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合集下载

浅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

浅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

摘要: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其警政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的警政思想受日、英等国警察制度影响较大。

康有为从宏观制度层面提出了新军御外敌、巡捕靖内乱,军入警时巡警、警官的任用需有较高综合素质等主张,推动了警政的现代化进程,对于以后的建警方略有借鉴意义,但因受到时代的局限,其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

关键词:康有为;警政思想;制度层面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重要领袖人物。

甲午战后面对外敌入侵,政局不稳的局面,康有为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这其中就包括康有为的警政思想。

学界在梳理近代警政思想的演进过程时,认为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不具有创新性。

这一认识以韩延龙、苏亦工的《中国近代警察史》中的观点为代表。

两位学者在书中指出:“康有为的警政主张,大体沿袭何启、胡礼垣和郑观应等人的观点,没有更大的突破。

”笔者认为作为维新派代表的康有为是从宏观制度层面来考量警政思想,这本身就高于改良派的认识,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另外,康有为确实也提出了新的警政思想且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这都在后来的警政建设中得到了体现。

本文拟对康有为警政思想的来源、内容和评价进行简要的探析。

一、康有为警政思想的来源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三道奏折中:光绪二十三年( 1897)十二月的《上皇帝第五书》、光绪二十四年( 1898 ) 正月的《上皇帝第六书》、同年五月上书的万言书。

纵观这三道奏折,康有为的警政思想在“设巡捕、整市场”这一基本主张的基础上步步深入,最后在万言书中得到了系统化的阐释。

康有为的警政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对国外警察制度的考察、学习和借鉴康有为对国外警察状况的初次考察始于19世纪中后期。

洋务运动的失败,中国有识之士开始从社会制度角度向发达国家学习,警察制度“早在1879年康有为读到就是这其中学习的重要内容,康有为是这一学习潮流中的代表人物。

《西国近事汇编》和《环游地球新录》时就注意到西方警察制度的先进之处。

随后,他又到当时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考察,发现‘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知西人治国有法度。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救国思想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救国思想

浅析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救国思想前言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政治变革,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导。

然而,这次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康有为开始思考如何救国。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救国思想。

康有为救国思想的演变戊戌变法之后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于西方,是因为没有在理论上与西方接轨,因此他开始思考应该如何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康有为主张推翻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采用先进的西方制度。

他认为,改变传统社会观念的思想启蒙是救国的关键,因此提倡人民普及学问,实行教育改革。

维新组织的创建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康有为开始明确救国的具体方案。

1897年,他在广州成立了“维新党”,并将其定义为一个“维新义和团”,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康有为认为,推广普及和智能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因此,维新党长期致力于教育改革。

国家主义与儒家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康有为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20世纪初,他开始将救国的重点放到国家主义上。

他主张以国家为中心,注重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他认为,中国应该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改革政治和社会,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

同时,他仍然强调儒家思想,主张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神。

康有为救国思想的影响教育改革康有为在救国思想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他对教育改革的关注。

他认为,教育是救国的关键,因此主张全民教育和普及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创建了许多学校和研究机构,开创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先河。

民族主义康有为的国家主义思想,对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以国家为中心,推进经济和国防建设,同时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他的思想为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提供了理论支持。

政治改革康有为的救国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中国需要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改革政治和社会。

他推动废除科举制度、建立宪政和议会制度等政治改革措施,为新时代的中国政治提供了模板。

对康有为的评述

对康有为的评述

对康有为的评述康有为是我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

康有为早期的思想及行动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对历史有促进作用,但是到了晚年却主张尊孔复辟,成为保皇党领袖,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早年的康有为上进,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的心很急切。

1888年9月,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

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

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

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说清政府要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为愤慨。

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

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集会,通过了这个万言书。

5月2日,这份万言书送交都察院。

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在上书中,康有为从爱国的立场出发,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以后,康有为又连续给皇帝上了几次书。

光绪皇帝对康有为提出的问题,很受感动。

在这些上书中,康有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变法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

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

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

这几个方面构成了康有为变法维新的基本纲领。

1895年7月,他和梁启超创办《中外纪闻》,为了组织和发展维新派力量,不久又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胶州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

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

论戊戌维新的政治思想法政学院09思政3班江银曼2009644317摘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当时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是时势造就了英雄,维新派君子们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状况,也只能演出这样的一幕悲剧。

