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合集下载

弹塑性本构关系简介

弹塑性本构关系简介

松比)。
塑性材料受外部作用的反应和变形的历史有关(可称为历 史相关性或路径相关性),本构关系应写成增量关系。
应力空间表述的弹塑性本构关系
韧性(塑性)金属材料单向拉伸试验曲线如下 图示意
强度极限
b
屈服上限
L y
U y
e
屈服下限
弹性极限
强化段
软化段 卸载
残余变形
弹性变形
y
y
卸载、反向加载 包辛格效应
屈服面随内变量改变的规律称强化规律。由 材料试验的资料可建立各种强化模型,目前广 泛采用的有:等向强化;随动强化两种模型。
等 向 强
初始屈服面
2
B
f 0(ij ) 0 B
2
C A o1

o A 1
o
1
C
D

弹性

f 0 (ij ) 0
强 化
后继屈服面
f
( ij
,
p ij
,
k)
0
等向强化认为屈服面形状不变,只是作均匀
称后继屈服面,f
(
ij
,
p ij
,
k
)
0

如果一点应力的 f (ij ,ipj,,则k)此 点0 处于弹性状态,如

f (,ij则,处ipj ,于k)塑 0性状态。
式变张中形量的为i量j间应。存ip力j在张如和ip量j 下k,关统系称为ipj为塑内性变应量ip力j 。张其D量i中j,klkkp与l为塑标ipj 性志应永变久
d ij
Dt ijkl
d
kl
式中 Ditjk为l 切线弹性张量,形式上仍可表为
Dt ijkl

第四章 弹塑性体的本构理论

第四章 弹塑性体的本构理论

第二部分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法第四章弹塑性体的本构理论第五章弹塑性体的有限元法第四章弹塑性体的本构理论4-1塑性力学的基本内容和地位塑性力学是有三大部分组成的:1) 塑性本构理论,研究弹塑性体的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2) 极限分析,研究刚塑性体的应力变形场,包括滑移线理论和上下限法;3) 安定分析,研究弹塑性体在低周交变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安定性问题。

塑性力学虽然是建立在实验和假设基础之上的,但其理论本身是优美的,甚至能够以公理化的方法来建立整个塑性力学体系。

塑性力学是最简单的材料非线性学科,有很多其它更复杂的学科,如损伤力学、粘塑性力学等,都是借用塑性本构理论体系而发展起来的。

4-2关于材料性质和变形特性的假定材料性质的假定1)材料是连续介质,即材料内部无细观缺陷;2)非粘性的,即在本构关系中,没有时间效应;3)材料具有无限韧性,即具有无限变形的可能,不会出现断裂。

常常根据材料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的σ-ε曲线,将弹塑性材料作以下分类:硬化弹塑性材料理想弹塑性材料弹塑性本构理论研究的是前三种类型的材料,但要注意对于应变软化材料,经典弹塑性理论尚存在不少问题。

变形行为假定 1)应力空间中存在一初始屈服面,当应力点位于屈服面以内时,应力和应变增量的是线性的;只有当应力点达到屈服面时,材料才可能开始出现屈服,即开始产生塑性变形。

因此初始屈服面界定了首次屈服的应力组合,可表示为()00=σf(1)2) 随着塑性变形的产生和积累,屈服面可能在应力空间中发生变化而产生后继屈服面,也称作加载面。

对于硬化材料加载面随着塑性变形的积累将不断扩张,对于理想弹塑性材料加载面就是初始屈服面,它始终保持不变,对于软化材料随着塑性变形的积累加载面将不断收缩。

因此加载面实际上界定了曾经发生过屈服的物质点的弹性范围,当该点的应力位于加载面之内变化时,不会产生新的塑性变形,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的关系是线性的。

只有当应力点再次达到该加载面时,才可能产生新的塑性变形。

弧长法——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

弧长法——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
1 1
Pm1
m 1
c ( )[( ) 2um ]
2 T 2 1
tg 1(K1 ) Tm
m
1 a um m
1


2 1
2 2
1 (K1 ) R Tm
1 1 (K1 ) Pm Tm
m m a m
am
a
5 增量弧长法
4)由 R 和 Pm 求
i 2 m
i 1
i m
i i m m
5 增量弧长法
1 1 ( ) 21
i i i 2 m i i i 21i u m m 2
i i i 2 m
i
2

