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

合集下载

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完整版)

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2020年完整版)

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

(2020年完整版)

摘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上皮内瘤变是胃癌筛查过程中常见胃黏膜病变,正确应对和处理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对降低我国胃癌发病率意义重大。本共识在前期关于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和防控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胃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发病现状,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定义、诊断和分期、治疗、监测和随访4个方面切入,提出针对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诊治要点和随访策略,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控发挥指导作用,从而实现早期阻断和干预胃癌发生。

关键词

癌前状态;癌前病变;胃黏膜;诊断;治疗;监测

胃癌是全球发病率第5位、病死率第3位的恶性肿瘤[1],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约41万例[2],属于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由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牵头,先后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和防控建议[3-4],对推动我国的消化道早癌筛查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胃癌筛查流程的实际应用中,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证实的慢性

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和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等病变状态的比例高达30%[5]。如何应对胃的癌前状态和病变成为胃癌筛查和预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欧洲消化内镜学会近期推出了胃癌前状态和病变的处理共识[6],我国也有针对胃低级别IN规范化诊治的专家共识[7],表明国内外专家对于该领域的重视,但目前我国尚缺乏完整的针对胃的癌前状态和病变的系统性共识。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H.pylori的根除等因素,胃癌发病率总体有所下降,但是其发病率在全球仍高居男性肿瘤第4位,病死率位居第3位,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倍[1,2]。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我国每年胃癌预估新发病例数为67.9万,死亡病例数为49.8万,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2位,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42.6%和45.0%[3]。因此,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也符合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目前,我国发现的胃癌约90%属于进展期,而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患者即使接受了外科手术,5年生存率仍低于30%[4],而早期胃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甚至达到治愈效果[5]。但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10%,远低于日本(70%)和韩国(50%)[6]。《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指出,在我国需要推广和完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策略,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力争重点地区、重点癌症早诊率达到50%。因此,在自然人群中推行早期胃癌筛查措施和在高危人群中进行内镜精查策略,是改变我国胃癌诊治严峻形势的可行且高效的途径。

然而,国际上仅仅只有韩国和日本具有比较完善的胃癌预防和筛查体系[7]。我国尚缺乏针对早期胃癌筛查流程的共识意见。为进一步落实健康

医生说|胃镜有必要做吗?多久做一次?一张「胃癌筛查评分表」告诉你

医生说|胃镜有必要做吗?多久做一次?一张「胃癌筛查评分表」告诉你

医生说|胃镜有必要做吗?多久做一次?一张「胃癌筛查评分

表」告诉你

目前,胃癌是我国的第二大癌,全世界近一半的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中国!

但由于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慢性胃炎所掩盖,再加上人们没有癌症筛查的意识,导致90%的胃癌患者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胃癌。

为了能够早发现早治疗,胃癌筛查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今天就来说说,被称为胃癌诊断金标准的——胃镜检查。

-本文作者-

什么样的人群需要进行胃镜筛查?

根据《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我国确定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一条者:满足上述条件的人,需要重视胃癌筛查,积极预防。

但由于胃镜检查费用较高,并且有些人会因为检查方式而存在恐惧和抵触心理(毕竟要从喉咙塞管子进胃里...)。

因此,《共识》除推荐直接进行胃镜筛查外,也列出了一个《胃癌筛查评分表》,方便人们先计算自己的得分,再对照选择不同的胃镜检查策略。

评分主要通过年龄、性别和抽血检测三项胃部指标来评估:

ps.三项指标分别是:HP(幽门螺杆菌)、PGR(血清胃蛋白酶原)和G-17(胃泌素-17)

5项指标的得分相加即为个人胃癌筛查评分,根据评分可将人群分为3类:

