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功 公开课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九章第一节《功》,主要内容包括: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以及功与能的关系。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256页至259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的概念,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了解功的性质,理解功与能的关系,培养能量守恒观念。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
难点:功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小车等)。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运动员举重、推土机推土等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场景中,人们和机器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共同点?2. 基本概念讲解(15分钟)根据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
讲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巩固功的计算方法。
5. 功与能的关系(10分钟)讲解功与能的关系,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公式3. 功的性质4. 功与能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学生从地面抬起一本课本所做的功。
(2)分析生活中一个实例,阐述功与能的关系。
2. 答案:(1)已知课本质量m=200g,重力加速度g=9.8m/s²,抬起高度h=1m,求做的功。
解:W=mgh=0.2kg×9.8m/s²×1m=1.96J(2)答案开放,合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
《功》公开课精品教案[优秀范文]
《功》公开课精品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物理教材第九章第一节《功》。
详细内容包括: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功的性质以及功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功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 使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及性质。
难点:如何运用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斜面、课件。
学具:直尺、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功?2. 讲解新课(1)讲解功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通过例题,讲解功的计算方法。
(3)分析功的性质,如:正功、负功、零功等。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弹簧测力计、小车、斜面等实验器材,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做功。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教师点评实验方案,并进行演示。
4. 例题讲解(1)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方法3. 功的性质4. 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6.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一个人用50N的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移动了10m。
b. 一个人提着一桶水,从一楼到三楼,桶的重量为20N,楼高10m。
a. 一个人用力拉着一根绳子,绳子另一端固定在树上。
b. 一个人站在电梯里,电梯匀速上升。
c. 一个人用力推着一扇关着的门,门未动。
2. 答案:(1)a. 500J;b. 200J(2)a. 负功;b. 零功;c. 正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计算例题时,部分学生对于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容易混淆。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物理学》第四章第三节“功”,详细内容包括: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功的性质以及功与能的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功的概念,理解功的计算过程,并能运用功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功的定义,学会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功。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功的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难点:功的性质及功与能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斜面、多媒体设备。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小车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提问:这个过程中,力做了什么?(2)学生回答:力使小车移动了一段距离。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及性质。
(2)例题展示:计算一个力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的功。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解题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并对答案进行讲解。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2. 功的计算方法3. 功的性质4. 功与能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个力在水平面上推动物体移动一段距离的功。
(2)计算一个力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的高度,求该力的功。
2. 答案(1)力× 距离(2)力× 距离× cosθ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功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掌握情况较好,但在理解功的性质和功与能的关系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的功的例子,如:为什么我们要爬楼梯而不是乘电梯?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学生对功的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一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公开课)
×
抗原 抗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3)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 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出免疫作 用的物质。
除了抗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也属于
免疫活性物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任务2:举例说明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组成
在“部队”发挥的作用
包括
免疫器官
大本营、训练基地 作战战场
骨髓、胸腺 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 衰老的血细胞等。
防御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扁桃体
通常指咽腭部的
(1)免疫器官:
扁桃体,左右各 一,形状像扁桃。
其内部有很多免
骨髓,胸腺 ,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疫细胞,具有防
疫功能
免疫细胞集中分布 的场所,也是作战 免疫细胞产生并 的战场 发育成熟的地方, 像部队的大本营 和训练基地
功能:
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 和呈递功能。
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指能摄取和加工处理 抗原,且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包括树突 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
抗原是什么?和病原体一样吗?
抗原: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 称为抗原,如蛋白质,大分子 多糖等。
淋巴结 脾
骨髓
阅读教材p67,完成任务1
名称 (你叫什么?)
分布 (你在那里?)
胸腺
骨髓 淋巴结
脾 扁桃体
结构特点 (你的样子?)
功能 (你能做什么?)
五种免疫器官的比较
名称 (你叫什么?)
胸腺
分布 (你在那里?)
