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淡水鱼有哪些种类
常见淡水鱼品种

松鼠鳜鱼
臭鳜鱼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汉族传统名菜, 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徽州即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 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 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 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 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 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 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厚入味,同时骨刺 与鱼肉分离,肉成块状。
由来
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安徽贵池(今池州)、铜陵、大通 (今铜陵大通镇)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 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 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 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 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 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 至今盛誉不衰。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浙江杭州传统汉族风味名菜,属浙菜系。其年代可 追溯到宋朝,可谓是历史悠久。此道菜选用西湖草鱼作原料,烹制 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
青鱼
青鱼是一种颜色青的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 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 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 之一。
狗鳝
银鱼
银鱼是淡水鱼,见于东亚咸水和淡水中,在中国被誉为美味。体细 长,似鲑,无鳞或具细鳞,银鱼可分为小银鱼和大银鱼,其中大银 鱼可长到长约七至十厘米,很少长于15公分(6英寸)。口大,牙大而 尖利,掠食鱼。银鱼因体长略圆,细嫩透明,色泽如银而得名。其 产于长江口,俗称面丈鱼、炮仗鱼、帅鱼、面条鱼、冰鱼、玻璃鱼 等。以太湖银鱼为代表。早在明代时松江鲈鱼、黄河鲤鱼、长江鲥 鱼,并称中国四大名鱼。
淡水鱼种类大全

淡水鱼种类大全
淡水鱼是指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它们生活在江河湖泊中,是淡水生态系统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
淡水鱼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适应能力强,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食物链的一部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淡水鱼种类。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些常见的观赏鱼类,比如金鱼、锦鲤、孔雀鱼等。
这些鱼
类在家庭养殖中较为常见,它们通常具有艳丽的色彩和独特的外形,备受人们喜爱。
其次,是一些常见的食用鱼类,比如鲤鱼、鲫鱼、鳊鱼等。
这些鱼类在我国的
淡水养殖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淡水鱼种类,比如鳄鱼、恐龙鱼、箭毒蛙等。
这些
鱼类通常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外貌特征,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淡水鱼的养殖中,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比如水质管理、饲料配制、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是保障淡水鱼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淡水鱼种类繁多,每一种鱼类都有其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了解
这些淡水鱼种类,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态知识,也有助于推动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淡水鱼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在实际养殖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何垂钓14种常见淡水鱼类

如何垂钓14种常见淡水鱼类垂钓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户外活动,许多人喜欢在湖泊、河流或池塘中捕捉鱼类。
在淡水中,有许多种鱼类可以进行垂钓。
下面是14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及其垂钓技巧和技巧的详细介绍。
1.鲈鱼:鲈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可以在河流和湖泊中找到。
它们对浮漂或沉底钓具都有兴趣。
使用鲜活或冷冻的小鱼作为饵料是捕捉鲈鱼的最佳选择。
2.鳜鱼:鳜鱼在中国非常受欢迎,是一种饱满且有力的鱼类。
使用小鱼或虫子作为饵料,并将饵料放在底部钓具上进行垂钓,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它们的注意。
3.鲤鱼:鲤鱼是一种顽固的鱼类,它们喜欢嗅探并选择饵料。
使用甜玉米、面团、鳄梨、苹果等甜味饵料是捕鲤鱼的好方法。
将饵料浮在水面上或与沉底钓具结合使用,都可以有效地吸引它们。
4.鲶鱼:鲶鱼是一种有力的鱼类,常见于深水中。
它们通常对用鲜活小鱼作为饵料的沉底钓具感兴趣。
选择合适的鱼钩和钓线,以确保能够应对鲶鱼的强烈拉力。
5.黑鱼:黑鱼是一种具有强烈攻击性的鱼类,它们喜欢在水中游动并寻找饵料。
使用人工饵料,如软塑料蟌蟑或鱼鳅,结合轻巧的浮漂钓具进行垂钓,是捕捉黑鱼的一个有效方法。
6.鳙鱼:鳙鱼是一种快速、聪明的鱼类,它们喜欢追逐快速移动的饵料。
选择铅锤钓具和高速拉线技巧,可以有效地吸引它们的注意。
7.鳇鱼:鳇鱼是一种底栖鱼类,喜欢在河底和湖底觅食。
使用大块的鱼肉或蹄筋作为饵料,并将饵料放在沉底钓具上,可以更容易地吸引到鳇鱼。
8.红鲤鱼:红鲤鱼是一种喜欢在水面周围活动和觅食的鱼类。
使用浮漂钓具和小饵料(如小昆虫或浮漂饵料)进行垂钓,可以更容易地吸引到红鲤鱼。
9.鲴鱼:鲴鱼是一种具有良好觅食能力的鱼类,喜欢寻找底部的饵料。
使用沉底钓具和大块的鱼肉或蹄筋作为饵料,可以更容易地吸引到鲴鱼。
