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_对_东亚奇迹_的再解释_林毅夫
对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全面评判及改进建议
对林毅夫比较优势战略的全面评判及改进建议
---读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有感
【摘要】林毅夫教授在1999年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以其逻辑的融洽性和理论的系统完备性对于中国改革前后的历史以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奇迹具有很强的解释性,也是主流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但是这并不代表比较优势战略就是完美的。实质上,比较优势战略还存在诸多不足如“比较优势陷阱”、理论构建前提有误、忽视非智力因素等。本文主要是客观地、全面地对比较优势战略进行评判,一方面本文会介绍比较优势战略的优点,以及阐述其解释力;另一方面会对比其他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思考。最后,本文会提出针对比较优势战略的改进之处。
【关键词】比较优势战略;赶超战略;自生能力;资源禀赋结构
前言:国内围绕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战略之争已经长达十几年了,其中主要是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继续合理应用赶超战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放弃赶超战略,转而使用比较优势战略。对此,本文持有不同的看法,持赶超战略固然不可,因为赶超战略容易造成权力寻租、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是也不能僵化地、教条地运用比较优势战略,毕竟从比较优势战略所确定的新旧国际分工体系目前来看,还是对发达国家有利而对发展中国家办不利;此外,比较优势战略也忽视了一个民族、国家的意志、信念、信心等智力因素的巨大作用,只是简单地把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决定于一国的资源禀赋结构。这也是不合理的。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决定对林毅夫教授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进行客观地、全面地评判,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并借鉴其他经济发展战略理论,如后赶超战略、新贸易理论等,来对比较优势战略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分成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关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具体阐述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包括其构成、其要点和其内在逻辑;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比较优势战略的优点,并运用其解释“东亚奇迹”;第四部分,是根据这些年来国内学界探讨关于比较优势战略的文献,以及结合个人的理解,提出比较优势战略的不足之处;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指出本文的结论:即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对于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发展以及东亚奇迹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市场营销论文更新:2006-4-13 阅读: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东亚奇迹“( 世界银行,1995 年)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林毅夫:比较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
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这样的产业就不需要政府扶持,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获取利润,随后就能再投资,实现产品技术的升级,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了,政府能动员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比较好,在社会问题上也解决得比较好,就业、社会救济、农村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这是和经济增长以及政府财力越来越强大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讲演者小传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有著作13本,其中《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被翻译成6种语言出版,《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与《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分别获1992及2001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的"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授予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2000年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际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1997年被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授予约翰·克劳夫爵士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拉动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1978-2004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4%,2004年GDP的规模为1978年的10.3倍,而世界同期的年均GDP 增长率仅为2.8%;中国国际贸易年均增长16.7%,贸易规模增长了56倍,进出口额由1 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47亿美元,同期贸易依存度由9.5%增长到69.3%;中国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东亚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人民币没有贬值,为东亚经济的迅速复苏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东亚奇迹”的再思考——主导产业演进视角的历史剖析
客观 因素 :
自然 豪赋 国际环境 既有产业结 构状况 等
主观 因素 :
结构优 化
主导产
业部门 的兴 起 、
发展 与
工 业部