i m
i
2

i
2

i
2
i i i i 2 u m 2m m (m ) 0
i i
2
(1 1 1 )( ) 2 (1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5 增量弧长法
用迭代法或增量法进行极限分析时,在极值点附近往往可能 不收敛。这时可用增量弧长法来解决。
5 增量弧长法
• 弧长法是一种用于得到不稳定(KT 0)或负刚度矩阵 (KT < 0)问题的数值稳定解的方法。
ri 弧长半径
F
ri
收敛子步
ri ri
ri 平衡路径 u
5 增量弧长法
i 2 i a(m ) 2b m c 0
式中系数为
T a 1 (1i )( 1i )
i T i i b m (1i )[( 2 ) um ]
c (2 )[(2 ) 2u ]
i T i i m
上述式子是从简单情况推出的,如果除 外 均理解为矩阵,即为一般情况的弧长法方程。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应变分析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应变分析
位移—由于外部因素如载荷或温度 变化,物体内部各点空间位置发生的 变化 ;
如果各点的位移完全相同,物体发 生刚体平移;如果各点的位移不同, 但各点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物 体发生刚体转动等刚体移动;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
应变分析
应变—位移关系
连续体内如果各点(或部分点)间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 则物体发生了变形,这时的位移是变形体位移。此物体 被称为有变形或有应变。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
应变分析
主应变和主剪应变
I1 x y z
I 2
x y
y z
z x
2 xy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yz
2 zx
x
y
y
z
z
x
1 4
(
2 xy
2 yz
2 zx
)
I
3
x
y z
2 xy yz zx
(
x
2 yz
y
2 zx
z
2 xy
)
x
y z
1 4
xy
yz
zx
1 4
(
x
2 yz
个 Mohr圆一起沿 轴平移一个距离
,该距离等于所叠加的静水应力,
O P3 O M P2 s3
P1
并不改变Mohr圆的大小。
➢ τ轴的位置与屈服及塑性变形无关 ,决定屈服与塑性变形的只是Mohr 圆本身的大小。
m
s2
s1
图 3-4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
应力分析
应力的Mohr圆
若将τ轴平移到O' ,并使
应变分析
应变—位移关系(几何方程)
同理可得另外两个剪应变 xy, yz ,即有剪应变的表达式:

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流体动力学
用于模拟流体流动和传热问题 ,如流体机械、航空航天和化 工等领域。
电磁场
用于分析电磁场问题和电气设 备性能,如电机、变压器和天 线等。
声学
用于模拟声音传播和噪声控制 问题,如声学器件和声学环境
等。
04 弹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 理
弹塑性有限元法的离散化方法
有限元离散化
将连续的物理场或结构体离散为有限个小的单元体, 每个单元体之间通过节点相互连接。
结构强度分析的模拟
结构强度评估
通过弹塑性有限元法模拟,可以对结构的强度进行评估,预测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响应, 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疲劳寿命预测
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可以模拟结构的疲劳载荷历程,预测结构的疲劳寿命,为结构的维 护和更换提供依据。
结构优化设计
通过模拟结构的应力分布和变形,可以优化结构设计,降低结构重量,提高结构效率。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在平衡方程中考虑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以确保模拟的准确性和收 敛性。
弹塑性有限元法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边界条件的处理
01
根据实际情况,将边界条件转化为节点约束或单元载荷的形式。
初始条件的设置
02
在非稳态问题中,需要考虑初始条件的设置,以模拟问题的初
始状态。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实施
0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弹塑性 有限元法在各个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 泛应用,如机械、航空航械设计中,弹塑性有限元法可用于分析各种复杂结构 的应力分布、变形和疲劳寿命等,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 全性。
航空航天
在航空航天领域,弹塑性有限元法可用于分析飞行器结构 在各种载荷下的响应,优化结构设计,提高飞行器的性能 和安全性。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自行证明!


3)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即塑性应变增量的偏量部分就等于塑 性应变增量,即 p p
deij d ij
2016/9/23
12
塑性本构关系(3/6)
Levy-Mises增量(流动)理论(续)
4)应力主轴与应变增量主轴重合; 5)应力偏量与对应的应变增量成正比,如引入比例因子 d ,则
ij
(非关联流动)
ij
非负比例因子,与 塑性势的量纲有关
垂直于等势面。称为 塑性流动法则。
若屈服函数 f 是连续可微的,则可取 f 做为势函数。
(关联流动)
d ijp f d ij
i
1 2 2 2 2 2 2 12 23 31 11 22 22 33 33 11 6 2 3 2 2 2 2 2 2 S11 S22 S33 2 S12 S23 S31 2
1950年前后:展开了塑性增量理论和塑性全量理论 的辩论,促使对两种理论从根本上进行探讨。 1970年代:随着有限元方法的提出和快速发展,关 于塑性本构关系的研究十分活跃。主要从宏观与微 观结合的角度,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以及从理性力 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例如无屈服面理论等。
其它:1)在强化规律方面,除等向强化模型外, 普拉格(Prager)提出随动强化等模型;2)在实 验分析方面,运用光塑性法、云纹法、散斑干涉法 等能测量大变形的手段。等等。
第二章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目的:以弹塑性问题为例,介绍材料(物理)非线性问 题)的有限元方法。 特点:与线性有限元方法比较,本构关系不再符合线弹 性的Hooke定律 内容:
引言 单轴试验下材料的弹塑性性态 屈服条件、屈服面与屈服函数 塑性本构关系 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塑性材料的有限元分析