中国戊戌维新虽然失败了,但维新派大呼爱国救亡,努力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学说,进行了大量的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加上变法失败的教训和维新志士的鲜血,使很多青年从此觉醒,逐渐走上革命的道路。

戊戌维新是中华民族觉醒和中华民主革命历程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历史功绩是不应埋没的。

关键词:戊戌维新维新运动推动者救亡图存近代中国的维新思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日益加深和清王朝专制危机不断加深的形势下产生发展起来的。

由于中国之闭关政策,康熙时代,那时西方的文艺复兴,科学发达,都还不久。

康熙帝极力提倡欧洲文化,大力欢迎传教士。

但到了雍正,就把西洋的文化人全部驱逐出国,从此以后,中华全国成了隔绝世界的孤岛。

在满清宰执下的中国,“夜郎自大”,闭着眼睛自吹自擂,戊戌政变,可以说是闭关以后,中国文化突然落伍,受刺激的优秀民族,必然奋起的抗争。

其次,坚船炮利政策之失败,列强之集中环攻等。

一些有远见的中国人就想来一番彻底的改革和维新,这就是酝酿十余年的维新思想,造成“戊戌政变”的原动力所由来。

以上是外部原因,那么内根又是什么呢?一、皇帝、皇后的争权。

二、满族嫉妒汉族情感的表露化,要真正取得“皇帝”的权力,就得重用汉族人才,以达成其目的。

戊戌政变是一幕悲壮、简短而重要的史剧,至于戊戌政变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大概可以说是先天的、必然的。

举例来说,有以下原因:一、清德宗的无权与无能。

这个可怜的皇上,满清的亲王贵族没有一人把他放在眼里,每一个太监,都是监视他的侦探,如此的地位根本不能做到奋发图强,大有作为。

维新运动是一批有思想觉悟的爱国者推动的,其中的代表者当然首推康有为、梁启超等。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和理论手法是仿洋改制,即提倡仿效外国变法,论述外国变法改制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维新变法提供理论指导。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为变法撰写的文章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为变法撰写的文章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为变法撰写的文章导言:康有为是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对中国的未来前途充满着忧虑和期待。

在戊戌变法前夕,他撰写了一系列文章,呼吁变法以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

本文将从康有为的愿景、变法的目标,以及其对于变法运动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细致阐述,以体现康有为为变法运动的独特贡献。

一、康有为的愿景康有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认为永久性的和平可以通过变法来实现。

在他的眼中,变法不仅是改革政治制度的手段,更是使中国从封建专制走向现代文明的必经之路。

他梦想着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新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法治制度下和谐共处,百姓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他相信,只有通过变法,中国才能摆脱困境,赶上西方列强。

二、变法的目标康有为主张以德治国,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他认为变法的目标是通过提拔贤能、培养人才来加强国家的治理能力。

他主张加强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法治观念,以提升国民素质。

此外,康有为还主张加强国家财政管理,改革税收制度,提高人民的税负,从而增加国家财富,用于国内建设和国防。

三、对于变法运动的理解康有为对于变法运动有着独到的理解。

他认为变法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引导者,即皇帝,而非外因的干预。

他强调变法的目标应当是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非个人利益。

他主张变法的核心应当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而不是仅仅靠一纸新的法令来变革。

康有为还对于变法的实施提出了要求,包括整顿兵制、兴办工业、改善农田、确立社会秩序等。

结语:康有为作为中国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尽管他的变法运动并没有取得成功,但他为变法运动奉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努力。

他的文章体现了他对中国前途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才有了今天的进步和繁荣。

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同时,我们也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今天的中国,继续推动改革开放,追求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试析康有为的法律主张

试析康有为的法律主张

试析康有为的法律主张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9 世纪末期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尽管没有取得成功,但是维新变法作为我国近代法治探索的一个重要历程,康有为的法律思想主张带来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是无法抹却的,因为自康有为倡导君主立宪制度直到清朝末期,中国社会虽然反复历经共和、民主及专制政体,但是历任政府均以宪制作为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这都应归功于包括康有为在内的第一代倡导依宪治国者。

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康有为的法律主张主旨上同西方主流的法律思想相比无论从主旨还是志趣都有很大差异,因为康有为的法律理论体系聚焦于强国与尊人主的,并没有就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威提出更加丰富并具体的内容,但正是康有为将自龚自珍、冯桂芬以来绵延了数十年的改革思想和理论精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形成那个时代大众能够实际接受的思想范式。

