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小麦吸浆虫幼虫期防治试验报告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1. 引言1.1 小麦吸浆虫简介小麦吸浆虫(scientific name: Sitobion avenae F.)是一种常见的小麦害虫。
它属于蚜科昆虫,体长约2-3mm,体色多为黄绿色或深绿色。
小麦吸浆虫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等禾本科作物。
它们在小麦叶片和茎部吸食汁液,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发黄、卷曲等现象,严重时甚至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吸浆虫繁殖能力强,一只成虫短短数日就能产生数十只幼虫,且无翅的吸浆虫在作物间容易传播。
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小麦吸浆虫繁殖更是迅速,易引发虫害暴发。
及时了解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和发展规律,对于科学防治此害虫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正文中,将进一步探讨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规律、对小麦的危害以及相应的防治策略。
【2000字】1.2 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危害情况安阳县是河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
小麦是安阳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但由于气候和土壤条件的适宜,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频繁发生,对农作物产生了严重危害。
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危害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麦吸浆虫会通过吸食植物汁液导致小麦叶片变黄、卷曲、枯萎,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使小麦生长受阻。
小麦吸浆虫会分泌出甘露,吸引蚜虫、蚜蚜和黑粉虱等其他害虫,形成多虫共害,对小麦造成更大危害。
小麦吸浆虫数量繁殖迅速,短短几天内就可大量增加,对农作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安阳县农民对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十分重视,但由于传统防治措施效果有限,需要进一步完善防治对策,以保障小麦产量和质量。
2. 正文2.1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规律主要受气候、土壤、害虫种群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数据显示,安阳县小麦吸浆虫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特别是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时候。
在春季,由于气温回升、昼夜温差大,且种植密度较高,小麦吸浆虫易找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小麦害虫调查报告
麦类害虫及其天敌调查作者:花晟学号:122003108 班级:生态1201实验时间:2014年11月13日实验地点:扬大农学院试验田实验内容:今天,我们来到试验田,对小麦的害虫进行调查。
因为是早晨,小麦茎秆上的露珠还没有散去,小麦上的害虫还是非常多的。
小心拨开茂密的小麦茎秆,许多肉眼可见的小虫飞了出来,我们结合老师上课讲的知识,仔细地辨认。
小麦田里的害虫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蝗虫: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盖在后翅上,后翅很薄,适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蝗虫的危害性:可以造成大范围土地上作物受害,严重时可将成片的作物幼苗吃光,造成灭产。
蝗虫的天敌:蝗虫的天敌主要有蛙和鸟两大类,尤其是蛙类,与蝗虫生活在同一类型的生态环境中。
(二)、蚱蜢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
黄褐色至黑褐色。
头圆,胸宽触角细长。
咀嚼式口器。
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
各足跗节3节,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
(三)、麦蚜麦长管蚜:体长2.4-2.8毫米,体色黄绿至绿色。
腹部背面两侧有褐斑。
触角比身体;麦二叉蚜体长1.8-2.3毫米,体色绿色,背中线深绿色,触角比身体短.麦蚜的危害: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
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麦蚜的天敌: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蚜茧蜂,其中以瓢虫及蚜茧蜂最为重要。
(四)、草蛉体细长,淡绿色。
触角长丝状,眼金色或铜色。
前后翅形相似,有网状脉。
飞行于草丛和灌木附近。
能发出一种臭味保护自己。
(五)、食蚜蝇食蚜蝇,成虫体小型到大型。
体宽或纤细,体色单一暗色或常具黄、橙、灰白等鲜艳色彩的斑纹,某些种类则有蓝、绿、铜等金属色,外观似蜂。
头部大。
雄性眼合生,雌性眼离生,也有两性均离生。
(六)、小麦吸浆虫麦红吸浆虫雌成虫体长2~2.5mm,翅展5mm左右,体桔红色。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一、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小麦苗期和拔节期,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
在安阳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危害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性发生:小麦吸浆虫主要在春季发生和危害,随着气温的升高,虫害发生的时间也会提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左右为虫害高发期。
2. 温度湿度适宜:小麦吸浆虫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15-25摄氏度的温度下,相对湿度在70%-80%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最为活跃。
3. 群发性危害:小麦吸浆虫多呈现群体性危害,容易在一片小麦田中大量繁殖,对小麦产量带来重大影响。
