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说课稿3(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语文说课:江南的冬景

语文说课:江南的冬景

说课:江南的冬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本次说课将分为5个部分:1、说教材;2、说教学目标;3、说教学重难点;4、说教法学法;5、说教学过程首先是我说课流程的第一步,说教材本课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一样思考专题谛听天籁版块,是一篇由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所著的散文。

谛听天籁版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关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

《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美学特征,颇具艺术魅力。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的能力。

第二步: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研读文本,体会郁达夫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散文风格和清丽明快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美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第三步:教学目标重难点重点: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难点:体会郁达夫“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散文风格和清丽明快的语言特点”(在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探索后,究竟应该如何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接下来是我说课流程的第四步:说教法学法)第四部分,教法学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

据此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教法:1、讲谈法: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这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教学原则。

2、讨论法: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加以引导。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独立自主掌握知识。

学法: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使学生在获得认识的同时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等综合能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说课稿-最新教学文档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说课稿-最新教学文档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江南的冬景》。

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方面来展开我本次说课。

一、教学理念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帮助者和探路者的角色,并且强调师生间的协作与对话。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材分析《江南的冬景》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是“谛听天籁”板块中的第一篇课文。

本专题旨在让学生于阅读中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本文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冬天,描绘了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三、学情分析(分析完教材,我再来分析下学情)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散文,而且在第三专题中又进一步学习了散文的鉴赏方法与文体特点,所以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较易把握。

2.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浙江人,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所以对江南的冬景有切身的感受,便于感受江南暖冬的自然之美。

四、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提高朗读技能,掌握本文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小组讨论,体验江南秀美冬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激发热爱生活之情。

五、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如下两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是提高朗读技能,掌握本文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是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激发热爱生活之情。

六、教法与学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为:诵读法、情境法、提问法和研讨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和悬念法。

《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江南的冬景》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 专题解说:谛听天籁——表述自然之美,《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感悟自然——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寂寞》、《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景物意境非常优美的散文。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抓住江南冬天“晴暖温润”的特点,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对比的修辞技巧,琢磨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方法】文本研读,比较赏析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学生讨论明确:屋外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学生讨论明确:a、特征:温润晴暖优美b、对比:与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等的对比。

三、突出重点、比较鉴赏以“江南雪景图”为例: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出示幻灯文本:《济南的冬天》中雪景段落)设计意图:比较阅读,更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呈现的丰富内涵。

学生讨论交流:不同:《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

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教师小结: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四、品味语言、深入思考1、朗读文本,思考:评论家认为郁达夫的写景散文充满了诗情画意,哪些文字能体现这个特点?谈谈你感受。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江南的冬景》说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之《江南的冬景》说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从容说课本文是“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谛听天籁”部分的第一课,这一部分要求我们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

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有所收获。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让学生了解一点美学知识。

2. 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能力、发现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1. 亲近大自然。

感受自然之美。

2.交流探究,品味文本意境美。

3.拓展探究,在文本的比较阅读中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美学知识、文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知晓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由此而体现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打印好的作业及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活动说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全班学生,就近选择野外一处有村有民、有水有田、有林有草之所,作一次短暂郊游。

在身心放松之余,教师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周围景物,不着痕记地吸引学生注意几个重点景物对象。

但不交代任何目的。

[新课导入]师:几天前,我们共同到郊外畅游了一番,大家感到快乐吗?生(齐声):快乐!师:那一天,我已经给同学们设下了一个题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好好地完成。

生:什么题目?我怎么没有听说?老师没布置什么作业呀!又是要作作文吧?师:不是作作文,但和作文很有关系。

――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们有没有感受到那里景色的美?(学生有的说“感受到了”,有的叫“没有”。

教师注意观察,暂时放过说“感受到了”的,而请叫喊“没有”的同学表达意见。

”)生1:没有。

就几幢灰突突的房子,一条肮脏的小河,有什么“美”的。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苏教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江南的冬景》说课稿王思一(5min)今天我们学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

江南,是和塞北相对的一个概念。

古诗文中描绘江南美景的句子很多,你可以说出哪些?我先举个例子。

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这样写江南:“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暮春三月之时,江南碧草萋萋,各色杂花开满树丛,群莺穿梭飞忙。