塑性材料的有限元分析

针对复杂材料和结构,需要深入研究材料的非线 性行为和多场耦合效应,建立更加完善的物理模 型和数值算法。
此外,应加强与实验研究的结合,通过实验验证 和修正有限元模型,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同 时,实验研究也能够为有限元分析提供更加真实 和全面的材料性能数据。
THANK YOU
03
有限元分析方法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离散化
将连续的物理系统离散为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 单元称为有限元。
近似解法
通过数学方法求解每个有限元的近似解,再通过 组合所有有限元的解得到整个系统的近似解。
平衡方程
建立每个有限元的平衡方程,通过求解平衡方程 得到每个节点的位移和应力。
有限元分析的实现过程
然而,塑性材料的有限元分析仍存在 一些挑战和限制,如模型的简化、边 界条件的确定、材料参数的获取等,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发展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有限元 分析方法,提高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加强有限元分析与其他数 值方法(如边界元、有限体积等)的结合,实现 优势互补,提高计算效率。
塑性变形的微观机

塑性变形是通过位错的滑移和攀 移等微观机制实现的,这些机制 在宏观上表现为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的温度效

温度对塑性变形的影响较大,温 度升高会使材料的屈服强度降低, 塑性变形能力增强。
塑性变形的加工硬

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材料的屈服 强度会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逐 渐提高,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限元分析已成为工程领域中解决复杂问题的常 用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材料的变形、应力分布、应变等,为实际 工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ABAQUS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简介

ABAQUS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简介

行业现状
弹塑性分析具体的技术条件没有规范,尴尬! 隔震新规范编写,初衷突破抗规各种内力调整,无法推进, 不得不走抗规的老路! 与弹塑性息息相关
混凝土剪力墙的弹塑性 分析,学术界未能搞清, 工程界不可能形成共识!
ABAQUS的工程应用价值
定性判断,对结构规则性把握,蛮有参考价值
第二篇:有限元与弹塑性 分析简介
n n
0 M2 0 0
0 0 0
0 0 0 Mn
ψ M Φ ψ M Φ C Ci ψi i ψi
i 1 i 1 T
由振型组合而得
阻尼力,由[C]乘以上 一步速度而得
2 1 M δ M δt t t 2 2 t t
有限元基本原理
静力平衡方程:
K δ F
动力平衡方程:
Mδ Cδ K δ F
式中, C M K
T
Rayleigh阻尼 振型阻尼
C MΦζΦ M T K B DB d
方法对结构整体或局部进行验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流程
1. 有限元弹性计算 2. 内力调整
弹性计算时,忽略钢筋作用, 取混凝土拉压均为弹性。 该假设粗糙,但可行。
3. 采用平截面假定,考虑材料弹塑性,配筋设计 4. 复杂结构采用弹塑性补充验算
b
以构件为研究对象
ec
f
xn
Mu
As
h0
h
es
a
f
杆系结构分析方法
Bs
2 Es As h0
6 E 1.15 0.2 1 3.5g f
第五篇:构件的有限元模拟
梁单元——梁、柱、斜撑
对于实际工程中各种组合截面,比如型钢混凝土柱,可采用 同一位臵处设多个单元来等代实现。各个单元具有相同的节 点码编号,分别对应于组合截面的某一子截面。 至于配筋,在梁单元的同一位臵处,设有方钢管梁单元。其 中,方钢管的边长取梁的边长,钢管的壁厚由梁构件各侧配 筋面积除以边长而得。

弹塑性力学基础与有限元分析-接触分析实例

弹塑性力学基础与有限元分析-接触分析实例

材料非线性
应变率相关材料的材料参数和材料失效都是材料非 线性的表现形式。在Material模块中定义材料属性 时定义材料非线性因素。
Introduction to ABAQUS/CAE
Copyright 2006 ABAQUS, Inc.
边界非线性
边界非线性是极度不连续的:在模拟分析中发生接 触时,结构的响应特性会在瞬时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Interaction模块中定义接触时引入边界非线性因 素。
弹塑性力学基础及有限元分析 —接触分析实例
Introduction to ABAQUS/CAE
Copyright 2006 ABAQUS, Inc.
参考书目
《有限单元法》王勖成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ABAQUS有限元分析实例》石亦平、周玉蓉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 ABAQUS有限元分析常见问题解答》曹金凤、石亦平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Introduction to ABAQUS/CAE
Copyright 2006 ABAQUS, Inc.
几何非线性
大挠度或转动 “突然翻转” 初应力或荷载硬化
在step模块中定义分析步时, 定义是否存在几何非线性因素。
Introduction to ABAQUS/CAE
Copyright 2006 ABAQUS, Inc.
3、预览平移并确认
Introduction to ABAQUS/CAE
Copyright 2006 ABAQUS, Inc.
接触分析实例—抽油杆接头
3. 定义装配体。如果需要重新定位,可以利用这个模块中的定位工 具对部件进行移动、旋转或者阵列等操作,如下所述。 Rotate旋转
1、选取要进行旋转的部件实体Instance 2、两点法确定旋转中心轴

