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税、军事、选官、土地、军事(兵制)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税、军事、选官、土地、军事(兵制)制度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一、先秦时期的赋税制度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
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
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
此外,还有军赋。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赋税制度。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土地面积征收实物。
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征收军赋。
战国时,各国赋税制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二、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秦代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
田租是按土地征粮,租率约为十分之一。
口赋是按人头征钱,每人约缴120钱。
杂赋一般是临时性的征调。
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封建地主有利,但也有利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代的赋税主要是人头税和田租,此外还有一定的徭役。
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两种。
汉初规定,15至56岁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每人纳赋120钱,叫算赋。
7至14岁的小孩,每人每年纳赋20钱,叫口赋。
田租按产量征收,一般三十税一。
徭役分为劳役和兵役。
成年男子一生要服两年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劳役。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税制度曹魏时实行租调制,“收田租亩四升,户生绢两匹,绵三斤”。
课田制和户调式是西晋的赋税制度。
课田指的是应向国家纳税的田地数量。
丁男(16-60)课田50亩,丁女20亩,次丁男(13-15;61-65)25亩,每亩纳粮8升。
户调就是户税,丁男之户每年纳绢3匹,绵3斤;丁女或次丁为户者折半交纳。
与曹魏相比,田租增加一倍,户税增加了二分之一。
北魏时规定,一夫一妇出帛1匹,粟2石;15岁以上的未婚丁女4人,从事耕织的奴婢8人,耕牛20头,租调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四、隋唐至宋元时期的赋税制度隋唐之际实行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
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
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
中国古代土地、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井田制:【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
【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
各诸侯国的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屯田制:【形成与发展】汉末饥荒之际,曹操总结汉朝西域屯田经验,在许下屯田,后大范围推广。
【方法】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
屯田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
【性质与作用】屯田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后来蜀、吴两国也在边境、军镇和其他一些水土条件适宜的地方,实行过不同规模的屯田。
均田制:【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
②土地不得买卖。
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
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
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
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性质与作用】①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
②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③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
【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
更名田:【概念】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更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
高一历史必修2_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一、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它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的产物,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
从本质上讲,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都是私有制。
(一)我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是奴隶社会经济基础的基本形式。
井田制,兴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适应奴隶社会时期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成为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春秋后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
2、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转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
私田主人控制着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而且改变了对耕田者的剥削方式,即让劳动者交出大部分产品后,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
这样,耕种的人就转变为封建农民,私田主人成为封建地主,农民向地主缴纳地主。
这就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
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春秋时期的的诸侯国改革中,都涉及到了国家赋税制度的变革,如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实行按亩收税,促使耕地由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转向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战国时期,随着地主阶级变法运动的开展,最终在各诸侯国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典型事例如秦国的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3、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土地国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个体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土地制度形式。
其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地阻碍了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交换处于极不发达的状态,限制了手工业通农业的分离,使手工业无法独立形成独立的经济部门,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严重障碍,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赋税制度、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赋役制度、户籍制度、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一、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不能随意买卖实行井田制,由奴隶主贵族统治奴隶集体耕种的经营方式二、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①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③废井田,开阡陌,授田给百姓④确立土地私有制,鼓励发展小农经济三、秦朝田租: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人头税: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徭役:更卒、正卒、戍卒四、汉代汉初:田赋税率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
(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人头税:分口赋、算赋,还征收财产税徭役:更卒、正卒、戍卒五、魏晋南北朝魏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