因此,研究康有为的法律思想,不仅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法律建设的历史困境和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体认,也将有助于总结康有为法律思想的经验教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一、康有为的生平及思想背景康有为(1858—1927) ,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

康有为的启蒙导师是祖父康赞修,在他18 岁那年又拜南海九江著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

康赞修、朱次琦都深谙宋明理学,因此康有为在宋明理学的熏陶下,鄙弃传统汉学家的烦琐考据,试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

在深入钻研理学之后,康有为对理学开始有了质疑。

因为理学“ 仅言孔子修己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

于是康有为在22 岁那年离开了师傅朱次琦,独身来到位于西樵山的白云书院读书,在那里他接触到并钻研了更为经世致用的书籍,比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资料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资料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研究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强迫中国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人文社科学院09历史学陈思羽 09202002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康有为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著名代表人物,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日战争更加深了半殖民地化,使更多有识之士在事实面前认识到单靠办洋务并不能拯救民族危亡。

要拯救“大清”,只有先拯救民族危亡;要拯救民族危亡,则必须从政治上改革内政;不改革国内现状,就无以生存,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康有为鉴于形势的紧迫,国家的危亡和现实的刺激,痛切感到:大清王朝再也不能照原样生存下去了,必须立即实行改革。

他认为学习外国已成为一种势不可禁的新现象,主张向西方学习,用“西法”来医治中国社会的弊病.在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

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

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作为他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这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

为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从90年代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一起撰写了一批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古文经是西汉末年刘歆为了替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提供理论根据而伪造的,它完全湮没了孔子“微言大义”和“托古改制”的原意。

这实际上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一向保守,信而好古的孔子,写成了一位勇于建设新学派,志在改革的大学问家,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浅析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浅析康有为的政治思想

浅析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戊戌时期变法维新运动的领导者,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他的政治思想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政治思想可以概括为:1.抨击专制,颂扬民主:他在其重要的著作《大同书》中,构筑未来了大同社会的图景,并对现存的制度进行了有力地批判,尤其对封建专制制度展开了猛烈地抨击。

2.坚持保皇立宪,反对革命共和 3.提出君主立宪的理论。

他的君主立宪理论主要包括:(1)君主立宪是西方国家盛强的根本;(2)批判假立宪,要求真立宪;(3)以虚君共和抵制民主共和。

康有为的一系列政治思想和主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立宪思想启迪和影响了后来的宪法理论,对中国近代宪政建设及现代化建设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其次,他的“大同”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具有进步意义;最后,他大力宣扬自由平、平等、民主,明确提出要用民主政治取代专制,从根本上否定了专制制度,论述了资产阶级取代封建地主阶级是历史必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完全冲击了封建正统思想及当时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但是,康有为的思想中却也存在许多保守主义的成份,主要表现在对君权的妥协以及对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以礼治国、儒法合流思想的吸收。

虽然他提出的保守主义的立宪观曾经在西方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康有为时代,保守主义的立宪思想却不能解决中国的危机。

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矛盾都十分突出,同时存在着生存问题、民族问题和民主问题三重危机,而康有为的立宪观最关注的则是生存危机,即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问题。

无论是设制度局也好、满汉平等也好 ,都是富国强兵的手段。

即使康有为的变法能够成功 ,也只能解决中国危机的一部分,即生存问题。

因此,康有为的一系列政治思想固然具有其进步性,但是由于时代,阶级及其自身的局限性,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行不通。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姓名:钱婷婷学号:201322090038。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

戊戌变法的评价问题作者:刘大年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3535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03日戊戌变法怎样评价,不断有文章进行讨论。

胡绳同志的近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有关的论述,和故宫康有为一批条陈、论著原本的发现,证明《戊戌奏稿》有重要篡改作伪,给这个讨论带来了新的动力。

故宫新发现的康有为条陈、论著内容,见于《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和不久前《人民日报》上陈凤鸣、孔祥吉同志文章的评介。

它们涉及那场事变的两个主要问题:一、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执行的政策。

二、康有为、改良派执行的政策。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复杂的阶级斗争场面之一。

如果能够就这两个问题深入研究下去,必定可以对事变作出更客观、更准确的评价,在科学上有所前进。

下面说我的看法。

一、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执行的政策百日维新中,光绪帝载□是不是完全执行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策?从主要当事人提供的看法和对事实所作的稽核,都可以断言不是。