弹塑性力学基础与有限元分析-接触分析实例

弹塑性力学基础与有限元分析-接触分析实例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深入研究了弹 塑性力学基础与有限元分析在接触分析中的应用。
2
研究结果表明,弹塑性力学基础与有限元分析在 接触分析中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能够有效 地模拟复杂接触问题。
3
本文所采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处理接触问题时 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为进一步研究复杂 接触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弹塑性本构模型
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定义
弹塑性本构模型是描述弹塑性材料力学行为的数学模型,它通过应力应变关系来描述材料的弹塑性行 为。
常见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常见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包括Mohr-Coulomb模型、Drucker-Prager模型、Cam-Clay模型等。这些模 型在描述材料的弹塑性行为方面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工程问题。
接触面完全贴合,无相对运动。
滑动状态
接触面部分贴合,存在相对运动。
混合状态
接触面同时存在分离、粘结和滑动。
接触检测与跟踪
初始接触检测
确定初始状态下接触面的位置和状态。
接触状态跟踪
实时监测接触面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
接触面更新
根据接触状态调整接触面的几何形状和参数。
接触刚度与阻尼
1 2
接触刚度
描述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
求解阶段主要进行有限元 方程的求解,得到各节点 的位移和应力等结果。
ABCD
前处理阶段主要完成有限元 模型的建立和网格划分,为 求解阶段提供输入数据。
后处理阶段主要对求解结果进 行可视化、分析和评估,为工 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04
接触分析原理
接触状态描述
分离状态

弹塑性问题有限元分析讲述

弹塑性问题有限元分析讲述

nz nz
xz yz
0 0
nx zx
ny zy
nz ( zz
n)
0
这是关于nx , ny , nz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其非零解的条件为行列式
等于零
展开可得:
n3
I1
2 n
I 2
n
I3
0(1)
其中
I1 xx yy zz
I2
xx
yy
xx zz
zz
yy
xy2
2 yz
2 zx
设该点有一斜面的应力矢量为p,它与 ij 保持平衡,该斜面的法线n的方
向为p余1 弦 为1nnxx、, pn2y、nz ,2n由y , 合p3 力 平3衡nz 可,以于得是到该p面在上坐的标与轴p方等向价的的三正个应投力影分n 和别剪
应力 n 的关系为:
2 n
p2
n2
2 1
nx
22ny
32nz
px nx n , py ny n , pz nz n
其中 nx , ny , nz 为斜面外法线n的方向 余弦
△ABC △S △BOC nx△S △COA ny△S △AOB nz△S
由 Fx 0
px△S xxnx△S yxny △S zxnz △S Fx△V 0
当OABC P :
弹性 极限
应 力
加 载
卸 载
塑性应变 弹性应变
断裂 应变
在实际结构中,真实的情况是材料处于复杂 的受力状态,ij 即中 的各个分量都存在,如何基 于材料的单拉应力-应变实验曲线,来描述复杂 应力状态下材料的真实弹塑性行为,就必须涉及 屈服准则、塑性流动法则、塑性强化法则这三个 方面的描述,有了这三个方面的描述就可以完全 确定出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真实弹塑性行为

桩筏基础弹塑性有限元ABAQUS分析

桩筏基础弹塑性有限元ABAQUS分析

件理 想化 。桩筏基础共 同作用计算模型则是建立在 对基础结构、 地基土和接触模 型条件这三个方面的若干 简化假设之上 的。 以前
P 0 l o 、 赵宏锡、 董建 国等 国内外学者进行地基基础共 同作 用时是假 定结构和地基 土两者都是线弹性的 , 然而由此进行的共 同作用
分析的结果与实测情况有相当犬的出入。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共同 作用分析过程中没有考虑两者及其接触问题上的非线性性状。 地
软件之一 , 是美 国 A B A Q U S 公 司( 原 H i b b i t t , K a r l s s o n &S o r e n s e n I n c 。 ) 的产 品。特别是它 的非线性力学 ( 几何 、 材料 、 接触 ) 分析功 能具有世界领 先水平 , 受到世界 上许多著名公 司 、 大学和研究
3 I 。 5
I 9 l 9 I 9
I 9
部门的青睐 , 在北美 、 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机械 、 化工 、 土木 、 水利 、 材料 、 航空 、 船舶 、 治金 、 汽车 、 电子工业设计 中得到广泛
的运用。 2 桩 筏 基 础 模 拟 以桩土共 同作用为基础 ,用 K i r c h h e f的薄板小绕度经典
理论或 R e i s s n e r 厚板理论来模拟筏板 ,考虑筏板 刚度的影响 , 从而形 成桩筏基础共 同作用分析 理论 。通过分 析方法看 以看 出.桩筏 基础分析 的特点就是研 究桩基与 土体 之间的相互关 系 . 计算筏 板的刚度 矩阵 , 结合桩土支承体系 的柔度矩阵 , 根
性均质材料 ,弹性模 量和泊松 比分别为 E = 2 . 5 6 x 1 0 4 M P a v = 0 . 2 。 桩 和土采用 空间八节 点实体单 元模拟 , 筏板采用 四节点厚板单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若干应用实际考虑和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若干应用实际考虑和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