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
(均田制与租调制相互配合)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
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六、隋朝租调役,废除许多苛捐杂税,向民众征收租调役七、唐朝唐初的租庸调制:以庸代役:男子不去服徭役,则可交一定数额绢或布以代役,称为庸影响: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唐中期的两税法:1.背景: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国家财政紧张。
2.唐德宗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3.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两税法影响: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八、宋朝1.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2.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再派发各种徭役。
3.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赋税制度1.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的赋税制度主要是以土地赋税为主,即以田地为单位征收赋税。
夏代实行“皇帝土地”的制度,由各地的贵族占有土地并进行耕种,然后向中央政府上交一部分产出。
商代则逐渐形成以众贵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贵族们作为土地的占有者,组织百姓耕种,向国家交纳丰产款。
周代采用了地主制度,国家封建地主贵族,贵族们耕种土地,并向国家进贡一部分收获。
2.秦汉时期:秦朝在征服六国后,实行了均田制。
均田制实行以户为单位征收赋税,根据户口数量和土地质量,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并以此为依据征收赋税,确保了赋税的公平性。
赋税制度的在秦朝得以深入,这对于统一制度、整合资源、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业的发展。
汉朝继续实行这一制度,同时还增设了其他税种如奴婢赋、财物赋等。
3.隋唐时期:隋朝实行了均田制,但这一制度不久便废除。
唐朝随即推行了租庸调制度。
租庸调制度以土地为基础,对地方上的田地进行测量和评估,依据田地的质量和产量,收取租税。
这一制度的特点是一方面提倡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税收的控制。
4.宋元时期:宋代的税收制度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粮税、商税、义税等。
粮税是主要的税种,按照土地质量、产量等因素征收,以确保国家的粮食供给。
商税是对商品征收的税种,按照商品的种类和规模进行征收。
义税是对富有者的附加税,用于补充国家特殊支出。
元代对宋代的税收制度基本沿袭,同样也实行了粮税、商税和义税等税种,以确保国家财政的稳定。
5.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实行了两税法,即户口税和田产税。
户口税主要以人头数为依据,按照户口数量征收的税种,对百姓而言较为公平。
田产税是以土地面积为计算依据的税种,按照田地的质量和产量进行征收。
明朝时期的税收制度比较简明,并设置了多种特殊税种,如草料税、良田税等。
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加大了商业税收的力度,同时减轻了农业税收的压力。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各朝代的赋税制度在对农业赋税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对商业和精细加工业的税收。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从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两个方面展开讨论,总结其特点和影响。
首先是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主要包括私有制和官有制两种形式。
私有制是指土地由个人或家族所有,可以自由买卖、继承和租借的制度。
官有制是指土地属于国家或官府所有,由官府管理、分配和收取租税的制度。
在秦朝统一天下后,实行了均田制,将土地按照人口数量平均分配,每个人家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这种制度在西汉时期形成并延续至清朝。
均田制的实施既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计,又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发展。
此外,在土地规模上,农民的土地面积和质量往往较小,而地主或豪族则拥有较大规模的土地,形成了严重的土地不均。
在东汉时期,开始影响土地制度的因素有了一些变化。
地主豪族的土地扩张和农民的负担加重,导致地主豪族不断向农民征收苛捐杂税,土地集中和农民破产现象普遍出现,这引发了农民起义。
土地问题成为了社会的矛盾焦点。
其次是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主要包括田赋、丁税、商税和杂税等。
田赋是按照土地面积和产量征收的税款,丁税是按照人口数量征收的税款,商税是按照商业交易额征收的税款,杂税是其他各种形式的税款。
在这些赋税制度中,田赋是最主要和基础的税种,对农民的负担最为沉重。
在古代赋税制度中,农民的赋税负担普遍较重。
尤其是在地主豪族扩大土地规模的背景下,农民承担了更多的田赋,并且在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下,脱贫难、致贫易成为普遍现象。
这也是地主豪族对农民的剥削的一种表现形式。
赋税制度也受到了各个朝代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
如西汉时期土地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赋税制度不断变更和调整。
隋唐时期的土地经济繁荣,使得赋税制度逐渐完善。
而在宋代,由于北方河湖泛滥灌溉兴盛,使得赋税制度相应地加重了对南方农民的剥削。
中国古代的土地及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一)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农业是古代制定经济制度的重点. 以户籍制度作为制定经济制度的依据. 土地和赋税,徭役制度构成古代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 经济制度制定的宗旨,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经济制度既制约土地兼并,又受制于土地兼并.(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进历程"家天下"与土地国有制"私田"与土地私有制政局动荡与"屯田" 土地兼并与"限田" 安置流民与"授田"大土地所有制制约土地制度的延续2,奴隶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含义和特点由"家天下"形成的国家统治格局,实质是将管辖的全部土地及土地上的人口,作为家族的共有财产,故称"公田". 在宗法制的作用下,通过"分土封侯",实现家族对全国的"分而治之". 在"土地国有制"下,土地的主人与耕种者结成奴役关系,采用"劳役地租"形态. 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公田不治." 《汉书食货志》"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 《国语周语中》户籍制度的建立"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分土治民." 《商君书徕民》2,"屯田制"产生的背景和实质长处于战乱和动荡的政局中大量的土地荒芜大批逃避战乱的流民采用军事编制的方法,将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屯田客对土地只有使用权. 3,限田制背景: 土地兼并导致国家赋税减少. 农民失去土地,加剧社会的矛盾和动荡.实质: 西晋的占田制,不是国家对土地的分配,而是国家限定对土地的占有额度. 用法律的形式,保护士族门阀的利益. 4,授田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特点背景和条件: 国家统治处于相对稳定的局势中. 国家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大批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特点: 是国家向臣民(主要是农民)按一定标准授予土地的一种制度. 受田民拥有对所授土地的使用权,还享有对其中部分土地的占有权. 授田制与赋税制度相配套. 授田制的形式和实质以"均田"的名义进行授田. 自北魏到唐前期,共有7次均田. "均田制"主要以家庭为授田对象和单位. 用于授田的土地,仅限于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并非将全国的土地重新分配. 对于私人土地达到或超过授田标准者,不再授田,亦不退出超标土地. 授田制亦是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的一种措施,以便使其提供赋税. 北魏均田制北魏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颁布"均田令": 男子十五岁以上授露田40亩.女子20亩. 初授田者,男子给桑田20亩为永业. 露田不得买卖,死后还官. 奴婢授田同良人.耕牛每头授露田30亩,限4头. 狭乡授田不足者,许迁宽乡. 隋朝均田制隋开皇二年(582年),文帝颁布"均田令": 一夫授口分田(露田)80亩,妇人40亩. "一床"授永业田(桑田或麻田)20亩. 奴婢授田同良人.耕牛授田限4头,每头60亩. 唐朝均田制丁男(21—59岁),中男(16—20岁)授田100亩.内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田. 老男(60岁以上),笃疾残疾者授口分田40亩. 寡妻妾授口分田30亩. 佛道授口分田:男者(比丘,道士)30亩,女者(比丘尼,女冠)20亩. 唐朝均田制的特点与前代相比,授田对象不同. 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松动. 允许官人买卖永业田和赐田. 