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教学反思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教学反思

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教学反思第一篇:21.2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教学反思21.2解一元二次方---直接开平方法的教学反思解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直接开平方法则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方法,它看似简单,却不容忽视。

在这节教材编写中还突出体现了换元、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这节课不仅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一节课,更是让学生体验并逐步掌握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一节课。

本节课我以出示学习目标开场,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抓住学习重点。

在复习近平方根的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然后接着从实际问题切入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问题探索的强烈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类比的学习方法和换元、转化的数学思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

其中教学问题的设计围绕目标环环相扣,同时注重层次性与启发性;在典例解析、巩固新知和达标检测环节中,注重突出重点,分层评价。

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还有学生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程度不足,教师应关照这些边缘人员。

今后,我会更努力,多渠道向优秀老师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第二篇: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里,《配方法》是作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三种解法出现的,学生往往会把配方法和前面学过的直接开平方法以及因式分解法等同理解,所以在用配方法解题时只是简单模仿老师的解题步骤,对为什么要配方理解不到位,因此在需要用配方法证明一个代数式一定为正数或负数时往往不知所措。

而我认为配方法更多的是一种代数式变形的技巧,她可以为解一元二次方程服务,但不仅仅只是一种解方程的方法。

事实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在配方后还是要结合直接开平方法才能解出方程的解。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范文(通用9篇)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范文(通用9篇)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范文(通用9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我们该怎么去写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范文(通用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1今天上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课,课后根据听课老师的反馈意见及自己对上课的一些情况的了解进行了反思:一、本节课采用了“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先由学生课外自学,了解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会求一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其次,在课堂中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生展示、教师点评进一步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三,通过当堂练习、讲评,进一步巩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通过本课的授课情况及听、评课教师的反馈来看,基本上达到了课前设计的教学目的。

二、一些问题与想法:1、不管是自己外出听类似的公开教学,还是自己在实际操作中都会遇到同样的一个问题:学生数学语言运用得不好!很多时候,上台来展示的学生讲完后,我往下看看台下的学生,都是是一脸的茫然,不知道台上的同学在说什么。

特别是在讲解一些问题、解题技巧时,上面讲解的同学常常会采用一些自创的语言来描述。

好吧,能让下面的同学听懂也行。

只是大多时候都是让台下的同学听得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2、新的课堂教学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因要用到因式分解的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教学环节中,我花了一些时间对初二的因式分解进行了复习。

课后的教师评课中,有老师讲到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是很理想,我个人感觉也是如此,因式分解作为初二学习过的旧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完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直接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视情况进行点评即可。

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后面的课堂小结和当堂达标上会让本节课的时间安排更加合理、充分。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教学反思2篇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教学反思2篇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一课时,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般形式、及有关概念,并学会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重难点的体现。

在本节课的问题1中,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学生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掌握利用方程解决问题,从而顺利过渡到后面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们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层次:1、复习一元一次方程有关概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通过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让学生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巩固训练,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有关概念的理解。

回顾梳理本节内容,拓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为后面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内容做好铺垫。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同时可提高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让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转化实际问题,从而得到方程,为引入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准备。

3、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列方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的目的。

在(1)—(5)这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3个特征的理解。

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掌握,尤其结合字母系数,加大题目难度,提高学生对变式的理解能力。

此环节采取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和项,系数的概念,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的目的。

4。

(反馈提高练习题)学生落实教师板书的整理一般形式的过程,再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此题为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中常见题型,通过此题让学生加深对定义和一般形式的理解,为其他字母系数问题做好准备。

此题仍涉及字母系数问题,难度加大,以达到让学生掌握本节课重难点的目的。

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 教案 说课稿 课件 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 教案 说课稿 课件 教学反思

