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共23页
水环境化学复习重点
水环境化学复习重点绪论水体(水质系):水以及水中悬浮物、溶解性物质、水生生物、底泥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
水质:指水及其中所存在的各类物质(包括物理、化学物质及生物)所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性(物理、化学和生物学)。
水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水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各种污染物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化学过程关系等的科学我国水资源现状:•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人均水资源≈美国同比的1/4•我国大中等城市2/3缺水•100多座城巿废水排放超标82%•75%的湖泊富营养化•我国东部、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而西部、北部地区水资源比较缺乏•缺水:水量、分布不均、水质型(污染)水环境与水产养殖的关系:水产养殖讲授天然水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形态、迁移转化的规律。
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养殖水质的调控,帮助我们进行有关水域生态学的研究。
一个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能超越水域环境的自净能力,过度的发展,养殖废水无任何处理地向自然水体、包括海域排放,将加速水域富营养化,恶化水质,引起疾病传播。
水产养殖的稳产高产离不开养殖水环境的调控。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平的质量与产量。
如:①盲目施用氮肥造成氨中毒,使全池种鱼死亡。
②杀灭浮游动物引起气泡病,造成夏花鱼苗大量死亡。
③水质变坏后盲目大量投放鱼种造成损失。
第一章天然水中主要离子:4种阳离子(Ca2+,Mg2+,Na+,K+)和4种阴离子(HCO3^2-,CO3^2-,SO4^2-,Cl-)☆含盐量:指天然水中含有可溶性无机盐为主的物质总量,以∑S表示,是判定天然水性质的依据。
(是天然水的一项重要水质指标,反映天然水含盐量的参数通常有离子总量(ST)、矿化度(TDS)、盐度(S%0)和氯度(Cl%0)。
)☆盐度:当海水中的碘和溴被相当量的氯所取代、碳酸盐全部变为氧化物、有机物完全氧化时,海水中所含全部固体物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以10^-3或%0为单位,用符号S%0表示。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二版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二版
物对溶质的吸附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
•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吸附达到平衡时,颗粒物表面上
的吸附量(G)与溶液中的溶质的平衡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吸附
等温线表示。 •Henry 型吸附等温线 • G=kc • k------(分配)系数
•G
•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
G=kc1/n
• lgG=lgk+1/nlgc
•[OH-] + [HCO3-] + 2[CO32-] = 1.00 × 10-3 mol/L
(1)
•[H+] = 1.00 × 10-10 mol/L; [OH-] = 1.00 × 10-4 mol/L (2)
• (3)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二版
•第一节 水环境化学基础 •若一个天然水的pH为7.0,碱度为1.4mmol/L,求需加多少酸 才能把水体的pH降低到6.0? •解:
•
Fe3+, Fe(OH)2+, Fe(OH)2+, Fe2(OH)24+, Fe(OH)3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第二版
•第二节 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腐殖质
•
腐殖质是一种带负电的高分子弱电解质。腐殖质
是生物体物质在土壤、水和沉积物中转化而成。分子量
300-30000。
•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水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发育、养殖水质的稳定性和品质都具有直接影响。
了解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有助于养殖人员更好地维护和管理水质,提高养殖效益。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
一、pH值pH值是指养殖水中氢离子活性的酸碱度指标。
pH值的变化直接影响养殖水中营养物质的溶解度、养殖生物的生理代谢以及细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情况。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pH值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养殖水的pH值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二、氨氮氨氮是常见的养殖水环境指标之一,主要来自养殖生物的代谢废物和饲料残留物。
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导致养殖生物的死亡。
因此,合理控制和监测养殖水中的氨氮含量,是维持养殖水质的关键。
三、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具有剧毒的气体,常常由于底泥产生并溶解到养殖水中。
硫化氢对养殖生物的呼吸和生理机能产生严重影响,高浓度的硫化氢还可导致养殖生物的中毒和死亡。
因此,定期清除底泥、增加氧气供应和保持充足的水流是减少硫化氢的重要措施。
四、溶解氧溶解氧是养殖水中最为重要的物理化学指标之一,是维持养殖生物呼吸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
养殖池塘、养殖箱或养殖槽等养殖设施的氧气供应方式和水流状况会影响养殖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提高养殖水的质量,减少氨氮和硫化氢含量。
五、硬度水的硬度主要由溶解在水中的钙、镁等离子所决定,是衡量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指标。
水的硬度对养殖生物的生长和骨骼发育很重要。
不同的养殖对象对水的硬度要求不同,因此根据养殖对象的要求,适当调节养殖水的硬度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养殖水环境的化学知识点包括pH值、氨氮、硫化氢、溶解氧和水的硬度等。
合理控制和管理这些指标,可以提高养殖水质,保障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养殖效益。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知识点能对养殖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水环境化学资料
水环境化学资料绪论:一、我们生活的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水圈的定义:狭义“水圈”是指海洋与陆地各种贮水水体,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盖、沉积物中的间隙水等。
广义“水圈”则还包括其他圈层中存在的水。
世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 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径流总量的5.8%,居世界第四位。
