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第1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终稿)
模拟信号
Analog signal
模拟通信
Analog comm.
模拟通信系统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
离散信息源
Discrete (digital) information source
数字信号
Digital signal
数字通信
Digital comm.
数字通信系统
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课程要求:必修课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概率论、数字电 路、通信电子线路、信息论与编码 后续课程:程控交换、移动通信、卫星通 信、计算机通信网 该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的课程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现代通信原理课程内容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语音 度 数字 量 图像 噪声 检 测 信道 码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2.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 3.信道:传输信息的通道,即发送设备与接 收设备之间的通道。
信道分类: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用导线作为传输媒质。导线:架空 明线、电缆、光纤 无线信道: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来传递 信息
信道决定了通信系统的选择 (举例说明有哪些通信系统?)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原理
中国烽火台通信: 三千多年前,“千金买笑”---―烽火戏诸侯”(褒 姒)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这个历史故事不仅生动的描绘了当时利用烽火台通 信的情况,同时也告戒后人,通信的重要性,不论 在什么时候也不论是什么人,都不能拿通信当儿戏
第一章 绪论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 new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专用网的分类就更多了, 如各个部门行 业, 按其自身信息技术的需求而建设的网, 如气象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 各银行组建 的金融网, 大型工矿企业控制网、监控网等 等。 不管以上网络如何组成, 都是基于光纤 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及 移动通信系统等几种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
38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如:
气象网主要由卫星通信系统、光纤通信系 统等组成的。 金融网虽然终端为计算机, 实质为计算机 网络, 其组成还是以上的通信系统。 在交通方面, 正在发展智能交通, 其实质 就是组成交通信息管理网, 信息传输也是 以上几大系统组合而成的。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 环型网
如果通信网各节点被连接成闭合的 环路,则称为环型网。 • 总线型网 总线型网把所有的节点连接在同一 总线上,是一种通路共享的结构。 • 复合型网
复合型网是由网状网和星型网复合 而成的网络。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a) 网状网
(b) 星型网
(c) 复合型网
(d) 环型网
邻接的传输链路一起构成各种拓扑结构的
通信网,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电路交换(TST)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分组交换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C B 用户终端 1 5 干线 用户线 A 7 节点 4 电路
链路 3 用户线 E
D
6
F
通信网一般组成
现代通信系统
第1章 绪论
电路 电路是通信者两点间实现信号双向 传输的两条传输信道的组合,以提供一 个完整的通信过程。
西电宽带无线通信课件第一章 绪论(概述) (12年)
HSPA+
HSDPA (P1)
1.8M/3.6Mbps
HSDPA(P2)
7.2/14.4Mb/s
DL:>40Mbps UL>10Mbps
LTE
DL:100Mbps UL:50Mbps
384kb/s
HSUPA
6-8Mbps
TD-SCDMA无线技术演进路线
GSM/GPRS/EDGE
171kb/s/384kbps
国家重点实验室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宽带无线通信)
盛敏 杨春刚 msheng@
国家重点实验室
课程的基本信息
• 课程编号: 0142228(专业) • 课程名称:宽带无线通信 • 硕士生选修课 • 课内学时数:46学时 • 上课时间:( 地点:J2-04) • 授课方式:讲课、自学、研讨 • 考试方式:笔试 • 先修课程:移动通信或个人无线通信
1995 2000 2005 HSDPA HSUPA 1xEV-DO 2010 2015 LTE DO Rev C
移动性
1985
商用时间
GSM cdmaOne
高 1G 中
AMPS TACS
E3G 3G
3G增强型
(3G演进型)
IMT-Advanced 4G
2G
WCDMA R99/R4 cdma2000 1X TD-SCDMA R4
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主要的理论和技术,为设计和研究新型无线通信系 统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能就 本课程相关的专题写出有创新的研究报告。