10.鳊鱼:鳊鱼是一种害羞而敏感的鱼类,它们喜欢追逐小鱼。
使用人工鱼饵,如软塑料鱼鳅,结合灵活的拉线技巧,可以更容易地捕捉到鳊鱼。
11.鲈鳖:鲈鳖是一种生活在湖泊和河流中的底栖鱼类。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

中国常见淡水鱼名称对照,图文并茂教会你认识淡水鱼导语淡水鱼,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
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渡过的鱼类。
下面是淡水鱼有哪些,淡水鱼图片及文字说明,教会你认识生活中最常见的淡水鱼。
鲤鱼( lǐ yú )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
鲤科,中粗强的褐色鱼,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
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
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中文学名:鲤鱼别称: 鲤拐子、鲤子草鱼( cǎo yú )草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
草鱼的俗称有:鲩、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东北)、厚子鱼(鲁南)、海鲩(南方)、混子、黑青鱼等。
英文名:Grass carp 。
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
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草鱼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草鱼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
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
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
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
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草鱼,鲤科。
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长大1m余。
体青黄色。
头宽平,口端位,无须。
咽齿梳状。
栖息水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
3-4龄成熟,在江河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
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0kg左右。
为中国主要淡水鱼类养殖对象。
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肉味美,鱼胆有毒。
中文学名:草鱼别称: 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乌青、草苞、草根(东北)、混子。
螺蛳青( luó sī qīng )学名青鱼,是鲤形目、鲤科的脊椎动物,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比较多,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青、鲢、草、鳙)之一。
淡水海水鱼的种类

淡水、海水养鱼的种类
一、淡水主要养殖品种
1.鱼类:我国淡水鱼类约800多种,约有250种左右有经济价值。
其中产量高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约40多种,主要有:鳇鱼(西北鲤科无鳞)、鲟鱼(史氏鲟、匙吻鲟)、白鲟、团头鲂、长春鳊、鲤鱼、鲫鱼、鲥鱼、节虾虎鱼(幼鱼俗称春鱼)、泥鳅、黄鳝、太湖新银鱼、公鱼、大银鱼、鲑鱼(大马哈鱼)、草鱼、鲢鱼、鳙鱼、青鱼、鳜鱼、鲶鱼、黄颡鱼、乌鳢(黑鱼、才鱼)、南方大口鲶、长吻鮠、鳗鱼(鳗鲡)、河豚等等,另外还有虹鳟鱼、罗非鱼、淡水白鲳、淡水鲨鱼、革胡子鲶、斑点叉尾鮰、大口黑鲈、巴西鲷鱼等国外引进的品种。
2.甲壳类:主要有日本沼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红螯螯虾、中华绒螯蟹(河蟹、大闸蟹)等等。
3.其他品种:主要有观赏鱼类的金鱼、锦鲤,特种的中华鳖、乌龟、巴西龟、鳄龟、大鲵(娃娃鱼)、田螺、河蚌和宽体金钱蛭等等。
二、海水主要养殖品种
1.贝类:主要品种为:杂色蛤、西施舌、文蛤、乌贝、毛蛤、血蛤、扇贝、贻贝、竹蛏、蛏、牡蛎、青蛤、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鲍鱼、海螺等。
2.藻类: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紫菜、枝角藻、螺旋藻等。
3.甲壳类:主要有中国对虾(东方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三疣梭子蟹、日本蟳、锯缘青蟹、琵琶虾、灯笼虾、虎头蟹等品种。
4.鱼类:主要有河鲀、真鲷、黑鲷、鲷、马面鲀、半滑舌蹋、鳗鲡、梭鱼、鲈鱼、大菱鲆(多宝鱼)、石斑鱼、大黄鱼、小黄鱼、石首鱼、比目鱼、跳跳鱼(弹涂鱼)等。
5.其他品种:主要有海肠子、海胆、海星、海参、海蜇等等。
常见淡水鱼分类及图片

牛楔、尖嘴、竹签、竹尖、白裙、苏君、吹鱼、吹同鱼、思君、乙只、益字、鸭嘴梭鱼
叫姑鱼
钩嘴{鱼或}、黑耳津、钩嘴鱼、小白鱼、沙{鱼或}、尖头{鱼是}、叫吉子、小叫姑
扁舵鲣
铅锤、水鲲、桌{鱼是}、海块、洋包、炸弹、杜仲
白姑鱼
白古、白果子、白或、白蛤鱼、白梅、沙口卫、鰃子鱼、白江、白古鱼、白米子、大白眼、花鱼、白鳘子、白眼鱼
常见淡水鱼高清图片
青鱼(青鲩、黑鲩)
草鱼(鲩鱼、白鲩)
鲢鱼(白鲢、白胖头鱼)
鳙鱼(大头、花鲢)
福寿鱼(罗非、非洲鲫)
鲫鱼
鲮鱼
鲤鱼
胡子鲶(塘鲺)
泥鳅
桂花鱼(鳜鱼)
乌鳢(黑鱼,生鱼的一种)
鳊鱼(武昌鱼)
鱤鱼(黄尖)
黄鳝(鳝鱼、蛇鱼)
银鱼Biblioteka 学 名地 方 名 称青鱼
青鲩、乌青、青鲲、黑鲩、螺狮青、黑鲲、青棒、乌鲩、青根鱼
刀鲚
烤子鱼、刀鱼、毛鲚、鲚鱼、子鲚、凤尾鱼、马齐、凤鲚、黄鲚、海刀鱼、河刀鱼、刀鞘
条纹东方鲀
乘鱼、乘抢鱼、鸡抢鱼、青郎鸡、花龟鱼、花龙乖、红目乖、卡草留街、艇巴、花艇巴、花蜡头、黄天霸
暗纹东方鲀
河鲀、街鱼、吹肚鱼皮包、辣头、辣打、气鼓、蜡头、合头鱼
绿鳍马面鲀
马面鱼、橡皮鱼、老鼠鱼、羊鱼、迪仔、孜孜鱼、皮匠刀、圆迪、剥皮鱼、猪鱼、皮鱼、烧烧鱼、扒皮郎、面包鱼
学 名
地 方 名 称
小黄鱼
梅子、梅鱼、小先(鲜)、小春鱼、黄花鱼、金龙、小黄瓜鱼、厚鳞仔、小王鱼、花鱼
大黄鱼
大先(鲜)、黄花鱼、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
带鱼
牙鱼、灰带、白鱼、白带鱼、青宗带、裙带鱼、刀鱼、牙带、鳞刀鱼、带鱼条