资本积 累 关联产业 的
发展
工
门的结
构 变化
制度 环境 经 济发展战略 产业 政策等
更替
先进技 术的 应用和 创新 规模经济 效 应等
业
化 wk.baidu.com
图 1 主导产业 与 工业化 的作 用机 制示 意 图
要标志, 就是主导产业群的不断更替。 具体考察各个 国家和地 区的实际情况我们 就会发现 ,由于不 同的 众所周知 。 、 英 美等西方 国家的经济起 飞基本上 国家 和地 区所拥 有的资源禀 赋不 同,主导产业 的演 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 , 伴随着数百年的经济缓 进虽然大致呈现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但是具体主导产业群 慢增长 ,逐步建 立起较为成熟 和完善 的市 场经济体 高新技术产业这样一个趋势 , 制, 并且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成功升级, 最终走上国家 的选择会呈现较大 的差别 。 工业化 的道路 。在这一漫 长的过程 中. 主导产业 的选 ( ) 亚 国家 和地区主导产业 演进历程 的特征 二 东 择 和更 替作 为 产业 结 构升 级链 条 中不 可 或 缺 的一 比较 环, 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 更起到了带动相关产 首先, 从要素密集度来看。 这五个国家和地区的 见 业更新换代 的导 向作用 。与这些 先行工业化 的西方 主导 产业 的演进历 程呈现 出以下几个 主要 特征 ( 国家不 同 。战后东亚 国家不但 国内国民经 济状况凋 表 1 : )第一 , 同 国家或地区 的主导产业 选择和更替 不 决定 了这些 国家和地 敝,而且缺乏市场机制运作的经验.为实现经济起 不 同步 。自然资源禀赋 的不 同, 也就决定 飞。 基本都走上了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道路。 历次主导 区国民经济实力和初始产业结构的不同。 产业 的选择和更替 以及 由此导致 的整个产业 结构的 了他们在选择主导产业时的不同步性 。第二 。 对主导 转换。 主要是人为选择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 , 并且呈 产业 的选择从单一 化逐步发展 为多样化 。早期 的主 现 出超 速发展 的 “ 缩型 ” 压 特征 , 工业 化 的进程 在很 导产业类型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轻工业 ,这一类产 业对资本 、 技术 的要 求不高 , 又能够 吸纳 国内丰富而 大程度上被人 为缩短 了。 ( ) 一 主导 产业 演 进在 工 业 化进 程 中的 地位 和 又廉价 的人 力资源 。在工业化早期 能够起 到迅 速积 作用 累资金的作用。 之后不久. 各国或地区都开始发展面 工业 化是经济发 展的一个必经 阶段 .其 中心 内 向出 口的重 化 工业 和面 向 国 内市场 的进 口替 代 工 容是由此带来的生产力进步和经济成长 。以及对农 业。 使它们互为补充、 互相促进。第三, 主导产业升级 业和 国民经济 其他部 门的改造 和带动作用 。图 1 表 呈现出基本一致的趋势。即都是从劳动密集型轻工 然 再 明。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作 业起步 , 后 向资本 密集型重工业 产业转变 , 向技 用 的结果 。其 中既有 经济 因素 也有非经济 因素的影 术密集 型高新工业 的产业结构 升级 ,同时进 口替代 响( 这里仅仅列 出一些 主要 因素 )此外还有 文化 、 , 社 也开始转向进 口 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 , 使产业结 会等等因素的影响。 而且 , 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观 构逐渐 高级 化 ,并使 得主导产业在 演进过 程中的科 因素和客观 因素并 不是 固定不 变的 ,而是可 以相互 技含量 日益提高 。 转化、 相互影响 , 主导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作用 其次 . 从具体主导产业群的选择和更替来看。 日 的程度也是不 同的。正是 主导产业部 门的不断更替 . 本和韩国较为相似 。主导产业群更替具有层次性和 带动了工业部门的结构变动 , 并引致其他相关部门 逐步 升级的特征 。如 日本的 主导 产业群经 历了纺织 的发展 , 达到结构优化 、 资本积 累 、 规模经济 等效果 。 业——钢铁——化 工 、 船 、 造 电子— —汽车—— 高科 技电子产业的更替 , 国的主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2)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
奇迹”的再解释(2)
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为什么能够
不同于其他发展中经济,而在较早的阶段上放弃赶超战略呢 ? 经济学家也尝试做出解释。而我们将这些经济与那些固守赶超战略的经济作比较时,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很低,同时人口规模较小。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很低、浪费很大的发展道路,一个经济能够在多久的时期持续推行赶超战略,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经济在低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得以延续的时间
长短。第二是人口的规模。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对资源浪费的人均负担程度,相对小的人口规模就无法维持长期的资源浪费。
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由于经济规
模太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少,在发展的早期,政府每次想要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
战略时,马上就遇到财政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的难题,因而无法坚持下去,只好放弃政府的积极干预,而由企业自由选择。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在选择技术和产业时,就必须以充分利用经济中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遵循比较优势发
展经济,是在政府放弃了赶超战略后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可见,它们都没有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作为一种主动的政策选择。但是,既然它们成功的经验表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以快速地发展经济,作为后来者,就应该以此作为替代传统赶超战略的一种
主动的战略选择。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赶超战略与比
较优势战略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别。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以及 " 霍夫曼定律 " ,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五花八门的发展
中国经济专题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北京大学林毅夫
感谢您的观赏!