主要当事人首推载□,改良派的政策他当然很了解。

康有为历次上书、条陈中,反复申说:变法必须全面变,从政治制度上变,反对像洋务派那样,枝枝节节,变事不变政,变政不变人,变人不变法。

所谓小变则亡,全变可强,康有为不知讲了多少遍,舌敝唇焦。

变法变人,核心问题,是要让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参加政权,分享权力。

其他一些具体问题的政策,和这个核心问题相联系,有的直接,有的间接。

载□对于改良派的全面变法、让资产阶级上层代表参加政权这两个基本要求,接受了没有呢?载□回答得非常明确,他很赞成,但是没有力量来实现。

他的这番话,是在百日维新后期亲手写给杨锐,后来一九○九年由杨锐的儿子杨应昶、学生黄尚毅送交都察院,缴还了清政府的密诏中坦率地讲出来的。

密诏上写着:“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旧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

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

康有为君主立宪政治思想简评

康有为君主立宪政治思想简评

康有为君主立宪政治思想简评摘要: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康有为,在中国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始终坚持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并且提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资产阶级宪政主张且积极将其主张付诸实践。

其君主立宪思想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仍对中国近代宪政建设及近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康有为君主立宪19世纪后期,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而中国国内吏治腐败、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也使中国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广大爱国人士纷纷寻求救国之路。

而被毛泽东誉为“先进的中国人”的康有为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从爱国救亡的目的出发,通过七次上书坚持认为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中国的最佳选择。

他还为此将宪政思想与变法实践相结合,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百日维新。

这一运动的失败标志着“君主立宪”在中国走不通,但仍然大力推动了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一、康有为君主立宪思想的主要内容君主立宪制,是一种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是在保留君主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制度,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而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集中反映在戊戌时期他的上清帝书和奏稿中。

他坚持认为君主立宪乃强国之制。

康有为指出:国家的盛衰强弱决定于其政治制度和政体是否适应于时代发展的需求。

纵观当今世界,“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即实行“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他认为,从中国的现状分析,唯一的出路是“采法俄日”,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制。

即“行宪法”、“开国会”,君主“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

”1.设议院,建立资产阶级的议会制,这是康有为君主立宪思想的核心。

在公车上书中,他提出从地方各府县每十万户中选举出一名“议郎”,在北京武英殿“轮班入值,以备顾问,并准其随时请对,上驳诏书,下达民辞”。

在上清帝第四书中,他进一步明确提出要“设议院”,使“政皆出于一堂”,“事皆本于众议”,由议院来讨论和决定各种政事。

康有为政治思想

康有为政治思想

浅析康有为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李晓瑾16200601119摘要:康有为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维新变法时期、戊戌变法阶段、大同思想产生时期。

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康有为是学贯中西,其学说也是承上启下的,即从传统治世理论资源中寻求外衣,在近代科学中探索制度归口,指向改制的大道,以致富国强民。

康有为的思想理路及架构可以概括为:承接今文微言大义,开创后世启蒙之风。

关键词:维新思想;公羊三世说;戊戌变法;大同思想康有为,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省南海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光绪十四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光绪十七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

光绪二十一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

民国六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

民国十六年病死于青岛。

康有为政治思想在1887年前后发生转变,前者是康有为在传统经学的外衣下,发挥《周易》所谓“变易之义”,在接受并注入西方自然科学而形成的,含有朴素辩证思想的宇宙观和“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后者则充分吸收外来思想,把中国传统的承接“性无善恶论”与西方的“天赋人权”结合,形成的资产阶级民权观。

对康有为的初步了解之后,探讨其关于维新变法的哲学思想。

一、维新变法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变易之法与进化论中国传统哲学中,“变易之义”向来被历代改革家作为变革理论根据,康有为也吸收了这种变化观点,他认为儒家最重要的是经典是《周易》与《春秋》,他说:“(周易)专明变易之义”,“孔子之道,至此极矣”。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思想论略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思想论略

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思想论略宪政思想是康有为指导维新变法的政治纲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提出了“设议院”、“兴民权”、“立宪法”、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等较系统的宪政主张。

研究康有为的宪政思想,不仅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困境和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体认,也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维新立宪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推动当今中国的宪政建设。

在此,本文拟就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宪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康有为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以及其宪政思想的西学渊源等作一粗浅的梳理。

19世纪末,康有为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宪政探索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却是不容抹杀的,因为“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直至清末立宪,虽然历经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这未尝不应归功于第一代倡导依宪治国者”[1]。