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中国淡水鱼的种类不同时期,不同着作中统计结果差异较大;据最近出版的中国脊椎动物大全和正在编印的中国动物志粗略统计,分布在中国的淡水包括沿海河口的鱼类共有1050种,分属于18目52科294属;其中纯淡水鱼类967种,海河洄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68种;在这一千另五十种鱼类中,大体可分属下列四大类:1、圆口类:这一类鱼是最原始的鱼形脊椎动物;鱼口没有真正的上下颚,口器形成吸盘,过着寄生或半寄生生活;身上没有真正的脊椎,祗有脊索;从进化的时期而论,圆口类首先发见于中奥陶纪,在志留纪及下泥盆纪最为发达,至下泥盆纪则渐趋绝灭,仅有少数种类遗留至今;在我国淡水中,仅七鳃鳗属的3个种生活于东北地区黑龙江至辽河诸河流中;2、软骨鱼类:软骨鱼类从上泥盆纪发现,至石炭纪最为发达,随着再继续进化以成为现代的鲨类与鳐类;此类鱼全身骨胳均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这是一群低等的真正鱼类,现生软骨鱼类几乎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仅有极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中赤魟除大量生活于海洋外,有一小群体定居于我国广西南宁至龙州的西江水系左江中,从其进化史看,赤魟为海产鱼类;据古地质考证,广西原为海洋,由于地壳的造山运动,均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当海水退出广西而被"陆封"定居于内陆水体中;3、软骨硬鳞鱼类:此类鱼属硬骨鱼类,但骨胳系统为软骨性;体表鳞片表现为骨质菱形的原始鳞片,尾鳍为歪形,肠内具螺旋瓣;原始软骨硬鳞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在地球上生存了相当长时间,到中生代大部分种类绝灭;现生的鲟鱼类出现于白垩纪,现在生存的种类不多,仅分布于高纬度的北冰洋区,我国淡水中生活着白鲟科的一种和鲟科2属8种;4、真骨鱼类:这是现生的普通习见、真正的鱼类,为现代最蘩盛的鱼类,中国的一千另五十种淡水鱼类中,除少数种13种外,几乎都属真骨鱼类;中国的淡水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尤其是鲤科鱼类约占总数的一半;其中鲱形目1科3属5种,鲑形目6科17属3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鲤形目6科170属740种,鲇形目10种27属110种,鳉形目2科3属4种,颌针鱼目1科1属4种,鳕形目1科1属1种,刺形目1科2属2种,鲻形目1科3属7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12科51属110种,鲉形目1科4属8种,鲽形目3科3属5种,鲀形目1科2属6种,总数为15目49科1037种;真骨鱼类出现于侏罗纪,在白垩纪时,古代真骨鱼类进化为现代真骨鱼类其形态结构起了较大变化;头骨的上下颌普遍缩短,高级类型的上颌骨特化为没有牙齿的骨棒,牙齿集中到前颌骨上,尾鳍变成了完全对称尾或称正形尾,内骨骼高度骨化,奇鳍和偶鳍均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腹鳍也常常由腹部移到紧挨头部,鳞片变得很薄,呈圆形;真骨鱼类的内外结构均具备了完善的水生适应构造,从白垩纪开始,沿着许多的辐射适应的路线发展,使它们成为地球表面一切水域的生活者;我国的主要淡水鱼种类和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淡水鱼种类和分布情况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面较多国家之一,淡水面积约为三亿亩,其中可供养鱼的水面约7500万亩,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鱼类生长,又有草、鲢、鳙、青、鲮、鲤、鲫、团头鲂等优良鱼类的养殖技术,所以是当今世界淡水养殖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无论养殖的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理和自然环境各异,各地区鱼类品种,格局特色,按照气候的区域分类,鱼类的分布情形是:东南区:其中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和海南岛等地;这些地区主要生长喜暖性鱼类,品种繁多,代表鱼类有鲮鱼、卷口鱼、中华鲅鱼、东坡鱼、花鳅鱼、腊光长鳅、沙鳅、扁头平鳅、爬岩鳅、平鳍鳅、小吻鱼、长鳍鳍鲇、胡子鲇、鳗鲡、黄鳝、斗鱼、攀鲈等;主要养殖鱼类为青、草、鲢、鳙、鲮、团投鲂、胡子鲇、罗非鱼等南方品种;江河平原区:其中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及辽河下游;这里除了江河流域,有众多的湖泊,是我国淡水鱼类的主产区,天然水产鱼类众多而盛名,有青、草、鲢、鳙、鲤、鲫、鲇、鳊、鳡、团头鲂、乌鲡、鳗鲡等;太湖的银鱼、长江的的鲟鱼、鲋鱼、鲚鱼产量很大;养殖的鱼种有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罗非鱼以及一些鲤鱼的杂交品种;北部区:这里主产冷水鱼类,天然水体盛产鲟鱼属、狗鱼属、哲罗鲑属等鱼类,如大马哈鱼、狗鱼、香鱼、雪鱼、拟赤捎鱼、八目鳗等是这里的特有而具代表性的鱼类;人工养殖除青、草、鲢、鳙、鲤、鲫和团头鲂,还饲养红鳟鱼;西北高原区:包括新疆、西藏北部、内蒙、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地;这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天然水体盛产中华弓鱼、黄爪鱼、裸鲤等,其他还有条鳅、江鳅等鱼类;主要养殖仍与各地相同;努澜区:其中包括西藏南部、四川、云南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都流经这里,使东南区和西北高原区的鱼类,通过江流共存于此,如鲮鱼,中华鲅鱼、东坡鱼、平鳍鳅、沙鳅、条鳅、须瞅、鲈鱼、黄缮、乌鳢、中华弓鱼等形成东南区、西北区鱼类群系混合的特点;主要养殖仍是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以及近年大量繁殖的鲤鱼杂交品种等;1、“沉香鱼”――华鲮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体长,略呈棒状,尾柄高而宽厚;吻钝圆而突出,口下位,横裂;上唇前部光滑,为游离的吻皮所遮盖,两侧则有细小的乳突;下唇游离部分的内缘有许多小乳状突,下唇与下颌分离,其间有一深沟相隔,上颌为上唇所包;有1对短颌须,吻须常退化;侧线鳞45-47个;体背及体侧青黑色,鳞片紫绿色夹有红色,并具金属光泽;腹部微黄,各鳍灰黑色; 华鲮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为底栖性鱼类,喜集群生活;常出没于岩石间隙中,在石砾底的基质上觅食,利用下颌锐利的角质边缘刮取着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的枝叶、碎屑等;入冬以后,华鲮则数十尾甚至上百尾集群在深水洞穴越冬,很少外出活动;2龄即可性成熟;亲鱼于4-6月集群进入支流产卵,产卵场为石砾底质的急流浅滩滩尾;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各大支流中,尤以川东盆地水流湍急、水质清澈的山涧溪流为多;生长较缓慢,一般个体为1-2公斤,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在产地产量较高,是四川省常见食用鱼类;其肉质坚实脆嫩、十分鲜美、富含油脂,与青鱼相似,被视为珍贵食品;花鲮的缘近种有11种,其中洞庭华鲮Sinilabeo tungting , 俗称:龙鱼、龙狗鱼、青鱼,分布于湖北长江荆江河段、湖南洞庭湖、沅江水系;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 俗称:青衣,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和北江;它们的形态差异仅在于侧线鳞数为39-44个,而其生活习性及经济价值均与华鲮相似;但生殖季节稍早,珠江流域为3-4月;据说,在广西新和公社沉香潭出产的这种鱼具有沉香味,故又得名“沉香鱼”;华鲮及其相近种,除去内脏和鲮的肌肉称之为“竹鱼”;其鲜鱼肉入药,具有益气和中、除湿的功效,主治久病体虚、腰腿疼痛等症;2、多鳞白甲鱼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原名多鳞颜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钱鱼、梢白甲、赤鳞鱼;英文名:Largescale