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变色龙》教案设计
![《变色龙》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87446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f.png)
《变色龙》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基本知识,包括生物特征、生活习性等;2.能够观察和描述变色龙的变色过程;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展示变色龙的特征和变色过程;2.实验用品:变色龙模仿实验材料(颜料、油画纸、水彩笔、吸管);3.小组讨论工具:小黑板、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变色龙的特征,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变色龙的好奇心。
2.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变色龙的特点和变色过程,教师记录学生的观点。
实践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变色龙的模仿实验。
a)每个小组分发实验材料(颜料、油画纸、水彩笔、吸管)。
b)学生按照实验提示,将不同颜色的颜料倒在油画纸上,利用吸管将颜料涂抹在纸上,模仿变色龙的变色过程。
c)学生观察变色的过程,并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变色龙为什么能变色?变色的作用是什么?知识总结:1.教师通过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颜色的变色结果。
2.教师简要总结变色龙的基本知识,包括变色龙的生物特征、变色的原理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变色龙的变色是否受到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展示交流:1.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展示实验结果,并让其他组的学生观察和提问。
2.学生通过观察和提问,进一步加深对变色龙的认识。
3.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和作用。
四、课堂作业1.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和描述其他能够变色的生物。
2.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了解了变色龙的特征和变色的原理。
同时,通过展示交流环节,学生还能够扩展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知。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提高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精选17篇)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1a1f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e.png)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精选17篇)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篇1五上语文第2单元6、变色龙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初步学习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修改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
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
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教后记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篇2活动目标:(1)感知变色龙的特性,感受颜色变化的美。
(2)尝试选择与背景色相同的蜡笔给变色龙涂色,并能分段涂色。
(2)体验藏藏找找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师生共同讲述绘本,了解变色龙的变色习性;欣赏梵高名画,感知色彩。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6变色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f1896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f.png)
(二)讲授新知,500字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变色龙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如:变色龙能够改变体色、拥有长长的舌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等。
作业要求:
1.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认真检查,确保书写工整、内容准确。
2.家长协助督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将针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设想: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观念。
(二)教学设想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变色龙的好奇心,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阅读理解: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关注生字词和重点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文内涵,理解变色龙的特点。
3.写作实践:
(1)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2)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但对文章内涵的挖掘和情感体验方面可能需要教师引导。
3.写作技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但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生动描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不足,教师应予以指导。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https://img.taocdn.com/s3/m/7697c3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8.png)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能书写生字词“变色龙”、“工具”和“托盘”;2.能理解并把握课文内容,朗读课文;3.了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增加学生的生物知识;4.能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相关词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正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2.学生能够理解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1.通过课文了解变色龙的习性和特征;2.学生能够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表达。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什么是变色龙吗?会变色是怎么回事呢?2.引入新课,让学生看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观察变色龙的颜色和特征,并引导学生自由发表观察结果和感想。
3.导入生字词:让学生朗读、理解和书写生字词“变色龙”、“工具”、“托盘”。
Step 2:学习课文1.大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每段内容;2.细读每段内容,了解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3.分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探索更多的生物知识,展开有趣的互动。
Step 3:再现课文1.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模拟变色龙的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找出变色龙生活的一些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线等,形成记忆。
Step 4:小结1.让学生总结一些关键词:变色龙、工具、托盘、温度、光线等;2.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让学生用学过的生字词及相关词汇表达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如“它是一种能变色的爬行动物,生活在热带地区;它有发达的眼睛和尾巴,可以把身体颜色变成和周围环境一致的颜色。
”Step 5:作业1.布置家庭作业:编写一篇关于变色龙的短文,包括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2.提醒家长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变色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了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2e0d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0.png)
苏版五年级语文上《变色龙》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变色龙》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的一篇现代文阅读篇目。
该文章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她家里的变色龙之间的有趣故事,同时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对自然及其生物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在上课前讲述《变色龙》这篇文章的背景和提纲,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初步的了解。