胸骨后面
骨髓
骨髓腔或骨松质内
结构特点 (你的样子?)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
《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功》公开课教案九年级物理《功》教案百合中学初三级杨时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二、新课学习1、力学中的功“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归纳得出力学中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所做的功越多。
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1)功的计算式:W=FS(2)功的单位:焦耳(J),1焦=1牛·米。
焦耳的物理含义:在1牛顿力的作用下,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 1米。
(3)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通过例题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后得出:力所做的功只跟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
跟受力物体质量、拉力方向、物体运动状态(匀速、加速或减速)等其它因素无关。
3、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人们不用机械时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功,功是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也学会了计算功。
知道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课堂练习五、板书设计功1、力学中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2、功的计算:W=FS3、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功 公开课教案
第2节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掌握功的公式:cos w Fl α=,会计算恒力的功。
3.知道功是标量,理解正功、负功的含义。
4. 知道两种求总功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1. 在功的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在功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关注生活、生产中的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判定各个力做功的正负和各个力所做的总功的计算。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交流讨论、师生归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联系生活实例木材在起重机的作用下重力势能增加了 列车在机车的牵引下动能增加了2、请学生分析货物、列车的能量变化。
讲出功的定义(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变化,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二、新课讲解(一)功的概念及力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必要因素1、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有关功的定义及力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必要因素(1)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力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距离 2、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力做功的例子。
(起重机在吊起货物向上运动时对货物做功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前进,发动机的牵引力对汽车做功了等等) 3、结合学生所举例子进行引导分析,并强调做功是指哪个力做功。
(过渡)设疑:力对物体做功,那如何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呢? (二)功的计算1、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的特殊情况: (1)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在同一方向上如图1,力F 使滑块发生位移l 这个过程中,力F 对物体做功吗?计算F 对滑块做了多少功? 计算公式:w Fl =(2)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垂直如图1,如果重力、支持力与位移的夹角是900,则这两个力对物体做功吗?2、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的一般情况(1)如果力F 与位移的夹角为任意角度时,如图2所示,这种情况下力F 是否做功?如果做功,应该如何计算力F 对滑块所做的功呢?(2)引导:同学们是否可以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并用力的分解知识讨论F 到底是否做功?若做功,该如何计算? (学生讨论尝试分析出方法)(3)提问学生,并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分析:如图3所示,则:1cos F F α=,2sin F F α=分力2F 的方向跟位移方向垂直,所以分力2F 所做的功等于零。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1课《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四单元第1课《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的来历,理解“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掌握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能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推导功的一般表达式,能应用公式W=FXcosα进行的计算。
3、理解正负功,能计算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二)过程与方法
1、从“为什么要引入功”得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2、通过演示和事例,并同时通过启发式探究,使学生明白“功”的来历并掌握做功的两个因素。
3、在推导功的计算公式过程中,通过猜想、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理论论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推理能力,并渗透等效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为什么要引入功”和“功”的来历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
2、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热情。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高中功和能的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必须对《功》有非常扎实的基础储备,才能对接下来的机械能进行很好的学习。
学生在初中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所以本节课最主要的是对功知识的扩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及正负功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功的定义式解决有关问题。
4教学过程。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4.1功优质教案
