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2 l 1 工程 大学有2 6 所 ;在 核心研 究人员中,华中师 范大学的
究 人 员 每 人 获得 1 ~3 个研 究 项 目。在 核 心 研 究 团 体 中 ,北
[ J 】 . 哈 尔滨学院学报 ,2 O 1 5 , ( 2 ) .
3 】 王立 非 ,江 进林 . “ 十 一 五 ” 期 间 国 家社 科 基金 外 国语 言 学 立项 储 泽 祥 老 师 一 人 独 自获 得 4 个 项 目,其 余 1 0 0 0 多 名 教 师 或 研 [
学质量 的高低 ,而教 学质量 的高低又 是一所学 校的生存之
本【 4 ] 。在 即将 到 来 的 “ 十三 ・ 五 ”规 划 中 ,各 高 校 都 努 力 加
大师资 队伍 建设 。我们 希望各级主 管部 门积极 思考如何 帮
助 各 高 校 尽 可 能 地 缩 小 地 区 差 异 , 让 学 生 能更 好 地 享 受 较
新 世 纪 以 来 现 代 汉 语 词 类 研 究 综 述
口叶脉清 聂仁发

要 :新世 纪以来 ,现代汉语词 类研 究在 原有研究成 果的基础 上得到 了进一 步的发展 。近十五年来 ,学者们 通过
著作、论 文、专题会议等形式对汉语 词类问题 进行 了讨论 。关于功能观、 “ 包含模 式”论 、意义论等词类观 的研究 不断深 入 ,其 中,功能观 内部 以及功能观和意义论之 间争论激烈 。关于汉语词类其他 方面的研 究,其领域也不断扩展 。本文从研 究概况 、学者主要观点和争议点等方面入手 ,以期对新世 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 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和总结。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类 表 述功 能 典型范畴 名动 包含模 式

近代汉语助词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助词研究综述
二动 词 》 ( 1 9 4 1 ) 和《 论底 、 地 之辨及 底字 的 由来 》 ( 1 9 4 3 ),是现代 近 代汉语 助词 研究 的开 山之 作 。 随 着 人 们 对 近 代 汉 语 认 识 的不 断 加 深 ,7 0 多 年来 大量 近代 汉 语 的研 究 成 果 不 断 涌 现 。对
汉语语法的系统研究是从 《 马 氏 文 通 》开 始 的 ,至 今 已有 一 百 多 年 。 近代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开始 得更 晚 , 在2 O 世纪 2 O 年代 黎 锦熙 提 出了 “ 近 代 汉 语 ” 的 问题 ,但 偏 重 于词 汇 ,直 到 2 0世 纪
与欧洲传统词类难以对应 , 于是立 “ 助字” 一类 , 并称之为 “ 华 文所 独 ” l 2 】 。2 0世 纪 4 0年代 吕叔 湘先生的 《 释 <景德传灯录 >中 “ 在”、 “ 著”
中的底地却了著1986以祖堂集为基本材料参考唐宋两代其他文献分析了祖堂集中助词底地却了著的使用情况并对它们在唐宋之际的发展变化作了探索1990阐述了表示动作完成的助词去与却在语音语义上有密切联系文中认为表示动作完成的去是由趋向动词去发展来的去由于受却的排挤所以它的表示动作完成的作用未能充分施展
2 0 1 3 年第 2 期 ( 总第 5 7 期)
Biblioteka Baidu
文 通 》里 ,助词 第 一次 作 为 词 类 的一 种 正 式 被 提 出来 。马 建忠发 现汉 语所 见 “ 焉、 哉 、乎 、也”

近代汉语连词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连词研究综述

和 现 代 汉 语 的 连 词 进 行 了 比较 深 入 的 研 究 , 而 对 近 代 汉 语 的 介 词 、连 词 部 分 主 要 论 述 了 “ ” 字 由动 词 发 展 成 连 词 和
连 词 则 很 少 涉及 ,研 究 成 果 不 多 。

和 介 词 的过 程 , 为 “ 词 虚 化 ”提 供 了 一 个 例 证 ,也 是 连 实
的 连 词 和 用 于 主 从 句 的 连 词 两 大 类 。 用 于 等 立 句 的 连 词 又 分 为 并 列 、 累 加 、 选 择 、 承 接 、 转 折 。用 于 主 从 句 的 连 词 连 词 、联 合 关 系连 词 。
袁 宾 《 代 汉 语 概 论 》 ( 9 2 和 祝 敏 彻 的 《 代 近 19 ) 近
理 论 ・综 述