2. 朗读课文安排学生轮流朗读《变色龙》,帮助学生提高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3. 学习词汇选择生词和词语,通过听读、讲解、互动、单词卡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词汇,并在语境中灵活运用。
4. 阅读策略指导选取部分段落和句子,让学生通过理解段落主题句和上下文关系,推测文章的大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5. 作文训练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撰写相关的作文,如小品文、应用文、讲故事、写感想等。
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思考和生活,进行创新性的写作。
6. 知识拓展如动物保护、环保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通过讲解、讨论、课件展示等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术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通过提问、分析文章主要内容、辨认事物、创设情境、情感训练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文本思想及语言技能。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借鉴,并辅助解答阅读和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图书阅读法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和其他阅读环境,通过数码媒体、文献检索等方式查询相关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课堂表现、作品、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评价。
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熟记生词、提高口头表达水平、物尽其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3326faf1ffc4ffe47ac5a.png)
6变色龙一、导入:同学们好!和你们一起上课我很高兴,请坐!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界里,生物们为了生存各自练就了一套神奇的本领。
一块看下面的动物,问:这是一只?答:枯叶般的蝴蝶和杂草一摸(mú)一样的蚂蚱、草丛中难以分辨的的狮子、和树干颜色一致的猫头鹰。
为了捕食和躲避天敌,它们都做了极好的伪装,有一种动物可是伪装方面的高手,它就是——变色龙,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二、出示学习目标:(生先自读、师再读)1.识记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了解写作特点,学习写作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关爱保护动物。
二.初读感知1.让我们打开书,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Ju距jqx相拼u上两点要去掉。
(2)指导写法: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把握。
各部分所占比例、笔画匀称自然。
(3)描红格描红三个字一遍。
3.我很想知道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位同学来告诉我?简单叙述课文理顺文章结构:用课文里的一个词回答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4.小组交流:通过作者对变色龙的外貌描写,你对这位新朋友有哪些了解呢?再读第二部分和作者一起“端详变色龙”。
学生回答三、语段品读:(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
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
身躯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尾巴尖细。
齐读板书描写顺序:全身——头(嘴眼)——身躯(背腹(脚尾))凶相毕露外貌特点动作迟钝(二)它的每只眼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当它的两只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产生一种立体感,准确地判断自己与昆虫之间的距离,用舌头捕获食物。
眼睛单独观望四面八方舌头(脊椎动物中提供独一无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听朋加沙的叙述怎么行呢?亲眼看变色龙捕食的机会终于来了!(三)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教学设计(详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122ae8f90f76c661371ae7.png)
《变色龙》教学设计(详细讲解)设计说明:《变色龙》这篇课文尽管是一篇写动物的文章,作者却独具匠心地用叙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向读者介绍了变色龙的特点,并通过文章告诉我们要保护动物。
文章以人物对话的形式描述了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变色的特点,语言亲切自然,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并容易留下深刻印象。
在教学中把握作者的叙述特点,重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朗读课文入情入境,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并有效地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掌握变色龙的特点。
联系学生实际,组织学生交流具体事例,增强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搜集变色龙的相关资料。
(2)搜集作者刘梦熊的有关资料。
(3)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词语。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3)搜集有特殊本领的动物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引题,激趣导入。
1、图片引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生齐答:变色龙。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变色龙的图片(播放PPT课件),你能简洁明了地介绍一下它吗?2、资料交流: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
3、激趣导入:想进一步了解变色龙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更深入地认识它吧!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
1、导学: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了预习,相信你们一定学得很扎实,现在我们就来认读一下,大家有信心把它们读准确吗?2、自由读文,同桌借助拼音互读生字,有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
3、(播放PPT课件)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每个词读两遍。
豆藤椭圆迟钝伺机刹那震惊长筒腹部判断距离介绍香蕉棕色(2)出示难读的词语,指名认读。
豆荚准确弥漫绘声绘色名副其实端详窥探注视一模一样凶相毕露指手画脚迅雷不及掩耳之势(3)质疑:在这些词语当中你有不理解的吗?(4)造句:指名读句子,你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各说一句话吗?课件出示文中的句子:①中非工人朋加沙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优秀教学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9a7f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5.png)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自主获取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相关信息。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变色龙变色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点拨。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教师强调变色龙的保护意义,提高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教师通过设置阶梯式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教师组织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分享成果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教师评价小组合作成果,及时给予反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2.问题导向: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导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变色龙的特点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语文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f419fbf524ccbff021844c.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变色龙》语文教案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运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
3、凭借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4、体会文章表达、说明的方法,指导练写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整体读文、全面感知。
