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同步测试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同步测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58eea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d.png)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怨怅.(chàng)嗔.怒(chēn)带挈.(qì)撮.弄(cuō)B.窥.望(kuī) 聒.噪(guā) 踱.步(duó) 存恤.(xù)C.逞.辩(chěng) 商酌.(zhuó) 拜谒.(yè) 发怔.(zhèng)D.恁.地(nèn) 桑梓.(xīn) 拙.病(zhuō) 纶.巾(gu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促狭虞侯作揖顿开茅塞B.侥幸疏懒鄙贱箪食壶浆C.半响轩敞撇开面面厮觑D.腼腆忌讳尴尬死心蹋地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
说一声也不打紧...。
(《智取生辰纲》) 不打紧:不要紧。
B.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
(《范进中举》)亚元: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这里称范进中了亚元,是明清时报子对乡试第一名以下的举人的恭维性称呼。
C.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
(《三顾茅庐》)殆:懈怠。
D.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刘姥姥进大观园》)调停:安排处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不仅堪称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达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高峰。
B.通过学习《范进中举》,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C.吴用这一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诸葛亮超人的智慧、过人的胆识,是刘备能否建功立业的关键。
5.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这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
B.《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格。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b8aea6de80d4d8d05a4f89.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症.结(zhēng)涸.辙(hé)揠.苗助长(yà)B.猗.郁(yī) 几绺.(lǚ) 生机盎.然(yàng)C.瞥.见(piē) 脉.络(mò) 纷至沓.来(tà)D.蕈.菌(xùn) 酿.酒(liàng) 明眸.善睐(móu)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jū()躬别出xīn()裁取dì() 纷至tà()来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青蒿素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屠呦呦的这一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________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②“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创新,即不断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的创新,让创新________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
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进而涵养和凝聚共图民族振兴的伟大精神力量,这是________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意所在。
A.挽救贯串传扬B.拯救贯串传扬C.拯救贯穿弘扬 D.挽救贯穿弘扬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B.运动会上,他借来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C.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D.月色朦胧的夜晚,同学们聚在一起开篝火晚会,大家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
B.“很好,很好,”他说,“但这还不够,接着观察。
”C.《记钱锺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D.“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秋水的这份明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4cbd1f242336c1fb95e3b.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银锭.(dìnɡ) 逞.办(chěnɡ)迸.射(bèng) 唯.唯连声(wéi)B.会.稽(kuài) 麈.尾(zhǔ) 勾.当(ɡòu) 强聒.不舍(guō)C.怨怅.(chànɡ) 银箸.(zhù) 窥.望(kuī) 箪.食壶浆(dān)D.戗.金(qiànɡ) 行.货(hánɡ) 喧.嚷(xuān) 顿开茅塞.(sāi)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威慑吹嘘尴尬面面厮觑B.砒霜溺爱嗔怒不省人事C.拜谒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愧赧亵渎惬意如雷贯耳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5月,德国的52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f5be2f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a.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基础知识测试卷一、选择(共30分)1.(本题5分)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人们喜爱观赏日出,面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
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了美丽的天然。
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2.(本题5分)下列对《水浒传》中人物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鲁达谦逊深沉,是《水浒传》中难以捉摸的人物。
B.林冲足智多谋,是《水浒传》中不可多得的智者。
C.李逵性情急躁,是《水浒传》中有勇无谋的典型。
D.吴用桀骜不驯,是《水浒传》中鲁莽刚烈的代表。
3.(本题5分)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B.在第五届国际矿博会上,当看到世界最大碧玺“长征火箭”时,我的脚步戛然而止....。