近 代汉 语连 词研 究综述
口袁 法森

要 :连词研究一直是近代汉语研 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通过对 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总结 ,笔者认 为近代汉语连
词 研 究 主 要 存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的 问题 : 一 、近 代 汉 语 连 词 的数 量 不 确 定 ;二 、近 代 汉 语 连 词 的 界 定 不 明确 ;三 、近 代 汉语
各个时期的常用连词亟待 总结;四、近代汉语连词的语法化研 究不够深入。
关 键 词 : 近代 汉 语 连 词 综述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综述

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近十五年来,学者们通过著作、论文、专题会议等形式对汉语词类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功能观、“包含模式”论、意义论等词类观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中,功能观内部以及功能观和意义论之间争论激烈。关于汉语词类其他方面的研究,其领域也不断扩展。本文从研究概况、学者主要观点和争议点等方面入手,以期对新世纪以来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梳理和总结。

标签:现代汉语词类表述功能典型范畴名动包含模式

一、新世纪以来汉语词类研究概况

词类划分问题一直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重大问题,贯穿于整个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过程。进入新世纪以后,汉语词类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视野以及研究领域更加开阔。

2000年以来,出版的著作有:郭锐(2002)《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马彪(2002)《词类问题探索》,胡明扬主编(2004)《词类问题考察续集》,邢福义(2004)《词类辩难(修订本)》,徐艳华(2007)《汉语实词语法功能考察及词类体系构建》,袁毓林等人(2009)《汉语词类划分手册》以及袁毓林(2010)《汉语词类的认知研究和模糊划分》等。

近十五年来,发表在期刊上的以汉语词类为主题的论文共计172篇,具体涉及内容统计如下表:

内容数量

词类划分标准研究49

小类、次类研究45

活用、兼类研究25

词类标注研究19

词类教学研究8

综述及其他26

2000年以后也有很多关于现代汉语词类问题的专题讨论。2005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了“纪念汉语词类问题大讨论50周年专家座谈会”。2010年6月,第十六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香港城

汉语词类百年研究综述

汉语词类百年研究综述

06汉语言吴少冰20060103009

汉语词类百年研究综述

摘要: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从《马氏文通》至今,虽几经反复,犹未有定论,大有继续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把自《马氏文通》以来人们关于对词类的认识成果的论述加以搜集、整理,对此作一个简单的综述。

关键词:汉语词类近百年研究历史

一、《马氏文通》至文法革新讨论之前的汉语词类研究

1898年的《马氏文通》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汉语词类研究的真正开端。从1898至1938的四十年的时间里,汉语语法学处于草创之时,同样对汉语词类的研究也处在新生阶段,既有不少建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一时期的汉语词类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言词类的研究;一是对国语白话文词类的研究。前者以《马氏文通》为代表,后者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

这一时期词类研究的两个共同倾向:⒈模仿倾向;⒉各家对词的分类标准普遍重视不够,不少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给一些词的归类上。同时也存在着两大分歧:⒈词无定类和词有定类的分歧;⒉分类标准:意义标准和功能标准。

二、文法革新讨论至建国前汉语词类研究

1938年的文法革新讨论冲击了语言学界的模仿体制,给汉语词类研究带来了转机。运用西方语言学理论来建立自己的词类体系,是这时期汉语词类研究的共同倾向。由于各家都比较注意从汉语本身特点出发,这时期的汉语词类观体现了较多的分歧点:⒈有关分类标准的分歧:这一时期,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三种:一是王力、吕叔湘的“意义说”;一是方光焘的“广义形态说”;一是高名凯的“三条标准说”。⒉有关词类划分的分歧:吕叔湘、王力、高名凯对词类进行不同划分。

近年来关于汉语语法修辞结合问题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汉语语法修辞结合问题的研究综述

