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源流考(上)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本体论1

第一章   本体论1
物。”(国语·郑语) 五材说总结当时的科学知识,认为金,木,水、
火,土五种物质是构成和资生万物的基础。五 材说表明,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构成的关系上 来把握一切有形物体的整体。
巴门尼德将“存在”确定为哲学的对象,为后来在西 方哲学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本体论奠定了基础。
巴门尼德对哲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存在确定为哲 学的对象,从此哲学不再过多地追问自然的本原或构 成元素,而是探索宇宙之统一的、最普遍的本质,亦 即决定一事物是这一事物的最根本的东西,这就为本 体论奠定了基础。与追问宇宙自然“在时间上”最古 老最原始的开端的自然哲学道路不同,巴门尼德致力 于探讨宇宙自然“在逻辑上”处于第一位的根据或本 质,他称之为“存在”。一切存在物都存在,但是它 们总有一天都将不再存在,惟有使一切存在物存在的 存在本身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存在之于存在物, 不是“生成性”的本原,而是“本质性”的根据。
早期希腊哲学以自然作为思考的对象,这个时 期通常被称为自然哲学或宇宙论时期,它的主 要问题是“本原”(arche)问题。按照亚里士多 德的经典规定,所谓“本原”亦即万物从那里 来,毁灭之后又回到那里去,一切皆变惟它不 变的“始基”,它是宇宙最原始的开端和主宰。 当时的哲学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 争论,他们企图以自然来解释自然,用一种自 然元素来说明自然万物,以求得真理性的知识。 于是,有人说本原是水,有人说本原是气,也 有人说本原是火……
(《语类》卷一)
2. 理一分殊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 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语类》卷一)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

本体论

本体论

邓晓芒/论中西本体论的差异据说用“本体论”一词来译西文的ontology的最初是日本学者,由此影响到中国人,但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已逐渐放弃‘本体论’而采用‘存在论’一词,大约从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全用‘存在论’代之,‘本体论’这一术语已经消失。

””而中国人则沿用“本体论”一词直到今天,虽然已经有许多人提出这个词不能对应地翻译西方ontology一词,并提供了多种选择,如“存在论”、“存有论”、“是论”、“本是论”等等。

但不论他们说得多么振振有词、多么在理,然而一到要一般地谈论西方的ontology时,往往不知不觉地顺从了原来的“本体论”的译法,反而觉得自己所提出的新译法很“别扭”。

为什么别扭?无非是觉得在中国语境中,“存在论”和“是论”以及任何其他译法都不如“本体论”那样能够表达一种最高、最根本、最真实的大学问,反而显得像是一种咬文嚼字的雕虫小技。

然而,这样一种感觉或语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就要涉及到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了,这就是对经验事物的执着和对语言本身的根本性忽视。

我们先来看看这种习惯对中西本体论的起源的影响。

一、中西本体论的由来中国古代“本体”一词是由“本”和“体”两个字合成的,这两个字大概属于中国最原始的造字之列,它们代表了中国人对世界和人生的最朴素的看法。

“本”字据许慎《说文解字》:“木下日本,从木,一在其下。

”与此相关的有“柢”:“木根也,从木,氐声’;‘‘株”:“木根也,从木,朱声”;“根”:“木株也,从木,艮声”;与之相对的有‘末”:“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显然,“木”是植物,是农业民族赖以为生的“根本”,而木的根本则是在木之下的“本”,木死本存,本在末荣。

《诗·大雅》云:“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论语·学而》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易·系辞》云:“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本体论