这是我最深刻的江南印象。

接下来大家来说。

明确:“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京口爪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刚才大家和我一起,梦回古典,寻觅江南印象。

思考一下:你觉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诠释江南的美?明确:秀丽、明朗、温柔……徐悲鸿说“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雨水充沛、水网密布,我们说江南水乡,江南是水性的,江南的美是一种柔美。

二(25min)郁达夫写《江南的冬景》,哪两个语段和水的关系非常密切?明确:第7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

写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明确:雨和雪。

其实第7自然段、第8自然段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两幅国画。

我把它称为寒村微雨图和江南雪景图。

我们先来观摩寒村微雨图,第7自然段,请人来读。

注意:用你的声音把画面的美传递出来。

要求很高。

一生读。

读得怎么样?请一生评价。

明确:读得流畅、通达;传递情感真实、自信。

成功的朗读是怎么实现的?它包括三个步骤。

对文章的理解是第一步,你应该跟着作者去看去想,用你的这颗心去贴近作者的那颗心,感受作者灵魂的温度。

第二步叫建构,你要唤醒你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建立起“内心视象”,复活作者笔下的形象,接通作者的情感,让作者和你成为同一个人,让作者的表达成为你的表达。

江南的冬景教案及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教案及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教案郁达夫[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结构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它们的修辞技巧,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设想]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文章利用多处对比来突出江南冬景之美,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联想的思路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使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明确单元学习重点谛听天籁 : 表述自然之美;感悟自然 :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湖山沉思 :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

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

《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作者:王立新梁秀英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年第02期一.说教材从教材上说,《江南的冬景》属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本专题分为“谛听山籁”“感悟自然”“湖山沉思”三个板块并分别侧重了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沉思自然三部分。

本课是第一板块第一篇,大纲对本板块的要求是感受鉴赏,把握文章本身的审美韵味,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

《江南的冬景》一文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即“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

本课用美丽的江南冬景激发学生在亲近自然中陶冶性情,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并为后面两个板块打下基础。

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思考,本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分为:从知识与能力上说,引导学生掌握本文引用诗句、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从过程与方法上说,让学生通过品味散文语言,感受和欣赏散文意境之美。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说,使学生学会感受和表达自然之美,提高对自然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境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难点:学会虚实结合、引用诗句、营造意境这些艺术技巧。

二.说学情从学生方面看,我们北方人没见过江南冬景,但此陌生感带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经过上个专题“月是故乡明”的学习,学生已具备欣赏品味散文的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从教法上说,本课将采用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模式即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

用问题引领学生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完成教学目标。

从学法上说,本课将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采用分小组合作探讨的学习模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

综合以上所有分析,我把教学过程分为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品味鉴赏、写作探究、拓展延伸五个过程。

(1)情境导入:用课件在屏幕上展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冬景图,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冬景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

《江南的冬景》 说课稿(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江南的冬景》 说课稿(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材分析:1、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感悟自然。

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

2、郁达夫散文行云如流水般的美学特征。

特点是运用对比烘托和引用诗句、虚实结合。

学情分析:1、从知识能力方面看,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散文、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但怎深度地解读文本,感受文字之美的能力尚有不足。

2、从情感方面看,学生大部分都是浙江人,生于江南长于江南,所以对江南的冬景有切身的感受,便于感受江南暖冬的自然之美,但大多数学生没有仔细感悟江南之美的经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本文作者背景,知人论世。

2、通过交流研讨,掌握对比烘托、引用诗句、虚实结合、等写景状物的艺术手法(重)3、借助朗读品析,感悟郁达夫笔下江南的风景之美,人文之美。

(难)能力目标:品味散文语言,培养学生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和文章意境三方面赏析散文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学生对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兴趣。

教法:问题引导式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的形式。

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导入国画大师刘海粟曾经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的山水,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为什么大师让青年画家读郁达夫的散文呢?其散文和画画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同走进郁达夫的散文名篇,领略其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目的:1、吸引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的情境中来。