近年来关于汉语语法修辞结合问题的研究综述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在真实语境的具体运用中才能实现其交际功能。词义不仅具有静态的语言义,而且会受特定语境的制约而产生动态的言语义。在现实的语言交际中,词的语言义无法自给自足,它只能勾勒一个词语抽象的轮廓,却无法提供被概括对象的全部细节,必须借助语言义之外的语境信息才能够得以补充和确定,顺利完成交际。因此,词义对语境有极强的依赖性,它只有在语境中才得以显现,又是在语境的制约和影响中不断演变和发展。语境不仅是词义存在的土壤和解释词义的必要条件,也制约和影响着词义。所以,语境视域下的汉语词义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语境理论概述

语境,简言之,就是“语言单位发生时的环境”。做为沟通交流词汇语言义和言语义的桥梁,对于语境的研究也沦为国内外语言学家共同高度关注的课题。

(一)国外语境研究概述

在西方语言学界,最早将“语境”做为语言科学的概念展开系统研究的就是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他于年在the meaning of meaning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了语境问题:“话语和环境相互密切地纠集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认知语言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并创办“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概念。随后,英国语言学家弗斯(firth)在马氏基础上顺利地将语境概念导入语言学的研究当中,他在《社会中的个性和语言》一书中,将语境区分为由语言因素形成的“上下文”和由非语言因素形成的“情境中的上下文”两类。

(二)国内语境研究概述

在我国,语境研究同样有著古老的历史。我国传统的语言研究就已经注意到语境在词义研究中的关键促进作用。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备注》中就反复强调对词义的表述必须特别注意“隐括”和“随其文解之”的区别。此后,近代学者黄侃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说道字之训诂与解文之训诂”的观点,其“解文之训诂”也等同于在特定语境中表述词义。陈望道就是我国最早明确提出、深入探讨语境问题的语言学家,他在年的《修辞学刘大杰》中明确提出了“修辞学以适应环境题旨情境为第一义”的知名论点以及语境形成的六个要素,影响深刻。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热点综述

摘要:近十年来,国内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就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做了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研究、构式语法研究和韵律语法研究。

关键词: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热点

1989年《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汉语语法学的建立。自此之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基本处于中国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具前沿性、成果最丰富,同时也是争议最突出的领域。改革开放以后,汉语语法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尤其在近十年的语法研究中出现了新的特点:多元化。新的研究领域和理论层出不穷,共同推进着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发展。

本文在认真研读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十年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取得的成果,讨论了三种较为代表性的语法研究理论。

一、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语言类型学

语言类型学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形态类型学,主要是给世界上的语言进行分类。当代语言学中,语言类型学已不仅仅是指给语言进行分类的学科,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以跨语言比较和归纳推理为基础的研究范式之上,可以理解为“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其根本理念就是刘丹青所说的:“致力于通过跨语言的观察比较来获得对人类语言共性的认识”。当代语言类型学家认为单靠对一种语言的深入开掘无法洞悉人类语言的共性和本质,任何对某种具体语言的特点或规律的总结必须得到跨语言的验证,否则就不宜认为个别语言的某某特点或某某规律就是该语言独具的所谓“特点”。当代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类型学的建立,应该从格林伯格及其1963年发表的语言类型学经典论文《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cular reference to the order of meaningful elements》算起。国内最早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始于1984年陆丙甫与陆致极合作翻译的格林伯格上述的那篇经典论文,其后,1989年沈家煊翻译介绍了美国著名语言学家Oomrie的《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学》。这方面的代表人物还有刘丹青、吴福祥、金立鑫等诸学者。

20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发展过程研究述评

20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发展过程研究述评

20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发展过程

研究述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其中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描写是整个领域的基础研究。这种描写性研究又可分为偏误分析、发展模式研究、语言变体研究和语用研究。发展模式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学习者的习得顺序和次序。习得顺序是指在目的语的一系列语音、语法特征中,哪些特征先习得,哪些特征后习得。发展过程是指在对目的语某一特定语音或语法项目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要经过哪些阶段才能最终正确习得这一项目。本文试对近20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发展过程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对其研究现状、特点进行述评。

一、文献综述

孙德坤首次采用个案跟踪法外对国学习者进行纵向研究,于1993年发表《外国学生现代汉语“了·le”的习得过程初步分析》,阐述了两个汉语学习者习得助词“了”的过程和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这篇文章在提出研究课题和纵向研究方法上都作了开拓性的尝试。