22.1 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保太中学高勇【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问题3】综合以上两个方程思考:(1)方程两边是否都是整式.(2)方程中有几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次?【问题4】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问题5】指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项并说出一次项和二次项的系数.1.3t2+12t-2=02.-2y2-y-2=03.7x-3x2-2=0学生认真观察方程①②看有何特点.讨论交流并得出结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概念的几个要点: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学生看课本弄清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思考:为什么规定a≠0?学生可适当讨论,交流.学生练习,教师指名回答.尝试应用例1.将方程3(1)5(2)x x x-=+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分析】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时,经常要利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同时注意项与项的系数.例2.若关于x的方程2(3)10k x kx+-+=是一元二次方程,求k的取值范围.练习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只填序号)2(1)481x=(6)40xy+=2(7)0ax bx c++=让学生尝试着利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完成例1.一名学生到黑板板书过程.在例2的学习中,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回答并说出不是的理由,可适当让学生讨论.【当堂达标自测题】一、填空题1.一元二次方程x x 3122=-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2.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1(2=-++x x m ,则m 应满足 .3.一元二次方程12)3)(31(2+=-+x x x 化为一般形式为: ,二次项系数为 ,一次项系数为 ,常数项为 .二、选择题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13722+=-y x B 02652=--y xC x x x +=-25372 D 05)3(2=++-+c x b ax 2.把方程)2(5)2(-=+x x x 化成一般式,则a 、b 、c 的值分别是( ) A 10,3,1- B 10,7,1- C 12,5,1- D 2,3,1三、解答题1.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x 2+5x+7=3x+11 (2)x(2x-5)=4x-10(3)(2x-1)2=(3-x)2(4)12)3)(31(2+=-+x x x2.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并将它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1)一张桌子的桌面长为6米,宽为4米.台布面积是桌面面积的2倍.如果将台布铺在桌子上各边垂下的长度相同,求这块台布的长和宽.(2)足协组织部分足球队比赛,按照比赛规则,要求每两个队都要在自己的主场踢一场,最后按积分排名次,结果本次比赛共踢了30场,问有几个队参加了比赛?。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最基本的教学素材,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学生在初一、初二已经学过完全平方公式和如何对一个正数进行开方运算,而且普遍掌握较好,所以本节课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利用几个简单的实际问题逐步引入配方法。

教学中将难点放在探索如何配方上,重点放在配方法的应用上。

本节课老师安排了三个例题,通过前两个例题规范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技巧,同时本节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配方法(3)中的一个是设计方案问题改编成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了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相信学生并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堂上要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

本节课多次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这样使得老师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3、注意改进的方面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通用6篇)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通用6篇)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1(1)一元二次方程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引课时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根据学生应用勾股定理时所列方程的不同,引导学生对所列方程的解法展开讨论,进而获得开平方法。

引课时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2)如何配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进行这一块内容的教学时,教师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供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巩固、应用配方法时,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讲到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情况,从方程的配方讲到代数式的配方与证明,呈现形式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编排螺旋式上升。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教学反思2一、配方法解方程教学反思本节共分3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转化得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第二课时利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般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又进一步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在教学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掌握配方,配方的对象是含有未知数的二次三项式,其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式,配方的方法是通过添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构成完全平方式,对学生来说,要理解和掌握它,确实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及课后批改中发现学生出现以下几个问题:在利用添项来使等式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公式时,等式的右边忘了加。

在开平方这一步骤中,学生要么只有正、没有负的,要么右边忘了开方。

当一元二次方程有二次项的系数不为1时,在添项这一步骤时,没有将系数化为1,就直接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共5篇)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共5篇)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共5篇)第一篇: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曾文祥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知识来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

首先,教师让学生回顾一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一。

审清题意,设未知数;二。

找等量关系式;三。

列方程;四。

解方程并检验;五。

解答。

接下来教师设计一种情境: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先让学生设未知数: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 个人。

再找出等量关系式:第一人+第一轮被传染人数+第二轮被传染人数=总传染人数。

然后让学生自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1+X+X (1+X)=121.那么接下来解方程就可以让学生上台演板完成。

最后解答。

教师需要对学生强调的是:如何通过理解题意来寻找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式,这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另外教师在布置练习的时候也注意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中心任务是学会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去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这一目的已经初步达到,那么下节课时将进一步强化这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传播问题和比赛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6)__________。

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点121人患了流感,(1)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2)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2、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是_________,如果不及时控制,第三轮将又有_________人被传染?3、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枝干,每个枝干又长出相同数目的小分支,若小分支、枝干和主干的总数是73,则每个枝干长出_________个分支?4、某生物实验室需培养一群有益菌。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10篇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10篇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10篇精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1一元二次方程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内容,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初中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课前思考。

1、学生基础。

在七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方程的知识,有着很好的解题基础。

2、教学重点应放在解题方法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一种解法的特征,是学生能够根据特征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3、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解题速度、解题的准确率,特别是利用配方法界一元二次方程时,必须让学生区分方程的配方与式子配方的不同。

4、每节课必须实行小测验,可根据题的难易水准不同,将题量控制在3——5道之间。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不善于观测,特别是在将四种方法全部学习完之后,学生不能很好的选择合适的方法。

例如:能用直接开平方的题,确将其展开再配方;能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的,却选择公式法等。