本体论
(来源于冯契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
研究历程
“本体”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物的 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 逐步逼近于对being的探讨。之后的巴门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 有不存在者存在”。并且认为存在永存不变,仅有思维与之同一,亦仅有思维可以获致此真理;而从感觉得来者 仅为意见,从意见的观点看,则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从而有变灭。
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对于被“是者”所分有的“是”, 仅只能由思维向超验之域探寻,而不能由感觉从经验之中获取;此在超验之域中寻得之“是”,因其绝对的普遍 性和本原性,必然只能是一。不过,这一点只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才能真有领会,与他同时的希腊哲人或多或少 地有所忽略。因而,如原子论者虽然也区分了真理认识和暗昧认识,认识到思维与感觉的不同,但是其探寻的 “本原”可否由经验获致却极模糊,因而实际上并未能区分超验和经验。而在苏格拉底那些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 中,已破除了经验归纳方法获取真理的可能性;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鲜明地以超验世界的“理念”为真理之 根本。
本体论
探究世念
03 其他领域 05 基本问题
目录
02 研究历程 04 构建本体
本体论(Ontology) ,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 P·戈科列尼乌斯首先使用的。
哲学概念
对本体论这个词的定义虽有各种不同,但一般对它还是有一定的理解。大体上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所 用的本体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别,马克思主义之后哲学融入实践。

第2讲 本体论

第2讲 本体论

——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五)了生脱死的终极关怀
• 如果人无须面对死亡,也就无须展开哲学思辨了。假如我们都是永 恒地生活在伊甸园中的亚当,那我们就会悠哉游哉,想这想那,却 决不会去思考任何严肃的哲学问题。
——威廉〃巴雷特
• 涅槃境界,虚无缥缈;现实人世,切实可见。为何前者为真实,为 家园,为本源,后者反倒为虚无,为他乡,为空幻?这于常理不通。 真切可见之世界,尽管变化无常,何必一定空,一定幻?何必一定 要另设一个世界来与之对立,使其成空?变任其变,何必以变来证 现世之空幻?我心何必因此不安?然不能不安,原因只有一个:变 也有到头的时候,那就是终结一切变的那个大变——死亡。„„那 使万变为空的大变,表征的正是人的生存的根本的有限性,由此才 会有另一种求不变之精神世界并视之为真实家园的追求。这追求便 是人生的终极关怀。终极关怀可以导人入佛门,入宗教,也可导人 作本体论之思。
——劳思光《哲学浅说新编》
(二)本体论或存在论
• 有一门科学,专门研究“存在”本身,以及“存在”凭自己的本性 而具有的那些属性。这门科学跟任何其他的所谓特殊科学不同;因 为在各种其他的科学中,没有一种是一般地讨论“存在”本身的。 它们从“存在”割取一部分,研究这个部分的属性。
——亚里士多德
• “本体论”这个词译自拉丁文:“克兰纽所创。他是根据希腊词on的复数onta(诸存在者 )加上logos(学)构成的,将其拉丁化后,成为ontologie。从构词上看 ,所谓“本体论”,就是关于“存在者”的学问。要研究存在者, 先要在思想上确定“存在本身”。所以,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认为,“存在本身”被换成“存在者”,是西方几千年的本体论传 统的一个基本错误。由于把存在之根据归于某一类存在者,“存在 本身”便被“遗忘”了。

冯达文:道家哲学的本源-本体论

冯达文:道家哲学的本源-本体论

冯达文:道家哲学的本源-本体论一在我看来,道家哲学发端于对人作为一种社会与文化的存在的全面反省。

所谓人作为社会的存在,是指的人进入社会以关系的方式存在,在关系的存在方式中的角色扮演。

道家对人作为社会的存在的反省,即是指对在关系的存在、角色的扮演中,人的本我丧失之可悲性的反省。

所谓人作为文化的存在,指的是人之被“文”化,或人之被德性化与知性化。

人的道德承担亦即角色的自觉扮演,人的理知分判亦即角色的清醒意识。

故人之被“文”化与被社会化是同一的。

道家对人作为文化的存在的反省,便是指的对人在被德性化与知性化,即人在角色的自觉与清醒的扮演中,人的本真丧失之可悲性的反省。

道家对人作为社会的与文化的存在的这种反省,在先秦《老子》、《庄子》等书中,随处可见。

如《老子·八十章》所说:小国寡民。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什佰之器”的发明,商业的发达与交通工具的进步,文字的广泛使用乃至心智的开启,这些都可谓社会的与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的象征。

而老子对此却取否定态度。

何以如此?庄子所编子贡南游于楚的故事可以说是一个恰当的解释。

《庄子·天地》篇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道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

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

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吾非不知,差而不为也!”机械的发明固然显示了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

