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成本计算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 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 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 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 人工0.2, 机器0.3 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0.5*3 +0.6*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0.2*3 +0.3*2)实际成本= 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区别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CO11N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 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机器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3 +*2) 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3* +*3 +*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3 +*2)实际成本= 20*( 2*+3* +*6 +*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标准成本估算
sap标准成本估算
SAP中的标准成本估算通常涉及到以下步骤:
1.确定物料的标准价格。
在会计年度或新季度开始时,为物料创建标准成本估算,该标准成本估算将在整个会计年度或整个季度内保持有效。
在此期间,该标准成本估算不可更改。
2.创建标准成本估算。
SAP中半成品及产成品采用标准价,启用物料分类账之后,不能直接通过MR21更改物料价格,需要通过CK11N 估算标准成本,然后再通过CK24发布。
新增成品或半成品物料时,也需要通过CK11N和CK24发布标准价格,否则SAP无法实现实际成本组件划分。
3.更新标准成本估算。
如果需要更新标准价的物料太多,可以通过CK40N批量发布。
对于涉及重复制造的标准物料成本估算,需要在物料主数据的MRP视图中进行相关设置。
4.发布标准成本估算。
在数量结构中,可以手动指定BOM及工艺路线,或者是录入生产版本,以估算特定BOM和工艺路线的成本。
在评估物料成本后,如果没有问题,直接保存即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SAP的标准成本估算可能会根据具体的版本和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SAP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 人工,机器 8.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3 +*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3* +*3 +*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3 +*2)实际成本= 20*( 2*+3* +*6 +*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成本核算说明
• 标准值:
投入量: 1 R/S 直接人工摊权数:2.62 ZY
成本 中心
作业类型: 直接人工
工作中心公 式
计划的人工作业价格 :3¥/ZY
投入量: 5 R/S
备注:以直接人工为例计 算作业成本,其他直接生
作业成本:
产部门及剩下三种作业成 3× 2.62 × 5= 39.3¥
本计算方法类似。
17
SAP成本计算说明_工、费成本核算
一个大的生产订单按生产工艺不同,会经转不同的工作中心(制一科、 制二科、制三科)而分成三个小生产订单,并按此归集耗用材料的实 际成本和应承担的费用;
4
SAP成本计算_成本计算过程
预算产量更 换为实际产
量
实际产量 ×
BOM标准量 ×
预算单价
实际产量 ×
预算人工 或制费
目标成本
预算成本
SAP 成本计算
BOM 展开 材料耗用量*单价
实际 领料
量
月末实 际物料 价格
标准批量 A
取自物料 主数据视 图的批量 成本核算
栏位
期间工、费
工、费的价格 (作业价格)
C=D/E
作业成本 / 作业量
D
E
分摊权 数B
取自工艺路 线上的直接 人工、折旧
等栏位
A
B
D
备注:例如分摊到某品项的直接人工(费用)= 该品项的标准批量*分摊权数 * 所属生产部门人工费用
900001 直接人工
900003 固定费用作业
900002 折旧作业
900004 变动费用作业
工艺路线:指定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每步所需的每个工序的顺序。工艺路
线包含有执行每个工步的工作中心的信息,也包括每个工序执行
SAP成本核算步骤简介
SAP成本核算步骤简介SAP(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是一种计算机软件系统,专门用于企业资源规划(ERP)和数据分析。
在现代企业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用于追踪和掌握企业的成本支出情况。
本文将介绍SAP成本核算中的基本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软件系统。
第一步:创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SAP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用于组织和分类企业的成本。
在SAP系统中,您需要创建成本中心,并为其指定适当的命名和编号。
这有助于在核算过程中更好地跟踪和分析不同成本中心的开支情况。
第二步:定义成本要素成本要素是指影响企业成本的各种因素,比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
在SAP系统中,您需要定义这些成本要素,并为其分配适当的代码。
这样一来,您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和跟踪不同成本要素的开支。
第三步:设置成本计算周期成本计算周期决定了SAP系统在何时进行成本核算。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设置特定的成本计算周期,比如每月、每周或每天。
通过这种方式,您可以定期获取最新的成本核算数据,以便及时进行分析和决策。
第四步:记录成本发生在SAP系统中,您需要记录不同成本发生的情况。
这包括人工成本、物料采购、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支出。
通过准确而及时地记录这些成本信息,您可以更好地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各个成本要素的开支情况。
第五步:执行成本分配成本分配是将成本分摊到相应的成本中心或成本要素的过程。
在SAP系统中,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分配规则和比例。