2、引导学生关注郁达夫散文特点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自然细腻美。

教学环节一(初读文本,整体感知)问:1、小组讨论,本文写江南的冬景描述了哪些优美的画面?分别在哪些段落?请各组代表在黑板写出,试用原文词语归纳,最好四字。

(需老师点拨)曝背谈天图(2)午后郊游图(5)寒村微雨图(7)江南雪景图(8)旱冬闲步图(9)目的:1、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教案苏教版必修1

江南的冬景专题解说:谛听天籁——表述自然之美,《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感悟自然——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寂寞》、《像山那样思考》。

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景物意境非常优美的散文。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调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抓住江南冬天“晴暖温润”的特点,描绘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抒发了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习对比的修辞技巧,琢磨避实就虚的写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方法】文本研读,比较赏析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时数】1课时【教法、学法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一、导入新课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又是什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快速浏览找出文眼,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生快速阅读,齐答:“江南的冬景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二、文本对话,整体感知1、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思考两个问题:a、注意文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b、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2、在冬季里,作者发现了江南什么样的美景?请把这些景点找出来。

(显示幻灯图片)3、江南的冬景有什么特征?运用什么手法?设计意图:通晓文意,初步把握作品内涵。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纠正明确。

a、给予、剥花生、泊船、月晕、搁笔b、指江浙地区(第6小节),而不指中国极南地区闽粤地区。

教师提示: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学生讨论明确:屋外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农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学生讨论明确:a、特征:温润晴暖优美b、对比:与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等的对比。

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高中语文《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江南的冬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一篇课文。

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抒情性强。

因而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本之美的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如下两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是感受和欣赏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二是学习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体味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

二、说教法课前预习要求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表达文章的关键语句。

2、初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1)江南的冬景总体特征是什么?“明朗的情调”的“明朗”表现在哪些方面?(2)作者仅仅写了江南的冬景吗?还写了哪些地方的冬景?对本文主题和情感表达有何作用?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在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想北平》一文,在老舍笔下,普普通通的“草花儿”、“墙上的牵牛”、“翩翩的蝴蝶”以及“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平的风景自然而美丽,那么,江南的冬景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设计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设计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设计一、说教材《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大地的眼睛”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它的关键是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二、说学情首先,从语文的认知结构上看,本学期学生已经学了“月是故乡明”专题的相关散文,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散文、品味散文语言的文本研读的能力。

其次,从审美愉悦的角度看,高一的学生处在花样的年华,他们特别喜欢浪漫美好的东西,而《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能带给学生性情的陶冶。

所以,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情感层面,《江南的冬景》都是一篇很好的学习素材。

三、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即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所以根据课程要求,并结合以上的教学背景,我把本课得教学目标确立为如下几个方面:①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品味散文语言,理清文章结构,感受和欣赏散文意境之美。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品读语言,学习郁达夫通过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独特情感的写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郁达夫美文的文章意蕴,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升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从语言特色、修辞技巧、文章意境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难点:品读语言,学习郁达夫通过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独特情感的写法。

四、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方法为:品读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体会感悟文章所要表达思想情感)、图示法(在多媒体课件上给学生展示江南冬景,北方雪景等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问法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一、说课目的和要求
本节课我们要通过描绘江南的冬景,帮助学生感受冬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能力和写作表达的能力。

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感性地体验江南冬天的景色,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描述。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描绘江南冬天的景色,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难点:学生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他们对江南冬景的感受和观察。

三、教学准备
1. 录音机
2. 教材:有关江南冬景的文学作品或相关唯美诗歌的选段
3. 课件:包含江南冬景的相关图片或文字描述
四、教学过程与内容安排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江南冬景的图片或播放相关录音带,简单介绍江
南冬景的气候和风景特色,引发学生对江南冬景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 阅读文学作品,感受江南冬景(15分钟)
通过阅读一段描写江南冬景的文学作品或相关唯美诗歌的选段,引导学生倾听、感知和体验江南冬天的景色,同时帮助学生感受到
江南冬景与其他地区的差异之处。