第21页/共21页
日本和四小龙经济奇迹的竞争性假说
• 日本的特殊性 • 儒家文化 • 冷战 • 自由市场: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 政府干预:不让价格机制起作用 • 鼓励出口的政策
第2页/共21页
自生能力
• 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如果在自由进出的竞争性市场上可以赚到 社会可接受的预期利润的话,就说它是具有自生能力的。
• 对于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而言,它的建立和持续经营需要政 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补贴和扶持。
• 自生能力的概念在开放和封闭经济下都可以适用,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适用于开放经济。
第7页/共21页
传统发展战略的问题
• 传统发展战略把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赶超作为直接的目标来追求。 • 传统战略与自生能力问题 •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 政策性支持的例子
•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 贸易壁垒和垄断 • 对利率、汇率和其他要素价格的扭曲 • 价格扭曲和资源的计划、行政配置 •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经济中剩余的多少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生产以及寻租行为经济的竞争力与经济中剩余的规模经济的竞争力与经济中剩余的规模?积累的意愿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要素结构的升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赶超战略相比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比较优势战略不存在扭曲私人性生产?比较优势战略不存在扭曲私人性生产活动和社会性生产活动统一?比较优势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储蓄意愿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技术升级?拉力
林毅夫:中国经济后发优势巨大
林毅夫:中国经济后发优势巨大
作者:王子约
来源:《齐鲁周刊》2014年第14期
在经历了长达5年的危机后,世界经济并没实现多数经济学家所预期的复苏。继《新结构经济学》就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发展政策提供一个反思的框架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行原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在另一本专著《从西潮到东风》中,又系统地对世界经济危机根源作了深入分析。近日,在普遍唱衰中国经济背景下,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从2008年起还有20年左右高速增长潜力。而未来改革发展之路在哪里?林毅夫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消费增长的前提是收入不断增长
记者:您这几年一直倡导新结构经济学,对发达国家走出衰退有何系统性建议?
林毅夫:发达国家出现危机后,需实行降低工资和福利、淘汰没竞争力的产业、减少政府赤字和金融机构去杠杆等结构改革,经济才能恢复动力和正常增长。但结构改革是收缩性的,至少在短期内会减少投资和消费,降低经济增速,提高失业率。而危机国家本身失业率已很高,急速推行这些结构改革难免会触发社会和政治动乱。
记者:对过去一段时期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而言,下一阶段新的发展动力何在?新结构经济学对这个议题有什么主张?
林毅夫:外需相对疲软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当然要转向内需。内需包括投资与消费。前段时间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转向消费拉动的增长方式。但从新结构经济学框架出发,我不主张这种政策。消费当然很重要,但消费增长的前提是收入不断增长,否则就得举债。发达国家危机很多正是过度消费造成的。而增加消费是逻辑链条的终端结果,这个链条的起点则是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完善上的高效投资。从发展中国家来看,这些有效投资空间非常大。此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财政状况较好,民间储蓄高,外汇储备多。利用好这些条件的话,我国维持在7.5%左右中高速增长轨道没有问题。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优势分析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本身就包含了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所创造的经济剩余为后发国家和地区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学习提供了资金保障。而后发优势的利用,也只有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和进行快速的资本积累,为其所需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投资来源。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与后发优势理论
林毅夫提出的经济发展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认为:一国的发展应遵循其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会诱导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剩余。同时,促进企业低成本地从更为发达的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不会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就会高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就会得以快速升级,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有助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经济收敛。
因此,在发展问题上,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是使自己创造经济剩余和进行资本积累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不是过早地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以创造产品差异性方面的优势。而最大限度发挥创造经济剩余能力的途径就是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后发优势理论假说最早是由格申克龙提出的。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迟缓的情况下,已有的先发国家和地区存在示范的大环境为其所提供的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这种后发状态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优势体现在后发国家和地区对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引进、学习和创新上,这种引进、学习和创新活动虽然也要付出成本,但这种成本和完全创新的成本相比是大大降低了。由后发优势促成的对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引进、学习和创新将能低成本、短时间地促进经济的压缩性成长或追赶式发展。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No. C199**** ****-5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林毅夫蔡昉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林毅夫蔡昉李周
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起,直到1978年改革开始为止,我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一种典型的赶超战略。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1怎样来总结东亚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尤其是当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经验是否还有普遍意义,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东亚奇迹”现有的各种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得以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变迁与国民健康改善
