字来源于新原龙之介,或者说“芥川龙之介”更为众人所熟知。

芥川龙之介如同每一个平凡中成就不凡的日本文学作家一样,他的文学素养并非天生,而是来源于成长环境的因素。

他生于东京,八个月时母亲变成了疯子,疯子母亲为他带来的阴影和恐惧持续了他的一生,于是在《河童》中他写“我不想被生下来,光是父亲的精神病遗传下来就不得了,再说,我认为河童存在的本身就是罪恶。

”他借助河童塑造了自己完美的审丑主义体系,在《竹林中》、《罗生门》里一次又一次描摹那些夸张、虚幻、讽刺的身影。

他在35岁吞服了安眠药,遗书里低叹“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但是我却感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安”。

写作者“多愁善感”,擅于发现自己和他人心中地细腻和思想,是特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的文学造诣,是他高超的文学造诣杀死了他。

同样被特殊成长环境造就并杀死的还有太宰治(津岛修治),与平民芥川不同,津岛家族是津轻地区的首富,成绩优异、家境渥越的太宰治将“芥川奖”定为毕生目标,是近乎病态的狂热,两次落选后他致信评为“请颁发给我吧……现在,我是在以命相托”。

太宰治最终未能得偿所愿,尝试过四次自杀后,终于在第五次成功。

诺贝尔奖中国有几个

诺贝尔奖中国有几个

诺贝尔奖中国有几个1、诺贝尔物理学,杨振宁(安徽合肥出生,早年外出留学,年加入美籍,年95岁的杨振宁恢复国籍),诺贝尔奖获得时间在年,而此时的护照仍旧是“中华民国的护照”,参加学术多有不便。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加入美籍。

究竟是否算在内,自行判断。

杨振宁先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存有一颗中国心,始终在为中国物理学搞无私奉献。

杨振宁和钱学森关系很好,并且和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也是亲密挚友。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诸多交流,且杨振宁还在生活和工作上对邓稼先有诸多帮助。

在邓稼先遭到困难的时候,杨振宁老先生还积极发声坚决支持邓老。

对此,邓老的夫人许鹿希也曾经说道过:“他们之间的情义堪比战友和亲兄弟。

”杨振宁的确没有和钱学森一起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回国,但这并非是他的本意。

当年杨振宁先生有过回国的念头,但是大家研究之后没有同意。

钱学森老先生就是搞应用领域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轻易用作所造导弹,就是新中国最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但是杨振宁先生不一样,杨先生是搞前沿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中国国内很难马上发光发热。

因此当时大家的意见都是,希望他继续留在国外发挥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先生才拒绝接受了这一建议,稳步回到国外搞研究。

要知道,当时的新中国极度孱弱,西方有些国家个别政客甚至会直接骂中国人是黄祸、黄皮猪、垃圾人种。

所以有些国际科学交流学术会议或场合,总是特别排斥中国科学家,这十分不利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而杨振宁先生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利用自己在前沿物理学界累积的人脉和影响,积极主动在国外活动,劝服各个国际学术研究交流非政府,协助中国科学家参予国际交流。

杨振宁先生的不懈努力,刺痛了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他们纷纷东站出协助中国科学家,为中国关上了学术交流的大门。

并且,杨振宁先生留在在美国做的物理研究的那些年里,工作性质和“给美国人造导弹”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他所主持的最前沿物理研究,短时间内不可能作为任何武器应用,并且这些学术成果,杨振宁先生都印在脑子里,带回了中国。

诺贝尔奖与中国

诺贝尔奖与中国

诺贝尔奖与中国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人所共知的话题,我们不去讨论它的评奖机制是否规范,是否有政治因素,对于莫言的文学水平,我也没有读过他的文字,所以也不敢妄下评断。

莫言获得文学奖,似乎是圆了我们的诺奖梦,但是好像又缺点什么。

以后我们的问题就应该变成中国何时才能获得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

我们将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为什么需要得到诺贝尔奖。

我认为有一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近代中国受尽屈辱,军事科技政治,皆不如人,一直被动挨打,国人迫切希望洗刷耻辱,让世界看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向世界证明自己。