4. 吸食叶汁:小麦吸浆虫以吸食小麦叶片上的叶汁为生,造成小麦叶片萎缩、卷曲、黄斑等症状,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了解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对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对策1. 科学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减轻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在播种前适量施入基肥,结合小麦生长期适时追施追肥,提高小麦的养分供应,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
2. 早期防治:及时发现小麦吸浆虫的危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选择使用低毒药剂进行防治,如吡虫啉等,以达到防治的效果。
3. 多种防治方法结合:在防治小麦吸浆虫时,可以采取物理方法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使用黄板诱杀和释放天敌等方式,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小麦,及时清除病虫害枝叶,保持小麦田清洁,并适时翻耕、轮作,使土壤松软,有利于小麦生长,减少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和危害。
5. 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天气变化对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如雨后温湿条件下,小麦吸浆虫易发生和繁殖,这时需要增加防治力度,定期喷雾农药或者采取其他防治措施。
6. 加强监测预警:定期向农民发布小麦吸浆虫监测和防治的相关信息,提高农民的防范意识,加强农民对小麦吸浆虫的科普宣传,提高农民的防治水平。
小麦吸浆虫调查报告1
小麦吸浆虫剥穗调查报告近年来我镇小麦吸浆虫呈偏重发生和扩散蔓延的态势。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已成为限制我镇小麦生产的重要虫害。
由于该虫个体小,成虫世代不整齐、能见时间短,幼虫危害隐蔽,在地下存活年限长,不易被农民朋友发现并提起高度重视,为了来年有效地进行防治,我们组织了对小麦吸浆虫进行剥穗调查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部署5月25日接到《农业局立即开展小麦吸浆虫剥穗调查的通知》后,镇领导立即责成农业综合服务站迅速开展此项工作。
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我们经过周密筹划,决定5月27日召集全镇35个种植小麦的村干部开会,对其进行培训,然后责其组织调查。
工作思路出来后我们农业进行培训资料的准备和调查汇总表格的复印,准备培训用的虫穗。
5月27日培训时,我们将剥穗调查方法和调查表发给各村干部,每人发一个麦穗,教他们识别小麦吸浆虫幼虫和吸浆虫所在部位,为他们讲述调查范围、方法,调查项目和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他们认真的对本村每一块麦地进行调查。
要求各村在6月4日之前将调查汇总表交到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剥穗调查中有问题及时和农业综合服务站联系,以保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调查方法将每个村的每块麦田分别取样,每块地对角线随机取5个点,每点取10个穗,每块地的每块地的麦穗分别捆扎并标记地名,并在表中填上每块麦地的面积。
取样后,立即进行逐穗剥穗调查,将每穗穗粒数、有虫头数分别记录,每块地分别统计检查穗数(50穗)、被害穗数、检查粒数、被害粒数、总虫数、最多单穗虫数填汇总表上。
6月1日——4日将汇总表盖章后交到农业综合服务站。
调查期间,农业服务站人员及时解答调查员提出的问题。
取样方法如图:三、调查结果工作布置之后,各村都积极行动起来。
分别对本村的每块麦田进行剥穗调查,填表汇总。
截止到6月5日全镇35个种麦村全部完成调查任务。
一共历时8天,调查242块麦地,代表面积13510.6亩,检查麦穗数10487穗,被害穗数6205穗,穗被害率59.17%,检查粒数314285粒,被害粒数69431粒,粒被害率22.09%,总虫数55770头,平均穗有虫数5.35头,最多单穗有虫130头,所有麦田全部有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防治适期研究
小麦吸浆虫防治适期研究摘要研究不同杀虫剂在不同时期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秋季麦播前进行土壤处理,防效不理想;在吸浆虫蛹期、羽化高峰期防治虽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发育进度,不适合指导群防群治;而小麦抽穗70%~80%时,正值吸浆虫产卵始盛期,此期防治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物候现象群众容易掌握,因此把小麦抽穗70%~80%作为吸浆虫的防治适期符合当前的生产现状。
AbstractControl effect of different pesicides to wheat midge in different period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soil treated in fall before sowing wheat was not ideal. In the period of nymph stage and ecdysis peak,the control effect was better,but it needed highly professional technique and not suitable for guiding farmer to control the midges. The best control period was in wheat earing stage with 70%~80% wheat ears appear and the period of wheat midge laying ovals peak,because most adults ecdysising just before or after this period were not effective pest source and the biotemperature phenomenon was easy to grasp by most farmers. So,it is applicable that determining the period when 70%~80% wheat is coming into ear as the suitable control time under present production situation.Key wordswheat midge;suitable controlling period;pesicides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20世纪50年代曾在全国严重发生,由于采取“拉网”、六六六喷粉防治成虫和麦播时土壤处理防治幼虫以及种植抗虫品种等措施,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该虫发生危害面积显著缩小,地下虫口密度迅速下降,麦粒被害率仅0.1%~0.3% [1-3]。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1. 引言1.1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情况小麦吸浆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也是安阳县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
