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的数量变动》 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数量变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动》是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为后续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数学模型和曲线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示例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
(2)阐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2、能力目标(1)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2、教学难点(1)“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表、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能力。
高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② 阐述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类和特点。
2能力目标:① 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利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④ 通过课堂练习,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散能力和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 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体会科学探究的魅力。
② 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1.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4 章第2 节的内容,在“第1 节种群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就是种群密度,种群数量不仅受种群密度的影响,还会受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
在“第 2 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通过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文中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特别指出了人类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
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合理利用资源意识。
2.学情分析:学生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学习了种群的概念,了解了种群的特征,尤其是各种群的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顺理成章。
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说,高二的学生已经具有与数学建模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数学问题,进而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解释种群、种群密度、出生 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 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
探究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 观察和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和 规律。
数学模型
介绍并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 型,如指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 长模型等,帮助学生定量描述和理 解种群数量的变化。
巩固练习环节
成功引导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成功掌握了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概念,如出生率、死 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
有效利用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结合实际环境问题深化学生理解
将种群数量变化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变 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学生认知能力特点
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 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 和原理。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 逻辑方法,分析和解 决生物学问题。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 观察,发现生物学现 象和问题。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有浓 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处理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同 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01
02
03
04
种群数量的概念及其意 义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 素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 型
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分 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程分析1.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该内容标准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尝试构建数学模型”属于模仿性技能目标,目的是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相应指导,学生能构建解释原型的数学模型;另一方面,“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属于知识目标中的理解层次,目的是建立起抽象(数学模型)与具体(种群数量变化)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2.教材分析:相应内容出现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
教材从以下3个方面组织学习内容: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3模块乃至整个高中生物学中科学方法训练的重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1.学习对象:本节课主要针对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2.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1)学生在必修一第1章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时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通过本章第1节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其概念,并认识了种群密度等数量特征。
这为本节课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奠定了知识基础。
2)在高中数学课上学生学习过指数函数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数学模型的建构奠定了能力基础。
3)通过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对数学模型有一定认识。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能根据种群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合理的数学模型2)运用构建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
2. 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概括总结出数学模型构建的基本过程。
2)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以两个模拟实验来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阐明并理解种群的“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机制。
二、技能目标:1、通过模拟实验探究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三、情感目标: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苹果醋和酸奶【提出问题】:在它们的制作过程中,分别用到了哪种微生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了解两种微生物的特点。
学生不能回答时教师补充。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人们常常利用微生物的发酵来获得某些产品,在发酵过程中,如何掌握它们的数量变化规律从而加以利用?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
在疾病防控过程中,如何掌握它们的数量变化而加以控制呢?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其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出细菌的生殖方式解决问题【讲解实验一】: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实验一。
【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得出的数据画出细菌数量变化曲线图(“J”型增长曲线),总结出数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
那么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又是如何变化的?【讲解实验二】:设计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实验二。
【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得出的数据画出草履虫数量变化曲线图(“S”型增长曲线),分析各参数意义。
【归纳总结】:种群的“J”型增长(理想条件)和“S”型增长(有限环境)。
动手实验、填写报告单作图并推导细菌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习用数学形式描述生物学现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
2.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3.能够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
掌握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难点
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引入导入(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相关视频引起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兴趣,提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观察到过哪些动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2.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原因和影响因素,如生死率、迁移率、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3.示范实验(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简单的种群数量变化的示范实验。
将一定数量的果蝇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观察并记录果蝇的繁殖情况和寿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种群数量如何变化。
4.讨论分析(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确定果蝇的种群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5.概括规律(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如初期种群数量的急剧增加,后期趋于稳定等。
6.应用拓展(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如疾病传播、食物链中的关系等。
7.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应用拓展的答题情况,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观点和基本规律。
2. 掌握种群数量波动和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学会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数量波动和增长的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图表。
2. 准备实验或模拟活动的材料和设备。
3. 准备案例或实际问题,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起首,我会介绍种群的基本观点以及种群密度等基本观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群数量的变化。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观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材料包括标志重捕法所需的各种数据表格、鼠妇等小型动物或植物。
学生需要记录每次捕捉的数量、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以便进行分析和统计。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包括J型曲线、S型曲线、指数增长率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等。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4. 小组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认识,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控制种群数量变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 教室小结: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从多因素思考种群数量的变化?
