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发展维度
简论全球化挑战下的民族精神教育
简论全球化挑战下的民族精神教育[摘要]全球化带来了全球范围内价值观的激烈冲突,也给民族精神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其特点是对民族原有价值观的削弱。
由于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故应该从处理好普世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等方面有效地增强我们的“软实力”。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精神教育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场全新的革命。
它所冲击的领域之广、力度之深,带来的社会变迁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不仅突出地表现在经济上,而且带来了政治、文化领域的趋同化与多样化的冲突。
乃至有人面对如此急剧的变革忧心忡忡,预言会因为“文明的冲突”而发生所谓文明之间的战争。
是否如此,我们不去探讨,但是,全球化使这个星球上的各个民族和文明都或快或慢、或主动或被动地打开了大门,各个文明的价值可以方便快捷地渗入其他文明的内部,对于一个国家赖以凝聚民心的民族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尤其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因此,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精神教育有着迫切的意义。
一、民族精神及全球化的影响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具有该民族特色的特定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国家赖以凝聚民心的精神资源,又是民族文化精华的集中表现。
首先,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传统性即民族精神都是其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都有其文化之“根”。
从大的方面说,几乎每个民族的民族精神都可以追溯到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期”。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容便是当时诸子百家思想的集中体现。
其次,民族精神具有动态性,它并不是在一时形成的,而是在其后的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扬弃而逐步形成的。
再者,民族精神具有开放性,中国民族精神的形成也是一个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精神的过程。
它以博大的胸怀容纳包括印度佛学在内的各个民族的文化精华,并由此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包容万物的精神境界。
所以,我们今天弘扬民族精神,绝不是为了发古之幽思,而是为了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化 , 使最 强大 的文 化 也 没 有 侵 害 或 取代 即 其 他 文 化 的 理 由。 化 多 元 化 主 张 为 各个 文 民族 文 化 发 展 提供 了 自由发 展 的空 间 , 为 各 民族 文化 的对 话交流创造 了平等 的环 境 。在这 种形 势 下 , 华 民 族精 神一 方 面 中 要 保 持 自 己的 特 点 , 维 护 自己 的 核 心 价 值 ; 一方 面 也 要 不 断 吸 取 世 界 其他 民族 另 的 优 秀传 统 ,尊 重 其 他 民族 的 价 值选 择 , 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对待不 同的价值观念。 3 化 殖 民化 趋 势 对 中华 民族 精 神 .文 的 影 响 所谓 文化 的殖 民化 , 指某 些 西 方 发 是 达 国 家 , 借 其 在 当代 国际社 会 中 的经 济 、 凭 政治 主导地 位 , 自觉或 不 自觉地 强行推 行 自 己的文化 制 品和 价值 观念 , 以便 在文化 和思 想上 影响 、 同化他 国 的文化现 象 。它 的特征 是: 以强 势文 化 压制 、 斥 甚至 最 终 吞 噬弱 排 势文 化 。 目的, 其 一是 获取 国家现 实经 济 、 政 治、 文化 利益 ; 是确 立 自己的价 值 、 理 、 一 伦 观念 的文化 主导 权 , 以便按 自己的意愿 和生 活准 则 塑造 世 界 。殖 民意 义上 的文 化全 球 化是 不平等 的文 化交往 , 国际 旧秩序 的表 是 现 , 我们必 须 反对 的文化 全球化 。全 球化 是 带来 的不仅 仅是机 遇 , 而且还 有更 严峻 的挑 战。中华 民族精神在这个过程 中要守护住 自己 , 非 常 重要 的 。 是 三 、 全 球 化 背 景 下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的
民族 精 神 是 一 个 民族 的 最 高 智 慧 , 是 个 民族 最 优 秀 的 传 统 , 一 个 民族 屹 立 是 于世 界 民族 之 林 的最 根 本 的 标 志 , 一 个 是 民族 生存 发 展 的 内在 动 力 , 一 个 民族 团 是 结 融 合 的凝 聚 力 , 一个 民族 永 续 发 展 的 是 生 生 不 息 的力 量 源 泉 , 是一 个 民族 凝 聚 共
弘扬民族精神的四个维度
当前,我们尤其需要以一种深层的爱国主义情感,一种居安思危、理性务实的民族精神,多考虑如何以我们的青春和智慧,从前辈手中接过新中国60年来获得的伟大成果,推动整个国家以年轻的姿态迈进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道上。
弘扬民族精神还须关注时代事件。时代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常常是对民族精神的重大考验。任何时候,民族精神总是我们应对和处理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特别是灾害性事件最强大的精神力量。98抗洪、08抗雪锤炼了我们的民族精神。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又一次检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再显临危不惧、万众一心的民族本色。越在危难时刻,越显示出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国家堪称伟大的国家。越是灾难深重,越能挺起不屈的脊梁,这样的民族才是英雄的民族。灾难,让我们变得坚强,让我们懂得很多,让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灾害总会过去,但抗灾精神必将永远铸造在民族精神的丰碑上,成为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普遍性,是一个民族价值观 念、情感取向、心理特征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民族精神是民族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和发展实践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浸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渗透在我们民族的节日文化、诗词文化、典籍文化、制度文化、民俗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凝结和升华。这种精神对中华民族成员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情感取向发生着强大的引领作用,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而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浅谈全球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浅谈全球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摘要:全球化是我们必须而且已经置身其中的新的社会环境。