宪政思想是康有为指导维新变法的政治纲领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提出了较系统的“设议院”、“兴民权”、“立宪法”、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等宪政主张。

尽管以今天的视角看来,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明显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旨趣大异,因为其理论体系“仍只限于强国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2],“但人们很难否认,正是康有为,集中了从龚自珍、冯桂芬以来,绵延了半个多世纪的改革要求和理论,构成了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在理论上也许很荒谬,经不起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验证,却是那个时代的实际运动能够接受的一种思想范式。

”[3]因此,研究康有为的宪政思想,不仅会使我们对近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历史困境和艰难历程有更深刻的体认,也将有助于我们总结维新立宪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推动当今中国的宪政建设。

(一)众所周知,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从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开始,到鸦片战争止,西方的宪政运动已有600年的历史。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

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江中孝2012-05-04 09:41:18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6期内容提要:以往有关戊戌维新历史的著述总把康有为视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氏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不符合历史事实。

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影响最大,光绪帝所强调的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也与这两本书的主张基本契合。

康有为在资历、品性、学术上都难以令人信服,其思想学说在规模空前的维新实践中也难以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戊戌变法指导思想康有为《校邠庐抗议》《劝学篇》作者简介:江中孝,《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研究员,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晚清史,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广东广州510610长期以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都把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说成是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康有为的“两考”在当时虽如梁启超所说的在学术思想界引起震动,但除康门弟子和少数人外,几乎受到新旧人物的一致反对。

朱一新、洪良品、翁同龢、孙家鼐、张之洞、陈宝箴、王先谦、叶德辉甚至张荫桓、郑孝胥、陈庆年、章太炎都对康有为的学说不以为然,①“两考”也先后被朝廷以上谕的形式诏令毁版。

②连光绪皇帝和他身边主张变法的大臣都影响不了,难道会成为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这本来是不言而喻、无须辨析的。

但奇怪的是,既往有关戊戌维新历史的著述总把康有为视为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的著作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这场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指导。

笔者近年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在百日维新时期,光绪皇帝为推行新政所颁发给京城内外臣工的上谕,除各项改革措施外,就书籍而论,仅有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张之洞的《劝学篇》,这两本书在当时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康有为宪法思想述评

康有为宪法思想述评

康有为宪法思想述评历史不能重演,但不同的历史时代却可能有相似的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与今天一样,都处在社会政治与法制的转型时期。

因此,研究过去100年中国宪法思想的发展,对今天的宪法学和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他领导了中国知识界的启蒙运动。

先是1895年的“公车上书”,其后,他以进书和进谏的方式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

在康有为之前,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敢于像康有为那样把他们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建议和设想反复向皇帝提出。

在我国历史上,他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最早在中国提出了立宪政体,并提出了具体的宪政方案:兴民权、设议会、进行选举和地方自治,在坚持儒家传统和帝制的前提下,逐步学习西方的立宪经验。

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但作为我们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仍然应当重视。

一、康有为对中国宪法发展的贡献康有为是中国第一批探索宪政的人,他的立宪思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依宪治国观念的引入。

到戊戌变法以前,中国的封建制度存续长达4000年,不可谓没有法,也不可谓没有“以法治国”,但是法自君出,权尊于法;法律作为一种统治工具,拘束臣民而不拘束君主;引礼入法,以家族为本位而维护封建等级制。

当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相继建立,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权概念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之时,中国仍然是一个皇帝“口含天宪”,君权至上的社会。

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

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专制、立宪和共和三种。

在专制政体下,“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而立宪政体则是“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

①因此,“宪法”就是“维新之路”。

早期出国留学或出使海外的中国人,也曾经提出应当改革内政、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②但往往是简单的制度引介,没有意识到宪法限制君权、对抗封建专制的作用。

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直至清末立宪,虽然历经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这未尝不应归功于第一代倡导依宪治国者。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明治思想

戊戌变法和康有为的明治思想

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姓名:郭晓哲学号:15366017学院:资讯管理学院康有为的明治维新思想与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在清朝皇帝光绪帝的支持下,以康有为为核心的、寻求全面改革的变法派,在张之洞、文廷式等政权内外改革积极派的呼应之下,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虽然改革只持续了103天,但是变革的力度和深度可谓是中国近代变法运动之最,足以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戊戌变法的主导者康有为既是高举帝国主义构造改革大旗,积极主张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等西洋思想和制度的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人物;又和当时清王朝的其他君臣一样,对西洋思想制度和明治日本的了解非常肤浅。