☆板书设计
4.2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1、细菌的增长曲线:1个、n代、N=2n
曲线
2、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模型假设
2、建立模型
3、各参数的意义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本节内容还十分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如曲线查阅人口增长数据,分析人口增长模型;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捕鲸业导致许多鲸种群数量的下降等。
第三部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一项有着多方面意义和价值的探究活动。这项探究在写法上给学生留出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包括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材中只给予了必要的提示,以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由于这项探究所需的时间较长(一周以上),教材将它编排在本节知识性内容之后,未穿插在课文之中。可以在完成本节第一、二部分内容之后单独安排。
通过具体实例,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并用数学语言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明确“J”型种群增长的原因。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方式增长,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
呈现高斯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将高斯实验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呈现出来)。
提出讨论题:
1.你认为高斯得出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呈“S”型曲线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通过学生绘制细菌增长曲线,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一步修正推广到各种生物建立种群的“J”型增长模型。最后再归纳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避免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学生。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化》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在种群的特征一节之后,以种群的数量和空间特征等相关知识作为铺垫,通过实例探究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对种群数量的变化进行描述。
本节内容详细讨论探究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这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当然种群数量的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分析讨论了在生产生活发面人类应该如果做到维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某种生物种群的改变往往会影响到群落乃至生物圈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因此又为以后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做了铺垫,可谓是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
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在第4章第2节的内容中已经学习了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尤其是种群的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就会过渡到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
而且同学们在数学课的学习中也学习了数学模型的建立,比如函数图像的绘制,数学方程式的推导等,为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种群数量的变化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1.课前通过导学案预习,先了解基础知识,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
2.课堂合作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组内合作、同桌合作、师生合作探究为主,教师把重难点问题按梯度设置层层引导启发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轻松完成学习任务,最后通过随堂训练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法可靠的。
很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大师,比如孟德尔,牛顿,爱因斯坦,很高兴各位同学已经具备了成为伟大科学家的潜质。
生物必修二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
“种群数量的变化”说课稿(第1课时)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教材分析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而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素养。
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用构建数学模型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以及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参与濒危物种保护措施与有害生物防治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教法:为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我采用了游戏法教学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几组濒危物种与有害生物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何保护这些濒危物种与有害生物?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新课环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线展开教学)游戏一:模拟细菌繁殖。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教案标题: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目标:1. 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能够分析和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4.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例如狼群、鱼群或鸟群的数量变化。
2. 引发学生的思考: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包括生物因素(如繁殖率、死亡率、迁移等)和非生物因素(如资源可用性、环境变化等)。
4. 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如指数增长、S型曲线等。
实验活动:5.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
例如,将一群果蝇放入一个封闭的容器中,观察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6. 让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绘制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表。
7.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式和趋势。
案例分析:8. 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例如,研究一些动物种群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数量变化。
9. 学生小组讨论并呈现他们的分析结果,包括可能的解决方案和保护措施。
总结与评价:10. 总结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11. 评价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形式。
延伸活动:1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不同种群数量变化的案例,并撰写报告或展示他们的发现。
13. 组织一次生态系统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 实验用的果蝇和封闭容器- 种群数量变化的案例研究资料- 学生记录和绘图的工具教学评估:-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原因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式和趋势的分析能力- 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案例的分析和解决方案提出能力-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图表绘制能力。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案:《种群数量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一)_高考网推导出细菌增长的计算公式:2n (n代表“代”)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
(在学生计算数据的同时将模型构建的过程渗入他们的思维中)学生行为:独立思考、计算,并把结果填在表格里细菌数量/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以上两种形式相比,我们可以看出数学表达式能够准确地表示细菌种群的数量变,曲线图能够清晰、直观地描述细菌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合作探究师:【思考】假设:某(例如细菌)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o ,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用Nt表示。
我们能否推导出一个反映一般种群增长的数学表达式呢?学生: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方程式即Nt = No * λt《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师:上述数学表达式的前提是“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意味着该种群生活在的食物、空间充裕,没有敌害、气候适宜等一系列好的环境,那么现实生活中有相似的情况吗?学生:有,1859年一位英国人带来24只野兔到澳大利亚定居,一个世纪以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了6亿只以上;美国的环颈雉在1937——1942年期间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如右图)师:(小结)通过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在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我们称为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现实的例子是支持我们的假设了,即说明假设是正确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得到的数学表达式或曲线图叫做描述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让我们总结一下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提出合理的假设《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师:【展示】生态学家高斯及其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实验图片高斯曾做过培养大草履虫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到了刚才的曲线图。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