一般的,从发展的维度看,全球化的进度是从过程性的全球化到本质的全球化。
本质的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力量的推动,过程性的全球化的直接推动力往往是民族国家的政府。
对于中国来说,要改变我们经济、技术的落后状态就必须要参与全球化,而要使全球化成为发展机遇就必须坚持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精神全球化是我们必须而且已经置身其中的全新的社会环境。
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也要迎接挑战。
如何去面对挑战,我们需要从许多方面付出努力,而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应对全球化的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
一、对全球化的理解说到全球化,不禁要问:何为全球化?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和诠释可谓众说纷纭。
一般来讲,全球化表现为两个方向,或者说两个维度。
一个方向是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方向来看,全球化是指在交通、通讯、信息技术作用下物质和信息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流动的过程,是一个在经济力量的推动下普遍的市场规则越来越受到各民族国家尊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传统不同的各民族国家不断地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达到更多认同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有两个特点:由交通、通讯尤其是信息技术支撑的资本的全球化和市场的普遍化,“全球化以普遍消除资本的区域性为特征,正在使资本重新组合”。
“现在的交易涉及了以前各个独立的领域,文化、服务、自然资源、知识财富都成了自由贸易体制的组成部分”。
资本的国际流动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民族国家作为社会的统治和控制力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其严重的挑战,全球体系中,“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正让位于一种由全球参与者构建的‘世界经济’”,经济关系的影响取代了政治、军事的影响而“居于主导地位”,“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在历史上第一次不再联系在一起”。
民族国家内的统治和控制不得不向基于普遍的市场的共同规则让步,“由于地方性的和国际性的谈判越来越多,各国为了和外部强加的模式相一致,都面临着转变国内规则和制度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影响利大于弊
开篇陈词“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对方辩友,大家好!什么是经济全球化?中华民族精神具体是指什么?它们带来怎样的利与弊?今天我方将站在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上为大家解释及证明:经济全球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利大于弊。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指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与优化配置,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
其次,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的民族精神。
为了更好阐明两者间的关系,我方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说明:第一,虽然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优势和劣势更为突显,但我们把握住了自己的优势,逆流而上,创造了新的经济价值。
使国民对国家产生的信心信任大于其本身巨大挑战下形成的恐慌和愄惧。
进而增强了民族的自立自强和团结统一。
第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多种文化的入侵,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启发和彰显大于异国文化的同化作用的影响。
第三,在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中,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得到再现、引申。
这远远大于杞人忧天,消极面对,被动参与的保守主义。
此外我方猜测,面对这个问题,人们容易进入以下误区:①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②以局部现象概括整体,得出片面性结论;③刻意夸大弊的影响,缩小或无视利的方面而做的非公平性比较。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全球化并没有带来人们想象中的民族精神上的同质化......《人民网》上有这样一句叫人深醒的话:全球化并没有带来人们想象中的文化上的同质化,而是引发了文化表达方式上的多样性和存在上的多元化。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经济全球化的连锁反应有哪些·中华民族精神并没有以非此即彼或你死我活的“圣战”态度来对待外来的或异族的精神文化而是在兼收并蓄之后予以中国化。
·中华民族精神对世界经济往来有深远广泛的影响。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着 全 球 化 进 程 的 发 展 ,经 济 领 域 全 球 化 已 经 快 速 向 政 治
领 域 和 文化 领域 渗 透 。面 对 当今 全 球 化 的世 界 经 济 和政 治 格 局 及 文 化 价 值 观 的 巨 大 变 化 ,任 何 一 个 国 家 和 民 族
性 生 产 、 费 和 投 资 领 域 中 的 扩 散 . 是 当 今 社 会 不 争 的 消 这 事 实 和 持 久 的 过 程 . 是 一 个 不 可 逆 转 的 过 程 。 于 全 全 把它 看 作 洪 水猛 兽 . 不 能完 全 我 又 把 它 看作 人 类 的福 音 。 只有 以客 观 理性 的态 度 分 析 和思 考 全 球 化 时 代 我 们 所 处 的 境 遇 ,才 能 把 握 民 族 精 神 教 育 的 正 确 方 向 , 强 教 育 的 针 对 性 和 实 效 性 。 窥 全 球 化 的 增 管 结 果 , 们 面 临 的机 遇 主要 为 以下 几方 面 : 我
502 ) 1 5 0
神 、 约 精 神 、 主 精 神 等 ” 还 有 学 者 从 综 合 的 角 度 . 契 民 。 提 出 “ 族 精 神 教 育 重 在 历 史教 育 ” 民 。…尽 管 学 者 们 提 出 民 族 精 神 教 育 内 涵 的 思 路 和 视 角 各 有 不 同 . 总 体 上 中 但
( ) 族 认 同感 、 族责 任 感及 国 家意识 的 强化 。 一 民 民 随
来 的 巨 大 冲 击 和 挑 战 , 学 生 群 体 民族 精 神 的 弱 化 , 一 大 在 定 程 度 上 显 示 了 当 前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教 育 的 目的 和 价 值 所 在 :一 是 在 于 弘 扬 中华 民 族 的 五 千 年 一 以 贯 之 的 优 秀 精 神 , 发 和 培 养 全 体 民族 成 员 的 责 任 心 和 使 命 感 , 好 地 激 更
浅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
各 民族 的精神和文化趋 同 、趋 于泯灭 ,而是恰恰 相反 ,它要求各个不 同民族必须更好地保持 自己