根据农业专家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安阳县的小麦种植区域,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情况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主要是由于气候变暖、降雨不规律、土壤肥力下降等因素导致了小麦吸浆虫的发生率提高。
特别是在种植密度较大、土壤湿润的地区,小麦吸浆虫的数量更为集中和严重。
农民们在种植小麦时,经常会遇到小麦叶子出现黄斑和卷曲现象,这往往是小麦吸浆虫为害的表现。
据统计,在安阳县,每年因小麦吸浆虫造成农作物损失数额巨大,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加强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意识,提高农民们的防治能力和水平,对于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2 小麦吸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性质小麦吸浆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小麦和其他谷物作物。
它的危害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导致叶片枯黄、干枯:小麦吸浆虫取食植物汁液,会导致叶片枯黄、干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植物的养分合成能力。
2. 形成卵生痕:小麦吸浆虫产卵于叶片上,形成卵生痕,进一步破坏叶片的正常功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3. 传播病毒:小麦吸浆虫是一种重要的病毒病传播媒介,它可以传播多种小麦病毒病,加重病害的发生程度。
4. 减产减收:小麦吸浆虫大量繁殖会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导致减产减收的情况发生。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性质主要表现在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病毒病传播、减产减收等方面,对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
及时有效地防治小麦吸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规律主要受到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据实地调查和统计数据显示,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
春季时,气温逐渐回暖,麦田中间株禾长出,小麦吸浆虫趁机孳生繁殖。
而在秋季,气温变凉,麦田中的梗秆残体成为小麦吸浆虫的重要栖息场所,虫害发生率逐渐增加。
小麦吸浆虫药剂防治效果试验
试验 结果 表 明 ,在小 麦 吸浆 虫最 佳 防治 时期 采 用不 同 防治方 法 和药 剂处 理 ,均 可取 得较 好 的 防治 效果 。在 小麦 孕 穗期 即 小麦 吸浆 虫 幼虫化 蛹 期 ,在 麦 田撒施 5 0 %辛硫 磷药 土毒 杀幼 虫 或蛹 ,防治 效果 可在 9 1 . 5 %, 同时还 破 坏 了小 麦吸 浆 虫幼 虫 化蛹 的 栖 息环 境 ,是一 种较 理想 的防 治方 法 。当 小麦 吸浆 虫少 数成 虫羽 化 出土 ,或 小 麦个 别穗 期 开始 时 ,防 治 成虫 ,喷 洒 5 0 %敌敌 畏乳 油 1 0 0 0倍液 、2 . 5 %溴 氰菊酯乳 油 3 0 0 0倍 液 、2 0 %杀 灭 菊 酯 乳 油 2 5 0 0 倍 液 、2 5 %灭 幼 脲 3号 悬 浮 剂 2 0 0 0倍 液 防 治效 果 分别为 9 3 . 1 %、9 2 . 6 %、9 1 . 9 %、 8 9 . 2 %,防 效 均 在
表1 麦 田地 面 药 土 毒 杀 防 治 效 果
5 0 %敌敌畏乳油 2 . 5 %溴氰菊酯乳油 2 0 %杀灭菊酯乳 油 2 5 %灭 幼 脲 3号 悬浮 剂
1 . 1 供试药剂。5 0 %辛硫磷乳 油( 上海正新化工有 限公 司) 、5 0 %敌 敌 畏乳 油 ( 河 北威 远 生 物 化 工 股 份
有 限 公司 、2 . 5 %溴氰 菊 酯 乳油( 南京 红 太 阳股 份 有
限公 司) 、2 0 %杀 灭 菊 酯乳 油 ( 郑 州 沙 隆达 伟 新 农 药 有 限公 司) 、2 5 %灭 幼 脲 3号 悬 浮 剂( 安 阳市 安 林 生 物化 工 有 限责 任 公司) 。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小麦吸浆虫(又称小麦吸管虫)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等谷类作物。
安阳县是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小麦产区,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从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发生的危害规律、危害程度以及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受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其发生危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安阳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危害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季节性规律:小麦吸浆虫主要在小麦生长期内发生危害,尤其是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间,其危害程度最为严重。
这一时期正值小麦生长迅速,若受到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会导致小麦叶片变黄、生长受阻,最终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温度和湿度条件:小麦吸浆虫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25℃-30℃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在70%-80%的条件下,其发生和危害活动最为频繁。
在安阳县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小麦吸浆虫易于大量繁殖,给小麦的生长带来危害。
3. 田间管理措施:如耕作方式、施肥、水肥管理等,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也有一定影响。
田间过度施肥、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都容易造成小麦吸浆虫的滋生和繁殖。