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频电子线路重点知识总结3
第一章绪论1.1 主要设计内容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2. 无线通信系统的类型3. 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和指标4. 无线电信号的主要特性1.2 关键名词解释1. 基带信号:未调制的信号2. 调制信号:调制后的信号3. 载波: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4. 调制: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参数,是载波信号的某一个或者几个参数(振幅、频率或相位)按照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1.3 知识点1. 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P1框图)详细了解一下无线通信系统的促成部分和每个部分的作用1)高频振荡器(信号源、载波信号、本地振荡信号)2)放大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及高频放大器)3)混频和变频(高频信号变换和处理)4)调制和解调(高频信号变换和处理)2. 无线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照工作频率和传输手段分为:中波信号、短波信号、超短波信号、微波信号、卫星通信2)按照通信方式分:全双工、半双工、单工方式3)按照调制方式分:调幅、调频、调相、混合调制4)按照传输发送信息的类型:模拟通信、数字通信3. 无线信号的特性:时间特性、频率特性、频谱特性、调制特性、传播特性4. 无线通信采用高频信号的原因:1) 频率越高,可利用的频带宽度越宽,可以容纳更多许多互不干扰的信道,实现频分复用或频分多址,方便某些宽频带的消息信号(如图像信号 2) 同时适合于天线辐射和无线传播。
5. 调制的作用:1) 通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至高频载波频率,使收发天线的尺寸大可缩小 2) 实现信道的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第二章 高频电路基础与系统问题2.1 主要设计内容1. 高频电路中的元器件2. 高频率电路中的组件2.2 关键名词解释1. 参数效应:在高频信号中,随着信号的提高,元件(包括导线)产生的分布参数效应和由此产生的寄生参数(如导体间、导体或元件与地之间、元件之间的杂散电容,连接元件的导线的垫高和元件自身的寄生电感)。
2. 趋肤效应:在频率升高时,电流只集中在导体的表面,导致有效导电面积减小,交流电阻可能远大于直流电阻,从而是导体损耗增加,电路性能恶化。
无线通信系统概论
第1章 绪论
信号的时间特性要求传输该信号的电路的时间特性 (如时间常数)与之相适应。
2. 频谱特性 对于较复杂的信号(如话音信号、 图像信号等), 用频谱分析法表示较为方便。
0 t
图 1 — 2 信号分解
信号幅度
第1章 绪论
对于周期性信号, 可以表示为许多离散的频率分量 (各分量间成谐频关系), 例如图 1 — 3即为图 1 — 2所 示信号的频谱图; 对于非周期性信号, 可以用傅里叶变换 的方法分解为连续谱, 信号为连续谱的积分。
•
用对自我的永远不满意,来换取顾客 的永远 满意。2 020年9 月22日 星期二 10时40 分29秒 10:40:2 922 September 2020
•
内部审核定期做,系统维持不会错。 上午10 时40分2 9秒上 午10时4 0分10:40:2920 .9.22
•
来料检验照标准,交期品质必然稳。2 0.9.222 0.9.221 0:4010:40:291 0:40:29 Sep-20
第1章绪论音频放大器调制器激励放大输出功率放大载波振荡器天线开关高频放大混频器中频放大与滤波解调器音频放大器话筒本地振荡器扬声器变频器图11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章绪论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就是由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器来完成对接收信号的选择和放大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2 信号、频谱与调制 ➢1.3 本课程的特点 ➢思考题与习题
脆弱的生命需要安全的呵护。10:40:29 10:40:2 910:40 9/22/20 20 10:40:29 AM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20.9.2 210:40:2910:4 0Sep-2 022-Sep -20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 来的。1 0:40:29 10:40:2 910:40 Tuesday , September 22, 2020 不懂莫逞能事故不上门。20.9.2220.9.2 210:40:2910:4 0:29Sep tember 22, 2020
通信 系统
式,例如电话、手机等。
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
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例如使 用同一载频工作的无线电对
讲机就是按这种通信方式工作的。
第1章 绪 论
2.按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法分类
按数字信号码元排列方法分类,通信方式可分为串行传
输和并行传输。
串行传输是指数字信号码元序列按时间顺序一个接一个
地在信道中传输。一般的远距 离数字通信大多采用串行传
输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只需占用一条通路。
并行传输是指将数字信号码元序列分割成两路或者两路
以上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同 时在信道中传输。一般的近距
