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一、引言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了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于电子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并附上相应的工作原理图。

二、三极管的基本结构三极管由三个掺杂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分别是发射极(Emitter)、基极(Base)和集电极(Collector)。

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夹着一个细小的基极区域。

三、三极管的工作原理1. 放大作用当三极管处于放大工作状态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即基极电流,记为Ib)会控制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流(即集电极电流,记为Ic)。

当Ib增大时,Ic也会相应增大。

这种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特性使得三极管成为放大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开关作用当三极管处于开关工作状态时,只有两种状态:导通和截止。

当基极电流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没有电流流动。

当基极电流大于零时,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会有电流流动。

这种开关特性使得三极管在数字电路和开关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图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三极管工作原理图,用于说明三极管的放大和开关作用。

(图1: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在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到地,基极通过一个电阻连接到输入信号源,集电极则通过负载电阻连接到电源。

这是一个典型的NPN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图。

五、三极管工作原理的实际应用1. 放大器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使得它在音频放大器、射频放大器等电子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电路,可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增强。

2. 开关电路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使得它在数字电路和开关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计算机内部,三极管被用于控制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3. 振荡器三极管还可以作为振荡器的关键元件。

通过合适的电路设计,可以使三极管在特定频率下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用于无线通信等领域。

六、总结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具有放大和开关作用。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两种组合。

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射极(emitter, E)、基极(base, B)和集极(collector, 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

图中也显示出 npn与pnp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射极特别被标出,箭号所指的极为n型半导体,和二极体的符号一致。

在没接外加偏压时,两个pn接面都会形成耗尽区,将中性的p型区和n型区隔开。

图1 pnp(a)与npn(b)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与电路符号。

三极管的电特性和两个pn接面的偏压有关,工作区间也依偏压方式来分类,这里我们先讨论最常用的所谓”正向活性区”(forward active),在此区EB极间的pn接面维持在正向偏压,而BC极间的pn接面则在反向偏压,通常用作放大器的三极管都以此方式偏压。

图2(a)为一pnp三极管在此偏压区的示意图。

E B接面的空乏区由于在正向偏压会变窄,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小,射极的电洞会注入到基极,基极的电子也会注入到射极;而BC接面的耗尽区则会变宽,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大,故本身是不导通的。

图2(b)画的是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

三极管和两个反向相接的pn二极管有什么差别呢?其间最大的不同部分就在于三极管的两个接面相当接近。

以上述之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之pnp三极管为例,射极的电洞注入基极的n型中性区,马上被多数载体电子包围遮蔽,然后朝集电极方向扩散,同时也被电子复合。

当没有被复合的电洞到达BC接面的耗尽区时,会被此区内的电场加速扫入集电极,电洞在集电极中为多数载体,很快藉由漂移电流到达连结外部的欧姆接点,形成集电极电流IC。

I C的大小和BC间反向偏压的大小关系不大。

基极外部仅需提供与注入电洞复合部分的电子流IBrec,与由基极注入射极的电子流InB? E(这部分是三极管作用不需要的部分)。

I nB? E在射极与与电洞复合,即InB? E=IErec。

pnp三极管在正向活性区时主要的电流种类可以清楚地在图3(a)中看出。

三极管工作原理及详解

三极管工作原理及详解

e UC>UE≥UB
e
UC<UE≤UB
三极管状态判断小结
工作状态 发射结电压 集电结电压
放大 截止
正向 反向
反向 反向
饱和 倒置
NPN型 c b
正向 反向
PNP型 c b e UC≥UB<UE
正向 正向
判断饱和状态时的引脚
UBE正向导通: 硅管约0.7V, 锗管大约0.2V
饱和时三极管的管压被称作为
三极管状态判断小结
工作状态 发射结电压 集电结电压
放大 截止
正向 反向
反向 反向
判断截止状态时的引脚
饱和 倒置
NPN型 c b
正向 反向
PNP型 c b
正向 正向
对一般的NPN管电路: UC=+UCC,UE=0V,UB≤0V UCE=+UCC 对一般的PNP管电路: UC= -UCC,UE=0V,UB≥0V UCE= -UCC
I BS U CC 5 25μA βRC 100 2k
+Ucc
Rb c b e
Rc
因为IB>IBS,所以三极管处在饱和状态
• 例2. NPN型接法如下。UBE=0.7V,分析电路 中三极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
(c)Rb=30kΩ, Rc=2.5kΩ, β=35, Ucc=5V,Ui=0V或3V
倒置
三极管状态判断小结
1.以电压判断三极管工作状态
工作状态 发射结电压 集电结电压
放大 截止 饱和 倒置 NPN型 c
正向 反向 正向 反向
反向 反向 正向 正向 PNP型 c b e UC<UB<UE
判断放大状态时的引脚
UBE正向导通,压降: 硅管大约0.7V 锗管大约0.2V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三极管工作原理图是用来说明三极管工作原理的图示。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由三个控制电极组成,分别是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