赵立江于1996进行纵向个案跟踪与横向规模调查相结合的研究,发表《外国留学生使用“了”的情况考察与分析》,再次分析了学习者在习得的不同阶段对“了”的掌握和使用

情况,并运用中介语理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提出对“了”的研究分析应由单句结构扩大到语段、语篇,强调在话语篇章中考察,对语法研究、习得考察及教学方法均有一定启示。

王建勤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系统”914条语料的研究,探讨以英语为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群体习得“不”和“没”否定结构的全过程,于1996年发表《汉语“不”和“没”否定结构的习得过程》,从“不”和“没”构成的否定结构的分布情况,与谓词、助动词的搭配及某些特定规则的习得三方面进行了考察,论述了:“不”和“没”否定结构习得消长过程的有序性特征;“不”和“没”扩散过程中规则习得的过渡性及渗透性特征;谓词否定与助动词否定结构的习得爆发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该文第一次明确提出学习者习得否定结构的过程是按一定习得顺序进行的,该顺序实际反映了否定结构习得的难易顺序;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指出否定结构教学应考虑学习者内在的习得顺序;第一次将科学的统计方法引入习得过程研究,从而使习得过程研究更科学化,使研究结果更直观化。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论文)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论文)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综述(初稿)

1.宏观方面:

(1)副词的虚实归属问题

副词作为一个传统词类,其各种成员成分数量众多,虚实不一,功能上个性大于共性,虚实归属上一直存在争论,主要的几种观点如下:

A.归入虚词

在传统语法研究当中,副词一直被认为属于虚词,大部分研究学者也都秉持着虚词研究的方法与态度进行副词研究,如:黎锦熙(1924) 、吕叔湘(1982) 、朱德熙(1982) 、陆俭明、马真、张斌、张谊生等。各家归类标准不一,主要有由语义范畴出发、由语法功能出发等标准。

B.归入实词

上世纪80年代前后,结构主义分布理论开始影响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鉴于副词能够充当一定的语法句法功能,一些学者开始将副词归入实词之列,如:陈望道(1978) 、胡裕树(1981) 、黄伯荣(1981) 、邢公畹(1994) 等人。但是由于多数副词过于虚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实词定义相距太远,副词是否可以归入实词行列还不为研究者们的普遍接受。

C.介于虚实之间

现代汉语语法大家王力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现代语法》中指出:把副词认为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又把它归入语法成分。并且对此归类方法进行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和说明。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郭绍虞。但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副词的虚实归类问题。

我们认同张斌的观点,即副词词归属虚词更符合事实,理由是汉语副词不以体现意义为主,而是以表达功能为主,意义大部分是比较虚化的。但是介于副词本身可以作为一定的语法功能成分,这与实词的某些特性相吻合,此外,学界关于副词归属问题尚在讨论当中,因此,我们认为副词的研究不应该拘泥于其虚实归属问题,而应该侧重副词本身的功能与特点。

近代汉语语法体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近代汉语语法体貌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的 , 同 时成 果 也是最 多 的 。 这从 已 出 版 的汉 语语 法 史及 近 代汉 语研 究 著作 中 便 可窥 见 一
斑 。 王 力 《 汉语 史稿 》 , 太 田 辰 夫《 中 国 语 历史 文 法》 , 孙 锡 信 《 汉 语 历 史 语法 要 略》 , 杨 伯
峻 、 何乐 士《 古 汉语语 法及 其发 展》 , 向 熹 《简 明汉 语 史 》 等 语 法史 著 作都 曾 不 同 程度 地 对
面 , 还是 在近 代汉语 研究 方 面 , 都 出 现 了 一些 有 影 响 的 成 果 。 这 些 成 果 为今 后 的 研 究 奠
定 了 良 好的 基 础 。
与 上古 、 中 古汉 语 的 体貌 研究相 比 , 学 界对 近代 汉 语体 貌 的 研 究无 疑 是最 充 分 集 、 中
的内部时间 构 为“


( s i tu at i o n
或 词 汇体 说 话 人 察 情 状 部 时 结 构 的 方 式 称 为 视 ”

aspe c t )

( l exi c al as pe ct ) ;

的内

“ ,
点体 或 语 法体 故而 体 貌是 情 状体 和 视 点 ”
or rec t



uw 9 97 p l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汉语语法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其历史和演变是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近代汉语语法史进行综述。