1、教师引入:神奇的大自然总是充满奥秘,形形色色的动物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生趣,今天我们就要认识一只神奇的精灵变色龙!自读全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2、教师指导读文,重点是9、11、12、14段。
(二)细读文章、深入了解。
1、品读第9节: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课文描写顺序,朗读课文。
师:变色龙长什么样子?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变色龙的?课件欣赏变色龙,并根据图画口述变色龙特点,谈内心感受。
2、品读第11、12节:了解变色龙捕食本领高超,体会文章描写生动,用词精当。
如窥探、卷、绘声绘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默读文章,划出描写变色龙捕食神奇、迅速的词句,朗读并体会其中含义。
重点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当,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件欣赏变色龙捕食经过,感受动作迅速。
3、品读第14节:了解变色龙变色的神奇,理解运用名副其实。
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探究变色龙变色的奥秘及原因。
4、交流读文感受及课外搜集关于变色龙的更多资料。
(三)统领全篇、学习写法。
1、默读全文,体会文章表达方法。
2、找出文中的过渡段,体会其作用。
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56ee3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c.png)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六课《变色龙》教学设计商南县清油河希望小学田梽鑫【教材分析】课文通过记述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
全文16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
第一至八自然段是第一段,写“我们”发现变色龙,那是条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第九至十五自然段是第二段,写“我们”端详变色龙,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这部分内容又是从三方面作了描述:一是第九自然段写它的外形特点;二是第十至十二自然段,写它眼睛的特点及捕食速度快。
首先通过朋加沙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它的左右眼能独立活动,两眼同时注视目标时,又会产生立体感,能准确的判断自己与昆虫的距离,接着“我们”亲眼目睹了一条变色龙的捕食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变色龙捕食食物的速度准确。
三是第十三至十五自然段,写变色龙有随环境迅速变色的特点。
第十六自然段是第三段,写“我们”将变色龙放回了原始森林。
【学情分析】1.作者巧妙的将变色龙的特点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十分感兴趣,是难得的训练素材。
2.学生在中年级时,已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以及明白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联系。
3.《变色龙》目的在于继续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增强学生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3、激发学生对动物、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认识变色龙。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应到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3、深入品读课文,借助多媒体课件,掌握变色龙的几个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珍惜动物、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变色龙》教案
![《变色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571c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0.png)
《变色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通过鲜明生动的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了解契诃夫小说善于以日常生活的平凡事件揭露社会本质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本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 难点:本文反映的是沙皇及其统治。
三、教学方法
阅读赏析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难点、重点分析:
- 分析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1~5段)写警官奥楚蔑洛夫遇到了一场乱子——狗咬伤人这一案子的发生。
(开端)第二部分(6~27段)是全文的重要部分。
- 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用“变色龙”作为小说的标题?
2. 课堂总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第二课时:
1.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奥楚蔑洛夫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4.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背诵,并写一篇读后感。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https://img.taocdn.com/s3/m/ba0efb5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4d.png)
苏教国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变色龙一、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基本信息,学习变色龙的一些神奇特性。
2.通过变色龙,引发学生对自身的反思与思考,探索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3.学会掌握阅读策略:全文浏览、快速阅读、细节阅读和主题理解,增强综合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变色龙的基本信息。
2.理解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
三、教学难点1.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的探索。
2.阅读策略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变色龙与自我认知(15分钟)观看一段变色龙的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段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入变色龙的基本信息。
让学生了解变色龙是一种特殊的动物,可以根据自身的情绪或背景颜色的变化。
然后,老师可以与学生讨论,当谈到自我认知时,是否也能像变色龙一样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呢?2.阅读篇章:变色龙,一种神奇的动物(20分钟)老师出示篇章《变色龙,一种神奇的动物》,让学生先进行全文浏览,然后进行快速阅读。
老师可鼓励学生在快速阅读时,先关注文章重点词汇。
接着,老师再与学生一起逐节阅读,让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精髓和难点,掌握阅读策略对提高综合阅读能力有益处。
3.探究:自我认知与变色龙(25分钟)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心情和色彩,结合篇章讨论一下变色龙和自己在情感上的共通点和相异点,体验自我认知与外界关系的互动主题并获得提升。
4.拓展:变色龙的特性(20分钟)老师让学生自由获取有关变色龙的资料,让他们一起探究变色龙的特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得到变色龙和其它动物的信息,然后进行比较和分类分析。
5.总结与互动交流(20分钟)在课程的最后一节,学生可以再次交流自己对变色龙和自我认知的想法。
老师可以组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宣传和展示。
五、教学反思变色龙是一种充满神奇和特殊的动物,可以引导学生反思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
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方面创新性非常高,并且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讨论男究自我认知和外界关系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反思激励,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互动交流能力。
小学五年级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f3d37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9.png)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变色龙》,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演的综合运用能力。
3.增进学生对动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中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对课文中隐含信息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变色龙》的教案、幻灯片等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导入本课话题。
2.教师提问:你知道变色龙吗?它有哪些特点?有什么能力?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答案。
二、学习新课(约20分钟)1.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课文《变色龙》的标题和插图,引起学生的思考。
2.教师朗读课文,并让学生跟读。
3.教师提问: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哪些细节来描写变色龙?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点和主旨。
