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的“常道”和“非常道”
略论《老子》“道”的双重含义
略论《老子》“道”的双重含义
摘要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道”虽有区别但又紧密相联。通过形而下之“道”可以认识和言说形而上之“道”,形而上之“道”通过形而下之“道”带上了某些经验色彩从而与经验世界相联系。
关键词老子道形而上形而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老子认为“常道”是无法被语言描述的。然而,与之相矛盾的是老子却用五千言来阐释这个不可言说之道,如:“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四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可见老子的“道”是可以被言说的。那么,矛盾是如何产生的呢?
老子所谓“道”,首先是指宇宙的本原或本体。这一本原或本体是超验的,也就是脱离的具体的经验内容的东西。如:“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
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是无法为我们的经验所认识的,因为“道”一旦具有了经验内容,就必定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之物了,而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事物是会产生生灭变化,是有始有终
的,可是在老子看来,作为宇宙本体的“道”显然应该是永久存在的。虽然在不停的运动变化发展,但“道”的存在却是恒定不变的。同时,一个事物一旦具有了经验内容之后,就会被限定,就不会是另外一物了:比如白的东西不会是黑的,大的东西不会是小的,美的东西不会是丑的……也就是说,经验的东西都是有限的,而作为物质世界实体和宇宙本体的“道”却不能被限定,“道”应该是无限的。所以本体之”道”是超验的、形而上学的,是没有任何经验内容的。
《老子》读后感范文
《老子》读后感
今研读南怀瑾先生《老子他说》颇多感触,现抄录如下,以加强记忆,便以提升自己。
南先生在《老子的士的内涵》这样写到:所以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意思是说精微到妙不可言的境界,素净到冥然通玄的地步,便可无所不知,
无所不晓了。而且,“妙”的境界勉强来说,万事万物皆能恰到好处,不会有不良的
作用。正如古人的两句话:“圣人无死地,智者无困厄”。一个大圣人,再怎么样恶
劣的状况,无论如何也不会走上绝路。一个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根本不会受环境的困扰,反而可从重重困难中解脱出来。
南怀瑾是我敬仰的大师,在我内心中早已将他当作自己的老师,虽无缘谋面,但老师的着作常常启迪着我寻找内心中的净土。世界太纷繁,我追求空灵的自我,游荡与翠雨青竹之间,徘徊在仟陌小路之上,摸着自然的味道,呼吸着天地的精华,容许自己随思绪飘远,穿越时空,到达飘渺的世界,与松为伴,与鹤为友,卧看山色,醉看花。问一声我如何能够如此的逍遥。
再回到现实,回头看走过的路,环境再怎么恶劣,我只当作是在历练自己。虽然也曾报怨,但内心中却想征服,征服自我。今后我将少一些报怨,多一些坦然。如果不能改变环境,我将寻找内心的清静。向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境界去做。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
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
“道可道非常道”释意
:
老子 糙德经》开篇: 道可道 非 常 一生 二 二 生 三 三生 万 物 万 物 皆 由 一 般 的解释都 是 道 可 以 言说 的 道生 即 为 道生 内 即 有道 因而 万 事 话 就不 是 永 恒 的道 了 道 可 道 第 一 万 物之理 亦为道 之 理 个道 就是名 词 第 二个 道是 动词 常是 道 可 以是 抽 象 的道 也 可 以 是具体 : 永恒 的意 思 古语 有 云 天行 有 常 不 的道 庄 子 的 一 段论 述说 明 道 无处 不 : : 为尧存 不 为架 亡 在 东郭 子问 于 庄子 日 所 谓道 恶 乎 : : 如 果 道 可 以 言 说的话 就不 是 永恒 ? 