离数字通信可采用并行传输方式。
第1章 绪 论
1.4 信息及其度量
第1章 绪 论
通常,这些信号是以它的某个 参量的变化来表示消息的。
按照信号参量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分为两类,即模拟信号
与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某个参量与消息相对应而连续取值,
例如电话机话筒输出的语音 信号、电视摄像机输出的电视
图像信号等都属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参量是离散取值的,
例如计算机、电传机输出的信号就是数字信号。
超宽带等技术得到了互补的发 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能
够满足高速率的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满足广域无
缝 覆盖和强漫游的移动性需求,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能够满
足日常通信电话及低速无线网络 的需求,无线局域网能够满
足中距离的较高速数据接入的需求,而超宽带能够满足近距
离 的超高速无线接入的需求。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1.2.2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
模拟通信系统的模型与图1-1所示相仿,其方框图如图1
通信原理第一章
P7
特点:随机性的,无法预知的。
信号:反映消息的电信号。
信息:把消息中的内容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抽象出来。 信息是消息和信号中包含的某种有意义的抽象的东西。
2、信息量:是信息或消息的一种度量。信息的 大小由信息量来衡量。
不同的消息人们对它的反映是不同的,如:下雨、地震
(太阳从东方升起) 下雨:经常发生,不足为奇,信息量小; 地震:不常发生,很惊讶,信息量大。 (太阳从西方升起)
P(x):消息的概率 a :2的整数次幂 P8
信息量的单位的确定取决于底数a:
若对数以2为底时单位是“比特”(bit — binary unit的缩 写);
若以e为底时单位是“奈特”(nat—nature unit的缩写);
若以10为底时单位是“哈特”(Hart — Hartley的缩写)。
数字通信系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单元, 即同步系统。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 步调一致
3、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目前,无论是模拟通信还是数字通信, 在不同的通信业务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数字通信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对通信技 术越来越高的要求,数字通信技术已成为当 代通信技术的主流。
与模拟通信相比,它有如下优点: 1、抗干扰、抗噪声性能好 2、差错可控 3、易加密 4、数字通信设备和模拟通信设备相比,设计 和制造更容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5、数字信号便于计算机处理,数字信号可以 通过信源编码进行压缩,以减少冗余度,提 高信道利用率。 6、易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大,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 越小; 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则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 越大。
信息量:I information ∵ P(x)=1 必然事件 P(x)=0 不可能发生事件 I=0 I=∞
无线网络技术导论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填空选择:第一章绪论填空:1.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 LAN MAN WAN3. ARPAnet4.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5. ALOHANET6. 可以让人们摆脱有线的束缚,跟便捷,更自由地进行沟通7. 协议分层8. 协议9. 应用程序、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10. 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主机至网络层 11. MAC协议单选:1-3 D A C 多选:1 AC 2 ABC 判断:1-4 T F F F第二章无线传输基础填空:1、电磁波2、FCC3、全向的4、天线5、定向6、地波7、衍射8、快速或慢速平面的9、Christian Doppler 10、数据 11、信号12、传输 13、模拟 14、ASK FSK PSK 15、扩频技术 16、大于 17、DSSS FHSS THSS 单选: 1-5 A C C CD 6-7 A B 多选:1 ACD2 ABCD3 BCD4 ABC5 AB6 ABC 判断:1-5 F T T T T 6-10 F T T T F 10-14 F T T T第三章无线局域网填空:1、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2、标准发布3、标准(猜的)4、 IEEE5、基站或接入点6、基础机构集中式拓扑7、 BSSID8、介质9、 MAC10、媒体访问控制11、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12、 11Mbit/s 13、 b14、多载波调制技术 15、 16、 11 17、 csma 18、 sta服务 19、物理20、联结重新联结解除联结分布集成 21、竞争22、 mac协议 23、多个无线网络整体网络 24、四地址 25、、27、动态频率选择传输功率控制 28、发送功率控制过程29、无线局域网中关于快速服务集切换的内容 30、 600Mps31、 32、 WPA 33、 WAPI34、认证框架和可拓展认证/标准安全 35、 WEP36、企业模式单选:1-5 D D C B C 6-10 A B C D A 11-15 C D D D B16-20 B B B C A 21-25 A B A A A 26-30 D A D C D 31-35 C D A C A 36-39 C A C B 多选:1 AC2 CD3 BC4 BC5 AB6 CD7 AB8 AC9 AC 10 ABC 11 ABC 12 BC 13 AC 14 ABC 15 ABC16 AC 判断:1-5 T F T T T 6-10 T F T F T第四章无线个域网填空: 1. 