所以康有为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的思想可一定程度上反应戊戌变法前后时期文人志士的思想、社会风貌以及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第一部分: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及其思想的形成、当时西洋和明治日本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状况。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的人生轨迹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曾写道:“吾家自九世祖惟卿公为士人,至于吾为二十一世,凡为士人十三世矣。

”(康有为,《自编年谱》,神州国光社,1955年,108页)。

从此可见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康有为早期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

乡试的落榜让康有为痛感科举应试的局限性,投身于主张“济人经世”的公羊学者朱次琦的门下。

小野川秀美指出:“跨越汉宋儒学而宣扬孔学,康有为后来这种主张,其思想渊源来自于朱九江,这点恐怕无法否定。

”(小野川秀美,《清末政治思想研究》,90页)之后康有为游历香港,打开了自己封闭的思想,通过与西方文学许多文化的接触,开始超越之前的封闭的儒学世界,有意识地睁眼看世界。

在那个中体西用论占主流的时代,康有为坦率地承认并称赞西洋文化的优越之处,这种思想具有极大的革新性。

1888年,中法战争战败,中国面临极其紧迫的政治危机,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国家已处于危亡的边缘,批判朝廷内外因循守旧的陋习,呼请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主张。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是什么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是什么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和领导戊戌变法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曾经启迪和影响了后来的宪法理论,但是,其中却存在许多保守主义的成分,主要表现在对君权的妥协以及对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以礼治国、儒法合流思想的吸收。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缺乏成熟的阶级力量的支持。

康有为对西方的立宪政治缺乏价值上的深刻认识。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康有为对西学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器物”论的基础上,他还不能把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与封建的开明政治严格区分开来。

就宪法的来源看,立宪主义包括立宪的价值学说和立宪的规范形式两方面,其中宪法的价值尤其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伴生。

它是一个“新开端”,反映的是新生的获得胜利的资产阶级的利益。

而康有为的立宪理想则是从社会进化论出发,希望调和君权与民权之间的矛盾,减缓新生力量对封建专制的冲击,维护旧体制。

因此,康有为对宪法的理解是有内在矛盾的。

中国唯以君权治天下而已,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二年而成效著”。

康有为一直称赞西方的代议制,但是他主张设立的制度局、集意院、懋勤殿等都属于君主的智囊机构,而不是民选机构。

不但如此,议院作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权力机构,是作为封建君权的对立物而出现于历史舞台之上的。

然而,康有为和当时中国先进的思想家往往是从“通下情”的角度来认识其作用的。

这样一来,议院的设立并不否定封建君权,相反倒成为强化封建国家机器的有效机制。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宪政实践的诸多两难困境。

康有为的立宪思想康有为早年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儒家学说到佛学、道学,再由佛、道之学到西学的曲折过程。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康有为自幼即开始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

由于坚持儒教正统,康有为有意识地摒弃了盛行于近代西方国家的某些民主观念。

例如,他从中西文化渊源的不同出发,指出:“中西之本末绝异有二焉:一曰势,一曰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戊戌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的宪政思想述评一、导言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涌入中国,瓜分蚕食,大肆掠夺,划分势力范围,导致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危机,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救亡图存,自强复兴成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如魏源、严复、康有为等关注的首要目标。

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旨的洋务运动随之兴起,虽然期间也有严复“体用一体”说,即“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但这种认识在当时实属凤毛麟角,正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所揭示的,洋务运动主要关注的是器物层面学习西方,意图单纯在“坚船利炮”等近代物质科学技术层面迅速赶上西方列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的破产。

甲午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普遍觉醒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不可否认的是,鸦片战争也催生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观念的萌芽,伴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诸如人权、民主、宪政、自由平等等思想也得以引入并传播,中国传统封闭的、自足的思想文化体系受到西方异质文化的激烈冲击。

守旧还是维新?日益成为摆在关注国家命运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面前的现实课题。

上述为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康有为没有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也不是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家。

综合来说,笔者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的形成有三大渊源:1、中国传统的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经学思想;2、所谓“择法俄日以定国是”,以人权、三权分立、宪法、议会、民主等语汇体系构成的欧美近代政治思想;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尊王攘夷”、“文明开化”等思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打着中国传统经学的深深烙印,同时受欧美、日本近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既有中国古代经学的底蕴,也附丽着西方近代文化色彩。