通过执行成本分配,您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不同成本要素对各个成本中心的影响程度。
第六步:计算和报告成本在完成成本核算之后,SAP系统会根据您预先设定的计算规则自动计算各个成本中心或成本要素的开支情况。
您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的报表和图表来查看和分析这些成本数据。
这样一来,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成本结构和开支趋势。
第七步:分析和优化成本成本核算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和报告企业的开支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和优化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SAP_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 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 * 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 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 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 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 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 机器0.3 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50_ * ( 2*2+3*3 +0.5*3 +0.6*2) 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20*( 2*2+3*3 +0.2*3 +0.3*2) 这里是用入库的数量* 每一个的成本实际成本=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成本核算步骤
SAP成本核算步骤1.SAP系统设置首先,需要在SAP系统中进行一些设置,包括创建公司代码、定义财务组织结构、配置成本要素和成本中心等。
这些设置将为后续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
2.成本组织结构建立在SAP系统中,可以建立成本中心、成本对象和成本要素等组织结构。
成本中心是成本的发生地,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成本要素则是成本的分类标准。
建立成本组织结构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前提。
3.成本单价和成本计算建立成本单价是指在SAP系统中设定原材料、加工费用等成本项目的单价。
成本计算是指根据成本要素和成本对象,通过SAP系统对成本的分摊和计算。
成本单价和成本计算是成本核算的核心步骤。
4.成本分配和分配规则成本分配是将一部分成本从一个成本对象分摊到其他成本对象的过程。
在SAP系统中,可以定义成本分配规则,确定成本分配的方法和分配的依据。
5.成本核算和报告在SAP系统中,可以进行成本核算和报表生成。
成本核算是对成本发生和分配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的过程,报表生成则是根据成本核算结果生成各类财务报表和成本分析报告。
6.成本控制和优化成本控制是指通过SAP系统监控和控制成本的发生和分配情况。
在SAP系统中,可以设置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规则,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从而对成本进行优化和管理。
7.成本核算的整合SAP系统还可以与其他模块进行整合,例如物料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等。
通过与其他模块的整合,可以实现物料成本、供应商成本、销售成本等的一体化核算和管理。
8.成本核算的审计和合规最后,需要对成本核算进行审计和合规检查。
SAP系统提供了成本核算的审计功能和合规检查功能,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合规与风险管理。
总结起来,SAP成本核算的步骤包括系统设置、成本组织结构建立、成本单价和成本计算、成本分配和分配规则、成本核算和报告、成本控制和优化、成本核算的整合,以及成本核算的审计和合规。
通过这些步骤,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核算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SAP成本核算步骤
SAP成本核算步骤1.定义成本元素:成本元素是组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最小单元,例如材料、人工和费用等。
在SAP系统中,需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和需求来定义成本元素,包括成本元素编号、名称、单位等。
2.创建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组织内各个部门或单位的成本管理单位。
在SAP系统中,需要创建成本中心来跟踪和分配成本。
成本中心的创建包括设置成本中心编号、名称、上级成本中心等。
3.设置成本元素组:成本元素组是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成本元素的集合。
在SAP系统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本元素组,以便于成本核算的管理和分析。
设置成本元素组需要指定成本元素组编号、名称、包含的成本元素等。
4.定义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组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最终目标,可以是产品、客户、订单、项目等。
在SAP系统中,需要定义成本对象以便于跟踪和分析成本。
定义成本对象包括指定成本对象编号、名称、账户等。
5.制定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是根据预定的成本目标和预算制定的计划。
在SAP系统中,可以制定成本计划,包括材料、人工和费用等方面的成本计划。
制定成本计划需要根据成本中心和成本对象等关键信息确定计划金额和时间范围。
6.记录成本发生:成本发生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工时记录、费用发生等。
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记录成本发生,如采购订单、时间记录、费用报销等。
记录成本发生需要指定成本中心、成本对象、成本元素等关键信息。
7.计算实际成本:在SAP系统中,可以根据成本发生的记录计算实际成本。
实际成本的计算涉及成本的累计、分配和核对,以便于对成本进行控制和分析。