允许百姓死后无力供葬时,出卖永业田. 从狭乡迁往宽乡时,永业和口分田均可出卖. 如需购置住宅,邸店,碾硙,亦可出卖口分田. 唐朝中期以后的土地问题土地兼并迅猛发展"如闻王公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并吞,莫惧章程,……致令百姓无处安置." 《全唐文》卷35《天宝十载禁夺百姓口分,永业田诏》宋朝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自宋朝开始,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已成为主要的土地兼并者. 王安石变法制定"方田均税法". 张居正改革有"清丈土地". 土地兼并问题在农民起义口号中的反映唐末农民战争,黄巢打出"均平"的旗号. 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均贫富"的口号. 钟相,杨幺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 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 太平天国运动,倡导"耕者有其田"的思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三)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构成和演进赋役制度是土地私有制的产物.它在产生之初,起到确立私人对土地占有的作用.但在土地私有制产生后,又受制于大土地所有制. 赋役制度由地租,人头税(或户税),徭役(或兵役)三部分组成. 地租经历了劳役,实物(分成,定额),货币等几种形态的演进过程.2,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奴隶制社会,劳役制地租. 春秋时期,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形态下的赋役制度. 公元前568年,齐国"案田而税". 公元前643年,晋国"作爰田". 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 公元前548年,楚国"量入修赋". 公元前408年,秦国"初租禾". 秦国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土地和户籍为依据的赋役制度. "入顷刍稿,以其授田之数,无豤(垦)不豤(垦),顷入刍三石,稿二石." 《云梦睡虎地秦简田律》"匿户,……弗令出户赋之谓也." 《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问答》"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两甲." 《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3,西汉初期的赋役制度"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或乘牛车.而齐民无盖藏."《史记平准书》"黄老无为","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编户齐民. 赋役制度的构成:田租,人头税(口赋,"民年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钱";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徭役.4,曹魏时期的赋役制度(屯田)曹魏时期,对屯田客实行分成制地租:使用官牛者,与官府四六分成;不使用官牛者,与官府对半分成. 对自耕农,于建安九年(204年)推行户调制:田租每亩纳粟4升,户调每户纳绢2匹,绵2斤. 曹魏的户调制,废止了汉代实行的口赋,算赋等人头税,改以户为征收单位;改分成制地租为定额地租.西晋的赋役制度(限田—占田) 西晋的赋税制度分为两项:课田,丁男课田50亩,纳租4斛;户调,纳绢3匹,绵3斤.5,北朝时期的赋役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租调制. 一床(一夫一妻)岁纳帛1匹,粟2石. 十五岁以上未婚男女及奴婢8人,耕牛20头,同一床. 另有徭役,属临时性征调. 北齐时,将力役订入租调制中. 北周时,确定丁男年服役1月.遂称为租调力役制.6,隋朝的租调力役制一床每岁出租3石,调绢1匹(4丈),绵3两,或调布1端(5丈),麻3斤. 丁男岁服役1月.开皇三年(583年),减调1匹为2丈. 男子自二十一岁起,岁服役20天. 开皇十五年(590年),令"民年五十,免役收庸."7,唐前期的租庸调法"诸户一丁,租粟二斛.其调各随乡土所出,绢,絁各二丈,布二丈五尺.输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 "凡丁岁役二旬,有闰之年加二日.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 《唐六典》卷三唐代租庸调法的特点征收对象从"一床"改为"一丁". 税额和力役天数.较隋朝少约1/3. 将"输庸代役"制度化. 在租,调这两种正税外,唐前期还有地税和户税. 地税作为义仓粮;户税作为军国传驿之用.8,两税法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改行"两税法":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779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 《旧唐书杨炎传》两税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适应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形势. "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陆贽《陆宣公集》卷22《均节恤百姓第一条》扩大纳税者的范围. 简化赋税征收的项目. "适时之令典,拯弊之良图." 杜佑《通典》卷79,一条鞭法"一条鞭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共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府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 《明史食货志》一条鞭法的特点和历史地位赋役合并,简化征收名目计亩征收赋役一律征银以州县为单位,计算赋役总量与土地兼并的现实结合更加紧密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折银征收,亦使农民多受一层剥削10,摊丁入亩(地丁合一, 地丁银,丁随地起)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圣祖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诏令. 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人丁24621334口,丁银335万余两),作为永久定额.今后再滋生人丁,不增加丁银额. 摊丁入亩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将人口与土地并征的二元税制,改为单一的土地税制. 减轻了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缓和了阶级矛盾. 使农民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 有利于人口统计的精确性和人口的增长. 摊丁入亩推行后,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全国总人口102750000口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全国总人口208095796口道光十三年(1833年) 全国总人口398942036口(四)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基本特点赋役征收的依据和对象,主要是土地和户籍(人口).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结构相适应. 赋役分地租,户调(口赋),徭役三项征收,其演进呈逐渐趋简的态势.唐"输庸代役",徭役可以"庸"代;明"一条鞭法",将赋,役合并;清"摊丁入亩",将口赋与地税合一. 地租在先秦和秦汉时期,采用分成制;魏晋时,始为定额制. 赋税以征实物(粮食,布帛)为主.自明始,赋役改征银(货币).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赋役制度与土地制度并存;后期独立存在,并逐渐与土地占有结合。
中国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演变
二、古代的赋税制度 (一)、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
1. 春秋后期:齐国相地而衰征” 鲁国 “初税
亩”
2.
秦汉:编户齐民制度
3.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4. 唐朝后期: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征税形式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税种逐渐减少(一元化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征税内容
(3)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 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的 反映。
两税法
5. 北宋中期:
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6. 明朝中后期:
一条鞭法
7. 清朝前期: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8. 清朝:摊
丁入亩(地丁银)
(二)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主要趋势
1、标准: 人丁为主 土地为主 2、地租式: 实物为主 货币为主 3、征收类: 繁杂 简单 4、征税间: 不定时 定时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和赋税制度
一、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
生产力发展——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1、原始社会:原始的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 3、封建社会:地主土地私有制
农民土地私有制(自耕农经济) 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