1.0
1.0
1.0
显然,当采用减缩积分时,当网格加密增加单元数,可以提高计算精
度, 较好地克服了剪力自锁.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
若干应用实际考虑和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 等参单元计算中数值积分阶次的选择
➢ 数值积分与矩阵奇异性 采用线性减缩积分却引出了另外的问题,即所谓奇异能量模式( hourglassing-沙漏现象)而导致非正常变形出现.考察一小块矩形材 料受纯弯曲,用线性减缩积分
网格划分:M1至M5,三角形单元数是矩形单元数的2倍;网格M5, T3、Q4的自由度为16,T6的自由度为42,Q8的自由度为36。
《弹塑性力学与有限元》
若干应用实际考虑和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
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 单元类型和形状的选择
此悬臂梁在端部的垂直位移需要考虑横 向剪切的影响,可按弹性力学解出:
v
PL3 3EI
6PL 5GA4源自0.034.03单元(T:三角形Q:矩形) NDL单元自由度数
模型
积分点数
T3(CST)
6
位移模型
1
重点和应掌握的内容
➢ 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 采用基于最小位能原理的位移元进行有限元分析所得应力结果
的性质及其近似性的表现和常用的几种改善应力结果的方法 ➢ Wilson非协调元的特点和分片试验的意义及实施方法 ➢ 子结构方法的特点、使用条件和实施步骤 ➢ 有限元建模中有效利用结构对称性和周期性的方法 ➢ 高斯消去法和三角分解法的原理和算法步骤 ➢ 几种常见迭代解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以及它们的各自特点
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单元形状: 三角形单元比较适合不规则形状 四边形比较适合规则性状

三维弹塑性问题的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三维弹塑性问题的比例边界有限元法

04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实现 过程
网格划分与节点生成
网格划分
将三维空间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由节点连接。
节点生成
根据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在关键区域布置节点,确保计算的精确性。
比例边界条件的处理
边界条件转换
将比例边界条件转换为等效的节点力约束。
节点力平衡
确保所有节点力在平衡状态下,以实现真实比例边界条件的模拟。
材料属性
根据实际问题,设置材料属性,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等 。
力学行为
考虑弹性和塑性行为,建立相应的本构关系和屈服条件。
边界条件与载荷施加
边界条件
根据实际问题,施加相应的边界条件,如固定边界的位移约束、滑动边界的 摩擦力约束等。
载荷施加
根据实际问题,施加相应的外部载荷,如重力、压力、扭矩等。同时考虑惯 性效应,如质量、阻尼等。
三维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 建模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几何模型
根据实际物理模型,建立相应 的几何模型,包括三维实体、
表面等。
网格划分
根据模型复杂程度和计算精度要 求,选择合适的网格类型和密度 进行划分。
边界定义
根据实际问题,定义模型的边界条 件,如固定边界、滑动边界等。
单元选择与属性设置
单元类型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有限元单元类型,如四面体单元、 六面体单元等。
三维弹塑性问题的比例边界 有限元法
2023-11-06
目 录
• 引言 • 三维弹塑性理论基础 • 三维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建模 •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实现过程 • 三维弹塑性问题的算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法_

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法_

写成矩阵形式
R11 cos 2 θ x 1 Ry1 EA cos θ sin θ 1 = Rx 2 l1 − cos 2 θ R1 2 − cos θ sin θ y cos θ sin θ sin 2 θ − cos θ sin θ − sin 2 θ − cos 2 θ − cos θ sin θ cos 2 θ cos θ sin θ
单元刚度矩阵的子矩阵 K ij 表示:当单元 e 中节点 j 取单 位位移,且其它节点位移为零时,对应于 i 节点的节点力。
第五章 有限元法简介
单元1的节点力和节点位移的关系可写成
R1 K11 = R2 K 21
1
K12 K 22
1
δ1 δ 2
1 θFx1(u1) 3 Fx3 (u3) Fy1(v1 ) Fy3 (v3) y 2 o x
1
Fy2 (v2) Fx2(u2)
2
图5-1 简例结构图
第五章
分析步骤:
有限元法简介
2
1
1 1 Ry2(v2) 1 1 Rx2(u2)
1. 离散结构物为有限个单元 分为2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节点编号 为1和2,第二个单元的节点编号为2和3。 对于第一单元,在第1、2节点处的节点力 为 R 11 , R 11 , R 1 2 , R 1 2 ,表示节点施加在单元1上 x y x y
1 − cos θ sin θ u1 1 2 − sin θ v1 cos θ sin θ u1 2 1 si成
R11 k x 1 11 Ry1 k21 1 = Rx 2 k31 R1 k41 y2 k12 k22 k32 k42 k13 k23 k33 k43