shoveljaw fish ;体长,稍侧扁,背稍隆起,腹部圆;头短,吻钝,口下位,横裂,口角伸至头腹面的侧缘;下颌边缘具锐利角质;须2对,上颌须极细小,口角须也很短;背鳍无硬刺,外缘稍内凹;胸部鳞片较小,埋于皮下;体背黑褐色,腹部灰白;体侧每个鳞片的基部具有新月形黑斑,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黄色,外缘金黄色,背鳍和臀鳍都有一条桔红色斑纹;栖息在河道为砾石底质,水清澈低温,流速较大,海拔高程为300-1500米的河流中,常借助河道中溶岩裂缝与溶洞的泉水发育,秋后入泉越冬;4月中旬出泉,出泉多集中于夜半三更,头部朝内,尾部向外,集群而出,一般在8-10日内出完;雄性性成熟一般在3龄以上,雌性为4-5龄,怀卵量为万粒,生殖季节于5月下旬至7月下旬;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及着生在砾石表层的藻类为食,取食时用下颌猛铲,进而将体翻转,把食物掰入口中;取食后的石块,可见白斑点点;分布于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河和山东泰山;多鳞铲颌鱼肉嫩味鲜,有滋补明目下乳之功效,为山溪鱼产中之上品;在产区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在陕西南部山区为优势种群;4月中旬当鱼群出泉时,数量很大,一些较大的鱼泉最多可达万斤以上,一般多为几千斤,小鱼苗也在百斤以上,是当地群众喜食的山区特产;今后如能对其天然资源加以保护,同时解决人工繁殖等技术问题,它将是山区渔业中一种很有前途的养殖鱼类;3、四川白甲鱼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小口白甲,尖嘴白甲,腊棕;体长,侧扁,尾柄细长,腹部圆,背鳍起点为体的最高点;头短;吻圆钝,稍隆起,吻端有小的白色斑点,在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口宽,下位,横裂,口角稍向后弯;上颌后端达到鼻孔后缘的下方;下颌具有锐利的角质前缘;上唇薄而光滑,为吻皮所盖;须2对,吻须极短小,颌须稍长,约为眼径的1/2-2/3;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背鳍外缘成凹形;背部青灰色,腹部微黄,背鳍上有黑色斑纹,尾鳍下叶鲜红,其它各鳍亦略带红色;生活习性与白甲鱼相近,均为底栖性鱼类,喜生活于清澈而具有砾石的流水中;早春成群溯河而上,秋冬下退,至深水多乱石的江底越冬;常以具锐利的下颌角质边缘在岩石及其它物体上刮取食物;食物以着生藻类及沉积的腐植物质为主,通常个体大的产卵期要早些;亲鱼待性成熟后,即上溯至多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产卵,卵常粘附着在水底砂石上进行孵化;生殖期间雄鱼吻部、胸鳍、臀鳍上具粗大的白色珠星,偶鳍及臀鳍呈鲜红色;雌鱼吻部珠星不明显;四川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尤以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游等水系为多见;四川白甲鱼为长江上游一带中型的食用鱼,其产量虽不如白甲鱼,但其肉质更佳,为产区人们日常喜食的鱼类之一;可以驯化作为池塘养殖对象,在水库中加以繁殖更是优良品种;4、南方白甲鱼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白甲,爪流子; 体纺锤形,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隆起,腹部圆,尾柄细长;头短而宽,吻钝圆而突出,在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走向口角;口下位;下颌具锐利的角质前缘;唇后沟仅限于口角;须退化,仅在全长10厘米以下的幼鱼有2对须或1对须;背鳍外缘略内凹,具有1根后缘有锯齿的粗壮硬刺,其尖端柔软;尾鳍深叉形;鳞中等大,胸腹部鳞片较小;背鳍和臀鳍基部具有鳞鞘,腹鳍基部有狭长的腋鳞;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侧线以上的鳞片有明显的灰黑色边缘;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白色; 白甲鱼大多栖息于水流较湍急、底质多砾石的江段中,喜游弋于水的底层;每年雨水节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冬季在江河干流的深水处乱石堆中越冬;常以锋利的角质下颌铲食岩石上的着生藻类,兼食少量的摇蚊幼虫、寡毛类和高等植物的碎片;摄食强度最大是在3-4月份,冬季和生殖季节一般都很少或停止摄食;3冬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较长,长江流域为4-6月,珠江流域为2-3月;产卵场多为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卵附着在水底砾石上进行孵化; 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 白甲鱼是长江上游及珠江流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生长速度较快,1-3龄较显着,3冬龄鱼平均为37.1厘米,平均体重达1.14公斤,3冬龄以后增长较缓慢;常见个体为-2公斤,最大个体达6.5公斤;它在产区的捕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肉细嫩,味鲜美,在市场中,除长吻鮠、鲶、铜鱼外,与鲤、倒刺鲃等同居于大众所喜食之鱼类;此鱼很有可能发展成山谷水库的饲养对象;5、假鳡鱼――似鳡似鳡Luciocyprinus langson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似鳡属;俗称:棍子鱼,真线鳡,墨线鳡,红尾鳡,竿鮈,鳡条鱼,香花鳡,棒子鱼,竿条鱼; 体细长,稍侧扁,头长大与体高;吻尖,口大,端位,口裂宽敞且平直;上下颌等长,其末端向后延伸达眼前缘的下方;下颌前端内侧有一坚硬突起;无须,眼大,鳃裂大,鳞甚细小,侧线鳞100个左右,侧线完全;背鳍无硬刺;胸鳍、腹鳍、臀鳍均短;尾鳍长,深分叉,末端尖;体银白色,背部灰黑;侧线及侧线以上2-3行鳞片上有黑点,相互连成一纵黑色宽带纹; 主要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河、湖泊中,为中上层鱼类;似鳡是游泳健将,性凶猛,到处游弋袭击其它鱼类;体长16厘米以下的幼鱼,则多数栖息于支流水流比较缓慢的湖湾或静水水体中;无集群现象;每年涨水时逆江而上,退水时顺江而下;成鱼是最凶猛的鱼类之一,常在水的中上层游弋,一遇到适口的鱼类便向前猛冲而猎捕之;由于其上下颌骨都很肥厚,而且下颌前端内部有小突起,致使所捕获的鱼很难逃脱;幼鱼以浮游甲壳动物和其它鱼苗为主食,而全长35厘米以上的个体几乎完全依一些小型鱼类为食;4龄达性成熟,生殖季节在3-5月;产卵场以有急流水为主要的条件,一般喜在沙滩处产卵;生长速度快,1冬龄鱼体长15厘米,2冬龄鱼体长24厘米,3冬龄鱼体长36厘米,4冬龄鱼体长45厘米,5冬龄鱼体长54厘米,6冬龄鱼体长60厘米、体重公斤;最大个体可超过15公斤; 似鳡分布于广西,贵州南部以及云南东部的南盘江水系;肉质细嫩,味佳,为产区的大型经济鱼类;6、西南大型凶猛鱼类――鲈鲤鲈鲤Percocypris ping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俗称:花鱼,青脖; 