的 民族 品格 、民族 情 操 、民族 韵 味 ,这 样 才 不 至 于 将 本 民族 淹 没 在 全 球 化 的浪 潮 中 。也 只有 通 过 各 民族 充 分 展 示 自己 的 民族 精 神 和 民族 形 象 ,才
们 看 到 了 当代 中 国与 发 达 国家 在 生 产 力 发 展 中 的
精 神建 构 中 ,文 化认 同要 回答 是 什 么 使 中 国人 成
为 中 国人 ? 成 为 中国人 意 味着 什 么 ? 它 包 括 多 方
巨 大差 距 ,在 反 思 中 国为什 么 落 有一 些 青 年 人 比较 多 地 注 意 了 中 国文 化 中的 负 面 因素 ,把 中 国 的落 后 全 盘
爱 国主 义 为 核 心 , 同时 吸 收 了其 它 民族 的 优 秀文 化 ,在 民族 心 理 上 形 成 和谐 与 统 一 的 整 体 文 化 沉 淀 。 民族 精 神 是 社 会 存 在 的 反 映 ,是 由 民族 传 统 文 化 孕 育 而 成 的 。 中华 民 族 向来 讲 究 厚 德 载 物 、 自强 不 息 ,讲 究 协谐 和合 ,讲 究 日新 变 通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和社 会 主义 市 场 经 济 的发 展 ,随 着 全 球 化 的 发 展 ,人 们 生存 方 式 的变 迁 、各 种 文 化 的相
的个 人 团结 起 来 的 内在 凝 聚力 。在 当代 中华 民族
个 多 世 纪 以来 ,如 何 继 承 和弘 扬 中华 文 化
问题 上有 全 盘西 化 欧化 和 “ 中学 为体 ,西 学 为 用 ” 等等 争 鸣不 休 , 当代 中国历 史 和 传 统 的认 同 的最 大 障碍 是 历 史 虚 无 主 义 的 观念 。改 革 开 放 后 ,人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我们在世界舞台上立足的根基。
那么,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呢?首先,我们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一种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和责任感。
在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开放、包容、理性的爱国情怀。
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关心国家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和经验,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强民族团结,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无论是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还是在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团结一心都能让我们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崇高追求。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在全球化的竞争中,我们要继续发扬勤劳勇敢的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
我们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不满足于现状,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
其次,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中。
通过历史、语文、思想政治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发展维度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发展维度摘要:全球化为民族精神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着力发展现代的、开放的、全面的民族精神,努力使民族精神实现集体主义与尊重个人、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道德理想与法制精神、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时代精神与传统精神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精神;发展维度一、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每一个民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一些人、一群人甚至亿万人能够互相认同、凝聚为一个民族的东西,其核心就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思想、性格、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因为民族精神不等同于民族的精神和“国民性”的概念,能称之为民族精神的应当是为广大成员所共识并已被实践证明能够推动民族和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精神,是对民族情感、民族认同、民族心理等升华。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共同体,它是中国各民族包括曾经出现而今已消失了的诸民族的总称,今天,则是生活在中国版图内的56个兄弟民族以及海外中华儿女的总称。
[1](P.3)“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P.14)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总的概括和凝聚。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团结统一是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的原则与态度;爱好和平是一个民族内部成员及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的精神;勤劳勇敢是一个民族为了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勤勤恳恳、努力不懈、敢于拼搏、敢于斗争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3](P.14-16)二、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为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精神建设的慎思明辨
成 首先 与 一 个 民 族所 处 的 自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境 相 关 。古 代 社 会 , 地 受
理 隔 绝 机 制 影 响 , 同 国 家 相 互 间影 响 较 小 。 上 生 产 力 不 加 落后 ,多 样 的 地 理环 境 对 多 样 民族 精 神 的形 成 作 用 巨大 , 东 西 方 民族 精 神 的 区 域 性 区 别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就 是 由此 造
观事 实 。但 我 们 不 能 夸 大 这 种 不 同 , 果 仅 仅 为 标 新立 异 如
而 走 向 原 教 旨主 义 .那 么 民 族 精 神 的建 构 也 就 失 去 了 意 义 。 物、 事 现象 总 是 辩 证 关 系 , 国 民族 精神 除 了不 同 的一 各 面 , 有 相 同 的 一 面 。 这相 同 的一 面根 源 于 各个 民族 生 活 还 生产 实 践 的 同 构 性 , 们 都 有 大 致 相 同 的 生 理 结 构 . 致 他 大 相 同的 基本 需要 , 以人 与 世界 的基 本 关 系 为基 础 。特 别 都
富有 强 大 生命 力 的 优 秀思 想 、 尚 品格 和 坚 定 志 向就 是 民 高 族 精 神 。另 一方 面 , 管 不 同民 族 的 民族 精 神不 同 , 尽 这是 客