C.5月22曰,恐怖分子在英国曼彻斯特了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造成22死59伤。
D.张大爷是个棋迷,连走路、吃饭、睡觉都在琢磨棋谱,真是乐此不疲....。
4.(本题5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发现人才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
A.求贤若渴如获至宝不拘一格各尽其能B.如获至宝求贤若渴各尽其能不拘一格C.不拘一格各尽其能求贤若渴如获至宝D.各尽其能不拘一格如获至宝求贤若渴5.(本题5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965feafc4ffe473268abf6.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综合测试(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朴.刀(pō) 嗔.怒(zhēn) 恁.地(nèn) 兀的.(dì)B.聒.噪(ɡuō) 怨怅.(chànɡ) 勾.当(ɡòu) 喏.喏(nuò)C.相.公(xiànɡ) 带挈.(qiè) 报帖.(tiě) 星宿.(xiǔ)D.桑梓.(zǐ) 愧赧.(nǎn) 岔.气(chà) 撮.起(cuō)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筵席失礼傲慢箪食壶浆B.计较分晓逞能不醒人事C.作揖促狭伦巾思贤如渴D.避讳调停疏懒今世奇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唐僧看见了,不由分说....地念起了紧箍咒,痛得悟空哇哇直叫。
B.这些牲畜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并不感到惊慌,有时还站在离我们几十步远的地方面面相觑....。
C.他的大名在音乐界早已如雷贯耳....,爱乐者几乎无人不晓。
D.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我顿开茅塞....,完全领会了这篇文章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物学家通过对舌苔上味蕾的研究,终于回答清楚了我们吃有些食物时为什么会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B.在克服大风沙、强干旱、大温差等不利条件之后,沙生芦苇、沙生柽柳、河西菊、沙拐枣、甘草、骆驼刺等植物在西北大沙漠地带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C.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
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
D.浏览新闻是人们目前通过移动终端主要进行的活动,因此,各大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客户端。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1651ab84ae45c3a358c29.png)
第六单元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完成(1)—(2)题。
(5分)(1)柳公权的楷书用笔出自颜真卿,但又改变了横细竖粗的态势。
柳体笔画匀衡瘦硬,爽利挺秀,结体严紧,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属于柳体的是( D )(2分)(2)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方格中。
要求:正确、流利、美观。
(3分)潇洒,清瘦,将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D )(2分)A.嗔怒(zhēn)贵胄(zhòu) 蓼溆( xù) 不省人事(xǐn)B.聒噪(ɡuō)愧赧(bào) 解元(jiè)箪食壶浆(dān)C.星宿(xiù)拜谒(yè) 纶巾(lùn ) 顿开茅塞(sè)D.桑梓(zǐ)存恤(xù) 恁地(nèn)面面相觑(qù)解析:A选项里“嗔怒”的“嗔”正确的读音是“chēn”;B选项里“愧赧”的“赧”正确的读音是“nǎn ”;C选项里“ 纶巾”的“纶”正确的读音是“guān”.故选D。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2分)A.歇息鄙贱不由分说无可奈何B.分晓疏懒如雷官耳狗血喷头C.颠倒促狭今世奇才尖嘴猴腮D.作揖傲漫今非昔比忍气吞声解析:B选项里“如雷官耳”的“官”正确的写法是“贯”;C选项里“今世奇才”的“今”正确的写法是“经”.;D选项里“傲漫”的“漫”正确的写法是“慢”.故选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A.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
B.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一个个方面大耳?C.胡屠户骂范进时,范进都是唯唯连声,说:“岳父见教的是。
”D.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的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19b1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0.png)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 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B.《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短篇历史演义小说。
D.《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2. 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两个虞候假装做跟的伴当”中的“伴当”是指所从的差役或仆人。
B.“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中的“申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C.“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中的“相公”是对秀才的称呼。
D.“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中的“亚元”是乡试中举,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3. 下列对名著欣赏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明清两代的科举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范进中举”的“中举”是指乡试中了举人。
C.《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D.《水浒传》中,武松因“景阳冈打虎““倒拔垂杨柳”成为中国文学中勇敢与力量的象征。
4. 下面对《水浒传》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B.《水浒传》记叙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中梁山好汉就有108个,再加上其他人物有数百人之多。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b718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f.png)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同学们: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们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现在就请大家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们,下面你们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名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们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小说探源”小组首先分享了他们的探究成果。