但在庄子看来,由机械发明引发的,不也就是“机心”的发达吗?故由机械发明所标识的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即是“道”之丧失,何取之有?庄子此处所谓“道”,亦即其所谓“全德”。

“本体论”源流考(下)

“本体论”源流考(下)

“本体论”源流考(下)“本体论”源流考(下)(近代、现代部分)本文是研究“本体论”在近、现代西方哲学中的流变的专题论文。

主要考察了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中的“实体”概念及其内在矛盾,休谟和康德对“本体论”的诘难,黑格尔哲学的“本体论”性质,以及“本体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遭遇。

论文认为,通常所谓近代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并不意味着作为最古老和最基础的哲学分支——存在论的消失;实际上,在近代哲学中,按照本体论的方式去探讨存在论问题的取向,特别是继续把它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哲学型态来看待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根本改变。

与之相反,现当代西方哲学中引人注目的所谓“本体论复兴”,如果从其本来的意义上去看,与其说是传统本体论哲学型态的重新“恢复”,毋宁说是对它的彻底变更。

Abstract: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changes of ontology in western philosophy from modern times to contemporary ag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substance" in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 and their contradictions, the criticism of "ontology" in David Hume's and Immanuel Kant's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Hegel's philosophy, and the destiny of "ontology" in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epistemological turn" in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does not mean the end of ontology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oldest and essential branch of philosophy; In fact, the orientation that is used to approach ontolog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ousiology, especially the situation that is regarded as a philosophical view and a philosophical morphology does not utterly change in a long period. On the contrary, the spectacular "ontological revival"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is better regarded as utter transformation than as a afresh "resume" of traditional "ontology" as a morphology of philosophy. 一般哲学史著作都认为,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相比,近代西方哲学发生了研究重心的转换,即从重点研究“本体论”问题转向重点研究认识论问题,简称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现代西方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相较,又发生了一次转变,从重点研究认识论问题转向重点研究语言问题,即所谓“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

道家(教)本体论思想简述

道家(教)本体论思想简述
然和谐共处。
人应当效法自然,以自 然为榜样,学习自然的 智慧和德性,以达到与 自然同化、天人合一的
境界。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破坏自然会导致人类
自身的毁灭。
道的无为和有为
01
"道"的无为是指其不施加任何 主观意志和目的,自然而然地 作用于万物。
02
"道"的有为则是指其创生、养 育、成就万物之功,是万物得 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02
"无为"并非消极无所作为,而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行干
预事物的自然进程,让事物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强调尊重自然,反对过度的人为干预和强制性的控
03
制,认为这会破坏事物的自然平衡和和谐。
自然与人的关系
01
02
03
道家(教)认为人与自然是 息息相关的整体,人应 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
道家(教)本体论的核心思想

道家(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质,是超越时间和空间 的绝对存在。

道家(教)强调“无”的概念,认为“无”是超越具体事物的抽象存 在,是万物之始、之终、之本质。
自然
道家(教)主张“自然无为”,强调万物应顺应自然规律,不受人为 干预,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02 道家(教)的本体论观点
无为而治
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在社会治理中表现为政府尽量减少对社会 的干预,让社会自然发展。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自我调节
能力,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尊重自然
道家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反对过度开发。在社会治理中,这要 求政府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

古代西方哲学_本体论_起源探究

古代西方哲学_本体论_起源探究

第18卷第9期(2006年9月)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S OC I A L SC I E 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 IV ol .18N o .9(S ep.2006) [收稿日期]2006-03-13[作者简介]顾学文(1972-),男,山西沁县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04级硕士研究生,山西省广播电视局助理编辑。

古代西方哲学“本体论”起源探究顾学文(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摘 要]“本体论”一直是古代西方哲学的中心议题。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古代西方的哲学家提出许多不同的见解。

从泰勒斯的“水”到柏拉图的“理念”再到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实体”,他们始终围绕这一哲学的基本命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西方哲学;本体论;起源[中图分类号]B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06)09-0044-03 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到了18世纪,“本体论”一词在西方哲学中得到普及。

