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上古诗词鉴赏汇总 (列表2019年12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鉴赏清单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鉴赏清单全一、古诗鉴赏本部分内容为《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的古代诗歌鉴赏清单全。
1. 《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2. 《静夜思》(李白)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独处时的思念之情,展现出诗人豪放的情感和对故乡的眷恋。
3. 《春晓》(孟浩然)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早晨景色,表达出作者对美好的生活和自然的向往。
4. 《山行》(杜牧)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走时的景色和心境,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5. 《江畔独步寻花》(杨万里)这首诗通过描绘江畔行走时的美景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6. 《登高》(杜甫)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时的身临其境的景色和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7.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这首诗以草原为背景,通过叙述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惜别之意。
8. 《望岳》(杜甫)这首诗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绘峻岭和怀念岳飞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自由意志的追求。
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这首诗以登高游玩为背景,通过叙述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
10. 《送别》(王之涣)这首诗以送别之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亲友离去的感伤和祝福。
以上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古代诗歌鉴赏清单。
这些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境,展示了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鉴赏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八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27.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8.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9.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0.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2.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33.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4.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5.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36.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7.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8.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9.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部编八上古诗词鉴赏汇总 (列表)
古诗词鉴赏一.读诗的基本方法1.看题目:辨题材2.看作者: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经历、风格3.看注释:作者、背景、字词4.看意象:题材、情感5.看重点词:出题方向代表思乡之情,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
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
寂寞思归之情。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
多传达想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多传达离别之苦。
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的郁郁不得志。
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和情调。
它包括景、情、境(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三个方面。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是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1.什么形象---身份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3.形象的意义---情感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五.常见艺术形象举隅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已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2019年语文八上期末古诗词赏析
2019年语文八上期末古诗词赏析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一个“压”字既写出敌军众多,来势凶猛,又表明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凝夜紫”喻指战场上的血迹在夜雾中呈现出一片紫色,暗示双方伤亡大。
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临易水”表明交战地点,“鼓寒”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寒”是突出塞外天气的寒冷恶劣,声不响是突出冷到鼓都没法敲响。
以环境的恶劣,天气的寒冷衬托出战斗的残酷和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或: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忠君报国的心愿)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和深刻含义。
意思是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深刻含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7.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8.《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谩”空有、徒有。
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9.“九万里风鹏正举...”用典。
想象开阔壮美的境界,表现出词人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
对美好自由的生活追求与向往1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8首赏析汇总
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18首)汇总(注音、注释、译文、赏析)1[唐]王绩《野望》2[唐]崔颢《黄鹤楼》3[唐]王维《使至塞上》4[唐]李白《渡荆门送别》5[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汉]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7[魏晋]曹操《龟虽寿》8[魏晋]刘桢《赠从弟》9[魏晋]曹植《泰山梁甫行》10[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11[唐]杜甫《春望》12[唐]李贺《雁门太守行》13[唐]杜牧《赤壁》14[宋]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5[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16[宋]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17[宋]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18[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野望[唐] 王绩东d ōn ɡ皋ɡāo 薄b ó暮m ù望w àn ɡ,徙x ǐ倚y ǐ欲y ù何h é依y ī?树sh ù树sh ù皆ji ē秋qi ū色s è,山sh ān 山sh ān 唯w éi 落lu ò晖hu ī。
牧m ù人r én 驱q ū犊d ú返f ǎn ,猎li è马m ǎ带d ài 禽q ín 归ɡu ī。
相xi ān ɡ顾ɡù无w ú相xi ān ɡ识sh í,长zh ǎn ɡ歌ɡē怀hu ái 采c ǎi 薇w ēi。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
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闲适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诗词注释:(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2)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
(3)落晖:落日的余光。
(4)犊:小牛。
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部编版八上全册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班级:姓名:资料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旨】【名句赏析】期中前古诗词12.唐诗五首1、野望/王绩2、黄鹤楼/崔颢3、使至塞上/王维4、渡荆门送别/李白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6、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7、龟虽寿/曹操8、赠从弟(其二)/刘桢9、梁甫行/曹植期中后古诗词24.诗词五首10、饮酒(其五)/陶渊明11、春望/杜甫12、雁门太守行/李贺13、赤壁/杜牧14、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课外古诗词诵读15、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16、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17、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18、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野望/王绩【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初诗人。
王绩是隋末大儒王通的弟弟。
除一度作过六合县丞、太乐丞等卑职外,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
生平不拘礼教,豪放纵酒,自比嵇康、阮籍和陶渊明。
