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愿意 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生物学 问题。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如细菌繁殖、昆虫爆发等,引起学 生的兴趣。
问题导入
提出“种群数量是如何变化的?”、“哪些因素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等问 题,引导学生思考。
新课学习环节
概念讲解
学生认知能力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 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 逻辑方法,分析和解 决生物学问题。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 观察,发现生物学现 象和问题。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有浓 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加强数学模型的教学和训练
在未来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数学模型的教学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模 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分配
应更加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实施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和测试,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等。
处理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同 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说
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种群和群落的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这一节课。
Ⅰ、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从第4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可以获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基础知识,深入理解“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道理,而且可以领悟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一些基本方法,还可以为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打基础。本章的重点知识有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从历年的高考试卷来看,“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考察的重点之一。另外,本节内容还十分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如分析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可以分析人口增长情况;通过分析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学生能明白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由此可见,本节内容不管是从知识体系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人生观的培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常见类型和机制。
2、了解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和应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绘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两条增长曲线的对比,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规律;
3. 能够分析和解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种群数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3. 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规律;
4. 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际案例分析;
5.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及其生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 种群数量变化的分析和解释;
2. 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际案例分析;
3. 利用数据进行种群数量变化的计算和预测。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实验法:设计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记录和数据分析,培养其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和生态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
2. 知识讲授:介绍种群数量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3. 实验设计: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并记录种群数量变化。
4. 数据分析:指导学生使用统计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并让学生自行解释和总结。
5. 案例分析:讲解实际案例,分析其中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
6. 讨论和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
种群-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化”的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交流的课题是《种群的数量变化——基于学生实验的数学模型建构》,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中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用2课时,此课为第2课时。我将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高中生命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重点突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这两个理念。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有如下说明: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1、教材分析
“种群的数量变化”所授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该教材稳态与环境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国家高中生命科学学科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说明包含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微生物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
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由此确定教学重点为: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上海学生,总体思维较为活跃,尽管对于建立数学模型相对较为陌生但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函数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可以对话题进行深入探究和讨论。同时加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应该能够引起共鸣。学生所需学识基础是:
2023年《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2023年《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2023年《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1
一.教材背景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 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 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 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 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1.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生物学年级高二学期秋季
课题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能用稳态与平衡观认识生态林的林下植物、红火蚁等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并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生命观念。
2.通过对红火蚁案例的深度分析,阐明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基于对循环因果等复杂因果关系的认识,能用流程图、数学模型等形式表征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并能批判性思考种群数量变化受非生物和生物因素综合影响的实际情况。
4.在真实情境下探讨人类活动对种群及环境的影响,以防治红火蚁、提高鱼产量、保护濒危动植物为例,认同种群研究的重要社会意义,增强保护野生生物种群、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社会责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综合性。
2.通过分析真实的科研案例,提升系统思维能力,理解生物界复杂的因果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及组织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介绍】公益林是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体功能,依据生态区位重要性划定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是国土生态
最重要的绿色屏障。截至2022年,全省公益林建设规模
达4567.1万亩,已成为浙江林业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惠农
最广、功能最全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实现了生态、经
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提问】你的身边有哪些公益林呢?展示生态林资料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拍的生态林照片来引起学生注意,引导学生在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寻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
2.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3.能够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
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
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引入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观察到过哪些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2.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如生死率、迁移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3.示范实验(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种群数量变化的示范实验。将一定数量的果蝇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观察并记录果蝇的繁殖情况和寿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4.讨论分析(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确定果蝇的种群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5.概括规律(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如初期种群数量的急剧增加,后期趋于稳定等。
6.应用拓展(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如疾病传播、食物链中的关系等。
7.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应用拓展的答题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7: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
1.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描述出现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部分《种群和群落》的第二项内容标准,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在活动建议里则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教材中这节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三是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三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探究活动周期较长,安排在知识性内容之后。
2.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了解了种群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学习顺利成章。
学生们在数学课上学习过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本节课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但是我校为郊区二类校,所以学生们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建构数学模型时不可以操之过急。
3.教学条件分析: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探究活动所需时间在7天左右,需要马铃薯培养基、酵母菌菌种,以及恒温培养箱、血球计数板和高压蒸汽灭菌设备。受实验设备、教学时间所限,我将此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实验,然后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变化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四章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说明和推测种群数量的进展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关于关心学生明白得自然界事物的数量特点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课标对本课的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说明种群的数量变化。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形,依照我对本节课浅薄的明白得,现将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知识和技能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并能用数学模型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悉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
(2)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3、态度和情感目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阻碍。
而关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认为是:
本节教学的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说明种群数量的变化。
本节教学的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好,接下来给大伙儿分析一下学情:
二、学情分析
生物必修3面向的是高二学生。他们对数学模型的概念并不生疏,在学习生物学其他内容时,学生已对运用数学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三、教法学法[来源:1][来源:1ZXXK]