它是现代电子技术中最重要的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放大、开关和稳压等电路中。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通常由三个电极之间的连接关系和电流流向来表示。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三极管工作原理图示例:```┌───────┐──────►│ │Vcc ─────►│ ││ ││ 三极管││ ││ ││ │└───────┘│ ││ │└───┘稳压电路```在这个示例中,Vcc代表电源电压,它通过稳压电路提供给三极管。

稳压电路的作用是保持三极管的工作电压稳定。

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电流源或信号源与外部电路相连,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发射极和集电极则与其他电路元件相连,用于放大电流或开关电路。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当基极电流为零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没有电流通过。

当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三极管进入饱和状态,大量电流从集电极流向发射极。

通过控制基极电流的大小,可以控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放大、开关等功能。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图可以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和连接。

例如,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通常被配置为共射极放大电路,其中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连接到基极,输出信号从集电极获取。

而在开关电路中,三极管通常被配置为开关电路,其中基极与控制信号相连,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

总之,三极管工作原理图是用来描述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连接方式的图示。

通过理解和设计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图,可以实现对三极管的正确使用和应用。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开关电路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及开关电路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三极管是电流放大器件,有三个极,分别叫做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

分成NPN和PNP 两种。

我们仅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一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一、电流放大下面的分析仅对于NPN型硅三极管。

如上图所示,我们把从基极B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基极电流Ib;把从集电极C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集电极电流 Ic。

这两个电流的方向都是流出发射极的,所以发射极E上就用了一个箭头来表示电流的方向。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就是: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假设电源能够提供给集电极足够大的电流的话),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

如果我们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 很大的变化。

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 U=R*I 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了。

二、偏置电路三极管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使用时,还需要加合适的偏置电路。

这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由于三极管BE结的非线性(相当于一个二极管),基极电流必须在输入电压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对于硅管,常取0.7V)。

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7V时,基极电流就可以认为是0。

但实际中要放大的信号往往远比 0.7V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话,这么小的信号就不足以引起基极电流的改变(因为小于0.7V时,基极电流都是0)。

如果我们事先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上一个合适的电流(叫做偏置电流,上图中那个电阻Rb就是用来提供这个电流的,所以它被叫做基极偏置电阻),那么当一个小信号跟这个偏置电流叠加在一起时,小信号就会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基极电流的变化,就会被放大并在集电极上输出。

三极管工作原理详解

三极管工作原理详解

03
电流放大作用是三极管最基本 的特性,也是其在电子电路中 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载流子的传
1
在三极管中,载流子主要包括空穴和电子。
2
当基极电压发生变化时,基极中的载流子会受到 电场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形成基极电流。
3
集电极电流的形成是由于基极电流在集电结上产 生电场,使得集电极中的载流子发生运动而形成 的。
三极管工作原理详解
目录
• 三极管简介 •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 三极管的应用 • 三极管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01
三极管简介
定义与类型
定义
三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 电流放大和开关控制的功能。
类型
根据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不同,三 极管可分为NPN型和PNP型。
三极管的结构
组成
在振荡电路中的应用
振荡器
三极管可以作为振荡电路中的核心元 件,通过正反馈和选频网络实现高频 或低频振荡,用于产生特定频率的信 号。
波形发生器
调频/调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三极管的振 荡功能可以实现信号的调频和调相, 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利用三极管的振荡特性,可以产生三 角波、矩形波等波形,用于信号处理、 测试测量等领域。
在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逻辑门电路
三极管可以作为逻辑门电 路中的开关元件,实现高 低电平的转换,用于构建 逻辑运算和电路控制。
继电器驱动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三 极管可以用于驱动继电器 或其他开关元件,实现电 路的通断控制。
电机驱动
在电机驱动电路中,三极 管可以用于控制电机的启 动、停止和转向,实现自 动化控制。
三极管由三个区(发射区、基区和集 电区)和两个结(集电极与基极之间 的集电结和发射极与基极之间的发射 结)组成。