0-11分:胃癌低危人群

推荐胃镜检查频率:3年一次。

12-16分:胃癌中危人群

推荐胃镜检查频率:2年一次。

17-23分:胃癌高危人群

推荐胃镜检查频率:1年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胃癌也可能发生在小于40岁或低风险人群,因此一旦出现:长期胃口差、体重减轻、贫血、呕血或黑便等症状,需要尽快就医完善各项检查。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中国早期胃癌筛查专家共识PPT课件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中国早期胃癌筛查专家共识PPT课件
血清PG水平 低于截断值
萎缩性胃炎(胃癌高风险)诊断截断值
PG I ≤70 µg/L 且
PGI/II比值≤3
通过胃镜进行进一步检查 Miki-K等[1]提出的截断值Cut-off Value
病理活检确诊
[1] Miki K et al. In Aspartic Proteinases, Ed. Takahashi K, Plenum Press, N.Y.1995, p139-143
所有受试对象的PGI和PGI/II ratio的分布图。白点表示确诊胃癌病例。
13 [1]F Kitahara et al.Accuracy of screening for gastric cancer using serim pepsinogen concentrations.Gut 1999;44:693-697.
胃癌的实验室诊断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专家共识
1
胃癌流行病学
关于胃癌的三个问题: (1)全球每年有100万胃癌患者,中国就有50万,为什么? (2)早期检出胃癌十年的存活率几乎100%,晚期发现胃癌五年的存活率
只有5%。日韩胃癌的早期检出率高达90%,中国的胃癌早期检出率有多 少?为什么? (3)国家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有哪些行动?
12
[2] Kodoi A, Yoshihara M, et al: J Gastroenterol. 1995;30:452-60.

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

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

早期胃癌内镜下规范化切除的专家共识意见(最全版)

—、引言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国家癌症中心报告,2015年我国新发胃癌67.91万例,死亡49.80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 ]。胃癌的转归和预后与其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性切除率低,生活质量差,其5年肿瘤相关生存率不足30% ,而早期胃癌患者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内镜下切除术(Endoscopic resection)已成为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胃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主要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 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 ESD) z并已在我国得至!]了广泛应用。如何开展高质量的内镜下规范化切除,以保证早期胃癌患者的良好预后,越来越受到了消化内、外科医生及病理科医生的关注。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规范化切除,应始终以严格遵循适应证为前提,以追求治愈性切除为目的,而国内尚缺乏这方面综合性的共识意见。为此,令狐恩强教授组织30余位消化、内镜及病理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及最新研究进展,通过集体讨论与投票等方式,共同制定本共识意见。

二方法

本共识意见的具体制定采用国际通用的Delphi程序。首先成立共识意见起草小组,通过进行系统文献检索,制定共识意见草案。文献检索采用中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中文期刊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Pubmed ,

医声医事刘文忠教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预防的最新研究进展

医声医事刘文忠教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预防的最新研究进展

医声医事刘文忠教授: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预防的最新研究

进展

(本文内容虽多,但干货满满)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WHO Globocan数据库2018年资料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新发病例45.6万(占全球44.1%),死亡病例39.0万(占全球49.8%)。在归因于感染所致的癌症负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居首位。

虽然Hp感染并非胃癌唯一致病因素,

但是是最重要、可控的致病因素

根据Correa教授提出的“肠型”胃癌发生模式,胃癌的演进过程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在不同阶段,根除Hp预防胃癌的效果不同,在未发生癌前病变前根除几乎可完全预防肠型胃癌的发生,发生癌前病变后根除Hp降低胃癌风险的效果逐渐下降(见图1)。Sugano教授(《Hp胃炎京都共识报告》第一作者)最新的Meta分析显示,根除Hp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54%,不根除Hp的对照组10~15年中约4.3%(480/11149)发生胃癌。

图1 不同阶段根除Hp预防胃癌效果

(来源:刘文忠教授杭州会议幻灯)

Hp感染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胃癌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Hp感染之外,还有遗传因素、环境和饮食因素等(见图2)。Hp感染处理Maastricht V共识提出,Hp感染已被接受为胃癌主要致病因素,环境因素影响次于Hp感染。

图2 胃癌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来源:刘文忠教授杭州会议幻灯)

这一陈述的证据包括:(1)在动物模型中,单纯Hp感染可诱发胃癌,单纯环境因素不能诱发胃癌,但两者联合可增加诱癌率。(2)Hp感染是胃癌发生必要条件,环境因素不是必要条件。(3)模拟环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2X年上海.ppt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2X年上海.ppt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 专家共识意见(草案)
(2017年,上海)
引言
•胃癌(G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 的生命健康。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胃癌治疗疗效、 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筛查对象
•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 任意一条者:
•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 ②Hp感染者; •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0/12/102020/12/102020/12/102020/12/10
谢谢观看
• 通过5000余例的验证队列筛查结果证实,采用新型评分 系统筛查胃癌的效能有显著提高。
早期胃癌筛查的建议流程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12/102020/12/10Thursday, December 10, 2020
。2020年12月10日星期四2020/12/102020/12/102020/12/10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2020/12/102020/12/102020/12/1012/10/2020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主要内容(全文)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主要内容(全文)