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20 m3,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国属于季风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其中北方9 省区,人均水资源不到500 m3,实属水少地区。
特别是近年来,城市人口剧增,生态环境恶化,工农业用水技术落后,浪费严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贫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
天然水质系的构成:水质系、天然水的概念及天然水质系的构成图天然水系的复杂性:水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繁多,含量相差悬殊水中溶存物质的分散程度复杂:< 1 nm 真溶液状态存在的各种分子、离子1~1,000 nm 胶体分散态>1,000 nm 静置时易沉淀的粗分散态物质(如泥沙颗粒、浮游细菌、微藻等)水中存在的生物种类繁多天然水中化学成分的来源:大气淋溶从岩石、土壤中淋溶(地面径流、地下径流)生物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代谢、尸体腐解)次级反应与交换吸收作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与农业退水二、环境化学与养殖水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控制、改善的原理、技术和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控制和治理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它又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环境化学是从微观的原子水平上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及防治方法,研究其中的化学机制。
研究对象:大气、天然水体及土壤分支学科:环境分析化学、各圈层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化学水环境化学与水产养殖:水环境化学讲授天然水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形态、迁移转化的规律。
化学水循环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循环知识点总结地表蒸发和降水水循环的第一步是地表蒸发和降水。
阳光的照射让地表的水体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空气对流上升,进入大气圈,在一定高度的空气中凝结成云。
当云中的水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降水,形成雨水,雪水等降水形式。
蒸发和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个环节,地球的水资源得以不断补充和循环利用。
另外,降水则对植被的生长和土壤的水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渗漏地表径流是指降水后在地表形成的水流,它会顺着坡度自然形成水流,向较低地势流淌。
地表径流在地表过程中会形成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这些水体是地球表面的重要水资源,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另外,地表径流还会对地貌地理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地下水渗漏则是指部分地表水通过渗透、浸渍等方式流入地下,成为地下水。
地下水是地球上的重要淡水资源,对地下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植物蒸腾作用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这种过程被称为植物蒸腾。
植物蒸腾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植物的生长代谢,促进了土壤中的水分循环和大气圈的水分循环。
冰雪融化和水汽凝结在极地和高山等地区,由于气温低,大量的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地表,当气温升高时,冰雪开始融化,释放出大量的水,这种现象被称为冰雪融化。
冰雪融化是一种重要的水循环过程,它会增加地面的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储量,同时也会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汽凝结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云雾等现象,水汽凝结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汽凝结,大气中的水分得以转化成降水,从而补充地表水资源,提供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水。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得以保存和循环利用的重要的自然过程,通过水循环,地球上的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和循环利用,补充了人类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求。
同时,水循环也为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和维护。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共22页)
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且在大气中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3
又称为原发性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成分或几种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的化学或光化学
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为继发性污染物。
7、 重要污染物来源及消除途径
代的环境保护的主导意识。
10、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称
为 环境效应 。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 ( 1)环境物理效应:由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应即为环境物理效应。
( 2)环境化学效应:
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环境效应即为环境化学效应。
然力引发,也称第一类环境问题,火山喷发、地震、洪灾等。
次生环境问题 :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生态破坏和环境污
染,反过来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也称第二类环境问题。目前的环境问题一般都是次生环境问题。生态破坏:
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该变,如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水 土流失等。当今世界上 最引人注目的几个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 、臭氧空洞 、酸雨 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其是碳、氮、硫和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相互偶合的研究;重视化学品安全评价、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
球变化问题。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物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