详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详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一、什么是三极管?三极管全称是“晶体三极管”,也被称作“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半导体器件。

通常指本征半导体三极管,即BJT管。

典型的三极管由三层半导体材料,有助于连接到外部电路并承载电流的端子组成。

施加到晶体管的任何一对端子的电压或电流控制通过另一对端子的电流。

三极管实物图三极管有哪三极?▪基极:用于激活晶体管。

(名字的来源,最早的点接触晶体管有两个点接触放置在基材上,而这种基材形成了底座连接。

)▪集电极:三极管的正极。

(因为收集电荷载体)▪发射极:三极管的负极。

(因为发射电荷载流子)1、三极管的分类三极管的应用十分广泛,种类繁多,分类方式也多种多样。

2、根据结构▪NPN型三极管▪PNP型三极管3、根据功率▪小功率三极管▪中功率三极管▪大功率三极管4、根据工作频率▪低频三极管▪高频三极管5、根据封装形式▪金属封装型▪塑料封装型6、根据PN结材料▪锗三极管▪硅三极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用或特殊三极管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这里主要讲一下PNP和NPN。

1、PNPPNP是一种BJT,其中一种n型材料被引入或放置在两种p型材料之间。

在这样的配置中,设备将控制电流的流动。

PNP晶体管由2个串联的晶体二极管组成。

二极管的右侧和左侧分别称为集电极-基极二极管和发射极-基极二极管。

2、NPNNPN中有一种p 型材料存在于两种n 型材料之间。

NPN晶体管基本上用于将弱信号放大为强信号。

在NPN 晶体管中,电子从发射极区移动到集电极区,从而在晶体管中形成电流。

这种晶体管在电路中被广泛使用。

PNP和NPN 符号图三、三极管的 3 种工作状态分别是截止状态、放大状态、饱和状态。

接下来分享在其他公众号看到的一种通俗易懂的讲法:1、截止状态三极管的截止状态,这应该是比较好理解的,当三极管的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时,三极管就会进入截止状态。

这就相当于一个关紧了的水龙头,水龙头里的水是流不出来的。

三极管工作原理-截止状态截止状态下,三极管各电极的电流几乎为0,集电极和发射极互不相通。

三极管的原理及作用及电路图

三极管的原理及作用及电路图

三极管原理我以NPN三极管为例为你说明三极管的原理:首先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够成,NPN三极管就是两头是N型,中间是P型。

N端为电子端,P端为空穴端在制造三极管时,要把发射区的N型半导体电子浓度做的很大,基区P型半导体做的很薄,当基极的电压大于发射极电压(硅管要大0.7V,锗管要大0.3V)而小于集电极电压时,这时发射区的电子进入基区,进行复合,形成IE;但由于发射区的电子浓度很大,基区又很薄,电子就会穿过反向偏置的集电结到集电区的N型半导体里,形成IC;基区的空穴被复合后,基极的电压又会进行补给,形成IB。

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开关、振荡、混频、频率变换等作用,通常晶体三极管可以处理的功率至几百W,频率至几百MHz左右。

这样的晶体三极管是在一个本征半导体中由三层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构成的。

本章学习晶体三极管所具有的NPN型和PNP型结构以有晶体三极管的命名方法,并且从称为基极、集电极、发射极的三个电极中流过的电流值来研究晶体三极管中电流的流动方法和作用。

然后,为了能够正确地作用晶体三极管,对晶体三极管的最大额定值、晶体三极管上施加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等进行分析。

2.1 晶体三极管是P型和N型半导体和有机组合2.1.1 晶体三极管的各种各样形状和名称晶体三极管有三只脚,有的金属壳相当于其中一只脚。

如图2.1所示,对应于不同的用途,有各种各样形状的三极管。

另外,晶体三极管的名称根据JIS C 7012,按图2.3所示那样决定。

从晶体三极管的名称,我们可以了解其大致的用途和结构。

2.1.2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和电路符号晶体三极管按结构粗分有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