虽然今天有不少学者对康有为其人其学提出尖锐批判,认为康有为宪政思想与原汁原味的西方宪政思想旨趣大异,仍限于“尊人主,对于真正的民主宪政,均不能提出具体而更丰富的内容”1,但谁也不能质疑他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探索中为挽救国家危亡奔走呼号的先驱式人物,也不能否认他为西方近代宪政理论中国化实践所作的悲剧性尝试努力。

康有为推动的戊戌变法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其宪政思想对此后的清末立宪运动产生巨大影响,在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康有为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根源宪政是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自1215年英国制定大宪章开始,到鸦片战争止,西方宪政运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对中国来说,宪政思想则是一个舶来品。

西方宪政思想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1875年基督教会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其介绍西方宪政三权分立,精义在于“分权制衡”,并第一次把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完整地介绍到1胡春惠,《民国宪政运动》,正中书局印行,1978年1月。

中国。

我国早期维新思想家无疑受到这些学说的影响。

如严复认为西方强盛的原因是他们建立了一套民主制度,“人人得以行其意,申其言,上下之势不相悬”,郭篙焘认为:“西洋政教以民为重,故一切取顺民意”,薛福成出使西洋考察各国政体后写道:“西洋各邦,立国规模,以议院为最良”,另外一些维新思想家还论述了民权与国权的关系,认为只有人民有人权,“合一国之心以共治”,国家才能强盛起来而不受外国列强的欺侮。

康有为的宪政思想正是在吸收其他维新思想家的相关思想后建立起来的。

康有为虽然受西方各种学说的影响,但他本质上是一个儒家学者。

西方近代政治理论无疑是其宪政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渊源,但当时翻译传入中国的西学书籍很少,康有为感叹“中国西书太少”,他只能以极其有限的西方政治理论为支点,转而去挖掘中国传统儒家经典的思想资源。

1、今文经学的载体作用康有为世以理学传家,自幼学习儒家学说。

康有为的老师朱次琦,认为读经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

康有为从朱次琦治经学,偏好《周礼》,对于《周礼》、《说文》、《尔雅》等古文经典,反复研习。

由此可见,他早年持古文经学的立场。

1888年他以布衣身份第一次上书皇帝,主张变法。

上书的失败,康有为饱受讥讽。

但他很快发现古文经学训诂考据之学与他济人救世的目标差距甚远。

1890年春,康有为在广州会见晚清今文经学大师廖平,并受其启发转而尊崇今文经学。

康有为1891年刊行的《新学伪经考》,标志着他的经学立场逐渐由古文经学向今文经学转变。

梁启超称该书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打破了千年来人们对古文经典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为其变法理论的提出开辟了道路。

2、中国传统的“变易观”成为理论起点康有为治今文经学,采纳中国传统哲学的“变易之义”,以改制言《春秋》,首先把孔子推到历史的前台,说明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至尊地位及其思想的不可怀疑性,“天下之所宗师者,孔子也”,同时也为改变社会现状而建构理论范式,即变易观、进化观和大同理想,“孔子所以为圣人,以其改制”。

他说儒家最重要的经典是《周易》和《春秋公羊传》:“人不能有常而无变。

昔孔子之作《六经》,终以《易》、《春秋》,《春秋》发明改制,《易》取其变易,天人之道备矣。

”他发挥《周易·系辞下》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意义,认为“圣人之为治法也,随时而立义,时移而法亦移”,墨守旧法陈规只能导致治理的失败。

在《上清帝第六书》中,他认为“法既积久,弊必丛生,故无百年不变之法”,同时,他又主张“全变”,“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这是康有为结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变易之义”为维新变法立论。

3、“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变易观”是康有为宪政思想的理论起点,立足点在“破”,在融合中西基础上提出的“公羊三世说”,立足点在“立”,由此奠定康有为宪政思想理论大厦的基石。

变法前夕他写作《孔子改制考》,创造性地把中国今文经学“三世说”,《礼记·礼运》中“小康”、“大同”说及达尔文自然进化论(康氏在自述年谱中确信“人由猿猴变出”)糅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三世说”,即“据乱者,文教未明也;生平世,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

”并认为“今当进至生平”以使“君与臣不隔绝而渐平,贵与贱不隔绝而渐平……”,由此一切政治改革只能“循序而行”,其实质就是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4、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启发作用康有为曾游历香港,自述“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以古旧夷狄视之”2,“尽释故见而大讲西学”。