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
【背景】东皋是王绩隐居乡里时的游玩之地。
诗写秋天傍晚景象,由于诗人独自置身于东皋野外,所以诗中充溢着诗人孤独落寞的感受。
【主旨】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诗人在闲适的情趣中流露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名句赏析】《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
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
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欲何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8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1、分析最后一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进”在全诗结构上起的作用。
答:卒章显志,点明诗旨;升华情感。
表达一个女子对远行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分析本诗写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答:①在写景上层层推进,由树到叶,由叶到花(荣),由花到香,而情感也在写景过程中不断酝酿升华;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眼前的树、眼前的花,谁来欣赏谁来赞?一个独守闺房幽怨憔悴的思妇形象跃然纸上;③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奇树”“绿叶”“荣”“馨香”等一组繁荣旺盛的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孤单寂寞,抒写心中的哀怨伤感。
3、有一诗句非常有“新意”,表现了诗人的创造性,是哪一句?答:“馨香盈怀袖”。
香气本来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作者却能把它写得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很生动形象。
4、结尾两句诗人是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请分析诗歌结尾的内涵。
答:可贵。
这花本来没什么稀罕,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相思怀念的主题。
5、“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答:“盈”字用得好。
“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
一个“盈”字,暗示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
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表现出主人公深深的思念。
6、这首诗涉及了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请指出本诗这一细节,并简要分析这一动作内涵。
答:“攀条折其荣”一句,主人公情不自禁的折下一枝花,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古诗词、古文19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书古诗词十九篇一、三峡 (1)二、答谢中书书 (6)三、记承天寺夜游 (9)四、与朱元思书 (13)五、野望 (19)六、黄鹤楼 (21)七、使至塞上 (23)八、渡荆门送别 (26)九、钱塘湖春行 (28)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0)十一、富贵不能淫 (35)十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9)十三、愚公移山 (43)十四、周亚夫军细柳 (48)十五、饮酒.其五 (51)十六、望岳 (53)十七、雁门太守行 (56)十八、赤壁 (57)十九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58)一、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野望(XXX)东皋薄暮望,徙倚欲XXX。
树树皆秋色,XXX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XXX。
【译文】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各自随愿而归。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XXX真想隐居在山冈!【主题】全诗通过对萧瑟恬静的秋景描写,表现了作者的百无聊赖的彷徨和孤独无依的抑郁心情。
【写法】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XXX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的苦闷与惆怅,只好追怀古代了隐士,抒发了孤独无依的抑郁之情,同时兼有不问世事的闲适思想。
黄鹤楼(XXX)昔人已乘XXX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XXX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XXX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XXX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XXX更使人烦愁!【主题】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玩黄鹤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吊古伤今之情,抒写了游子的乡愁。
【写法】前两联,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的格局,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逆料的感慨;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颔联先写XXX之杳然不见,在远望天际,寻觅XXX 踪影之时,顺势转换为对天际白云的描绘,转换自然,毫无痕迹。
从句中两个“空”字,可以体会到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怅惘的情感。
使至塞上(XXX)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XXX出汉塞,归雁入XXX。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XXX逢候骑,都护在XXX。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3首)阅读鉴赏题中考题汇总(背诵带答案)课内古诗词目录《唐诗五首》野望(王绩)黄鹤楼(崔颢)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春望(杜甫)雁门太守行(李贺)赤壁(杜牧)渔家傲(李清照)课外古诗词目录课外古诗词诵读(一)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龟虽寿(曹操)赠从弟(其二)(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浣溪沙》晏殊《采桑子》欧阳修《相见欢》朱敦儒《如梦令》李清照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
全诗通过萧瑟静谧的景色描写和诗人面对牧者猎者虽相见而不相识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每一棵树都顶着一抹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脉重峦叠嶂,披上了落日的余晖。
树叶黄了,落到地上,山后的太阳余晖落在山上。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答: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
4.本诗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答: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了,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运用典故,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隐逸山林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精编】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分析
(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描给的画面。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描给的画面。
3.赏析“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2.“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个“空”是“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昔人已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是“空空的、空荡荡”的意思,表达诗人漂泊在外,内心充满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意对即可)3.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在自问自答中以“愁”作结,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意对即可)(三)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颌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达了思乡的情怀,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3.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最新修订部编版中考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梳理赏析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赏析】紧承首联,是首联的延伸。前两联四句虚中有实,抚今追昔, 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平川、原野。 分明的样子。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草木茂盛的样子。
【赏析】诗人从怀古之思中回到现实中,转写登楼所见的明丽之景。 此联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 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音乐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炼字:“争”和“啄”两个 动词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 树、春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 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时节 的勃勃生机。
【赏析】颔联从动物活动的角度写春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景致的 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喜爱。
炼字:“乱”“浅”写 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 嫩,突出了春天生机盎 然的特点。
炼字:“大”表现出边疆沙漠
的茫茫无边;“孤”表现出四
指烽烟。
周景物的单调;“直”表现出