西方学者普遍使用这个术语来叙述古希腊哲学,认为古希腊哲学中已经产生了本体论。

探讨“本体论”的源流,应该首先追溯到这个源头,然后才能顺流而下。

古希腊早期哲学就已提出“本体”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时被叫做“始基”问题,也就是要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说:“每本哲学史教科书所提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哲学始于泰勒斯,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

”在他之后,出现了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赫拉克利特的“火”,恩培多克勒的“四根”(水、火、气、土),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等。

这些被提出来作为“始基”的概念,大都带有感性直观的经验色彩,以至有的哲学史家认为只有阿那克西曼德的“无限”是一个形而上学的概念。

但这些被提出来作为“始基”的概念都蕴含着当时的人们对经验世界多样性之统一性的追求和对世界万物“变化”之终极根据的解释,是人类从神话思维向哲学思维提升和跃迁的关键一环,从而被哲学史家视为哲学产生的证据。

本体论的历史演变

本体论的历史演变

2.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是建立在古希 腊早期哲学的演进基础之上, 并对这一演进成 果加以高度概括与凝炼而提出的。这一学说的 提出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其后发展具有标志性的 示范意义。这主要体现在:
首先, 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划分, 蕴含 着哲学与科学性质的分化的说明。 其次, 亚里士多德对“实体”本性的确立从 基本方向上, 奠定了西方传统哲学的理论主 旨。 再次, 亚里士多德对综合“实体”规定的理 解在深层根基上, 以哲学的方式揭示了哲学 内在所蕴涵的人性基础。
参考文献
《欧洲哲学通史》(上册)冒从虎等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亚里士多德探讨形式与质料关系的方法及其启 示》李龙海 《试论亚里士多德形式与质料的思想》谢贤聪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舒红跃 《论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及其意义》陆杰荣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李云
~The end ~
Thanks
——亚里士多德还把运动定义为“潜在的现实化”。潜 在性相当于“缺乏”,是应该有、但尚未实现的形式, 现实性则是事物已有的形式。从潜在到现实的转化也就 是缺乏的形式转变为实际具有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只用了“现实”与“潜在”两个概念却 要描述形式、缺乏和载体这三个本质,关于它们之间的 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是形式与载体是完全的 现实和潜在,而缺乏相对于形式而言它是潜在的,因为 它是事物没有当下存在,但是它相对于载体而言,乃是 一种现实,因为它是事物即将现实的存在。 ——他认为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 料,现实就是形式。
本体论的历史演变
亚里士多德
姚爽 赵昕
1
亚里士多德形式与质料的学说的
意义 亚里士多德范以“实体”为中心
2
的“网状”的范畴体系 亚里士多德对本体论、形而上学

古代西方哲学“本体论”起源探究

古代西方哲学“本体论”起源探究
所说 的那样 是 变动 不 居的 , 因而 是不 真实 的 ; 真正 实
学思维提升和跃迁 的关键一环 , 而被哲学史家视 从 为哲 学产生 的证 据 。其 实 , 在 希腊 哲 学 产 生 之 前 早 很久的希腊神话中, 已孕育 了关于万物始基的朦 就
胧 意识 。一般 不把 它 们 视 为哲 学 , 因 为在 这 种 朦 是
西 曼德 的“ 限 ” 无 是一 个 形 而 上 学 的 概 念 。但 这 些
本质的思考 。这种思考, 与其说接近于宇宙论 , 不如
说 接 近于 神学 。
严格说来 , 作为一个哲学学科 的“ 本体论” 是从 柏拉 图和 亚里 士 多德 才开始 形成 的。在 二人之 前 的
古 希腊哲 学 家赫拉 克 利特 和 巴门尼 德就 已经 开始 提 出 和思考 “ 在 ” 存 问题 。赫 拉 克 利 特 说 : 存 在 是逻 “ 格 斯 。一 切存 在 者 均 在 存 在 之 中。 门尼 德 提 出 ”巴
被提出来作为“ 始基” 的概念都 蕴含着 当时的人们
对经 验世 界 多 样 性 之 统 一 性 的 追 求 和 对 世 界 万 物 “ 化” 变 之终 极 根据 的解 释 , 人类 从 神 话 思维 向哲 是
了“ 存在之外并无非存在” “ ,存在是一” “ ,存在与思 维同一” 等著名命题 。它们是关 于“ 存在” 之思的源 头 。柏拉 图把 巴门尼 德关 于世界 是静 止 的命题 与赫 拉克利特的世界是变化 的命题综合起来 , 提出静 止 的理 念与 流变 的 现 象 两 个 世 界 的 思 想 。柏 拉 图认 为, 我们 日常所感知到的具体事物都像赫拉克利特
“ 每本哲学史教科书所提到的第一件事都是哲学始 于泰勒斯 , 泰勒斯 说万 物是 由水做成 的。 在 他之 ”