体略侧扁,头较大,前端较尖,头背面平而宽,头后背部隆起;口亚上位,斜裂,下颌突出;须2对,吻须略短于颌须;鳃裂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背鳍刺弱,后缘具细齿;鳞较小,胸、腹部鳞更小,浅埋皮下,侧线略下弯;体背面青灰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因此联成体侧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 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则在敞水区水体的中上层游弋;行动迅速,为凶猛性鱼类,专门猎食小型鱼类;3冬龄鱼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6月间,产卵地点都在上游的急流水中;鲈鲤主要分布于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西江流域、南盘江等水系;鲈鲤的另一个亚种――花鲈鲤 regani俗称:花鱼;分布于云南省南盘江水系和抚仙湖;花鲈鲤的形态区别在于:体侧有许多分散的黑色斑点,不组成直行条纹,腹鳍末端至臀鳍起点间的距离小于吻长; 鲈鲤是产区的大型经济鱼类,长江上游产量相当大,常见体重公斤,最大达15公斤;肉可供药用,有祛痰、止血、镇静的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等症;7、乌江青波鱼――中华倒刺鲃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青波,乌鳞,青板; 体长而侧扁,头锥形,吻钝,口亚下位,呈马蹄形;须2对,颌须末端可达眼径后缘;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背鳍具一后缘有锯齿的硬刺;背鳍后缘微凹,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近;体背青黑,腹部灰白,各鳍青灰色,后缘为黑色;幼鱼尾鳍基有一黑斑,成鱼不明显; 中华倒刺鲃为一种底栖性鱼类,性活泼,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多为乱石的流水中;冬季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3月份开始游向支流生长;3龄性成熟,亲鱼于4-6月间水位上涨时,即到水大而湍急的江段产卵,卵随水漂浮孵化;它是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鱼类;丝状藻类、昆虫幼虫、淡水壳菜等均为其摄食对象; 中华倒刺鲃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里,中游里也偶而见之;2冬龄以后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产量大,肉质肥美富油脂,为四川、贵州等地的重要经济鱼类; 分布于海南岛、珠江、元江等水系的倒刺鲃 ,俗称:青竹鲩,形态特征与中华倒刺鲃颇相似;主要区别为倒刺鲃的背鳍起点位置在腹鳍起点之后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两种的生活习性与经济意义相同;倒刺鲃的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为产地常见食用经济鱼类; 中华倒刺鲃、倒刺鲃、光倒刺鲃等鱼的肌肉鲜美,均有一定药效,有壮阳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酸软;8、青棍鱼光倒刺鲃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青棍、坑坚、光眼鱼、黄娟、粗鳞鱼;体长,稍呈圆筒形,尾柄侧扁;吻钝,口稍下位,呈马蹄形;须2对,吻须较短,颌须末端超过眼后缘;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内;背鳍无硬刺;鳞大,侧鳞基底具黑斑;体背部茶黄色,腹部灰白,背鳍边缘黑色,其它各鳍桔红色;一般栖息于底质多乱石而水流较湍急的江河中的中下层,尤喜在水色清澈的水域中生活,它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水生植物为主,兼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取食一些坠入水中的陆生昆虫和虾等;4-5月间在水流缓慢、水草较多处产粘性卵;分布于长江、钱塘江、闽江、九龙江、珠江、元江、台湾岛及海南岛等诸水系;分布广,食性杂,宜驯养;生长快,个体大,1龄鱼重150克,2龄可达500克,3冬龄的鱼已能长到400毫米左右,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在华南、西南的年产量极为可观,是产区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光倒刺鲃体厚肉肥,味鲜嫩,颇受当地群众欢迎;其肉鲜食,有壮阳补中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软等症;9、南游莫望武昌鱼――团头鲂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俗称:团头鳊,平胸鳊;英文名:Bluntnose black bream , Wuchangfish , Bluntsnout bream ;体高,甚侧扁,呈菱形,头后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倍;头小,吻圆钝,口端位,口裂宽,上下颌等长,上下颌的角质层较薄;胸部平坦,腹部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有皮质腹棱;背鳍具光滑硬刺,其长度较头长为小;臀鳍长,具27-32根分枝鳍条,尾柄高而短;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灰黑,边缘黑色素稀少,使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灰黑色;团头鲂多见于湖泊,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幼鱼主要以枝角类和其它甲壳动物为食;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4月开始大量摄食,6-10月为肥育期,摄食强度最大,冬季11月起停食;2龄可达性成熟,5-6月间,成鱼集群于流水场所进行繁殖;产卵场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质为软泥多沙,水深-1.5米,水温20-28℃;怀卵量一般为万粒;受精卵在水温为25℃时,经两昼夜可孵化;冬季集群在深水处的泥坑中越冬;团头鲂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体长可达120-230毫米,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左右,因其为草食性,且能在静水中繁殖,目前已在全国各地人工养殖;团头鲂肉质细嫩、腴美,脂肪丰富,胜于长春鳊和三角鲂;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热量229千卡,钙155毫克,磷195毫克,铁毫克,堪称上等鱼类;习称的“武昌鱼”本是鳊、鲂的统称;在湖北省梁子湖通长江的入口处,有一小镇樊口,古时称为武昌县;这里江湖相通,不少鱼群自由出入于江湖之间,湖中的天然食料丰富,是鱼类的重要肥育场所;樊口所产的“鳊鱼”以团头鲂为主,此鱼肉嫩脂多,尤为肥美,故古时有“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的说法,到了武昌的人也必一品武昌鱼的滋味;武昌鱼是历代诗人的赞颂对象,有“南游莫望武昌鱼”,“九州横驰鲂有家”等佳句传世;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末期,吴主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百姓苦于逆流朝奉,朝内部分大臣纷纷阻止其迁都,左丞相为劝阻吴主迁都而授意,编了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从此,武昌鱼的称谓便流传下来;10、岂其食鱼,必河之鲂鲂Megalobrama