在计算实际成本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中心、成本对象、成本元素等要素。
8.制定成本分析报告:成本分析报告是对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的结果。
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成本报表来生成成本分析报告,包括成本中心报表、成本对象报表等。
成本分析报告可以帮助组织管理层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9.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对成本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SAP成本计算
SAP成本计算SAP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使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一致点: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者产成品科目。
SAP不一致,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假如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者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 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二、成本计算流程1. Product cost 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与存货计价的参照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1)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向工单发料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DR: 物料消耗科目(P&L)CR: 存货( 如RM)物料消耗科目由于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注意这一规律,假如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
SAP-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 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 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 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 人工0.2, 机器0.3 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0.5*3 +0.6*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0.2*3 +0.3*2)实际成本= 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 标准成本 计划成本 目标成本 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 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 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 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元;移动平均价-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 人工,??机器 8.??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 50_ * ( 2*2+3*3 +*3 +*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 50*( 2*+3* +*3 +*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 20*( 2*2+3*3 +*3 +*2)实际成本= 20*( 2*+3* +*6 +*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成本计算过程
1月20日SAP 产品成本计算流程SAP 计算产品成本得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得流程。
一、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得不同点:1、常规成本计算得方法就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2、常规成本计算得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二、成本计算流程1、 Product cost 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得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与存货计价得参照2、产品成本计算涉及得日常操作1) 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向工单发料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DR: 物料消耗科目(P&L)CR: 存货( 如RM)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瞧。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区别
SAP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CO11N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C(3个);2.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 50件;7.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机器0.38.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50_ * ( 2*2+3*3 +0.5*3 +0.6*2)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50*(2*1.5+3*2.6 +0.5*3+0.6*2)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20*( 2*2+3*3 +0.2*3 +0.3*2)实际成本=20*( 2*2.2+3*2.5 +0.2*6 +0.3*5)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_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