请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6分)中国古代小说多源共生。
笔法多样的诸子散文、叙事灵活的史传文学、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都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话传说是后世小说的源头,它瑰.丽奇特的想象力,给后世文学以巨大启迪。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鬼狐精怪、唐传奇中的精魅故事、明清神魔小说中的奇幻世界,无不受到上古神话的启发。
先秦诸子散文也是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为了说服君王接受本学派的学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学人策士,十分讲究说理技巧。
他们巧借神话,多用寓言,设譬取喻,不拘一格,这无疑对后世小说的笔法有启迪作用。
先秦两汉的史传文学则对古代小说的叙事产生了很大影响。
如《左传》的叙事,极富故事性、戏剧性。
《史记》则通过kòu人心弦的故事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其叙写历史事件摹写历史人物的卓.越技巧,为后世小说家提供了可资借jiàn的范本。
因此,有人称:“千古小说祖庭,应归司马(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根据文段中拼音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瑰.(guì)丽卓.(zhuō)越扣荐B.瑰.(guī)丽卓.(zhuó)越叩鉴C.瑰.(guī)丽卓.(zhuó)越扣鉴D.瑰.(guì)丽卓.(zhuō)越叩荐(2)在文段两处方框内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B.、。
”C.、”。
D.,。
”(3)画线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分)2.名句默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试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b745b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d.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情评估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8分)1. 默写。
(11分)学校在语文学科周举行了“品读经典诗文”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精彩纷呈。
九年级的小深同学撰写了一篇心得体会,节选文段如下:经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们很容易被打动,因为经典诗文,能够把那些复杂的情绪描绘得贴切动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这是豪迈洒脱的宣言;(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这是美好真挚的祝愿;(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这是至死不渝的爱情。
经典诗文还可以把人类幽微的情感表达得简练精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诗人溯古思今,用两位先哲的遭遇表达身世之感;(5)“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6)“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
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词人运用纯熟的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田园春景图,意趣盎然。
读书不觉已秋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愿我们多从古典诗文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让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传承不息。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3分)自东郭演武之后,梁中书十分爱惜A,早晚与他并不相离。
月中又有一分请受,自渐渐地有人来结识他。
那索超见了A手段高强,心中也自钦伏。
不觉光阴迅速,又早春尽夏来,时逢端午,蕤.宾节至。
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堂家宴,庆贺端阳。
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
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
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金,美女高擎.青玉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17d082f46527d3250ce0f6.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调停(ti o) 蔑片(mi ° 侥幸(ji a o)不省人事(x i ng)B .拜谒(y )嗔怒(ch e n)星有(xi )u箪食壶浆(d a n)C.存恤(x )勾当(go u)愧嫩(n a n)呀头劈脑(p i )D .纶巾(gu a n)作牌(y i )避讳(hu )i面面厮觑(q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攀谈逞能商酌汉室末胄B.傲慢颠倒心窍如雷灌耳C.聒躁盘缠促狭顿开茅塞D.吹嘘桑梓见教经世奇材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细细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
A .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B.口音口口贝C.口音口口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贝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智取生辰纲》选自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B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C.〈〈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5.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写出修改意见。