2015年第5期(总第142期)/9月号
现代哲学
MODERNPHILOSOPHYNo 52015/GeneralNo 142/
September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变迁与国民健康改善
傅虹桥
【摘要】新中国卫生政策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卫生事业福利时期(1949-1978);市场化改革时期(1978-2003);回归公益性时期(2003-)。卫生政策的变迁与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及发展模式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发现,加强政府卫生责任、注重卫生公平性的时期(1949-1978年和2003年以来)是国民健康改善较快的时期。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前30年,通过将卫生定位于福利事业并实施爱国卫生运动等创新措施,新中国实现了国民健康的快速改善。相反,强调市场化虽然能够增加医疗资源供给,但是国民健康改善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本文建议,应该借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自身经验,尊重其客观规律,将经济改革与卫生改革措施有所区分,继续坚持公益性的卫生事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卫生政策;国民健康;历史经验;计划经济时期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5)05-0044-07
一、引 言
新中国成立六十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作为社会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医疗卫生体制同样经历了巨大转变。总体来说,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和卫生体制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卫生政策存在较大的差异。回顾和比较不同历史阶段卫生政策与卫生体制的特点,分析不同历史阶段卫生政策的成效,有利于总结我国建国六十余年来卫生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在目前关于未来中国卫生政策的取向以及卫生体制变革的方向依然存在较多的争议情况下①,历史的梳理能够帮助我们回答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热点争论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医改政策具有启示意义。
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绩效——基于东亚成功经济的经验分析
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绩效——基于东亚成功经济的经验分析
————————————————————————————————作者:————————————————————————————————日期:
第三组:宏观经济增长与发展;字数:14700
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绩效
——基于东亚成功经济的经验分析
杜修立王维国1
内容摘要:政府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二个指标测度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构特征和技术高度特征,然后,利用东亚成功经济体(HPAEs)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发展战略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检验结果支持了政府干预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
关键词: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政府干预
一、引言
二战以后,许多欠发达国家的政府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力图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然而,到目前为止,只有东亚少数几个经济体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并且趋于收敛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东亚经济的成功是二战以来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现象之一,也成为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人们试图从东亚成功经济的发展中,为其他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中国也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同一个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对于东亚经济模式本身及其成功的原因,有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解释.市场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中最激烈的争论,也是最具有挑战性问题。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往往倾向于认为,生产的技术水平应该与其资源禀赋相适应。如果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得经济的生产结构偏离比较优势下的生产结构,这种干预会降低经济增长绩效,阻碍经济增长。许多的文献也倾向于认为产业政策对经济的整体效果是负的或者是不明显的。但是,对东亚经济的直觉观察,可以发现政府干预特别是产业政策被广泛采用。所以,东亚经济的成功也经常被解读为政府干预的成功。现有文献往往不是直接以东亚成功经济体为分析对象,所以,这些文献的结论不能否定东亚的政府干预是有效的。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东亚奇迹的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并对其进行再
解释。在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背景和引出主题。在正文部分分析了东
亚奇迹的起源、比较优势的解释、发展战略的意义以及对东亚奇迹的
重新讨论,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论部分总结了东亚奇迹的成功之处,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
理解东亚奇迹的成功之处,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东亚奇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案例分析、成功之处、未来发
展趋势、建议。
1. 引言
1.1 介绍文章背景
本文将对“东亚奇迹”的成功奥秘进行深入探讨,并围绕比较优
势与发展战略展开论述。东亚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等
国家,在20世纪后期迅速崛起,以高速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著称。这种现象被称为“东亚奇迹”,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
东亚奇迹的起源开始,解释比较优势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探讨发
展战略的意义,并对“东亚奇迹”的成功再进行解读。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现象。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总结东亚奇
迹的成功之处,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使读者能够
对“东亚奇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内容的阐述打下良好基
础。
1.2 引出主题
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东亚地区一直被誉为经济奇迹的发源地。诸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
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被称为“东亚奇迹”。这种高速发展的现象给
世界各国提供了许多启示和借鉴,也对我们思考发展模式和策略提出
林毅夫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
林毅夫孙希芳
在《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中,作者在对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进行一系列批评之后,提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