“本体论”源流考(上)

“本体论”源流考(上)

“本体论”源流考(上)【摘要】本文将从二元论与一元论的关系入手,探讨本体论的古代根源及古代哲学中的实在与本质。

随后从古典到中世纪的转变,分析本体论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本体论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及其对后世思想的影响。

在引言中,我们将对本体论的概念进行简要介绍,引出后续内容的关键点。

在结论中,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对本文内容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对本体论的源流有更清晰的认识,为深入探讨本体论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关键词】本体论、古代哲学、二元论、一元论、实在、本质、古代根源、转变、发展、演变、结论、引言1. 引言1.1 引言本体论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涉及对存在的本质和实在性质的探讨。

本体论探讨的是事物的存在方式、本体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哲学史上,本体论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被众多哲学家探讨和辩论。

本文将从二元论与一元论的关系开始,探讨本体论的古代根源,从古代哲学中的实在与本质入手,到古典到中世纪的转变,最后分析本体论的发展与演变,希望能够对本体论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2. 正文2.1 二元论与一元论的关系二元论和一元论是本体论中的两种基本观点,它们对于世界的本质和存在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取向。

二元论认为世界是由两种不同的实体构成,即物质和精神、身体和灵魂等。

在二元论的看法中,物质和精神是完全独立的存在,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和影响。

一元论则认为世界是由一个统一的实体构成,一切现象都是这个统一实体的表现和体现。

二元论和一元论的关系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二元论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独立性,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忽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一元论则强调了事物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世界的一体性和整体性,从而帮助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实质。

在实际理论和实践中,二元论和一元论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结合的。

回到哲学本体论基础——关于艺术学、美学研究中的“本体论”

回到哲学本体论基础——关于艺术学、美学研究中的“本体论”

回到哲学本体论基础——关于艺术学、美学研究中的“本体
论”
凌玉建
【期刊名称】《美育学刊》
【年(卷),期】2024(15)3
【摘要】当代中国的艺术学、美学研究中,涉及“本体论”的研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本体”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所谓“本体论”问题,亦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

“本体”是中国固有的一个概念,而“本体论”则完全是一个西方概念,它是西方历史上所特有的一种形而上学形态。

考察“本体”和“本体论”概念的意义及其在当代中国哲学、艺术学、美学等一些相关领域的使用状况,我们会发现,只有一个本体论,即哲学“本体论”。

平时司空见惯的诸如“艺术学本体论”“美学本体论”等说法,实际上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体论。

它们如果不是泛化式的误用或蒯因式的“本体论承诺”——这两者和本体论其实都是偏离的——那指向的就是特定学科领域中隐含的哲学本体论基础。

【总页数】6页(P81-86)
【作者】凌玉建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弘一大师·丰子恺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14;J601
【相关文献】
1.比较艺术学视域下绘画与音乐跨门类转换的本体论基础——苏珊·朗格艺术幻象
论对当下艺术学研究的启示2.拓进中的回望:美学本体论的发展历程与终极形态——兼论“本体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的转型3.希望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一种
比较性的研究——评布洛赫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重建4.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
主义哲学的基础——对王金福同志《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一文的驳议5.从实践本体论到社会关系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基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现代部分)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现代部分)

“本体论”源流考(近代、现代部分)[摘要] 本文是"本体论"在近、西方中的流变的专题论文。

主要考察了经验论和唯哲学中的"实体"概念及其内在矛盾,休谟和康德对"本体论"的诘难,黑格尔哲学的"本体论"性质,以及"本体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遭遇。