这种想法贯穿于近代以来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中,无数仁人志士,不惜牺牲,为的就是中国能国富民强,一雪前耻。

在一定程度上,诺贝尔奖如同奥林匹克运动,它的地位得到世界的公认,我们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摘去了东亚病夫的帽子,我们也应该在诺贝尔奖的舞台上摘去近代落后的帽子。

二,中国目前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科技实力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甚至和印度相比,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

历史教训历历在目,清朝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又如何,还不是忍辱投降。

所以,为了不让历史重演,我们必须发展科技。

而且,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中,资源占有很大比重,这种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不是根本的强国之路。

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是,诺贝尔奖是否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我们不可否认,诺贝尔奖评选出来的科研工作是否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工作,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先例,但我们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诺贝尔奖评选出来的都是世界上的一流工作。

我们不应该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而且,最顶尖的工作蕴含于一流工作之中,而且一流工作正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增强创新能力,正是做出一流工作的必要条件。

把诺贝尔奖作为我们国家科技实力的一个指标,是正确的和有积极意义的。

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是,中国为什么还没有获得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

可虑这个问题时,我们的教育体制自然难辞其咎。

拿奥运会来说,举国体制培养优秀运动员,金牌的数目是增长了,国人的体质却下降了。

文学奖项对国内外文学奖项的介绍和评价

文学奖项对国内外文学奖项的介绍和评价

文学奖项对国内外文学奖项的介绍和评价文学奖项作为文学界的一种荣誉认可,既是对优秀作家或作品的表彰,也是对文学发展的推动。

本文将对国内外文学奖项进行介绍和评价。

一、国内文学奖项国内文学奖项是中国文学界对在文学创作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或作品给予的表彰。

中国文学的奖项体系相对较为完善,主要包括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

1. 鲁迅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致力于激励和推动中国当代文艺创作。

该奖项评选周期较长,一般为三年一届。

鲁迅文学奖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而备受认可,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

2. 茅盾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最早设立的文学奖项之一,以茅盾先生的名字命名。

该奖项评选周期为两年一届,是中国文学界中享有盛誉的奖项之一。

茅盾文学奖的设置,旨在鼓励新时期的创作和探索,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3. 老舍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是以著名作家老舍的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设立于1981年。

这个奖项以其对话剧作家的关注而知名,每两年评选一次。

老舍文学奖的设立,对于推动当代话剧创作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为中国文学界贡献了许多优秀作品。

二、国际文学奖项国际文学奖项是对全球范围内的文学创作进行表彰的奖项,与国内文学奖项相比,国际文学奖项更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其中,诺贝尔文学奖、布克奖、普利兹奖是较为著名的文学奖项。

1. 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范围内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由瑞典学院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设立的遗嘱,每年评选一次。

该奖项旨在表彰那些对人类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具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2. 布克奖布克奖是英国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设立于1969年。

该奖项主要评选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优秀小说作品,每年评选一次。

布克奖具有较强的公信力和专业性,对英国和英语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普利兹奖普利兹奖是美国文学界颁发的著名文学奖项,旨在鼓励和奖励在报纸和杂志等媒体上发表的出色作品。

中国人应淡化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人应淡化诺贝尔文学奖
于“ Wa n g S h a n b a o s ’ wi f e ” 的 。正
汉语言 文字是 以 象形 表 意为特征 的 ,这 与 欧美的拼