302. IEEE3.4. 无线个人区域网5. 蓝牙6. 基带7. 1 MHz 带宽 8. 散布式网络 9. 超宽带UWB 10. 协议栈 11. 250 kb/s12. 全功能设备,只具有部分功能的设备 13. 设备对象单选: 1-5 C A C D A 6-10 B D A(不确定)A D 11-12 A A多选:判断:1-3 F F T第五章无线城域网填空:1、 2、回程 3、 4、固定宽带无线5、 6、 7、 8、 9、6GHZ 10、2~11GHZ 单选:1 -5 D B B C A 6-8 D B C多选:ABC判断:1、F 2、T第六章无线广域网填空:1、IEEE 2、250km/h 3、OFDM MIMO 4、纯IP第七章移动ad hoc网络填空:1、移动Ad Hoc2、移动Ad Hoc网络单选:B第八章无限传感器网络填空:1、移动Ad Hoc网络(或者分布式网络系统)2、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能量供应模块第九章无线mesh网络填空:1. 移动Ad hoc网络2. 无线多选: ABC 判断: T第十章无线网络与物联网填空:1.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2.无线城市简答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答: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pptx
第1章 绪 论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向未来个人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段,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让我们关注其发展态势, 迎接它的到来。
目前,我国电话网的规模和技术层次均有质的变化,已初 步建成了以光缆为主,微波、卫星综合利用,固定电话、移动 通信、多媒体通信多网并存,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 大容量、 高速度、 安全可靠的电信网。
通常,有线通信亦可进一步再分类,如明线通信、电缆通 信、光缆通信等。无线通信形式较多,常见的有微波通信、 短波通信、 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 散射通信等。
第1章 绪 论
2.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
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 相位, 脉冲 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且直接与消 息相对应的,称为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 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即可以取无限多个 值), 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这里指的某一参量是指我们关 心的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参量,绝不是仅指时间参量。当然, 对于参量连续变化、时间上也连续变化的信号,毫无疑问是模 拟信号,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言信号、亮度连续变化的电视图 像信号等都是模拟信号。
用途
音频、电话、数据终端、长距离导航、 时标
导航、信标、电力线通信
调幅广播、移动陆地通信、业余无线电
移动无线电话、短波广播、定点军用通 信、业余无线电 电视、调频广
播、空中管制、车辆通信、导航、集群 通信、无线寻呼
300MHz~3GHz
100 10cm
特高频
波导
电视、空间遥测、雷达导航、点对点通
UHF 分米波无线电
第1章 绪 论
1.2 通 信 的 概 念
1.2.1 通信的定义
第一章—绪论
8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就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 信系统,如图
同步
信 息 源
编 码 器
加 密 器
调 制 器
信 道
解 调 器
解 密 器
译 码 器
受 信 者
噪声源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9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续)
各部分功能
信源编码与译码:信源编码有两个作用,其一:进行模/数 变换;其二,设法降低数字信号的数码率,即数据压缩。信 源译码是信源编码的逆过程 。 信道编码与译码: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由于噪声, 干扰等的影响,会造成差错。信道编码是在原来的数字序列 中引入某些作为差错控制的码字,以实现自动检错和纠错, 当然这时会降低信息传输速,使数字信号适应信道所进行的 变换称为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目的就是提高通信系统抗干 扰能力,尽可能的控制差错,实现可靠通信 加密与解密(例如交织):为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可 有效的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扰乱,即加上密码,这叫加密。 在接收端就需要对收到的信号进行解密