二、小麦吸浆虫对安阳县小麦产量的危害程度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对安阳县的小麦产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小麦吸浆虫在严重危害期内会导致小麦叶片生长受阻,影响光合作用,从而降低了小麦的产量。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还可能导致小麦的品质下降,影响小麦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对当地小麦产量和农民收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对策针对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危害规律和危害程度,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对于保障小麦产量和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针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对策及措施:1. 合理施肥管理:合理施肥有助于改善小麦植株的生长状况,降低小麦叶片受害程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天敌如寄生蜂等对吸浆虫进进行应急 防治,但需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05
结论
小麦吸浆虫防治的重要性
保障粮食安全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害虫,防治不当可能导致小麦减 产,影响粮食安全。
提高经济效益
有效防治小麦吸浆虫可以减少产量损失,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使用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有利于保护天敌和生态环境 。
防治措施的优缺点比较
化学防治
见效快,但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且易产生抗药性。
生物防治
环保、可持续,但见效较慢,且对技术要求较高。
农业防治
简单易行,但对气象条件依赖较大。
对未来的展望
研发新型防治技术
加强科研投入,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和技 术。
提高防治意识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防治意识和防治效果。
建立综合防治体系
结合多种防治措施,建立综合防治体系,实现绿色、可持 续的农业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防治前后的虫口密度 进行调查,同时统计防治面积覆盖率。
3
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防治措施对小麦吸浆虫的控 制效果,以及防治后小麦产量的恢复情况。
后续管理措施
定期监测
农业防治
在防治后的生长季节,定期对小麦田进行 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再次发生的吸浆虫 。
加强农田管理,合理施肥、灌溉和种植结 构调整,提高小麦的抗虫性。
喷雾防治
在小麦抽穗期,使用药剂进行喷雾防 治,以杀死正在危害小麦的成虫和幼 虫。
土壤处理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吸浆虫幼虫试验
5 2 m 不等 , 各小 区随机 排列 。
表 1 各 参 试 药 剂 及 处 理浓 度
1 . 2
试 验 方 法
损失率( %) = 『 检查 穗 虫数 /( 检 查穗 粒 数x 4 ) ] x
1 0 0 ; 防治 效 果 ( %) = 『 ( 对照区损失率一 处 理 区损 失
率) /对照 区损失 率] x l O 0 。
根 据 剥穗 数 据 , 统计各处理的损失率 、 虫 口减 退率 、 防 治效果 等 。由表 2 可知 , 空 白对 照 区平 均百 穗有虫 2 1 7 . 0 头, 百粒有虫 1 2 . 1 头, 损失率为 3 . 0 %;
其它 各药 剂处 理 区平 均百穗 有 虫为 1 . 9 - 2 4 5 . 2 头, 百
白对 照 , 不 设 重复 。试 验共 设 2 0 个小 区, 小 区面 积
关键 词 : 毒 死蜱 ; 防治; 小麦 吸浆 虫幼 虫 小 麦 吸浆 虫 是安 阳市小 麦 田的主 要 害虫 , 近 年 来 在 部分 地 区危 害严 重 。为控 制 其危 害 , 筛 选 防治 小麦 吸浆 虫 新技 术 , 提 高 防治效 果 , 减 轻 环境 污染 ,
1 0 %吡 虫啉 可湿 性粉 剂 1 0 0 — 1 5 0 g / 6 6 7 m 等 药剂 防治
效果较 好 。
参试 药剂 为 4 8 %毒 死蜱乳 油 、 8 0 %敌 敌畏 乳油 、
4 0 %氧 化 乐果 乳 油 、 1 %苦 皮 藤 素 乳 油 、 1 0 %吡 虫 啉
可湿性粉剂 、 3 5 %氯 虫 苯 甲酰 胺 可 分 散 性 粒 剂 等 。 根 据 生 产实 际 和试 验 目的 , 每 种 药剂 设 2 - 6 个 处 理 浓度 , 试 验共 设 1 9 个药 剂 处理 ( 具 体 见表 1 ) , 1 个 空
安阳市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1 形态
1 . 1 麦红 吸浆 虫 成 虫体 型较 小 ,形似 蚊 。成 虫体 长 2 - 2 . 5毫米 , 翅展 5毫米左右 , 体橘红色 , 密被细毛 ; 头小 , 复眼 大, 前翅 薄而透 明, 并带有紫色 闪光 , 后翅退化成平衡棒。 雄虫 抱雌器基 节有齿 , 雌虫产卵器较短 , 伸 出时不及腹 长的一半 , 末端有 2瓣 , 足细长 。 幼虫两毫米左右 , 蛆形 , 头小 , 无足 , 体色 橙黄色 , 前胸腹 面有“ Y ” 形剑骨片 。蛹为裸蛹 。 1 . 2 麦黄吸浆虫 成虫与麦红 吸浆 虫相似 ,主要 区别是 体 为鲜黄色 , 雄虫抱雌器基节无齿 、 雌虫产卵器很 长 , 伸 出时 约与腹部等长 。幼虫为黄绿色 , 入土后鲜 黄色 , 胸部腹面剑骨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虫害,在安阳县也不例外。
该虫危害范围广、繁殖能力强,能够大量侵染小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
本文将重点讨论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与气候、品种、土壤、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 越冬期。
小麦吸浆虫在越冬期主要分布在茎秆和叶鞘中,这时虫口较弱,对小麦的危害较小。
2. 繁殖期。
当春季气温逐渐升高,小麦吸浆虫开始进入繁殖期,此时虫口逐渐强壮,对小麦的危害也逐渐增加。
3.孵化期。
小麦吸浆虫的卵在4-6月间孵化,幼虫进入小麦叶鞘内吸食汁液,引起叶片变黄、衰弱、卷曲,影响小麦正常生长。
4. 成虫期。
5-6月份,小麦吸浆虫开始成虫群落,大量繁殖,并在小麦茎秆、叶片、穗颖等部位集中出现,造成小麦数量和质量的降低。
针对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治措施:1. 技术防治。
选用叶片硬、质量好、生长势强的良种小麦作为种植对象,合理施肥、灌溉,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小麦的抗病虫能力,减轻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2. 生物防治。
可利用植物诱导剂、昆虫拮抗菌等生物制剂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