在 庄 子 日 无所 不 在 东 郭 子 日 : : 的道 了 那 么 不 言 说是 不是 就 有永恒 日 日 期 而后 可 庄子 在 缕蚁 何 : : 的道 了 呢 ? 可 能 有 一 个永 恒 的 道 吧 ? 其下 邪 ? 日 在 梯稗 日 何其 愈 下 : : : 这就 容易 陷入神 秘主 义 了 有点 儿象 邪 ? 日 在 瓦 瓷 日 何其 愈甚 邪 ? 人不 能 第 二次 踏人 同一 条河 流 因 为 日 : 在舅 {溺 东郭 子不应 你第二 次踏 入这 条河 流的 时候 这 已 经 一 个 民 族 文 化发 展 到 一定 的程度 不是那 一条 河流 了 道 本来是存 在 的 就会 想一些 形 而 上 的东 西 哲学就 逐 渐 你 一言 说它 就 变 了 也就 是说 人不 能 产 生 了 从 古希腊开 始 到 近 代 的以 德 言说道 一 次也 不 可 以 这 有些 逻 辑不 国 为代 表的哲学 都会提 出 一 些人类 的 通 有 的书认 为 道博 大精深是无 法用 终极 的思 考 提 出 理念 理性 上帝 绝 语 言 来描 述 的 这 实 际 上 对理念等 概 念 在 中国 与 之 相对应 的 一 种 不 可 知 论 道是天地 是天和 道 , 之 大 道 但 是 道也 是 很 具 老 子要 系统地研究 常道 也就 是 体 的 例 如 天气预 报 我 要建 立一个 哲学 体系 论述 道和 德 实 们 已 经越 来 越 能 够 准确 预 际 上老 子 是 中 国 第一 个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报 了 也就是 掌握 了一 部分 哲学 家 老 子 的 《道 德经 》也 是 一个体 自然运 行 的规 律 了 人 类 系 一篇 论 文 应该 是 不 断 地接 近 于 自然 如 果通 读 了 《道德经》全篇 就不 会 大 道 和 人类社会 以 及 人 之 一 经 言说 就 不 是 永 恒 的道 了 感觉道 立 口 丁 新 的大 道 怎 么 能说 大 道 不 读 《道 德经》 的 时候 会感 到 很 多东 西 是 司认 识呢 ? 可 以 实践的 可 以 操作 的 有很 多大道 我 们 首先 考虑一 下 在 也是 可 以理解 的 老子 的 时代 道 这个 字有没 道可 道 非 常道 其实是 比较好理 有言说 的意 思 ? 如果 有 当 解 的 可 能 是 过 多 解 读 了 玄妙 化 了 然 可 以 这样解释 如果 没有 要从通 篇 的角 度理解 就容易 多 了 我们 就要 考虑新 的解释 了 老 子 除 了 对 道从 哲 学 的角 度 对道 道 可 道 非 常道 我 有 不 同的 阐述 老 子 也提 出 了一 些新 的 认为 这 两 个 道 字 都 是 名 概念 这些 概念 可 以 称之 为 名 吧 ? : 词 可 以 这 样 翻 译成 现 代 假如 我 们 认为 道 可 以 言说 就不 : 以 文 道 可 成 为道 不 是永 是永 恒 的 道 这样 理解 也是 对 的 不 恒 的道 和 流 行 的 解 释 有何 不同 呢 ? 过我 们要 加 以解释 也就 是 我们 现 在 差别 很 大 以 下 还 会 分析 道 德经 的 言 说 的道 不 是 永恒 的道 有 一个永 恒 第二 句 是 名 可 名 非 常名 通 常 的解 的道 有 我 慢慢 叙说 实 际上说 的不 是 : 释是 名相 可 以 命 名 就不 是 永 恒 的名 一个 道 有一个道是诸子 百 家或 老百 姓 口 了 我 们 只 研 究第一 句 中的道 另 一 个是 老子要 深入研 究 的 为什 么 道 可 以 成为 道就不是永 恒 哲学 意义 上 的道或者 老 子认 为 的道 这 的道 了 呢 ? 样解释 道 可 道 非常道 就 能容易 理解 为 什 么 道 可 以 作 为 道就 不 是 永恒 了 : 的道 了 呢 ? 实 际 上 老 子要 对道进 行一 参考 文 献 次 系 统 的研 究 在 老 子 的 时代 已 经 有 【 l 口 《 战 国纵 横 : 鬼 谷 子 的 局 》 寒 川 很多 道 的概 念 了 例如 同 时代 的孔 子 子 凤 凰 出版 传媒有 限 公 司 : 也谈过道 孔子 日 朝 闻道夕 死可 〔 2 拭 道 德 经 》 老 子 吉林 出版 集 团 可见 道在 当 时一些 知识分 子 中的 矣 有 限公 司 : 地位 稍 后 的孟子也 说过 得道 多助 失 〔3 拭 庄 子 》 庄 周 吉林 出 版集 团 有 道 寡 助 这也 是 讲道 在后 的《礼 记 》 限 公 司 : : 中讲 大 道之行 也 天 下为 公 都 是讲 作 者简 介 道 这 些 都是 儒家讲 的道 其 他 的百 丁 立 新 男 中 山 大 学 南万 学 院经 : 家争 鸣中 的各家 是否 也 讲 过道 ? 济学 与 商务 管理 系 讲 师 研 究 万 向 国 鬼谷 子 有一 段 论 述对 我 们理解 道 际 贸易 企 业 管理 管理 哲 学 : 有 一定 的意 义 摘 录 如下 道乃 天地 玄 : ( 作 者 单位 中 山 大 学 南 方学院 机 万物 终极 之源 先 圣称 之为无 道 5 1 0 9 70 ) 广东 广州 虽 是 无 却 能生 有 先圣有 言 道 生一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道可道第一
