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微网与配电网运行特性的微网保护一体化策略研究
含微网的配电系统可靠性问题
含微网的配电系统可靠性问题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而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超大规模的电力系统的不足之处也逐渐的线路出来,对于当前电网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老化的电网元件也无法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用电安全性以及多元化的需求,电网的改造势在必行。
微网作为一种全新的电网形式,其在现有电网中的有效接入,不仅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生产和运行成本,同时也在增强配电系统可靠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电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本文就主要针对含微网的配电系统可靠性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微网;配电系统;电力系统;可靠性;用电安全性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028-02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在不断的进行电网和机组的快速发挥在那,尤其是在用电负荷较为集中的地区,采用了分布式电源的配置方式,基于这种情况,专家和学者提出,将某一区域中的若干分布式电源与该地区的负荷作为一个发电和配电的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将该子系统称之为微网。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过程中,将每个微网作为一个整体,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通过对不同的微网进行有效的协调和并列运行,能够使得单个电源对于电网稳定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微网的运行效率,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其能够对原有的电力系统运行起到一定的保护和控制作用,因此,对于含微网的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也是实现整个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保障。
1 微网的涵义1.1 微网的概念微网是我国电力行业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使得分布式发电技术和新型的电子电力技术得到了有效的结合,其由微网电源(也就是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管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通过对配电系统中的某一个区域作为一个子系统,通过一个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有效连接,通过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对配电系统机进行统一的监视和控制,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配电系统。
微网系统孤岛_并网运行优化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摘要微网系统是由各种微源、负荷、储能系统和控制装置等组成的小型电网,是一组能够实现自我管理、保护和控制的自治系统。
微网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并网运行,一定程度促进了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投入,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
微网具有供电灵活、供电质量高和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但微网在运行过程中,如果控制策略采取不当,将会引起系统损耗增加、系统稳定性变差等问题。
本文在对比分析现有最大功率点追踪、孤岛运行、并网运行等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微网孤岛/并网运行优化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构建了风机、蓄电池和光伏电池等微源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搭建和仿真,结合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了分布式电源的传统控制方法;其次,在常用MPPT 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光伏输出最大功率在多峰值情况下会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采用了灰狼算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的策略,并结合系统特点对算法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最大功率点的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接下来,针对下垂控制策略不适用低压微网孤岛运行的缺点,提出了基于虚拟阻抗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有效地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耦合,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采用传统PI进行并网控制时存在的坐标变换复杂、抗干扰能力弱的弊端,提出了改进PR的控制策略,优化了计算过程。
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控制策略有效减少了并网谐波电流的产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微网优化下垂控制灰狼算法改进PR控制AbstractMicrogrid system is a small power grid composed of various micro-sources,loads,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nd control devices.It is an autonomous system capable of self-management,protection and control.The micro grid can be operated independently or connected to the grid,which promotes the large-scale investment of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nd renewable energy to a certain extent,and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Microgrid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flexible power supply, high power supply quality,safety and reliability,etc.However,if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not adopted properly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microgrid,the system loss will increase and the system stability will vary.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control strategies such as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island operation and grid-connected oper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 scheme of microgrid island/grid-connected operation.The specific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ly,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microsources such as fans,accumulators and photovoltaic cells are constructed,and the model construction and simulation are carried out.The traditional control methods of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verter topology.Secondly,on the basis of the common MPPT algorithm,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maximum power of photovoltaic output will fall into the local optimiz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ultiple peaks,the gray Wolf algorithm is adopted for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strategy,and the algorithm is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which further improves the search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speed of the maximum power point.Next,aiming at the disadvantage that the droop control strategy is not suitable for low-voltage microgrid island operation,an improved droop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virtual impedance is proposed,which effectively realizes the coupling of active power and reactive power and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Finally,aiming at the disadvantages of complex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and weak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in grid-connected control with traditional PI,an improved control strategy for PR is proposed and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is optimiz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control strateg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grid-connected harmonic current an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ystem.Key words:Microgrid Optimization Droop control Grey wolf algorithm Improved PR contr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3)1.3微网的分类 (4)1.3.1交流微网 (4)1.3.2直流微网 (5)1.3.3交直流微网 (6)1.4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第2章风光储微源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9)2.1风机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9)2.1.1风机模型的建立 (9)2.1.2风机模型的仿真 (12)2.2蓄电池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13)2.2.1蓄电池模型的建立 (13)2.2.2蓄电池模型的仿真 (15)2.3光伏电池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16)2.3.1光伏电池模型的建立 (16)2.3.2光伏电池模型的仿真 (18)2.4本章小结 (19)第3章微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及控制方法 (20)3.1微网逆变器的数学建模及其拓扑结构 (20)3.1.1微网逆变器的数学建模 (20)3.1.2微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20)3.2微网分布式电源传统控制方法 (21)3.2.1恒功率控制策略 (22)3.2.2恒压恒频控制策略 (23)3.2.3传统下垂控制策略 (24)3.3本章小结 (26)第4章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 (27)4.1常用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 (27)4.1.1恒定电压法 (27)4.1.2扰动观测法 (28)4.1.3电导增量法 (29)4.1.4常用MPPT算法的局限性 (30)4.2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的优化 (31)4.2.1灰狼算法 (31)4.2.2改进灰狼算法 (33)4.3改进灰狼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35)4.3.1模型的搭建 (35)4.3.2仿真结果分析 (35)4.4本章小结 (37)第5章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微网孤岛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38)5.1微网逆变器输出功率特性 (38)5.2基于虚拟阻抗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研究 (39)5.2.1下垂控制策略原理 (39)5.2.2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研究 (40)5.3.3基于虚拟阻抗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42)5.3逆变器电压电流双闭环设计 (42)5.4微网离网仿真结果分析 (44)5.4.1模型的搭建 (44)5.4.2仿真结果分析 (47)5.5本章小结 (50)第6章基于改进PR控制的微网并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51)6.1PI控制策略 (51)6.2PR控制策略研究 (53)6.3改进PR控制策略 (54)6.4微网并网仿真结果分析 (56)6.4.1模型的搭建 (56)6.4.2仿真结果分析 (57)6.5本章小结 (59)第7章结论与展望 (60)7.1结论 (60)7.2展望 (60)致谢 (61)参考文献 (62)作者简介 (66)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7)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飞速的发展,全世界共同面对两大问题是能源和环境问题。
微电网控制与保护学习心得
微电网控制与保护学习心得摘要:本文介绍了文献查阅后总结的微电网的基本知识和微电网控制与保护相关的一些问题。
微电网的出现协调了大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矛盾,对大电网表现为单一的受控单元,对用户则表现为可定制的电源,可以提高本地供电可靠性,降低馈线损耗。
但是目前我国微电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
微电网的保护和控制问题是目前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广泛应用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
微电网的保护既要克服微电网接入对传统配电系统保护带来的影响,又要满足含微网配电系统对保护提出的新要求,这方面的研究是保证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
文中提出了一些现有的文献中提及的微电网继电保护方法和保护方案。
关键词:微电网;控制;保护;分布式发电Abstracts: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literature review after the conclusion of the basics of micro grid and micro grid control and protection-related problems. The emergence of micro-coordination of a large power grid and distributed power conflicts, the performance of a single large power controlled unit, users can custo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wer supply, can improve local supply reliability and reduce feeder loss. Bu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grid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tudied. Microgrid protection and control of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is widely used for energy systems one of the main technical bottlenecks. Microgrid protection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the Microgrid access to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distribution system impact, but also to meet with micro network distribution system to protect the new requir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nsure that distributed generation energy supply system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key.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mentioned methods and microgrid relay protection scheme.Key Words:Microgrid; Control; Protection;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一、微电网基本知识当前电力系统已成为集中发电、远距离高压输电的大型互联网络系统。
微电网并网控制与保护论述
微电网并网控制与保护论述摘要:介绍了微电网概述及其发展现状,并对其控制和保护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电网;控制;保护中图分类号:tm770引言微电网从系统来看,是将发电机、负荷、储能装置及控制装置等结合,形成一个单一可控的单元,同时向用户供给电能和热能。
与传统集中式能源供电系统相比,微电网接近负荷,可以减少线损,节省输配电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微电网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由于分布式电源的灵活性可就地供电,解决了电力系统输配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其次,微电网中电源包括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小型燃气轮机以及超级电容等,随着微网的运用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的发展。
再次,微电网采取电能在靠近用户的地方生产并直接为用户供电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对集中式大型发电厂电力生产的依赖以及远距离电能传输、多级变送的损耗,从而延缓电网投资,降低网损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微电网的特点适应中国电力发展的需求与方向,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微网接入大电网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分布式电源供电的可靠性、电能质量和供电效率等问题,为了保证稳定、可靠的系统运行,需要对接入电网的微源发电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欧盟把微网定义为:“充分利用一次能源,将小的、模块化的分布式电源互联,能实现冷、热、电联供,配有储能装置,连接到低压配电网的系统”。
光伏、燃料电池和微型燃气轮机通过电力电子接口连接到微网,小的风力发电机直接连接到微网,中心储能单元被安装在交流母线侧。
美国电气可靠性技术解决方案联合会(certs)和威斯康辛大学定义微网为:“微网是一个由负载和分布式电源组成的独立可控系统,对当地提供电能和热能”。
采用微型燃气轮机和燃料电池作为主要的电源,储能装置连接在直流侧与分布式电源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电力电子接口连接到微网。
其控制方案相关研究重点是分布式电源的“即插即用”式控制方法。
到目前为止,他们不允许微网向大电网供电。
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
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微网作为整合分布式发电系统和负荷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研究和发展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综述,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本文将首先介绍微网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价值。
随后,将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主要类型、运行原理及其与微网的融合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微网的控制策略、能量管理、保护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微网在并网和孤岛模式下的运行特性及优化方法。
本文还将对微网的经济性、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以期从多个维度全面展现微网技术的优势和挑战。
本文将总结当前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的主要成果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推动微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分布式发电系统概述分布式发电系统(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是指将小型、模块化的发电设备安装在用户侧或接近用户侧的电力系统中,以提供电力和热能供应。
这种发电方式不同于传统的大型集中式发电站,其规模较小,分布广泛,可以灵活应对电力需求的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靠近用户,可以减少电力传输和分配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可以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三是具有灵活性和可调性,可以根据电力需求的变化进行快速响应,提供电力支撑和调峰调频服务;四是能够与用户侧的其他设备进行互动和集成,形成微电网,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智能化管理。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发展与挑战一、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实践方向。