3. 集体讨论,分享感受(15分钟)
学生结合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或诗歌的选段,围绕江南冬景的美丽、特色等方面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个人的感受和
体验。

4. 小组活动,自主撰写冬景描述(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幅江南冬景的图片,并鼓
励他们观察细节、用心感受,自主撰写关于江南冬景的文字描述。

老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帮助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一、说教材《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大地的眼睛”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它的关键是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二、说教学目标《江南的冬景》重在培养学生对写景散文的鉴赏能力,总结一些写景方法运用于诗词的鉴赏以及学生的写作实践。

所以我的教学目标分为1、研读文本,学习与欣赏江南冬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描绘的画面等)2、分析和运用这篇散文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这是从内容、写作手法的学习到情感的体会,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层次的进行学习,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重点:概括五幅江南冬景图以及鉴赏冬景图的美(景物、写作手法)难点:体会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四、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方法为谈话法(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这篇课文,回忆上片内容,由此引到这篇散文);品读法(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品味散文的语言,从而体会感悟文章所要表达思想情感);提问法(导学案中问题的设计);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即我校提出的“四阶六步”教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我们所学过的毛泽东课文,学生会提到《沁园春雪》,回忆上片内容,北国风光,万里雪飘,写的是壮丽多姿的北国风景,由此提出疑问,南国的冬天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笔下的“南国风景”吧。

板书《江南的冬景》(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课文的生字词、多音字介绍作者(学生说、老师补充)(三)、文笔研读,小组交流采用问题设计,把握文章内容。

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优质说课稿

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优质说课稿

高一语文《江南的冬景》优质说课稿一、说教学理念我将在钱梦龙教员的〝三主〞教学理念的指点下展开我的教学:以先生为主体,突出先生的自主性学习;以教员为主导,突出先生在教员的指点下停止学习;以训练的为主线,突出先生在训练中停止稳固性学习。

二、说教材本篇课文«江南的冬景»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像山一样思索〞的〝谛听天籁〞板块中,从本专题来看主要是增强关于自然美的审美教育,激起先生珍爱大自然。

从本篇课文来看主要是带抢先生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雪景之美。

«江南的冬景»是本专题中的第一篇课文,在教材中具有不容无视的重要作用。

本篇课文我将用一课时把它上完。

三、说学情从情感方面来说,先生多属江南人,对江南的冬景曾经有切身的感受,因此了解郁达夫笔下所描画的江南的冬景并不困难。

从知识才干方面来说,先生曾经学习了〝月是故土明〞专题的相关散文,已具有一定的欣赏散文、品味散白话语的才干,所以解读文本的难度也不会太大。

本次教学的关键在于培育先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才干,提高先生感悟鉴赏散文的才干。

四、说教学目的从知识与才干方面来说,先生可以掌握本文自然细腻、真假结合的写作特点,学习散文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

从进程与方法方面来说,先生经过品味散白话语,感受和欣赏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体味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来说,先生经过研习课文,可以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提高对自然美的审美才干。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先生可以学会从言语特征、修辞技巧、文章意蕴等方面赏析散文。

教学难点:体会郁达夫散文的特点,学会运用本文的写景方法和技巧。

六、说教法学法教法:品读法:先生经过重复诵读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品味散文的言语,从而体会感悟文章所要表达思想情感。

图示法:在多媒体课件上给先生展现江南冬景,南方雪景等相关图片,激起先生的学习兴味,生动课堂气氛。

学法:让先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从容说课】高中语文苏教版第一册最后一个专题是“像山那样思考”,即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一专题共分“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湖山深思”三个板块,分别侧重于自然之美、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故教学目标分别侧重于感受鉴赏、思考领悟、探究创新。

文质兼美的《江南的冬景》,列板块“谛听自然”之首,自当确立感受鉴赏的核心目标,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从而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学生多属江南人,谙知江南之景,是学习本文天然的资源。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提高朗读技能,恰当表达文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2.掌握诗中有画和“隔”的美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3.掌握自然细腻的基本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赏体验江南秀美冬景,谛听天籁,感触其美。