通过阅读《海国图志》、《瀛寰志略》,购《万国公报》,以及日本传入的《法兰西革命史》等初级读物,康有为对西方宪政思想、人权等观念有了一些认识。

康有为早年的西学成就,主要体现在1894年开始编写的《大同书》。

其中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世界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

这当然是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空想。

“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毛泽东1949年说)。

但其大胆宣称“人类平等是几何公理”。

为证明人与人平等,他又一次挖掘中国古代思想资源。

在其《孟子微》卷一中说:“人人有是四端,故人人可平等”,“夫人类之生,皆本于天,同为兄弟,实为平等自立”。

在《礼运注》中说,“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种之殊,无男女之异”。

他还把实现平等与救亡图2康有为,《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国近代史资料丛编。

存的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凡多阶级而人类不平等者,人必愚而苦,国必弱而亡,印度是矣。

凡扫尽阶级而人类平等者,人必智而乐,国必盛而治,如美国是也。

”当然这些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简单比附,显得颇为激进、肤浅、极端平均主义而非理性主义。

康有为找到了今文经学的“旧瓶”载体,融入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新酒”,“旧瓶”装“新酒”的关系就构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宪政思想体系。

不难发现,这种宪政思想已经陷入固化的模式中,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变成庸俗政治进化论,缺少了科学的禀性。

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就像梁启超评价其老师所言“有为太有成见”,康有为一旦形成了其宪政思想体系,就一生“固执”持守这种思想,未曾动摇,直到辛亥革命成功后,已无皇可保,其宪政思想才有所调整为虚君共和,足见其思想的一致性和强韧性。

三、康有为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康有为的宪政思想可以一语概括之:“以富强为体,以宪政为用”。

在“体用”模式下,宪政服务于康有为忠君爱国、救亡图存的济世理想。

康有为宪政思想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综合来说,其主要内容及总体特征如下:(一)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所谓君主立宪,是指用宪法来约束君主权力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康有为在《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概括为:“今欧、美各国,所以致富强,人民所以得自主,穷其治法,不过行立宪法、定君民之权而止,为治法之极则矣。

”可见康有为把制定宪法作为变法的根本要义,这是同传统的人治思想有很大差别的,也看到了宪法在近代政治文明中的核心作用。

(二)康有为反对暴力革命及在当时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康有为坚决反对在当时中国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反映了他以独特视角论证的社会发展循序渐进,不能越等发展,否则必定大乱的思想。

他说:“《春秋》,分据乱、升平、太平三世。

据乱则内其国,君主专制世也;升平则立宪法,定君民之权之世也;太平则民主,平等大同之世也。

”并认为“今日据乱之世也”,“凡君主专制、立宪、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法国其已然者也”。

3康有为研究法国大革命,认为法国由于革命“流血遍全国”,“绵祸80年”,“路易十六,君后同囚”“身死国亡”,这是法国革命的“惨祸”,“统计欧洲16国,除法国为革命,其余10余国,无非定宪法,无有行革命者”,所以中国没有暴力革命的必要,并攻击倡导暴力革命者“无病学吟”“引刀自割”,康有为断言“仆审内外,度时势,以为中国只可行君主立宪,不可行共和革命”。

(三)康有为主张的权力分配改革方案分权理论源于西方,目的是保障人权,主张权力的横向及纵向分立和制约。

康有为接受这种理论,并试图以此改造中国社会。

他说:“近泰西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

”“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而唯独缺少立法机关,“今欲改行新政,特开立法院于内廷,选天下3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摘录。

通才入院办事……”4康有为对三权分立制的论述不多,今天看来其理论无疑是比较肤浅的,其中还有明显的错误。

如梁启超所言“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的君民合治模式。

(四)康有为主张的代议制康有为提出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实行代议制,“开制度局于宫中,选公卿、诸侯、大夫及草茅才士二十人充总裁,议定参预之任,商榷新政,草定宪法,于是谋议详而章程密矣。

”5从其设想的代议人选范围来看,他注意到了社会各阶层利益,有利于团结社会各阶层共同变法,减少变法阻力。

但他又认为“民智未开”“政党人才不足”“守旧盈朝”而国议院“未可先开”,要待到“宪法大成,民气大和,人士知学,上下情通”之后再开国议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