大漠孤烟直, 烽烟高高直立的特点。
指黄河。 长河落日圆。意象内涵:描写塞外风光,暗含
【赏析】笔力苍劲,勾勒出塞外风光 的开阔、混莽,被王国维赞为“千古 壮观”。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
孤寂之感。 意象勾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赏析】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征蓬”与“归雁”, “出汉塞”与“入胡天”,一“征”一“归”,一“出”一 “入”,对比强烈,凄凉中蕴含悲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 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炼字:“长”表现黄 河渺无尽头;“圆” 表现出日落之低之大, 孤悬于地平线上。
(2)运用“同类对比”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某同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大全
人教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赏析大全(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答: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3、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4、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6、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7、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8、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答:日暮时分,站于东皋极目远望,视野十分开阔。
秋的手掌抚过每一株树木,黄叶纷飞,层林尽染。
落日西沉,红霞映天,余晖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走在回家的小路上,打猎的人牵着马,马上驮着猎物也回去了。
描写手法:白描的手法写景物,自然朴实;9、本诗的颔联和颈联在描写景物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完整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理解背诵(一)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
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②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颔联妙在融情于景,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画面萧瑟恬静,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3.首联“望”字意蕴丰富,请简析它的双重意蕴。
“望”既写诗人眺望之意,又暗指诗人内心的期望,希望觅得知音,得到理解、赏识和重用。
4.诗的首联化用了哪两位诗人的什么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①“东皋薄暮望”化用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②“欲何依”化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
作用:①首联用典,表达了诗人一种莫可名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②点题,并为中间两联写景作了铺垫。
5.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即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抒发了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二)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2分)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
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
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翻译: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归来。
举目相望,竟没有一人相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食野菜的隐士。
作者简介:王绩,字无功,自号东皋子、五斗先生,祖籍祁县,唐朝著名诗人。
主题思想: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重点赏析:本诗写景动静结合,由远及近,富有特色。
首联“东皋”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表现了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颔联从色与光的角度写静景,诗人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通过“牧人”与“猎马”写动景,描绘出一幅日暮晚归的画面。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野晚秋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尾联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来表达诗人的感情。
诗人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与其神交,聊以慰藉,以此来抒发孤独抑郁之情。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在天空飘荡。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作者简介:崔颢,出身"博陵崔氏",唐代著名诗人。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主题思想:全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想,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与思乡的情怀。
部编八上古诗词鉴赏汇总-(列表2019年12月)
一.读诗的基本方法1.看题目:辨题材2.看作者: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经历、风格3.看注释:作者、背景、字词4.看意象:题材、情感5.看重点词:出题方向代表思乡之情,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
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
寂寞思归之情。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
多传达想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多传达离别之苦。
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的郁郁不得志。
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和情调。
它包括景、情、境(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三个方面。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是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1.什么形象---身份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3.形象的意义---情感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五.常见艺术形象举隅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已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八年级上册全册诗词赏析2019年
八年级上册全册诗词赏析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首联交代了出使的目的:问边,交代了经过的地方:居延。
2、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均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悲愤抑郁的情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广袤、荒凉的沙漠上,没有山、没有树、没有水,烽火台上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好一幅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直”写出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不仅传神地描绘了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3、尾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都护和戍边将士的赞叹和为国建功的雄心壮志。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①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
②看到大漠景色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
中心思想:这首五言律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以及到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颔联中的“争”“啄”两个字。
“争”“啄”两个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惟妙惟肖地描摹出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
一个“争”字,让人感受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忙碌而兴奋的动作。
人教部编教材八上诗词赏析
人教部编教材八上诗词赏析1、《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我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心中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
(或: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返回了,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鸟兽回来了。
看到这些人我却并不认识,只好放声高歌怀念古代的隐者伯夷、叔齐来寻找慰藉。
赏析:1、王绩:初唐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
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
《野望》是其代表性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格律严整的五言律诗。
从王绩生平行事看,他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
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不能“忘怀得失”;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
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体现。
2、诗意理解分析:A、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心情。