skolkovii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俗称:三角鳊,乌鳊,平胸鳊;英文名:Black bream ; 体高,甚侧扁,呈菱形,头后背部隆起;头小,口端位;上下颌前缘均具发达的角质层;腹棱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背鳍具光滑硬刺,其长度显着大于头长;尾柄长大于或等于尾柄高;体背部青灰色,两侧浅灰色带有浅绿色泽,腹部银白,每个鳞片后部较深,各鳍呈青灰色; 鲂在流水或静水水体中都有;尤喜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或石砾、而有沉水植物和淡水壳菜的敞水区;在生殖季节,成熟亲鱼群集于有流水的场所进行繁殖;到初春就游至江河港汊和附属水体的沿岸觅食;鲂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淡水壳菜为主食,其次是昆虫和软体动物的幼体;成鱼以水生植物为主食,其次是淡水壳菜;性成熟个体为3龄,体重约1公斤左右;产卵场要求水流有显着的流动; 分布广,黑龙江、鸭绿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均产; 生长较快,个体较大,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左右,在天然水域中有一定的产量;肉味鲜美,质细嫩,含脂量高;每百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0.2克,热量134千卡,钙76毫克,磷211毫克,铁毫克;自古以来,颇受人民大众欢迎,视其为上等食用鱼类;早在二千年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很喜爱吃这种鱼,如诗经中便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的诗句;鲂、团头鲂和鳊的形态特征均极相似,古代统称之为“鲂”或“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鲂,方也;鳊,扁也”;可见鲂和鳊是根据它们的外形而得名的; 去鳞、去内脏、洗净的鲂,鲜用,具有调胃健脾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症;11、西北高原鱼类――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重唇鱼属;俗称:重唇花鱼,麻鱼,石花鱼; 体呈长筒形,稍侧扁,尾柄细圆;头锥形,吻突出,吻皮止于上唇中部;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的角质边缘;唇很发达,下唇左右叶在前方互相连接,后边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两下唇叶前部具不发达的横膜,无中叶;唇后沟连续;口角须1对,较粗短,末端约达眼后缘的下方;体表绝大部分裸露,除臀鳍两侧各有1列大型臀鳍外,仅在胸鳍基部上方的肩带后方有2-4行不规则的鳞片;侧线平直,背鳍无硬刺;体和头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分布着黑褐色斑点,在侧线下方也有少数斑点;腹鳍呈灰白或黄灰色;。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介绍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ZT< 一> 大眼红鲌鲤科Erythroculter hypselonotus (Lin) (大眼、凹颈、翘鼻)体侧扁,头背面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
腹棱自腹鳍基至肛门。
口上位,下颚突出并上翘,口裂与体纵轴近垂直。
眼大,头长约位眼径的3倍。
无须。
侧线微下弯,侧线鳞60-66。
背鳍硬刺光滑、粗壮;臀鳍基部甚长。
栖息在江河缓流的中上层。
性凶猛,以小鱼为食。
分布于珠江水系。
<二>尖鳍鲤鲤科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g (海鲤)体极高,背部显著隆起,而后急剧下斜。
头短。
口端位。
须两对,吻须甚短。
必、臀鳍具带锯齿的强刺。
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起点位置后于腹鳍基部;胸鳍末端不达腹鳍。
尾柄长高相等。
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江河口。
主食底栖生物。
2-3月产卵,粘附于水草上孵化。
常见体重0.5Kg。
肉肥嫩,味佳,为群众喜爱的上等鱼。
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及广西钦江的下游。
<三>乌原鲤鲤科Procypris merus Lin (乌鲤、乌钩、墨鲤、黑鲤)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身高。
头较小。
口端位。
唇很厚,具明显小乳突。
须两对,较长。
背、臀鳍硬刺强壮,后缘带锯齿。
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
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江河深潭。
杂食,以底栖生物为主。
生殖期11月至年1月,分批产卵。
常见体重0.5-1Kg,最大7Kg.肉鲜美可口,为上等食用鱼类。
分布于西江水系。
<三>裸腹重唇鱼鲤科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花鱼)体长,近圆筒形。
头锥形,吻突出。
口下位,马蹄形。
下颌无锐利角质。
唇极发达,下唇侧叶极宽厚,前部相连,唇后沟连续。
须一对,位于口角,末端达前鳃盖骨。
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枚左右。
具臀鳞。
被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央的下方。
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
体中等大,为产区重要经济鱼类。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1、圆口类:这一类鱼是最原始的鱼形脊椎动物。
鱼口没有真正的上下颚,口器形成吸盘,过着寄生或半寄生生活。
身上没有真正的脊椎,祗有脊索。
从进化的时期而论,圆口类首先发见于中奥陶纪,在志留纪及下泥盆纪最为发达,至下泥盆纪则渐趋绝灭,仅有少数种类遗留至今。
在我国淡水中,仅七鳃鳗属的3个种生活于东北地区黑龙江至辽河诸河流中。
2、软骨鱼类:软骨鱼类从上泥盆纪发现,至石炭纪最为发达,随着再继续进化以成为现代的鲨类与鳐类。
此类鱼全身骨胳均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
这是一群低等的真正鱼类,现生软骨鱼类几乎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仅有极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中赤翻除大量生活于海洋外,有一小群体定居于我国广西南宁至龙州的西江水系左江中,从其进化史看,赤翻为海产鱼类。