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物和城市垃圾对水题和土壤的污染。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常发生在较低气层中,这时气层稳定性特强,对于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对大气垂直流动形成巨大障
水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
14、沉淀物中重金属重新释放诱发因素:①盐浓 度升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可将被吸附在 固体颗粒上的金属离子交换出来。②氧化还原条 件的变化:有机物增多,产生厌氧环境,铁猛氧 化物还原溶解,使结合在其中的金属释放出来。 ③pH值降低:氢离子的竞争吸附作用、金属在低 pH值条件下致使金属难溶盐类以及配合物的溶解。 ④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天然或合成的配合剂 使用量增加,能和重金属形成可溶性配合物,有 时这种配合物稳定性较大,以溶解态形式存在, 使重金属从固体颗粒上解吸下来。
7、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 表面吸附 、 化学吸附、离子交换吸附 和 专属吸附。 8、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 降低 ,因 而表层水呈 氧化性 环境。 9、吸附等温线:在一定温度,处于平衡状态时被 吸附的物质和该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的关系曲线 称为吸附等温线;水环境中常见的吸附等温线主 要有L-型、F-型和H-型。 10、无机物在水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分配作用、 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生 物降解作用。
水环境化学
知识点
1、水中八大离子:K+、Na+、Ca2+、Mg2+、 HCO3-、NO3-、Cl-和SO42-为常见八种离子 2、溶解气体与Henry定律:溶解于水中的气 体与大气中的气体存在平衡关系,气体的 大气分压PG与气体的溶解度的比表现为常 数关系,称为Henry定律,该常数称为 Henry定律常数KH。 [G(aq)] = KH PG KH -气体在一定温度下的亨利定理常数 (mol/L.Pa) PG - 各种气体的分压 (Pa) 3、水体中可能存在的碳酸组分 CO2、 CO32-、HCO3-、H2CO3 ( H2CO3*)
环境化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绿色屏障锐减、垃圾、物种濒危、人口激增、温室效应。
2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的占80%~90%。
3环境化学的特点是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
4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世界各国都筛选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称为优先污染物。
5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关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变和致畸变作用的所谓“三变”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则可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生物效应。
7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二大气环境化学1根据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将大气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2大气污染物按照化学组成还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和含卤化合物。
3燃料燃烧过程中影响NOx形成的因素:根据NOx形成的机理,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有关。
4甲烷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每个CH4分子导致温室效应的内力比CO2分子大20倍。
5氟氯烃类化合物既可以破坏臭氧层也可以导致温室效应。
6逆温: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反常现象。
7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稳定程度。
气块在大气中的稳定度与大气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干空气在上升时温度降低值与上升高度之比用Td表示)有关。
一般来讲,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越大,气块越不稳定。
8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空气机械运动如风和湍流,由于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造成的逆温想想以及污染源本身特性。
9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环境化学(袁加程)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3. 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源
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
悬浮物 植物性营养物 酸碱污染 难降解有机物 热污染
总碱度 = [HCO3-] + 2[CO32-] + [OH-] – [H+]
2. 天然水体中的化学平衡
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放 出H+或经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总量。包括强酸、弱酸、强酸弱 碱盐等。
总酸度 = [H+] + [HCO3-] + 2[H2CO3] – [OH-]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 水环境化学基础
天然水的基本特性 天然水体中的化学平衡 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源 水体的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1. 天然水的基本特性
1.1 天然水的组成
(1) 天然水的主要离子组成: K+, Na+, Ca2+, Mg2+, HCO3-, NO3-, Cl-, SO42- 为天然水中常 见的八大离子,占天然水离子总量的95-99%。
[HCO
3
]
K1[H2CO3 ] [H ]
[CO32- ]
K1K2[H2CO3 ] [H ]2
0
[H2CO3 ]
[H2CO3 ]
K1[H 2 CO 3 [H ]
]
K1K2[H2CO3 ] [H ]2
(1
K1 [H
]
K1 K 2 [H ]2
) 1
2. 天然水体中的化学平衡
水环境化学最全总结
N = Qbc 1 bc
式中:Q——组分最大吸附量,即固体对水中离子最大吸附量 b——吸附系数
写成线性吸附等温方程:
mg/l;
1 = 1 bc = 1 + 1 N Qbc Qbc Q
三、影响吸附因素 影响吸附因素: ①吸附剂性质 ②吸附质性质 ③温度
四、吸附试验
五、离子交换作用 1、离子交换原则 ①等摩尔数交换(等当量交换)
“ΔHf”表示。注( 元素和稳定单质标准生成焓为零。 ) 反应标准焓:标准状态下,某一反应的焓变化。用“ΔHr”表示。
二、自由能
ΔHr = ΣΔHf(生成物) - ΣΔHf(反应物)
标准生成自由能:标准状态下,最稳定的单质生成 1mol 纯物质时自由能的
变化 。用“ΔGf”表示。 注( 元素和稳定单质标准生成自由能为零。 ) 反应标准生成自由能:标准状态下,某一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ΔGr”
二、水环境络合物分类及稳定性 1、分类
①简单络合物 ②多核络合物 ③螯合物
一般条件下,水环境中常量组分主要离子对有以下 10 种: CaSO40、MgSO40、NaSO4-、KSO4CaHO3+、Mg HO3+、Na HO3+、CaCO30、Mg CO30、Na CO30