精读徐大椿《道德经注》:道可道第一
上经
道可道第一道可道,非常道【常者,本然之谓。道本无名,指为道者,非道之本名。所谓“强名之曰道”,非道体常然之称也】【译文】常,是“本然”的意思。“道”原本没有名称,而后被人命名为“道”,不是说“道”本来就叫“道”这个名称。老子在下文也说“强名之曰道”,可见“常道”一词的意思,是指“本然”之道,即指道之本体,而不是指“常然”之道,即不是指道之本体的固定称谓或通常称谓。名可名,非常名【此指有形之物。言凡物之成形者,即有名,乃人之强加以名,非物有本然之名也。如天地日月之类,岂必一定当名为“天地日月”乎?夫有形之物,其名尚皆强加,况无形之道,而加以“道”之名,岂道之本体乎?此二句乃全经之大旨,见道之不可以言语形容,而人当以意会也】【译文】这句话指有形之物,是说凡有形之物都可以命名,但不过是人为强加给它们的名称,并不是说它们本然地、必然地就叫那个名称。比如,天地日月之类的有形之物,难道就一定应该叫做“天地日月”吗?这样看来,有形之物的名称尚且是人为强加的,何况是“道”这个无形之“物”呢?人们给无形之道强加了“道”这个名称,难道就足以指代“道”的本体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两句话是《道德经》整本书的主旨,也是理解这本书的关键。“道”的本体是不能用言语来形容和描述的,所以人们应该用意会的方式去明道体道,而不是被书中的言语、称谓和概念所束缚。【明论】《道德经》开头这两句话的含义十分玄妙,能从各种角度进行阐释。但是,徐大椿仅仅从称谓和命名的角度切入,而没有展开叙述其深刻内涵,并不是他不懂这两句话,而只是为了由浅入深地解读这本书而已。徐大椿解读第一章的内容,几乎都是从称谓、命名等语言逻辑的角度去展开阐释和辨析,风格有点类似于他在《道德经注序》中的对《道德经》成书过程及内涵的解释。他这样的解读,十分通俗易懂,能够让读者瞬间明白书中词句的含义,并跳出市面上很多注解者的那种神神叨叨的思维陷阱。
常道与非常道
“常道”与“非常道”
老子在《老子》首章首句开宗明义把“道”分为“常道”与“非常道”,认为说得出它的具体形状的,它就是“非常道”;说不出它的具体形状的,它就是永恒存在的“道”即“常道”。现代科学不但证明了老子提出的“常道”的正确性,而且证明了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老子能从万千“非常”的事物中抽象出一个“常”字来,不亚于英国科学家格罗夫和焦尔、德国化学家迈尔发现物质不灭定律。
老子的“道”为中国古代哲学树立了圭臬。
“常道”的另一面是“非常道”,在老子哲学甚至中国古代哲学中,“常道”与“非常道”是作为坐标轴发挥其作用的。
在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方面,为了使人们便于认识和了解宇宙万物,老子将宇宙万物进行了合理的分类与整序,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分类与整序宇宙万物的模式。老子在《老子》首章首句开宗明义就把“道”分为“常道”与“非常道”,它成了《老子》一书的统领,是老子哲学思想之纲,它基本勾划了其哲学结构。它提出了宇宙生成论,“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其体系的基石,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非常道”是有形的万物。“道”分化为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隐含着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思想。纵观《老子》5000言,可以说,一部《老子》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不是在讲“常道”,就是在讲“非常道”。老子把“道”分为“常道”与“非常道”,能使我们进一步明确老子提出的“道”是物质的东西,而不是什么绝对精神,能使我们更进一步断定,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是唯物主义的,而不是唯心主义的。
什么是“常道”?什么是“非常道”?