民族 精 神 是 指 一 个 民 族 在 长 期 的 共 同生 活 和 社 会 实 践 中形 成 的 。为 本 民族 大 多数 成 员 所 认 同 的价 值 取 向 、 思 维 方 式 、 德 规 范 和 精 神 风貌 的 总 和 。 民族 精神 反 映 的是 道 民 族性 格 的个 性 特 征 .体 现 的是 民族 文 化 的奋 发 有 为 、 昂 扬 向上 的正 向主 体 精 神 。 一 个 民族 赖 以生 存 和发 展 的精 是 神 支柱 。 1多样 性 。文 化 是 后 天形 成 的 , 有 先 验 的 文化 。 为 . 没 作 文 化精 髓 的民 族精 神 也 没 有 先验 性 。民族 精 神 的产 生 和 形
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积极影响
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积极影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对民族精神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民族精神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交通和通讯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跨国旅游、国际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
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彼此的文化,增强了民族精神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成为了一种趋势。
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同时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也增强了民族精神的自信和自豪感。
全球化增强了民族精神的包容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传统。
这种尊重和包容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增强了民族精神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和接受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从而形成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民族精神。
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影响是积极的。
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紧密,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强了民族精神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传统,从而形成更加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民族精神。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融合不断加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包括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方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中华儿女总是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应对。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处世之道,我们倡导和平共处,反对战争和暴力。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正是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勇敢的精神,我们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自强不息则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使我们在困境中能够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然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精神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一些人盲目追求西方价值观,忽视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内涵。
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竞争和社会变革,也使得一些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忘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此外,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也为一些不良思潮和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渠道,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那么,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呢?首先,加强教育是关键。
学校教育应将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贯穿于各个学科和各个阶段,让青少年从小就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价值。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历史故事、文化活动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家庭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科技手段。
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媒体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们可以制作和传播一系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网络节目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魅力。
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培育
使得西方 的现代化 .连同它所携带的西方文明和它一
整套的价值体系都想成为一种霸权 .发展中国家都 自
觉不 自觉地被牵着走 。 这就在 很大程度上 . 使很大一部 分人盲 目地追随西方 的理想与 自由 .对我们几千年 的
心的团结统一 、 爱好和平 、 勤劳勇敢 、 自强不息的伟大
么, 民族精神属于政治学的范畴 : 如果把民族精神看成
是 民族 的 自尊心 、 自信心和 自豪感 。 民族精神则属于心
理学的范 畴 : 民族精 神作 为一种意识形态 ,它对物质 具有能动 的反作 用 . 推动或阻碍生产力 的发展 , 从这个 角度去理解 , 民族精神就属于哲学 的范畴。 民族精神的 内涵 , 可以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去理解。
的民族精神” 是对 中华 民族精神的整体性概括 。 民族精
神从不 同的角度 去理解 , 以划分为不 同的范畴。 可 一种 理解 民族精神是 民族的精神支柱 .是 民族 向心力和凝 聚力之源 ,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 民族精神属于思想政治 教育学的范畴; 把爱国主义看成是 民族精神的核心 , 那
种 巨大挑战。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 的社会里 , 在 现代科学技术高速成长的带动下 , 经济发展的世 界化 .
