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现状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现状研究
作者:周雯雯,王春燕
来源:《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19年第12期
【摘要】本研究随机选择H市3所公办幼儿园中的23个班级进行角色游戏观察,共选取9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表明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表现为“身体自发性”与“明显愉悦性”呈中等水平,“社会自发性”与“认知自发性”表现不突出,“幽默感”表现低下;总体游戏性表现存在年龄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社会生活类游戏主题中幼儿游戏性表现水平最佳;游戏质量与幼儿游戏性呈显著的弱相关性。
【关键词】角色游戏;游戏性表现;观察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9)12-0031-07
【作者简介】周雯雯(1990- ),女,浙江宁波人,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王春燕(1965- ),女,太原人,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教授,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幼儿以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1]。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按照自我意愿进行角色表征與模仿、游戏情节构思与发展、游戏规则生成与调整,自由穿梭在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当下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更关注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组织指导等层面问题,却很少着力关注游戏中幼儿个体需要与意愿的满足以及游戏中幼儿表现出的专注投入、积极主动、自信愉悦、创造性等品质。辛格(Singer)曾指出,当过度关注于游戏所带来的教育上的价值时,往往会丢失游戏最重要的本质:幼儿的愉悦性[2]。
游戏性,也称“玩兴或玩性”,是幼儿投入游戏活动中的积极状态以及自发表现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点[3]。游戏性是通过游戏活动而发展起来的优良个性品质,贯穿于人的一生发展之中,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游戏性越强的幼儿交往主动性和交往技能水平则越强,游戏性强的幼儿情绪积极愉快,言语能力较强[4]。
基于此,本研究对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游戏性表现现状进行观察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择H市3所公办幼儿园中的23个班级进行角色游戏观察,共选取9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包括33名小班幼儿,其中男幼儿17名,女幼儿16名;32名中班幼儿,男幼儿16名,女幼儿16名;30名大班幼儿,男幼儿14名,女幼儿16名。三个年龄段男、女幼儿人数比例尽量保持为1∶1。
主题是角色游戏基本结构的核心要素。本研究将采集的23个角色游戏视频进一步划分为三类角色游戏主题,分别是5个家庭生活类游戏主题,指围绕家庭生活开展的游戏主题,例如“娃娃家”等;9个社会生活类游戏主题,指围绕社会生活开展的游戏主题,例如“小吃店”“烧烤店”“美食街”等;9个社会关系类游戏主题,主要围绕社会关系并更倾向于社会服务关系类,例如“警察局”“医院”等。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两个研究工具,分别是《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量表》(以下简称《游戏性量表》)以及《中国托幼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第三版)》(以下简称《质量量表》)中子量表五《游戏与活动》。
《游戏性量表》修订始于《儿童游戏性量表》(The Children’s Playfulness Scale,以下简称CPS),由巴尼特(Barnett)研发与编制。CPS共五个项目维度,分别是身体自发性、社会自发性、认知自发性、明显的愉悦性、幽默感,由23个评价指标构成,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进行评分,其中3分等级为中等水平,并以此为等级评分的分界点。国外相关研究已证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为0.84~0.89,构成游戏性五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3~0.71之间,因素分析显示五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87%[5]。鉴于CPS作为国外文化和教育情境的产物,倡导的教育实践以及背后的文化价值导向与我国有所差异。因此,基于CPS 的理论框架和测量学特性,本研究结合我国幼儿园角色游戏实践,推敲调整每一个评价项目并
细化具体评价指标,最终形成《游戏性量表》(见表1)。为保障研究工具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本研究中两位观察者利用《游戏性量表》对91名幼儿进行试测,分析发现整个量表Cronbach’s α系数达0.94,五个项目维度之间相关系数在0.51~0.70之间,评分者完全一致评分比例为71.72%,显示出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以及较高的评分者间一致性。
《质量量表》由李克建、胡碧颖等编制,整个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八个子量表的α系数均大于0.83,每个子量表可相对独立使用[6]。其中,子量表五《游戏与活动》包含10个项目:角色/戏剧游戏、建构游戏、精细操作活动、语言、数学、自然/科学、音乐/律动、美术、沙/水、音像设备和电脑。已有测量数据表明该子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主要评估班级游戏活动的环境创设与实施状况[7]。
(三)实施过程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对幼儿角色游戏进行直接观察并拍摄视频录像,运用《游戏性量表》逐一对每名幼儿游戏性表现进行测查;运用子量表五《游戏与活动》对幼儿所在班级游戏活动环境质量进行观察评估,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总体情况
研究统计分析了95名幼儿在五个项目上的平均得分,结果如表2所示:总平均分为
2.65,表明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身体自发性”平均得分最高,为
3.14,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而“幽默感”平均得分最低,为1.66,处于较低水平。“社会自发性”“认知自发性”“明显愉悦性”平均得分分别为2.80、2.75、2.90,均处于中等略偏下水平。
(二)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性别差异
由表3可知,男幼儿的游戏性表现平均得分为2.62,女幼儿的游戏性表现平均得分为
2.68。男、女幼儿的游戏性表现水平处于相当水平,均为中等略偏下水平。进一步分析男、女幼儿在五个项目上平均得分,从表4可知,男幼儿仅在“幽默感”项目上平均得分高于女幼儿。
对男、女幼儿游戏性表现总体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双侧显著性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p=0.352、p>0.05,男、女幼儿在游戏性总得分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三)角色游戏中幼儿游戏性表现的年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