2.品味语言,交流探究,涵咏文本“诗中有画”的意境美。

3.对文本自然细腻、虚实结合的特点能提出个性化评价。

4.写作表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激发热爱生活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文本“诗中有画”的自然细腻的意境,掌握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难点:应用创新,化虚为实,描绘心中江南冬景。

【教学方法】朗读法、文本研习法、讨论法、创造性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某国有一位著名女演员,拿着一张写着字的纸,以另一个国家的语言当众朗诵,运用的是她演悲剧时的腔调,那沉痛苍凉、凄苦激烈的音调,使座中有人为之泣下。

可是,她朗诵的是什么内容呢?菜谱,是菜谱!真是想不到,语言的声音竟有如此魁力。

看来,鉴赏散文,不能不读。

〖朗读感受,审美感知〗[思路设计]1、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个性化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尝试。

2、读的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所读冬景,并指出其景物总特征,全班共同评改。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中的第四个专题是“像山那样思考”该专题是按照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自然的思维顺序循序渐进编排的它分为三个板块:谛听天籁感悟自然湖山沉思本专题编排的意图在于加强关于自然美的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提升精神境界《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一篇课文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和表述自然之美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抒情性强因而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如下两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是感受和欣赏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二是学习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体味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总体安排以发现美、感受美、表述美为线索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和审美能力一课前预习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关键语句2、初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1)江南的冬景总体特征“明朗的情调”的“明朗”表现在些方面试着用画面概括(2)作者仅仅写了江南的冬景还写了些地方的冬景对本文主题和情感表达有何作用二课堂教学环节1、导入可以从老舍的《想北平》一文导入在老舍笔下普普通通的“草花儿”、“墙上的牵牛”、“翩翩的蝴蝶”以及“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平的风景自然而美丽那么江南的冬景又是一番什么景象由此带着学生走近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或者以画家刘海粟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的话语导入他说:“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2、解题从文题上方板块的标题入手“谛听天籁”!“籁”意思理解“谛听天籁”明确:“籁”是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天籁”就是指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谛听天籁”不只是谛听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音它还含有欣赏大自然的景色之意由此可见学习本文就是通过研习文本欣赏文学作品展现给我们的江南冬天的美景(说明:此处主要目的为交待学习目标)3、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从文中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区域界定在里明确:江浙一带而非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区域(第六段)(2)找出描绘江南美景的段落或问作者选取了几幅画来描绘江南冬天的美景明确: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曝背谈天图(2段)午后冬郊图(5段)农村冬雨图(7段)江南雪景图(8段)旱冬闲步图(9段)(说明:此为对江南美景的整体感知为下一步具体分析作好铺垫)4、品味赏析郁达夫是如何写出江南特有的冬天之景是如何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的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任选一幅进行分析(这里主要选取5、7、8段)午后冬郊图A、主要明确: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景物特点:色彩明丽而有生气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B、教师总结:借鉴色彩学中关于色彩具有动静感和冷暖感的原理描摹色彩表现情感一般来说越暖越亮的色彩画面越热烈动感越强;而越冷越暗的色彩画面越沉闷就越显得静文学作品是以文学作画根据主题表达和抒情的需要在构图和选择色彩词时就必须与作品的情境和氛围相契合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可补充以下几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赏析:丛柳滴翠黄鹂和鸣白鹭横空青天如洗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赏析:秋山苍翠欲滴山巅白云缕缕枫叶火红耀眼晚霞鲜艳夺目晚霞与枫叶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冷色清新纯洁暖色热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振奋喜悦的心情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感受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农村冬雨图A、主要明确:所写景物:长桥、杂木树林、乌蓬小船、酒客、细雨、灯晕景物特点: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B、教师总结:前面说过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在这一段中作者也是在刻意地为画面着色: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等而色彩点染造成的远近虚实的层次又使自然景色有了一种若隐若现、氤氲流动的朦胧美过渡:雨是天地的精灵雪是天地的洁白肌肤江南的冬雪虽然没有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长城内外惟余茫茫”的恢宏气度但却如粗犷中略带羞涩的村姑亦别有一番情致江南雪景图A、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描写雪景的段落进行比较(投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写雪景的一段明确:《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B、这些诗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讨论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丽的雪景怡人的酒香)——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静后的温暖)——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想象可进行归纳整理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C、明确: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让人感觉温暖的美好时光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景物特点:色彩浓淡相宜淡雅高洁、优美宁静所用手法:引用诗句、避实就虚丰富的意象给人以美的想象与联想引用诗句、避实就虚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另可投影举例郁达夫的《雨》加深体会)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郁达夫《雨》)写景总结:明确:无论是一个写景段落其实是多种表现手法的有机融合5、简要分析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些主要特征明确: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6、了解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美之为美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它更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了它接受了它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在“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里散步的郁达夫显得那么的闲适而恬淡而这篇文章却是写于1935年的冬天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又如何理解呢你认为此时作者心境如何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明确:此文写于郁达夫移家杭州营造“风雨茅庐”准备过起名士般隐居生活的时候7、文章最后总结:写好一篇写景文的秘诀明确:写好写景散文需要做到三个字即“悟”“摹”“情”所谓“悟”就是谛听天籁感悟自然之美所谓“摹”就是一要抓住景物特征二要用恰当的形式表达(首先语言风格要符合景物特征;其次采用适当的写作手法可描摹色彩构筑色彩丰富的画面;可动静结合写出自然界的迷人景象;可以虚实结合使文章意韵丰富……)最后要融入“情”即情景交融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的冬景》说课稿3(苏教版必修1)导读:《江南的冬景》说课稿说教材《江南的冬景》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模块——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一板块“谛听天籁”中的第一篇课文。

