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物种P6
物种是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没有完整、统一的概念,但认为物种是形态上相似、遗传上稳定的生物类群。
2.种群P6
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即各群在空间上互有间断,称为种群。(P6)
3.植物的命名原则P8
生物命名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名法,并统一使用拉丁文。即给植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每种植物只有一种合法名称:学名
学名= 属名+ 种名+ 命名人
其中属名字首要大写,统一用斜体;
种名字首小写,统一用斜体;
命名人字首大写,可缩写,用正体;
第二章
1.植物区系P26
植物区系是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2.世界种P30
少数种类植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称为世界种。
3.成对种P35
异地分化的亲缘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称为成对种。
4.替代种P35
一个属内关系亲近的若干个种,特征相似而具有各自独立的分布区(或稍微交叉),在空间上依次排开,称为(地理)替代种。
5.生物入侵P71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经过自然或人为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6.植物分布区的形状可分为哪两种类型?P29
(1)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内该种植物重复出现在适宜它生存的生境,各部分之间没有障碍隔断;
(2)间断分布区:也称不连续分布区,指分布区中间被障碍隔开,分裂为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
7.植物分布区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37-42
(1)气候演变
(2)地形变化
(3)板块运动
8.植物区系主要有哪些成分?P45-46
地理成分(根据生物的现代地理分布来划分的。)
发生成分
迁移成分
历史成分(根据该组成成分参加当地植物区系的地质时期划分的。)生态成分
9.世界植物区划划分出几个植物区?分别是什么?P49-53
(1)泛北极植物区
(2)古热带植物区
(3)新热带植物区
(4)澳大利亚植物区
(5)好望角植物区(开普植物区)
(6)南极植物区
10.我国植物区系分属哪两个植物区?P59-60
中国植物区系区分为两个植物区(七个亚区)。
泛北极植物区(欧一亚森林植物亚区、亚洲荒漠植物亚区、欧—亚草原植物亚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旧热带植物区(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
11.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划分出哪些植物亚区?P60
Ⅰ、欧-亚森林植物亚区
Ⅱ、亚洲荒漠植物亚区
Ⅲ、欧一亚草原植物亚区
IV、青藏高原植物亚区
V、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Ⅵ、中国一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VII、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
12.理解岛屿的隔离作用及岛屿种子传播的特点。P63-64
岛屿隔离的影响:受海洋的隔离,岛屿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以海流
和鸟播为主。
岛屿种子传播的特点:
(1)海流传播的种子可抵达很多海洋岛屿。
(2)粘附鸟类体表的种子传播较近,在大陆岛常见,在远洋岛屿较少。
(3)通过鸟体内传播的植物在一切岛屿都有大量生长。
(4)由哺乳动物动物传播的植物一般仅出现在该动物能到达和生活的
大陆岛上。
(5)新出现的岛屿上,首先到来的是风播植物,稍迟为海流携带植物,
然后是鸟播植物。
13各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主要有哪些原生植物?P69
(1)东亚中心:包括中国东部、朝鲜和日本。原生栽培植物有粟、稷、稻、大豆、白菜、萝卜、桃、杏、山楂、柿、甜橙、荔枝、银杏、茶、桑、油桐、漆、大麻、人参、肉桂等。
(2)东南亚中心:包括我国云南在内,原生种类有各种芋类、香蕉、甘蔗、椰子、黑胡椒等。
(3)印度中心:为稻、黄瓜、丝瓜、胡椒、茄、柑橘、绿豆等起源地。
(4)中亚中心:包括中国新疆在内,原生起源的有燕麦、蚕豆、菠菜、苜宿、葡萄、苹果等。
(5)西亚中心:有小麦、大麦、石榴、豌豆、甜菜、韭葱等原生植
物。
(6)地中海中心:有甜菜、卷心菜、茴香、葡萄等原生植物。(7)非洲中心:有高粱,油棕、西瓜、甜瓜、葫芦、草棉、咖啡、芝麻等。
(8)南美中心(以安第斯山区为主):有大量原生栽培植物,如马铃薯、花生、番茄、凤梨、可可、烟草、古柯、金鸡纳、巴西橡胶等。
(9)中美及墨西哥中心:为玉米、甘薯、木薯、西葫芦、菜豆、剑麻、陆地棉、番木瓜等重要栽培植物起源地。
(10)北美中心:有向日葵、菊芋等原生植物。
(11)欧洲和西伯利亚中心:原生栽培植物不多,如欧洲草莓、矮扁桃等。
(12)澳大利亚中心:主要为各种桉树。
第三章
1.环境P74
环境是与主体相对应的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
2.生境P74
生物群落生活地区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也就是与植物体周围具体而直接的小环境,是与一般的、广泛的环境相对而言。
3.生态因子P74
外界环境包括很多要素,其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地理分布有直接影响的要素通称为生态因素(因子)
4.适应P77
适应指一种植物在某类生境中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的现象。
5.生态幅P78 生态幅三基点
每个种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即耐性范围,这主要决定于植物的遗传特征。
6.内稳性P80
指植物控制小环境(包括微环境和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7.生态型P82
对于分布广泛的同种植物来说,长期生活在分布区内不同生境中,发生基因型分化,形成对各自生境的不同适应特征,称为不同的生态型。8.耐荫性P90
植物忍耐遮荫的能力,即在弱光环境下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能力,称为耐荫性。
9.光周期P93
生物的活动性受光照时间长短变化的制约,称为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随季节和纬度的不同而变化。
10.积温P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