§功教学设计思路:对于功这一概念,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比较肤浅.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从初中已经熟悉的内容开始入手,再提出学生运用初中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功这一概念的欲望.通过对功的定义式的推导和讨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进而认识功的本质.功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在用能量途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功的概念是不可缺少的,此外这部分知识与现代生活、生产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设计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教师应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物理问题 , 了解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能利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2.理解正功和负功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3.理解总功,能计算多个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二、过程与方法.2.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能运用功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功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功的概念.2.功的计算公式.难点:1.如何判定各力做功的正负.2.能够用公式W=Fx cosα进行有关计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我们都知道举重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消耗很大的能量,那么在每一次举重过程中,运动员到底要消耗多少能量呢?我们如何测定或计算呢?消耗掉的能量又用什么来量度呢?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有哪些?(引导学生回答:动能、势能、内能、电能)本章我们就要解决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是如何实现的问题.二、新课1.做功与能量的转化组织学生观看图片:运动员举重、滑梯运动中从斜坡下滑、射箭运动员射箭.提问学生,分别说出三幅图中运动物体受到哪些力,其中哪些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哪些能量发生了变化.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出三幅图的共同特征:力对物体做功的过程同时伴随着物体能量的变化.组织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力做功伴随能量变化的实例.做功与能量转化密切相关,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大量事实表明,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变化.2.功的计算公式先请同学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与功的概念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什么叫做功?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什么?思考:力 F 使滑块发生位移 x ,在这个过程中, F 对滑块做了多少功?活动:当恒力 F的方向与物体位移 x 的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如何计算力 F 对物体做的功呢?(教师提示对力进行分解)当力 F 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可以把力 F 分解为两个分力:跟位移方向垂直的分力Fsinα→ W = 0跟位移方向平行的分力Fcosα→ W = Fxcosα(1)功①. 力对物体做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即W=Fxcosα②. 单位:焦耳,简称焦( J ).1J=1N×1m = 1N•m③. 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④功的物理意义: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2024年《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
2024年《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功的性质以及功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功的定义,理解功的物理意义,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功的性质,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计算器、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工人搬运重物、运动员踢足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例子中的共同点,从而引出功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讲解功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的物理意义。
(2)介绍功的计算公式,解释各符号的含义。
(3)讲解功的性质,分析正功和负功的含义。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功的定义、计算公式、性质2. 例题解题步骤3. 课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根据给定的力和位移,计算功。
(2)应用题: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判断功的正负。
2. 答案(1)计算题答案:略。
(2)应用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领域,如力学、热学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理解功的性质,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补充和说明:(1)在讲解功的定义时,要强调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关系,明确正功和负功的概念。
2024年《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
2024年《功》公开课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公开课将围绕高中物理教材《功》章节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功的性质以及功与能的关系。
具体涉及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和第二节《功与能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的定义,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了解功的性质,理解功与能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的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功的性质及其与能的关系。
教学重点:功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模型(如斜面、滑块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教学模型,演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力对物体做了什么?如何衡量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功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功的内涵。
(2)介绍功的计算公式,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分析功的性质,阐述功与能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功的概念、计算公式。
2. 功的性质、与能的关系。
3. 例题及解题步骤。
4. 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教材课后习题第3、4题。
2. 答案:课后习题答案将在课后统一发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功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效率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难点:功的性质及其与能的关系。
话务员四功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话务员四功教案一、教案背景及目标1.1 教案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话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沟通工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话务员作为从事电话接听和处理业务的专业人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为了提高话务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是必要的。
1.2 教案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话务员应该能够:1) 掌握电话接听的基本礼仪和技巧;2) 熟练运用流畅的口语表达,有效沟通;3) 能够解决和处理电话中遇到的常见问题;4) 具备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处理客户投诉和问题。
二、教案内容及步骤2.1 基本礼仪和技巧2.1.1 理解电话接听的重要性话务员在电话接听过程中代表了公司的形象,接听礼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员应该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服务的重要性。