(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2018年洛阳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197fb52ea551811a68750.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一上高楼万里愁,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②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③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④________________,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⑥________________,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老少安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纸页上滑过,你内心会静下来.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茶,和一个朋友对坐,茶香氤.氲,灵魂游yì,你会浸在一个弥漫着静mì的气场中.而浏览网页,则不会有这种感觉,你只想着快速地获取信息,一切都是在及迫中进行,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咚咕咚”吞水.纸质阅读是有附加值的:嗅着书香,品味文字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游yì()氤.()氲静mì()(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3)文段中“氤氲”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请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再写一个句子.(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6分)(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水浒传》吴承恩明代B .《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 .《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 .《海底两万里》凡尔纳法国(2)“咄!你是个破落户,若是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何叫俺讨饶,洒家却不饶你!”句中的“洒家”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__________,他具有_______________ _的性格.(3分)4.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学校开展“阅读经典”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10分)(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每点不超过六个字)(4分)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到了我们的基因里.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其意义又不止于继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文化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4分)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下列方法可供参考: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犹如登高览景,俯瞰脚下,景点布局,景物搭配,游览路线都了然于心.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者结合,收获更多.三、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抄名言、写摘要、做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3)“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为下面的“回目”补充内容.(2分)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第七回:____________________,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1分)五月槐花香①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故乡的槐花又开了.放下电话,轻轻推开窗户,晚风夹杂着一股城市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②好不容易挨到天亮,随便打点了行囊,我便踏上了回乡的路途.③刚走到村口,远远地我便看到了坐在门前老槐树下的母亲.④“妈——”⑤我的喉咙里涩涩的,【A 】母亲抬起头,摘下眼镜,眼睛里满是惊喜,随即放下手中的活,像个孩子似的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我觉得母亲好像又苍老了许多,我鼻子一酸,泪水差点流了出来.母亲好像觉察到了什么,便岔开话题:“云儿,快歇着去,妈去给你打水,洗把脸再说.”母亲顺手拿起毛巾和脸盆.我分明看到:母亲在转身的那一瞬间,迅速地拭去了腮边两行泪……⑥捧起冰凉的井水洗完脸后,顿觉轻松了许多.摆脱了平日里繁多的应酬,此时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势躺在大沙发上,竟酣然入睡了.⑦一觉醒来,母亲不知干什么去了,我信步走出了卧室.【B 】屋外,一树树槐花开得正好,满树晶莹的花瓣如串串剔透的水晶,鹅黄的花蕊不时散发着醉人的清香.⑧母亲颤巍巍地站在凳子上,踮着双脚,举着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从树枝上打下串串的槐花.如血的残阳下,母亲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弱.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⑨晚上,母亲在闷热的厨房里,又是和面,又是洗槐花.忙活了大半天,才兴冲冲地端给我一碗馋人的槐花饭.我接过这似有千钧的“佳肴”,狼吞虎咽地吃了个精光.母亲静静地坐在我的对面,满脸都是灿烂的笑容.⑩临睡前,母亲从衣柜里拿出崭新的床单、被褥,铺好床后,再三嘱咐我盖好被子,乡下夜里寒气重.那晚,母亲将我的脚丫紧紧地搂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温馨的梦里,我拉着母亲的手,坐在开满槐花的山坡,听她讲《王子与母亲》的故事……⑪第二天,母亲起得很早,走了四五里山路从镇上买来一瓶槐花蜜,硬是塞进了早已被她塞得满满的行囊.接着便又张罗着为我做早点.望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刹那间我竟觉得自己就是故事中那位残忍的王子.⑫临走时,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将我送到村口,又是一番千叮咛,万嘱咐.⑬坐在返城的客车上,窗外,一树树冰清玉洁的槐花一闪而过,我蓦然觉得,母亲的爱诚如这朴实而又圣洁的槐花,虽然平凡却又凝重而深沉,足以让我一辈子细细品味.五月的风拂过脸庞,一缕醉人的幽香潜入心底,淡淡的花香中,我已泪流满面……5.文章以“五月槐花香”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6.第①段结尾说:“望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请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心里空荡荡的”.(4分)7.⑧—⑫段通过具体描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的内容.