论文认为,通常所谓近代西方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并不意味着作为最古老和最基础的哲学分支--存在论的消失;实际上,在近代哲学中,按照本体论的方式去探讨存在论的取向,特别是继续把它作为一种哲学观念和哲学型态来看待的局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根本改变。

与之相反,现当代西方哲学中引人注目的所谓"本体论复兴",如果从其本来的意义上去看,与其说是传统本体论哲学型态的重新"恢复",毋宁说是对它的彻底变更。

Abstract: thesis examines the changes of ontology in western philosophy from moderntimes to contemporary age,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substance" in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 and their contradictions, the criticism of "ontology" in David Hume"s and Immanuel Kant"s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Hegel"s philosophy, and the destiny of "ontology" in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The author considers that "epistemological turn" in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does not mean the end of ontology is regarded as the oldest and essential branch of philosophy; In fact, the orientation that is used to approach ontolog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of ousiology, especially the situation that is regarded as a philosophical view and a philosophical morphology does not utterly change in a long period. On the contrary, the spectacular "ontological revival"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 is regarded as utter transformation than as a afresh "resume" of traditional "ontology" as a morphology of philosophy.一般哲学史著作都认为,与古代和中世纪哲学相比,近代西方哲学发生了研究重心的转换,即从重点研究“本体论”问题转向重点研究认识论问题,简称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现代西方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相较,又发生了一次转变,从重点研究认识论问题转向重点研究语言问题,即所谓“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

第十二讲 本体论

第十二讲   本体论


本体论以巴门尼德的存在学说为其开端, 中经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念论,在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完成。

柏拉图的理念论 (1)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2)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3) 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4) 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和动因
朱熹的“理”
理一分殊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 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语类》卷一) “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语类》卷九十四)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异体,则气犹相近,而 理绝不同也。气之异者,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 (《文集·答黄伯商》)

传统哲学家经常加以探讨的对象,恰恰 正是这些本来应当对之保持沉默的东西: 如作为整体的世界问题、自我问题、伦 理学问题及人生的意义问题等等 。
五、本体论与人类精神的“终极 关怀”

人类是自然存在物,但人类是有理性的, 总怀有超越有限而通达无限的理想。于 是,人类就有了“终极关怀”:他希望 了解自己从何处来,归于何处;他希望 认识宇宙自然的终极实在;他希望超越 有限获得自由;他希望以某种方式通达 至高无上的理想境界。

B.另一方面康德亦主张,正是因为物自 身不可知,我们的认识能力仅限于经验 的领域而不能作超验的使用,这就为我 们保留了一个不受认识形式限制的自由 的领域,从而为实践理性的道德活动提 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也可以说为 本体论开辟了一条生路。
四、本体论的语言学困境

语言学转向 "语言学转向"是用来标识西方20世纪哲学与西 方传统哲学之区别与转换的一个概念,即集中 关注语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 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 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 点和基础。

本体论——精选推荐

本体论——精选推荐

本体论邓晓芒/论中西本体论的差异据说⽤“本体论”⼀词来译西⽂的ontology的最初是⽇本学者,由此影响到中国⼈,但20世纪30年代以后,⽇本学者已逐渐放弃‘本体论’⽽采⽤‘存在论’⼀词,⼤约从50年代⾄今便⼏乎完全⽤‘存在论’代之,‘本体论’这⼀术语已经消失。

””⽽中国⼈则沿⽤“本体论”⼀词直到今天,虽然已经有许多⼈提出这个词不能对应地翻译西⽅ontology⼀词,并提供了多种选择,如“存在论”、“存有论”、“是论”、“本是论”等等。

但不论他们说得多么振振有词、多么在理,然⽽⼀到要⼀般地谈论西⽅的ontology时,往往不知不觉地顺从了原来的“本体论”的译法,反⽽觉得⾃⼰所提出的新译法很“别扭”。

为什么别扭?⽆⾮是觉得在中国语境中,“存在论”和“是论”以及任何其他译法都不如“本体论”那样能够表达⼀种最⾼、最根本、最真实的⼤学问,反⽽显得像是⼀种咬⽂嚼字的雕⾍⼩技。