(二)、关于“土地兼并”问题需理解掌握:
1、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主要表现 2、土地兼并的根源:
5、必须服徭役、兵役 可以代役 6、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税逐渐加重
思考题: 我国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中国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演变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中,土地是农耕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最早的土地制度是集体耕作,人们通过共同耕种土地来维持生活。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土地制度逐渐演变为公田制度,即将土地划分为皇家田和私人田。
公田主要由国家耕种,收取一定比例的税收用于社会建设和军队维护。
私人田主要由个体农民经营,自己享有利益。
到了封建社会,土地和赋税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时期土地制度主要分为三种:官田、私田和民田。
官田是由国家划分的土地,收取的税收主要用于政府运转和官员的禄米。
私田是封建地主的土地,他们享有土地的使用权,并向国家交纳赋税。
民田是农民拥有的土地,他们必须向地主支付一定的田租。
这时的赋税制度主要分为两种:货币税和实物税。
地主和农民都需要向国家支付税金,货币税主要是以货物的形式,如粮食、布匹等,实物税则是以钱币的形式。
到了秦汉时期,土地和赋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秦始皇结束了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实行了均田制。
根据农民家庭的人口和土地的质量,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并征收一定税金。
这一制度为农民减轻了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而赋税制度也发生了变化,首次引入统一的货币税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随着历史的进程,土地和赋税制度又发生了多次的变革。
在唐宋时期,土地制度主要是私田和国田,世族地主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并向国家纳税。
赋税制度主要是以货币形式,并有固定的赋税额度。
到了明清时期,土地制度进一步演变为封建私田制度,世俗士绅和豪族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则以种地为生,向地主支付丰收的一部分。
赋税制度在明朝实行“一统天下”的理念下,实行了统一的赋税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变动,明代末期开始出现了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高额的赋税。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演变是一个从集体耕作到私田制度,再到封建私田制度的过程。
赋税制度也经历了从实物税到货币税的变迁,前者强调物质财富的变化,后者更注重经济的流通和统一、这一演变过程中,既有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有政治权力和利益格局的影响。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蒸发脱水塔能否兼具预分馏塔的拔头作用? 下列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抵抗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100℃5分钟灭活B.煮沸10分钟灭活C.60℃10小时灭活D.-20℃可保存10天E.可被紫外线灭活 可靠性必须与结合起来。 雄黄使用时应注意。A.内服宜慎,不可过量、久服B.月经期忌用C.孕妇忌用D.切忌火煅E.肾阳虚忌用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寄生部位是A.淋巴结B.红细胞C.巨噬细胞D.肝细胞E.肌肉 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是指各场地数据的逻辑结构对用户不可见。A.分片透明性B.场地透明性C.场地自治D.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 导致岩石物理风化的主要原因有、和等。 反映糖尿病病情控制的指标是A.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B.尿糖定性C.血清胰岛素水平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E.血清胰岛素细胞抗体 某施工单位申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时,根据我国《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应具备经建设行政主管或其他有关部门考核合格的人员包括()。A.应急救援人员B.单位主要负责人C.全部作业人员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E.特种作业人员 封堵下闸的设计流量可用封堵时段,或按实测水文统计资料分析确定。A.5~10年重现期的月或旬平均流量B.5~10年重现期的瞬时流量C.5~20年重现期的月或旬平均流量D.5~20年重现期的瞬时流量 侧卧后前位是指A.仰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腹侧射入,背侧射出B.侧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右或左侧射入,左或右侧射出C.仰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背侧射入,腹侧射出D.侧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背侧射入,腹侧射出E.侧卧于摄影床上,X线从腹侧射入,背侧射出 休克的病因分类包括、、、和。 待生催化剂 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合同规定的时间内,承包人应向()书面提交一份详细和格式符合要求的工程总体进度计划。A.监理工程师B.业主C.质量监督站D.上级公司 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多级压缩一般必须都具有冷却装置。 职业素质人文关怀? 女,33岁,因关节疼痛而就诊,查外周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ACE升高,血,尿钙值升高,胸片见双肺门增大,CT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为()A.淋巴瘤B.卡波济肉瘤C.韦格肉芽肿D.结节病E.间质性肺病 省内网节点负责汇接从属于它的的业务,转接省内节点间的业务,同时可提供用户接入业务。 个人风格指个人平时为人处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行为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A.气质B.心态C.性格D.行为风格 甲状腺静态显像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A.亚急性甲状腺炎B.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甲状腺功能低下C.甲状腺功能亢进D.桥本氏病E.甲状腺瘤 在MRI设备中,关于主磁体价值的描述,哪项正确A.直接关系到磁场强度B.直接关系到磁场均匀度C.直接关系到磁场稳定性D.不影响MRI图像质量E.用以说明MRI设备类型 下列哪项不是ACEI的药理作用A.阻止AngⅡ的生成B.保护血管内皮细胞C.促进缓激肽的降解D.抗心肌缺血E.抗动脉粥样硬化 对于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的主要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健康教育是简单的信息传播B.卫生宣教融合了多学科的知识C.卫生宣教已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论和方法D.健康教育具备独立的理论和方法体系E.健康教育是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事件的中心任务服务 下列哪项属于胆碱能受体A.M、αB.M、βC.M、α1和β1D.M、α2、β2E.M、N1和N2 依据《期货交易管理条例》,我国期货经纪公司的注册资本金须万元人民币。A.高于5000B.高于3000C.不低于3000D.不低于5000 肝损害型毒蕈中毒的特殊治疗药物是A.阿托品B.巯基解毒剂C.亚甲蓝D.美兰E.抗生素 关于日本血吸虫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人畜共患病B.雌雄异体,合抱寄生C.分布于长江沿岸及以南地区D.钉螺为中间宿主E.成虫及分泌物致病,虫卵不致病 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包括等。A.内容生产数字化B.管理过程数字化C.产品形态数字化D.组稿方式数字化E.传播渠道集约化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的反应中,对鲁米诺起催化作用的酶是A.HRPB.ALPC.AHPPDD.PR3E.β-Gal 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主要死因是A.心脏骤停B.急性左心衰C.呼吸衰竭D.脑出血E.休克 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排水设施,排水井容量不应小于立方米,排水泵的水量不应小于升/秒。A、2,8B、2,10C、3,8D、3,10 男,25岁,左腰痛,疑有上尿路结石,拟摄尿路平片。检查前应做的准备是A.尿常规B.血常规C.肠道准备D.碘过敏试验E.心电图检查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运用口头语言来和的一种活的语言艺术。 有关会议、展览和特殊活动的共性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些活动均涉及到人员的迁徙和移动B.这些活动能为人们生活增添乐趣C.这些活动是长期筹备、短期举办的"线"状活动D.这些活动的组织管理都是以独立的项目方式进行的 品评的方法可分为、和差异品评法。 电极法测定水的氧化还原电位时,用于校正空白电极的标准溶液的名称是。 用冷时间过长可导致()A.增强痛觉神经的兴奋性B.局部营养、细胞代谢障碍,以致组织坏死C.皮肤抵抗力降低D.增强局部免疫力E.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 春秋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急性胆囊炎在核素肝胆动态显像为避免假阳性的发生,可A.给予促胆囊收缩素B.给予吗啡C.延迟显像至注射后2~4hD.予苯巴比妥E.脂餐试验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一、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2、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3、特点4、瓦解原因春秋后期,随着生产力和土地私有制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剥削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