1.句法

汉语句法指的是汉语句子的各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则。早期的汉语句子缺乏明确的主、谓、宾等成分,较为自由。但随着句子结构的日益明晰,主谓宾结构成为常规。又如,中文中修饰语的排列方式、并列语法的运用等,也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2.词性

近代汉语在词性方面也有不少的变化。从古代到现代,由单音节向多音节,由不确定词性到确定词性,词性分类也不断完善。例如,近代汉语阶层语言中出现了许多外来词,如保龄球、电视机等,而一些汉字的用法和词性也发生了改变。

3.语音

随着近代汉语语法的变革,汉语语音也日趋规范。例如“南北音”、“普通话标准音”等不同的汉语语音,都有明显的规范化趋势。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一些外来语的发音也逐渐规范起来。

4.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对于汉语语法的准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汉语缺乏明确的标点符号,读写难度较大。但随着标点符号的日益规范化,汉语的表达也越加准确。

总体来看,近代汉语语法的变化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密不可分的。在今天的汉语教育中,深入研究近代汉语语法的演变,加深我们对现代汉语语法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第十三章比较句

《马氏文通》将古代汉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差比、极比三种。

一、差比句

差比句词序的历史转变

太田辰夫的观点:

古代汉语的差比句用“A—形容词—介词—B”式,A、B代表两个比较项,可用于古代汉语差比句式的介词有“于、过、如、似”。——《中国语历史文法》

“于”最常常利用,从古代一直用到唐朝。

“过”见于唐朝。

“如”本来用于平比句,从唐朝起转为表示差比。

“似”在唐朝产生,用得比“如”多。

现代汉语差比句用“A—介词—B—形容词”式,介词用“比”,由动词发展而来,唐朝“比”处于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进程中,有些句子还有“比较、比拟”的意思,如:

若比李三犹自胜。(白居易诗)

但有的例子已经可以看做差比句,如:

色比琼浆犹嫩。(郎士元诗)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比句的不同:

1、词序不同:古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中间,现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后。

2、古代汉语差比句不能用副词或补语说明不同程度,可是唐朝以后情况有所改变。

如:目睹的泪点儿更多如他那秋夜雨。(潇湘雨,3折)

总的来讲,古代汉语差比句中一般只用一个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不能说明不同的程度。现代汉语差比句则以用副词,后助形容词,补语等更细致地表示差比为特征。如:

我这枝笔比刀子还快哩。(救孝子,2折)——现代汉语差比句贝罗贝的观点:

将现代汉语比较句结构归纳为:X+比较词(comparative)+Y(+adverb)+比较结果(dimension)”。X和Y是两个比较项。贝罗贝把比较分为三级:比较级(superiority)、等同

近代汉语选择问句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选择问句研究综述

近代汉语选择问句研究综述

作者:申盼路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2期

摘 ;要:选择问句是汉语疑问句中最富特色的一类,选择问句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叶,至今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将从历时、共时和专书三个方面对近代汉语选择问句的研究做一简要回顾,总结成绩,发现不足,尝试指出可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关键词:选择问句;近代汉语;研究综述

作者简介:申盼路,男,汉族,河南洛阳人,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师从张先亮,主要从事洛阳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研究。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2--02

引言

1942年至1944年,吕叔湘出版了《中国文法要略》,第一次正式地提出了选择问句这一问句类型,并指出反复问句(正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进而也引发了汉语语法史研究者们对其研究的兴趣。

半个多世纪以来,选择问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对近汉语选择问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选择问句历史发展的研究方面,包括不同时期选择问句的句式变化、关联词的发展以及句末语气词的运用情况。此外还包括对句中助词、动词结构在句末否定词前后的重复与省略的研究,着力最多的是句末否定词的虚化问题的研究。

本文将从历时、共时和专书三个方面较系统地对近代汉语选择问句的研究成果做一归纳概述,并尝试指出研究存在的有待扩展和深入的方面。

一、近代汉语选择问句的历时研究

梅祖麟的《现代汉语选择问句法的来源》是较早的研究选择问句来源的论文。主要讨论了汉语选择问句法从5世纪到12世纪的历史,指出了现代汉语选择问句的三个特征和汉语选择问句的几种句式,总结了现代汉语选择问句的来源。该文例证丰富,分析深入,但仍存在缺陷,李崇兴、柳士镇、何亚南、刘开骅等对文章中的某些观点曾提出商榷意见。总之,梅文虽存在问题,但为汉语选择问句的研究做了开山辟路的工作。

1、近代汉语分期综述.

