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动能和动能定理
F
V1 情景1
F
V2
l
f
情景2
V1
F
V2
F
l
1.外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 3.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4.结合上述三式推导出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 变化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7.7动能和动能 定理( 共22张P PT)
F
FN V1
F
V2
G 推导:
W
=
1 2
mv
2 2
-
1 2
mv12
初态和末态的表达式均为“ 1 m v2”,
这个“ 1 m v2 ”代表什么?
2
2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7.7动能和动能 定理( 共22张P PT)
Ek
1 2
mv2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7.7动能和动能 定理( 共22张P PT)
一、动能
1.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引导学生利用运动学知识和牛顿第二定律来推导动能 定理。
3.通过课本例题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应用动能定理的解 题过程。
回顾:
1.重力势能表达式Ep=?动能的概念是什么?
2.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 么?
3.上节实验课中了解到一个特殊情形下力对物体做功 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即W∝v2,那么物体动能表达式 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
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2 .表达式:
W
=
1 2
mv22
-
1 2
mv12
可写成 W Ek2 Ek1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设计
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设计——嵊州中学谢可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二、教学目标1、知道动能的符号、表达式、单位,会根据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2、能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掌握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三、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的推导和理解。
2、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认识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难点1.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四、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学生已经学习了功的概念,会用功的定义式求解恒力功。
学习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初步掌握了用功来定义能量的方法。
本节要学习的动能是概念教学,而动能定理又属于规律教学。
两种教学有其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动能的概念教学不能用简单的陈述,让学生记住的教学方法,因为这样学生可能只是重复定义,而根本不知道概念的含义。
而必须让学生经历认知过程,我设计如下教学过程:对动能定理的规律教学不是把规律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和推理过程。
以人们的认知过程为主线,将科学家的原发现过程,从教育与教学的角度进行必要的剪辑和编制,让学生追根溯源,把他们带到问题开始的地方,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再发现”和“准研究”过程。
在动能定理的应用阶段,明确规律应用的操作步骤及顺序,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能够自动有序执行的程度。
教学过程: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形成动能的表象,提问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动能的研究方法。
通过实验确定动能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并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回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方法来探究动能的表达式。
任务: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如图所示。
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 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高中物理必修二_7.7_动能和动能定理
1 2 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 mv “ 2 ” 因为这个物理量在过程终了时和过程开始时的差,
正好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式中的v平 Nhomakorabea与上一节 课的实验结论相互印证,
1 2 mv ”就应该是我们寻找的动能的表达式. 所以“ 2
动能小结
1、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动能是标量 3、动能状态量 4、动能的单位是焦耳 1kg· m2/s2=1N· m=1J
请同学们推导出F做功的表达式 创设物理情景:
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 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 段位移L,速度由Vl增大到V2.试用 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 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回答下列问题: (1)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3)物体的初速、末速、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4)结合上述三式你能综合推导得到什么样的式子?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动能表达式的建立及动能定理的理解和 运用。 难点: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2、集体讨论法(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学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实验 : 1、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木块B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①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 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②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 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 从功能关系定性分析得到: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动能和动能定理 动能 1.推导过程 2.动能的表达式 3.动能的单位和标量性 1 4.Ek= mv 2 2 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 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公式表示;W合=EK2-EK1 3.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动能定理既适合 于恒力做功,也适合于变力做功,既适用 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高一物理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七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知道动能定理,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会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的功 重点:动能、动能定理难点:运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的功巩固基础1.对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是状态量,恒为正值B.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一个物体的速度改变时,其动能必改变D.动能与势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物理量,可以相互转化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是相同的( )A.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的质量是乙的21 B.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的速度是乙的21C.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21D.质量相同,速度的大小也相同,但方向不同 3.关于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合外力的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则动能一定变化 B.如果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C.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零 D.物体的动能不变,则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块,在恒力F 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运动。
物块通过A 点和B 点的速度分别是v A 和v B ,物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力F 对物块做的功W 为( )A .222121AB mv mv W -〉B .222121A B mv mv W -=C .222121A B mv mv W -〈 D .由于F 的方向未知,W 无法求出5.一个25 kg 的小孩从高度为3.0 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 m/s (取g =10 m/s 2)。