一、引言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22万例,死亡约20万例。超过90%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足20%。早期食管癌通常经内镜下治疗即可根治,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5年生存率可超过95%。因此,在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基础上进行内镜下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国家医疗资源的有效途径。

为指导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筛查工作和规范食管癌临床诊疗实践,卫生部和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治疗专业委员会先后颁布了相关技术方案及指南。但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早期食管癌筛查和内镜诊治的共识意见,因此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组织我国消化、内镜、外科、肿瘤、病理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本共识意见。

二、定义和术语

1.食管癌前疾病(precancerous diseases)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癌前疾病指与食管癌相关并有一定癌变率的良性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各种原因导致的食管良性狭窄等。癌前病变指已证实与食管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食管鳞状上皮异型增生是鳞状细胞癌(以下简称鳞癌)的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相关异型增生则是腺癌的癌前病变。

2.上皮内瘤变和异型增生: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相当于轻、中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则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及原位癌,国内学者多偏向使用三级分类标准,建议病理报告中同时列出两种分级的诊断结论。异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为同义词,处理原则相同。

胃癌筛查3种评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胃癌筛查3种评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胃癌筛查3种评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华 王

弦 石振旺

[摘 要] 目的 评价新的胃癌筛查评分(即李氏评分)、日本评分法及ABC 法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

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患者147例。在记录相关信息后,采用日本评分法、李氏评分及ABC 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根据患者的内镜病理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分别采用日本评分、李氏评分及ABC 法确定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分界点。计算并比较3种评分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纳入的147例患者中检出胃癌5例(3.4%),萎缩伴或不伴癌前病变65例(44.22%)。日本评分、李氏评分及ABC 法诊断早期胃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6、0.736及0.594。日本评分最佳分界点为5.5分,即认为日本评分≥6分为早期胃癌筛查标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3%和31.2%。李氏评分最佳分界点为9.5分,即认为李氏评分≥10分为早期胃癌筛查标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63.6%;ABC 法最佳分界点为B 和C 之间,即认为ABC 法≥C 为早期胃癌筛查标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58.4%。 结论 李氏评分特异度优于日本评分及ABC 法,日本评分

灵敏度优于李氏评分及ABC 法。

[关键词]李氏评分法;日本评分法;ABC 法;胃癌;癌前病变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3.08.011

Study o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ree scoring methods for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WANG Hua 1,WANG Xian 2,SHI Zhenwang 1

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要点

【摘要】我国胃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世界前列。近年来,虽然早期胃癌治愈率远高千进展期胃癌,但由于早期胃癌症状不典型,诊断率偏低,进展后极大影响胃癌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渭况。鉴千此,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制订《胃癌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胃癌早期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情况。胃癌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是早期管理的关键,早期筛查包括X线钡剂造影检查、内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等,早期诊断包括内镜、病理学及影像学分期诊断。除了传统手术治疗,依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侵犯深度,早期胃癌治疗还包括内镜及术后辅助治疗。术后应行系统肿瘤监测,尽早识别复发和转移。该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权威、可靠参考。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癌症发病率增加和病死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幽门螺杆菌(HP)根除等举措的施行,已使胃癌整体发病率下降,但胃癌仍居癌症发病率第5位癌症相关病死率第4位。胃癌的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早期症状隐匿,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医学不断进步,精准医学理念日益发展,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如高通量测序技术和液体活检等为胃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机会。通过监测高危人群,早期发现胃癌,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胃癌的流行病学趋势

胃癌作为全世界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不良预后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挑战。我国胃癌早期诊断率偏低,极大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存渭况。因此,应该重视早期筛查在胃癌防治中的重要性,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并进行有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并提高其生命质量。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共40页文档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共40页文档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最全版)

2023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检验技术专家共识(最全版)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一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根据《2020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478 508万例,发病率约33.06/10万,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死亡373 789万例,死亡率约25.82/10万,位列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第3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胃癌筛查不足是我国胃癌高发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Hp感染率达50%~56%,约7亿人被感染。在过去60年,西欧和北美的胃癌发病率逐渐下降,部分原因归功于分餐制控制了Hp传播,降低了胃癌发生风险。除胃癌风险因素减少和生活习惯改善等因素,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筛查已成为有效方法之一。据数据统计显示,胃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仅16个月,为了延长患者5年生存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提升我国早期胃癌检验技术水平,提高早期胃癌筛查覆盖率是降低我国胃癌死亡率和提升早期胃癌检出率的重要措施。

早期胃癌预后良好,5年总生存率达90%以上,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0%。而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低于10%,这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前列的重要原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推进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要求医院建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

开展胃癌机会性筛查。机会性筛查可有效提高胃癌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率,扩大癌症筛查覆盖率,防止早期胃癌进展为中晚期胃癌。因此,我国亟待建立有效的标志物体系和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的检测方法以预警胃癌的发生。

1年,2年,还是3年,胃镜检查,到底应该多久做一次?