2、对符号处理的不准确,贴别是一个负的无理分数和一个分数相加时,总是将负号放在分数线的前面。

3、十字相乘法中,常数项分解为两个数相乘时,出现符号错误。

4、用配方法计算时错误率较高。

5、用公式法计算时,没有将b2——4ac的.结果放在根号下。

三、教后反思1、今后在将四种方法讲完之后,要用两节课的时间实行综合练习,第一节课能够采用让学生练习解题的方式,第二节课能够采用让学生说解法、让学生找解题错误之处方法实行。

2、增加小测验的力度,能够将题量减小,次数增加。

这样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信心,也能够通过持续的重复,增强学生的熟练水准。

3、为了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题,能够采用同桌互相按要求出题的方法,达到学生对各种解法特征的目的。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引言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下的数学教学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重点之一。

其中,公式法是一种常用的解法,对于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至关重要。

在这篇教学反思中,我将探讨我在教授这一部分内容时的方法、效果和改进策略。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首先回顾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相关概念,如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接着,我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包括推导公式、公式应用和注意事项。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公式法,我通过实例进行了解释和演示,并布置了相应的练习题。

三、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公式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能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应用公式法时容易出错,尤其是在系数取值范围和符号判断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课堂上加强了对这些易错点的讲解和练习,并鼓励学生在解题时仔细审题和检查。

四、改进策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策略: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公式法的理解。

2. 多样化教学方法:结合实例、图像和表格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强化练习:布置更多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充分熟悉和掌握公式法的应用。

4. 个性化辅导: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

五、结论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我也将关注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21章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过程与方法】经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1课时,共3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构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的合理性.五、课前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个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出示课件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课件4)(二)探索新知出示课件5: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传染源记作小明,其传染示意图如下:(1)第一轮传染后共有人患了流感;(2)第二轮传染后共人患了流感.根据示意图,列表如下:(出示课件6)第1轮传染后的人数第2轮传染后的人数传染源人数1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列方程为1+x+(1+x)·x=121提取公因式,得(1+x)(1+x)=121,即(1+x)2=121.∴x1=10,x2=-12(不合题意,应舍去),故平均一个人传染了10个人.教师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有可能不符合题意,所以舍去.想一想: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染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出示课件7)师生共同分析:第一轮传染后的人数第二轮传染后的人数第三轮传染后的人数生1口答:第1种做法:以1人为传染源,3轮传染后的人数是:(1+x)3=(1+10)3=1331(人).生2口答:第2种做法:以第2轮传染后的人数121为传染源,传染一次后就是:121(1+x)=121(1+10)=1331(人).思考:如果按这样的传染速度,n轮后传染后有多少人患了流感?(出示课件8)师生共同分析:传染源新增患者人数本轮结束患者总人数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n轮达成共识:经过n轮传染后共有(1+x)n人患流感.出示课件9:例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支干,每个支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师生共同分析后解答如下:解:设每个支干长出x个小分支,由题意可列方程为1+x+x2=91,即x2+x-90=0.解得x1=9,x2=-10(不合题意,应舍去),答:每个支干长出9个小分支.出示课件10: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如下问题:1.在分析引例和例1中的数量关系时它们有何区别?答案:每个树枝只分裂一次,每名患者每轮都传染.2.解决这类传播问题有什么经验和方法?答案:(1)审题,设元,列方程,解方程,检验,作答;(2)可利用表格梳理数量关系;(3)关注起始值、新增数量,找出变化规律.教师问: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有哪些?(出示课件11)学生自主思考后,教师归纳如下:出示课件12:电脑勒索病毒的传播非常快,如果开始有6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共有2400台电脑被感染.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学生思考后自主解决.解:设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x台电脑.依题意得6+6x+6x(1+x)=2400.6(1+x)²=2400.解得x1=19或x2=-21(舍去).答: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19台电脑.出示课件13:例2一个小组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若全组共送贺卡72张,则这个小组共多少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寻求出实际问题中所蕴含的等量关系,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解答过程.解:设这个小组共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x(x-1)=72.化简,得x2-x-72=0.解方程,得x1=9,x2=-8(舍去).答:这个小组共9人.出示课件14: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求全组有多少名同学?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后自主解答:解:全组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得x(x-1)=182.解得x1=14,x2=-13(不合题意,舍去).答:全组有14名同学.(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5-22)1.在一次酒会上,每两人都只碰一次杯,如果一共碰杯55次,则参加酒会的人数为()A.9人B.10人C.11人D.12人2.某中学组织初三学生篮球比赛,以班为单位,每两班之间都比赛一场,计划安排15场比赛,则共有多少个班级参赛?()A.4B.5C.6D.73.元旦将至,九年级一班全体学生互赠贺卡,共赠贺卡1980张,问九年级一班共有多少名学生?设九年级一班共有x名学生,那么所列方程为()A.x2=1980B.x(x+1)=1980C.x(x-1)=1980D.x(x-1)=19804.有一根月季,它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枝干,每个枝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枝干、小分支的总数是73,设每个枝干长出x个小分支,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1+x+x(1+x)=73B.1+x+x2=73C.1+x2=73D.(1+x)²=735.早期,甲肝流行,传染性很强,曾有2人同时患上甲肝.在一天内,一人平均能传染x人,经过两天传染后128人患上甲肝,则x的值为()?A.10B.9C.8D.76.为了宣传环保,小明写了一篇倡议书,决定用微博转发的方式传播,他设计了如下的传播规则:将倡议书发表在自己的微博上,再邀请n个好友转发倡议书,每个好友转发倡议书之后,又邀请n个互不相同的好友转发倡议书,以此类推,已知经过两轮传播后,共有111个人参与了传播活动,则n=______.7.某校初三各班进行篮球比赛(单循环制),每两班之间共比赛了6场,求初三有几个班?8.某生物实验室需培育一群有益菌,现有60个活体样本,经过两轮培植后,总和达24000个,其中每个有益菌每一次可分裂出若干个相同数目的有益菌.(1)每轮分裂中平均每个有益菌可分裂出多少个有益菌?(2)按照这样的分裂速度,经过三轮培植后共有多少个有益菌?参考答案:1.C2.C3.D4.B5.D6.107.解:初三有x个班,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1) 6.x x-=2化简,得x2-x-12=0.解方程,得x1=4,x2=-3(舍去).答:初三有4个班.8.分析:设每轮分裂中平均每个有益菌可分裂出x个有益菌.传染源本轮分裂成有益菌数目本轮结束有益菌总数第一轮6060x60(1+x)第二轮60(1+x)60(1+x)x60(1+x)2第三轮60(1+x)260(1+x)2x60(1+x)3解:设每个有益菌一次分裂出x个有益菌.60+60x+60(1+x)x=24000.x1=19,x2=-21(舍去).因此每个有益菌一次分裂出19个有益菌.三轮后有益菌总数为24000×(1+19)=480000.(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传播类的应用问题的处理有哪些体会和收获?谈谈你的看法.(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21.3第2课时)的相关内容.七、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册内容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创设问题推导出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2.传播类和增长率问题是一元二次方程中的重点问题,本设计问题中反映出不同的“传播”和增长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问题.。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引言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配方法是一种有效且简洁的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或者难以理解配方法的本质。