《老子》首章首句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可以说得出它的具体形状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那么,从另一面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说不出它的具体形状的,它就是永恒存在的“道”。老子认为“道”有两种,一种叫做“非常道”,一种叫做“常道”。
浅谈“道可道非常道”的三层意蕴
浅谈“道可道非常道”的三层意蕴
作者:刘浩淼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7期
摘要:“道可道非常道”作为《老子》开篇第一言,含义颇丰,总领全文,总结为三:其一,“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言说的道,不是常道”。阐释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一维度语言与多维度物质间的矛盾;其二,“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也不可,这就是“常道”,以“有”“无”名“道可”与“道非”,指出“同出异名”而源于“道”,概括“道”之“一体”“两面”和“三用”;其三,道本当行,言辅为传,且不得本末倒置。最后,合以上三层意蕴,针砭为辅、固本为主,言弊,阐道,勉人行。
关键词:道可道;非常道;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作为《老子》开篇第一言,如乾坤者易之门户,开门见山,统领全文,涵义甚多,现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言说的道,不是常道”。阐释了唯物辩证法的本质——一维度语言与多维度物质间的矛盾。或者说,语言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一现象的描述与单位时间内物质本身的多重性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让我们不得不以增加描述时间的方式,通过多层次的、反复的、总而分分而总等方法,来描述单位时间内物质本身的多重性。而这些增加描述时间的、反复的、多层次的、总而分分而总的方式方法就是辩证法。
由此可见,辩证法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描述客观实在,辩证法就是描述客观实在的语言基础。以此,再回到“道可道,非常道”,“可以言说的道,不是常道”上,便可发现:“常道”之客观实在,是无法脱离客观主体来单独言说描述的。言外之意,若未见“道”,便无可言说。举个例子,同盲人讲述白色是什么颜色,是雪的颜色?他们却只知道雪落在身上是凉的;是鹅的颜色?他们或许听得鹅的叫声。感官未至,如鸡同鸭讲,无从描述,亦无法描述。所以“道可道,非常道”之后以“名可名,非常名”加以补充,意在表达:本是描述道的名词,若未见“道”,便不知词之真意;本是描述颜色的词,若是眼盲,便不知色彩。
老子《道德经》第01章O论道说名
第一章论道说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这种解释是前人从没有过的,前贤解老,开篇即陷入道不可言说论,这就为打开老子道的大门设置了障碍。
开头这十二个字,是通篇的总纲。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圣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人生之道无非是追求自由、幸福、健康、长寿之道,同一条人生道路,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走法。一是走圣人之道,也就是顺其自然,返朴归真之道。一是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会。
“道”,是老子首创的含有深刻哲理意义的概念。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则。除此以外,老子“道”的哲学内涵是宇宙本原。
宇宙本原含有两方面内容:一、道体(有),即“道之为物”,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二、道性(无),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的最一般规律。道体、道性不可分离,二者相互对立统一,构成了宇宙的本原。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亦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如何理解“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经典的一句话,也是许多人一生追求的目标。道,是指宇宙的本源,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而“可道”则是指我们所能理解的道,即“常道”;而“非常道”则是指超越我们认知的道。那么如何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探讨。
一、哲学角度
从哲学角度来看,“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对“道”的本质进行的阐述。道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人类的认知能力有限,我们只能通过感知和思考来理解它。我们所能理解的道只是“常道”,而超越我们认知的道则是“非常道”。
这种超越性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类思考的终极目标。人类一直试图探索宇宙的本质,寻求真理和智慧。而“非常道”则是一个无限的概念,它超越了我们的认知和想象,但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追求。