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指的是在用户端或靠近用户端的小型、模块化、分散的发电设施,它们能够与大电网互为补充,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微网(Microgrid)则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能够在孤岛或并网模式下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智能配电网(Smart Distribution Network)则通过先进的通信、测量和控制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控、优化调度和故障自愈,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缓解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深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系统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这些技术的持续发展和优化。
本文将从分布式发电、微网和智能配电网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分析其在应用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和解决策略。
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1. 分布式发电、微网与智能配电网的概念及重要性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指的是在电力系统中,将小型的、模块化的发电设施分散地布置在用户侧或接近用户侧,通常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小水电、燃料电池等多种类型。
这种发电方式与传统的大型集中式发电站不同,具有投资小、灵活性强、环境友好等特点。
通过分布式发电,可以实现对电能的近距离供应,降低传输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微网(Microgrid)则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可以在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下运行。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运维初级考试(习题卷4)
技能认证配网自动化运维初级考试(习题卷4)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1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三开关四分段的拉手线路,开关来电延时合闸时间设为5秒,变电站一次重合闸延时为2秒,故障隔离时间最长为( )秒。
A)7B)12C)17D)212.[单选题]F21配电终端类型代码表示是()终端。
A)三遥FTUB)二遥标准型FTUC)二遥基本型FTUD)二遥动作型FTU3.[单选题]配电主站依据故障点在故障路径( )的原则实现故障定。
A)首端B)中间C)末端D)不确定4.[单选题]二遥终端超级电容应保证维持配电终端及通信模块至少运行()分钟。
A)2B)5C)30D)405.[单选题]触电急救,在医务人员( )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的表现,擅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A)未到达B)未接替救治C)作出死亡诊断D)判断呼吸或脉搏表现6.[单选题]选定单元格并按Delete键,它删除了单元格的( )。
A)内容B)格式C)附注D)全部A)一次B)二次C)三次D)多次8.[单选题]配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取电TA开路电压尖峰值宜不大于()V,否则应加装开路保护器A)200B)300C)350D)4009.[单选题]依据《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的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大软硬件扩充和升级应经过技术论证后实施,并需经过( )的试运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A)1至3个月B)3至6个月C)一年D)两年10.[单选题]( )是馈线自动化设备。
A)TTUB)RTUC)FTUD)MTU11.[单选题]()是八进制数。
A)386B)2DFC)193D)10112.[单选题]对于速动型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故障上游侧开关隔离完成时间≤( )ms。
A)50B)100C)150D)20013.[单选题]衡量电能质量的技术指标是( )。
A)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网损率B)电压偏移、频率偏移、电压畸变率C)厂用电率、燃料消耗率、网损率D)厂用电率、网损率、电压畸变率14.[单选题]一线一案方案动员部署阶段,各单位制定工作计划,提前做好线路图模、配变负荷数据等()治理。
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微网是一种集成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以及相应控制保护装置的自治系统,能够在主网故障时独立运行,为关键负荷提供电力保障。
本文旨在探讨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微网的结构设计、运行控制、能量管理、保护策略以及稳定性分析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微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首先对微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了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在结构设计方面,本文讨论了微网的拓扑结构、电源配置以及储能装置的选择等问题;在运行控制方面,本文研究了微网的并网与孤岛运行模式切换、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以及电压和频率调节等关键技术;在能量管理方面,本文探讨了微网的能量优化调度、需求侧管理以及与市场机制的互动等问题;在保护策略方面,本文分析了微网的故障检测、隔离与恢复策略,以及与传统电网保护的协调问题;在稳定性分析方面,本文研究了微网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动态特性分析以及控制策略对稳定性的影响等。
本文总结了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指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微网的关键技术概述微网作为未来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技术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使得微网能够实现高效、可靠、环保的电力供应。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在微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设备,如逆变器、整流器等,可以实现对微源的高效控制和优化调度。
同时,电力电子技术还可以提高微网的电能质量,减少谐波和无功功率的产生。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微网内部设备间信息交互的关键。
通过采用高速、可靠的通信技术,如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可以实现微网内部设备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协同控制。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组网特性研究
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组网特性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微网作为一种将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和负荷等集成在一起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具有高效、灵活、环保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网中的关键设备,其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对于微网的稳定运行和能量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以提高微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微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进行介绍,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然后,重点分析微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控制方法和先进的控制策略,如下垂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等,并对各种控制策略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本文还将研究微网逆变器的组网特性,包括微网逆变器的并网特性、孤岛特性以及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特性等。
通过对这些特性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网逆变器在微网中的作用和影响,为微网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和组网特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微网逆变器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微网逆变器的设计、优化和运行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微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微网逆变器作为微电网的核心设备,其基本原理在于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注入到微电网中,以实现对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的支撑。
这一过程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多个方面,包括逆变技术、控制技术、并网技术等。
逆变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直流侧、逆变桥、滤波器和交流侧组成。
直流侧接收来自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风能等)或储能系统(如电池)的直流电能。
逆变桥则通过开关管的通断控制,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
滤波器则用于滤除逆变过程中产生的高频谐波,使输出的交流电能满足电网的标准要求。
交流侧将经过滤波的交流电能注入到微电网中。
在控制策略方面,微网逆变器通常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如脉宽调制(PWM)技术、空间矢量调制(SVM)技术等,实现对逆变过程的精确控制。
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孤岛运行及保护控制