有线信道:如明线、电缆、光缆信道 无线信道:如短波电力层传播、微波视距传播、卫星中继 信道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
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
15
4 通信系统的分类(续)
按通信工作方式分类
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例 如,广播、遥测、遥控 半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 时进行收发的工作方式。例如,无线电对讲机 全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 作方式。例如,普通电话
10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续)
第一章绪论什么是通信系统?画出数据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图,并简要...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通信系统?画出数据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图,并简要介绍。
(1)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介的总和(2)信源→发送设备→传输系统→接收设备→信宿↑噪声源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3)信源:把各种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信宿:把电信号还原成消息发送设备:匹配信源与传输媒介:调制接收设备: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解调信道:信号传输媒介噪声源:集中表示分布于通信系统中各处的噪声2.试分析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优缺点。
(1)模拟通信系统:以模拟信号为传输对象的传输方式称为模拟传输,以模拟信号来传达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模拟通信,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传输系统。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差不能适应计算机通信的需求(2)数字通信系统:以数字信号为传输对象的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传输,以数字信号来传达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数字通信,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数字系统。
优越性: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多次再生,自动检错、纠错}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便于加密数字通信设备易于大规模集成什么是消息?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基本概念:1.1948年,晶体管的发明与香农定理的提出激起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2.按照信号特征分类,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第二章 练习题1. 信息的概念a) 信息和消息的区别是什么?解:消息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能被通信双方所理解,二是可以相互传递信息是指包含在消息中对通信者有意义的那部分内容消息是信息的载体b) 信息量的定义和单位是什么?解:一条消息包含信息的多少称为信息量定义:当底数分别为2,e 和10时,单位为比特,奈特和哈特莱c)设某信源产生a 、b 、c 、d 四个符号,若各符号的出现相互独立,且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2、1/4、1/8、1/8,试求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解:H =−12log 212−14log 214−18log 218−18log 218=2.5(b)d) 一个离散信号源每毫秒发出4种符号中的一个,各相互独立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4、0.3、0.2、0.1,求该信号源的平均信息量与信息速率。
通信原理ppt 第1章
1.2.2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连续消息→原始电信 号 电信号→连续消息
基带信号→已调信号
已调信号→基带信号
两对重要变换: “连续消息↔原始电信号”,相应器件是信源和信宿。 “基带信号↔已调信号”,相应器件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2.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编码(source coding):一是进行模/数(A/D)转换;二是去除 冗余信息,提高传输的有效性。解码(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 信道编码:进行差错控制,提高传输的可靠性。(详见第8章) 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的本质及原理相似,都是把基带信号加载到高频 载波上。解调是调制的逆过程。(详见第7章) 综上所述,在完成通信的过程中,将涉及以下主要通信技术: “编码、解码、调制、解调” 本书的重点就是介绍这些技术的原理、性能和应用。
1.3 通信系统的分类
