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版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知识: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
宇宙科学等领域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应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领域,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探究: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调查、讨论
等。这些方法应能够帮助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解决科学问题,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科学态度:学生应形成对科学的正确态度,包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对科学
价值的认识、对科学精神的追求等。这些态度应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生应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小学科学课程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教材内
容应涵盖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
方法,如实验、观察、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潜力。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考
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4.教师素质应得到保障。教师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应
【2022年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各学段目标
【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各学段目标
年级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1-2年级1.认识常见物体的基本外部特
征,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材
料;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
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
状。
2.认识周边常见的植物和动
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
特征和生长过程;知道植物
和动物的生存需要环境条
件。
3.能描述太阳升落、季节变化
和月亮形状变化等自然现
象,说出天气变化及其对人
类生活的影响;知道地球是
人类和动植物的共同家园。
4.知道自然物和人造物存在区
别;知道常见简单科技产品
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知道
简单的制作问题需要定义和
界定。
1.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
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
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
物的外在特征;能利用材
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
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
的想法。
2.能在教师指导下,辨别二
维空间中的东西南北和上
下左右;比较事物之间外
在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
点;根据事物的外在特
征,对常见事物
3.进行分类;初步分清观点
与事实,根据问题提出假
设,具有提供证据的意
识。
4.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
观点的意识,能突破对常
见物品功能的思维定势,
利用发散思维、重组思维
等方法,提出不同想法。
1.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对具体现象与事物
的观察和比较,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作出
简单猜想,并了解科学探究需要制订计
划。具有初步的提出问题和制订计划的意
识。
2.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
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并能对这些特征
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具有初
步的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3.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一、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分目标
(一)科学探究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5.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6.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7.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8.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2.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科学不迷信权威。
4.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
5.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
1-2年级
物质科学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知道常见的力。
生命科学
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地球宇宙科学
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
知道天气、土壤等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技术与工程
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
了解常见的工具,知道简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利用身边可制作加工的材料和简单工具动手完成简单的任务。
3-4年级
物质科学
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
描述物体的运动,认识力的作用;
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
生命科学
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
初步认识人体的主要生命活动。
地球宇宙科学
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它们有关的一些自然
现象是有规律的;
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气、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况;
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灾害。
技术与工程
知道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
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
知道设计包括一系列步骤,完成一项工程设计需要分工与合作,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任何设计都受到一定的条件制约。
5-6年级
物质科学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
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知道常见的力。
生命科学
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地球宇宙科学
知道与太阳、月球相关的一些自然现象;
知道天气、土壤等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小学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程目标
小学新课程标准----《科学》课程目标
第一部分前言
每一个生活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的人,从小就明显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因此,从小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科学课程改革的力度,注重小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这些都为科学课程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自然科学课程标准
前言
自然科学课程标准是根据我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教育实际,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对小学自然科学课程进行
的总体设计和具体要求。
一、课程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探究方法;能
运用自然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能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基本的科学仪器和工具。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能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方法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形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能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能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关爱环境,珍爱生命。
二、课程内容
2.1 生命的奥秘
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了解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了解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卫生保健知识。
2.2 物质与能量
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了解常见的能量形式
和能量转换原理;了解物质的利用和保护。
2.3 自然现象与规律
学生了解自然现象的成因和变化规律;了解天气、气候和地理
环境的基本知识;了解地球与宇宙的相关知识。
2.4 技术与生活
学生了解科技产品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了解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实施建议
3.1 教学建议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合理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应注
最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
最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认识空气案例2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观察月相案例5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24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引言
本课程标准旨在落实我国新时代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部署,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科学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
1. 形成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2. 发展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分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第二学段(3-4年级):
1. 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能力。
第三学段(5-6年级):
1. 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验能力。
2. 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课程内容
科学探究
1. 科学观察: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观察。
2. 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探究活动:自主设计并实施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