二、宗教角度
从宗教角度来看,“道可道,非常道”也有着深刻的意义。在道家思想中,“道”是宇宙的本源和规律,是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而道家修行的目的,则是通过超越自我,达到与道的合一。
这种合一,包括了对“常道”和“非常道”的认知和体悟。只有在超越自我和个体意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领悟到“非常道”的存在和意义。道家修行强调的是“无为而治”,通过放下个人欲望和执念,达到与道的合一,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三、人生角度
从人生角度来看,“道可道,非常道”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人生中,我们经常会面对一些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比如生死、爱情、人生意义等等。这些问题超越了我们的认知和想象,但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思考。
如何理解“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是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这句话的意思是:道理可以说出来,但是真正的道理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它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呢?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道”。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指宇宙的本源,是一种无形无物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存在,是一种无限的存在。“道”是无法被准确地描述和表达的。正如《道德经》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言语来描述“道”,但是这种描述是有限的,它只能表达“道”的一部分,而无法表达“道”的全部。
我们需要了解“常道”和“非常道”的含义。在老子的哲学中,“常道”是指宇宙的本源所遵循的规律和法则,它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非常道”则是指超越了常规的、超越了人类理解的存在。“非常道”是一种无法被描述和表达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了常规的、超越了人类理解的存在。
那么,为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语言和思维是有限的,无法完全表达真正的“道”。我们可以用言语来描述“道”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描述是有限的,它只能表达“道”的一部分,而无法表达“道”的全部。我们需要通过心灵的洞察和领悟来理解“道”的真正含义。
我们还需要了解“道”的实践意义。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一种超越了常规的、超越了人类理解的存在。我们无法通过逻辑思维和分析来理解“道”,我们需要通过心灵的洞察和领悟来理解“道”的真正含义。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地领悟“道”的真正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实践,通过实践来领悟“道”的真正含义。
浅谈老子之道
浅谈老子之道
“每一文化都有它的中坚思想,每一中坚思想有它的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是道。所谓行道、修道、得道,都是以道谓最终的目标。不道之道,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之所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道才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最基本的原动力。”哲学意义上的“道”指一种概念或范畴,可以指宇宙的本源,可以指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指事物发展的规律,还可以指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道”是可识的,识“道”是必要的。这种可识性和必要性其实正是我们研究老子“道”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一、从词源上来分析“道”的本意
道就是道路。最早路在水边,因为原始人每天都要水边饮水或取水,那时人们都是光脚板踩在沙地上,脚上又常带着水,所以很容易就踩出一条光溜溜的像“刀”一样的东西,原始人把这种脚踩出来的“刀”叫做“刀”,也就是“道”了。“道”是“刀”的谐音,在甲骨文里“道”原本写成“刀”。原始人把“道”比喻成“刀”是很形象、很有意思的,从那以后,人们就一直行走在“刀”上。
道是路人。路人才出了道路,我们一看见道路就知道这里有人。对于开路者来说,道路即路人。所谓“路人”并不只是“过客”,“过客”是引申出来的意思。而愿意是“开路的人”与“正在行走的人”。
道就是走路的方法。路教会了人走路,人使路成为了路。地上路有通衢,有歧路,有大路,有小路,有暂时的路,有永远的路。所有的路都有弯曲起伏,那么人就要用弯曲起伏的方法来走路,到也要尽可能走直线。人不应该被路引向远方,人应该把路引到近处。
老子的“无为”与“无不为”