在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现实环境中,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增长的两种曲线各有产生的条件和特点,还可以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最后文中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特别指出了人类对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方法:图形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比较学习法五、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细菌起始数量为1)。
1、请填下表,根据表中数据,绘出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
时间20406080100120140160180细菌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数量2、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N= 2n3、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N = 2216思考:那么自然界中有没有与细菌的增长类似的例子呢?探究活动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阅读课本66页的内容,结合实例,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J”型增长的理想条件是指哪些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2、自然界中,满足以上条件的实例有哪些?(1)实验室条件下。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增长模型的建构方法。
2.研究“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条件和数量计算方法。
3.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和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4.认识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重难点:1.重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
建构模型的方法包括:确定前提条件、选取合适的增长率和时间单位、确定增长率的变化规律等。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曲线是一种数量连续增加、保持稳定的曲线。
它的产生条件是环境资源无限,例如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数量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Nt=Nλt来计算,其中λ为增长率。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S”型曲线是一种数量增加先慢后快再慢,最终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后停止增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曲线。
它的产生条件是环境资源有限。
数量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Nt=K/(1+ae^-rt)来计算,其中K为最大数量,a为初始数量,r为增长率,t为时间。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天敌的入侵、环境的变化、疾病的传播等。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包括繁殖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掌握了“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和数量计算方法,认识了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和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以及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和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
3. 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2. 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3.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4. 种群数量变化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常见因素和数学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生物学》、《生态学》等。
2. 课件或黑板: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图形、表格和实例。
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思考。
2.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4.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5.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因素和模型的理解,以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生态学相关知识:介绍生态学中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其他概念,如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
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案 说课稿 教学设计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启发式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大大自然的情感2.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学过程】四、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1.实验原理①酵母菌属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时产生CO2和H2O,无氧呼吸时产生CO2和酒精②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影响③在理想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J型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中,酵母菌种群呈S型增长④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血球计数板)2.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10ml培养液,灭菌、冷却、接种酵母菌(2)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 7 天(3)每天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定时测定 1ml 培养液中酵母菌个体的平均数(4)描点画线,分析结果,得出结论3.注意:①本实验不需另设对照组,理由是以取样时间顺序前后对照②正确的取样方法是摇匀后再取样,原因是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小误差。
③对培养后期的样液需稀释后再计数,原因是酵母菌在原液中密度可能过大④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
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进行计数。
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细胞的计算公式是 4AB×106个。
【二次备课】⑤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取相邻两边及顶角的酵母菌计数⑥若记录实验结果时忘记了取样时间,可按照 PH值不断减小的顺序进行重新排序⑦实验结束后不能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正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⑧实验记录表的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从本章开始,学生将在群体水平上探讨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发展变化规律。
种群是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在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学会用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毛细吸管怎么用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内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时间分钟20 40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细菌数量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得出一个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思考:“S”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探究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探究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 测
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教师分发当堂检测题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阅读课本P71-72,归纳群落水平要研究的问题
7.
板
书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J型曲线
S型曲线
课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
教学
难点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说明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
构建种群增长模型
理由: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前3分钟
展示学生画的J型曲线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巡视,引导
1.明确目标
2.展示、修改
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3分钟
2.
承接结果
J型曲线的产生条件,数学表达式及增长率;
S型曲线;
环境容纳量
引导;评价
思考,小组合作得出J型曲线的产生条件,数学表达式及增长率
;构建S型曲线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思考,小组合作能力
8分钟
3.
做
议
讲评
用数学模型解释野生资源利用、濒危物种灭亡和有害生物防治时应注意的问题。总结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
引导,强调
思考,小组讨论应用本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本节知识的理解
应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0分钟
4.
总
结
提 升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鼓励引导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