Npn型如图2.2(a)所示,两端是n型半导体,中间是p型半导体。

Pnp 型如同图(b)所示,两端是p型半导体,中间是n型半导体。

在图2.2(a)、(b)中,被夹在中间的p型以及n型半导体部分,宽度只有数微米程度,非常的薄,这一部分称为基区(base:B)。

三极管工作原理(详解)

三极管工作原理(详解)

三极管工作原理(详解)三极管,也叫晶体三极管,简称晶体管,是一种能够放大电路中微小信号的电子元器件。

它的原理是通过控制一个区域的电子流,来改变另一个区域的电流。

晶体管最早由贝尔实验室的威廉·肖克利发明,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之一。

本文将详细讲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一、晶体管的结构晶体管由三个掺杂不同材料的半导体层构成,分别为发射极(EB)、基极(CB)和集电极(CE)。

发射极(E):它是一个P型半导体,它的厚度很少,通常在0.01毫米以上,但是面积很大,通常在平方数分米。

基极(B):它是一个N型半导体,尽管它的尺寸比发射极大,但它的浓度很低,它是晶体管的控制电极。

集电极(C):它是一个N型半导体,通常比基极大几倍,是晶体管的输出电极。

为了保护晶体管的内部结构,晶体管需要封装成小型的金属或塑料外壳。

封装的芯片会被裸露出来,然后通过银色的金属脚连接电路板。

二、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晶体管是一种由硅和其他半导体材料构成的小型电子元件。

它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放大信号。

晶体管的三个引脚在应用中被分别用作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

晶体管通过控制基极的电压,就能够放大电路中的微小信号。

晶体管具有三个工作区,它们分别是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1. 截止区当基极电压低于截止电压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整个晶体管的结构中没有电流流动。

2. 放大区当基极电压高于截止电压时,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

此时,基极电压对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产生控制作用。

如果基极电压升高,晶体管中的电流流向集电极方向就会升高,从而放大晶体管输入的电信号。

3. 饱和区当基极电压继续升高,晶体管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时,晶体管就会进入饱和状态。

在饱和区,晶体管可以用作开关,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

三、晶体管的偏置要正确使用晶体管,需要对其进行偏置操作。

晶体管的偏置,是指将晶体管连接到电路中,并用一个外部电源提供所需要的电力。

基极电压在适当的电压下,即可使晶体管处于放大状态。

图说三极管的三个工作状态

图说三极管的三个工作状态

抛开三极管部空穴和电子的运动,还是那句话只谈应用不谈原理,希望通过下面的“图解”让初学者对三极管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三极管是一个以b(基极)电流Ib来驱动流过CE的电流Ic的器件,它的工作原理很像一个可控制的阀门。

图1左边细管子里蓝色的小水流冲动杠杆使大水管的阀门开大,就可允许较大红色的水流通过这个阀门。

当蓝色水流越大,也就使大管中红色的水流更大。

如果放大倍数是100,那么当蓝色小水流为1千克/小时,那么就允许大管子流过100千克/小时的水。

三极管的原理也跟这个一样,放大倍数为100时,当Ib(基极电流)为1mA时,就允许100mA的电流通过Ice。

有了这个形象的解释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个单片机里常用的电路。

图2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电路,如果它的放大倍数是100,基极电压我们不计。

基极电流就是10V&pide;10K=1mA,集电极电流就应该是100mA。

根据欧姆定律,这样Rc上的电压就是0.1A×50Ω=5V。

那么剩下的5V就吃在了三极管的C、E极上了。

好!现在我们假如让Rb为1K,那么基极电流就是10V&pide;1K=10mA,这样按照放大倍数100算,Ic就是不是就为1000mA也就是1A了呢?假如真的为1安,那么Rc上的电压为1A×50Ω=50V。

啊?50V!都超过电源电压了,三极管都成发电机了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见下图:图3我们还是用水管流水来比喻电流,当这个控制电流为10mA时使主水管上的阀开大到能流过1A的电流,但是不是就能有1A的电流流过呢?不是的,因为上面还有个电阻,它就相当于是个固定开度的阀门,它串在这个主水管的上面,当下面那个可控制的阀开度到大于上面那个固定电阻的开度时,水流就不会再增大而是等于通过上面那个固定阀开度的水流了,因此,下面的三极管再开大开度也没有用了。

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那个固定电阻的最大电流10V/50Ω=0.2A也就是200mA。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