通信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常见分类如下。 用导线(如各种电缆) 以基带信号(未经 作为传输媒质。如有 信道中传输的 按信道信号特征分类 按传输媒质分类 按传输方式分类 按通信业务分类 线电视系统等。 调制的信号)作为 是模拟信号。 传输信号的系统。
模拟通信 数字通信 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基带传输 带通传输
表1-1 模拟信号
信号类型与特征 数字信号 特征:信号的取值是离散的 例如:电报机、计算机输出的信号
特征: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 例如:电话机送出的语音信号,摄像机 输出的图像信号等
图1-2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示例
消息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通常由传感器来实现。例如:
话筒(声音传感器)把声音转变成音频信号; 摄像机把图像转变成视频信号; 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把温度转变成电信号。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绪论选择题1. 下列哪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的频率最低?A. 蓝牙B. Wi-FiC. ZigbeeD. RFID答案:D判断题1. 无线通信技术只在近年来快速发展,以前没有应用历史。
答案:错误第二章无线信道传输基础选择题1. 无线信道传输中出现的信道;随机转换为周期变换的方法被称为:A. 等效周期转换法B. 非等效周期转换法C. 均匀随机交替法D. 非均匀随机交替法填空题1. 在无线传输的环境中,由于信号在其传播过程中将受到反射、衍射等影响,因此信号会受到多个路径的传输,称之为多径效应。
答案:多径效应简答题1. 请简述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的传输路径特点。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的传输路径特点是直线传播。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适用于在较为开阔的场合中,由于不具有阻碍、反射、绕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传播损耗小。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难避免多径效应,在城市等复杂环境中,自由空间传播模型不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章无线传输技术选择题1. 下列哪一种无线传输技术属于固定式通信?A. Wi-FiB. WCDMAC. 链路D. 蓝牙答案:C1. 请简述频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频分复用基本上是通过将一条信道分为多个子信道来实现的,每一个子信道都具有不同的载波频率和时间插槽,可以支持多个用户在同一条通信信道中传输信息。
在频分复用中,对于不同频段的信号,发送和接收机通过中继站进行转换。
频分复用技术可以减少重复线路的数量,降低了系统的成本。
同时,它也具有可靠、稳定的传输品质,适用于多种不同的通信标准。
1.1 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构成
16
第五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与混频器
1、非线性电路分析方法:幂级数、开关函数、模拟乘法器、时变跨导、 器件非线性的影响 2、混频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二极管混频电路:平衡式、双平衡式 4、超外差式接收机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5、混频器干扰:镜像干扰、中频干扰、三阶互调干扰 6、混频器的中频选择、二次混频方案 7、接收机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计算 8、接收机方案:超外差、直放式、甚低中频式、镜频抑制方案、数字中频 9、接收机与发射机的性能指标
激励放大
输出功 率放大
载波 振荡器
先调制再功率放大
天线开关
扬 声 器
音频 放大器
解调器
中频放大 与滤波
混频器
高频放大
本地 振荡器
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超外差式接收机
无线电通信调幅广播发射机、接收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高电平调制发射机框图
超外差式接收机框图
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就是由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 器来完成对接收信号的选择和放大。 当信号频率改变时, 只要相应地改PAM,PPM(UWB),PCM(PSTN)
1.3 线性VS非线性
非线性电路不满足组叠加定理 非线性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电子线路工作于非线性状态,因此存在与线性电子线路不同的分析
方法 解析法:幂级数分析方法,指数函数分析方法,折线法 时变参量分析方法:时变跨导电路分析,模拟乘法器电路分析,
第四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质量指标 增益:电压增益、功率增益、增益的分贝表示 通频带:半功率点、3dB带宽 选择性:矩形系数(Kr0.1和Kr0.01)、抑制比 工作稳定性:增益、通频带和选择性三个参数的稳定性。 噪声系数:单级、多级
通信原理第1章 绪论
I0 I1 I2 I3 log2 4 2 b
评注 概率相同,每个符号蕴含的信息量也相同;
二进制的每个码元含 1 (b) 四进制的每个码元含 2 (b)
每个四进制符号可用 2 个二进制符号表示。
推广:M进制的每个码元含 log2M (b)