(每点不超过10个字)(4分)第⑧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⑨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⑩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⑪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⑫段:送别时,母亲叮嘱“我”.8.文章第⑧段写道“不觉中,淡淡的花香将我眼睛浸得湿润……”,请简析“我”眼睛湿润的原因.(4分)9.请从文中画线的【A 】【B 】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简要赏析.(5分)我选()句赏析:[二](19分)材料一:古代名人的经典读书方法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他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自己首创并实践的这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他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郑板桥:“求精求当”读书法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重“问”.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材料二:读书贵在谋心(鲁先圣)①其实,在我看来,正书和闲书,就是一个人知识的纵横.学生时代的教科书和工作以后的专业书是自己知识的纵向部分,它们会使你深刻和专长;而那些闲书是你知识的横向部分,它们会使你丰富而多彩.就如一棵树,正书是你的主干,闲书是你的枝叶,没有枝叶的主干必然没有生命力,而没有主干的枝叶也无以繁盛.②正书必须读好,这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因为它是你立足的基础.但是,正书的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快乐而是负担,因为这种阅读是被动的,或者是强制的.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枯燥乏味的课堂阅读,没有多少人留恋.但是,闲书的阅读就截然不同了.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读闲书的人,都是兴之所至,趣味盎然的.课余时间的校园一角,火车上旅途中的快意,躺在被窝里的会心一笑,哪个不是启发灵感的阅读共鸣?③更为重要的是,因为闲书的阅读,没有压力,没有强迫,没有功利,纯粹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往往更能引领自己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真正打开属于自己天赋的灵田.很多人在人生路的中途又独辟蹊径,答案正在这里.一个农民成了作家,一个医生成了诗人,一个教师成了画家,不都是因为他们横向的寻找吗?④处理好了正书与闲书的关系,也就知道自己读书是谋生还是谋心了.材料三:小明同学读书完成情况10.下列说法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郑板桥强调读书要“求精不求多”,他反对广泛涉猎图书.B .苏东坡认为人的精力有限,每次读书应该只带着一个目标或问题去阅读.C .陈善认为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读懂书中的内容.D .鲁先圣认为读闲书可以作为我们谋生的手段.11.阅读画线句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1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说说读闲书有哪些益处.(4分)13.材料二的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14.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一中的读书方法,分析小明同学阅读效果差的原因.(4分)[三](15分)【甲】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乃于三更启行.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布满空中,雷电大作,大雨如注,仓卒披雨具,然衣已沾湿.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圉人于昏黑中寻一草棚,相与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象,如山,如怪石,如树,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是日仅行四十里,抵临淮;使人入城访朱鉴薛,值其他出.薄暮,独步城外.是时隍中荷花盛开,凉风微动,香气袭人,徘徊久之,乃抵旅舍主人宿.(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客.此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薄.暮,独步城外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2)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17.【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甲】文写景采用的是__________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乙】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字里行间很明显地读出了作者的行踪.(4分)18.试分析【乙】文中作者感情的变化.(3分)三、写作(55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大学生小李毕业后到一所中学任教.他专心致力于本职工作,每天早来晚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他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授课结束后,他还能总结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他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经常走进不同教师的课堂听课,广泛地借鉴其他教师的长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一段时间后,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善于学习借鉴,提升自己.上面材料中这位年轻教师的经历,就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人要有敬业精神;做事要精益求精;要善于博采众长.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案与解析一、1.(1)①蒹葭杨柳似汀州②蜡炬成灰泪始干③湘水无情吊岂知④晨起动征铎⑤无家问死生⑥不知天上宫阙(2)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2.(1)弋yīn谧(2)及迫急迫(3)形容烟或云气浓郁(4)示例:品着书蕴享受阅读之趣3.(1)A(2)鲁达(鲁智深、鲁提辖)疾恶如仇、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4.(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2)①精读细节,有利于深刻领悟文章主旨②摘抄与写作相结合(3)花和尚倒拔垂杨柳二、[一]5.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是“朴实而又圣洁”的母爱的象征.6.①因为“我”久别故乡,久别母亲,电话勾起“我”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②虽身处繁华都市,“我”仍感到内心孤独.7.第⑧段:为“我”打槐花.第⑨段:为“我”做槐花饭.第⑩段:为“我”铺床、暖脚.第○11段:买槐花蜜送“我”.8.