1、近代汉语分期综述.

有关近代汉语分期综述

想要对近代汉语的上限时间和下限时间有清晰的认识,首先要纵观整个汉语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各阶段汉语的分期时间。近代汉语是晚唐古代到清朝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的,以口语为基本的书面语,它是介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的一门语言历史学科。学术界对近代汉语上下限的争论主要有:吕叔湘最早使用“近代汉语”名称,王力认为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潘允中认为宋元明清至鸦片战争前为近代。

诸家对于近代汉语三点相同的认识:1、大家都同意使用“近代汉语”这个称呼。

2、大家都同意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立的阶段。

3、诸家对近代汉语上下限的划分有迟早不一的参差情形。而在认识近代汉语历史范围的问题上,可以确立下面两条原则:1、认识主干部分的原则;2、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

主干部分是近代汉语诸方面的特点表现得较成熟、较典型、较充分的时期。非主干部分应该是前后两个阶段的共管地带。主要抄写于晚唐五代的敦煌变文,有可能早于晚唐的王梵志文,五代时期成书的禅宗著作《祖堂集》,北宋的二程语录等。近代汉语的下沿可以向后延伸一段时间,清代中叶的《红楼梦》,中叶以后的《儿女英雄传》、《龙图耳录》,清末的《官场现形记》等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主干部分是主要的,而非主干部分是次要的。从汉语史研究的角度着眼,主干部分与非主干部分并无主次之分。在近代汉语研究工作中,非主干部分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即长达六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个世纪左右。近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与古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都有自己明显的特点。1、产生大量的新的词语;2、古代汉语里的许多词语,在近代汉语里具有了新的意义;3、双音词、多音词的数量大大增加;4、涌现出一大批新的成语、谚俗语、歇后语、偏义语、隐语、行业语、术语以及外来语等。

“近代汉语指代词的音变都不怎么合乎规律”吗?

“近代汉语指代词的音变都不怎么合乎规律”吗?
为 ‘ 怎生 ’ 是 ‘ 作 ’ 字 受第二个 音节 ‘ 没 、 物 ’ 的影 响 , 发
梅祖 麟先 生 ( 2 0 0 0 / 2 0 0 7, 8 6 — 8 7 ) 《 关 于 近 代 汉 语 指 代 词 — — 读 吕著 < 近代 汉语 指 代词 > 》 一 文 提 出 了

生 了音 变 , 而带上 了一 m 尾 。” 这种 “ 合音 ” 式 的音变 . 似 乎 已 经 成 了 近 代 汉 语 指 代 词 语 源 讨 论 的 基 本 模 式 。我 们 认 为 , 梅祖 麟 “ 近 代 汉 语 指 代 词 的 音 变 都 不
第3 0卷 第 1 期
2 01 3年 1月
深 圳 大学 学 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V o 1 . 3 0 No . 1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z h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H 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个 值 得 注意 但 未 曾引 发 讨论 的观点 —— “ 近 代 汉
语 指 代词 的音变 都不 怎么合 乎规 律 ” ,其 原 话 如 下 : “ 就 语源 可 以确定 的语词 来说 . 指 代 词 的音 韵 演 变 都 不怎 么合 乎普通 话 的规律
论 ) 。 ”
怎 么合乎 规律 ” 的说 法 和 所 谓 “ 合音 ” 说 . 是 值 得 商 榷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

关于汉语语法化研究内容的述评

摘要:语法化发展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类范畴和句法范畴,而且启发研究者通过对话语标记的挖掘和分析,更好的描写语言事实。本文在梳理语法化历史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语法化研究内容的比较,从语法化输出端分类:语法层面的语法化构词和语法化构式;语用层面主要分析话语标记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语法化历史含义研究内容

一、语法化的历史和含义

(一)语法化的历史

1、早期的语法化研究

meillet首次提出“语法化”一词,并认为新的语法形式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一是类推,二是语法化。

2、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语法化研究

这一时期比较有影响的语言学家是givon,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今天的形态是昨天的句法。”并在《语法化的理解》(1979)中,总结一条典型的语法化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后,语法化研究在西方语言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语言学家从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语法形式的演变过程。