由此 可见 ,汉语 言文 字作 品翻译 成拼音 文字 ,就 必然 降
是 由于没有 对等 的词语 ,东方
音文 字是不 同语 系、不 同形 态
府 的 四代 : 贾代善 ( 单人 旁) ; 贾 赦、 贾政 ( 反 文 旁) ; 贾琏 、 贾珠 、
美 。如 《 红楼 梦》 中湘云和黛 玉
有 句名对 : “ 寒塘 渡鹤影 ,冷 月 葬花魂 。” “ 寒” “ 冷” 被作 了精 确
组 喊的划分 。拼 音 文字要这 样
贾宝玉、 贾环( 斜 玉旁) ; 贾兰( 草 头) 。而《 红楼 梦》 翻 译成拼音文
的 文 字 。 一 旦 它被 译 为 拼 音 文
的“ 龙” 被翻 译成在 西方 带有邪
恶倾 向 的 “ d r a g o n ” , 以至于如今
低 了作 品本 身的 艺术 水 准 、 艺
术 档 次 ,这 叉 怎 么 能反 映 出汉
字 ,就 失去 了汉语 言文字形 态
上海的 某高校领 导甚 至上演去
语 言文 字作 品 因翻 译 而“ 致残 ” 的情形吧 :
l a d e ”这 样 明 显 带有 贬 义 的词
语 。我不知 “ 王善 保 家的” 被 翻
浓厚 、富有美妙传 神 东方绘 画
美特征 的作品 ,相 信就 会认 同
了。
译成 什 么, 须知 , 它是 不 能等 同
基 于上述 原 由,笔 者认 为
单凭表音 的抽 象符号 ,人 物就
“ 面 目全 非 ” 了, 外 国 人 自然 就 难 以弄 明 白人 物 间 的 关 系 。拼

心得体会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心得体会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xx创立的奖项。

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小编整理了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欢迎参考借鉴。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盘点1、诺贝尔物理学,杨振宁(安徽合肥出生,早年外出留学,1964年加入美籍,xx年95岁的杨振宁恢复国籍),诺贝尔奖获得时间在1957年,而此时的护照仍旧是中华民国的护照,参加学术多有不便。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加入美籍。

究竟是否算在内,自行判断。

杨振宁先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有一颗中国心,始终在为中国物理学做奉献。

杨振宁和钱学森关系很好,并且和两弹元勋邓稼先先生也是亲密挚友。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诸多交流,且杨振宁还在生活和工作上对邓稼先有诸多帮助。

在邓稼先遭到困难的时候,杨振宁老先生还积极发声坚决支持邓老。

对此,邓老的夫人许鹿希也曾经说过:他们之间的情义堪比战友和亲兄弟。

杨振宁的确没有和钱学森一起在中国最危险的时候回国,但这并非是他的本意。

当年杨振宁先生有过回国的念头,但是大家研究之后没有同意。

钱学森老先生是做应用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用于造导弹,是新中国最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但是杨振宁先生不一样,杨先生是搞前沿物理研究的,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的中国国内很难马上发光发热。

因此当时大家的意见都是,希望他继续留在国外发挥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杨振宁先生才接受了这一建议,继续留在国外做研究。

要知道,当时的新中国极度孱弱,西方有些国家个别政客甚至会直接骂中国人是黄祸、黄皮猪、垃圾人种。

所以有些国际科学交流学术会议或场合,总是特别排斥中国科学家,这十分不利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而杨振宁先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利用自己在前沿物理学界积累的人脉和影响,积极在国外活动,说服各个国际学术研究交流组织,帮助中国科学家参与国际交流。

诺贝尔文学奖,触动了谁的神经?

诺贝尔文学奖,触动了谁的神经?

诺贝尔文学奖,触动了谁的神经?北京时间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在莫言问鼎诺贝尔奖的背后,这不仅是一个作家历经血与泪的沉浮后的无上光荣,这不仅是世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认可和肯定,这不仅使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得到鼓舞和振奋。

·中国需要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每一位科学家和文学家一生的梦想,是科学家和文学家的最高殊荣。

“中国需要诺贝尔奖”的呼声在世界的上空盘旋太久了,在每一个华人的心头萦绕太久了。

在问鼎诺贝尔奖的道路上,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在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中,有的人越挫越勇,甚至用整个生命去诠释这门艺术,他们没有朝九晚五的工作定律,他们只有夙兴夜寐的全心投入;有的人开始怀狭偏向于自卑的民族情绪,认为中国人必须在海外工作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肯定,他们通过驳拒这个奖项,捍卫着自己所谓的民族自尊心。

诺贝尔奖花落中国,犹如迟到的雨季,给一片久旱的森林带来甘霖。

这是不是意味着世界开始不再俯视中国?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真正挺进世界?告别傲慢与偏见的时代,中国人不必再冠顶洋帽才能站上世界的领奖台;告别惟有华裔科学家酣畅淋漓、尽情高歌的时代,“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的深情呐喊终于得到了回应;告别以诺贝尔奖榜上无名来批驳中国教育的时代,中国教育同样能培养独立的社会人,并非接受了西方教育洗礼、同化的人就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砖添瓦。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这不再是一句大放厥词、道听途说的话,让我们拭目以待即将拉开的帷幕吧!·获奖不代表什么,我会继续努力创作面对铺天盖地的报道和大肆渲染,莫言说:“获奖不代表什么,我会继续努力创作”,这是一个文化人的谦逊从容,朴实却感动。

1981年,莫言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多远?