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 .合外力做功50 JB .阻力做功500 JC .重力做功500 JD .支持力做功50 J 6.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m 1∶m 2=1∶2,速度之比v 1∶v 2=2∶1。
高一物理必修二7.7动能和动能定理学案
7.7 动能和动能定理(预习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动能的概念、符号单位、表达式和性质.2.会根据动能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3.写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4.知道动能定理也可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景.5.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单个物体的有关问题.【重点难点】1.能从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2.运用动能定理求变力所做的功.【学习过程】一、动能(1)探究: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猜测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那么,我们能否从理论上研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呢?由动力学知识可知,力产生_________,从而使物体的______发生变化。
因此可通过所学规律来研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问题1:教材上说“1/2mv2”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为什么这样说?通过上节课的探究,是否也印证了你的观点?问题2:动能的定义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单位?性质如何?(3)学以致用1、两个物体相比,速度大的物体一定动能大吗?2、质量是10g,以1000m/s的速度飞行的子弹,与质量是50kg、以10m/s的速度奔跑的运动员,二者相比哪个动能大?3、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约为170kg,运动速度为约7km/s,它的动能是多大?4、关于物体的动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动能可能小于零B.一个物体的动能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C.动能相同的物体的速度一定相同D.两质量相同的物体,若动能相同,其速度不一定相同二、动能定理(1)探究:1、动能定理内容: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及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3、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2)问题:1、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么意义?2、我们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作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出的。
动能定理是否可以应用于变力作功或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该怎样理解?你有这样的经验吗?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3)学以致用1、课本P73例1、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两种方法解题(注意步骤的规范性)2、课本P73例2、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动能定理两种方法解题(注意步骤的规范性)(4)小结反思1、用动能定理解题的要点、步骤: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a、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_______和______,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定律方便.b、用动能定理解题,必须明确初_____动能,要分析_______及外力做的________.c、要注意: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末动能大于初动能,动能___;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时,末动能小于初动能,动能______。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高中物理《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_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动能表达式的得出过程,掌握动能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交流及公式推导,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亲身实践,激发物理学习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能和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难点】动能表达式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知识,物体具有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就越大。
教师进一步追问我们是否能具体计算动能的大小,动能的表达式又是怎样的呢?由此激发学生思考顺势引入新课《动能和动能定理》。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动能的表达式
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可知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学生可给出成正比关系。
由此教师进一步引导,根据做功与能量变化相关联的思想,这个结果实际上向我们暗示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
本节我们再沿另一条线索研究物体动能的表达式。
最后教师根据表达式向学生讲授动能定理在使用过程的优势。
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况,所以在解决一些实际的力学问题时,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出示习题:某物体的质量为10Kg,速度为5m/s,引导学生计算此时物体动能的大小。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题,查阅资料动能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四、板书设计。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优秀5篇)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优秀5篇)动能定理教学设计篇一《动能和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第七节的内容,我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六个纬度作如下汇报: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动能和动能定理》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
从知识与技能上要掌握动能表达式及其相关决定因素,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和实际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上,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恒力功知识推导动能定理,理解“定理”的意义,并深化理解第五节探究性实验中形成的结论;通过例题1的分析,理解恒力作用下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优越于牛顿运动定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和整合上,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切实进行两种方法的相关计算,在例题1后,要补充合力功和曲线运动中变力功的相关计算;通过例题2的探究,理解正负功的物理意义,初步从能量守恒与转化的角度认识功。
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上,在尝试解决程序性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物理学科既是基于实验探究的一门实验性学科,同时也是严密数学语言逻辑的学科,只有两种方法体系并重,才能有效地认识自然,揭示客观世界存在的物理规律。
2.内容地位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功和动能概念已经有了相关的认识,通过第六节的实验探究,认识到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将本节课设计成一堂理论探究课有着积极的意义。
因为通过“动能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并在解释功能关系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此设计如下目标:二、目标分析1、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2.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相关分析与计算;3.深入理解W合的物理含义;4.知道动能定理的解题步骤;(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恒力作用下动能定理的推导;2.体会变力作用下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状态的变化量量度复杂过程量”这一物理思想;感受数学语言对物理过程描述的简洁美;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动能和动能定理》示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3)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确定初、末状态。
(4)求出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过程中各力对研究列象所
做的合功。
(5)计算研究对象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动能增量。
(6)建立动能定理方程、解方程、作必要的讨论。
【例五】质量m=50kg的物体,原来的速度v l=2m/s,受到一个
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力F=4N的作用,发生的位移s=2m,物体的
末动能是多大?