在小麦吸浆虫大量繁殖的季节,可以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但是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4. 物理防治。
可以采用帘幕、旋流雾、运行喷雾等方式对小麦吸浆虫进行喷洒,有效减轻其危害。
综上所述,小麦吸浆虫对于小麦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其防治工作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在防治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小麦生长和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达到防治的效果,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作者:郭俊珍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2期郭俊珍(安阳县农业局植保植检站,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吸浆虫是豫北小麦上主要虫害,综述了该虫的危害情况、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提出了以栽培措施为基础,再加上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防治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属昆虫纲双翅目瘿蚊科,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
红吸浆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淮河流域及长江、汉江沿岸的主产麦区,黄吸浆虫主要发生在高山地带和某些特殊生态条件地区,如甘、宁、青、黔、川等省的某些高寒、冷凉区域。
在河南安阳危害小麦的为红吸浆虫。
1 近年来发生危害情况安阳县是小麦吸浆虫常发生区,常年麦播面积为5.33万hm2左右,1991年至1995年曾经在麦田上严重发生,经过连续几年的综合防治,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已控制在防治指标以内。
随后该项工作逐渐放松,但从2011年在小麦上又开始偏重发生危害,2010年全县发生面积6667hm2,2011年发生面积5333hm2,2012年发生面积4000hm2,2013年发生面积2667hm2。
2 发生规律自然状况下,一般都是一年一代,也有多年一代的。
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来年春天由土壤深层向表土移动,然后化蛹羽化。
化蛹羽化的迟早虽和气候条件有关,但多与小麦生长阶段相吻合。
一般来说,3月上、中旬小麦拔节期越冬幼虫破茧向地表上升,4月中、下旬小麦孕穗期在地表大量化蛹,4月下旬至5月初小麦齐穗期成虫羽化,羽化后1天即交配,并在麦穗中产卵,卵经过4~5天孵化,幼虫从颖壳缝隙钻入麦粒内吸食浆液。
小麦吸浆虫在麦穗上生活为害约20天左右,经20天左右老熟,至小麦接近成熟前遇有足够的湿度,幼虫爬到颍壳外或麦芒上,随雨滴、露水或自动弹落入土表。
初入土的幼虫大约3天后结圆茧,随温度降低而潜入20㎝深处越夏越冬。
小麦吸浆虫具有“富贵性”,小麦产量高、品种好,土壤肥沃,利于吸浆虫发生。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小麦种植业。
安阳县是河南省小麦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然而却频繁发生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吸浆虫,我们需要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1. 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主要在小麦拔节期至抽穗期出现,是其危害严重的时期。
此时,小麦的韧皮部含有丰富的养分,吸浆虫就会大量繁殖并吸食韧皮部,导致小麦叶片萎缩、穗部畸形,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危害特点小麦吸浆虫主要危害小麦的叶片和穗部,造成小麦的叶片变黄、干枯,穗部畸形,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养分吸收和光合作用,导致小麦产量减少。
小麦吸浆虫还会给小麦植株带来机械伤害,加重了小麦的感染病害的可能性。
3. 发生因素在安阳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主要受气候、土壤、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气候条件适宜、耕作管理不当、土壤养分丰富都会成为小麦吸浆虫大量繁殖的条件。
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对策1. 农业生产管理在小麦生长季节,要注意加强对小麦的田间管理,提高小麦植株的免疫力。
及时除草、改善土壤通风、适度施肥、保持田间灌溉,减少垄蓄和留茬,可以有效减少小麦吸浆虫的发生。
2. 生物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引入天敌进行控制。
一些对小麦吸浆虫有天敌关系的生物如瓢虫、蚜虫天敌等,可以在发生期适时释放,利用它们对小麦吸浆虫的天敌作用,减少小麦吸浆虫的危害。
3. 化学防治针对小麦吸浆虫的大规模爆发,还可以采用适量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在使用农药时,必须要遵守使用方法以及注意安全防护,避免对农作物和人体造成伤害。
4. 科学种植在小麦的种植中,要尽量避免种植同一品种小麦、连作种植,以减少小麦吸浆虫的发生。
可以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小麦植株的抗虫能力。
5.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小麦田间的虫情,及时发现小麦吸浆虫的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观察小麦叶片上是否有大量蚜虫的产卵和羽化现象,可以及时进行调查,避免小麦吸浆虫大量繁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小麦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是我国农民种植面积较大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粮作物之一。
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其中小麦吸浆虫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虫害之一。
小麦吸浆虫主要以小麦为害,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危害。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较为常见,其中安阳县就是一个典型的地区之一。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主要受到气候、土壤、种植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在安阳县,小麦种植面积较大,加上气候条件适宜,造成了小麦吸浆虫易于在该地区的大面积传播。