1. 自然科学:涵盖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2. 技术知识:了解与生活相关的技术及其原理。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1. 热爱科学,乐于探究。
2. 尊重事实,勇于质疑。
3. 环保意识,关爱自然。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1. 注重学生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
3.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评价建议
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
2. 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二、科学探究目标
三、科学态度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物质科学领域
二、生命科学领域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教学案例
案例1 认识空气
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
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
案例4 观察月相
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
案例6 水火箭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标准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一)科学知识总目标
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了解太阳系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4.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二)科学知识学段目标
以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个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
二、科学探究
目标
(一)科学探究
1.了解科学探
题,并通过评
2.知道科学探
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
3.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
最新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1000字
2022年最新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制定的,它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课程理念
科学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科学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并帮助学生发现、认识和解释自然及人
类活动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规律,以及自身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科
学交流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天文、地球、生物、化学、物理、科技等领域。其中,天文、地球、生物为必修内容,物理、化学、科技为选修内容。
1、天文:引导学生了解天空中的太阳、星星和行星,探究宇宙的
形成和演化等。
2、地球:介绍地球的构造、运动和变化,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
现象和资源,引导学生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
3、生物:介绍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基本的生物生态系统和遗
传规律。
4、物理:引导学生了解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律,如力、能量、波动等。
5、化学: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材料,了解物质的组成和
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现象带来的影响。
6、科技:介绍现代科技的基本知识和创新思维,了解科技对社会
和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模式
根据科学课程的特点,应以启发式教学和任务型教学为主,并辅之
以问题解决、探究性学习等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
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
五、评价方式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既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
的思考、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应区别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方法、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2022年修订版课程标准(原版)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2022年修订版课程标准(原版)
前言
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可能就会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
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一、课程基本理念
(一)面向全体学生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无论学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性别、个性等个体条件的不同,小学科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的、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23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1. 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国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科学教育现状,制定本课程标准,以进一步明确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2. 课程性质与地位
2.1 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核心,注重科学素养全面提升的课程。
2.2 课程地位
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课程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形成基本的科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在探究过程中,学会科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社会责任感。
4. 课程内容
4.1 人与自然
学生要了解自然现象和环境变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4.2 技术与设计
学生要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学会简单的创新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4.3 生命与健康
学生要了解生命现象和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4.4 科学探究
学生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施建议
5.1 教学建议
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5.2 评价建议
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发展性,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
感态度。
5.3 课程资源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023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
2023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2023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文解读
.根据“新课标”从今年起,将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年级段由原来的三至六年级修订为一至六年级,也就是说一二年级也有科学课了。科学课将成为小学阶段与语文、数学一样的.重点科目。
2.新增技术与工程内容,STEAM框架雏形初现。
3.科学能力具化为科学探究能力,更加强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方法
3个新增
一、技术与工程领域
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了STEM中的"T"和"E"的重要性,即技术与工程。
二、三个学段的进阶
学习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更加详细化。对于低年级开设科学课,通过小实验、小游戏的体验对科学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三、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一个思考。
2个变化
一、倡导探究式学习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各种资源,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小学生对周围具有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科学教学要创设一种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甚至在科学目标里都将科学能力具化为科学探究能力。
二、学习评价方式的变化
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后孩子的学习评价不再只是看卷面分数,而是从孩子的多方面获得的一个整体评价。
关于其中的那个学生自我评价与互评,好像听起来很不错,能让孩子反思自己,和让别人指出自己的不足。但是,能不能真正实现呢,还是很难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
目标版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
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标准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2
一、科学知识目标
(一)科学知识总目标
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了解太阳系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4.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二)科学知识学段目标
2
以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个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
2
2
2
2
二、科学探究目标
(一)科学探究总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
2
2.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
3.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4.初步了解通过科学探究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和深入,甚至会发展变化。
(二)科学探究学段目标
2
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2
三、科学态度目标
(一)科学态度总目标
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
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3.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4.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二)科学态度学段目标
以下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描述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一)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总目标
1.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3.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
以下从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方面描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学段目标。
赠送常用精致线性可编辑小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