三、分组合作探究(约3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动物、植物、人类或变色龙)进行讨论和表演。
2.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自己的想象,讨论并展示自己所选择的角色的特点和能力。
3.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师生共同总结(约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课文中的重点和主旨。
2.教师提问:变色龙是怎样变色的?它的变色有什么作用?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五、拓展延伸(约15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变色龙的生活习性、保护情况等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如何保护变色龙和其他动物,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意识。
六、作业布置(约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短文,并用一两个词来形容这个动物。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_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变色龙》教学案例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_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变色龙》教学案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ada73bb8f67c1cfbd6b81f.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_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变色龙》教学案例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四.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五.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
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
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
(出示变色龙的图片)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小组学习: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
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374173d4d8d15abf234e2d.png)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六、变色龙(第二课时)金坛市河滨小学孔蕙萍教学目标:1.从理清脉络入手,体会表达表达要有必然的顺序。
2.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龙的外形特点及捕食进程。
3.在学习课文的进程中,增强对动物隐秘的探讨欲。
教学进程:一.谈话引路1.从这一组课文开始,咱们已经走上了探讨自然隐秘的道路。
在你心目中,大自然;昨天咱们又初步熟悉了变色龙,在你的眼中,变色龙。
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六课《变色龙》(指板书)。
2.课文写了如此几个意思:“咱们发觉变色龙、咱们放回变色龙、咱们端详变色龙”,请你依照课文的顺序,为它们排一排队。
即便上节课咱们没有读过课文,你也会如此排序吗?理由是什么?说一件事、写一段话,就应该像如此脉络清楚,井井有条。
二.细读端详1.刚开始发觉那个小东西的时候,大伙儿都不熟悉它,称它是什么?(怪物、怪蛇)2. 它真的怪吗?怪在哪里?(板书:怪)请自由读读全文,找一找它的“怪”。
注意:俗语说,不动笔墨不念书。
建议你手中夹着笔,双手捧着书,读读想一想、圈圈划划。
过渡:它怪在哪儿呢?*外形怪*——一、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读一读。
二、你见过如此的怪物吗?不如亲眼看一看。
图片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爱好?说上一两句3、同窗们口中的都是零散的语言,组合在一路固然要有必然的顺序。
图片旁配上第九段外形描述自己读读,理一理顺序。
依次写到了什么部位?(生说,师指图相关部位。
这是从整体着眼,然后别离介绍了各个部位。
固然,只若是循着必然的顺序,还能够有多种不同的观看方式)一路读,留意变色龙外形的各个部位。
4、那个地址说的是什么怪?(板书:外形)*捕食怪*——一、看录像,说体会。
表达:你瞧,说话间咱们来到了书上描述的那片丛林。
林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野花的芳香。
不经意间,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从眼前掠过—录像片认真看,关注它的动作,留意你的感受!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捕食)二、读课文,谈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变色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名副其实”的意思。
3、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文章写作顺序。
4、重点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并了解其变色的原理。
教学重点:
了解变色龙会变色这一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课件,变色龙变色的视频文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第四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
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出示尺蠖和壁虎的图片并介绍它们的特殊本领),今天我们还要再认识一位新朋友——变色龙。
2、出示资料小卡片---------变色龙,也称避役,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会根据环境情况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己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让我们一起来和它打个招呼吧!(出示变
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下面让我们打开书,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具体写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
2、(出示生字词)学习生字词,并范写其中较难写的几个字。
3、字词学完了,我请几个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给文章分分段。
(出示: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4、评读
5、汇报段落的划分
6、你现在能说一说文章写了变色龙那些特点吗?(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
7、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家最感兴趣的变色这一特点吧。
三、细读变色这一部分
1、变色龙这的会变色吗?不仅我们有这样的疑问,作者开始听说的时候也很好奇。
幸亏他的非洲朋友朋加沙为他解惑。
2、朋加沙为了证明变色龙会变色一共做了几次试验?(3次)
3、你从哪里知道的?引导找到“先……接着……再……”,你能用它造个句子吗?
4、(出示文章填空: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______上,它
的皮肤变成了______色。
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___色变为___色。
再把它放在________上,又从____色变成____色。
)你能不看书完成它吗?
5、那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变色龙能够变色吗?(出示资料卡片)
6、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直观的来了解一下变色龙变色的情景。
7、那你能想象一下(出示提示句:把变色龙放在火红的枫叶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_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把变色龙放在__________上,它就变成了___色;……)指名说。
)8、你能用刚刚我们学习的连接词把这些情况连起来说说吗?(出示:我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___上,它的皮肤变成了____色。
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_____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___色变为___色。
再把它放在______上,又从____色变成____色。
)
9、学到这里我们不由的赞叹(出示: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你能根据刚刚所学,推测一下“名副其实”的意思吗?(学生回答后,归纳出示--------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副:符合,彼此相称。
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实:实际。
)
四、归纳总结全文。
五、进行课堂反馈练习: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刹(chàshà)那间伺(cìsì)机
震(zhèng zhèn)惊豆藤(téng tén)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变色龙的奇妙在于能随身边颜色的变化而变化:在豆藤上,它是_____色;在香蕉叶上,它是_____色;在水泥板上,它是_____色……变色龙,果然_____________。
3、造句
①先……接着……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名副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继续朗读课文;
3、完成《补充习题》一、二、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