①因为伤感(自责、愧疚),为母亲的“苍老”“瘦弱”.②因为感动,为母亲对“我”的疼爱.9.示例一:A 这句话是对母亲见到“我”的那一刹那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抬”“摘”“拉”等一系列动作以及“惊喜”的神态,突出母亲见到“我”时的惊奇、喜悦与激动的心情,细致传神地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示例二:B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槐花比作水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朵多、花瓣亮,表达了“我”对故乡槐花深切的喜爱之情.[二]10.B11.“往往”表示通常情况,这里指多数情况下,读闲书能引领自己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但不排除特殊情况,这个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2.读闲书有利于打开思维、获得灵感,会使我们的生命丰富而多彩;能引领我们寻找到自己的真正擅长,真正打开属于自己天赋的灵田.13.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通过比较读正书和读闲书的不同,并列举了现实生活的例子突出了读闲书让人快乐,能启发灵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4.①小明同学读书太多太杂,没有认真精细地研读,把握每本书的要领,没有对重点内容逐个击破,容易囫囵吞枣.②他只是机械地记录或勾画要点,并没有加工这些信息,没有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这些知识化为己用.[三]15.(1)哪能(2)客居(3)曾经(4)临近16.(1)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后离开.(2)(我们)敲遍附近旅社的门,都没有人应声.17.白描移步换景18.下雨时焦急;天亮时兴奋喜悦;傍晚流连忘返.【乙参考译文】(我)三更起来赶路.走了四五里,见西北方向有黑云;一会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我们)急急忙忙地披上雨具,然而衣服已经淋湿了.走到总铺,雨越下越大了;(我们)敲遍了附近旅社的门,都没有人应声.马夫在黑暗中找到一间草棚,大家一起暂时躲避在草棚下面.雨停了,而天已经亮了.抬头看到云气非常好看:有的像人,有的像狮子大象,像山,像怪石,像树,瞬息万变.我曾说过看云最好在落日时分,最好在雨过天晴时,却不知在日出时分看云也很美.这一天只走了四十里,抵达临淮;让人进城拜访朱鉴薛,恰逢他外出到别处去了.临近傍晚,独自在城外散步.此时护城河里的荷花盛开,凉风轻轻吹过,香气袭人,(我)徘徊流连很久,才回到旅店休息.三、19.思路点拨: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会使所写文章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而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如本题材料中的评议性语句就是“这位年轻教师的经历,就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人要有敬业精神;做事要精益求精;要善于博采众长”,这句话实际上告诉了我们写作的立意方向.即可从“人要有敬业精神”“做事要精益求精”“要善于博采众长”这三个方面立意.当然,可以抓一个方面重点写,也可以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写.写法上,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但组织起来的材料作为文章主体框架必须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例文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250f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7.png)
上册·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题(22分)1. [2022·广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6分)①“醉眠秋共被,(xié)________手日同行。
”唐天宝三年(744),32岁的杜甫与43岁的李白初次相遇于东都洛阳。
他们遍游山水古迹,他们(chàng)________谈诗酒人生,他们相约、相伴、相行.。
虽然李白早已名满天下,虽然杜甫刚刚崭.露头角,虽然他们整整相差了11岁,却因着“宿命”相识、相知、相惜,结下了一生最为珍贵的友谊。
②“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
”李白狂歌放酒、恣意潇洒,他高昂着头,看到的是蓝天的浩________ (miǎo)、雄鹰.的搏击,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辗转漂泊、半生蹉跎,他低垂着头,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沟壑的幽深,因而忧心忡忡,歌声(qī)________苦。
③“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
“仙”出世,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一生都在现实的(jīng)________棘与泥泞.中跋.涉。
李诗秀于神,杜诗美在骨。
两人都以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代诗坛一片“高不可及”的瑰.丽天空;都以博大的胸________(jīn),文学史上谱出了“文人相重”的一段千古佳话。
(1)根据拼音,在文段横线处填写汉字。
(6分)①(xié)________手②(chàng)________谈③浩________(miǎo) ④(qī)________苦⑤(jīng)________棘⑥胸________(jīn)(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①行()(A. xíng B. háng) ②崭()(A. zǎn B. zhǎn)③鹰()(A. yīn B. yīng) ④泞()(A. nìng B. lìng)⑤跋()(A. pá B. bá) ⑥瑰()(A. guī B. guǐ)(3)依据文段,修改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16f3838e9951e79a89275e.png)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综合测试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3分)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5分)书札.( ) 锒铛..( )..入狱( )负债累累热zhōng ( ) dān( )思竭虑2、默写或按要求填空。
(4分)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②夕阳西下,。
③《马说》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
④《曹刿论战》中写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的句子是:,。
3、连线题(4分)吴承恩《童年》孙悟空结识”好事情”高尔基《西游记》阿廖沙三打白骨精施耐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冲因宣传革命而被捕奥斯特洛夫斯基《水浒传》朱赫来风雪山神庙4、下列与成语相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左丘明——春秋—一鼓作气——比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干到底的顽强决心。