本文主要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

难点分析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分析一下学生在学习配方法时可能遇到的难点。

难点一:理解配方法的本质配方法的本质是通过添加一个适当的常数,将二次项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

这样的操作可以使得方程更易于解。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操作有效,以及为什么可以将二次项转化为完全平方。

难点二:灵活运用配方法一旦学生理解了配方法的本质,他们还需要具备将此方法灵活应用于不同类型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

有时候,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复杂的方程,并无法正确地选择和应用适当的配方法。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一些方法来克服以上所述的难点,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一些我们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策略一:图形展示配方法是一种代数方法,因此很多学生可能觉得它很抽象而难以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配方法的本质,我们将图形展示引入到教学中。

通过绘制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方程中的各项所代表的意义。

例如,他们可以观察到完全平方如何转化为一个较大的正方形。

改进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图形展示来加深学生对配方法的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绘制一元二次方程的图像并演示如何将二次项转化为完全平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配方法的本质。

策略二:实例演示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应用技巧,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实例演示。

我们选择了一些常见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运用配方法解题。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灵活运用配方法的能力。

改进措施:我们可以在课后布置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运用配方法解题。

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反思一元二次方程是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解决有关物理、化学、金融等领域实际问题的基础,是运用数学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而教学一元二次方程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数学课程,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主要包括:定义、性质、求解方法、应用,本文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作一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与性质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之前,应该首先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这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只有把定义和性质引导正确,才能正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繁杂的数学表达,应该用易懂的言语来描述各种方程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清晰的理解。

在教学性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性质,包括无根定理、判别式定理、题目数目定理等等,以此建立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系统性认识。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主要有分解因式法和求根公式法,这两种求解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容易操作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找到分解因式法和求根公式法的有效对比,让学生在比较对比中理解两种求解方法,并在实战中掌握两种求解的具体操作流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有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一些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比如:给定一元二次方程,让学生思考如何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财务问题、投资问题、物理问题等。