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
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均田制:前提条件: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
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这种制度不触及贵族地主利益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内容:A、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
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
B、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
“均田令”规定: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开始向政府领种土地,到了不能劳动或者身死时,再把土地还给政府。
土地有两种,无主的荒地称露田,按规定还给政府,不能买卖。
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按规定不必还给政府,可以买卖。
政府规定,一夫一妇要向国家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不交帛)。
此外,农民还要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调。
作用:1、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3、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4、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第二轮复习之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一、西周的井田制1、性质: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在西周统治时期,为巩固政权,他们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井田制是周代农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土地属奴隶制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在名义上都属于周王。
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和臣下,让他们世代享用,但不得买卖和转让,还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赋税。
因为田与田之间有完整的灌溉系统和道路系统,如同井字,故称“井田”。
2、基本原则:土地归奴隶制国家所有,不准私人转让或交换。
井田制的瓦解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崩溃。
夏代曾实行过井田制。
商、周两代的井田制因夏而来。
井田制大致可分为八家为井而有公田与九夫为井而无公田两个系统。
夏朝、商朝时期实行的八家为井、同养公田之制,公有成分更多一些。
周代以后出现的九夫为井之制个人私有的成分已增多,可以看作私田已被耕作者占有。
二、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土地私有制逐渐代替土地国有制三、汉代的编户齐民四、隋唐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1、隋朝至唐朝前期的土地制度——均田制(在均田制下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它使不少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一些土地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行:隋和唐朝前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是租庸调役制和府兵制得以实行的经济基础。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促进了生产发展,巩固了租调制。
2、隋朝至唐朝前期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1)租调制度:隋朝沿袭北魏以来的租调制,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
(租:缴纳谷物的田租;调:为缴纳帛或布的户税;以庸代役:以缴纳布帛代替力役)(2)租庸调制:内容:唐实行租庸调制度,庸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性质:是封建国家建立在封建均田制上的赋役制度。
隋朝在北朝租调力役制度基础上予以改革,创立了租庸调制。
唐承隋制,并予以完善。
影响:①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府兵制得以巩固。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封建制度、均田制度和土地私有制。
在封建制度时期,土地被划分为各个封地,由封建王朝的皇帝授予贵族和将领。
这些贵族和将领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绝对的所有权,并对土地的使用、收益和分配拥有控制权。
农民在封地上是农奴,必须给予贵族和将领丰富的物质和劳动作为土地的租赁费用。
均田制度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在公元前6世纪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明朝。
均田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人地相称,田地平均”,通过将土地按照家庭人口数量进行分配,使每个农户都能拥有相应数量的土地,达到土地平均分配的目的。
在均田制度下,农民享受自由种植的权利,并且可以自由选择种植作物,并且农民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度逐渐演变成了土地私有制。
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分配权都归属于土地的所有者。
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使得农民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种植的作物,并独立承担相应的生产责任。
同时,土地私有制也刺激了农民对土地进行改良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和农田质量。
除了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也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赋税制度中,不同的阶级和身份享有不同的税收待遇。
地主阶级享有特权,通常有优惠的税收政策,而农民和工商业者则需要承担较重的税额。
总之,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土地制度的演变和赋税制度的调整都是在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和调整过程中形成的。
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以及了解中国土地和税收制度的历史变迁,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演变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演变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原始社会的无主荒野到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和赋役制度的确立,具有较大的变化特点。
以下将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探究。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下,土地属于无主状态,不存在私有制。
这时期的人们主要以采集、狩猎为生,没有稳定的农业生产。
土地是人们共有的资源,没有专门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
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类开始从采集狩猎转向农耕生产。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疏通水渠,进行水利灌溉,开始形成了最早的土地制度。
土地被划分为部落的公共资源,个人和家庭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耕种,但土地的分配与使用仍受部落的约束和管理。
此时的土地制度已经呈现出一定的私有性特征,但还未完全建立起个人私有制。
夏商周时期,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逐渐确立。
在周朝,国家制定了土地制度的相关法律,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土地被分为封地、公田和私田三种,封地归封建贵族所有,是他们居住并统治的基地;公田属于国家,用于赋税和国家用途,同时也用于员民的部分分配;私田则是属于农民个人的耕地。