SAP 关于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1)标准成本=标准价* 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S * BOM上的物料数量等到标准价,一般来讲我们是通过T-code 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
(2)目标成本=标准价* 实际量,标准价同(1),实际量的来源于T-code CO11N 的报工后的工时得到。
所以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一定要去查一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 实际量,因为你是采用标准价,所以出入库都是标准价格,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但是在CO88结算后会结算出产品差异,即标准价+差异=实际价格。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生产订单计划生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全面预算和计划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核算的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在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的计算如下:1、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物料的数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源于MM模块;2、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3、制造费用:等于本张订单耗用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实际成本同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进行成本控制。
假定下面的场景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C(3个);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50件;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 机器0.3 8. 入库数量为20件标准成本=50_ * ( 2*2+3*3 +0.5*3 +0.6*2) 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计划成本=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目标成本=20*( 2*2+3*3 +0.2*3 +0.3*2) 这里是用入库的数量* 每一个的成本实际成本=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SAP 标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计算公式
目标成本:成本控制的参照物,它与实际成本有相同的成本核算项目,便于成本分项控制。
SAP成本管理常用的目标成本版本OKV6有三种:目标成本版本0:以目前标准成本估算为参照去控制实际成本;目标成本版本1:以计划成本/初步成本估算为参照去控制实际成本;目标成本版本2:以目前标准成本估算为参照去控制计划成本。
所以目标成本的计算实际上是按照订单实际收货的数量展开的,而目标收货的数量和金额是在订单差异计算后产生的,所以成本分析的时候特别注意。
计划成本:?SO的计划成本是SO创建时自动计算产生的成本;订单的计划成本是订单保存或下达时自动计算产生的成本。
实际成本:实际领用的材料成本+订单确认或作业类型过帐CK21N产生的费用。
标准成本:按标准生产批量以当期标准成本估算为计算基准所得到的成本。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所谓当期成本估算为计算基准就是以最近一次发布标准价格????由于有些作业对应的工时计算是跟生产订单表头总数量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公式里面区分开:作业1和数量有关系,作业2和数量没有关系,主要由工作中心作业类型公式码决定。
成本公式:XX成本=组件价格/价格单位*?数量+作业2价格+作业1价格*数量组件数量=BOM组件数量*表头物料批量/表头基础数量作业数量=途程作业标准值/基础数量/作业分割*表头物料批量(注:如果作业加价单位和工时计量单位不一样,公式还会考虑换算系数,数量根据批量展开BOM或途程就好了,如果SAP连这点都算错了,那它就不是ERP NOBER ONE了)不管哪个成本,计算的公式都是一样的,只是由于取价变式的取价顺序不一样或取价时间点的不一样导致的价格不一样,由于BOM和任务清单(途程)展开时间不一样导致的数量不一样,由于批量不一样导致的单位作业2成本的差异导致的。
保存时。
????当然,从替代工厂领料等特殊采购类型的,计划、标准、目标成本的取价是以本工厂的价格计算的,而实际成本按发料工厂计算的。
SAP系统成本核算情况
SAP系统成本核算情况我司在SAP系统中成本核算情况⼀、SAP成本核算⽅法物料计价:物料收货平时按标准价格核算,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价的差异、发票结算价与采购订单价格的差异,记账到采购差异科⽬、物料;物料发货平时按标准价格核算,⽉末按加权平均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实际价格计算如下:发出价格= (期初标准成本+期初差异)+(本期收⼊标准成本+本期形成的差异)期初数量+本期收⼊数量期末根据系统实际库存,按发出材料单价及期末库存数量应承担的标准成本、差异。
成本核算⽅法:分步法中的平⾏结转分步法辅之以分批法(主要是新产品试制阶段,缺少BOM 表采⽤向⽣产订单投料)结合,我司成本核算基于物料,按订单⽣产,⽣产订单⽣产过程中的全部的成本费⽤将归集到该物料。
按⽣产步骤分为结构下料→结构件油漆前→结构件油漆后→总装⽣产定单。
每步骤按⽣产订单完⼯⼊库,后⼀步骤需⽤时再投⼊,成本按平⾏结转⽅式。
⼆、SAP成本核算内容◆产品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制造费⽤、折旧费⽤、下脚料、废品损失成本六项。
1、直接材料:制造产品⽽投⼊⽣产能直接归集到⽣产订单项下的原料;2、直接⼈⼯:直接参与订单⽣产作业的⼈⼯发⽣的劳⼯报酬(⼯资、福利、社保、公积⾦等应付职⼯薪酬核算的项⽬)可直接记⼊订单成本;3、制造费⽤:产品成本除直接材料、直接⼈⼯、折旧外的各项费⽤,包括制造分⼚管理费⽤、间接⼈⼯、⾮BOM领料的辅助材料、折旧、⽔电费、修理费及其它费⽤;4、折旧费⽤:直接⽣产⽤的固定资产的折旧;5、下脚料:结构下料时产⽣的下脚料,售价与成本价的差异。
6、废品损失:归集⽣产过程中发⽣的材料费⽤(⾃制件)及⼯费。
◆费⽤归集核算我司按照企业组织结构设置了成本中⼼,对发⽣于各成本中⼼的成本费⽤进⾏核算和控制,成本中⼼分为制造费⽤、管理费⽤、销售费⽤类制造费⽤类:每项费⽤科⽬系统设置对应到相应的产品成本要素,⽉末对成本要素进⾏归集,按各成本要素的作业量计算出直接⼈⼯、折旧费⽤、制造费⽤的实际单位价格,将实际与计划作业价格差异记⼊到物料的成本中。