具体来说,小麦吸浆虫主要通过卵的方式进行繁殖,卵的孵化与气温、湿度有关,而安阳县的气温和湿度条件较适宜小麦吸浆虫的繁殖。
安阳县土壤肥力较高,小麦生长发育良好,给小麦吸浆虫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
安阳县的种植结构也是导致小麦吸浆虫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单一的种植结构,小麦吸浆虫易于在该地区的大面积传播。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主要的发生危害规律可以概括为:一是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气温和湿度较适宜小麦吸浆虫繁殖;二是受土壤的影响,土壤肥力较高,为小麦吸浆虫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三是受种植结构的影响,单一的种植结构容易导致小麦吸浆虫的大面积传播。
二、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危害程度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对小麦的危害程度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小麦的吸食会导致小麦植株的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小麦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二是小麦吸浆虫的繁殖较为迅速,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危害,将导致小麦的减产甚至绝产;三是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给小麦的生长发育带来了负面影响,给农民的经济收入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危害程度相当严重,一旦发生大面积的危害,将严重影响当地的小麦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摘要】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长中一种常见的害虫,对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危害。
本文针对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规律、对作物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小麦吸浆虫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其对作物的影响。
在防治对策建议部分,提出了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建议农民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虫害,但也需要注意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防治方法则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并展望未来对该害虫的更深入研究。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安阳县、发生规律、危害、防治对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小麦吸浆虫是一种常见的农田害虫,主要危害小麦等作物。
在安阳县,小麦是农民们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因此小麦吸浆虫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小麦吸浆虫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也在逐渐增加。
安阳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
随着农业化进程的加快,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以及气候变暖,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已经成为常态。
虫害造成的损失不仅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还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
针对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小麦吸浆虫的危害,保障当地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义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安阳县地处华北平原,小麦种植面积广阔,产量丰富。
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危害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给农民的收入带来了损失,也影响着当地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研究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对策,对于提高小麦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
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小麦吸浆虫是安阳县小麦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每年都会在部分地块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个别地块甚至绝产,严重影响着安阳县的小麦生产安全,笔者经过多年吸浆虫防治工作实践,并进行认真思考,找出了其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对策,现总结如下:小麦吸浆虫在我县发生概况我县1983年首次发现小麦吸浆虫,当时发生面积不大,仅在个别地块零星发生危害,进入90年代前后,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偏重至重发生面积加速增加,发生面积最高达15余万亩左右,经过连续多年防治,才基本得以控制。
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危害又呈明显加重趋势。
2012—2013年在全县普查,我县中东部部分地区普遍发生,且个别发生严重,普查结果表明,安阳县发生面积5~6万亩,偏重发生面积1~2万亩。
一、发生危害虫体形态特征。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小麦吸浆虫发生的种类有小麦红吸浆虫和小麦黄吸浆虫。
我县发生的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红吸浆虫,吸浆虫成虫为蚊子形态,桔红色,体长2~2.5mm。
一般年份,4月下旬始见成虫发生,成虫产卵在麦穗颖沟和小穗间或内外颖里面及其侧片上。