没有熟知《道德经》的某些现代人认为老子的“无为”是种消极避世的作法,“无不为”同样被排斥。他们只从字面去猜测老子的思想,而没有静心阅读道德经,揣摩老子的精神内核。其实老子的“无为”与“无不为”是基于“道”上的一种延伸。要回答“无为”“无不为”,先要回到“道”这个全书的核心问题上来。
第一章的开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由此可知老子的道分为常道(恒常的道)和非常道(非恒常的道)。常道是自然界和人类之间及各自体系内的自然性的规律法则,它创生了世界万物并维持着循环、运转。而非常道则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方法,比如养生之道,求知之道,用兵之道,执政之道。非常道是由根据常道所规定的条款而逐步发展来的。
据老子观察,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矛盾以及异常的现象,它们的原始原因就就是违反或背离自然的法则。“不知常,妄作凶。”若有异常的现象发生,必然是由违反自然法则在先。无为是无欲无争,无违背自然法则的强势,也即顺应自然。无不为是运用顺应自然法则的最合理有效的一种方法。是人们应当积极地努力尽所尽地责任。于是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与在现代哲学中的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原理其实是同脉的。“无为”与“无不为”的方法,我认为在一下这两个层面影响重大。一曰修身二曰执政。
老子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就是说不知满足贪得无厌以及占有欲造成人道德沦坏,犯错误酿造祸端。因此老子提倡人应当“处无为之事”,以无欲无争之心处事,并帮助万物众生去积极努力地做(即无不为)。不为名利牵绊,而全力为物为人的心态就是老子所宣扬的。而当前的现象比如贪官获取美色金钱,不为国民生计办实事所在多数,不能不让人痛心心寒。老子极其赞成不为私欲,不为名利,顺应自然而无不为(即积极为国为民尽心尽责)的治国方略。努力为国为民建立功绩,使得国富民强而不矜夸自我的名利,让百姓得意顺应自然法则地发展而不要求彰显自己的德行,这是执政者所需仰望的的典范。魏征曾经谏求唐太宗:“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这就是要求君王以无为无不为的心态和方法,把国家人民容纳于自然的原本秩序之中,然后就可以实现“垂拱而治”。
《道德经》前十章原文及解读
《道德经》前十章原文及解读《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下面是的整理的“《道德经》前十章原文及解读”,欢迎阅读。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①,非常道②。名可名③,非常名。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
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导读
指出所要讨论的主旨为宇宙的起源,其目的是去寻找万物的“始”和“母”。为了达到目的,老子划定了不同的范畴:常道,非常道;常名,非常名;无名(﹦无),有名(﹦有);无欲,有欲;玄(玄1),又玄(玄2);妙,徼;等。老子认为,通过这些范畴的种种关系就能最终了解造成宇宙源起的最微小因素“众妙”。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道可道 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解读
苏明
道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人与天道的关系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本源的问题。不过,当时对“道”的认识多半有一定的概念外延的限定,如天道、人道以及性命等。而“道”在老子这里则是最高的哲学范畴,具有万物本源和运动变化规律的意义。所以,老子的“道”是思悟的大道,是认识天地万物、自然生命的方法大道,是天地万物、自然生命的本源之道,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规律之道。
“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和本源,它首先是浑然一体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是不能用语言和单一的概念来表达描述的。“道可道,非常道”,“可”即可以。“道”即说出,这句是从“道”的特征上说明“道”是不可以言说,不可以形容,不可以名状的。在老子看来,“道”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是“常道”了,当然也包括本源本体的名称也不可以言说,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无”即虚无,没有名称,没有形象,没有具体的形态,也就是宇宙形成的状态。“无”在这里是说天地的本始状态,但它却是一种存在。《说文》解释“无”有着满的意思,意味着“无”是一种未成为现实时隐藏着的潜在力量,充满着无限的生机,正是由于这种无形之道的力量,道才会产生天地万物。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句是从“道”的内涵而言。“道”既“无”又是“有”,“无”和“有”都是“道”的内涵,但“无”是第一位,是第
一阶段,是“始”;“有”是第二位,是第二阶段,是“母”;无中生有,有从无中生,“无”和“有”在这里表示具体的事物产生了,所以“有名,万物之母”,是万物的根源。“无”和“有”是宇宙生成过程两个阶段,一是“无”阶段,一个是“有”阶段,“无”是本体,“有”是“无”与万物之间的中介,是“无”之用,也就是“道”之用。总而言之,“无”和“有”在这里都是用来指谓道,是用以表达道由无形质落实到有形质的一个具持性活动过程。
《老子天道论》我认识的“道”
这是通行的方法,也是最省力的方法,优点是有理有据,实乃
捷径;缺点是如果其前人思想昏昏,后辈又如何保证自己心中
昭昭?