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 、共 同的生活和共 同实践
的基础上 。 形成和发展起 来的 . 为大多数 民族成员所 认 同和接受 的思想品格、 价值取 向、 理想信念和道德规 范 的总和 , 是一个 民族的心理特征 、 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
二、 民族精神的内涵 。是 民族文
化 的精华 . 是积极 的、 进步的 。 达的是 民族文化 、 表 民族 意识 中那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特质和精神 品格 。民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与碰撞也愈发频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的根基。
那么,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呢?首先,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
从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到道家的“道法自然”,再到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这些思想理念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当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大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让学生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时,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互联网、电视、电影等,制作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节目和作品,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有趣的形式走进大众的生活。
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让人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民族精神。
其次,要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教育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在学校教育中,要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民族精神。
社会也要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公益广告、社区活动等,传播民族精神的正能量。
再者,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就揭示了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的世界性交往舞台 , 他认 为世 界市场 的开 拓 ,使 一 切 国 家 的生 产 和 消 “
费 都成 为世 界性 的 了… …物 质 的生 产如 此 , 精神 的 生 产也 是如 此 ” ( [ 哪 。也 就 是 说 , 随经 济 交 往 】 伴 而来 的必 然是 全面 的交 往 。 附着 于经 济交 往上 的文 化 、 明 交流 也 就成 为 必 然 。时 至 今 日 , 文 虽然 学 界
全球化为民族精神的 自我觉醒和 自我发展提
3 0
二 先生 的仰 慕 。而在 当今全 球 化条 件 下 , 通过 与其
为代表 的人 与 自然 的 和 谐 精 神 、 “ 为 贵 ” 旨 以 和 为
他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 比较 , 我们才可以看出中华 民族“ 和合” 神丰富而竞争 意识不足 , 精 人文精神 丰富而科学精神匮乏 , 礼教传统深厚而法治精神不 足等缺陷。而有 了这种 民族精神 自觉 , 才能培育适 应全球化和新时代要求 的民族精神。 全球化为民族精神 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 了舞台。全球化并不能抹 杀民族文化 的多元 化发 展 ,在可见的将来 , “ 不会有普世 的文 明, 有的只是 个包 含不 同文 明的世 界 , 而其 中 的每一 个文 明都 得 学 习与其 他文 明共 存 ”4 ) 【( 。亨 廷 顿 的文 明 冲 j
[ 摘
要 ] 全球 化 既 对作 为 民族 文化 核 心的 民族 精神 的发展 带来 机遇 , 也对 民族 精神 的 发展 造成挑
战。全球 化对 民族精 神 带来 的机 遇表 现 为 : 全球 化 为 民族精 神 的 自我 觉醒和 自我 发展 提供 了动 力 ; 为民族
精神 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 了舞台; 为民族精神之 中普世价值 的实现创造 了条件。全球化对民族精神 发展 造 成的挑 战表 现 为 : 全球 性 的价值 认 同消解 民族 精神 的 民族性 ; 民族精 神优 秀价值 观 的冲击 弱化 民 对 族精神 固有的积极功能; 导致非健康 的民族精神 自觉, 影响 民族精神健康发展 。弘扬和培 育 中华民族精 神, 一是要 努 力抓 住 全球 化 的机遇 , 中华 民族 精神 融入全球 化进 程 ; 将 二是 要 积极 应对 全球 化 的挑 战 , 强化 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主体意识 ; 三是要 立足 于本 民族与世界 的发展大势 , 实现 中华民族精神 的 自 主创新。 [ 关键词]全球化; 中华 民族精神 ; 机遇 ; 挑战; 对策 【 作者简介]孙文营,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法学博士, 哲学博士后 , 北京 10 8 00 3 [ 中图分 类号 ] C 5 [ 95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 10 4 3 (0 9 0 03 0 04— 4 4 20 )6— 00— 4 早在 10多年前 , 6 马克思在《 共产党宣 言》 中 供了动力。“ 民族精神是包 含着矛盾 的辩证统一 体, 那么它的展现就 只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 或者 说 , 自身 也 只 有 在 历 史 中 才 能 被 理解 或 把 它 握。 脱离一 定的历史背景 , 纯地对 民族精神 ” 单 的社会发 展 价值 作 出 肯 定 意 义 的判 断缺 少历 史 观 的思考 , 不符合民族精神的历史性特点。尊重民族 精神 的历史动态性特点 , 就是对民族精神正负价值 的判断都应该将 其放在 一定 的历史 框架中考察。 因此 , 不仅要看到民族精神 的现实价值, 也要承认 其中的“ 过时性 ” 不适应性” 和“ 。而对其过时性和 不适应性因素的分析则既要以现代化标准为参照 , 也要 以全 球化 标 准 为 参 照 。全球 化 之 所 以能够 成 为反思民族精神“ 过时 ” 不适应” 和“ 之处的重要参 照 , 因为全球化能够促进“ 是 文化 自觉” 这是实现 , 民族 文 化发 展 的前 提 。“ 化 自觉 是 指 生 活 在 一 文
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积极影响
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的积极影响
全球化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民族精神的积极影响,以下是一些例子:
1. 促进文化交流:全球化使得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容易,这有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了民族间的互动和交流。
2. 推广多元文化:全球化推崇多元文化,并支持不同民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从而使得民族文化不断得到继承和创新。
3. 提高经济繁荣: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促进了全球经济繁荣。
这为不同民族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造财富的方式,从而提高了族群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
4. 促进民主进程:全球化使得民主和人权的普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趋势,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从而强化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
5. 促进知识和技术交流:全球化促进各国之间的知识和技术交流,使得不同民族有机会分享和获取最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这促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并有助于增强民族间的竞争力和创新精神。
试析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Ma r e h
试 析全球化 背景下大学 生民族精神 的培 育
王 尊博 邱婧
摘要 : 民族精神是 民族生存与发展 的根 本 , 大学作为教 育的主要 阵地 , 在 当前全球化 背景下 , 实行大 学生 民族精神 培育 , 具有重要 意义 , 是 实现社会 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 提 升精神文明建设的 必经之路 。 关键词 : 全球化 大学生 民族精神 培 育 中图分类号 : G 6 4 1 文献标识码 : C
意识到 国家利益 、 国家安全重 于一切 , 高校必须有针对性 在 当前全球一体 化发展 的大背景下 , 各 国在经 济 、 技 术等方 义思想 , 面 的合 作机会越来 越多 , 紧密联 系到一起 , 推动 科学技术 的发展 地 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 发挥爱 国主义在 培育 民族 精神 中的作 用 , 与进 步 ; 但 是全球一 体化在带动 经济发展 的同时 , 也 给人 们 的生 增 强大学生 的 民族 自豪 感 、 自信心 , 拥有远 大的理想 、 抱负, 自愿 民族 复兴 贡献力量 。 活方 式带来极大 转变 , 随着各种 各样文化 的渗透 , 给 当代 大学生 为国家发展 、 3 . 2 发 挥典 型教育的积极作用 的民族精 神产 生与发展 , 带来极 大改变 。 1 民族精神基本 内涵 结合 大学生 的性格 特点 、 价值取 向等 , 先进人 物与模范 群体 充分体现一个 民族对真善 民族精神 的形成 , 奠定在 民族共 同生活 、 共 同参 与社会实 践 可以在民族精神培育 中发挥示范作用 , 对 于先进人物 及模范群 体来说 , 是 民族 精神与个 人 内 的基础上 , 是一 种相对稳定 的精神素养 及心理 品质 , 是 民族 中大 美的追求 ; 也是 民族 精神在现 实生活 中的体现 , 给大学 生带 多数成员接 受且认可 的思想观念 、 道 德规范及 价值取 向等 , 为推 在特质 的结合 , 动 民族 发展提供 了源 源不断 的动力 。 自上世 纪 8 O 年代 以来 , 经 来亲切感 、 真实感 ; 通过加 大典型人物与事迹 的宣传力度 , 将原本 济全球化逐 渐拓展 到世界 的各 个角落 , 给人们 的社会形态 、 生存 抽象 的民族教育具 体化 , 让大学 生在现实 生活 中、 在 自己的身边 感受到 民族精神 的力量 , 提高教育效果 。 