问题驱动教学法、外加多媒体辅助教学、中间穿插情形教学等教学方法,在学法方面要紧是引导学生观看发觉、归纳总结并进行合作探究。
高中生物_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会用“J”型、“S”型增长曲线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能力目标建立用数学模型解释生物现象的思想,初步学会使用数学模型解释生物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用“J”型、“S”型增长曲线的特点解释生物现象
教学难点用“J”型、“S”型增长曲线的特点解释生物现象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展示】PPT播放两张图片:密密麻麻的水葫芦、濒危物种大熊猫。
以上两张图片与我们今天要讲的种群数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如何有效地控制水葫芦的疯长?如何更好的保护大熊猫?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种群数量的变化》。
自主学习
师:首先,请大家自主研习【问题探讨】: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请你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的数量,填入下表。时间
(m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数量
(个)
推导出细菌增长的计算公式:2n(n代表“代”)
学生行为:独立思考、计算,并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让学生总结一下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
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在学生计算数据的同时将模型构建的过程渗入他们的思维中)
以上两种形式相比,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表达式能够准确地表示细菌种群的数量变,曲线图能够清晰、直观地描述细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高中生物必修三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种群数量的变化》,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主要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我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
(2)能力目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只有掌握了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运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而且比较抽象,因此把它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
本节内容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演示、读书指导法、组织学生讨论等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学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和合作探究等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而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用多媒体播放“细菌分裂生殖产生后代数量”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讨论:在一个培养皿里,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进而引入今天的新课《种群数量的变化》。以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因素教案
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因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种群数量变化的复杂性及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比如,“你们知道种群数
量是如何变化的吗?”“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呢?”通过
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学习新知识。
(1)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教师向学生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和种群密度等因素。并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数据,让
学生了解这些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教师向学生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包括指数增长、对数增
长和S型增长等规律。通过图表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规律的特
点和应用场景。
3. 拓展知识。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其他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和种群密度外,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比如环境因素、资源
竞争、捕食者等。
(2)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变化。
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通过案例
和实例,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培养学
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4. 梳理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包括种群数量变化的
因素、规律以及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等内容。
高中生物_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基础知识
学生在必修的学习中涉及到过模型的方法,模型的形式有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在必修教材中,通过DNA双螺旋模型的制作,学生了解了物理模型,但对数学模型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因此,本节课主要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为主,来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学生的能力基础
本节是2019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讨论能够把握好数学模型的建构方法。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曲线较易于理解。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才有利于这节课的进行。
三、学生的心理基础
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比较感兴趣,本节课依据学生的心理基础,向他们展示清道夫、小龙虾等外来物种在我国的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快乐和谐课堂环境中学习。
四、学法分析
在课堂上,通过问题驱动、探究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分析、讨论并在课堂交流中不断完善。在达到知识目标同时,提高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大致教学方法为:通过清道夫(一种外来物种鱼)的图片,并向他们介绍了关于清道夫的各种“光荣事迹”,浑身坚硬骨骼,没有任何天敌,专门吃其他鱼的卵,肉还不好吃,并将它与同样是外来物种的小龙虾进行对比,进而引出新课种群数量的变化,极大的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细菌数量
种群数量的变化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
年级:高二年级科目:生物学主备人:授课人: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堂导入】
复习“J”形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内容】
如果遇到资源、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种群还会呈“J”形增长吗?
【任务三种群的“S”形增长】
资料分析:
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在0.5 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反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增长曲线呈“S”形。这种类型的种群增长称为“S”形增长。
在自然界,当一种生物进入一个条件适宜的新分布地时,初始阶段会出现较快增长,但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这就导致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生率升高至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增长就会停止,种群数量有可能稳定在一定水平,我们把这一水平称为K。
“S”形增长的数学模型
1.模型假设: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它们对食物和空间的
教学过程
教学过竞争也趋于激烈,导致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升高,当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增长停滞,可能稳定在一定水平。
2.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对K值的理解:
①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变化是_____;当环境条件状况改善时,K值会_____。
②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 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K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使种群数量回到K值。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10“思考•讨论”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省优质课比赛)
思考讨论
1、为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持续获得最大捕鱼量, 被捕鱼群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 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 对养殖的生物进行捕捞(捕获)时,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维 持在K/2处,以保证持续获取高产量。
18
1、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
2、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
观察、统计细菌的数量,对自己 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7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 1.满足条件:理想状态 气候适宜
没有天敌
2.建立模型
①方程模型
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Nt=N0 λt
λ =1时,种群数量基本 不变 λ ﹤1时,种群数量减少 λ ﹥1时,种群数量增加
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 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 数量的倍数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 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
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方程、曲线图等形式。
3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问题探讨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 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 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 繁殖一代。
4
t为时间
8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②曲线图模型
种群教学设计教案
种群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2.能力目标
(1)能够观察和描述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2)能够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
(1)学生如何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复杂性。
(2)学生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种群数量变化的观察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了解种群的概念。
(2)提问:你们身边有哪些生物是一群一起生活的?为什么它们会聚
集在一起?
2.知识讲解
(1)分析实例:以鱼群为例,介绍种群的特征,如: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利用资源、具有一定的数量。
(2)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a.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生物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波动,存在增长、稳定和下降三种状态。
b.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生
物的繁殖能力、环境的资源供给和限制、天敌的存在等。
(3)提示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哪些生物种群数量会发生增长、稳定或
下降的情况?有没有原因是可以解释这种变化的?
3.实例演练
(1)选择一个具体的生物种群,如蚕,给出其数量变化的数据,并绘
制折线图展示。
(2)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并与学生讨论可
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深化讨论
(1)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种生物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的种群数量会有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前3分钟
展示学生画的J型曲线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巡视,引导
1.明确目标
2.展示、修改
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3分钟
2.
ຫໍສະໝຸດ Baidu承接结果
J型曲线的产生条件,数学表达式及增长率;
S型曲线;
环境容纳量
引导;评价
思考,小组合作得出J型曲线的产生条件,数学表达式及增长率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4分钟
5.
目 标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分发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阅读课本P71-72,归纳群落水平要研究的问题
7.
板
书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J型曲线
S型曲线
;构建S型曲线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能力
8分钟
3.
做
议
讲评
用数学模型解释野生资源利用、濒危物种灭亡和有害生物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总结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引导,强调
思考,小组讨论应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
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分钟
4.
总
结
提 升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鼓励引导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
课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
教学
难点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
理由: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