【例六】质量是2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水平射入厚度是5cm的木板,射穿后的速度是100m/s.子弹在射穿木板的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是多大。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主备人:。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通用4篇)《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篇1课题动能动能定理教材内容的地位动能定理是功能关系的重要体现,是推导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依据,因此是本章的重中之重。
在整个经典物理学中,动能定理又与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理并称为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支柱。
也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
因此学好动能定理对每个学生都尤为重要。
--思路导入新课──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推理、演绎)──验证功和能的关系──巩固动能定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适用范围、简单应用。
3.培养学生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分析实验现象、处理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探究和验证过程中掌握观察、总结、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3.经历科学规律探究的过程、认识探究的意义、尝试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演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兴趣。
2.通过探究验证培养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3.用简单仪器验证复杂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不畏艰辛敢于进取的精神。
4.领略自然的奇妙和谐,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
教学重点1.动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2.演示实验的分析。
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资源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对动能有了感性认识,在高中要定量分析。
高中生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定性到定量。
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通过前几节的学习,了解了功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初步了解了功能关系。
对物体做的功与其动能的具体关系还不清楚,这就是本节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式启发式、探究式、习题教学法、类比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仪器斜面、物块、刻度尺、打点计时器、铁架台、纸带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验证动能定理--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能的概念功和能的关系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习的动能的概念动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动能和做功的关系。
必修教材2第七章第8课时教案:动能和动能定理
人教版物理必修教材②
1 mv 2 (其中速度 v 为即时速率),即物体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 2
学生活动 1 、学生阅 读教材,总结 教材的中心 思想,提炼主 要概念。
物体速度的二次方的乘积的一半。 注意: ①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且只有正,没有负。 ②单位:J。1kgm/s2=1Nm=1J ③动能是一个状态量,功是过程量。 ④动能与参照系有关,其大小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高中阶段,一般取大地为 参照物。 ⑤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数值关系:Ek =
人教版物理必修教材②
第 7 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 8 课时
教学课题: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内容
动能和动能定理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计算动能;正确理解动能定理,知道动能 定理的适用条件,会用动能定理计算 能够从已学知识推导动能定理,领会动能定理的优越性,知道功与能的转化关系。 由功与能的转化思想了解唯物主义思想,学会尊重客观世界、掌握世界、改造世界 教学器材 教学难点 有关课件,常规教具 动能定理运用
2、动能定理
4 、理解动 能定理的表 达式,并会运 用动能定理 来解题
(1)内容: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1 1 2 (2)表达式:∑W = Ek = mvt2 mv0 2 2
3、理解
(1)W 是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这些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 动能的增量。求解时可先求每个力所做的功再求代数和,也可以先将物体的外力进 行合成,求出合外力后,再求总功。 (2)功和能均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所以动能定理也与参照系的选取有关。在高 中阶段一般选取大地做为参照物 (3)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表达式中“=”的意义意味着“做 功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 (4)动能定理适用既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5)动能定理既可以分段处理,也可全程处理问题 (6)动能定理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4、利用动能定理解题步骤 ①选择参照系;②确定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 注意做功的正负;③确定研究过程的始末状态,对应的始末动能;④用动能定理列 方程求解。 注:由于动能定理不涉及时间,也不涉及物体的运动性质及中间过程的细节, 所以应用起来十分方便。 综合练习: 一学生用 100N 的力将质量为 0.5kg 的球以 8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踢 出 20m 远,求该学生对球所做的功。 分析:在踢出球的过程中,只有人做功,瞬间完成,不能直接求得。设在整个 过程中人对球做的功为 W 人,由动能定理,有 W 人= ∴W 人= 学生课堂完 成教材上课 后练习,然后 小组讨论。最 后上黑板展 示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能的概念,掌握动能的计算式.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3.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教具准备多媒体、导轨、物块(或小球两个)教学活动[新课导入]师:在前几节我们学过,当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时候一定对应于某种能量形式的变化,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本节来探究寻找动能的表达式.在本章“1.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生:应该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我们现在通过实验粗略验证一下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什么样的关系.(实验演示或举例说明)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静止的木块月相碰,推动木块做功.师: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生: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师:说明什么问题?生:高度越大,滑到底端时速度越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强,说明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师: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生: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师:说明什么问题?生:相同的高度滑下,具有的末速度是相同的,之所以对外做功的本领不同,是因为物体的质量不同,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越强,也就是说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师:那么把这个问题总结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新课教学][实验探究]影响小球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准备三个小球,其中两个质量相同,第三个质量大一些让学生回顾初中的实验。
物理人教版必修二领学案7-7动能动能定理
题目《动能动能定理》导学案3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会根据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2、能从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3、领会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理解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会用动能定理处理单个物体的有关问题。
4、知道动能定理也可以用于变力做功与曲线运动的情景,能用动能定理计算变力所做的功。
学习疑问学习建议【知识链接】1、恒力功的计算公式?2、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3、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公式?【预学能掌握的内容】(查阅教材p71-75页完成下列问题)一、动能的表达式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位移l时,速度由v1变为v2,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用m、v1 、v2 表示)。
一、动能1、概念:物体由于__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与物体的_______和_____有关。
2、表达式:E k =_______________;①单位: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1kg ·m 2/s 2=1N ·m =1J②动能是_________量(填“矢量”或“标量”):动能________于或______于零,且其大小与速度方向_____关。
③动能是________量(填“过程量”或“状态量”),式中,v 应为对应_________的____________速度;④动能大小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一般是相对_________的速度。