三极管工作原理三极管是电流放大器件,有三个极,分别叫做集电极C,基极B,发射极E。

分成NPN和PNP两种。

我们仅以NPN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来说明一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一、电流放大下面的分析仅对于NPN型硅三极管。

如上图所示,我们把从基极B流至发射极E 的电流叫做基极电流Ib;把从集电极C流至发射极E的电流叫做集电极电流 Ic。

这两个电流的方向都是流出发射极的,所以发射极E上就用了一个箭头来表示电流的方向。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就是: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假设电源能够提供给集电极足够大的电流的话),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

如果我们将一个变化的小信号加到基极跟发射极之间,这就会引起基极电流Ib的变化,Ib的变化被放大后,导致了Ic很大的变化。

如果集电极电流Ic是流过一个电阻R的,那么根据电压计算公式 U=R*I 可以算得,这电阻上电压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将这个电阻上的电压取出来,就得到了放大后的电压信号了。

PNP 型半导体三极管和NPN 型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完全一样,下面以NPN 型半导体三极管为例来说明其内部的电流传输过程,进而介绍它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三极管常用的连接电路如图15-3 (a) 所示。

半导体三极管内部的电流传输过程如图15-3 (b) 所示。

半导体三极管中的电流传输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电源接通后,发射结为正向连接。

在正向电场作用下,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电子)的扩散运动加强。

因此,发射区的电子很容易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越过发射结进入基区,形成电子流IEN(注意电流的方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

当然,基区的多数载流子(空穴)也会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流向发射区,形成空穴电流IEP。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

三极管工作原理两种组合。

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射极(emitter, E)、基极(base, B)和集极(collector, 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

图中也显示出 npn 与 pnp 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射极特殊被标出,箭号所指的极其 n 型半导体,和二极体的符号一致。

在没接外加偏压时,两个 pn 接面都会形成耗尽区,将中性的 p 型区和 n 型区隔开。

图 1 pnp(a)与 npn(b)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与电路符号。

三极管的电特性和两个 pn 接面的偏压有关,工作区间也依偏压方式来分类,这里我们先讨论最常用的所谓”正向活性区”(forward active),在此区EB 极间的 pn 接面维持在正向偏压,而 BC 极间的 pn 接面则在反向偏压,通常用作放大器的三极管都以此方式偏压。

图 2(a)为一pnp 三极管在此偏压区的示意图。

E B 接面的空乏区由于在正向偏压会变窄,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小,射极的电洞会注入到基极,基极的电子也会注入到射极;而 BC 接面的耗尽区则会变宽,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大,故本身是不导通的。

图2(b)画的是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

三极管和两个反向相接的 pn 二极管有什么差别呢?此间最大的不同部份就在于三极管的两个接面相当接近。

以上述之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之 pnp 三极管为例,射极的电洞注入基极的 n 型中性区,即将被多数载体电子包围遮蔽,然后朝集电极方向扩散,同时也被电子复合。

当没有被复合的电洞到达 BC 接面的耗尽区时,会被此区内的电场加速扫入集电极,电洞在集电极中为多数载体,很快藉由漂移电流到达连结外部的欧姆接点,形成集电极电流 IC。

I C 的大小和 BC 间反向偏压的大小关系不大。

基极外部仅需提供与注入电洞复合部份的电子流 IBrec,与由基极注入射极的电子流 InB? E (这部份是三极管作用不需要的部份)。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解

三极管工作原理图解
c
c
NPN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PNP三极管是一样的,只是偏压方向,电流方 向均相反,电子 和空穴的角色互换。PNP三极管是利用Veb控制由射区经基区,入射到集电区的正电子 (空穴),而NPN三极管则是利用Vbe控制由射区经基区、入射到集电区的负电子(自由电 子)。
N
N
P
b
c
e
N
N
P
b
e
c




为方便理解:以下正电子(空穴) 负电子(自由电子)。 当NPN三极管(图1)b极没有电压输入时,c极与e极之间没有电流通过。 c极与e之间关闭, 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当NPN三极管(图2)b极输入一个正电压,由于电厂作用,e极N区负电子被b极P区正电 子吸引出来涌向(扩散)到基区,因为基区做的很薄,所以只有一部分负电子与正电子碰撞 (复合)产生基极电流,另一部分负电子则在集电结附近聚集,由于电场作用聚集在集电 结的负电子穿过(漂移)集电结,到达集电区后与聚集在c极(N型半导体端)正电子碰撞 产生集电极电流。从此可见,基极电流越大,集电极电流越大,即集电极输入一个小的电 流,集电极就可得到一个大的电流。三极管此刻处于放大状态。 需要注意,当基极电流到达一定程度,集电极电流不再升高。这时三极管失去电流放大作 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很小,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相当于开关的导通状态。此刻 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图1
图2