1年,2年,还是3年,胃镜检查,到底应该多久做一次?

1年,2年,还是3年,胃镜检查,到底应该多久做一次?

下载腾讯新闻客户端, 女孩帮醉驾男朋友换血图集

昨日谈到胃癌高危因素人群,或者叫胃癌风险人群,谈到胃镜的检查,以尽量早期发现肿瘤的情况,改善胃癌疾病诊疗的预后。

文章发出后,朋友圈有家人和朋友问,我想做胃镜,但是胃镜到底多久做一次?

那么,如果需要做胃镜,是做一次就可以了,还是需要每年去做?

这个问题问的好,对于胃镜的检查,并不是主张滥用,不主张在普通人群中大规模胃镜检查来筛查体检,因为这样的话,对于医疗资源来说过于浪费。

我们主张做胃镜检查,主要是对于那些胃癌风险人群来说的。

也有的朋友微信问我,说他过去有胃溃疡,慢性胃炎,做过胃镜检查没有发现肿瘤,那么多长时间需要复查胃镜?

原则上我们都建议每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但是胃癌风险因素有好几条,(具体看本号前一条文章,有胃癌风险因素的介绍),年龄

越大,多项条件符合的人,风险更大,则建议每1年复查一次。

那么,如何选择是1年、2年还是3年?

2017 年底,《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 年,上海)》制定,其中有个评分系统。

G-17指的就是血清胃泌素17检查。

HP抗体检查指的就是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查。

PGR指的是胃蛋白酶原比值。

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幸恰好属于胃癌风险人群,你可以行血液方面的初步筛查,比如血清胃蛋白酶原、血清胃泌素17、Hp 抗体等项目,然后根据该表的分值,加起来,看你到达了那个级别。

0-11分的,属于低危,可以每3年复查一次胃镜;

12-16分的,属于中危,建议你行胃镜检查,并每2年复查一次胃镜;

早期胃癌筛查五问五答

早期胃癌筛查五问五答

早期胃癌筛查五问五答

一、什么是早癌筛查

肿瘤早期筛查,就是用科学、快速、简便的方法,从恶性肿瘤高危人群中,在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通过主动筛查,发现早期恶性肿瘤,从而提高治愈率。在传统的医疗模式中,患者常常等到肿瘤引起不适症状才去就诊,但这时发现的恶性肿瘤往往已经到达中晚期,治愈率低,患者生存时间短。目前提倡将抗癌战线前移,即在肿瘤早期,或处于癌前病变时期就得到诊断及治疗,这样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也缓解了整个社会的压力。因此在肿瘤“三早预防”理念中,早期发现是处于首位的。

二、什么样的人需要进行胃癌筛查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1]明确指出,胃癌筛查人群主要根据“年龄+高危因素”进行判断,

胃癌筛查对象是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Hp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级亲属(一个人的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

5、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三、筛查方式

总体策略:首先用非侵入性方式筛选出高危人群,然后进行有目的的内镜下精查

1、非侵入性方法包括:血液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HP抗体;尿素呼气试验

2、内镜:内镜检查有一定痛苦,并不要求每个人首先都进行胃镜检查,可以先根据血液检查结果,如果结果显示需要进一步查胃镜,再进行胃镜检查。早期胃癌的发现对检查者内镜操作经验要求较高,

并且要结合电子、化学染色及放大内镜等新技术。

3、哪些方法不推荐用于胃癌筛查:常用的肿瘤标记物如CEA、CA199、CA724等在早期胃癌中阳性率低,并不推荐做为胃癌筛查的方法。上消化造影阳性率低,并且有放射性,不推荐用于胃癌筛查。

最新ESD治疗早期胃癌共识意见解读(54页)

最新ESD治疗早期胃癌共识意见解读(54页)
Shin KY, et al.Gut Liver. 2015 Mar;9(2):181-7. doi: 10.5009/gnl13417. [Epub ahead of print]
2014更新研究评估了一种新型ESD技术