——“徏倚”,即徘徊,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
“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B、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
——颔联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颈联,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
这两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C、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收束全诗。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向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D、全诗——这首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一洗齐梁以来的雕饰浮艳之气,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所以历来为学者所重视。
2019年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18首古诗词赏析
部编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18首古诗词赏析练习 (含答案)课内古诗词赏析练习(10首)野望唐代: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练习: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3分)A.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
中间两联写景,以情写景、借景言情,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
诗风疏朴自然,于平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B.“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平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C.“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动词“驱”、“返”、“带”、“归”,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两句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作者只得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归隐山林。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C.颔联和颈联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
一.读诗的基本方法
1.看题目:辨题材
2.看作者: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经历、风格
3.看注释:作者、背景、字词
4.看意象:题材、情感
5.看重点词:出题方向
代表思乡之情,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
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
寂寞思归之情。
---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
多传达想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多传达离别之苦。
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多传达豪情、悲愁、苦闷的郁郁不得志。
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和情调。
它包括景、情、境(景物所营造的氛围)三个方面。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物形象,是指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我”的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1.什么形象---身份
2.形象的基本特征---性格(结合诗句简析形象)
3.形象的意义---情感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确定人物形象的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细节、侧面描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拨高。
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典型意义。
五.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已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昌齡的《出塞》表现了将士们忠心报国,献身边疆之情,而
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爱恨情长的形角,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绵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如王昌龄的《闺怨》
爱民惜才的形象,如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
如苏轼的定风波
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
1
特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
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
情感:
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
②抒发昔胜今衰的感概,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2
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往往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
到虚,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方法上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赏析方法: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特点:山水诗以描写自然山水、自然风景为主,表达诗人对山水的鉴赏审美。
田园诗多以农村景物、田间劳作、农民、渔夫、牧人等的劳动为题材。
常常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用白描、衬托手法。
情感
①描绘山川美景,抒发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喜爱赞颂和喜悦之情,表达对美景的陶醉留恋、流连忘返。
②表达归隐田园、渴望退隐、热爱田园生活,寄情山水。
③厌弃官场黑暗、向往自由,表现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④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1
①杀敌立功的豪情;报效祖国(舍身保国)的决心;前线大捷的欢欣;山河沦丧的痛苦;
②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③久居边关的乡愁;思妇忧亲之苦;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2 (3 (4
李广的典故: 李广,汉朝大将,善骑射,在历次战斗中,勇猛杀敌,屡立战功。
被称为“飞将军”,后成为建功立业、英勇杀敌的代称。
燕然的典故: 燕然:山名。
勒:刻石记功。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玉门关的典故:代指边关。
楼兰的典故: 边境之敌
塞上长城的典故:代指戍守边疆的爱国将领。
5
内容特点: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生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等),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绵绵乡愁以及对亲人的眷恋与思念。
③抒发谪居他乡,不被朝廷信任,郁郁不得志的幽怨之情
④凝聚人生感概,流年易逝的苦闷。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闺怨诗:
①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②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③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④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
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感情色彩: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① 爱情的坚定执著或对自由爱情的向往 ②被弃的怨情
③借男女之依恋来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或借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红豆、 比翼鸟、连理枝、 磐石、蒲苇、比目鱼、青鸟
① 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② 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
③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④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
⑤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
杜甫《春夜喜雨》
⑥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
⑦伤春悲秋。
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①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②同情人民的疾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④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
⑤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
陆游《示儿》
10.
古代哲理诗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
如朱熹《观书有感》。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
读哲理诗要注意:
①注意形与神。
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
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②注意情与理。
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
不少诗歌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
理中含情。
③注意理与趣。
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我们应在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
解古诗的哲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