P
P
N
b
e



P
P
N
b
e
图3
图4
以上为PNP型三极管工作流程图 和NPN相比有以下相同和不同之处: 1、NPN集电极电流产生为Ibe,PNP集电极电流产生为Ieb. 2、NPN发射区发射负电子,PNP发射区发射正电子。 3、NPN集电区收集负电子,PNP集电区收集正电子。 4、NPN电流方向为Ice,PNP电流方向为Iec.

三极管原理

三极管原理
§2.2.1 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分类
按频率分有高频管、低频管
按功率分有小、中、大功率管
按材料分有硅管、锗管 按结构分有NPN型和PNP型
国产三极管的命名方式
3 D G 6
A:PNP锗材料 三 表 高 设 极 示 频 计 管 器 管 序 号 件 材 料 和 极 性
B:NPN锗材料
C:PNP硅材料
hoe
vce
电流方向与ib的方向是关联 则BJT的H参数模型为 的。 ur很小,一般为10-310-4 , rce很大,约为100k。故一 简化电路
ib rbe
ic
vbe uT vce r 般可忽略它们的影响,得到
ib
rce vce
H参数的确定 一般用测试仪测出; rbe 与Q点有关,可用图
例 题
VC 1.3V ,VB 0.6V
一个BJT在电路中处于 正常放大状态,测得A、 B和C三个管脚对地的直 流电位分别为6V,0.6V, 1.3V。试判别三个管脚 的极名、是硅管还是锗 管?NPN型还是PNP型?
VC VB 1.3 0.6 0.7V
管子为NPN管
A -集电极 VA 6V VB ,VC
ICEO
uA +
VCC e Ie =0
ICEO
VCC
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
极 限 参 数
三极管正常工作时集电极所 允许的最大工作电流
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 PCM 值与环境温度有关,温度 愈高,则PCM 值愈小。当超过 此值时,管子性能将变坏或烧 毁。
V(BR)CBO:发射极开路时集电极-基 极间的反向击穿电压。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解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对三极管放大作用的理解,切记一点: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产生,所以,三极管一定不会产生能量。

但三极管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可以通过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

放大的原理就在于:通过小的交流输入,控制大的静态直流。

假设三极管是个大坝,这个大坝奇怪的地方是,有两个阀门,一个大阀门,一个小阀门。

小阀门可以用人力打开,大阀门很重,人力是打不开的,只能通过小阀门的水力打开。

所以,平常的工作流程便是,每当放水的时候,人们就打开小阀门,很小的水流涓涓流出,这涓涓细流冲击大阀门的开关,大阀门随之打开,汹涌的江水滔滔流下。

如果不停地改变小阀门开启的大小,那么大阀门也相应地不停改变,假若能严格地按比例改变,那么,完美的控制就完成了。

在这里,Ube就是小水流,Uce就是大水流,人就是输入信号。

当然,如果把水流比为电流的话,会更确切,因为三极管毕竟是一个电流控制元件。

如果某一天,天气很旱,江水没有了,也就是大的水流那边是空的。

管理员这时候打开了小阀门,尽管小阀门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击大阀门,并使之开启,但因为没有水流的存在,所以,并没有水流出来。

这就是三极管中的截止区。

饱和区是一样的,因为此时江水达到了很大很大的程度,管理员开的阀门大小已经没用了。

如果不开阀门江水就自己冲开了,这就是二极管的击穿。

在模拟电路中,一般阀门是半开的,通过控制其开启大小来决定输出水流的大小。

没有信号的时候,水流也会流,所以,不工作的时候,也会有功耗。

而在数字电路中,阀门则处于开或是关两个状态。

当不工作的时候,阀门是完全关闭的,没有功耗。

结构与操作原理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连结的pn接面,如图1所示,可有pnp和npn两种组合。

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射极(emitter, E)、基极(base, B)和集极(collector, 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

图中也显示出npn与pnp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射极特别被标出,箭号所指的极为n型半导体,和二极体的符号一致。