圆管的弹塑性变形分析及有限元模拟

圆管的弹塑性变形分析及有限元模拟
第6 期( 总第 1 8 1期 )
2 0 1 3年 1 2月
机 械 工 程 与 自 动 化
ME CH ANl CAL ENGI NE ERI NG & AUT( ) M ATI ( ) N
No .6 De c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6 4 1 3 ( 2 0 1 3 ) 0 6 - 0 0 21 . O 2
P一 ————: o
b 0 ( 1 + )
当r —n时 , p 一 ( 1 一 ) 。 综 上所述 , 厚 壁 圆管 的弹性 极 限压力 为 :
P = = = ( 1 一 ) 。 … … … … … … … … … … “ ( 6 )
一 一 ( 1 一 譬 ) 。……………( 1 )
圆管 的弹 塑 性 变形 分 析及 有 限元模 拟
张 闯 ,双远 华 ,王金 伟
( 太 原 科 技 大 学 材 料科 学 与 工程 学院 , 山西 太 原 0 3 O O 2 4 )
摘 要 :通 过 分 析 厚 壁 圆 管施 加 外 压 的 受 力 特 点 . 使 用 A NS Y S有 限元 软 件 对 厚 壁 圆 管 弹 塑 性 变 形 进 行 模 拟 ,
其中: r为半 径变 量 , “ ≤r ≤6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4 — 1 6 ;修 回 日期 ;2 0 1 3 — 0 6 — 1 6
服 , 然 后 逐 渐 扩 展 到 外 部 。 当 r — n 时 , P 一 鲁 ( 1 一 等 ) 。
( 2 )由屈 雷斯加 屈 服准则 , 有: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

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原理和计算实例一、本文概述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方法,用于评估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

该方法结合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预测结构在静力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应力分布以及破坏模式。

本文将对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计算实例来展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分析流程和方法,掌握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技巧,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二、弹塑性理论基础弹塑性分析是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同时发生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情况。

在弹塑性分析中,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非线性特性。

当材料受到的应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材料将发生塑性变形,这种变形在卸载后不能完全恢复,从而导致结构的永久变形。

弹塑性分析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塑性力学、塑性理论和弹塑性本构关系。

塑性力学主要研究塑性变形的产生、发展和终止的规律,它涉及到塑性流动、塑性硬化和塑性屈服等概念。

塑性理论则通过引入屈服函数、硬化法则和流动法则等,描述了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弹塑性本构关系则综合考虑了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行为,建立了应力、应变和应变率之间的关系。

在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中,通常需要先确定材料的弹塑性本构模型,然后结合结构的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建立结构的弹塑性平衡方程。

通过求解这个平衡方程,可以得到结构在静力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分布。

弹塑性分析在结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评估结构的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能等方面。

通过弹塑性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结构在极端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为结构设计和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即为弹塑性理论基础的主要内容,它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结构在弹塑性阶段行为的理论框架和工具。

在接下来的计算实例中,我们将具体展示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进行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第四章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第四章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第四章 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硬化法则
• 塑性硬化法则规定了材料进入塑性变形后的后继屈 服函数(又称加载函数或加载曲面) – 各向同性硬化 – 运动硬化 – 混合硬化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二分。
第四章 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各向同性硬化:材料进入塑性变形以后,屈服面在各方向均匀地向外扩张,其 形状、中心及其在应力空间的方位均保持不变。
• 非线性问题通常采用增量法求解(追踪加载过程中 应力和变形的演变历史。)
– 每个增量步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二分。
第四章 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求解方法
f (x) 0
直接迭代法 x g(x) xk1 g(xk )
Newton-Raphson迭代
• 分类:
–不依赖时间的弹、塑性问题
• 非线性弹性——橡胶 • 弹塑性——冲压成形
–依赖于时间的粘(弹、塑)性问题
• 蠕变——载荷不变,变形随时间继续变化 • 松弛——变形不变,应力随时间衰减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二分。
第四章 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非线性弹性材料行为
橡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第八章 几种典型材料成形过程计算机模拟分析实例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九点 二十二分。
第四章 弹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与模拟方法
4.1 非线性问题及分类
• 在分析线性弹性问题时,假定:
– 应力应变线性关系
– 结构位移很小(变形远小于物体的几何尺寸)
– 加载时边界条件的性质不变
Kq P
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就称为非线性问题

(最新)基于ABAQUS的内压厚壁圆筒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报告

(最新)基于ABAQUS的内压厚壁圆筒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报告

1. 问题阐述一个开口厚壁圆筒(如图1),内半径和外半径分别为mm a 20=和mm b 25=(壁厚为mm t 5=,壁厚与内径的比值20151255>==b t ),受到均匀内压p 。

材料为理想弹塑性碳钢(如图2),并遵守Mises 屈服准则,屈服强度为MP as 235=σ,弹性模量GPa E 210=,泊松比3.0=υ。

确定弹性极限内压力e p 和塑性极限内压力p p ,并观察塑性应变的增长。

图1 内压作用下的端部开口厚壁圆筒 图2 理想弹塑性模型 2. 基本理论计算2.1 基本方程由于受到内压p 的作用,厚壁圆筒壁上受到径向压应力r σ、周向压应力θσ和轴向应力z σ的作用,由开口的条件可推出0=z σ。