这一时期的土地制度已经较为完善,私田属于个人私有财产,并通过耕种获得收益,在经济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赋役制度在这一时期也逐渐确立。
国家依据土地面积和收益多少对土地进行赋税。
当时的赋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土地以租金形式缴纳给国家,另一种是以劳役的方式进行赋税。
劳役赋税即由农民向国家提供劳动力,参与国家建设、修筑工程等。
此外,还有农民向贵族和地主进行缴纳费用和劳役的形式。
到了秦汉时期,封建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更加完善。
在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下,国家对土地进行重新划分,推行均田制,将土地按照人口数量进行均分。
土地私有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民个人拥有稳定的土地产权,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耕作和流转。
同时,赋役制度也得到加强,农民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赋税和劳役。
这一制度形成了一国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为当时封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支撑。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变革
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主要土地制 度,它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是其特征。土地所有权属周王,诸侯臣子
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实质是私有制而不是 公有制。
(2)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即国有土
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大地主土地所有制。
解析 均田制肇始于北魏,废止于唐中后期,故 选②③。
2.两税法、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开始实施时,政府 财政收入都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 A.新法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 B.地主官僚必须按田亩和资产纳税 (B )
C.商人和手工业者必须纳税
D.由原来的征收实物改为征收银两 解析 两税法、方田均税法和一条鞭法这三者的共 同点是:收税标准不是以人丁为主,而是以田亩和 资产为主。这样,地主官僚也必须交税,扩大了纳 税面,政府的财政收入有了明显增加。
(6)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 内容:北宋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募役法规定,包括地
主、官僚在内,不服役的都要交免役钱;方田均税法规定, 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 影响: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纳银代役保证了农民的
劳动时间。标志着代役税由实物转向货币。
(7)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张居正改革) 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改革赋役 制度,推行一条鞭法。 内容:把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一,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征
物,然后分析说明。第(3)问属于基础知识的运用,
抓住题目中“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一信息。
答案(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私田大量开
垦,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发展,新兴地主势力增强,
推动各诸侯国先后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制。 (2)国外高产农作物的引进,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 扩大。 (3)图四: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革为农民土地所有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①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②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人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代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③租调制:西晋的占田法容包括"户调制",规定每户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量的绢,帛.北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④租庸调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⑤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凋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两税法的作用在于:一,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二,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三,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⑦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阁首辅居正,鉴于赋役沉重,农民铤而走险的历史教训,改革赋役制度,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这就大大增加了赋税中的货币比重.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役归于地""量地计丁",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⑧摊丁入亩:171 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人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重点提示】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①由向国王的纳贡到国家征收土地税;②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的变化;③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④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这种演变说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1.井田制:【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2.屯田制:【形成与发展】汉末饥荒之际,操总结汉朝西域屯田经验,在许下屯田,后大围推广.【方法】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屯田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性质与作用】屯田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来蜀,吴两国也在边境,军镇和其他一些水土条件适宜的地方,实行过不同规模的屯田.3.均田制:【形成与发展】485年,北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性质与作用】①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②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③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4.更名田:【概念】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更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作用】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重点提示】(1)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2)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屯田制在西汉,,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流行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发展.。
高二历史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 清前期的“更名田” • 背景: • 内容: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藩王的土
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
• 意义:
封建社会中的土地兼并及其后果
•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并是最大特征: • A: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阶