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多远?

论题1.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多远?组员观点黄思颖:1.要讨论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究竟有多远,首先要深刻地认识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规则以及当代中国文学界的情况。

根据诺贝尔先生的遗嘱,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而1900年经瑞典国王批准通过的基本章程又改为“近年来创作的”或“近年来才显示出其意义”的作品,“文学作品”的概念扩展为“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包括历史和哲学著作。

① 可以看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始终关注作品的理想主义倾向和文学价值,而这两个概念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中就具有非常不同的表现形式。

诺贝尔奖的评选主导还是欧美国家,无论是文化理解的偏差、审美标准的差异、还是意识形态立场上的不同,都将导致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在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处于劣势。

② 另外,章程规定了各国文学院院士、大学和其他高等学校的文学史和语文教授、历年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各国作家协会主席才有权推荐候选人,本人申请不予考虑。

对于未曾在诺贝尔文学奖上分到一杯羹的中国,很难形成良性的循环。

③更重要的是,中国作协内部的改革和运作备受争议,成为了一个“官衙门”,并非是“纯文学”的代言人,因此中国作协主席推荐的候选人的权利可能也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④从作家创作的角度而言,中国文坛显得青黄不接。

老一辈的作家作品乏人问津、难遇伯乐,新生代80后作家作品沦为了市场化模式下的一种滥俗化商品,并不具备高度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情怀,实在是难当大任。

2.如果中国要接近诺贝尔文学奖或者说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成一个要紧的目标,最根本的还是立足于作协的改革,促进当代作家文学修养和社会价值感的提高,坚定地树立文学热情和文学理想。

当然,我们也可以加强对评选章程的利用,对外宣传中国作家作品,争取西方作家的赏识,提高提名机会。

3.中国人渴望诺贝尔文学奖,是渴望国际社会对自身精神世界构筑的认同和肯定,但是我认为,中国文学的健康成长不能以诺贝尔文学奖为风向标。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中国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中国

诺贝尔文学奖历年名单及作品中国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由瑞典学院评选并颁发给对世界文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诗人、剧作家或散文家。

自1901年首次颁发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已经有了一个悠久的历史。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共有113位作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大家回顾一下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年名单及获奖作品,特别关注中国作家的获奖情况。

让我们来看一下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年名单。

自1901年至2020年,共有113位作家获得了这一荣誉。

其中,最年轻的获奖者是当时只有26岁的鲁道夫·埃米尔·内尔凯,他于1907年获得了该奖项。

而最年长的获奖者则是2019年获奖的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当时她已经82岁了。

除了年龄差异之外,这些作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展现了世界各地文学的多样性。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关注中国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中的表现。

迄今为止,中国作家共有两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是莫言和高行健。

莫言是2012年的获奖者,他以其小说作品《蛙》、《红高粱家族》等闻名于世。

莫言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物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村的苦难与变迁。

高行健则是2000年的获奖者,他以其小说作品《伤逝》、《青铜时代》等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赞誉。

高行健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思考,探索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命运的无常。

除了莫言和高行健,还有一些中国作家曾经被认为是有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例如,杨绛是中国文学界的重要人物,她的作品《红高粱》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等被誉为经典。

另外,王安忆、蒋捷、余华等作家也因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备受关注。

然而,尽管中国作家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中却一直没有再次获得荣誉。

这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

有人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过多地关注了欧美文学,对其他地区的文学价值认知不足。

另外,一些人认为中国文学的特点与西方文学有所不同,其价值和影响也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

莫言: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

莫言: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

94世纪人物中国诺贝尔奖第一人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委员会的授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2012年10月1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表示祝贺。