2、络合物离解平衡及稳定性 络合物內界与外界通常是离子键结合,与强电解质相似。所以络合物在水 溶液中完全电离为络离子和外界简单离子。而络离子在水溶液中与弱电解质相 似,仅发生部分电离,并存在离解平衡。即络离子也能或多或少地在水溶液中离
比较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在封闭体系中,[H2CO3*]、[HCO3-]和[CO3-2]等 是变化的,但 CT 是不变的;而开放体系中,CT、[HCO3-]和[CO3-2]是变化的,但[H2CO3*] 是不变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开放体系是实际存在的,而封闭体系是计算短时 间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即把其看做是开放体系趋向平衡过程中的一个微小阶 段,在实用上认为是相对稳定而加以计算。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及课后答案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及课后答案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内容提要及重点要求:本章主要讲解了环境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和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
它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图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要求掌握对现代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对环境化学提出的任务,明确学习环境化学的目的。
第一节环境化学地球的形成及其演化地球作为宇宙中较小的一分子,人们对其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认识也有一个漫长的和递进的过程。
“星云假说”在当时,18世纪占有重要的意义。
由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先后独立提出来的第一个科学的天体演化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俘获说、灾变说、星子说,大部分各有其合理的部分,以现有的事实为基础又提出一些任意的假说,思想上带有片面性。
“星云假说”认为地球的形成是由星云状的物质凝聚的结果,这种星云是由尘埃和气体质点组成,它的体积很大,曾遍布在整个太阳系所占据的空间。
质点分布不均匀,在引力收缩的过程中,大部分物质向中心集结,逐渐形成原始的太阳。
同时,环绕在太阳周围的质点由于互相碰撞,向原始太阳的某一轨道面集中,而形成环绕太阳旋转的,包括地球在内的各个行星。
因单纯建立牛顿力学的基础之上,含有形而上学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思想认识不断发展,太阳系演化学说40多种。
演化:在地球形成之后的漫长地质年代,地球逐渐冷却,内中的物质同时发生异作用。
使地球逐步分出了不同的圈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三个圈层位于不同的深度,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深度越深,密度、压力和温度越高。
软流层:集中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呈熔融状态,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由地幔顶部和地壳的坚硬岩石组成了厚约为70—100km的岩石圈同时地球上还分异出了水圈和大气圈。
由于有了水、空气给生物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形成了生物圈地球各圈层形成之后各个圈层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静止不变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原始大气成分(H、He)→部分C、N、O→CH→→→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对某一生物主体而言,环境指的是那些影响该主体生存、发展和演化的外来原因和后天性的因素。
化学环境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环境的知识点总结一、大气环境化学1. 大气的组成大气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和其他气体(约1%)组成。
其他气体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氩气、氖气、氦气等。
这些气体在大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氮气和氧气是人类呼吸的气体,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2.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一定浓度,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臭氧。
这些污染物来自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活动。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排放。
3. 大气的自净作用大气具有自净作用,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来清除污染物。
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被光化学反应氧化成硫酸雾,然后形成酸雨,从而清除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也可以和臭氧发生反应,形成氮氧化合物,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4.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大气中的某些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等)能够吸收和释放地球表面的热量,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地球的温度,但过强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5. 大气成分的分析化学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大气成分,例如质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
利用这些方法,可以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二、水环境化学1. 水的组成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化学式为H2O。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之一,是生命的基础,也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参与物。
2. 水的净化水的净化是指将水中的污染物去除,使其达到可以饮用或其他用途的要求。
水的净化方法包括沉淀法、过滤法、杀菌法、吸附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等,保证水的洁净。
3. 水质分析水质分析是对水中的各种物质进行分析,包括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微生物等。
水环境化学总结知识点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一、填空3、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降低,因而表层水呈氧化环境。
4、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分配)、挥发、水解、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5、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游离金属浓度_、配合作用和化学性质有关。