发展等带来深刻影响 , 尤其对青少年形成 民族文化带 来冲击 。 在实行典 型教 育过程中 , 应 注重遵循 以下几大原则 : 其一 , 及 大学生 作为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 的接班人 , 是 民族 精神 、 民族文化 的传承者 。 当前 , 由于 受到多元 文化 冲击 , 培育 大学生 时陛、 准确性 。应注意典 型教育 的与时俱 进 , 把握 时代 发展脉搏 , 其二, 舆论性 、 引导性 。典型教育应该注 民族精 神 , 已成为高校 教育不容 推卸 的责任 ; 民族精神是 一个动 在实践 中进行科 学总结 ; 态性 、 与 时俱 进发展 的概念 , 既具有传 统性 , 又具有 时代性 , 只有 重 宣传 的作用 , 包括 某人 、 某时 、 某事体 现 出的民族 精神 、 时代精 从根本 了解 民族精神 的内涵和实质 , 才 能真正发挥大学生 民族精 神 , 借助媒体作用 , 形成正确 的舆论导 向 , 教育学生 、 鼓舞学生 ; 其 神培育 的积极作用 。 三, 真实性 、 适 度性 。应确保典型事迹符合 时代 发展精神 , 能够 被 大学 生所 接受 , 具有 亲切度 、 可信度 。 2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 民族精神 培育的必要性 3 . 3 开辟 网络教育的新渠道 2 . 1 符合全球化发展需要 当前 , 全球一体化 已经推进 到世界 的各个角 落 , 而西方 国家 在信息化发展 的背景下 , 互联 网已经在教育 中发挥不 可估 量 借 此机会在全 世界范 围渗透其生 活方式 、 价值观 念等 , 对我 国青 的作用 。那么大学生 民族精神教 育 , 也要注重开辟 网络教 育的新 少 年的思想 、 行 为等带来极 大冲击 ; 同时由于经济全 球化 的不均 渠道 。首先 , 为大学生营造健康 、 向上的网络环境 , 做好 校园网络 避 免有 毒信息 的侵 害 ; 其次 , 强 化 网络道德 教 衡 性发展 , 一些青 少年学生 在这样 的环境下 , 对本 民族文化产 生 信息 的净化 工作 , 质疑, 弱化 了民族 认 同感 , 民族凝 聚力呈 现下降趋势 。针对这 一 育 , 制定 完善的网络规章制度 , 规范大学生 的网络应用行 为 , 推广 实现 自我约束 ; 再次 , 发挥 民族 精神教育 的网络 实际情况 , 我 国必须采取 积极 的应对 措施 , 通过渗 透民族本体 精 大学生 自我教育 , 完善相关 网站 , 如爱 国主义 网站 、 中华 民族 精神 网站 神, 增强 大学生的民族认 同感与凝聚力 , 树立强烈 的国家意识 、 民 阵地 作用 , 族意识 , 以 积极 的 心 态 应 对 全 球 化 发 展 。 等, 比较西方价值观念与我 国民族精神 , 定期邀请专 家开展讨 论 , 2 . 2 全面推动 中华 民族复兴 与大 学生进行 沟通和交流 ; 同时设置 网络 视频点播 系统 , 在重要 中华 民族在五 千年 的发展 历程 中 , 经历 了诸多痛 苦和磨难 , 的历史纪念 日组织 网络活动 , 激发 大学生的爱 国热情 。 走过 了衰微与崛起 之路 , 这一过 程离不开伟 大 民族精神 的支撑 ; 总之 , 全球化 已成为 当前 发展的必然 趋势 , 我们必须 积极应 以世 界历史 发展 来看 , 民族精 神 的巨大力 量不 容忽视 。在 新时 对挑 战 、 寻找机遇 ; 在大学生 中开展 民族精神教 育 , 帮助他们抵抗 树 立强烈 的爱 国主义 之情 , 理性看待 中西方文 化 期, 为 了更好 地满足社 会发展 与时代发展需 求 , 民族精神更 加不 各 种不 良思想 , 容忽视 , 大学生作 为继 承 民族精 神 的主体 , 必须 培养其 强烈 的民 观、 价值观 的冲突和融合 , 在全球化进程 中 自觉维护国家主权 、 国 族精 神 , 才能保 障中华 民族精 神的薪火相 传 , 发挥精神 力量 的作 家尊 严 , 推动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 。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培育与弘扬我国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近 百年 的 中国屈辱史 , 大多 数 中 国大学 被 迫迁 移 或 是
暂时停办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 中国近代 以来 的大
党 的十七 届六 中全 会 指 出 , 世 界正 处 在大 发 展大 学 都肩 负着救 亡 图存 的历 史使 命 。以爱 国主 义 为 核 心 的 当今 培育和 变革 大调 整 时期 , 化 在综合 国力 竞争 中 的地位 和作 用更 民族精神是中国大学的一个特色文化基因。因而 , 文
加 凸显 , 护 国家文化 安全任务更 加艰 巨 , 维 增强 国家 文化软 弘扬民族精神必然也就成为中国大学与生俱来 的责任。 实力 、 文化 国际影 响力要求更加 紧迫。 ’ 次会 议 , 而西方大学则起源于中世纪的学者行会 , 中华 … 这 自治和学术 自由
将 文化改 革提 到 与经 济改 革 同等重要 的地位 , 人表 明 , 是其 文化 特色基 因 。 向世 中国作为 新晋世 界第 二大经 济体 , 大力发 展经济 之后 , 继 开 然而 , 生爱 国主义 精 神 的 培 育 与 弘扬 , 仅 仅是 大学 不
才 , 疑在社会 各 个领 域扮 演 着重 要角 色 。大 学 通 过培 养 无
学生本 身 , 而且影 响到整个 社会 的价值取 向 , 响到整 个社 式、 影 行为方式 、 生活方式与资、 技术、 知识一起所形成的强
阐释 、 转化等 会的精神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 国际间合作与 势冲击。这些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应对、
国内环境