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孤岛运行及保护控制一、本文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微网配电系统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微网配电系统由多个微网组成,每个微网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在必要时与其他微网或主网进行互联。
这种系统的灵活性使得它能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实现优化运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然而,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复杂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孤岛运行模式下,如何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保护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分层孤岛运行及保护控制策略。
介绍了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特点,包括微网之间的互联方式、能量管理策略等。
然后,重点分析了分层孤岛运行模式下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包括电压波动、频率偏移等,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保护控制策略,包括故障检测、隔离和恢复等,以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准确地响应。
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提高多微网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和优化分层孤岛运行模式下的系统性能,可以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提出的保护控制策略可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推动多微网配电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普及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微网配电系统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因此,深入研究多微网配电系统的运行特性和保护控制策略,对于实现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微网配电系统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多微网配电系统逐渐成为了现代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微网配电系统由多个微电网组成,每个微电网都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主网或其他微电网进行互联。
这种系统结构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还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高效利用。
多微网配电系统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灵活性高,每个微电网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独立运行或并网运行;二是可靠性强,当一个微电网发生故障时,其他微电网可以迅速接管负荷,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三是可再生能源接入方便,微电网可以接入风能、太阳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提高电力系统的清洁度和可持续性。
微网电力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微网电力系统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迅猛。
微网电力系统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系统,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微网电力系统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智能电表和配电网等组成,能够实现与传统电力系统互联互通,同时具备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能力。
然而,微网电力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分布式电源的不稳定性、能源管理的复杂性、负荷控制的难度等。
因此,研究其协调控制策略成为提高微网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的关键。
一、能源管理策略能源管理是微网电力系统协调控制的核心。
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能源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能源供应、能量转换和能源分配三个方面。
在能源供应方面,微网电力系统通常依靠分布式电源进行能源供应。
而分布式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合理选择分布式电源,并采用适当的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微网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能量转换是实现不同能源之间互相转化和互相传输的关键环节。
不同能源的转换需要通过适当的设备和技术来实现。
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技术转化为电能,而电能可以通过储能设备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能源分配是微网电力系统协调控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合理分配能源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在能源分配方面,可以采用智能电表来监测和调控用户的能源消耗,通过动态定价和能源优先级管理等方式来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
二、负荷管理策略负荷管理是微网电力系统协调控制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合理的负荷管理能够有效平衡供求关系,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负荷管理的目标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电力系统的供应情况,实现负荷与供应的平衡。
在微网电力系统中,负荷管理一般包括负荷调度和负荷控制两个方面。
负荷调度是指通过合理安排用户的用电时间和用电量,实现电力系统负荷的均衡分配。
通过分析用户用电数据和预测负荷变化趋势,可以制定合理的负荷调度策略,以优化负荷的分布。
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研究
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微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微网作为一种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和监控保护系统有机结合的新型电力网络,其独特的自治性、灵活性和可靠性使其在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供应恢复、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微网系统的复杂性也带来了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的挑战,如何实现对微网内各类资源的有效协调和优化配置,提高微网的经济性、环保性和稳定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微网系统的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微网系统的基本结构和运行特性,探讨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文章将首先介绍微网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然后重点分析微网系统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的关键技术,包括预测控制技术、优化调度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微网系统运行优化与能量管理策略,旨在实现微网系统的经济运行、环保运行和稳定运行。
文章将通过案例分析和仿真实验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微网系统的实际运行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微网系统的基本构成与运行原理微网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以及监控和保护装置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它可以在并网和孤岛两种模式下运行。
微网系统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分布式电源、能量转换装置、储能装置、负荷以及控制系统等部分。
分布式电源是微网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也可以是柴油发电机等传统能源发电系统。
这些分布式电源通过能量转换装置(如逆变器、整流器等)将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微网中。
储能装置在微网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平滑微网的输出功率,提高微网的供电质量,并在孤岛模式下为负荷提供持续的电能。
常见的储能装置包括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储能、飞轮储能等。
负荷是微网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包括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商业设施等。
含微网的配电网接线规划算法研究
投资;二是运行方式的灵活变化,使得线损的计算,从单向
潮流变成双向潮流,提高了潮流计算的难度;三是故障后运
行方式的变化。由于微电网可以脱网运行,提高了重要负荷
的供电可靠率,提高了负荷节点的可靠性效益指标。
从上述几点出发,建立以总体成本、线路损耗、缺陷停
电损失最小为目标的计算模型如下:
(1)
式中, 表示配电网年度总体成本,α、β 分别代表
目前,传统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 要求。国内外科研人员,在明确分布式电源结构与特性的基 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方法体系。 但是,对于微电网作为一个实体,如何有机地嵌入配电网中, 使微电网与传统配电网、用户之间能够无缝融合,协调运行, 互相补充,缺少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 惠文博 . 电力通信专网中无线通信技术的运用分析 [J]. 科技创
新导报,2017,14(26):132. [2] 马子嘉 .5G 无线通信技术概念及相关应用 [J]. 电子测试,2017
(21):64-65. [3] 培培 .5G 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前景分析 [J]. 无线互联科技,
本文结合地区供电公司中低压配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 含微网的配电网接线架构模型,研究快速求解算法,以期对 实际微电网与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1 接线规划模型
配电网的接线形式,决定了配电网的基本运行方式、供 电范围,以及故障情况下的转供能力,是配电网的最主要规 划内容。
配电网接线规划需要确定线路通道、投运时序、线路类 型与传输容量。一方面,要根据现有电网情况如故障率、设 备年限、接线方式等内容,做好配电网的有序投资建设工作; 另一方面,电网规划应该同时考虑经济性、可靠性等要求。
2016 (24):32-33.