[1] 进而,作者认为,“新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作为产业结构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撑,要支持、促进新兴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根据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贸易环境和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的取向,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适度干预和有效干预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要重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合理运用。”[2] 然后,作者介绍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
鉴于原文的基本论点建立在对林毅夫所倡导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批评基础之上,但是这些评论表明作者和作者用以支持自己观点的文章对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理解有诸多的偏颇,因此,本文拟对林毅夫等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作一较完整的阐述,说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所隐含的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含义,并对《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作一简要评论。
一、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从经济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乃至赶上发达国家,是每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现代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发展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就此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理论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这些发展模式与发展理论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是基于对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实践的若干经验教训的观察,通过对大量历史证据的归纳而系统提出的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
质疑林毅夫先生的“比较优势”
质疑林毅夫先生的“比较优势”
最近,笔者参加了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和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04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暨应用案例展览会”。对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先生的《比较优势与信息产业发展》讲演论点有不同看法,待于商榷。
林毅夫先生是从三个方面讨论“比较优势与信息产业发展”这一主题的。
首先是信息化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以及怎么用信息化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我至今难忘其演讲的一句话:“只有传统产业,没有传统技术。”这句话可谓经典,20世纪末的信息化相当于19世纪末的电气化,随着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人们将会对信息技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它同时给我们以一种历史的紧迫感,那就是我们再不能在此次技术革命中落伍了。
林毅夫先生讲的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所产生出来的一些新兴产业问题,比如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他指出,当前阶段来讲真正有比较优势的,大部分还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这里面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现在有移动通信,有互联网,有电子商务,这就给了很多有比较
优势行业更大的延伸空间。按照今年9月份的估计,移动电话的用户已达到了3.25亿,列于全球第一,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到9000万,为全球第二大户。从这一点来讲,由信息
化所带来的应用出现给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有好处,也肯定会让我们更容易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信息技术会使我们更快地奔向小康社会,这当然是再
好不过的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首先要站在信息技术的顶峰,否则只能去卖大蒜,干“苦力活”。但林毅夫先生不这样认为,他的理由如下,按照著名的施振荣“微笑曲线”,在信
比较优势_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_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5)08-0029-03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后发优势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汪青松,卢卫强
(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 201800)
摘要:比较优势战略的有效性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发展中国家在采取这种战略时,最大的问
题在于比较优势往往难以实现,不能够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如果后发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则可以弥补比较优势战略的这一难题。对于中国来说,应该立足于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进行不断的 学习 ,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增强其综合国力。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发优势;后发劣势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4-01-05
通过经济发展战略,实现与发达国家的收敛,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情。曾经风靡一时的发展经济学为发展中国家开出了众多经济发展的 良方 ,如大推进理论,和谐循环理论,钱纳里的 双缺口模型 ,刘易斯模型,等等。可是这些理论和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却遭到了现实无情的 嘲弄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低谷同时也宣告了发展经济学的没落。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就成了 潘多拉的魔盒子 ,让经济学家不敢轻易打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发展战略基本上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后果是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经济的低效,不仅没有实现与西方世界的收敛,反而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地放弃了传统的经济体制和赶超战略,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战略选择了采取了比较优势战略。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这种战略的选择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经济开放度不断扩大,经济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
_比较优势说_的拓展与局限_读林毅夫新著_新结构经济学_张军
第1 2 卷第 3 期 2 0 1 3年4月
经 济 学 ( 季 刊) C h i n a E c o n o m i c Q u a r t e r l y
V o l . 1 2,N o . 3 , A r i l2 0 1 3 p
“ 比较优势说 ” 的拓展与局限