SAP软件生产订单的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的介绍
SAP软件生产订单的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介绍什么是生产订单的标准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目标成本,我想做成本会计的应该很熟悉,计算公式简单表示如下。
标准成本= 标准价格* 标准数量+ 作业价格* 标准数量计划成本= 计划价格* 计划数量+ 作业价格* 计划数量实际成本= 实际价格* 实际数量+ 作业价格* 实际数量目标成本= 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 作业价格* 实际数量这些计算公式并不复杂而且结构都是一样的,只是价格和数量的取值不一样,但在SAP软件中是如何灵活配置计算出这些成本的,我认为还是挺复杂的,所以本文通过一个离散制造业的例子介绍下这几个值在SAP软件中的计算逻辑和配置方法并在系统中演示下这几个值的计算过程。
假设有如下业务场景:某公司生产的产品为ML-FERT-R300,生产1个这产品需要用到1个原材料ML-ROH-R100和需要经过一道工序,经过这道工序需要消耗人力工时30MIN,机器工时60MIN ,每批产品调机工时60MIN。
其中机器作业价格:30/H,人工作业价格:20/H,调机设置作业价格50/H。
现在工厂要正式批量生产这个产品,首次生产的批量为80个,这个产品使用的是标准成本,所以正式生产一般需要先计算出这个产品的标准成本,生产订单生产完成后,产品入库要使用标准成本核算。
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般需要先建立这个产品的BOM和工艺路线等等,关于产品标准成本的计算逻辑可以参考我的如下文章:SAP CO模块产品成本控制配置及操作详解产品的标准成本计算和发布完成后,就可以在SAP软件中创建生产订单了,通过CO01创建,创建生产订单或下达后(由配置决定计算的时间节点),系统会自动计算出生产订单计划成本,当生产订单有发料或报工后,系统立即更新这生产订单的实际成本,当生产订单有产出时,系统会计算这生产订单的目标成本,注意目标成本只有有产出时才能计算,它的实际数量是指收货到仓库的数量。
sap 标准成本取值逻辑
SAP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为产品设定的一个预计成本。
在SAP系统中,标准成本的取值逻辑是根据物料主数据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中心、服务订单、委外订单、生产订单等数据自动计算得到的。
具体来说,标准成本的取值逻辑如下:
1. 成本计算方法:标准成本根据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如果选择了“标准成本=实际成本+差异”,则标准成本包括实际成本加上差异的预计值。
2. 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SAP系统中的一种组织单位,用于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
标准成本与成本中心相关联,可以通过设置成本中心来归集生产成本,并在后续的成本核算中分配到产品上。
3. 服务订单:服务订单是一种用于归集和分配非生产性成本的订单类型。
在SAP系统中,服务订单用于归集与产品生产无关的成本,如行政费用、销售费用等。
将这些成本分配到产品上时,可以通过服务订单与标准成本的关联来实现。
4. 委外订单和生产订单:委外订单和生产订单是用于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的订单类型。
在SAP系统中,可以通过委外订单和生产订单来归集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生产成本,并将这些成本分配到产品上。
在此过程中,标准成本与委外订单和生产订单相关联,以确保成本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除了以上几个因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SAP标准成本的取值,如税率、汇率、折旧方法等。
这些因素需要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以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总之,SAP标准成本的取值逻辑是根据物料主数据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中心、服务订单、委外订单、生产订单等数据自动计算的,需要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以确保标准成本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月20日SAP 产品成本计算流程SAP 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有三种,按期间计算成本,按工单计算成本,按销售单(sales order)计算成本。
其中,按工单计算成本最为常见,很多公司采用,我们也以此为例说明SAP产品计算的流程。
一、 SAP产品成本计算与常规成本计算的不同点:1.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是月底一次性计算,但SAP提供在工单建立时就可计算出目标成本。
公司日常业务操作,比如发料,报工时等,成本会立即计入工单之中,即时性较好,标准术语叫Simultaneous Costing.2. 常规成本计算的方法在发料时,将物料从原材料(RM)科目转到在产品(WIP),收料时再转到半成品或产成品科目。
SAP不同,发料时先计入损益科目,月底结算如果工单没有全部收货,或技术上做完成处理,表法工单没有完成,WIP被计算出来,否则表示工单完成,没有WIP, 就只有差异了。
公式如下:WIP = GR of MO – Delivery cost of MO二、成本计算流程1. Product cost planning通过成本计划,物料的标准成本被计算出来,以此作为物料价格和存货计价的参照2. 产品成本计算涉及的日常操作1)Goods issue to production order向工单发料工单发料在FI模块中会产生如下凭证:DR: 物料消耗科目(P&L)CR: 存货( 如RM)物料消耗科目因为属于P&L,因此在CO中属于 Primary cost element,发料会产生CO文件,如下所示:DR: 物料消耗科目 - 工单 (工单作为成本分配对象 true cost assignment object)注意这一规律,如果数据从FI传递到CO,则在CO中只存在单边凭证(one-sided entry). CO凭证可用KSB5查看。
2) Activity Confirmation 报工时生产性成本中心(Product cost center)会向工单提供作业,比如人工、机器工时等。
通过报工时,成本从生产性成本中心转移到工单中。
CO的分录如下:DR: 次级成本要素(类型为43)- 工单CR: 次级成本要素 - 成本中心3)费用过账到成本中心SAP 有不同类型的成本中心,比如生产型、管理型,或为分配需要设立的虚拟成本中(dummy cost center). 费用过账会同时产生FI文件和CO文件。