含多微网配电系统多元主体互动运行策略研究
2023《含多微网配电系统多元主体互动运行策略研究》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多微网配电系统多元主体互动模型•含多微网配电系统多元主体互动运行策略•含多微网配电系统多元主体互动运行策略优化及仿真验证•结论与展望01研究背景及意义1 2 3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传统配电系统正逐渐向含多微网的配电系统转变。
能源结构的转变微网具有分布式、自治性、自愈性等特点,使得含多微网的配电系统在运行上与传统配电系统有所不同。
微网运行特性含多微网的配电系统中存在多个主体,包括微网、配电中心、用户等,这些主体之间的互动对系统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多元主体互动03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对含多微网的配电系统运行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推动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应用,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01提升系统运行效率通过研究多元主体互动运行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含多微网的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
02保障能源供应通过对微网自治性、自愈性的研究,可以提升含多微网的配电系统的可靠性,从而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含多微网配电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优化运行策略、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
•研究采用了仿真实验、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等多种方法。
•针对微网并网运行、分布式能源接入和需求响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关注含多微网配电系统的运行优化和能源管理。
•重点研究了微网间的互动与协调控制,以及与大电网的交互影响。
•在微网能量管理、优化调度和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发展趋势技术发展随着新能源、储能技术和智能设备的不断进步,含多微网配电系统的运行策略将更加精细化、灵活性和自适应性。
应用领域含多微网配电系统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园区、居民区和商业区等不同领域,为分布式能源管理和节能减排提供有效手段。
研究方向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含多微网配电系统的智能化、自适应和可靠性运行。
微网中三相类功率下垂控制和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与分析
微网中三相类功率下垂控制和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与分析一、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电力网络结构,逐渐显示出其在能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
微电网不仅能够有效整合各种分布式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在并网运行与孤岛运行之间灵活切换,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和系统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相类功率下垂控制是微电网中一种重要的控制策略,它模拟了传统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通过调节微电源的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实现微电网内部功率的平衡和稳定。
与传统的控制方法相比,三相类功率下垂控制具有无需通信、即插即用、易于扩展等优点,因此在微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相类功率下垂控制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由于微电网中的电源类型和参数存在差异,下垂控制策略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控制效果。
随着微电网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复杂化,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工具来评估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本文将对微电网中的三相类功率下垂控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并联系统的小信号模型,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本文旨在揭示下垂控制对微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提出优化控制策略的方法和建议,为微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1. 微电网概念及发展趋势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它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独立运行。
智能化是微电网发展的显著特点。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融入,微电网将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能源管理,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微电网的成本正在逐步降低。
智能电网、智能微网与智能配电网探讨
1分布式发电的发展与挑战
1.1分布式发电现状
分布式发电是利用多种分散能源来进行发配电的技术。这里的分散能源所包含的种类繁多,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都被包括在内。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都是分布式发电所利用的主要能源,而一些地区不具备相应条件,一般使用煤炭和天然气进行发配电。
2微网技术的发展与挑战
2.1微网技术的概括
微网的本质就是小型配电系统,其能够独立的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运行角度来看,微网既能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进行自我运行,还能实现和外部电网进行并网的目的。微网主要包括:电能储备装置、分布式电源、能源转换装置、监控保护装置。
2.2微网技术的发展前景
微网技术对分布式电源在并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解决,这样可以使分布式发电技术在中低压中被成功的使用。除此之外,微网技术自身的特殊属性就包括电能储备,并且还能对储备的电能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保持电网功率的平衡提供保障,进而使调度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微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分布式发电技术进行补充和改进,从而使其可以被广泛的应用。
1.3分布式发电面临的挑战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油田、天然气等燃料价格相对较高,所以用天然气来提供发电的成本非常高,而根据分布式发电的节能特点的优势,应该选用成本较低的自然资源或是可再生能源来作为燃料。选择好适当的燃料之后,分布式发电仍需要面对两个方面的挑战。第一,占地面积的挑战,因为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分布密集,所以在城市占地中建设分布式发电基站是比较困难的。第二,表计成本的挑战,分布式发电的电能注入配电网的数据是需要记录的,而大部分居民在白天工作,消耗的电能极少,所以需要双向测量来更新电流表,进而需要大量的表计更换,增大了电能成本。
微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
微电网继电保护系统的研究摘要:微电网就是把分布式电源同负荷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小型电网,并以整体的形式接入配电网中。
但随着微电网并入配电网使原来电网的拓扑结构发生了变化,进而造成整个电网系统的电流大小和方向以及潮流分布均发生了改变。
同时,大多数分布式电源通过电力电子元件接入微电网中,致使短路电流不足额定电流的两倍。
因此,传统的继电保护不再适用于微电网。
所以,对微电网继电保护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
关键词:微电网;继电保护;控制系统1.微电网研究的意义微电网的提出解决了多个分布式电源和大电网之间的两大矛盾:其一,多个微型电源并入大电网时,如何满足系统稳定性要求;其二,多个微型电源孤岛运行时,怎样给负荷提供可靠的电能。
针对上述两个矛盾,微电网研究的意义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使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给用户供电,保证了供电质量。
提升了电网整体的抗灾害的能力。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已经进入了大电网、高电压、远距离,大容量输发电时期,电网络结构十分复杂。
由于大面积大范围的区域互联,可能造成系统低频振荡或不稳定。
但是在微电网同大电网形成互联之后,可以无需配电站,并且避免了输配电成本,保证了电能质量;微电网规模小是可以建在偏远山区的有力条件。
这样一来它就能给用户持续提供电能,增强了其抗灾能力。
(2)减少了电网建设,降低了线路损耗,使全网电能传输质量提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供电方式主要是大型集中式发电厂供电。
并且需要经过远距离、多次变压输送给用户。