2.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信源中每个符号所含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 设
按传输方向和时间划分
单工通信:
发端 信道 (a) 单工方式 发端 (A) 信道 收端 (A) (b) 半双工方式 发端 (A) 收端 (B) 收端 (B) 发端 (B) 收端
(单向)
半双工通信:
(双向、不同时)
全双工通信:
(双向、同时)
收端 (A)信道A 信Fra bibliotekB发端 (B)
(c) 全双工方式
H与热力学中的熵形式一样,故称为信源的熵。
M
例
【1-3】 四进制信源(0,1,2, 3), P(0)=3/8, P(1)= P(2)= 1/4, P(3)=1/8, 试求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解
1 H p ( xi ) log 2 p ( xi ) i 1
M
1 I log 2 P( x)
x1 , , x i , , x M P ( x ), , P ( x ), , P ( x ) 且 i M 1
P( x ) 1
i i
M
则 统计独立的M个符号的离散信源的平均信息量为
1 H p ( xi ) log 2 (b / 符号) p ( xi ) i 1
RB B
(Baud/Hz)
Rb b B
b log 2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足够的系统容量:
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能力、高保密性 能和高质量的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其无线传输技术 (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RTT) 提出了以下要求。
由美国为响应ITU无线传输技术方案 征集活动而专门成立的无线传输技术评估 组TIATR 45.5提出。代表厂商为高通、摩 托罗拉、北方电讯、朗讯和三星电子等。
(3)TD-SCDMA:
由我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CATT) 提出,是CATT的TD-SCDMA与西门子的 TD-CDMA先进技术的合并。代表厂商为 CATT和西门子。
① 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业务: 室内环境至少2Mbit/s; 室内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it/s; 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it/s; 卫星移动环境至少9.6kbit/s。
② 传输速率能够按需分配。 ③ 上下行链路能适应不对称需求。
1.2 IMT-2000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将为用户提供高速数 据传输、Internet访问、移动视频业务和多 媒体服务,同时支持全球漫游特性。
(10)设计了两类码复用业务信道:
基本信道用于传送语音、信令和低速 数据,是一个可变速率信道;补充信道用 以传送高速率数据,在分组数据传送上应 用了ALOHA技术,改善传输性能。
(11)在同步方式上CDMA 2000与IS-95 相同,基站间同步采用GPS方式。
1.2.3 TD-SCDMA
TD-SCDMA标准由中国无线通信标准 组织(CWTS)提出,目前已经融合到了 3GPP关于WCDMA-TDD的相关规范中。
多址接入方 式
双工方式
载频间隔 (MHz)
码片速率 (Mchip/s)
帧长
WCDMA DS-CDMA FDD/TDD 5
3.84 10ms
CDMA 2000 MC-CDMA FDD 1.25 / 3.75
1.2288 / 3.6864 20ms
TD-SCDMA DS-CDMA TDD 1.6
1.28 10ms(含两个子帧)
1.2.2 CDMA 2000
CDMA 2000体制是在IS-95标准基础上 提出的3G标准。目前,其标准化工作由 3GPP2来完成。
系统的核心网基于ANSI-41,并保持 与ANSI-41网络的兼容性,同时,通过网 络扩展方式提供在基于GSM-MAP的核心 网上运行的能力。
CDMA 2000的电路域继承2G IS-95 CDMA网络,引入以WIN为基本架构的业 务平台。分组域是基于Mobile IP技术的分 组网络。无线接入网以ATM交换机为平台 提供丰富的适配层接口。
TD-SCDMA具有以下特点:
(1)信号带宽为1.6MHz; (2)码片速率为1.28Mchip/s; (3)采用智能天线技术,提高了频 谱效率;
(4)采用同步CDMA技术,降低上 行用户间的干扰和保持时隙宽度;
(5)接收机和发射机采用软件无线 电技术;
(6)采用联合检测技术,降低多址 干扰;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商业上取得了 巨大的成功,但其如下的弊端也日渐显露 出来:
(1)频谱利用率低; (2)业务种类有限;
(3)无高速数据业务; (4)保密性差,易被窃听和盗号; (5)设备成本高; (6)终端体积大、重量大。
为了解决模拟系统中存在的这些根本
性技术缺陷,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 这就是以GSM和IS-95为代表的第二代移动 通信系统,应用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 期至今。
1.1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模拟制式的蜂 窝移动通信系统。应用时间是20世纪70年 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是美 国的AMPS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和后来的改 进型TACS(总接入通信系统)等。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
用频分复用(FDMA)模拟制式,语音信 号使用模拟调制,每隔30kHz/25kHz为一 个模拟用户信道。
TD-SCDMA GPS或者网络同步方 式
闭环功控:0~ 200Hz;
外环功控
接力切换
AMR
解调方式 编码方式 调制方式
WCDMA