据古地质考证,广西原为海洋,由于地壳的造山运动,均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当海水退出广西而被\陆封\定居于内陆水体中。
3、软骨硬鳞鱼类:此类鱼属硬骨鱼类,但骨胳系统为软骨性。
体表鳞片表现为骨质菱形的原始鳞片,尾鳍为歪形,肠内具螺旋瓣。
原始软骨硬鳞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在地球上生存了相当长时间,到中生代大部分种类绝灭。
现生的鲟鱼类出现于白塞纪,现在生存的种类不多,仅分布于高纬度的北冰洋区,我国淡水中生活着白鲟科的一种和鲟科2属8种。
4、真骨鱼类:这是现生的普通习见、真正的鱼类,为现代最蘩盛的鱼类,中国的一千另五十种淡水鱼类中,除少数种(13种)外,几乎都属真骨鱼类。
中国的淡水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尤其是鲤科鱼类约占总数的一半。
其中鲱形目1科3属5种,鲑形目6科17属3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鲤形目6科170属740种,鲇形目10种27属110种,鳉形目2科3属4种,颌针鱼目1科1属4种,鳕形目1科1属1种,刺形目1科2属2种,鲻形目1科3属7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12科51属110种,鲉形目1科4属8种,鲽形目3科3属5种,鲀形目1科2属6种,总数为15目49科1037种。
鱼有哪些种类

鱼有哪些种类
鱼类是脊椎动物门的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的统称,生活于水中,以鳃呼吸。
全球现生的鱼类共有2万2千余种,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据调查,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海洋鱼已知的约有2000种。
以下列举其中一些种类的鱼:
1.鲤鱼: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
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
2.鲫鱼:鲫鱼也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体侧扁而高,体型较小,背部暗淡,腹部
发白色浅,不过也因鱼产地的不同体色呈现出差异,但多呈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3.鲨鱼:鲨鱼是一种海生鱼类,属于脊椎动物门软骨纲板鳃亚纲,鲨鱼大多以鱼
等海洋动物为食。
4.鲟鱼:鲟鱼是鲟形目的鱼类,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在
江中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
5.黄鳝:黄鳝是硬骨鱼纲合鳃鱼目黄鳝科的鱼类,黄鳝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
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
除了以上列举的鱼类外,还有鲑鱼、鲈鱼、鳙鱼、鲢鱼、草鱼、青鱼、鳊鱼、鲮鱼、黄颡鱼等等。
鱼类品种大全

鱼类品种大全
鱼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是水生动物中的一大类,其种类繁多,形
态各异。
鱼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鱼类品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介绍淡水鱼类。
淡水鱼类是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鱼类,种类繁多。
其中,比较常见的有鲫鱼、鲤鱼、鳊鱼、鲈鱼等。
鲫鱼体型较小,适应性强,常见于江河湖泊中;鲤鱼体型较大,是一种重要的养殖鱼类;鳊鱼身体侧扁,头部扁平,口大而斜,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鲈鱼生活在淡水和半咸水中,是一种重要的观赏鱼和食用鱼。
其次,我们来介绍海水鱼类。
海水鱼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种类也非常多样。
比较常见的海水鱼类有鲭鱼、鲽鱼、鳕鱼、鲈鱼等。
鲭鱼是一种体型修长,游动迅速的鱼类,是重要的食用鱼类;鲽鱼是一种扁平的鱼类,身体侧扁,生活在海底沙泥中,是重要的渔业资源;鳕鱼是一种常见的深海鱼类,肉质鲜美,是重要的食用鱼类;鲈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交界处的鱼类,适应性强,是重要的养殖鱼类。
除了以上介绍的淡水鱼类和海水鱼类,还有一些特殊生活环境中的鱼类,比如
淡咸水鱼类、河川鱼类等。
这些鱼类根据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具有各自独特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食物选择。
总的来说,鱼类是一类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群体,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
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人类应当合理利用鱼类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共同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大家对鱼类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的生物资源。
常见淡水鱼高清图片

白柄仔、乌孝、白面{鱼是}
{鱼是}鱼
海沙、乾鱼、海蜓、出水烂、烂船厂、睛天烂、巴鱼食、老雁食、离水烂
长颔棱{鱼是}
含西
短颔棱{鱼是}
赤鼻、突鼻、肥肤、红鼻、赤鼻棱{鱼是}
圆腹腓
尖嘴鳁、尖水、丁鲳、温志、窘鱼、丁汶、尖嘴
鲤 鱼
鲤拐子、朱砂鲤、毛子、朝仔、红鱼、花鱼、拐子、黄河鲤鱼
鳜 鱼
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胖鳜、翘嘴鳜、鳌花鱼
鱤 鱼
感丝、黄尖、横占、竿鱼、横鱼、大口感、横杆子、水老虎、铜头、感棒、虎鱼、介鱼、竹竿鱼、黄鱤鱼
长春鳊
鳊鱼、长条边、长身鳊、油鳊、草鳊、锅边、莲子鱼、黄尖、川枪
团头鳊
鲂鱼、团头舫、武昌鱼、草鳊、方鱼
黄安鱇
海蛙、海蛤巴、老虎、蛤蟆鱼、丑鱼、大嘴鱼、推车鱼、蚧巴子、丑老婆、老头鱼、扒皮鱼
单角鲀
三角鱼、鹿角鱼、迪仔
中国团扇鳐
黄虎、甫鱼、方鱼、琵琶沙、团扇、团鳐、皮郎鼓、锅盖鱼、凤鱼、羊鱼、黄盆、土鱼、帝青鱼、荡荡鼓
姥鲨
戆心、昂沙
斑鰶
黄流鱼、鼓眼、扁鰶、气泡子、黄鱼、油鱼、青鰶、姑罗、尤鱼、鲮鲫鱼、古眼鱼、刺儿鱼、磁鱼
鮸鱼
米鱼、鳘鱼、敏鱼、米鱼、命鱼
银鲳
昌鱼、白鲳、白仓、长林、扁鱼、枫树叶、鲳扁鱼、乌伦、鲳鱼、平鱼、镜鱼、草鲳、山鲳、女人鲳、车片鱼
黄盖鲽
田鸡鱼、扁鱼、田鸡眼、沙板、小嘴、沙盖、冷水板、小高眼
短鳍红娘鱼
红娘鱼、红角鱼、肉甫、秀才鱼、国光鱼、角仔、红头、红绣鱼、红娃、穷头鱼
绿鳍鱼
红娘鱼、国公鱼、红祥、绿莺莺、绿姑、绿翅、角鱼、莺莺鱼
鲻鱼
乌支、丁鱼、九棍、乌鱼、脂鱼、大乌鲻、斋鱼、河刀鱼、葵龙、乌母、田鱼、青头、青头田、乌鲻、鲛鱼、白眼棱、黄眼、白眼
盘点食用淡水鱼常见品种有哪些

盘点食用淡水鱼常见品种有哪些1、鳜鱼臭鳜鱼是安徽当地的名菜,鳜鱼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终生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繁殖能力极强。