6、一般认为,但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溶解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_沉淀或凝聚为主。
10、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12、水中溶解氧浓度、化学需(耗)氧量COD、生化需(耗)氧量BOD常用作水体自净的指标。
1、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KOW表示,该值越大,表示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1、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HCO3-] +2 [CO32-] + [OH-] — [H+]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分为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3、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降低,因而表层水呈氧化性环境。
4、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挥发、水解、光解、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5、许多研究表明,重金属在天然水体中主要以腐殖酸配合物的形式存在。
7、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溶解氧__;厌氧水体中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有机物。
8、有机物生物降解存在生长代谢和共代谢两种代谢模式。
9、有机物的光解过程分为直接光解、敏化光解、氧化反应三类。
10、_总氮_、_总磷__和_溶解氧_常作为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
12、天然水体中若仅考虑碳酸平衡,则在碳酸开放体系中, [HCO3-]、[CO32-]、CT是变化的,而[H2CO3*] 不变;在碳酸封闭体系中, [H2CO3*] 、 [HCO3-]、[CO32-]是变化的,而CT不变。
14、达分配平衡时,有机物在辛醇中的浓度和在水中的浓度之比称为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15、PE的定义式为:PE= - ㏒ae ,它用于衡量溶液接受或迁移电子的相对趋势。
20、PE与E的关系为:E=0.0592PE ;一水体PE或E越大,则该水体的氧化性越强。
水环境化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水环境化学期末知识点总结1反映天然水含盐量参数:离子总量矿化度(淡水)盐度氯度(海水)2淡水中的八种离子:ca+mg2+na-k+cl-hco3-co32-so42-海水中多出的几种是br-f-b-sr-3盐度与氯度的关系:s‰=1.80655cl‰4条件密度a与标准密度b的关系:a=(b-1)*1000g/cm35阴阳离子含量比例将水分为四型6冰点↓与盐度↑的关系呈圆形直线;蒸汽压↓与盐度↑的关系也呈圆形直线;渗透压↑与盐度↑的关系也呈圆形直线7光合作用速率(a)呼吸作用速率(b)a>b营养分解成层a举例:水体的四季温度分层春秋季水的密度环流造成全同温夏季温跃层冬季上层结冰,下层不结冰北方冬季海水靠嵌入低浓度的海水或者淡水减少底层水的盐度,并使底层的冰点减少9水的硬度:水中2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总和硬度则表示单位:mmol/l、mg/l、°hg折算关系:1mmol/l=2.804°hg=50.05mg/l10碱度与硬度的关系11水体反硫化作用的条件:缺乏溶氧、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微生物参与、硫酸根离子含量12海水恒定性原理:海水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比例几乎就是恒定维持不变的成因:海水通过潮汐、环流、垂直流及风浪的长期不断混合作用水体体积小、各种变化因素很难发生改变各成分的关系意义:总含盐量可有测某一主要成分而间接求出物理性质与海水某一主要成分之间也存有定量关系对于养殖生产也存有关键意义特例:海水中碳酸氢根及碱度的恒定性比较差因为其本身含量少ca/cl的比值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口区海水常量成分与大洋水一致1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气体本身的性质、温度、含盐量、气体分后压力14影响气体溶解度速率的因素:气体的不饱和程度、水的单位体积表面积、扰动情况15养殖水体中的氧气来源:空气溶解、光合作用(主要)、补水16水中的氧气消耗:鱼虾等养殖生物的体温、水中微型生物耗氧(主要)(水体温)、底质耗氧、逸出17溶氧日变化中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日较差日较差很大时,水体产氧与耗氧相对较多,表明水中的浮游植物较多,浮游动物和有机物质的量相对较低,也就是饵料生物较为多样,有助于鱼类的生长,在溶氧最低值不影响养殖鱼类生长的前提下,日较差越大越不好。
水环境知识点总结
水环境知识点总结一、水质1. 水的成分和结构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为普遍的物质之一。
水的分子结构是H2O,通过共价键将氢原子和氧原子连接在一起。
2. 水质检测指标水质的好坏可以通过多种指标来评价,主要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重金属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度、氧气含量、有机和无机污染物的程度。
3. 水的污染物水的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如废水中的有机物、油脂等)、无机污染物(如氨氮、大宗金属离子等)、微生物污染物(如细菌、病毒等)。
这些污染物会对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导致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
二、水污染1. 水污染的来源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排放、生活污水、地表径流等。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农业排放则包括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废物、人体排泄物等。
2. 水污染的影响水污染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污染也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导致水源地饮用水的变质,引发各种水源性传染病。
此外,水污染还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3. 水污染的治理水污染的治理主要包括加强工业排放控制、农业生产规范管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措施。
此外,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
三、水资源管理1.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饮用水、工农业用水、发电等。
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应遵循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规划用水、加强用水节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跨界水资源管理跨界水资源管理是指跨国界、跨省界的水资源管理。
由于水资源的特殊性,跨界水资源管理涉及到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合作和谈判。
国际上已建立了一些跨界水资源管理的合作机制,如国际联合委员会等。
3.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包括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和流失,保护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环境化学原理和知识点总结