在没接外加偏压时,两个pn接面都会形成耗尽区,将中性的p型区和n型区隔开。

图1 pnp(a)与npn(b)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与电路符号。

三极管的电特性和两个pn接面的偏压有关,工作区间也依偏压方式来分类,这里我们先讨论最常用的所谓”正向活性区”(forward active),在此区EB极间的pn接面维持在正向偏压,而BC极间的pn接面则在反向偏压,通常用作放大器的三极管都以此方式偏压。

图2(a)为一pnp三极管在此偏压区的示意图。

EB接面的空乏区由于在正向偏压会变窄,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小,射极的电洞会注入到基极,基极的电子也会注入到射极;而BC接面的耗尽区则会变宽,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大,故本身是不导通的。

图2(b)画的是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

三极管和两个反向相接的pn二极管有什么差别呢?其间最大的不同部分就在于三极管的两个接面相当接近。

以上述之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之pnp三极管为例,射极的电洞注入基极的n型中性区,马上被多数载体电子包围遮蔽,然后朝集电极方向扩散,同时也被电子复合。

当没有被复合的电洞到达BC 接面的耗尽区时,会被此区内的电场加速扫入集电极,电洞在集电极中为多数载体,很快藉由漂移电流到达连结外部的欧姆接点,形成集电极电流IC。

IC的大小和BC间反向偏压的大小关系不大。

基极外部仅需提供与注入电洞复合部分的电子流IBrec,与由基极注入射极的电子流InB? E(这部分是三极管作用不需要的部分)。

InB? E在射极与与电洞复合,即InB? E=IErec。

pnp三极管在正向活性区时主要的电流种类可以清楚地在图3(a)中看出。

图2 (a)一pnp三极管偏压在正向活性区;(b)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比较。

图3 (a) pnp三极管在正向活性区时主要的电流种类;(b)电洞电位能分布及注入的情形;(c)电子的电位能分布及注入的情形。

一般三极管设计时,射极的掺杂浓度较基极的高许多,如此由射极注入基极的射极主要载体电洞(也就是基极的少数载体)IpE? B电流会比由基极注入射极的载体电子电流InB? E大很多,三极管的效益比较高。

图3(b)和(c)个别画出电洞和电子的电位能分布及载体注入的情形。

同时如果基极中性区的宽度WB愈窄,电洞通过基极的时间愈短,被多数载体电子复合的机率愈低,到达集电极的有效电洞流IpE? C 愈大,基极必须提供的复合电子流也降低,三极管的效益也就愈高。

集电极的掺杂通常最低,如此可增大CB极的崩溃电压,并减小BC间反向偏压的 pn接面的反向饱和电流,这里我们忽略这个反向饱和电流。

由图4(a),我们可以把各种电流的关系写下来:射极电流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三极管的工作原理(2)2010年03月08日星期一 11:07三极管截止与饱合状态截止状态三极管作为开关使用时,仍是处于下列两种状态下工作。

1.截止(cut off)状态:如图5所示,当三极管之基极不加偏压或加上反向偏压使BE极截止时(BE极之特性和二极管相同,须加上大于之正向偏压时才态导通),基极电流IB=0,因为IC=βIB,所以IC=IE=0,此时CE极之间相当于断路,负载无电流。

a)基极(B)不加偏压使基极电流IB等于零(b)基极(B)加上反向偏压使基极电流IB等于零(c)此时集极(C)与射极(E)之间形同段路,负载无电流通过图5 三极管截止状态饱合状态饱合(saturation)状态:如图6所示,当三极管之基极加入驶大的电流时,因为IC≒IE=β×IB,射极和集极的电流亦非常大,此时,集极与射极之间的电压降非常低(VCE为以下),其意义相当于集极与射极之间完全导通,此一状态称为三极管饱合。

图6 (a)基极加上足够的顺向 (b)此时C-E极之间视同偏压使IB足够大导通状态晶体管的电路符号和各三个电极的名称如下图7 PNP型三极管图8 NPN型三极管三极管的特性曲线1、输入特性图2 (b)是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它表示Ib随Ube的变化关系,其特点是:1)当Uce在0-2伏范围内,曲线位置和形状与Uce有关,但当Uce高于2伏后,曲线Uce基本无关通常输入特性由两条曲线(Ⅰ和Ⅱ)表示即可。