B.孟子——战国——舍生取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C.陶渊明—东晋——世外桃源——常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美好世界。
D.诸葛亮——三国——三顾茅庐——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5、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2分)海面长列的巨浪猛烈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石。
它那愤怒的咆哮声有时像大炮轰发,____,____,____,____,____,海风狂卷,海涛怒立,冲激着灯塔下的石矶。
①有时又像远处的人声嘈杂②继而又像长叹的声音,或者也像一种呜咽③以至完全寂静④再后来又是一阵猛厉的大声,惊心动魄⑤像森林呼啸A.②⑤①④③ B.④⑤①③② C.①⑤③④② D.⑤①③②④6、语文综合性学习。
(6分)夏季,许多学生喜欢到江、河、塘、堰中去游泳。
为了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准备开展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周”活动。
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5个字以内)。
(2分)(2分) ⑶请你就学校如何开展安全教育的问题,向校长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ca37a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9.png)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同步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听力(10分)1.听写:学好语文九个字。
请听好了,用楷书或行书把这九个字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2. 认真听一段短文,完成(1)—(4)题。
(8分)(1)奥运精神倡导的是:(2)中国有一个申奥的口号是:(3)中国文化的、、道家的不争,与奥运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
(4)本文的中心认为2008奥运要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
二、积累与运用(30分)3.仿照例句的句式和所用修辞, 写出你对“家”的感受。
(4分)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是温暧的港湾,家也是永远的岸。
仿句:如果,那么,,。
4.填空。
(10分,选填10处)(1)春蚕到死丝方尽,。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千嶂里,。
(4)《出师表》中,最能体现诸葛亮一片赤诚忠心的名句是:,。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
(6)《陈涉世家》中最能体现陈胜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7)莫道不消魂,,。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明自己壮志的句子是:,,。
(9)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揭示词人和征夫心理矛盾,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5.名著考查。
(12分)(1)下面是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故事,请你在括号里填上一位相应的人物。
(3分)①三调芭蕉扇( ) ②大战流沙河( )③倒拔垂杨柳( ) ④智取生辰纲( )⑤误入白虎堂( ) ⑥拳打镇关西( )(2)《鲁宾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写鲁宾孙离家出走到巴西经营种植园,第二部分为作品最精彩扣人部分,描写的是,第三部分描写。
鲁宾孙在岛上共生活了年,他还救了一个徒弟叫。
(2分)(3)《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一共游历了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是:,,,慧马国。
(3分)(4)你最喜欢的一位作家(或一篇作品,一个人物)是,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不少于30字) (4分)6.汉字天地: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53663bda38376bae1fae2e.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②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③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④偶然乘兴,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⑤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⑥______________,欲说还休。
(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⑦正莺儿啼,燕儿舞,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⑧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描写南国暮春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默写李商隐《无题》中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二、基础知识综合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走在乡间小路上,嗅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和快乐。
青青的麦苗迎着温暖的春光伸直腰杆,舒枝展叶,茁.壮成长;金黄色的油菜花,散发出(A)的芳香,和着轻柔的春风,令人陶醉;粉红的桃花就像一片彩色的云霞,落在翠绿的山间,含苞欲放的花蕾张着红红的笑脸,羞sè地探出头来,欣赏这迷人的春光。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惬.意(_____)茁.壮(_____)羞sè(_____)(2)“含苞欲放”中“欲”的含义是(_____)A.想要,希望B.贪心C.将要D.需要(3)根据文意,A处应填入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感人肺腑沁人心脾)。
(4)画线语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调.停(tiáo)篾.片(miè)侥.幸(jiǎo)不省.人事(xǐng)B.拜谒.(yè) 嗔.怒(chēn) 星宿.(xiù) 箪.食壶浆(dān)C.存恤.(xù) 勾.当(gōu) 愧赧.(nǎn) 劈.头劈脑(pī)D.纶.巾(guān) 作揖.(yī) 避讳.(huì) 面面厮觑.(q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攀谈逞能商酌汉室末胄B.傲慢颠倒心窍如雷灌耳C.聒躁盘缠促狭顿开茅塞D.吹嘘桑梓见教经世奇材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细细_____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______,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______,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______。