因为这是一个轴对称问题,所有的剪应力和剪应变均为零。

平衡方程和应变—位移关系用下式表示: 0=--rd d r r r σσσθ (1) r u dr du r r r ==θεε, (2) 弹性本构关系为:()()r r r EE υσσευσσεθθθ-=-=1,1 (3) 这些控制方程利用下面的边界条件联立求解:0,=-===b r r a r r p σσ (4)2.2 弹性情况联立式(2)、(3)和(4)可得⎪⎪⎭⎫ ⎝⎛+-=⎪⎪⎭⎫ ⎝⎛--=22222222221,1r b a b p a r b a b p a r θσσ (5) 因为b r a ≤≤,所以00>≤θσσ且r ,可以观察到:r z σσσθ≥=>0,分析采用Mises 屈服准则,表达为()()()()222222226s z rz r z z r r στττσσσσσσθθθθ=+++-+-+- (6)该厚壁圆筒是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即0===θθτττz rz r ,由Mises 屈服条件其表达式可得到:s s r σσσσθ155.132==-(7) 当内压p 较小时,厚壁圆筒处于弹性状态,令a r =,筒体内壁开始屈服,此时的内压为e p ,由式(5)、(7)联立可求得弹性极限压力为()2222155.1b a b p s e σ-= (8) 代入题目所给数据得到弹性极限强度为:()MPa p e 86.482522025235155.12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是分析塑性力学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的依据和基础。
2) 一般以增量形式描述,因为塑性力学一般都需要考虑变形 的历程,而增量形式恰恰可以做到这点,反映塑性变形的 本质。
3) 应力和应变的增量关系与屈服条件有关。因而,研究塑性 本构关系,必须紧紧结合屈服条件。 用增量形式表示塑性本构关系的理论称为塑性增量(流 动)理论。相对应地,还有塑性全量(形变)理论。
d Sij d
p ij
相似
eij Sij
2G
线弹性的应力偏量与应 变偏量间的关系
上式中的 d 是一个瞬时的非负比例因子,称为流动参数,具有模量倒数 的量纲,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是变化的,与线弹性的应力偏量与应变偏量 关系的材料参数相似。
3 d ip d 2 i
i


自行证明!
13
塑性本构关系(4/6)
Prandtl-Reuss增量理论
在Levy-Mises理论基础上,1924年和1930年Prandtl和Reuss分别建 立了另一增量理论。认为:本构方程中应当计入弹性应变部分。对于理 想弹塑性材料
对于理想弹塑性材料:
deij de de
e ij p ij
2016/9/23
等效塑性应变增量
d ip 2 p 2 p 2 p 2 p 2 p 2 p 2 de de de 2 de de de 11 22 33 23 31 12 3


3 2 2 2 2 2 2 S11 S22 S33 2 S12 S23 S31 2
2016/9/23
9
屈服条件、屈服面与屈服函数
屈服条件:
材料进入塑性后,又称材料发生了屈服。屈服条件,又称屈服准则, 是判断材料处于弹性阶段还是处于塑性阶段的依据。在复杂应力状态下, 各应力分量可组成不同的屈服条件。 屈服面: 对于单向应力状态,其屈服条件可以写成
s
可以看出,描述一维问题的屈服条件需要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一个临界点(屈 服点),描写多维问题的屈服条件就需要应力或应变空间的一个临界曲面,该曲面 称为屈服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行证明!


3)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即塑性应变增量的偏量部分就等于塑 性应变增量,即 p p
deij d ij
2016/9/23
12
塑性本构关系(3/6)
Levy-Mises增量(流动)理论(续)
4)应力主轴与应变增量主轴重合; 5)应力偏量与对应的应变增量成正比,如引入比例因子 d ,则
对增量理论积分
0 ij c ij 0 S cS ij ij
就是各应力分量按同一比例 增加:1)应力主轴和应变主 轴的方向在整个加载过程中 保持不变;2)应变增量的主 轴和应力主轴重合。
2016/9/23
塑性变形过程的单调函 数 ,对理想弹塑性材料, 为常数。
初始状态的应力和应变
f 1, 2 , 3 C
考虑到塑性变形与静 水压力无关的特点
F J 2 , J3 C
至今已出现许多屈服理论。我校俞茂宏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屈服函数: 是描写屈服条件的函数。不同屈服条件,其屈服函数不尽相同。
2016/9/23 10
塑性本构关系(1/6)
本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2016/9/23 6
单轴试验下材料的弹塑性性态 (1/3)
对塑性变形基本规律的认识来自于实验:
1) 从实验中找出在应力超出弹性极限后材料的特性;
2) 将这些特性进行归纳并提出合理的假设和简化模型, 确定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材料的本构关系; 3) 建立塑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4) 求解这些方程,得到不同塑性状态下物体内的应力和 应变。
i
1 2 2 2 2 2 2 12 23 31 11 22 22 33 33 11 6 2 3 2 2 2 2 2 2 S11 S22 S33 2 S12 S23 S31 2
第二章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目的:以弹塑性问题为例,介绍材料(物理)非线性问 题)的有限元方法。 特点:与线性有限元方法比较,本构关系不再符合线弹 性的Hooke定律 内容:
引言 单轴试验下材料的弹塑性性态 屈服条件、屈服面与屈服函数 塑性本构关系 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2016/9/23 1
强度限 b 弹性限 s
A
1) 线弹性阶段:加载开始直至比例极 限,材料表现为线弹性行为。 2) 非线性弹性阶段:继续加载直至弹 性限,材料表现出非线性弹性行为。 在此之前完全卸载,材料将沿原加 载曲线返回而无残余应变。(注: 比例限与弹性限非常接近,一般不 做区分) 3) 塑性阶段:继续加载,材料可承受 更大应力,称为材料强化,并伴随 出现塑性应变。至A点以前卸载, 路径接近直线,即处于弹性卸载状 态,其斜率等于加载斜率E。 4) 破坏点:继续加载至可承受的最大 极限应力,试件出现颈缩而破坏, 称为强度极限。
引言(1/5)
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异常丰富 非线性弹性行为:当材料由于应力达到某种临界值而出现 应力与应变间的非线性变化关系; 弹塑性行为:有不可恢复的应变产生,即当载荷全部撤除 后,会有永久的残余(剩余)变形; 粘弹性行为(包括松弛与蠕变):在高温等条件下,应力 不但与应变有关,还与时间、应变率等明显相关; 等等,以及多种非线性行为的耦合。 塑性是指物体内由于载荷超过某个临界值(弹性极限)而 产生的永久变形。塑性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这种永久变形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以及物体内部应力和应变 的分布规律。
ij
(非关联流动)
ij
非负比例因子,与 塑性势的量纲有关
垂直于等势面。称为 塑性流动法则。
若屈服函数 f 是连续可微的,则可取 f 做为势函数。
(关联流动)
d ijp f d ij
i
1 2 2 2 2 2 2 12 23 31 11 22 22 33 33 11 6 2 3 2 2 2 2 2 2 S11 S22 S33 2 S12 S23 S31 2