【典题探究】例1、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 ) A .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B .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 C .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D .以上说法都不对例2、质量一定的物体( )A .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B .速度发生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发生变化C .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D .动能不变时,速度一定不变 二、能定理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W =21222121mv mv ,,就可以写成W =E k2—E k1,其中E k2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2221mv ,E k1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2121mv .上式表明什么问题呢?请你用文字叙述一下.1、定理内容:____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________.2、表达式为:____ ______ 。
高中物理必修二:7.7 动能与动能定理说课稿(共10张PPT)
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为用功能关系处理问题打开了思维通 1 道。因此,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关键内容,也是重点内容。
4* 目标 与重 难点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动能,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 (2)会用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
3
7*
教学 方法
4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2、逻辑推导法(提出问题,讨论学习) 3、类比法(类比旧识,合理推导)
学法:分析归纳法
8*
教学 过程
复习 旧识
5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引入 新课
新课 讲解
课堂 小结
课堂 练习
9*
板书 设计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 3、表达式:Ek=1/2mv2 4、单位:焦耳(J) 标量 5、说明: ①动能是状态量。
②动能的大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即动能具有相对性。
6
*
谢谢
式进行分析,得到突破。
2
6*
学情 分析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学生在前面分别学习过做功和动能的概念, 动能定理常用 于解决运动学问题,学习好动能定理非常重要,并为后一节 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掌握打下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 已经知道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这里 再次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加熟悉。
节的内容。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5.7动能和动能定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的定义式,能用动能的定义式计算物体的动能。
(2)理解动能定理反映了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3)能够理解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
(4)能够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2)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理解理论探究的方法及其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牛顿运动定律,掌握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动能定理的归纳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动能定理的应用感悟量变(过程的积累)与质变(状态的改变)的哲学关系。
二、教学重点1、动能的概念。
2、动能定理的推导和理解三、教学难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四、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在上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地确定物体的动能的表达式。
2.进一步探究,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动能有什么关系,既运用归纳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3.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理解理论探究的方法及其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
4.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对比牛顿运动定律,掌握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特点.5.通过对动能定理的应用感悟量变(过程的积累)与质变(状态的改变)的哲学关系。
(二)、创设物理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对“动能”的初步认识。
教师启发: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代表回答:应该与物体的质量与速度有关。
教师启发:你能通过实验粗略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吗?(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什么关系)。
可能的方案1:让滑块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静止的木块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实验过程:①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②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
高中物理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7节 动能和动能定理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
第7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一、动能1.大小:E k =12mv 2。
2.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焦耳,1 J =1N·m=1 kg·m 2/s 2。
3.标矢性: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二、 动能定理1.推导: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m ,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的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l ,速度由v 1增加到v 2,此过程力F 做的功为W 。
1.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表达式为E k =12mv 2。
动能是标量,具有相对性。
2.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 程中动能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动能定理,表达式为 W =E k2-E k1。
3.如果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则W 为合力 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
4.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2.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3.表达式:W=E k2-E k1。
4.适用范围: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
1.自主思考——判一判(1)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也大。
(×)(2)某物体的速度加倍,它的动能也加倍。
(×)(3)合外力做功不等于零,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4)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合外力做功一定不等于零。
(×)(5)物体的动能增加,合外力做正功。
(√)2.合作探究——议一议(1)歼15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舰载战斗机,如图所示:①歼15战机起飞时,合力做什么功?速度怎么变化?动能怎么变化?②歼15战机着舰时,动能怎么变化?合力做什么功?增加阻拦索的原因是什么?提示:①歼15战机起飞时,合力做正功,速度、动能都不断增大。
②歼15战机着舰时,动能减小,合力做负功。
7.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
2.表达式:W
Ek 2
Ek1 或W
1 2
mv22
1 2
mv12
3.解题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画出草图; 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各力做功的情况; ③确定物体的初、末状态;明确初、末状态的动能 ④列式求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动能的概念入手就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在探究
中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在操作中,本节教学设计注重为学生创设
的.一.般.步.骤.吗? ①确定研究对象,画出草图;
0 v02 2al 得
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各力做 功的情况; ③确定物体的初、末状态;明确初、 末状态的动能 ④列式求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F阻
mv
2 0
2l
解法二:由动能定理得
F阻 l
0
1 2
mv02
体会动能 定理比牛 顿运动定 律处理问 题更加方 便简单
任务二:动能定理的应用
2.同样适用,此时W为合力 做的功,它等于各个力做 功的代数和。 3.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合力做负功,动能减少。 4.可以处理变力做功或曲 线运动,采用微元法,把 强调 W 的 过程分成许多小段,认为 适 用 范 围 物体在每小段运动中受到 及 它 的 优 的是恒力,运动的轨迹是 势 直线。 (小组按要求合作完成两
(分组讨论问题,组内交 流意见并汇总) 生:1.力指的是物体受到的 合力;
强调 W 为 物体在过 程中做的 总功
2.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共同作用, 动能定理还适用吗,该如何处理? 3.当合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动 能如何变化;当合力对物体做负功 时,物体的动能又如何变化? 4.动能定理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 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那么 动能定理是否可以应用于变力做功 或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为了比较,我们再看这样一个例子;质量为50 kg、运动速度为8m/s的同学在跑步中的动能是多少?