A.品尝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C.《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5.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写出修改意见。
(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2018年洛阳市将举办第三届“周恩来读书节”活动。
有专家认为,①本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②相关部门正在认真实施和策划读书节活动,确保本届读书节收到预期效果。
(1)第①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
(6分)(1)________________,蝉鸣黄叶汉宫秋。
(许浑《咸阳城东楼》)(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4)李商隐的《无题》中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6分)“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材料探究】材料一: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
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材料三: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颜真卿楷书王羲之行书张旭草书(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房四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活动二:观点交流】(3)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2分)王明:马上就中考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李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9分)那人正来卖鱼,见了李逵在那里横七竖八打人,便把秤递与行贩接了,赶上前来,大喝道:“你这厮要打谁!”李逵也不回话,轮过竹篙,却望那人便打……那人怎生挣扎!李逵正打哩,一个人在背后劈腰抱住,一个人便来帮住手,喝道:“使不得!使不得!”李逵回头看时,却是宋江、戴宗。
李逵便放了手,那人略得脱身,一道烟走了。
戴宗埋冤李逵道:“我教你休来讨鱼,又在这里和人厮打。
倘或一拳打死了人,你不去偿命坐牢!”李逵应道:“你怕我连累你,我自打死了一个,我自去承当!”宋江便道:“兄弟休要论口,坏了义气。
拿了布衫,且去吃酒。
”李逵向那柳树根头拾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了宋江、戴宗便走。
行不得十数步,只听得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番来和你见个输赢!”李逵回转头来看时,便是那人脱得赤条条地,匾扎起一条水裩儿,露出一身雪练也似白肉,在江边独自一个,把竹篙撑着一只渔船赶将来,口里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怕你的不算好汉,走的不是好男子!”李逵听了大怒,吼了一声,撇了布衫,抢转身来。
那人便把船略拢来凑在岸边,一手把竹篙点定了船,口里大骂着。
李逵也骂道:“好汉便上岸来。
”那人把竹篙去李逵腿上便搠,撩拨得李逵火起,托地跳在船上。
那人便把竹篙望岸边一点,双脚一蹬,那只渔船一似狂风飘败叶,箭也似投江心里去了。
李逵虽然也识得水,却不甚高,当时慌了手脚。
那人也不叫骂,撇了竹篙,叫声:“你来!今番和你定要见个输赢!”便把李逵胳膊拿住,口里说道:“且不和你厮打,先教你吃些水。
”两只脚把船只一晃,船底朝天,英雄落水,两个好汉扑桶地都翻筋斗撞下江里去。
宋江、戴宗急赶至岸边,那只船已翻在江里,两个只在岸上叫苦。
江岸边早拥上三五百人在柳阴树下看,都道:“这黑大汉今番却着道儿,便挣扎得性命,也吃了一肚皮水。
”宋江、戴宗在岸边看时,只见江面开处,那人把李逵提将起来,又淹将下去。
两个正在江心里面,清波碧浪中间,一个显浑身黑肉,一个露遍体霜肤。
两个打做一团,绞做一块。
江岸上那三五百人贪看,没一个不喝彩。
当时宋江、戴宗看见李逵被那人在水里揪住,浸得眼白,又提起来,又纳下去,何止淹了数十遭。
宋江见李逵吃亏,便叫戴宗央人去救。
戴宗问众人道:“这白大汉是谁?”有认得的说道:“这个好汉便是本处卖鱼主人,唤做张顺。
”宋江听得猛省道:“莫不是绰号浪里白跳的张顺?”众人道:“正是,正是!”宋江对戴宗说道:“我有他哥哥张横的家书在营里。
”戴宗听了,便向岸边高声叫道:“张二哥不要动手,有你令兄张横家书在此。
这黑大汉是俺们兄弟,你且饶了他,上岸来说话。
”张顺便放了李逵……李逵正在江里探头探脑价挣扎水,张顺早到分际,带住了李逵一只手,自把两条腿踏着水浪,如行平地,那水浸不过他肚皮,淹着脐下,摆了一只手,直托李逵上岸来。
江边看的人个个喝彩。
宋江看得呆了半晌。
张顺、李逵都到岸下,李逵喘做一团,口里只吐白水。
(节选自《水浒传》)8.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回目名称补充完整。
(2分)及时雨会神行太保,____________________9.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做简要赏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选文内容来看,李逵是怎样一个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刘姥姥游大观园(节选)①贾母众人都笑了。
歇了歇,又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
先到了潇湘馆。
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
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走土地。
琥珀拉着他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
”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
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
”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跴滑了,咕咚一跤跌倒。
众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来。
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
”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
”贾母问他:“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
”刘姥姥道:“那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
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
”②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
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
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
”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1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中第①段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反映了怎样的内心活动?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