李长春在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广大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和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他希望广大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丰碑,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等一系列工作要求,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昭示着中华民族在文化认识论上的成熟与提升。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为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最终走向世界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莫言: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人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95世纪人物 演讲“讲故事的人”莫言曾在瑞典学院做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

他在正式演讲开始前说:“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儿,这是一个美丽故事的开端。

中国人喜迎历史上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人喜迎历史上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人喜迎历史上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上的文人墨士并不少,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拿到国际性的奖项。

这让中国这个自谕为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古国多少有点失颜面的意思,虽然过去曾经有什么鲁迅、胡适拒领诺贝尔但是并没有点名这个奖是归属于中国的。

但是今年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上7点,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于中国作家莫言的时候。

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感觉到了骄傲。

诺贝尔文学奖自旦生之日,就得到世界各民族文学爱好者的广泛认同,因为诺贝尔奖的精髓之一就是弘扬民族性,这种民族性是人性的光辉点和人类社会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他是泛国际民族主义,就像白求恩大夫的国际奉献主义精神,它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不是民族歧视和偏激甚至是极端的。

它张显了我们作为龙的传人的本质特点,将我们华夏民族的文化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怕吃苦、团结友爱的情怀。

能让我们民族更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物联网前景诱人
物联网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新华社发布的《2010-2011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未来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形势,保守预计,到2015提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五千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为11%左右。

为此抓住市场商机,努力更新本公司的产品,使本公司的产品与市场接轨成为重中之重。

德康智和(惠州)电子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努力开发新产品,并严格把好产品在质量的关口,并设计采用的新的工艺更进旧的工艺缩短工时。

我公司慎重承诺,彩卡只要两天就可以出货,为广大中间商,用户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普及和发展的影响探讨

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普及和发展的影响探讨

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普及和发展的影响探讨作者:郭锦莉来源:《决策探索·下旬刊》 2020年第4期郭锦莉【摘要】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文学领域公认的最高荣誉,每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都会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当代文学硕果丰厚。

本文对诺贝尔文学奖与我国当代文学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诺贝尔文学奖对我国当代文学普及和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文学发展一、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的交集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文学领域公认的最高荣誉,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一百多年以来,共产生了100多位获奖者,2012年中国籍作家莫言荣获当年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中国籍获奖人士。

在历史上,我国许多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比如著名作家老舍、林语堂等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表明早在民国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就已经得到国际的关注。

自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我国民众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情普遍提高,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及获奖都会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关注,这对文学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普及和发展的影响(一)我国民众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我国民众对诺贝尔文学奖荣誉呈现出两种态度,一种是比较看中诺贝尔文学奖的分量,时刻关注中国籍作家获奖以及提名的情况。

另一部分人对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过多的关注,认为文学原始的创作语言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地域属性,无法用国际的统一标准进行衡量。

而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要翻译成瑞典文来进行评选,在翻译过程中,原著作品的精髓可能得不到充分展现。

从目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员可以看出,法国获奖人数最多,亚洲地区只有5位作家获奖,大多数都是欧美作家。

从获奖作家的地域分布可以看出,诺贝尔文学奖依然是以西方主流思想为主导的文学评选项目。

(二)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作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参与度不高。

诗歌的文学奖项与荣誉

诗歌的文学奖项与荣誉

诗歌的文学奖项与荣誉近年来,随着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赞赏。

为了表彰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诗作,各国纷纷设立了众多的文学奖项与荣誉,以此激励诗人创作更加精彩的作品,推动诗歌事业的繁荣发展。

本文将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诗歌奖项与荣誉进行介绍及评价。

一、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学界最高的荣誉,被誉为文学界的“奥斯卡”。

它由瑞典学者、工程师阿尔弗雷德·贝尔纳·诺贝尔所设立,由瑞典学院评选和颁发。

自1901年创办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十分严苛,它要求获奖作品在“理想主义方向”上有卓越贡献,并具有“杰出的文学价值”。

因此,获奖者通常是那些在文学创作上有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引领着文学的发展潮流,触动着读者内心的共鸣,具有深远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两位诗人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是莫言和郭敬明。