因此微电网采用就地给用户提供电能的形式,减少了对大电网的依赖,无需多级变压,从而实现了经济节能发展。
(3)微电网结构灵活多变,提供电能效率极高。
对于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业化道路具有深远影响。
我国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
东部比较发达,但是西部大多数人口还居住在村落之中,集中式发电无法满足其供电需求,由于微电网可以直接建立在用户当地,这就很好的解决了我国边远地区面临的难题。
微网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研究
微网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影响的研究瞿朝庆【摘要】The micro-grid access can reduce the network loss of the feeder an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energy efficiency.Now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micro-grid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x.With lot of power supply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micro-grid,in the event of a short circuit or open circuit fault,the relevant parameters of the current and voltage will have some changes,which will greatly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fault lo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cro-grid control mode and DG control under the grid-connected and off-grid state.By accurately positioning the fault type of 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and studying in detail the real-time status of the relay,we have established an equivalent model of inverte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under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and a distribution system model including micro-grid in PSCAD/EMTDC software aiming at the impact of the micro-grid access on the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of distribution network.%微网的接入能够降低馈线的网络损耗、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能源利用率,现在的微网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主要是接入了大量的供能器件,一旦发生了短路或者断路故障,那么电流、电压相关参数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大大增加了故障定位的难度.分析了微网的控制模式以及在并网与离网两种状态下DG的控制.通过对分布式电源的故障类型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并且针对继电器的实时状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由此建立了在并网运行时逆变型分布式发电的等效模型,在针对微网的接入对配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影响上于PSCAD/EMTDC软件中建立了包含微网的配电网系统的模型.【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5)001【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微网;分布式发电;储能装置;配电网【作者】瞿朝庆【作者单位】国网恩施市供电公司,湖北恩施 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62进入21世纪,资源的匮乏与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了国际上重视的发展话题,而新型可再生的能源引起了大量学者的广泛关注.现今仅有少部分区域含有较丰富的资源,并且绝当今的清洁能源分布及不集中,这对科研工作者带来了很多麻烦,为此人们研究了将微电网与大电网相结合,利用微电网能将其他种类的能源集中起来并且转化成电能的能力,来达到资源稀缺的缓解.分布式能源(DG)大多是体型较小,能够很轻易地安装在用户周围的储能装置.其作用不仅能单独给用户提供电能,还能并入电网向电网传输电能.当中地储能系统和分布式电源并在一起,直接为用户供电.从大电网角度来讲,微网能作为大电网中的一个可控结构;微网并入到电网中有以下几个优点:1)能够使系统更加稳定.2)使得供电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3)使不同种类分布式电源的优越性得到良好的体现.4)能更好地提高电能质量,降低谐波造成的污染.5)利用储能装置解决了负荷用电峰谷差造成的装机容量不足的问题.2.1 微网的构成微电网的结构包含分布式电源、负荷、能量转换装置与监控保护装置几个部分. 1)分布式发电:DG能以多种能源的种类体现;能够直接向用户输送电能,提高了供电的质量.2)负荷:主要指的是导线、电缆、电气设备等.3)能量转换装置:将不同种类的能源转化为电能.4)监控保护装置:主要由监控设备和继电保护装置构成.常见的微网主要有直流微电网、交流微电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中压配电支线微电网、低压微电网.2.2 微网的运行模式并网运行和离网运行是微电网的最主要的两种运行方式,其中功率匹配状态和功率不匹配状态是并网运行中的两个比较重要的运行状态并.其中功率匹配是指一个设备能输出的最大功率,正好接上另一个有同样最大功率的设备,则能正常使用,如图1所示,微网和大电网在结点PCC处连接,流过PCC的有功功率为P,流过的无功功率为Q.如果P=0并且,Q=0时,那么可以认为流过PCC结点的电流为零,使得微网中所有分布式电源的出力达到最佳,也就达到了微网的最优的运行状态,这种运行状态被称为微网的功率匹配运行状态.如果P不等于零或并且Q也不为零,那么可以认为经过PCC结点的电流不等于零,配电网同微网进行了功率的转换,这种运行状态被称为微网的功率不匹配运行状态.如果微网处于功率不匹配的运行状态,当P<0的时候,会出现有功过剩的情况,当P>0的时候,会出现有功缺额.2.3 配电网仿真模型的建立由于现在城市化建设日渐成熟,为了防止发电时影响到用户的日常生活,大型发电厂需要建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宽广地带.而从发电厂发出的电能首先要输送到负荷中心进行配电,主要由高压及超高压输电网来实现.到达负荷中心之后,经过配电系统的一系列的调度和分配,将电能输送到用户达到供电的作用.1)压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图2为单向辐射型配电网,其继电保护配置是在网络出口处配置的三段式电流保护,剩余的馈线需要使用到过电流保护.主要判断的方法为:电流1段保护必须小于馈线末端的流过的最大电流,其缺点是无法保护整条线路;电2段保护是需要判定每个原件的最大允许电流,并且保护电流值要小于所有原件中最小的允许流过电流,相对于上一段保护,该保护可以保护到整条线路,与上一段保护一同作为线路的主要保护方法;而电流3段保护是小于等于流过负荷的允许最大电流来确定的.2)低压配电网结构保护装置.低压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是0.4KV,其保护装置是带有能起到自动断电作用的万能断路器和熔断器,热继电器等.速断脱扣时间低于0.1s.而短路电流整定的时间特性为I2t的反时限特性,约定脱扣的电流是1.45In;脱扣时间是<1h或者<2h.2.4 微网模型本文在对目前微网的研究状况进行相应的阐述后,细致分析了在配电网中并入微网后对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进,如果首先忽略微网内部结构,当微网在进行并网时,分布式电源全部使用P/Q控制方式,那么需要将微网等效成一个单分布式电源和负载并联的一个复合型拓扑结构.而逆变型分布式电源通过电力电子装置并入了配电网,并且在并网时全部采用了P/Q的控制方案.如果并入微网后的电网发生了瞬时性故障,那么在这个瞬时暂态的过程中,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输出会因为偏离整定值而迅速增大,这对配电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很大,但是该暂态的持续时间并不是不长,所以逆变型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有功和无功能在一个短时间段内恢复到到整定值.本文所使用的模型是采用受控电流源来代替的:如果正常运行状态,分布式电源的电压、电流、相位角、功率值可以通过潮流计算得到;如果发生故障会导致压降减小,此时逆变型的分布式电源提供的电流和电压会成反比.在PSCAD软件中建立一个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模型,如图3所示,其输出三相电流最大值和相位是能控的,控制的方式如图4所示.3.1 仿真模型的建立使用图3中建立的拓扑模型进行细致研究,最终得到的模型如图5所示.3.2 仿真分析1)线路AB末端的F1发生三相短路故障.①没有接入分布式电源的系统;②在线路中间C点接入DG的系统.仿真结果分析:①如果F1处发生了瞬时性故障时,位于故障处左端的保护1在没有接入分布式电源于线路中部接入分布式电源两种运行状态下所测出的短路电流相同,如图6~8所示.由图7可以明显看出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处左端发生瞬时性故障的时候,分布式电源对于故障处左端的继电保护装置没有任何的影响.②对位于故障点F1和DG接入点之间的保护2,当F1故障时检测到的电流和功率异向,如图8、9所示.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保护误动,需要考虑方向元件.发生瞬时性故障检测到流过它们的电流于功率均异向,那么需要考虑加装方向元件来防止继电保护装置的不必要动作,仿真结果如图10所示.2)线路CD末端F3发生三相短路故障.