级力量增加的表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 况下,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 • B: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 是农民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 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 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使兼并得 到一定的缓和,二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长对你的工作很不满意,你还要在搞一个更好的咒语出来!”“嗯嗯,好的!马上就可以有编出新咒语!”知知爵士按了一下《古宇宙怀表》的按钮,一张卡片立刻飞 了出来。……这时,B.可日勃教主超然把橙白色元宵一样的脑袋晃了晃,只见七道清新的仿佛柱子般的粉灯,突然从不大的肩膀中飞出,随着一声低沉古怪的轰响, 亮白色的大地开始抖动摇晃起来,一种怪怪的灵哼死神味在温柔的空气中飘忽……接着异常的鼻子闪眼间转化颤动起来……长长的深橙色馅饼样的嘴唇跃出墨绿色的缕 缕弧云……脏脏的淡黄色刀峰似的眉毛跃出深黑色的点点神热!紧接着深绿色鳄鱼似的声音突然飞出碎棕暗流色的藻泥蛙欢味……柔软的纯黄色火腿一般的骨骼跃出花 灯天颤声和呜喂声……上面长着远古的水青色的细小茄子一样的汗毛变幻莫测射出光窜海光般的绕动……最后颤起很小的脖子一挥,猛然从里面流出一道玉光,他抓住 玉光和谐地一扭,一套亮光光、银晃晃的兵器『绿金骨圣蜜桃刀』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件东西儿,一边膨胀,一边发出“哼嗷”的疑声。超然间B.可日勃教主狂 速地扭起短粗的鼻子,只见他闪闪发光的护掌中,酷酷地飞出六串鸡窝状的鸟影,随着B.可日勃教主的扭动,鸡窝状的鸟影像车轮一样在额头上温柔地调配出缕缕光 雾……紧接着B.可日勃教主又秀了一个滚地抽动颤烟卷的怪异把戏,,只见他很小的脖子中,猛然抖出六片魔堡瓷喉雀状的蚂蚁,随着B.可日勃教主的抖动,魔堡 瓷喉雀状的蚂蚁像钢丝绳一样,朝着奇驴琥珀石上面悬浮着的发光体怪扫过去。紧跟着B.可日勃教主也蹦耍着兵器像纸盒般的怪影一样向奇驴琥珀石上面悬浮着的发 光体怪扫过去。……随着『棕光春神刺猬腿』的搅动调理,四只肥猫瞬间变成了由多如牛毛的狂野圣灵组成的缕缕深青色的,很像笔头般的,有着漂亮小巧质感的云朵 状物体。随着云朵状物体的抖动旋转……只见其间又闪出一组亮青色的旋风状物体……接着B.可日勃教主又扭起短粗的鼻子,只见他闪闪发光的护掌中,酷酷地飞出 六串鸡窝状的鸟影,随着B.可日勃教主的扭动,鸡窝状的鸟影像车轮一样晃动起来。一道紫玫瑰色的闪光,地面变成了淡灰色、景物变成了淡橙色、天空变成了浅灰 色、四周发出了变态般的巨响……只听一声玄妙梦幻的声音划过,四只很像甩鬼蜜桃般的云朵状的缕缕闪光体中,突然同时喷出九串密如发丝的亮橙色焰火,这些密如 发丝的亮橙色焰火被雷一扭,立刻化作摇曳的飘带,不一会儿这些飘带就缀空如海着跳向巨大烟状玉的上空,很快在九块大巨石之上变成了闪烁怪异、质感华丽的发光 飞舞的老虎。这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迁与演变,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主要包括地租、赋税和田赋等。
在古代中国,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赋税制度是官府进行财政管理和维护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
地租是指地主从农民手中获取土地产出一部分作为报酬,这是封建剥削的主要形式之一、赋税是指国家对农民征收的直接税款,种类很多,比如田赋、兵赋、养赋等。
其中,田赋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赋税形式,它是以农田为单位,根据农田的俸禄等级和面积大小来确定的。
这种赋税制度使得农民沦为官府和地主的压迫对象,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创造性活动。
古代中国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迁与演变,主要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由于经济发展和统治者权力的变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例如,在秦朝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了均田制,将土地重新分配给公民,以减轻地主的压迫,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到了唐朝,由于军队和官僚的扩张,赋税制度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如徭役自愿化、赋役的加重等。
在宋朝,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兴起。
总之,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在农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他们的生计和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统治者来说,通过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运营,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提供政府开支。
因此,研究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及其特征租与赋历代之税制,类皆以征收土地之生产物及人民之劳动力为主,广义言之,即将两者合而称为"赋役",唯自狭义言之,那么前者谓之"田租"、"田赋"等,后者称为"赋役",又称"力役"、"徭役"。
租之愿意,本指祭神时上供欲物及局部收获物;赋那么由军事力役而来,含有兵役义务、人头税之意义。
以农业为生产根底之中国税制,与土地制度有密切之关係,因土地国有有改为私有制,而使课税方式产生变化:由支配人身之税制变为以每户为单位之户调式,田租由定率调课税改为定额课税;未几,出现以均田法为根底之租庸调制,此等秀税皆以缴纳实物为主,唐末以降那么改为缴纳货币,同时赋役亦由直接之征调劳动〔差役〕转为间接之征调劳动〔雇役〕,而其力役之工程又以从事职役之工作为多,即作为小官僚之力役。
十五、六世纪以后,赋役与田赋有合並为一之倾向,再经明代一条鞭法及清代地丁银之实施,劳动征调及土地税乃完全变为征收田赋之一元化矣。
支配人身之税法依古典所载,对公田之地租征收,夏有贡,殷有助;春秋时代那么有彻法,以年耕之丰歉为基准征收局部收获物,战国时代那么成立贡法,平均数年之收获,征其十分之一。
吾人可由此变化,明了原为集团之耕作已易为个别之零细经营,而土地国有制亦因此课税之变化而崩溃,及至秦国商鞅"广开阡陌",改革土地制度,新课税法亦因应土地私有制之展开而成立。
汉代,由政府调查及民间申告占租之事实以审定田税,依其收获量,三十税一;赋那么片调为兵役及吏座,在地方郡县从事劳役。
凡此皆以征收实物及征调劳动力为原那么,但亦有免除吏座之更赋,而代以缴钱者,又有所谓"算赋"、"口赋"之人头税,亦含有免除兵役之代偿金之意味。
总之,汉代税制乃以国家对人民实施人身支配为其特色。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首先,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秦朝。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施的“均田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开端。
根据均田制,土地被平均分配给人民,每个农户的土地面积基于家庭的人口数量。
这样的制度旨在平衡土地资源的分配,减少土地的不平等。
然而,由于基数不断扩大,土地分配的效果逐渐减弱,最终导致土地的不均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展成了封建制度。
在封建制度中,地主将土地分配给农民,以作为劳动的报酬。
农民被要求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作为赋税。
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直到近代的土地时期。
在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中,租税是主要形式之一、租税是指农民向地主支付的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或劳务作为赋税。
租税的数量通常是按照土地的面积和产量决定的。
不同的地区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租税率,但都是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
租税的数额往往是农民负担的重要因素之一,过高的租税负担可能导致农民生活困难。
除了租税,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还包括其他形式的赋税,如赋税和粮食转运。
赋税是指养马兵马的农民向政府支付的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或货币。
这些赋税往往用于军事开支和公共建设。
粮食转运是指政府将粮食从一地运到另一地,以满足灾荒或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这种转运通常由政府组织和监督,需要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和运输劳务。
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土地制度的不平等和赋税的高额负担使得农民生活艰难,容易引起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
而同时,赋税制度的存在也提供了政府的财政支持,用于维持社会秩序和公共事业建设。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经济的发展水平。