生:通过计算我们可以知道这位同学具有的动能是1.6X103J.
师:如果这些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能够使100W的灯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山东省青岛市国开中学高中物理7.7动能和动能定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能的概念,掌握动能的计算式.
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3.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生:高度越大,滑到底端时速度越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对外做功的本领越强,说明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
师: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生: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师:说明什么问题?
生:相同的高度滑下,具有的末速度是相同的,之所以对外做功的本领不同,是因为物体的质量不同,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物体对外做功的能力越强,也就是说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越多.
生:在物理学中就用 这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的动能,用符号Ek表示,Ek= .
师:动能是矢量还是标量?
生:动能和所有的能量一样,是标量.
师: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什么?
生:动能的单位和所有能量的单位一样,是焦耳,符号J.
师: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173 kg,运动速度为7.2 km/s,它的动能是多大?
(投影展示课本例题,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独立完成推导过程)
设物体的质量为m,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定外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l增大到V2,如图5.7—2所示.试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力F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
(投影展示学生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推导过程)
师:刚才这位同学推导得很好,最好是在推导过程中加上必要的文字说明,这样就更完美了.这个结论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我们现在通过实验粗略验证一下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什么样的关系.
(实验演示或举例说明)
让滑块A从光滑的导轨上滑下,与静止的木块月相碰,推动木块做功.
师: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生:让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可以看到:高度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远,对木块做的功多.
师:说明什么问题?
C.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D.动能不变时,其速度一定不变
2.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 )
A.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
B.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
C.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乙的速度是甲的2倍
D.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也相同,但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
2.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导轨、物块(或小球两个)
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参考答案
1.BC 2.CD
二\动能定理
师: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W= ,,就可以写成W=Ek2—Ek1= ,其中Ek2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 ,Ek1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 .
师:上式表明什么问题呢?请你用文字叙述一下.
生: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师: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生:可以使100W的电灯正常工作16s.
师:我们知道,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都与相对位置有关,那么动能有没有相对性呢?
生:动能也应该有相对性,它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师:以后再研究这个问题时,如果不加以特别的说明,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问题的.大家再看这样一个例子:父亲和儿子一起溜冰,父亲的质量是60 kg,运动速度为5 m/s,儿子的质量是30 kg,运动速度为8m/s,试问父亲和儿子谁具有的动能大?
师: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么意义?
生: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的意义是合力做的功.
师:那么,动能定理更为一般的叙述方法是什么呢?
生: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师:在前几节我们学过,当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时候一定对应于某种能量形式的变化,例如重力做功对应于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弹力做功对应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本节来探究寻找动能的表达式.在本章“1.追寻守恒量”中,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大家先猜想一下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应该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生1:当然是父亲的动能大了.
师: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l:质量大动能就大.
生2:根据计算,儿子的动能要大于父亲的动能.
师(语重心长):我们计算问题一定不要想当然,这样很容易出现错误,一定要有根据,分析问题要全面.
[课堂训练]
1.质量一定的物体……………( )
A.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一定变化B.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
师:那么把这个问题总结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
影响小球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准备三个小球,其中两个质量相同,第三个质量大一些让学生回顾初中的实验。
一、动能的表达式
生(回答刚才的问题,总结实验结论):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师:那么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之间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生:从W= 这个式子可以看出,“ ”很可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物理量,因为这个物理量在过程终了时和过程开始时的差,正好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所以“ ”就应该是我们寻找的动能的表达式.
师(鼓励):这位同学结得非常好,我们都要向他学习,我们在上一节课的实验探究中已经表明,力对初速度为零的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这也印证了我们的想法。所以动能应该怎样定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