然⽽,这样⼀种感觉或语感⼜是从哪⾥来的呢?。

这就要涉及到中国传统哲学和⽂化的⼀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了,这就是对经验事物的执着和对语⾔本⾝的根本性忽视。

我们先来看看这种习惯对中西本体论的起源的影响。

⼀、中西本体论的由来中国古代“本体”⼀词是由“本”和“体”两个字合成的,这两个字⼤概属于中国最原始的造字之列,它们代表了中国⼈对世界和⼈⽣的最朴素的看法。

“本”字据许慎《说⽂解字》:“⽊下⽇本,从⽊,⼀在其下。

”与此相关的有“柢”:“⽊根也,从⽊,氐声’;‘‘株”:“⽊根也,从⽊,朱声”;“根”:“⽊株也,从⽊,⾉声”;与之相对的有‘末”:“⽊上⽈末,从⽊,⼀在其上。

”显然,“⽊”是植物,是农业民族赖以为⽣的“根本”,⽽⽊的根本则是在⽊之下的“本”,⽊死本存,本在末荣。

《诗·⼤雅》云:“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论语·学⽽》云:“君⼦务本,本⽴⽽道⽣,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易·系辞》云:“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实践本体论概念的发源和演进

实践本体论概念的发源和演进

实践本体论概念的发源和演进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存在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即探讨存在的本质、结构、分类和关系。

本体论的概念在哲学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不同的哲学流派和学派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应用。

本体论的发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论篇》。

柏拉图认为,存在是真理和实在的基础,他提出了一系列范畴,描述了不同存在的本质和关系。

亚里士多德在《论篇》中进一步发展了本体论的思想,提出了“形而上学”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的层次结构和因果关系。

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本体论的思想也逐渐丰富和演变。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斯将本体论与神学相结合,他认为存在本身是上帝的属性,并用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来探索上帝的存在和本质。

在现代哲学中,本体论的思想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他的“批判哲学”,他认为我们只能知道现象世界,而无法认识存在本身。

这一观点引发了后续哲学家的思考和争议,推动了本体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本体论在20世纪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和变化。

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存在成为了哲学的中心问题。

法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了他著名的“现象学哲学”,强调存在的直接体验和感知。

存在主义哲学家如海德格尔和索特勒也提出了对存在本身的独特见解,将本体论的研究与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联系在一起。

近代一些跨学科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也开始应用本体论的思想。

在计算机科学中,本体论被用于描述和组织知识,帮助计算机理解和处理复杂的信息。

本体论的应用也得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利用本体论来构建知识库,提高机器的推理和决策能力。

本体论的概念的发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哲学,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进,在不同的哲学流派和学派中有着不同的解释和应用。

本体论的思想在哲学、神学、逻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中国哲学本体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

中国哲学本体论
答:中国哲学本体论,本书首先对本体论方面的理论问题作了理解性诠释,将其区分为本体Ⅰ和本体Ⅱ两种类型,对这两种本体各自的特征、结构、存在方式等作了探索。

进而具体探讨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思想,即在先秦诸子的儒、道思想中摊出了本体论问题,两汉经学以宇宙发生论和宇宙系统论的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思想的发展、演变作了铺垫,魏晋玄学探索了宇宙存在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隋唐佛学探索了心性存在意义上的本体论问题,宋明理学则是以天人合一为思想内容的伦理学本体论,这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思想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成就。

最后对中国哲学本体论问题的理论得失作了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体论”源流考(上)
(古代、中世纪部分)“本体”(onta)和“本体论”(ontology),是哲学理论中使用最广
泛而又歧义最大的概念。