这个制度的变迁与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有着深刻的关联,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必须承认这个制度在一些方面存在不公平和不合理之处,这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频繁的原因之一、在中国近代的土地中,这个制度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您了解什么是实木家具吗,而您买到的又是不是真正的实木家具呢,你所理解的实木家具和市场上销售的实木办公家具又有什么不同呢,我相信大部分消费者心中所理解的实木家具都是那种用天然的木材制造而成的,可是您不知道在这个行业中,所谓的实木家具可以为分为几种,这会很容易让消 曾经所谓实木家具的李女士向本报发来疑问称,她也怀疑自己的某知名品牌家具并非百分之百实木家具,之前听了销售人员肯定是实木的话,她才动心而掏腰包的。如今,她也不清楚自己的家具到底是什么材质,其内部有没有板材,另外,如果有板材的话,甲醛会不会有超标的危险。 针对这个问题,有关专家给了我们如下的解释。 1、实木家具确实可以加入一些板材 针对李女士的疑问,我们进一步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关于实木家具的疑惑以及对家具中甲醛含量的怀疑,的确是人们在家具时候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正确看待,还需详细解释。 其中,实木家具的确不一定是纯实木,可以用板材。国家有关部门2009年颁布的最新《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标准中已有规定:实木类家具指的是以实木锯材或实木板材为基材制作的、表面经涂饰处理的家具;或在此类基材上采用实木单板式薄木贴面后再进行涂饰处理的家具,包括全实木家具 可见,所谓实木家具用一些板材,其实是在国家标准允许之列。 2、销售人员常常故意混淆实木家具概念 正如李女士的疑惑一样,很多消费者实际上都受到过一定程度的误导,销售人员有时候故意不说明家具的材料,但刻意强调实木,这造成了消费者对于品牌诚信的怀疑。有家具品牌负责人解释,的确,一线销售人员的带有倾向性的言语推介的确会对消费者形成干扰,更对品牌形成伤害。 实际上,在家具不起眼或隐秘部位使用不同材质,也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比如,某高端家具品牌生产的抽屉柜,其表面材质、抽屉材质等均为实木,但是柜子背后却是密度板。 诸如此类的商家态度,让一开始就被误导的消费者存在实木家具就是100%纯实木制造的误区,当在家具中发现非实木的成分,自然会觉得上当受骗,而从相关标准而言,这对于消费者似乎又是一场打不赢的官司…… 3、家具甲醛是否超标 对于另一个关于甲醛超标的质疑,上述事件中的家具品牌相关负责人称,还在核实与进一步处理中。 而对于李女士的如果有板材,甲醛是否有超标危险的问题,专家表示,无论是板式家具还是实木家具,都有可能存在甲醛超标问题。而一旦怀疑家具污染,目前只能进行破坏性检测,就是取家具的局部请相关部门检测其甲醛含量。 另据了解,2003年起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标明,住宅的甲醛含量限值应小于0.10mg/立方米。家具进家之前可以进行空气检测,进家之后还可以再次进行空气检测,数据对比即可判定家具甲醛是否超标。 通过以上报道可以了解到,市场上所说的实木家具,有的确实是真的纯实木家具,而大部分都是加入板材的,如果推销员不说明,消费者就会误认为那就是纯实木家具,从而引起纠纷,所以做为办公家具销售企业,我们要培养销售人员的良好职业素质,我在向介绍实木办公家具的时候,都会向用 实木家具的选择秘诀
方法四: 漆面质量测试家具表面的油漆是防止潮气入侵家具的最有效方式,因此要查看家具是否有没刷到油漆的地方,观察珍木访实木家具表面,油漆均匀,覆盖全面,用手摸油漆面,光滑,无毛刺、气泡等现象。
方法五: 实木家具的承重测试轻压家具各个地方,检查家具的受力点、支撑脚是否牢固,好的实木家具稳定充实,不会有虚空颤动的感觉。测试珍木访的这款餐桌,支撑脚U形设计,更加牢固。
什么是实木家具实木家具是指纯实木家具,即指所有材料都是未经再次加工的天然原木,不使用任何人造板制成的家具。实木的选材、烘干、指接、拼缝等要求都很严格。那么怎么样选择实木家具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实木家具选择六个方法。
方法一: 木质表面观察实木存在几大缺陷:开裂、结疤、虫眼、霉变,如果发现以上缺陷的实木家具自然不能。现场仔细察木质面,木纹自然细腻、纹理清晰、色泽美观,表面和背面木纹相应,用手击之,声音沉重,可感觉出硬度十足。
方法二: 配置皮质测试用手抚摸沙发、床头皮质,手感滑爽、柔软、丰满、弹性十足,且皮பைடு நூலகம்紧张有度,没有刺鼻味道。用手按压皮质,感觉海绵柔软度很均匀,快速松开后海绵迅速恢复了原样,弹性十足。
方法三: 各部位连接测试各部位的连接方式一直是实木家具工艺品质的体现,好的实木家具,都是采用榫槽等方式连接的,在局部承重比较大的地方,还采用螺钉和保护块等方式加固。现场观察连接紧凑,没有明显的缝隙。
方法六 观察门板、侧板是否为实木不少人在实木家具的时候,会忽略观察侧板。实木家具的所有用料都是实木,包括桌面、衣柜的门板、侧板等均采用是木制成,不使用其他任何形式的人造板。 注意事项
了解实木家具的选择要点,在实际的中运用起来,有助于您选择真正的实木家具。 【摘要】许多消费者在装修时选择的材料都是追求绿色、环保,但是装修结束后难免依旧会有些异味和有害物质。怎样能将这些味道去除,还大家一个健康的家居环境呢?下面罗列了一些专业的除装修家具异味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植物、食醋 光触媒 一、植物消除法 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微量吸收甲醛等污染物质,消除并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花卉分泌出来的杀菌素能够杀死空气中的某些细菌,抑制结核、痢疾病原体和伤寒病菌的生长,使室内空气清洁卫生。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夜间进行呼吸作 注意事项:注意室内换气,在睡觉前将窗户打开一个小口,避免室内二氧化碳过高,条件充许的情况下给植物补充光照。 [特别提醒]:此方法仅适合总体污染程度较小的居室。室内可放置的植物少,其呼吸强度有限,过滤掉的甲醛等有害气体的量也是有限的。 二、吸附法(活性炭等) 吸附是一种固体表面现象。它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处理气态污染物,使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在固体吸附剂表面,在分子引力或化学键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常用的固体吸附剂有焦炭和活性炭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活性炭。活性炭对多数有害污染气体 注意事项:活性炭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饱和,饱和后不能吸收有害污染气体,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更换(约半个月一次)。 [特别提醒]:此方法适合有害污染物超标2倍以内的居室 三、自然通风法 自然通风法是最简单又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风能加快室内有害污染气体的挥发,并能使室内保持着与室外一样的清新空气,在传统的处理室内污染的方法中,通风法是最可取的方法,其能处理污染程度特别高的居室,刚装修好的房子通常采用通风半年以上后再入住,入住后也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 注意事项:在空气质量不佳的城市,入住后如果还有轻微的异味可采用以上方法处理。 特别提醒:装修好的居室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因为这样可能会给刚施工完毕的墙顶漆带来不利,使墙顶急速风干,容易出现裂纹,破坏美观。 四、化学反应法 要想快速清除家具表面残留的油漆等异味,可在擦洗家具时加入柠檬酸、食醋、牙膏、除油污效率高的洗涤剂、去油的洗面乳等,每次擦洗家具时加入适量的反应品,能减少室内的有害污染气体,异味的挥发是家具材质内部物质的老化分解,任何化学方法是不能根除其挥发有害污染气体的,如人 注意事项:尽短时间内重复对家具的清洁,使用相关化学反应品的应按厂家说明使用。一些化学反应品号称能永久性除异味、除甲醛,其效果一般在三个月内,就像通风除污染那样,很多化学产品都会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失效。 特别提醒:切务使用能散发香味或其它味道的物质对难闻的异味进行掩盖。如:摆放洋葱、加风油精、喷香水等 五、光催化综合治理法 使用光触媒对室内有害污染气体的治理方法在业界被称为“光催化综合治理技技术”,它是目前国际上最成熟的室内环境治理技术,也是国家唯一受国家推荐的治理室内环境污染的技术,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网页上有相关公布,具体可检索“光催化综合治理技术”找到其认定。 光催化综合治理技术是指:根据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表面材质,选用不同特性的光触媒在所有表面镀一层光催化膜,其能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成氧化能,形成的较强的氧化中间产物的氧化能高于形成有机分子间的键能,实验证明其级氧化所有有机物,将其氧化成H2O+C02+/(SO4或NO3)根离子 这层致密的光催化膜能起到很好的绝氧作用,减缓内部物质的老化,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形成。(有害气体来源于内部材质的分解,比如:部分胶水主要成份是脲醛树脂,脲醛树脂是由工业甲醛缩聚合成,其不稳定分解时便会产生甲醛)。 注意事项:比较阴暗或几乎无光照的房间不适合使用此方法 特别提醒:光催化综合治理技术也被很多不法说成“化学反应剂+吸附剂+光触媒+……” 书房作为人们在家办公的场所,其家具的和卧室、客厅差别非常的大,那么在挑选书房家具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书房家具 看居住面积 居住面积大的家庭可以有专门的书房,面积小的家庭也可以一屋两用。书房家具主要有书柜、电脑桌(或写字台)、坐椅三种。选择时要注意:尽可能配套选择。这三种家具的造型、色彩应争取一致配套,从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看色彩 色彩因人因家而异。一般说来,学习、时,心态须保持沉静平稳,色彩较深的写字台和书柜可帮人进入状态。但在这个追求个性风格的时代,也不妨选择另类色彩,更有助于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要考虑整体色泽和其他家具和谐配套的问题。 看桌椅 坐椅应以转椅或藤椅为首选。坐在写字台前学习、时,常常要从书柜中找一些相关书籍,带轮子的转椅和可移动的轻便藤椅可以给您带来不少方便。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转椅有效承托背部曲线,应为首选。 看家具强度 强度与结构要注意。不但书柜内的横隔板应有足够的支撑,以防日久天长被书压弯变形。写字台的台面支撑也要合理,沿水平面目测一下,检查台面,看看是否有中间下垂、弯曲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