第一板块主要体现了对自然纯美的注视,重在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述自然之美。

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

《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是: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抒情性强。

因而学习此文,不仅能够得到审美熏陶,而且能够得到语言艺术的熏陶。

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学生亲近大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与文本之美的能力。

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如下两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是感受和欣赏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二是学习写景状物的表达技巧,体味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

说教法一课前预习要求1、在默读领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握表达文章的关键语句。

2、初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1)江南的冬景总体特征是什么?“明朗的情调”的“明朗”表现在哪些方面?(2)作者仅仅写了江南的冬景吗?还写了哪些地方的冬景?对本文主题和情感表达有何作用?二课堂教学环节1、导入在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想北平》一文,在老舍笔下,普普通通的“草花儿”、“墙上的牵牛”、“翩翩的蝴蝶”以及“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平的风景自然而美丽,那么,江南的冬景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郁达夫的写景散文《江南的冬景》,去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的美景。

(板书课题)2、解题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文题上方板块的标题?“谛听天籁”!“籁”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谛听天籁”?明确:“籁”是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天籁”就是指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

“谛听天籁”不只是谛听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音,它还含有欣赏大自然的景色之意,由此可见,学习本文,就是通过研习文本,欣赏文学作品展现给我们的江南冬天的美景。

(说明:此处主要目的为交待学习目标。

)3、速读课文,思考问题(1)从文中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指哪些地方?江浙一带。

(D6)(2)找出描绘江南美景的段落,你最喜欢哪一段,给大家读出来。

(3)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试作分析,并概括本段大意(画面大意),如果你有疑问也可以一并提出来。

然后你再读。

明确:写了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

曝背谈天图(D2)午后冬郊图(D5)寒村微雨图(D7)江南雪景图(D8)旱冬闲步图(D9)(说明:此为对江南美景的整体感知,为下一步具体分析作好铺垫。

)4、品味赏析(1)大家集体读,你认为郁达夫传神地写出了江南之冬景了吗?郁达夫是如何写出江南特有的冬天之景?是如何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这里主要选取5、7、8段进行分析)(2)午后冬郊图A、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然后自主分析,主要明确: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B、教师总结:借鉴色彩学中关于色彩具有动静感和冷暖感的原理,描摹色彩,表现情感。

一般来说,越暖越亮的色彩,画面越热烈,动感越强;而越冷越暗的色彩,画面越沉闷,就越显得静。

文学作品是以文学作画,根据主题表达和抒情的需要,在构图和选择色彩词时,就必须与作品的情境和氛围相契合。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可补充以下几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赏析:丛柳滴翠,黄鹂和鸣,白鹭横空,青天如洗。