内部方式就是吸收消化,重新设计,重新施工,研究构建相
同的建筑,以发现其最初的设计、基础的思想、基本的原理、
完整的体系。又如研究一部陌生的机器,必须拆散分析,从零
件、部件、系统、原理研究起,然后从新组装,使其能够正常
这就是道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微,是万物的生命个体之间 的差异,是神机的作用结果;妙,是万物随着时空的运行而发 生的生命演变历程,与气立关系密切。
《黄帝内经》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 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就是神机决定了生物的本质和特 性,神机决定了机体内部的活力,神机必须内存而运。气立决 定了机体与外界的气机联系,气立必须随时而运,两者互相作 用,共同运行,生命存在。神机和气立都是道通过德赋予世间 万物的,并成为万物体内的重要的生命要素。
道的实质是生命,是宇宙天地的生命,是世界万物的生命, 是人类的生命。道是生命的起源,是生命的运动,是生命的法 则,是生命的肉体和精神。 道的外在是道之神、道之行、道之德。
道的实质是生命,我们只能够体验。道的外在是道的体现, 是我们可以研究得知的,只能够通过象物精信的途径。
道的含义为:1、构成世界的本体。2、创造宇宙的原动力。
有常道和无常道都是来源于天体的运行轨迹,但是由于其 时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这两者同样都是由天体反映到地 球上的踪迹,立圭表而记录描绘玄影,故都可归结为之玄,都 是用玄来表述。在古代,单纯依靠我们的肉眼观察天体运行规 律是不容易办到的,我们所能记录和认知的只是其玄影与其规 律而已。生生化化谓之妙,天地运行健而不息,万物生化作而 不辞。宇宙天地运行就是世间万物生生化化的本源。“天垂象, 地成形”。世间众生所依赖者也,宇宙天地之健运不息、玄而又 玄,即所谓众妙之门。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歧解辨正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歧解辨正
作者:焦国成
来源:《中州学刊》2017年第10期
摘要:《道德经》首章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六字对于理解老子之道极为紧要。千百年来,人们对此句的解释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根本对立。依次辨析几种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性的解释,诸如“道不可言说,可言说之道非恒常之道”“道可言说,但非恒常不变”等,从而可以知道,这些解释均是未得老子本意的歧解。“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仅仅是说:世人通常认为的一切可道之道(即可行之道),均属人为之道,虽其或可得一时之益,或可解一时之难,然必因人因时而兴废,皆非恒常之道。
关键词:《道德经》;道;可道;常道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10-0099-06
众所周知,《道德经》首章是理解整部《道德经》的门户。然而,其首句“道可道,非常道”①,虽然只有短短六个字,且每一个字都极好辨认,但千百年来人们却几乎在每一个字上的解释都存在分歧。其中有的分歧相当严重,甚至是完全对立的。此句不明,实难很好地理解《道德经》的整篇宏旨。鉴于此,本文在这里对几个有代表性的歧说加以辨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道不可说”歧解辨析
在关于“道可道,非常道”的众多歧解之中,第一类歧解是把“可道”之“道”理解为“言说”,把“道可道,非常道”整句解釋为可言说的道不是恒常之道。
从句式上说,这种解释是把“可道”作为第一个“道”字的定语,把整句的句式理解为“可道之道,非常道也”。从实质内容上说,这种解释认为“道”或“常道”均不可说。换言之,可道之道,或可言说的道,则非恒常之道。
以经解经辨《道德经》“常道”与“常名”
以经解经辨《道德经》“常道”与“常名”
作者:陈洪涛
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要:《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应该说是全经书最难理解、最具争议的内容,历史上对老子学说的不同解释,即始于对此章字义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其句读及“常道”“常名”等概念更有多种解读。以经解经是解读《道德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只有把《道德经》前后呼应的概念、观点联系在一起,方能真切还原老子的思想。本文试通过以经解经,对《道德经》第一章句读及“常道”“常名”等概念和相关语句进行辨析。
关键词:以经解经;道德经;老子;常道;常名
1 概述
《道德经》是中国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向来被称为“万经之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甚广,备受推崇。虽然只有短短五千余字,却字字珠玑,意义深邃,充满无穷的智慧和玄妙,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和社会观,道出了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为后人开启了一个巨大的思考空间。两千五百余年来,人们不断从中得到新的体悟。
《道德经》在历史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版本。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甲乙本。而真正流传最广的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其中王弼《老子注》是现在的通行本。本文便以《道德经》通行本为主,适当结合其它版本,尽量用《道德经》前后呼应、相关联内容来解读第一章的句读及“常道”“常名”等概念和相关语句。
2《道德经》第一章句读辨析
《道德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当时没有标点符号,古人开始学字读书首先要学会句读。因此,今人要理解古代经典,首先必须正确断句。《道德经》第一章有争议部分的句读常见有如下三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老子的“常道”和“非常道”
小蕊
(黑龙江大学 ####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
摘要:《老子》自成书以来,存在着很多不同的解析方向。道教强调其养生,儒生强调其玄学,近代学人则强调其哲学观念,企业家又强调其管理精髓,就连普通大众都能够从中找到其处世依据。可以说对《老子》的解析泛而滥之。但无论各家对其解释如何,最终总归很难自圆其说。探其根由,在于众人皆在“功利主义”的操纵下对其进行解析,而并没有去探求其根本实质,尤其是没有弄清“常道”和“非常道”之间的关系。为此,本论文着重解析“常道”与“非常道”,并在其基础上对他们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求“常道”与完善“非常道”的目的与注意点。
关键词:常道;非常道,求常道,完善非常道
The theory of Lao tzu's "Eternal truth " and "Temporary right "
Small core
(# # # #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 # # # #)
Abstract:"Lao tzu" since its books,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nalytic direction. Taoism emphasizes th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Confucian scholars emphasize its metaphysics, modern scholars emphasize its philosophical ideas, entrepreneurs and emphasize its management essence, even ordinary people can find its basis in one's life. Can say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Lao tzu" pan and abuse. But whatever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nally it is hard to justify. Agent,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all people under the manipulation of "utilitarianism" to parse, and did not go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substance, especially there is no clear "Eternal truth "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orary right ". For this reas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parsing "Eternal truth " and"Temporary right " , and on the basis of th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line "Eternal truth " and"Temporary right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way.