环境化学原理和知识点总结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在大气环境中,环境化学研究大气污染物的来源、转化过程,以及大气中的化学反应、形成和消解机制。
在水体环境中,环境化学研究水中各种化学物质的赋存形式、分布规律,以及水质污染的识别、监测和治理技术。
在土壤环境中,环境化学研究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归趋规律,以及土壤污染的防治和修复措施。
此外,环境化学还涉及各种环境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耦合效应,以及生物体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吸收、富集和代谢过程。
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动力学、热力学、电化学、光化学等多个方面。
在环境化学中,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核心原理。
化学动力学可以描述环境中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揭示环境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热力学是研究物质能量转化和平衡状态的原理,它可以描述环境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平衡态条件。
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电荷转移和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它可以揭示环境中的电化学过程和电化学污染物的迁移规律。
光化学是研究光能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它可以解释环境中的光化学反应和光化学污染物的转化机制。
环境化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包括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环境中的化学平衡和动态平衡、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电位、环境中的化学分馏和物质迁移、环境中的化学传递和物质转换、环境中的污染物降解和修复技术等。
在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效应中,环境化学关注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和富集能力以及生物体之间污染物的传递和转化规律。
在环境中的化学平衡和动态平衡中,环境化学研究环境中各种化学平衡态条件的形成机制和破坏规律。
在环境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电位中,环境化学揭示了环境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以及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和应用方法。
在环境中的化学分馏和物质迁移中,环境化学研究环境中物质在不同介质之间的分馏和迁移规律,以及分馏过程中的物质分布和转化机制。
环境化学复习总结全部(戴树桂)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一节: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式1.水中八大离子:K+,Ca+,Na+,Mg+,HCO3-,NO3-,Cl-,SO4(2-)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服从Henry定律:一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正比于液体所接触的该种气体的分压。
溶解度【X(aq)】=K H×p G K H为气体一定温度下Henry定律常数,p G分压3.氧在水中的溶解度CO2的溶解度P150页4.:BOD(生化需氧量):在一定体积水中有机物降解所需消耗的氧的量。
BOD5=DO1-DO55.碳酸平衡P152-P157计算题重点区域★★★6.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态:A.有机污染物:农药(有机氯、磷,氨基甲酸醇),多氯联苯PCBs,卤代脂肪烃,醚类,单环芳香族化合物,苯酚类和甲酚类,钛酸酯类,多环芳烃PAH,亚硝胺和其他化合物B.金属污染物:镉,汞,铅,砷,铬,铜,锌,铊等7.优先污染物:有毒物质品种繁多,在众多的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
8.水中的营养元素:N,P,C,O和微量元素9.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10.N/P>100,贫营养化;N/P<10,富营养化;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一,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1水中颗粒物类别:矿物微粒和黏土矿物,金属水合氧化物,腐殖质,水体悬浮沉积物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类别: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专属吸附。
3.表面吸附: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因此固液界面存在表面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吸附。
4.离子交换吸附: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阳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
5.专属吸附: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华力或氢键在起作用。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化学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环境化学主要应用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的特性、存在状态、化学转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化学行为与化学效应的科学。
研究内容:环境污染化学: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化,包括迁移、转化过程中的化学行为、反应机理、积累和归宿等方面的规律。
例如,化学污染物质在大气、水体、土壤中迁移,并伴随着发生一系列化学的、物理的变化,形成了大气污染化学、水污染化学、土壤污染化学和污染生态化学。
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是取得环境污染各种数据的主要手段,必须运用化学分析技术,测量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本底水平和污染现状。
不仅对环境中的污染物做定性和定量的检测,还对它们的毒性,尤其是长期低浓度效应进行鉴定。
污染物的生物效应: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医学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化学污染物造成的生物效应,如致畸、致突变、致癌的生物化学机理等。
未来发展方向:
开发新型环保材料:例如可降解塑料、无毒无害的涂料和染料等。
探索新型环保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研究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探索环境化学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例如,利用环境化学的技术手段合成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只是环境化学的部分核心知识点和研究方向。
在实际学习和研究中,还需要深入探讨各个领域的细节,并关注最新的科学研究和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