这样,学生就可以建立起与一元二次方程学习的联系,增强实际应用意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从上面的反思来看,教学一元二次方程并不难,但老师应该考虑如何通过讲解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和理解;通过实际案例,把求解方法学习起来;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注重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并借助实际应用给他们提供深层次的学习体验。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范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11、常态课,没有太多的做作。

没有制作课件。

但若是把要让学生回答的各种性语言,制作成PPT。

若用上这种课件,效果应当会更好一些。

2、在一个班讲,变成了两个班合班上。

造成我展示中等生学习情况的不太明显。

原第一节课,我是要设计板书和教学环节。

可是,因为语文老师不在,我只好合班上课,给学生讲解二次函数的应用题。

没有时间多考虑我第二节的公开课了。

3、课越想,越复杂。

这一点可能与上面的矛盾,但还是想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

因为要公开,因为要让别人来看我的课,星期六日,我又在脑子中过了几次教学环节,重点是总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难点是当二次函数与x轴的有交点时,交点的横坐标等于令y=0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4、越俎代庖的地方还比较多,即:能让学生自己处理的地方,没有让学生来处理。

本节课只让8个学生回答了问题。

从观念上说,我还是不相信学生,认为学生没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一个地方:让江紫露、陈俣希、陈晓娜,解三个方程,江紫露忘了公式了,我赶快板书了公式。

实际上,我可以让优生给予帮助,而我却越俎代庖了。

第二个地方:总结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____种情况时,我怕学生忘了,不会写。

更怕公开课怕丢人,也为了节约时间,没有先问学生,就顺手标出。

实际上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丢丑。

今后应相信学生,毕竟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

第三个地方:学生用几何画板画三个函数时,陈俣希一个,江紫露则画了两个。

我原来设计的应当是三个学生。

我为了省事儿,就让一个学生做了两个。

没有给哪些会画的差生任何机会。

5、语言的规范、简洁与手语的准确到位还有待提高。

在总结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时,我临时没计了一个问题,“解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法最好。

一元二次方程面积问题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面积问题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面积问题教学反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授课的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不断探索和反思自身教学方法的过程。

近期,我在一次关于一元二次方程面积问题的授课中,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理想。

在此,我愿意深入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教学成长和职业发展。

一、教学不足之处1.未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这次授课中,我过于侧重于方程解法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解决面积问题时,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而我未能充分关注到这一点,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2.教学方法单一我在授课过程中过于依赖讲授式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能力。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一元二次方程面积问题的解决方法。

3.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我在授课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感和积极性,也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二、改进方案1.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提高。

2.多元化教学方法我将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同时,我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我将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我还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在线互动、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互动渠道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教学反思对于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意义通过这次一元二次方程面积问题的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对于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在反思过程中,我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教学反思后的实践(3篇)

教学反思后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反思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发现问题,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对一次教学反思后的实践总结。

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反思发生在我国某中学八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学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在课前,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讲授法、例题讲解法和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不够扎实,部分学生对于公式推导过程感到困惑。

在反思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内容上的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2. 教学方法方面在教学方法上,我发现讲授法虽然能够系统地讲解知识点,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而小组讨论法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效果不佳。

3. 教学评价方面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主要依靠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实践改进针对以上反思,我进行了以下实践改进:1. 优化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掌握不扎实的现象,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公式推导过程的讲解,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同时,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

2. 改进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尝试将讲授法与小组讨论法相结合。

在讲解公式推导过程时,采用讲授法,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3. 完善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尝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实践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以下效果:1. 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程度有所提高,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反思
首先因为学生在开始已经学习了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此通过大屏幕展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篱笆问题引入,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掌握的过程中,选取不同类型的方程让学生用配方法解,以达到巩固的目的,最后为了进一步拓展提升,出现了二次项系数不是一的方程,让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

我认为本节课自己在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方面做到比较成功:
1.巩固旧知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初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有了厌学的情绪,或是怕自己跟不上,产生消极的心里,通过复习旧知,可唤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2.从生活实例中引入新课,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就会愈学愈带劲,这样更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初三数学又得体现分次优化,因此,在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时,我备课翻阅了近几年的中考题,选择了一些比较典型的习题让同学们来做,并让他们在小组内充分的交流,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
教学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本节课中有些能够让学生口答的地方应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做大量的类型题,以提高优生的能力。

2.课堂小结的权利也应交给学生来总结,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3.题目的难易度没有掌握好,根本上解决不了好学生吃不饱,跟队生吃不了的问题。

4.课堂容量不大,节奏比较缓慢。

应该是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