Keywords: often; "Eternal truth " ;"Temporary right ",Practice the truth
正确的学术观应该是尽可能的去还原原著者写书的意图,而不应该是根据注释者本身的需要妄加解析,甚至是肆意篡改著者的本意。可人毕竟是一个“社会人”,作为一个“社会人”,每一个人都得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个社会责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传承先哲的优秀成果,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好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成果,以使得属于人类的优秀成果能够一代一代发展优化下去。
一“常道”与“非常道”的含义
河上公《河上公章句》言:谓经术政教之道,非自然生长之道也。是以老子所存的社会大背景所推而来。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言:(常)者,虚极之妙用。王夫之《老子衍》则曰:常道无道,长名无名。“可”者不“常”,“常”者无“可”。然据“常”,则“常”一“可”也,是故不废“常”,而无所不“可”,则天合一。两者所说玄乎其玄,不知所踪,着实让人混沌难以清晰明白。唯韩非子《解老》说:(常)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能略贴近“常道”的内核,但其又未能分辨“常道”与“非常道”之间的包容关系。因此在对韩非子注解的修饰与补充的基础上,我对“常道”与“非常道”的解释如下。“常道”是为客观存在事物的发展规律。“非常道”则为人类对客观存在事物在某些领域、某些过程、某些反映的正确反映的有限认识。前者是后者的包括,后者是前者的组成,二者并非前人所认识的只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场所的两种表现形式。
二“常道”和“非常道”与人之间的关系
“常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对“常道”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正确认识只是整个客观存在事物发展规律在某些领域、某些过程、某些范围的正确反映。这些反映并没有穷尽客观存在事物的发展规律的一切内容,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也是“非常道”的本质。人类对“常道”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无限循环,逐渐消除一些限制条件的影响。到最后,随着限制条件的逐渐减少,“非常道”也逐渐趋向于“常道”。但是,“常道”是无法被最终确定的,因为人类永远都无法消除对客观存在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产生影响因素的所有限制条件。也就是说人类对“常道”的探求是没有尽头的。
三追求“常道”和完善“非常道”的目的
从人类这个整体角度来看,人是为了人这个物种能够尽可能幸福的、长久的生存下去这个目的而存在的。人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它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虽然这种发展规律的最后一个环节可能是灭亡,但这决不是我们所想要看到的结果。因此,我们要努力去探求人类的发展规律,并努力借鉴其他客观存在事物的发展规律,争取能够通过人类自身的努力,排除一切可能把人类引向灭亡的因素。而“常道”又是客观存在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去探求它,并运用已获得的“非常道”指导行事,以使得我们能够在自然中幸福的、长久的生存下去。
从个人这个个体角度来看,人是为了争取个人幸福和他人幸福这个目的而努力奋进的。幸福感的来源和成功挂钩,无论这种成功是指对精神层面上的把控,还是指在物质层面的拥有,亦或是两者的综合,幸福必然来自于个体对成功的满足。怎样才能够成功?唯有顺应“常道”,按“常道”行事,成功才会水到渠成,否则任何努力的结果就算会以成功的形式呈现,也定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据上可知,无论我们是站在人类这个整体上思考问题,还是站在我们自己这个个体考虑问题,我们最终还是无法绕开对“常道”的寻求。因此,人是必须追求“常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