2.1.2 掌握电话接听的基本流程学员通过模拟电话接听的训练,掌握电话接听的基本流程,包括称呼、问候、确认身份、记录信息等。
2.1.3 了解并运用礼貌用语学员学习并熟练运用礼貌用语,例如“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非常抱歉给您带来的困扰,请您稍等一下,我来为您处理。
”等。
2.2 口语表达和沟通技巧2.2.1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学员需要通过模拟对话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速度和语言运用的流畅度。
2.2.2 培养积极的沟通态度学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态度和能力,包括倾听、提问和回应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员将学习沟通技巧,例如主动倾听、明确问题、使用正确的语言等。
2.3 解决常见电话问题2.3.1 学习常见问题的分类学员将学习常见电话问题的分类,例如产品咨询、订单查询、投诉等。
了解问题分类有助于制定解决方案。
2.3.2 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学员将学习不同问题类型的解决方法和技巧,例如对于产品咨询,学员应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并能够提供准确的解答。
2.4 应急处理能力2.4.1 学习应对客户投诉的方法学员将学习有效处理客户投诉的方法,包括倾听客户的抱怨、表达理解和提供解决方案等。
高中物理4.1功优秀教案
师范大学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学期考试专用封面学期考试课程名称:考试时间: 年 月 日任课教师打分: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级___________专业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密〕………………………………〔封〕………………………………〔线〕………………………………4.1功设计者: 王贵邦教学内容分析:1. 课程标准要求:新课程比拟注重物理量引入、建立的来龙去脉,这也是为实现教学三维目标效劳的。
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2〕第四章非常重视概念、规律的探究过程。
探究守恒定律一定涉及能量的转化过程,而要进一步研究能量的转化,最终得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功的知识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教材分析:本章的第一节引入功是为进一步探究能量作铺垫的。
使学生很自然的联想到功和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紧紧围绕“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条主线展开。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功〞,还可以利用这个结论探究功是标量还是矢量,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重力势能、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动能定律等知识打好根底。
可以这样说,“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贯穿于整个第四章的主线,在教学设计、探究过程中应始终立足于这条主线上。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功的概念,明确做功过程是能量变化的过程,知道做功的两个因素。
2、明确功是标量,知道cos W Fx θ=的适用范围,会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集体探讨“如何求解力和位移不在同一直线的功〞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与价值:通过帮助学生认识到矢量分解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应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规律的内在统一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实际情况中如何理解力和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功的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cos W Fx θ=并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体验、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4.1功 1、功 2、功的计算教学进程:功的计算 1、学习的做功的两个因素 2、分析两种特殊情况下的做功 3、思考:假设力F 的方向与位移x 方向成某一角度时,功W ?4、给出cos W Fx θ=让学生对表达式进行理解,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并作答 学生思考学生根据前面已得的结论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动手讨论分析,通过分解力找出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正功和负功
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 做功的力的效果。即:表示动力或阻力做功.
此力的效果是促进物体的运动
动力
π
2 W<0表示力对物体做负功
< α ≤ π时,cosα<0,
阻力
此力的效果是阻碍了物体运动
某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某力做功” (取绝对值),两种说法的意义是等同的。
W=Fx cosα
(1) 当
2
时
cosα = 0
W=0 W>0 W<0
不做功
做正功 做负功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4.1 功
支持力做功
重力做功
弹力做功
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量发生了变化 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变化的过程
化学能 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动能
弹性势能
动能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
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人用力推石头 而没推动 人对石头做功?
分析
(2) 当
2
时
cosα > 0 cosα < 0(3 Nhomakorabea 当
2
时
功有正负,但其正负既不表示方向, 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做功的力的效果。 即:表示动力或阻力做功.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
到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37°、大小F=10 N的拉力作用, 物体水平移动了x=2 m,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国际单位:焦耳(焦) J
1J=1N×1m=1N·m
1J的功等于1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发生了1m的位移
如图所示,设在这四种情况下力F和位移x的大 小都相同:F=10N,x=2m,角θ的大小如图所示。 试分别计算这四种情况下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F F 30◦ 乙 F x 丁
x
x
甲 F 150◦
F≠0 x=0
没有做功(劳而无功)
冰壶在平滑的冰面 上滑行时,人对冰壶 做功?
分析
F=0 x≠0 没有做功(不劳无功)
x
人提箱子在水 平路上走的过程中, 人对箱子做功?
分析
F≠ 0 x≠ 0
没有做功(垂直无功)
力的方向与运 动方向垂直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
0.5,g取10 m/s2.求: (1)拉力F所做的功W1;
(2)摩擦力f 所做的功W2;
(3)重力G所做的功W3; (4)弹力N所做的功W4;
一、功
1、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并在力的方 向上发生了位移, 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因素:力 力方向上的位移 3、公式:W=Fx cosα 4、单位:1J=1N·m 5、功是标量
0J
10 3J
30◦
x
丙
10 3J
10 3J
W=Fx cosα
(1) 当
2
时
cosα = 0
W=0 W>0 W<0
(2) 当
2
时
cosα > 0 cosα < 0
(3) 当
2
时
功的正负表示什么意思呢?
W=Fx cosα
0 ≤ α< π 时,cosα>0, 2 W>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
这两个因素是缺一不可的!
F x
力与位移同向时
W=F· X
F
x
F
x
F2 F
x1
F
F1
x
W=Fcosα x
(分解力)
W=Fxcosα
(分解位移)
x2
W=Fxcosα的检验
F
匀速运动
F
x
W=Fxcosα = Fxcos90◦ =0
W=Fxcosα
(恒力做功)
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 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