4) Goods Receipt from the production order 工单收货根据产成品的标准单价,将成本从工单转入会计的产成品科目,同时产生FI文件和CO文件:FI文件的分录为:DR: 产成品 / 半成品等CR: 物料消耗科目CO文件为: CR: 物料消耗成本要素3. 期末结算处理1)Allocation from service and administrative cost centers to manufacturing overhead pool (also cost centers) 从管理性等成本中心将成本转到生产成本中心成本中心归集的费用可能要从一个成本中心转到另一个成本中心,最后分配给工单,或从成本中心直接分配给工单,所用的方法有:- Cost center assessment and distributions- Direct activity allocation2)重新计算成本中心的作业价格(KSII)刚才提到过,成本中心会有费用从FI计入,或从其他成本中心用分配/分摊/直接分配等方法计入,这是它的借方,报工时则会用类型为43的成本要素转出,这是它的贷方项,如果作业价格定得准确的话,借方- 贷方会大体平衡,但一般不会为0,而有差异,这个差异用SAP术语(其实也是财务的术语)叫under-absorption 或over-absorption。
因为作业价格事先计划的出入,需重新计算一次。
3)按实际价格重估工单(CON2)作业价格重新计算后,用此事务码将差异分配给工单。
4)计算制费(CO43),计算WIP(KKAO),计算差异(KKS1)实际上这是三步,因为不想看起来步骤太多,就放一起了。
SAP在计算制费后,根据工单的状态确定是WIP还是差异。
如果工单状态为DLV或TECO,表示工单已完成,没有WIP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就是工单成本差异(variance),否则表示工单没有完成,工单转入之成本出成品转出成本之差异仍为WIP。
SAP计算出WIP或差异后,并不会立即生成FI凭证,需等到下一步工单结算才正式产生。
产生的凭证如下所示:WIP会计分录:DR: WIP Inventory (BS)CR: WIP Offset (P&L)也可能借贷方相反,表示WIP减少。
如果工单在几期仍没有完工,则WIP会被反复计算,按这一对对应科目自动过账。
差异的FI分录为:DR: Production Variances (P&L) (Unfavorable)CR: Material Consumption (P&L)5)工单结算(CO88)工单结算的作用就是将上步WIP或差异的分录实际过账到FI模快。
以上步骤,如果您都能理解为什么,则您已洞悉SAP成本计算的流程和机制了。
12:12 |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SAP FICO1月13日SD Condition的存储机制1. 定义Condtion table,系统将产生对应的表,表名为AXXX。
如:定义三个条件表对应的表为A997/A998/A999,用 SE12可以查看表的定义2. Condition record数据则存放在表KONP中。
3. Condition维护及查看: VK11 / VK12 / VK134:29 |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SAP SD1月11日CO01 - Maintain Controlling AreaControlling Area是CO模块的基本单位,配置的基本内容包括:1. 维护controlling area2. 激活需要使用的模块,如cost center3. 将company code分配给controlling areaMenu path: (tx: OKKP)1) 进入下面所示界面,选择Maintian Controlling Area行,双击进入Overview 界面。
2) 点击New Entries按钮新增一个controlling area,本例为9999。
Notes:a) CoCd -> Co Area: SAP有两种选择: 1) controlling area与company code 相同,即一对一关系,2)每一个controlling area包括几个company code,即一对多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跨公司成本核算。
b) Currency type:如果CoCd与Controlling area一一对应,则currency type 只有10,否则,系统会有多种选择。
c) Chart of account & fiscal year variant指定Controlling area所要用的COA与Fiscal year variant. 如果一个conttrolling下有多个company code,则所有的company code的COA必须相同。
另外,company code可以与controlling area有不同的fiscal year variant,但normal period必须相同。
同时,在CO中,如果有多个special period,交易只会记入第一个special period之中。
d) Cost center standard hierarchy: 指定controlling area的cost center hierarchy, 只有在指定后,才可建立成本中心。
3) 双击左边Activate components文件夾,设置需Activate的组件。
注意Profit Analysis 不能在此激活,这里只是显示,以后的文章会说明CO-PA如何激活。
Currency與Variances的設置與期間相關:4) 双击左边Assignment of company codes将company code分配给controlling area. 一个controlling area可对应多个company code。
本例设置公司代码9999与controlling area 9999对应。
注意事项如果用以下menu path进入controlling area设置,则不能设置cost center standard hierarchy,也不可以activate components,不可以assign company code。
需要再用其它t-code来完成这些操作。
(tx: OX06)END OF DOC.12:18 | 添加评论| 固定链接| 写入日志| SAP FICO1月8日FI01- FI中的组织单位一. FI的组织架构FI的组织架构分为四个层次,如下表所示组织单位Organizational Unit 强制性ObligatoryClient Obligatory (必须)Company Optional (可选)Company Code Obligatory (必须)Business Area Optional各组织单位的作用简要说明如下:1) Client – Client是系统中最高层次的组织单元,每一Client有自已独立的主档数据和交易数据。
配置Client是必须的。
2) Company - Company是会计中的一种组织单位,代表根据某个国家的商业法律要求而设立的商业组织。
A company is an organizational unit in Accounting which represents a business organ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ommercial law in a particular country.在SAP中,合并报表的功能是建立在company的基础之上的。
Consolidation functions in financial accounting are based on companies.3) Company Code –Compnay code是FI的最基本组织单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就是在company code层面上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