莫言以其深入深出的写作风格和对中国乡土文化的关注而享誉世界,他的作品《红高粱家族》等被誉为经典之作。

而郭敬明则以其清新的文风和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创造出了一系列畅销作品,如《小时代》系列等,其获奖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二、普利策诗歌奖普利策诗歌奖是美国普利策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奖项已有超过一个世纪的历史。

普利策诗歌奖以表彰在美国出版的“出色诗集”为主要目标,每年评选一位获奖诗人。

普利策诗歌奖的设立,极大地推动了美国诗歌事业的发展。

由于普利策奖的声誉和影响力,它吸引了大量的优秀诗人参与评选,促进了创作水平的提高。

普利策诗歌奖的获得者,不仅会得到来自文学界的肯定,还会因此在文化界、学术界等领域获得更多的机会与资源支持。

三、中国诗歌奖中国诗歌奖是我国诗歌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奖项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每两年评选一次。

中国诗歌奖旨在表彰在中国大陆出版的优秀诗集,鼓励和推动我国诗歌创作的繁荣。

我看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看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看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21年10月8日,中国作家高行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文学界。

这是中国作家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殊荣的人,也是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

高行健以其卓越的创作成就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获得了全世界文坛的认可与赞赏。

高行健,原名高耀宗,1950年出生于吉林省,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思考和细腻的描写引人入胜,被誉为“内心呐喊的写作者”。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代表,高行健以其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对人性的深入剖析,深受读者的喜爱。

高行健的作品充满了对生命、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他以《灵山》、《黄金时代》、《海上花列传》等作品展现了人生的苦难和喜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和情感的悲喜交织。

他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幸福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他的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而著称。

他深入人物内心,通过内心独白般的文字,表达人们对于爱、生命和命运的追寻和思考。

他不仅关注个体,也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反映出社会的阴暗面和人们对于正义和公平的渴望。

这一次,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对中国文学的认可和肯定。

中国文学独具魅力,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高行健的获奖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和赏识中国文化,加深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高行健的获奖也是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认可。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呈现出人物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高行健的作品正是如此,他通过深入细致的刻画,激发了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然而,高行健的获奖也不仅仅是文学的胜利,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他的获奖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也是对中国作家的鼓舞。

中国文学曾经辉煌,如今又有了新的起点。

高行健的获奖无疑将激发更多中国作家的热情和创作力,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

最后,让我们祝贺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获奖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文学的赞美和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
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
【新闻联播2012.10.11—莫言获诺贝”
其实这话不准确,应该说: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 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时仍然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籍的中国籍作家。
3
第一位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赛珍 珠 193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是出生美国的白种美国人,但 她在中国长大,拥有中华民国国籍,母语为中文, 并且其获奖作品正是关于中国农民的故事《大地》 (The Good Earth)。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籍华人作家: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 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 (一说姓舒穆禄氏,存疑),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文学家、戏剧家。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 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 年67岁。
4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高行健 (2000年)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 ),法籍华裔剧作家、 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1962年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1987年移居法 国,1997年取得法国国籍。因“其作品的普遍价 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 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而荣获2000 年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 语作家。他的著作已被译为36种语言。代表作有 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戏剧《绝对 信号》、《车站》等。
莫言何许人也?
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 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 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 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 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 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 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 言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 10月11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 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 《》《檀香刑》《》《酒国》《》、《蛙》 处女作: 《春夜雨霏霏》
1
作家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刊登在 《收获》杂志上。小说塑造了一个乡村 女医生的形象,以对生命强烈的人道关 怀,贴近生活的史诗般叙述,反映新中 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 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 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路程。 从整体来看,《蛙》共分五部,分别以 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友人杉谷义人的五 封信引出,从不少地方可以推断,《蛙》 中五封信的接收者“杉谷义人”应是当 代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此外, 《蛙》的第五部是一部戏剧,写作剧本 的参照对象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萨 特。这种信件、小说及戏剧熔于一炉、 天马行空般的讲述方式在当代中国小说 中比较罕见。 莫言在北京大学名为“历史与语言”的 演讲中特别提到了这部关于中国计划生 育60年史的新作《蛙》。中国计划生育 史是复杂和充满争议的,不过莫言并不 想把小说卷入到这些纷争中,“小说是 写人,表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