卵长0.32mm,卵孵化出幼虫后即危害麦粒,在刚灌浆的麦粒上唑吸汁液为食,肉眼不易看到,幼虫体长2~2.5mm,桔红色。
被害小麦症状以幼虫在小麦扬花-灌浆期进行危害,幼虫在麦粒上吸食汁液,形成秕粒或空壳,造成减产。
植株后期表现为贪青晚熟症状。
群众一般不易发现,往往忽视对该虫的防治,一旦发现危害,防治已晚,损失不可挽回。
发生危害规律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一代,一年12个月,一个月左右时间在小麦植株上危害,其余11月左右隐藏在表土层内,安阳县一般年份4月下旬始见小麦吸浆虫成虫,成虫寿命3~6天,世代产卵期在15~20天左右,一头成虫一次产卵1~3粒,一生产卵50~90粒。
卵经过3~5天孵化出幼虫,幼虫即危害小麦籽粒,小麦进入乳熟后,幼虫爬至颖壳表面或麦芒上,随雨珠、露水或自动弹落在土表,钻入土中10~20cm作圆茧越夏越冬,进行休眠。
安阳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试验
安阳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试验
侯凤珍;李建林;李凤云;韩庆丽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1996(000)004
【摘要】小麦吸浆虫是毁灭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吸食灌浆初期的麦粒汁液而造成损失,历史上曾出现绝收和大幅度减产的典型事例。
自1985年起,我县对该虫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在初步了解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为探讨其防治方法,1991年至1905年作了一系列试验示范,经整理如下:
【总页数】1页(P13-13)
【作者】侯凤珍;李建林;李凤云;韩庆丽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县植保站;河南省安阳县植保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5.12
【相关文献】
1.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与防治概述 [J], 马重富;马元清
2.试析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危害特点及治理措施 [J], 杨秀君
3.关于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J], 候利
4.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危害与综合防治技术 [J], 郭俊珍
5.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J], 路立峰;李向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
关于安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探讨摘要:安阳县小麦吸浆虫主要是小麦红吸浆虫发生为害。
该虫在当地以卵、幼虫、蛹、成虫四种虫态出现,该虫具有发生为害隐憋、群体大、为害严重的特点,一旦发生又防治不及时,三、四年就会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甚至绝收现象。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发生规律;防治时机;防治策略1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概况小麦吸浆虫分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安阳县地区主要是小麦红吸浆虫发生为害。
经小麦吸浆虫幼虫吸取麦粒浆液可直接造成损失。
一般可减产一层到三层。
重发年份可减产四到五层以上,甚至绝收。
由于虫态个体小不易看见,幼虫数量较大,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发生具有周期性、间歇性。
2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小麦吸浆虫在安阳县地区一般1年发生1代,也有多年发生一代的,以老熟幼虫结茧在土中越夏和越冬,到第二年3月10日前后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如果春季少雨土壤含水量低,幼虫则不能破茧上升或已上升活动,这时如遇土壤干燥,则会退回土壤下层继续休眠。
因此,小麦吸浆虫遇到最适宜的温度及含水量适宜的条件下,仍有一定数量的休眠体不活化、不化蛹和羽化。
4月中旬幼虫在土表内化蛹,4月20日前后为羽化高峰。
羽化当天即可产卵,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老熟,脱离麦粒入土结茧越夏过冬。
根据笔者经验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2.1吸浆虫幼虫破茧开始活动期3月中、下旬,当地表温度达到10度和土壤含水量适宜的情况下,休眠的越冬幼虫就会破茧变为活动幼虫,并随着气温的上升向土壤表层上升移动。
2.2吸浆虫化蛹期4月下旬小麦开始孕穗。
上升到土壤表层的吸浆虫幼虫再遇有适宜的水、湿条件就开始化蛹。
如在化蛹盛期撒毒土或毒砂的是防治的最好时机。
2.3吸浆虫羽化产卵期5月初小麦开始抽穗,上升到土壤表层的蛹开始羽化,当天羽化当天开始在麦穗上产卵。
每次产卵1到3粒,一头雌成虫一生约可产50粒卵。
成虫寿命只有3、4天,卵期5天左右。
产卵历期为2到3天。
必须抓住这个有效时机进行喷药防治,才能消灭大量虫源。
小麦吸浆虫的测报及防治方法
小麦吸浆虫的测报及防治方法摘要从“二看二定”、查化蛹进度、查蛹数等方面阐述了小麦吸浆虫的测报方法,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吸浆虫;测报方法;防治方法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有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2种。
在五河县境内发生危害的是麦红吸浆虫,其成虫体长2.0~2.5 mm,翅展5 mm左右。
1年发生1代。
15~20 ℃为成虫羽化的适宜温度,下1次雨便羽化1批成虫,羽化后当天就交配产卵在麦穗护颖与外颖之间或小穗上。
4月下旬孵化出的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从而造成小麦大幅度的减产甚至于绝收,影响经济效益。
1 小麦吸浆虫的测报方法1.1 “二看二定”一是看成虫,定防治适期。
在五河县当地栽培的小麦品种中,从最早的品种开始有个别抽穗时起到最晚的品种灌浆时止,约在5月上旬至5月下旬,各选择不同播种期的代表性田块,每1~2 d调查1次,白天在麦垄或麦沟中蹲下,向麦株中部轻轻扒开麦株,每块田块检查5~10处,当一眼(约0.11 m2范围内)看到有3~5头成虫起飞时,即成虫盛发期的开始,也就是防治时期。
在无风的天气时,傍晚防治效果最好;遇有风雨,适当推迟1~2 d防治。
二是看麦穗,查虫数,定防治田块。
成虫盛发开始后,立即普查所有麦田。
开始抽穗至扬花前的麦田,又是抗虫性较弱的品种,每天扒查麦株2~3次;或用口径33.33 cm的捕虫网,傍晚在麦穗上部兜捕10次。
如扒看,一眼平均看到成虫5~10头以上;或10次兜捕成虫数在20~30头以上的田块,应立即进行分批防治。
早抽穗、早见虫的先防治,抗虫品种或早扬花以及迟抽穗,虫量少的田块不防治。
1.2 查化蛹进度预测成虫发生盛期。