在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框架中,它们有着不同的理论内涵和历史的规定性。

而且,单是术语本身就颇有争议。

“本体论”这一术语到底能否成立?如果可以
成立,在它的名下要讨论的是些什么问题?怎样讨论?讨论的意义何在?这些,在当代哲学中已经成为异见迭出和备受困扰的领域。

考虑到文艺界对这一术语的使用频率丝毫不亚于哲学界,并且语义更加复杂,本文将首先对“本体论”一词的含义进行一番语源学和语用
学的考释。

这不仅对澄清混乱有益,而且直接关涉到本文讨论范围的确定。

我们发现,哲学史上并不存在一个连续的一以贯之的“本体”和“本体论”概念。

不同哲学家或哲学流派操
使着不同的概念范畴来论涉所谓的本体论内容,有的哲学家或哲学流派的本体理论甚至反对使用“本体”或“本体论”这两个语词;本体论的真实涵义也并非直接地彰显在哲学史中,
或者说,本体论的真实涵义并非始终是哲学家所能自觉地意识到的。

考虑到这些情况,本文暂拟舍弃本体论的“本真意义”或“真实意蕴”之类似是而非的说法,而在比较宽泛又大体
可以通约的意义上使用“本体论”一词。

我将严格把讨论限定在哲学范围内,而不旁涉其他。

但是,由于哲学与文学和艺术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这种讨论对于文艺研究的意义是自不待言的。

同时,本文的题旨既然仅在于考察“本体论”问题的历史源流,也就暂不拟评论它
在当代所引起的复杂争议。

这是一个远为艰难而又诱人的课题,笔者将于日后继续而为。

一从词源来看,英文的Ontology ,以及德文的ontologie,法文的ontologie ,最早均来
自拉丁文Ontologia一词,而拉丁文又源自希腊文。

就希腊文的字面意思说,它是指关于on的logos[1]──研究存在的学问。

Ontology在汉语中出现了不同的译名,如“物性学”、“万有学”、“万有论”、“凡有论”、“存有论”、“是论”以及“本体论”和“存在论”等。

据有的学
者考证,最初把它译为“本体论”的是日本学者。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上半叶,日本哲学界
普遍采用“本体论”这个译名,这影响到我国并延续到今天。

但是在30年代以后,日本学
者逐渐采用“存在论”一词,大约从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全用“存在论”,而不再用“本体论”了。

我国也有一些学者主张起用“存在论”的译名。

[2] 要清楚地说明更改译名的理由是个
比较复杂的问题,但其中肯定有属于语词方面的原因,这里首先予以辨析。

前已述及,ontology一词来自希腊文。

就希腊文的字面意思说,它是指关于on的logos——研究存
在的学问,汉译为“存在论”似乎较妥。

但是,在希腊文中,表示“存在”的“on ”是双义的:
它既可以指“在者”(是者、存在物)的共性(being-in-general),又可以指“在者”的
基础(ground-of-being)。

前者接近于“本质”,后者接近于“本源”。

显然,这两种所指不
能不有一定的区别,实际上它们之间有重要的区别。

海德格尔揭示出,由于这两种含义的混淆,导致传统形而上学用“在者”(Seiende)的寻求代替对“存在”(Sein )本身的追问。

由此可见,笼统地把关于on的言说称为“存在论”,具体是用它指称关于“存在者”的研究呢,还是用它指称关于“存在”的研究呢?这是一个尚待明确的问题。

要说明这一问题涉及复杂的语源学背景。

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曾专辟一章,讨论了“存在”
(sein)一词的相关语法和语源问题。

[3] 撇开问题的学说方面,仅从客观的语源学和语
用学方面来利用海德格尔的考察成果,对于我们说明Ontology的译名是有帮助的。

德文
表示“存在”的名词das Sein,与动词不定式sein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从语法形式上看,“存在”(sein)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形式,而且作为名词的das Sein是从动词sein变过来的。

海德格尔认为,希腊人把语词分为onoma和rhema 。

Onoma是人和物的名称,进而发
展为onomata,狭义指称实体。

与此相对的rhema ,则意指言说、传说。

这种分法与希
腊人对“存在”的解释密切相关。

Onoma,作为事质的敞开状态,是同 Progmata 即我们与之
打交道的事物相连的,因此又叫做deloma pragmatos,即事物词类。

Rheme是某种行动的
敞开,所以与Praxis即行为实践相连,被叫做deloma praxeos,即动作词类。

这两种词
类的结合构成最基本的言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最基本的句子。

行为和事物的区分体现出一种对“存在者”及其“存在方式”的关键领会。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