①没有接入DG的系统;②在线路中间C点接入DG的系统.仿真结果分析:①于馈线中部中间接入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若果F3发生瞬时性故障,保护3流过的I会超过分布式电源系统中保护3检测到的I,而且保护1、2所流过到的I会低于无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对应的保护装置测量出到的I.由图11、12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发生瞬时性故障较短时间之内,分贝流入保护1、2、3地I同理论上计算的结果相一致,但在一段时间后通过它们的I会过渡没有分布式电源系统情况下电流的水平,分析可能是系统电源最大储存容量远超过分布式电源的储存容量造成的.②F3发生瞬时性故障时会导致保护4处被短路,检测到的I的值为零,如图13、14所示.能源与环境问题备受国家的重视,含微网的配电系统必将成为配电网的重要发展趋势.但由于接入微网后的配电网方式发生改变,使得配电网的运行、保护等方面遇到新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继电保护方面开展工作.其主要研究内容的总结如下: 1)分析了微网的主要构造,微网的两种运行方式及其切换.在微网处于并网运行状态时,系统的额定电压和频率需要由大电网来协调,微网中重要部分布式电源要通过控制输出功率来达到整个微网中的功率平衡,所以这个时候的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多数时候会使用P/Q控制方式.如果微网是在离网的运行状态,微网内部的额定电压与额定频率要通过自我的调节作用,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分布式电源来代替大电网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作用是维持电压与频率的平衡,那么符合这些条件的分布式电源要使用U/f与Droop的控制方式.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含微网的辐射型配电网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实验.2)全面的研究了微网的接入对配电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所带来的影响.在一般中压辐射型网络中一般会出现末端故障电流,同时降低了保护装置的灵敏性,而相邻馈线的故障保护会产生误动,而对于一般的中压环网型的网络,因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馈线中相应的常开开关会断开,无法达到重合闸、分段器的互相配合,并且使得故障定位隔离的实现变得十分困难,那么就会导致故障后半段的负荷无法得到正常供电.因此将并网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等效成一个可控的电流源,于PSCAD/EMTDC软件中进行了仿真实验.【相关文献】[1] 洪峰,陈金富,段献忠.微网发展现状研究及展望[C]//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2008.[2] JAYA warna N,WUT X,ZHANGT Y,et al.Stability of a Micro-grid[C]//The 3rd IET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Power Electronics Machines and Drives Ireland,2006:316-320.[3] 韩奕,张东霞,胡学浩,等.中国微网标准体系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69-72.[4] 何鑫.微网故障分析与保护策略研究[D].吉林:东北电力大学,2012.[5] 高菲.交流型分布式电源及微网系统模型分析与暂态仿真[D].天津:天津大学,2012.[6] 梁明辉.微网故障特性分析和保护原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7] KAUHANIEMI K,KUMPULAINEN L.Impact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s[C]//2004 I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s in Power System Protection,2004:315-318.[8] SALMAN S K,RIDA I M.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embedded generation on relay settings of utilities electrical feeders[J].IEEE Trans on Power Delivery,2011,16(2):246-251.[9] CHILVERS LM,JENKINS N,CROSSLEY P A.The use of 11 kV distance protection to increase generation connected to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The 8th l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s in Power System Protection,2004:551-554.[9] 韩奕,张东霞,胡学浩,等.中国微网标准体系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69-72.[10] 王成山,王守相.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若干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20):1-4,31.[11] 李振杰,袁越.智能微网—未来智能配电网新的组织形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33(17):42-48.[12] 丁明,张颖媛,茆美琴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09,33(11):6-11.[13] YOKOYAMA R,NIIMURA T,SAITO N.Modeling and evaluation of supply reliabilityof microgrids including PV and wind power[C]//Power and Energy Society General Meeting-Conversion and Delivery of Electrical Energy in the 21st Century,Pittsburgh,USA:IEEE,2008:1-5.[14] 黄伟,孙昶辉,吴子平,等.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微网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9,33(9):14-18.[15] 王归新,刘小娟,杨世凯,等.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4):77-81.。
微电网中心控制器控制策略研究
微电网中心控制器控制策略研究张韵辉【摘要】在微电网系统分层控制结构中,微电网中心控制器(MGCC)是保证微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研究MGCC对推动微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MGCC实现对微电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重点在于控制策略和能量管理控制装置.在微电网系统硬件结构上,将控制功能分散到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单元各个微电网元件,并由MGCC负责集中控制和调度.同时,提出了一种MGCC控制策略,以实现微电网稳定运行及效益的最大化,并保障微电网并/离网状态的无缝切换.针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工程,在并网运行、离网运行以及并/离网运行切换三种运行模式、多种运行工况下,对该控制策略进行了在线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MGCC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系统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该控制策略能对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本地负荷等进行有效的协调控制,实现系统稳定、安全、经济运行.【期刊名称】《自动化仪表》【年(卷),期】2018(039)007【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分布式发电;协调控制;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微电网中心控制器;储能系统;就地控制器【作者】张韵辉【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83.3;TP2730 引言随着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清洁能源电力并网难题不断显现。
为改善并网的种种弊端,人们已将视角转向微电网技术[1-4]。
微电网的基础是分布式发电。
其实质是小型电网,由各种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负荷、监控、保护、通信等组成。
通过微电网将分布式电源分散、多点接入配电网,不但有利于清洁能源电力并网消纳,而且能最大限度发挥分布式发电的效能、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
从技术层面看,分布式发电是解决未来能源短缺问题的必经之路,而微电网作为“网中网”的形式,已成为分布式发电供电系统集成技术的核心,也是分布式发电无缝接入大电网的发展趋势[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pervisor :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December, 2011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论文属于