民族精神是一个 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角度看 :1我 国三 十多年 改革 开放 的 巨大 成就 , () 为高 校 进 民族意识 、 民族心理、 民族品格 、 民族气质 的总和 , 民族 行培育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是 2 历史 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 民族 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 , 是 中华 民族为人类文 明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 球 化 为 民 族 精 神 发展 带 来 了机 遇 和挑 战 。 全球 化 背 景 下 , 们 要 着 力 发 展 现 代 的 、 全 我 开放 的 、 面 的 民族 全
精神 , 力使 民族精神 实现集体主义与尊重个人 、 努 精神追求与物质追求、 文精神与科 学精神 、 德理 想与法制精神 、 人 道
民族意识与全球 意识 、 时代精神 与传统精神 的辩证 统一。
关键词 : 全球 化 ; 民族 精 神 ; 发展 维度
一
、
民族 精神 的基本 内涵
元 文化 的碰撞 与 融合 过 程 中 , 民族 个 性将 更 丰富 多 样 , 全 开放视 野 、 国际 眼光去 观察 问题 、 析 问题 。然 而 , 球化 分 全
一
曾经 出现 而 今 已 消失 了 的诸 民族 的总称 , 天 , 是生 活 今 则
在 中 国版 图 内的 5 6个 兄 弟 民族 以及 海 外 中 华 儿 女 的 总
大 。经济差 距 的扩大 , 必将 产生 由经 济认 同带来 的 民族 认 同 , 发展 中国家 的国 民因经济 实力 在 经济 全球 化 浪潮 中 使
每一个 民族 在其 形 成 、 发展 过 程 中 都会 形 成 一 些 人 、 球 化所 体现 出来 的整 体 性 、 放 性趋 势 , 有 利 于 我们 用 开 也
一
群 人甚 至亿 万 人 能 够互 相认 同 、 聚为 一 个 民族 的东 凝
西, 其核 心就 是 民族 精 神 。 民族 精 神 是 民族 文 化 的精 华 ,
称 。 “ 五千年 的发 展 中 , … ’ 在 中华 民族形 成 了以爱 国主 处 于劣势从 而生 发对本 民族 国家认 同的 弱化 , 致 民族 自 导 义 为核 心 的团结统 一 、 爱好 和平 、 劳勇 敢 、 勤 自强不 息 的伟 尊 心 、 自信心 、 自豪感受 挫 。 大 民族精 神 ” L【“ 这 是 对 中华 民族 精 神 总 的概 括 和 凝 。】 ’ 2 全球化 也促 使政 治 领 域 发生 了变 化 。 全球 化 的迅 猛
21 00年 第 O 9期 ( 总第 20期) 0
・
世 纪桥
No. 09, 01 2 0
S ii i h J Qa o
( eea N .0 ) G nrl o2 0
哲 学 研究 ・
全 球 化 景 下 族 精 神 的 发 展 维 度 背 民
张发 钦
( 西工学院 宣传部 , 西 柳州 广 广 55 0 ) 4 0 6
也对 民族 精神 提 出了严峻 的挑 战 , 国 民的精 神产 生 了消 对 是 民族 思想 、 格 、 性 心理 中 的积极 因素 , 因为 民族 精神 不等 极 影响 。 同于 民族 的精神 和“ 民性 ” 国 的概念 , 称之 为民族精 神 的 能 全 球化首 先表 现为 经 济 全球 化 , 济 全 球 化 化 中 , 经 地 应 当是 为广 大成 员 所 共识 并 已被 实践 证 明 能够 推 动 民族 域 界限 的模 糊将 消解 人们 的 民族 国家观 念 , 民族认 同将被 和社会 不 断向前 发展 的精神 , 对 民族情 感 、 是 民族认 同、 民 削弱 。以美 国为首 的西 方 发 达 资本 主义 国家 主导 的经 济 族心 理等升 华 。 全 球化在促 使 商 品、 务 、 本 、 术 、 员 的跨 越 国界 流 服 资 技 人 “ 中华 民族 作为 一个 自觉 的 民族 实 体 , 近 百 年来 中 量 越来越 大 , 是 世界各 国、 各地 区 、 民族 之 间越 来越 相互 依 各 国和西 方列 强对抗 中 出现 的 , 作为 一个 自在 的 民族 实体 存 的 同时 , 造成 了 民族 国家之 间 和社 会 阶层 之 间经 济差 但 也 则 是几 千年 的历史 过 程 所形 成 的。 中华 民族 是 一个 多元 距 扩大 , 仅发 展 中 国家 与发 达 国家 之 间 的 差 距 趋 于 扩 ” 不 体 的以汉族 为 主体 的民族共 同体 , 它是 中 国各 民族包 括 大 , 而且 发展 中 国家 内部不 同阶层 的收 入分 配 差距 趋 于扩
在 改造客 观世 界的 实践 中勤勤 恳恳 、 力 不懈 、 于拼 搏 、 努 敢
想理论 、 价值观 念和宗 教迷 信 的渗透 。他们 利用 强 大 的传 播工 具 , 开展攻 心战 , 大肆 宣扬 资产 阶 级思 想 和价 值 观 , 利
用人 员和技 术交 往播 撒 “自由种 子 ” 利 用 “ 权 ” 号 大 , 人 旗 搞干 涉活动 , 至利 用所 谓 宗教 势 力 、 民族 精英 ” 甚 “ 和邪 恶
聚 。爱 国主义 是 中华 民族 精神 的核 心 内容 , 长期 历史 发 是
发展 和现代 科技 的飞速 发 展 、 信息 的快 速 传播 , 西 方 敌 使
展 中形成 的对 自己祖 国的一种 深厚 情感 ; 团结统 一 是一 个 对势 力更便 利地 通过经 济 、 科技 、 化 交流 , 文 向我 国进行 思
分子 , 在我 国国内煽 动 资 产 阶级 自由化 和 异端 迷 信 风 浪 ,
敢 于斗争 的 精 神 ; 自强 不息 是 一个 民族 所 具 有 的独 立 自 主、 奋发 向上 、 进取 的精 神 。3 不 【( J 二、 全球 化背 景下 民族精 神发展 的机 遇与挑 战 2 纪9 0世 0年代 以来 , 全球 化 浪潮 为 民族 精神 的 丰 富 和发 展提供 了 良好 的机 遇 。“ 纳 百 川 , 容 乃 大”, 多 海 有 在
民族 为 了实 现共 同的 理想 和 目标 , 聚全 民族 的意志 、 凝 智 慧 和力量 的原 则与 态度 ; 爱好 和平 是一 个 民族 内部 成员 及
与 其他 民族交 往 中平等相 待 、 友好 相处 、 同存异 、 求 团结 合 作 的精神 ; 勤劳 勇敢 是 一个 民族 为 了 自身 的存 在 与发 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