3、语法化研究的最新趋势

近年来,语法化理论不断成熟,研究的范围随之也越来越广:语法化与重新分析、语法化与语境、语言演变和语言范畴产生的首要

诱发因素、话语标记的产生、敬语与“礼貌的语法化”等,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题。[1]

(二)语法化的含义

关于语法化的定义不止一个,各家有各家的合理性,区别在于语法化研究范围的宽窄。语法化定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体现了语言工作者研究汉语事实的深入和进步,也体现了语法化研究范围的完善和丰富。

二、语法化研究内容

沈家煊(1994)提出研究语法化有两条路子:一条是着重研究实词如何虚化为语法成分,另一条着重考察章法成分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和构词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第十三章 比较句

《马氏文通》将古代汉语的比较句分为平比、差比、极比三种。

一、差比句

1.1差比句词序的历史变化

太田辰夫的观点:

古代汉语的差比句用“A —形容词—介词—B ”式,A 、B 代表两个比较项,可用于古代汉语差比句式的介词有“于、过、如、似”。——《中国语历史文法》

“于”最常用,从古代一直用到唐代。

“过”见于唐代。

“如”本来用于平比句,从唐代起转为表示差比。

“似”在唐代产生,用得比“如”多。

现代汉语差比句用“A —介词—B —形容词”式,介词用“比”,由动词发展而来,唐代“比”处于由动词虚化为介词的过程中,有些句子还有“比较、比拟”的意思,如:

若比李三犹自胜。(白居易诗)

但有的例子已经可以看作差比句,如:

色比琼浆犹嫩。(郎士元诗)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比句的不同:

1、词序不同:古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中间,现代汉语差比句中形容词在两个比较项后。

2、古代汉语差比句不能用副词或补语说明差别程度,但是唐代以后情况有所改变。 如:眼见的泪点儿更多如他那秋夜雨。(潇湘雨,3折)

总的来说,古代汉语差比句中一般只用一个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不能说明差别的程度。现代汉语差比句则以用副词,后助形容词,补语等更细致地表示差比为特征。如:

我这枝笔比刀子还快哩。(救孝子,2折)——现代汉语差比句

贝罗贝的观点:

将现代汉语比较句结构概括为:X+比较词(comparative )+Y (+adverb )+比较结果

(dimension )”。X 和Y 是两个比较项。贝罗贝把比较分为三级:比较级(superiority )、等同

级(equal )、相差级(inferior )。比较级大致与差比相当,现代汉语中比较词用“比”。等同平比

差比 极比 平比者,凡象静字以比两端

无轩轾而适相待者也。

差比者,两端相较有差也。 极比者,言将所以比之象推至於其极也。 例: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

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例:季氏富於周公。(论语•先进) 例:诸子中胜最贤。(史记•平原君列传)

贝罗贝明确指出汉语差比句式发生较大变化是在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古代汉语差比式“X+形容词+於/过+Y”的使用少了,而以前用于表示平比的“X+形容词+如/似+Y”式则用来表示差比。如:

(17)东风寒似夜来些。(贺铸:浣溪沙)

语意上的变化带来“X+形容词+如/似+Y”式在宋元时期的第二个变化,即是第二个比较项Y 后面可跟有说明具体的比较结果的数量补语,如:

(20)今年衰似去年些。(赵长卿词)

一些形容词或动词如“强、胜、过”等出现在差比句“X+形容词+如/似+Y”中时,原来的词汇意义弱化,都表示“比……好”的意思。这类句子在宋以后非常多:

(22)食楚江萍胜似粱肉。(竹叶舟,元刊杂剧三十种)

差比句在宋元时期的最大变化是唐代产生的“X+比+Y+……”式这时成为最常用的差比句,Y 后面可以是动词短语也可以是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如:

(26)王陵比我会沽酒。(气英布,元刊杂剧三十种)

(28)(这桥)比在前十分好。(老乞大)

贝罗贝对汉语比较句的历史演变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作了分析。

1、古代汉语的平比句式为什么到了宋代开始表示差比。P420最后一段

2、表示差比的“比”字句是如何出现的。

1.2“比”字句的产生与发展

贝罗贝(1989)考察了动词“比”虚化为引进比较对象的介词的过程。他指出从春秋战国到汉代“比”是动词,表示“相比、比并”的意思,有以下六种格式:

X+比+於+Y

比+X+於+Y

X+比+Y

X+Y+比

X+以+Y+比

X+与+Y+比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比”仍为动词,表示“比较”,其格式除沿用上一时期的外,还出现了两种新格式:

以+X+比+Y

X+比+Y+VP

“X+比+Y+VP”这一格式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出现的,在前一时期未见。它是从连动结构“NP0 V1 NP1 V2 NP2”发展而来的。这一格式中的“比”仍是动词,原因有二:

X 比Y

1、同时期其他的连动结构“V1+Object1+V2+(Object2)”中的V1仍没有虚化。

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格式的应用仍然很少,在V2的位置上只有动词“有”,也没有见到形容词出现在V2的位置上,而现代汉语比较句中最常见的情况恰恰是形容词表示比较结果。到了唐代,V2的位置上出现了形容词。

黄晓惠对“比”字句具体演变过程的不同看法:把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周觊比臣有国土门风”这类句子概括为“(X)比YW”,并把它称作“古泛比句”,认为泛比句只强调比较的结果,并往往在语义上涵括了平比、差比、极比,在现代汉语中泛比用“比起来,VP”表示:他们兄弟三个比起来,性格各不相同。(平比)

他们三个比起来,老三学习差一点。(差比)

汉魏六朝时出现的泛比格式“(X)比YW”与先秦的“(X)比于Y”和汉以后的“(X)比Y”式有渊源关系。“其中先秦的(X)比于Y”的例子从先秦到汉魏时期均可见到用例:

(42)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墨子•鲁问)

但汉魏时期文献中更常见的是“(X)比Y”式:

(44)人以汝家比武侯。(世说新语)

“(X)比Y”式是“(X)比于Y”式脱落了“于”形成的,如:

(46)如瞎猕猴比于我妇。(杂宝藏经)

黄晓惠认为汉魏时期的泛比句“(X)比YW”可以析分为两个分句:

S1:X比Y

S2:XW

第二个分句W所陈述说明的对象X与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所以缺省,即 W前存在一个语义空位。

黄晓惠将古泛比句式的产生作了如下概括:

S1:X比Y,+S2:XW→X比Y+(X)W→X比YW

黄晓惠认为汉魏六朝的“(X)比YW”式还有两点与现代汉语的差比句不同:

1、古泛比句有两个语义重心,即:“比Y”和W。而现代汉语差比句只有一个语义重心“W”。

2、古代泛比句仅在说明比较的结果,可以涵盖比较范畴的三级状态,而现代汉语差比句只表示差比。

黄晓惠用重新分析理论解释了汉魏六朝的“(X)比YW”式的演变过程:

古代泛比句“(X)比YW”在使用中,W与“比Y”关系越来越紧密,W前的语义空位很难再补上,语义重心逐渐转移到W上,“比YW”由连谓结构变为偏正结构,特别是宋以后随着古差比句“(X)W于/如Y”的衰落,“(X)比YW”越来越多地用来表示差比,形容词也逐渐进入“(X)比YW”式,最终演变为现代汉语的差比句。

黄晓惠认为这一变化是在明清时期实现的,她通过对六朝至明清时的一些文献的考察,给出了一系列的数据说明这一点:

1、(X)比Y式的使用从六朝时开始减少,而(X)比YW式的使用开始增加,从明到清,出现激增。

2、从各时期“比”的句法功能来看:

宋以前:主要用于非“(X)比YW”句,且单独做谓语动词。

金元明:则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时期。

清以后:主要用于“(X)比YW”。

3、从古差比句“(X)W于/如Y”和泛比句“(X)比YW”在不同时期的使用频率看:

宋以前:主要用“(X)W于Y”表差比,“(X)比YW”表泛比,使用频率不高。

金元:“(X)W于Y”衰减,“(X)W如Y”上升为强式,“(X)比YW”使用率缓慢增加。

明以后:表差比的“(X)W如Y”表现出明显递减的趋势,“(X)比YW”的出现频率超过了“(X)W于Y”式和“(X)W如/Y”式之和。

清以后:“(X)比YW”的出现频率远超“(X)W于/如Y”式,古差比句完全衰落了。4、从“(X)比YW”中W的构成成分来看,六朝时基本是动词性的,唐代开始出现形容词性的,到明清时出现了大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