背景和目的
最近研制出一种混合刀可以在高速喷射水流辅助下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可以加快和简化该手术 方式。这项技术在治疗早期胃癌时已经显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尚未与传统内镜黏膜下剥离进行 比较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31:361-377. Dig Endosc 2005;17:54-8.
ESD并发出血包括术中急性出血及 术后迟发性出血
PG I浓度和(或)PGI/PGⅡ比值下降对于萎缩性胃炎具有提示作用 PG和HP抗体检测结果可有效对患者的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
胃泌素17(G-17)
高胃酸及胃窦部萎缩患者空腹血清G-17浓度较低
上消化道钡餐
发现可疑病变进一步内镜检查 少用,基本被内镜检测取代
内镜
最常用的胃癌检查手段
内镜及内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胃癌的金标准

两组之间的切除的肿瘤大小、根治率、穿孔数量、主要延迟出血、术后三个月肿瘤完全缓 解率没有显著差别
研究结论

高速喷射水流辅助ESD组和传统ESD组在局部治疗EGC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相似 高速喷射水流辅助ESD组与传统ESD相比,可以简化和加快操作过程,所需的配件更少

胃癌筛查环节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测试方法比较及市场规模(2021年)

胃癌筛查环节不同幽门螺旋杆菌测试方法比较及市场规模(2021年)

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是当前重要筛查手段

胃癌是中国发病数及死亡率排名前三的癌症,据Frost & Sullivan,2019年中国胃癌发病例数及死亡数分别为45.58万例与32.78万例。胃癌的早期发现同样能有效提升患

者生存率。根据Globocan及美国癌症协会,癌前病变阶段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0%,

而原位阶段、局部阶段和远端转移阶段的患者5年生存率则分别为78.5%、29%和4.8%。

目前胃癌的筛查的主要手段为血清学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以及胃镜。其

中血清学检查主要包括CEA、CA19-9、CA72-4等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灵敏

度仅为20%-30%,在早期胃癌中则低于10%,临床应用价值有限。胃镜及其活检是胃癌

诊断的金标准,但依赖检验设备和内镜医师资源,且检查过程痛苦,患者接受度低,对

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同样不高。因此即使在发达国家如日本,也尚未实现用内镜进行大规

模胃癌筛查。幽门螺旋杆菌(Hp)则已于1994年被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

为人类胃癌I类致癌原,Hp感染是肠型胃癌(在中国发病率高于弥漫性胃癌,是主要的

胃癌类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胃癌的发生。

因此Hp感染的检测成为胃癌筛查流程中必要的筛查方法之一。

图21: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是胃癌筛查环节的重要部分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测试、C13/C14呼气法和粪便抗原测试,其中C13/C14法是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金标准,而粪便抗原测试如果使用POCT的胶体金

法,可居家检测且可较快出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过5000余例的验证队列筛查结果证实,采用新型评分 系统筛查胃癌的效能有显著提高。
早期胃癌筛查的建议流程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筛查方法——内镜筛查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
• 新的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包括5个变量,总分0~23分,根 据分值可将胃癌筛查目标人群分为3个等级:
• 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 • 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 • 胃癌低危人群(0~11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
筛查方法——血清学筛查
筛查方法——血清学筛查
筛查方法——内镜筛查
筛查方法——内镜筛查
• 2、磁控胶囊胃镜筛查 • 由于胃腔较大,常规的被动式小肠胶囊内镜不适合胃部
疾病的诊断,目前应用成熟的技术是磁控胶囊胃镜 (MCE),是将胶囊内镜(CE)技术和磁控技术成功结 合的新一代主动式胶囊内镜,具有全程无痛苦、便捷、 诊断准确度高的优点。 • MCN对于胃癌风险人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筛查方式,有 助于发现胃癌前病变或状态,科用于自然人群的胃癌大 规模筛查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 专家共识意见(草案)
(2017年,上海)
引言
•胃癌(G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 的生命健康。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胃癌治疗疗效、 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筛查对象
• 我国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 任意一条者:
•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 ②Hp感染者; •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
• G-17是反映胃窦内分泌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可以提示胃窦黏膜萎缩状况或是否存 在异常增殖,血清G-17水平取决于胃内酸度及胃窦G细胞数量,G-17本身在胃癌的 发生、发展过程中也有促进作用。
• 有研究表明,当血清G-17水平升高,可以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有研究认为,血 清G-17联合PG检测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
烟、重度饮酒等)
筛查方法——血清学筛查
筛查方法——血清学筛查
• 2、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17)
• G-17是由胃窦G细胞合成和分泌wk.baidu.com酰胺化胃泌素,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促 进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分化,它在人体中的含量占有生物活性胃泌素总量的9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