— — — 读林毅夫新著 《 新结构经济学 》 张 军*
本来 , 任何一位受到 现 代 经 济 学 训 练 的 经 济 学 家 都 深 知 价 格 机 制 在 分 配 资源和实现配置效率上 的 头 等 重 要 性 , 而 这 正 是 新 古 典 经 济 学 的 基 本 原 理 和 战 后” 日 本 经 济 的 高 速 增 长 和 “ 东 亚 奇 迹” 思想 。 但是 , 当经济学家 面 对 “ 时 , 却有难以达成 共 识 的 争 议 。 争 议 的 焦 点 在 于 , 离 开 了 政 府 的 指 导 和 有 选 择的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 , 这些 “ 奇迹 ” 是否可能 。 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 争 论? 一方面因为经济学家观 察 到 在 “ 战 后” 能 成 功 追 赶 前 沿 国 家 的 经 济 在 数 量 上 仅是少数 , 大多数非洲和 拉 美 国 家 即 使 遵 循 了 后 来 被 总 结 为 正 统 的 “ 华盛顿 ) 的做法 , 经 济 增 长 往 往 也 是 昙 花 一 现 , 可 实 共识 ”( W a s h i n t o n C o n s e n s u s g 经济发展” ( 现持续增长的经济寥寥无几。另一方面也因为,当我们把 “ e - )理解为一个以动态效率为基础的结构升级换代现象的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m e n t p 时候,以强调静态效率 最 优 化 的 新 古 典 经 济 学 的 分 析 工 具 就 遇 到 了 极 大 的 局限。因此,那些以思 考 经 济 发 展 为 对 象 的 经 济 学 家,自 然 便 把 注 意 力 转 入到了关于结构的 变 化 和 升 级 这 个 动 态 效 率 如 何 实 现 的 问 题 之 上,研 究 日 本和东亚经济 的 政 府 如 何 能 够 做 到 有 效 促 进 其 经 济 结 构 的 持 续 变 化 升 级。 )本不在正统经济学理论的范畴和经济学 “ 发展战略”( d e v e l o m e n t s t r a t e p g y 家的眼界之内,但 却 因 上 述 对 日 本 和 “ 东 亚 奇 迹” 的 争 论 而 走 进 经 济 学 家 的视野。 在关于发展战略的 研 究 文 献 中 , 把 贸 易 政 策 与 发 展 战 略 联 系 起 来 可 能 算 是最早的研究尝 试 , 距 今 至 少 有 半 个 世 纪 了 。 在 这 一 文 献 中 , 强 调 基 于 比 较 优势的出口导向战略与强 调 违 反 比 较 优 势 的 进 口 替 代 战 略 得 到 了 经 济 学 家 的 ,1 广泛而认真的讨论 。 有关这方面的文献 , 克鲁格 ( K r u e e r 9 8 4) 在 她 的 论 g 文 “ 比较优势与发展政策 :2 0 年之后 ” 中提供了很好的评述 , 这里不再赘述 。 以贸易政策把经济发展与 静 态 比 较 优 势 相 联 系 是 这 一 时 期 经 济 学 家 讨 论 发 展 战略的基本线索 。 不难 理 解 , 这 一 讨 论 的 动 机 之 一 是 试 图 把 静 态 效 率 最 优 化 的原理用于理解经济发 展 现 象 。 但 是 由 于 战 后 那 些 成 功 地 实 现 经 济 发 展 的 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林毅夫 蔡 李 周
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
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
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
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
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作者林毅夫,1952年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蔡,195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周,1952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
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世界银行,1995年)。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
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四小龙”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例如金耀基,1987年)。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16世纪、17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¹
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政治地理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做出的。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提供了大量的投资和援助,以期减弱社会主义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例如Hagg ard,1988,p.265;Woo,1991,p.
45)。然而,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按照这个逻辑,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
¹如果要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应该执天下之牛耳。但是,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历史表明,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她的经济发展绩效并未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相反,有着类似的思想方法的文化极端主义者,却知耻于落后挨打的民族地位,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可见,用儒家文化解释不了“李约瑟之谜”,也无法回答东亚奇迹产生之谜,正如这种解释本身就否定了用所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对著名的“韦伯之疑”(Weber,1991)所作解释的有效性一样。
中国社会科学 1999年第5期
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
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东亚成功原因,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假说。我们可以将这种种观点归纳为三类。提出第一种假说的学派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代表(参见Wo rld Bank,1993;James,et.al,1987)。他们认为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价格扭曲较少,资源配置得当且效率高。但这种解释过于理想化了,因而远远不能令严肃的观察者满意。因为人们同时很容易观察到,事实上,这些经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竞争障碍乃至价格扭曲和贸易保护也是存在的。例如,台湾省、韩国和日本都曾经积极地采用了进口限额和许可证、信贷补贴、税收优惠、公共所有制等等手段,以培育和保护其幼稚产业。
与此恰好相反,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Alice Amsden(1989)和英国经济学家Ro bert Wade(1990)为代表的另一学派提供的解释是,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政府有意识地扭曲价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扶持某些关键性的战略产业。诚然,这些干预的确存在,可是,许许多多存在着经济干预和扭曲价格的经济,却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不成功的例子。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就以其发展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假说缺乏说服力。
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Kr ueger,1992)。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然而,需要质疑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手段。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著的关系(Law reace,et al.,1999)。
二、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检验中站得住脚。上述关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力都在这种矛盾中彼此抵消了。因此,我们所要提出的理论解释应该是一种能够包容上述假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