2)当Ube<UbeR时,Ib≈O称(0~UbeR)的区段为“死区”当Ube>UbeR时,Ib随Ube增加而增加,放大时,三极管工作在较直线的区段。

3)三极管输入电阻,定义为:rbe=(△Ube/△Ib)Q点,其估算公式为:rbe=rb+(β+1)(26毫伏/Ie毫伏)rb为三极管的基区电阻,对低频小功率管,rb约为300欧。

2、输出特性输出特性表示Ic随Uce的变化关系(以Ib为参数)从图9(C)所示的输出特性可见,它分为三个区域:截止区、放大区和饱和区。

截止区当Ube<0时,则Ib≈0,发射区没有电子注入基区,但由于分子的热运动,集电集仍有小量电流通过,即Ic=Iceo 称为穿透电流,常温时Iceo约为几微安,锗管约为几十微安至几百微安,它与集电极反向电流Icbo的关系是:Icbo=(1+β)Icbo常温时硅管的Icbo小于1微安,锗管的Icbo约为10微安,对于锗管,温度每升高12℃,Icbo数值增加一倍,而对于硅管温度每升高8℃, Icbo数值增大一倍,虽然硅管的Icbo 随温度变化更剧烈,但由于锗管的Icbo值本身比硅管大,所以锗管仍然受温度影响较严重的管,放大区,当晶体三极管发射结处于正偏而集电结于反偏工作时,Ic随Ib近似作线性变化,放大区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的区域。

饱和区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处于正偏状态时,Ic基本上不随Ib而变化,失去了放大功能。

根据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偏置情况,可能判别其工作状态。

图9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直流参数(1)集电极一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发射极开路(Ie=0)时,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Vcb时的集电极反向电流,它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是个常数,所以称为集电极一基极的反向饱和电流。

良好的三极管,Icbo很小,小功率锗管的Icbo约为1~10微安,大功率锗管的Icbo 可达数毫安培,而硅管的Icbo则非常小,是毫微安级。

(2)集电极一发射极反向电流Iceo(穿透电流)基极开路(Ib=0)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规定反向电压Vce时的集电极电流。

Iceo大约是Icbo的β倍即Iceo=(1+β)Icbo o Icbo和Iceo受温度影响极大,它们是衡量管子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其值越小,性能越稳定,小功率锗管的Iceo比硅管大。

(3)发射极---基极反向电流Iebo集电极开路时,在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时发射极的电流,它实际上是发射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4)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1(或hEF)这是指共发射接法,没有交流信号输入时,集电极输出的直流电流与基极输入的直流电流的比值,即:β1=Ic/Ib2、交流参数(1)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或hfe)这是指共发射极接法,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输入电流的变化量△Ib之比,即:β= △Ic/△Ib一般电晶体的β大约在10-200之间,如果β太小,电流放大作用差,如果β太大,电流放大作用虽然大,但性能往往不稳定。

(2)共基极交流放大系数α(或hfb)这是指共基接法时,集电极输出电流的变化是△Ic与发射极电流的变化量△Ie 之比,即:α=△Ic/△Ie因为△Ic<△Ie,故α<1。

高频三极管的α>就可以使用α与β之间的关系:α= β/(1+β)β= α/(1-α)≈1/(1-α)(3)截止频率fβ、fα当β下降到低频时倍的频率,就什发射极的截止频率fβ;当α下降到低频时的倍的频率,就什基极的截止频率fαo fβ、 fα是表明管子频率特性的重要参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β≈(1-α)fα(4)特征频率fT因为频率f上升时,β就下降,当β下降到1时,对应的fT是全面地反映电晶体的高频放大性能的重要参数。

3、极限参数(1)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当集电极电流Ic增加到某一数值,引起β值下降到额定值的2/3或1/2,这时的Ic值称为ICM。

所以当Ic超过ICM时,虽然不致使管子损坏,但β值显著下降,影响放大品质。

(2)集电极----基极击穿电压BVCBO当发射极开路时,集电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BO。

(3)发射极-----基极反向击穿电压BVEBO当集电极开路时,发射结的反向击穿电压称为BVEBO。

(4)集电极-----发射极击穿电压BVCEO当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最大允许电压,使用时如果Vce>BVceo,管子就会被击穿。

(5)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PCM集电流过Ic,温度要升高,管子因受热而引起参数的变化不超过允许值时的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称为P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