在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等地都有鳜鱼养殖生产。
2、草鱼平原地带的江河湖泊里都有其踪影,属于食草性鱼类,出肉率高,养殖起来较为简单。
3、鲤鱼鲤鱼在中国名菜很多,尤其在北方,是非常受欢迎的鱼种,在古代宫廷里,鲤鱼也是作为皇帝宴席的主要鱼类。
4、塘鲺该鱼也叫埃及胡子鲶,是一种热带、亚热带鱼类,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各省。
5、鳊鱼身体侧扁,全体呈菱形,嘴较小。
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附属中型湖泊,以湖北为最多。
6、花鲢又叫鳙鱼或者胖头鱼,花鲢的经典做法就是剁椒鱼头了,相信湖南的朋友最为熟悉。
7、鲫鱼在我国分布广泛,是一种南北都常见的淡水鱼。
头小体胖,个头不大。
8、白鲢外表酷似鳙鱼,但远不及鳙鱼头大。
通体呈白色,鳙鱼则为青色,白鲢的大型成鱼能长到近10斤。
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在中国各大水系,随处可见,性格活泼,善于跳跃。
鲢鱼是我国重要的养殖鱼种。
9、鲶鱼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的淡水鱼。
鲶鱼的特点是通身无鳞,身体表面有非常多的黏液,头扁口宽,为肉食性鱼类,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等为食。
10、黑鱼身体长而圆,有斑点花纹,肉食性的鱼类,生性凶猛,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营养价值很高。
11、青鱼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生性不活泼。
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螺蛳、蚌、蚬、蛤等,偶尔也捕食虾和昆虫幼虫。
当然我国可以食用的淡水鱼品种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罗非鱼、黄辣丁、水蜂子鱼、银鱼等等,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呢?。
我国常见的淡水鱼图集

平目、左口、圆眨、酒瓶、牙片鱼、偏口鱼、比目鱼、牙鳎、高眼、鲆
卢鱼、鲈板、鲁鱼、花鲈、大板、中板、鲈子、花寨
王占、竹签、吹鱼、大目鳀、大目鲭、阔目池、阔目吧浪、刺巴、巴浪、黄占、山舌鱼、山鲐鱼
海秃、粗鳞、细鳞、玉秃鱼、黄鞋底、尤利、龙舌、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目、舌头鱼、鳎板、 牛舌头、目鱼、鳎米、龙力、他板 水口、大头鱼、大口鱼、大头腥、明太鱼、大头青、乌口鱼 海鲫、海刀子、令吉、九九鱼、海{鱼与}、古眼、即板 扁鲫、沙丁鱼、泽鱼、姑鱼、河尖、沙梭、沙钻、沙鲇、船丁鱼、麦穗、丁头 黄古、黄婆鸡、或鱼、支或、花或、春只、皮{鱼或}、同乐鱼、黄姑子、罗鱼、黄鲞、同鱼、鳘子鱼、鳘 鱼 太平洋鲱 青条鱼、红线、青鱼 山肖、扁头鱼、三笑、牛尾鱼、竹甲、担甲、刀甲、沙甲、狗腿鱼、尖角子、便子、牛尾鱼、箭鱼、乖子、 驴尾巴、中鱼、摆加、棒柴、辫子鱼 成鱼、成仔、尖诛、赤鱼、黄松、成广、油松、青松 王吉、黄雀、赤鼻、黄只、箔只、鸡毛、鸡毛鳓、箔鼻仔、檬介、婆迹、刺仔、薄鲫、白赤、黄尖子、黄 即子、茫口、刀吉、油扣、麻口、毛口 乌交、板鲛、乌鲛鱼、竹鲛、尖头马加、乌脚、鲅鱼、巴鱼、乌交鱼、燕巴鱼、燕鱼、条燕 午仔、午笋、乌有、乌鲅、午鱼、竹简午 铅锤、水鲲、桌鲲、海块、洋包、炸弹、杜仲 片口、比目、高眼、地鱼、扁鱼、长脖、大高眼 里鲳、婆子、乌鳞鲳、长林、铁板鲳、假鲳
学名
小黄鱼 大黄鱼 带鱼 真鲷
鳓鱼 鲐鱼 黑鲷 牙鲆 鲈鱼 竹荚鱼 宽体舌鳎
鳕鱼 海鲫鱼 多鳞{鱼喜} 黄姑鱼
鯒鱼
海鲶 黄鲫
蓝点乌鲛 四指乌鲛 扁舵鲣 高眼鲽 乌鲳
我 国 主 要 海 洋 鱼 类 名 称 对 照二
地方名称
有哪些品种的鱼是淡水鱼

有哪些品种的鱼是淡水鱼1、鲫鱼我国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品种众多,常见的有湘云鲫、银鲫、土鲫、白鲫等等。
鲫鱼对温度的要求相对其他鱼并不是那么苛刻,生命力极强,只要有水就能生存。
2、鲤鱼我国淡水鱼里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非常耐寒、耐缺氧。
在中国被人们当做美食,烹饪成很多名菜,广为流传。
鲤鱼在北方是非常受欢迎的鱼种,糖醋鲤鱼是鲁菜最著名的代表菜之一。
优美的造型、外焦里嫩的口感、酸甜可口的味道深受大众喜爱。
3、草鱼平原地带的江河湖泊里都有草鱼的踪影,在中国非常普遍,草鱼属于食草性鱼类,成年草鱼体重能达到10斤。
草鱼饲料来源广泛,养殖简单,出肉率高,肉质鲜美,是优良的养殖鱼类,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4、青鱼青鱼是四大家鱼之一,因喜食螺蛳而被大家称为螺蛳青,喜欢吃水底的螺丝、蚌、小虾,可以长到一米多长,青鱼的个体总的来说比草鱼更大一些,一般8公斤左右上市。
青鱼的鱼肉蛋白质丰富,味道鲜美。
5、黑鱼黑鱼是生活在淡水底层的鱼,有斑点花纹,身体长而圆,是一种肉食性的鱼类,有着极强的生存能力,生性凶猛,鳃腔上方左右各具一有辅助功能的鳃上器,能呼吸空气,可以离开水找食物。
6、银鱼银鱼又叫炮仗鱼,体细长,近圆筒形,体柔软无鳞,全身透明。
银鱼个头不大,成鱼体长约10厘米,因繁殖能力极强、群居、为肉食动物且天敌少,易养的特点,在国内被广泛的养殖。
7、黄辣丁黄辣丁又叫做昂刺或者昂公,主要生活区域在长江流域,头部会有一些触角,两头是尖尖的,把它扒开之后,其实会有一些倒钩刺,通身是没有鱼鳞的,摸上去非常的光滑,鱼身颜色是黄色里面带一些黑,如果是野生的,其整个身体是黄色的。
8、罗非鱼罗非鱼也称为福寿鱼、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是一种外来鱼种,为慈鲷科的热带鱼品种。
不耐低温,在水温10℃左右就会冻死,所以在中国北方见不到罗非鱼的踪影。
罗非鱼有生长快、食性杂、繁殖力强的特点,在广东、广西、xx等地区,罗非鱼最为广泛。
以上是部分淡水鱼品种,还有很多淡水鱼品种没有介绍到,不少淡水鱼都是渔民和养殖户赖以生存的经济鱼种,也给我们的餐桌上带来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物,你喜欢吃哪些淡水鱼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淡水鱼有哪些种类
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加上人工养殖市场充足其中以鲤鱼、鲢鱼、草鱼、青鱼为最常见此外还有鳝鱼、鼋鱼等。
鲤鱼是淡水鱼中属于佳鱼的一种鳞白带金属光泽红尾肉嫩味鲜黄河鲤鱼特别脍炙人口。
草鱼又叫草青体色茶黄为淡水鱼产量最多的一种。
这种鱼的特点是生长快、体重大头大肉肥但肉质较粗比起鲤鱼等质量较次。
鲢鱼分为白鲢、花鲢(俗称胖头鱼)两种。
白鲢体色发白鳞片细小头较大肉肥味美头部最肥特别适宜做砂锅鱼头。
鲫鱼又叫鲫瓜体形扁宽背部隆起明显鳞片较小其特点肉质细嫩鲜味大但小刺多鲫鱼最适合氽汤。
小鲫鱼适合做酥鱼。
青鱼又叫乌鳍体长呈圆筒形脊部乌黑肚乳白色肉白而充实是淡水鱼中肉质细嫩的一种;所含脂肪较多特别是胸鳍部、尾部肥美如红烧“划水”和红烧头尾即青鱼胸鳍部一段肉和头尾两部分肉做的青鱼的肺是鱼估中最嫩的部分所含脂肪的多名菜“烧秃肺”就是用青鱼肺做的烧好热吃腴美异常。
鳝鱼又名长鱼、黄鳝身长而细头粗尾细背黑褐色肚黄色眼小无鳞这种鱼的肉质极其细嫩鲜美被视为鱼中佳品。
鼋鱼又称鳖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高档滋补品。
(519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