黄绿交融,青白对比,有声有色,鲜明生动。

面对美景,诗人心情恬静欢快,胸怀舒展开阔。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赏析:秋山苍翠欲滴,山巅白云缕缕,枫叶火红耀眼,晚霞鲜艳夺目。

晚霞与枫叶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

冷色清新纯洁,暖色热情奔放,透露出勃勃生机,表达了诗人振奋喜悦的心情,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感受。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茫茫长夜与一灯渔火对比。

)这里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生气的明丽的画面。

在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青天碧落下,有白色的芦花,有红叶,有顶着白色乌桕籽的乌桕树,还有顶部赭色、根部带点绿意的小草。

作者将充满生气的色彩点染到了画里,使整个画面明丽了起来,泛出了生气。

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

其实刚才看的屋外曝背谈天图是如此,下段的寒村微雨图也是如此。

(说明:既是总结,也是过渡。

)(3)寒村微雨图A、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然后自主分析,主要明确:所写景物:小桥流水人家、孤村细雨烟树、乌蓬茅屋酒客。

景物特点: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

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

B、教师总结:前面说过,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

在这一段中,作者也是在刻意地为画面着色:白雨、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乌篷,红黄等。

而色彩点染造成的远近虚实的层次,又使自然景色有了一种若隐若现、氤氲流动的朦胧美。

(4)点名学生朗读,细细体会。

过渡:雨是天地的精灵,雪是天地的洁白肌肤。

江南的冬雪,虽然没有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和“长城内外,惟余茫茫”的恢宏气度,但却如粗犷中略带羞涩的村姑,亦别有一番情致。

(5)江南雪景图A、我们学习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定还记得描写雪景的这段(投影)。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像些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同是写雪景,与《济南的冬天》比较,《江南的冬景》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默看写雪景的一段。

明确:《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在进行直接的描写。

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

B、这些诗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前后左右互相讨论。

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美丽的雪景,怡人的酒香)——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深人静后的温暖)(说明: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

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

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

这一点不必与学生说明。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雪后冬晨的惊喜)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想象进行了归纳整理,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

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

偶尔传来几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

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C、明确: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让人感觉温暖的美好时光。

所写景物:围炉对酒、月映梅花、美酒飘香、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

景物特点:色彩浓淡相宜,对比强烈。

作者感受:淡雅高洁、优美宁静。

所用手法:写意传神,表现精髓。

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写法,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另可投影举例郁达夫的《雨》,加深体会。

)我生长江南,按理是应该不喜欢雨的;但春日暝蒙,花枝枯竭的时候,得几点微雨,又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事情!“小楼一夜听春雨”,“杏花春雨江南”,“天街细雨润如酥”,从前的诗人,早就先我说过了。

夏天的雨,可以杀暑,可以润禾,它的价值的大,更可以不必再说。

而秋雨的霏微凄冷,又是别一种境地,昔人所谓“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诗句,就在说秋雨的耐人寻味。

至于秋女士的“秋雨秋风愁煞人”的一声长叹,乃别有怀抱者的托辞,人自愁耳,何关雨事。

三冬的寒雨,爱的人恐怕不多。

但“江关雁声来渺渺,灯昏宫漏听沉沉”的妙处,若非身历其境者决领悟不到。

(郁达夫《雨》)(6)写景总结过渡:A、明确:刚才我们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文章的写景部分,我们还需知道的是无论是哪一个写景段落其实是多种表现手法的有机融合,比如:……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B、最后请大家把我们刚才分析的较有感情地再读一遍。

5、简要分析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明确: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弱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景,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

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说明:此处顺便提及,不是本课教学重点。

)6、了解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美之为美,不只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感觉到了它,更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心灵上理解了它,接受了它。

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在“可爱”“迷人”“美丽”的江南的冬景里散步的郁达夫,显得那么的闲适而恬淡,而这篇文章却是写于1935年的冬天,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又如何理解呢?你认为此时作者心境如何?他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明确:此文写于郁达夫移家杭州,营造“风雨茅庐”,准备过起名士般隐居生活的时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