取Mises屈服函数做为势函数
2016/9/23


自行证明!
Levy-Mises、Prandtl-Reuss流动理论。
15
塑性本构关系(6/6)
全量(形变)理论塑性本构方程
增量理论本构关系理论上合理,但应用上比较麻烦,特别是当计 算机还不十分发达的时候。 全量理论又称形变理论,稍后于增量理论建立。认为材料进入塑性 阶段以后,各应变分量与应力分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特点是直接 建立起了最终应力与应变之间的方程,因而它比增量理论简单。但形变 理论对加载方式要求比较严格,只有在简单加载条件下才更准确。
16
弹塑性问题的有限元解法(1/11)
与弹性问题比较,弹塑性材料在本构关系上是典型的物理(材料) 非线性,通常结合流动理论、用增量法予以求解。 如Levy-Mises、Prandtl-Reuss、 塑性势理论,… 。
d d e d p
总应变
假定 t 时刻的各量已知,欲 求 t t 时刻的各量。
2016/9/23 2
引言(2/5)
与相近学科门类的区别 塑性力学(Plasticity)和弹性力学(Elasticity):塑性力学 考虑物体内产生的永久变形;而弹性力学则不考虑;
可恢复的弹性变形
e p
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塑性力学和流变学(Rheology):两种门类都考虑永久变 形。但是,塑性力学中的永久变形只与应力和应变的 历史有关,不随时间变化;而流变学中的永久变形与 时间有关。 p p , d r r t
比例限 p
F
O
E B
E
材料单向受载情形下的性态
2016/9/23
8
单轴试验下材料的弹塑性性态 (3/3)
强度限 b 弹性限 s
塑性问题的特点:
A
比例限 p
F
材料进入塑性后,即使卸去应力, 塑性应变将永久存在, 与应力间的关 系不仅取决于应力水平,还取决于加 载历程。
O
E B
E
材料单向受载情形下的性态
塑性变形力学
2016/9/23
流变学
3
引言(3/5)
塑性力学发展历史
1773年:库仑(Coulomb)提出土的屈服条件。 1864年:屈雷斯加(Tresca)对金属材料提出了最 大剪应力屈服条件。 1870年:圣维南(Saint-Venant)提出在平面情况 下理想刚塑性的应力-应变关系。假设最大剪应力 方向和最大剪应变率方向一致,求解了柱体中发生 部分塑性变形的扭转和弯曲问题、以及厚壁筒受内 压问题。 1871年:莱维(Levy)将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推广 到三维情况。
1924年:提出塑性全量理论,伊柳辛(Ilyushin) 等苏联学者用来解决大量实际问题。 1930年:罗伊斯(Reuss)在普朗特(Prandtle) 的启示下,提出包括弹性应变部分的三维塑性应力 -应变关系。至此,塑性增量理论初步建立。
2016/9/23 5
引言(5/5)
塑性力学发展历史(续)
本构研究中的基本假定:材料是各向同性和连续的;材料的 弹性性质不受影响;材料是稳定的;与时间因素无关等。
2016/9/23 11
塑性本构关系(2/6)
Levy-Mises增量(流动)理论
除了以上最基本的假定外,Levy-Mises增量理论还假定: 1)材料是刚塑性的,弹性应变增量为零; 2)对理想刚塑性体,符合Mises屈服准则,即屈服时等效应力满足 i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