在小麦孕穗期开始选择重点发生地段,有代表性的麦田2块,连续淘土3~5次,每次每块田均匀取土样3个(简称方样),每个方样规格为17 cm×17 cm、深20 cm,检查土中幼虫数和蛹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阳市小麦吸浆虫幼虫期防治试验报告
作者:冯丽萍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3期
安阳市植保植检站
冯丽萍
小麦吸浆虫是安阳市小麦田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在部分地区为害严重。
2012年5月我们选用48%毒死蜱乳油等6种药剂进行了防治小麦吸浆虫幼虫的试验。
一、试验设计
(一)试验田块
试验选在林州市姚村镇三孝村水肥条件较好、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比较严重而且田间分布较均匀的麦田。
(二)选用药剂处理
试验药剂有48%毒死蜱乳油、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5%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性粒剂等6种。
根据生产实际和试验目的,每种药剂设2~6个处理浓度,试验设19个药剂处理,1个空白对照,不设重复,见表1。
(三)试验小区
试验共设20个小区,小区面积52m2不等,各小区在田间随机排列。
(四)施药方法
5月6日,在小麦扬花末期至灌浆初期,小麦吸浆虫卵孵化盛期进行试验施药。
根据小区面积及处理类别,选取相应量的药剂,用2~3kg的水稀释后,用背负式工农16型喷雾器均匀喷洒在小麦植株上。
试验喷药后3d内没有降水,天气晴好,对药剂效能的发挥没有不利影响。
(五)调查方法
5月25日,在小麦吸浆虫幼虫老熟脱穗前,在各小区内棋盘式10点随机取样,每点在不同小麦株系上随机采取中等麦穗3~5穗,分别装入白色塑料袋内,标记。
带到室内,剥穗检查麦粒表面幼虫数,记录每穗麦粒数和幼虫数。
按照剥穗结果,计算损失率和防治效果。
损失率(%)=检查穗虫数/(检查穗粒数×4)×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损失率-处理区损失率)/对照区损失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剥穗数据,统计各处理的损失率、虫口减退率、防治效果等数据,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空白对照处理区,平均百穗有虫217.0头,百粒有虫12.1头,损失率为3.0%。
其他各药剂处理区,平均百穗有虫1.9~245.2头,百粒有虫0.1~10.7头,损失率为
0.0%~2.7%,百穗虫口减退率为-13.0%~99.1%,防治效果11.1%~99.3%。
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吸浆虫幼虫的防治效果差别较大。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7.1g/667m2
处理,防治效果最高,达到99.3%。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4g/667m2,防治效果最差,仅
11.1%。
从数值上比较,防治效果由大至小依次为:E4>B2>95.0%>C2>D2>A3>C1>90.0%>F6
>B1>E3>80.0%>F5>F4>70.0%>A2>F3>A1>60.0%>F2>D1>50.0%>E2>F1>E1>10.0%。
防治效果达到95.0%以上的处理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7.1g/667m2、80%敌敌畏乳油200 mL/667m2;
防治效果在95.0%~90.0%的处理有:40%氧化乐果乳油200 mL/667m2、1%苦皮藤素乳油
300mL/667m2、48%毒死蜱乳油150 mL/667m2、40%氧化乐果乳油100 mL/667m2;
防治效果在90.0%~80.0%的处理有:35%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性粒剂15.6 g/667m2、80%敌
敌畏乳油100 mL/667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96.2 mL/667m2;
防治效果在80.0%~70.0%的处理有:35%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性粒剂12.4g/667m2、35%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性粒剂9.1g/667m2;
防治效果在70.0%~60.0%的处理有:48%毒死蜱乳油100mL/667m2、35%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性粒剂5.9g/667m2、48%毒死蜱乳油50 mL/667m2;
防治效果在60.0%~50.0%的处理有:35%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性粒剂4.6g/667m2、1%苦皮藤素乳油150 mL/667m2;
防治效果在50.0%以下的处理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2 g/667m2、35%氯虫苯甲酰胺可
分散性粒剂3.3 g/667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4 g/667m2。
比较各药剂3个浓度处理的平均防治效果,第1为40%氧化乐果乳油平均防治效果最高,
为92.4%;第2为80%敌敌畏乳油,平均防治效果为90.6%;第3为48%毒死蜱乳油,平均防治
效果为73.2%;第4为1%苦皮藤素乳油,平均防治效果为72.0%;第5为35%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性粒剂,平均防治效果为62.2%;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最差,平均防治效果仅为53.5%。
对此6种药剂的各浓度处理进行方差分析,各药剂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各药剂内各
浓度处理之间的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
三、结论与讨论
(一)防治小麦吸浆虫幼虫,应选用具有较强熏蒸、内吸作用的药剂,不同的药剂防治效
果差异也较大。
首选药剂为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其次为48%毒死蜱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
不宜选用苦皮藤素乳油、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性粒剂等没有熏蒸、内吸作
用的药剂,以触杀、胃毒作用为主的药剂对小麦吸浆虫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差。
(二)生产中在小麦扬花末期、小麦吸浆虫卵孵化盛期,喷雾防治小麦吸浆虫幼虫,宜推
广80%敌敌畏乳油150~200 mL/667m2、40%氧化乐果乳油100~200 mL/667m2、48%毒死蜱乳油
150~200 mL/667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150g/667m2等药剂及剂量,能够取得较高的防治效果。
在小麦吸浆虫发生较重的田块,应加大每667m2用药量,但需注意预防药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