保密□ ,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微网是一种将各种 DG,包括风力发电机、光伏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储能单元 合理的组织起来接入配电网用以为当地负荷供电的新型电网。微网具有两种运行模 式,既可以与主网并网运行也能够与脱离主网孤岛运行,这使得微网大大提高了负 荷侧的供电可靠性。微网中众多的 DG 的并网运行将会使得配电网系统中的短路电流 的大小、方向以及分布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从而使得配电网中传统的继电保护方法 无法正常运行。为了既能够发挥微网对配电网系统中负荷供电的可靠性提高的优势, 又能够解决传统保护方法不正常工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故障分量法为保护 原理、 辅以通信网络为支撑、 以包含若干负荷以及 DG 的就地划分的区域为保护对象, 实现有限选择性的新型微网保护与自愈系统。 微网进入配电网系统后,使得传统的单电源辐射式的配电网系统变成了一个多 源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时网络中的潮流分布便会随着 DG 的投入或者退出时时刻刻发 生着变化;系统故障时的短路电流的大小、方向以及分布同样发生着变化。如此一 来,配电网系统中的传统继电保护方法之间的配合关系再也无法建立,保护的选择 性和灵敏性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经分析,微网的并网运行对于配电网系统中的继 电保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导致本段线路继电保护灵敏度降低甚 至情况严重时可能拒动;第二,导致本段线路继电保护误动作;第三,导致相邻段 线路无时限速断保护失去选择性而误动;第四,DG 的存在导致重合闸不成功。虽然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些各种应对微网接入配电网的保护方法,但是多数方案仅 仅是能够改善传统继电保护方法中的某一方面问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具有较 大的局限性,并不能真正做到满足微网接入配电网的保护要求。 微网的产生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微网并入配电网运行是未 来城市电网的发展趋势。本文提出的具备有限选择性的用户级微网区域保护自愈系 统,采用负序分量作为保护判据,有效的回避了微网的多源拓扑结构;以区域为保 护对象,既能够保障大多数负荷的供电可靠性,同时也节约了成本,具有可实际应 用的经济价值。本方案将微网接入后的配电网系统进行就地划分,分为包含 DG 与负
分 类 号 学校代码 10487
学号 密级
M200971032
硕士学位论文
考虑微网与配电网运行特性的微网保护一体 化策略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位申请人: 袁
硕
学 科 专 业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指 导 教 师 : 林湘宁 教授
答 辩 日 期 : 2012 年 1 月 5 日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Integration Protection Strategy of Microgrid Considering Th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of Microgrid and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Candidate : Major :
Yuan Shuo Power System and Its Automation Prof. Lin Xiangning
关键词:故障分量;负序阻抗;区域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自愈
I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Microgrid is a kind of new power grid, organized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cluding wind turbines, photovoltaic cells, solar cells and energy storage unit into distribution network. Microgrid has two operating modes, it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main grid and also be run without the main grid, which greatly improved the load side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microgrid . The parallel oper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 microgrid will change the volume, direction and distribution, and that will disturb the traditional relay protection method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order to hold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loading power supply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and solve the the problem in traditional protection method,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icrogrid protection and self-healing system, which choose the fault component method as protection principle, supported by communication network, to include a number of distributed power load and place the object into the region to protect and realize the limited selectivity. The traditional single-supply-and-spoke distribution network will be changed into a multi-source network after using microgrid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In an normal operation system, the load distribution will keep changing with puting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to or out; and when system failure the short-circuit current size, orientation and distribution also changing. Thus,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 in conventional relay protection methods can no longer set up, and protection of the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will be greatly impacted. According to analysis, the major impact of relay protection in grid-connected operation of microgrid for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are discribed in following aspects: The first, leading to lower sensitivity of the line relay protection in serious cases may even refuse to move; second, resulting in malfunction of the relay protection in the line; the third, leading to error protection action when the adjacent section of the line without time limit current quick break protection and the selective lossing; fourth, the existence of distributed power led unsuccessful reclosing. Althoug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provided a variety of protection methods to deal with microgrid access to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but most programs just to improve a certain aspects of the traditional relay protection method, so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t is still a large limitation, and it can not truly meet the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when microgrid access to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Microgrid can max out the advantages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microgrid run into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ity grid. The system in this paper, using the negative sequence component as a protection criterion, effectively avoid the multi-source micro- network topology; the area as the protection objects, both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