CDMA 2000
导频辅助的相 导频辅助的相干解
干解调方式
调
卷积码/Turbo码 卷积码/Turbo码
上行:HPSK 下行:QPSK
上行:BIT/SK 下行:QPSK
TD-SCDMA
地提供多种业务,并根据不同的业务
质量和业务速率分配不同的资源。同
时对多速率、多媒体的业务,可通过 改变扩频比(对于低速率的32kbit/s, 64kbit/s,128kbit/s的业务)和多码 并行传送(对于高于128kbit/s的业务) 的方式来实现。
(6)上下行快速、高效的功率控制 大大减少了系统的多址干扰,提高了 系统容量,同时也降低了传输的功率。
TD-SCDMA核心网基于GSM/GPRS网 络的演进,保持与GSM/GPRS网络的兼容 性。核心网络也可以基于TDM ATM和IP 技术,并向全IP的网络结构演进。
TD-SCDMA采用的关键技术有智能天 线、联合检测、多时隙CDMA、DSCDMA、同步CDMA、信道编译码、交织 和接力切换等。
(6)在下行信道传输中,定义直扩 和多载波传输两种方式,码片速率分 别为3.6864Mchip/s和1.22Mchip/s; 多载波方式能很好地兼容IS-95网络。
(7)支持F-QPCH,可延长手机待 机时间。
(8)核心网络是ANSI-41网络的演 进,并保持与ANSI-41网络的兼容性。
(9)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
导频辅助的相干解调。
(3)接入方式:
DS-CDMA方式。
(4)三种编码方式:
在话音信道采用卷积码(R=1/3,K=9) 进行内部编码和Viterbi译码;在数据信道 采用ReedSolomon编码;在控制信道采用 卷积码(R=1/2,K=9)进行内部编码和 Viterbi译码。
(5)适应多种速率的传输,可灵活
国际电信联盟(ITU)于1985年提出 了当时称为未来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系统 (Futur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PLMTS)。
1996年更名为国际移动通信-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2000,IMT-2000), 意即该系统工作在2 000MHz频段,最高业 务速率可达2 000kbit/s,预期在2000年左 右得到商用。
(7)核心网络基于GSM/GPRS网络 的演进,并保持与GSM/GPRS网络 的兼容性。
(8)基站之间无需同步。因基站可 收发异步的PN码,即基站可跟踪对 方发出的PN码,同时移动终端也可 用额外的PN码进行捕获与跟踪,因
此可获得同步,支持越区切换及宏分 集,而在基站之间无需进行同步。
(9)支持软切换和更软切换,切换 方式包括三种,即:扇区间软切换、 小区间软切换和载频间硬切换。
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 代表是美国的DAMPS系统IS-95和欧洲的 GSM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
种类型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能实现全球 无缝覆盖,具有全球漫游能力,与固定网 络相兼容,并以小型便携式终端在任何时 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种类通信的系统。
由于其诸多优点,全世界各个运营商、
3G频谱划分 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的重要性 WCDMA网络规划的特点 未来无线通信网络的演进
本章重点 三种3G CDMA技术的特点和区别 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特点
学习本章目的和要求
了解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 信系统的特征
了解WCDMA,CDMA2000,TDSCDMA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了解3G频谱划分情况 熟悉WCDMA网络规划的特点
两部分,分别完成电路型业务和分组型业 务。
UMTS的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 基于ATM技术,统一处理语音和分组业务, 并向IP方向发展。MAP技术和GPRS隧道 技术是WCDMA体制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核 心。
WCDMA具有以下特点。
(1)调制方式:
上行为HPSK,下行为QPSK。
(2)解调方式:
(7)多时隙,具有上下行不对称信 道分配能力,适应数据业务;
(8)用接力切换,降低掉话率,提 高切换的效率;
(9)核心网络基于GSM/GPRS网络 的演进,并保持与它们的兼容性;
(10)基站间采用GPS或者网络同步 方式,降低基站间干扰。
1.2.4 三种主要技术方案的比 较
表1-1 三种主要技术方案比较
对于运营商来说,无线网络规划是一项至 关重要的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物力和人力。对于制造商来说,必须提供 易于规划和优化的产品和相应的工具,才 能使得产品具有竞争力。
基站同步方 式 功率控制
切换方式
语音编码
WCDMA 不需要
CDMA 2000
GPS/GLONASS同 步方式
快速闭环功 控:1500Hz;
外环功控
快速闭环功控: 800Hz;外环功控
扇区间软切换、 小区间软切换 支持软切换和更软 和载频间硬切 切换 换
AMR
8k/13k QCELP / 8k EVRC
网络优化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在已有的网络资源条件下, 调整网络参数和设置,使得网络的性能达 到最佳,满足用户的要求。
因此,可以说,网络规划与优化是在 网络建设和运营的不同阶段,保证网络综 合指标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手段。
本章内容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IMT-2000系统概述 三种3G系统简介、比较
1.2.1 WCD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