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导学案

合集下载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学案(1课时)【目标解读:】1.基础要求: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饿趋势和地区差异2.核心要求:三种人口增长模式,而人口“三率”又是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关键。

这两个知识点要重点理解并掌握。

3.能力要求:学会结合某一个区域的人口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判断,并分析其原因。

【课前自主学习】一、基础概览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①, 20世纪以来是人口阶段。

2.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人口和共同决定的。

3.人口的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

4.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5.目前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人口最少的是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年增长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洲。

二、预习思考(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读后回答①-③题。

①.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②.四个国家中,最有可能位于欧洲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③.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模式处于过渡模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通常以5岁为一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

其类型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

通常把少年儿童(15岁以下)占总人口的40%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年轻型,而把老年人(65岁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年龄结构称为老年型。

(2)根据以上资料结合课本P5图1-1-4第一个人口金字塔图,判断该图属于型年龄结构,导致此种年龄结构的原因是,该种年龄结构会带来什么社会问题?【课堂合作探究】一、世界人口增长1、特点:不匀速增长二、人口增长模式(P5阅读资料及P6-P7正文)特别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结束于出生率的下降。

※技巧点拔: 1、高高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40‰左右,而三低模式中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10‰左右,据此可将三种模式区别开。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学生学案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学生学案

高2020届“自主高效”课堂“三单”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教师寄语: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1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 ◇学生自主学案◇时间: 第 周 班 组 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2.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时间分布;3.学会应用人口金字塔图分析人口增长模式。

学习重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学习难点:不同增长阶段的人口金字塔的判读 根据最新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中国现在总人口是13.7亿人,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据联合国 《2300年全球人口预测》报告,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人口总数将超过14.5亿。

而十八大又提出了逐步进而全面放开二胎的政策。

你认为这一政策的提出合理吗?一、世界人口增长1.总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2.阶段及原因:结论:人口增长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变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高出生、低 死亡、高增长”再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 时间 特点 原因分布“高高低”模式 过渡模式 高增长 阶段 增长下 降阶段 “三低”模式时 期 人口变化特点 原 因工业革命前 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 生产力水平_____,死亡率 _______工业革命后 人口数量_____ ,增长速度较______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____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 ________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探究点一:读右图,共同完成下面各小题。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及备课素材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及备课素材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课程标准和解读(一)课标内容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二)课标解读从课程标准的表述看,本节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地区分布。

课标强调“分析”,其实质是注重学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的分析方法和过程。

通过对世界总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当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比较分析,获得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时空分布的认识,形成有用的分析方法和能力。

并通过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途径,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之处,让学生对我国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教学的目标和要求(一)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各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规律。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差异3.学会运用图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和地区分布,查找资料探究本地人口增长模式和形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所采取的人口政策,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三.教学内容分析这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及地区差异,二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地区分布,三是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增长的阶段及成因和出现的问题。

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进程和地区差异这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和“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两幅图理解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再结合阅读课本文字学生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人口增长的历史原因。

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大致也对应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利用课本“图1—1—4”、“图1-1-5”、“图1-1-6”和“图1-1-8”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当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差异。

人口的自然增长2 导学案

人口的自然增长2  导学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标程标准】①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学习目标】1.记忆并默写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

2.判断区分人口增长模式3.对比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问题。

第二课时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基础导学】默看课本然后默填以下内容1.人口增长模式有哪些?其划分依据是什么?3.完成课本第7页“活动题”4.总结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及转变方向(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中国)【问题探究1】总结区分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方法都有哪些?【问题探究2】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影响及应对措施。

【课后习题】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

读图回答1~2题1.a、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A.现代型和过渡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过渡型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3~4题3.甲市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 D.广州4.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5.读2005~200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并填入表中。

(2)若表中三个国家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将C国的名称填入下面的相应括号中。

(5)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率下降,其次是率下降,最后导致率下降。

(6)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转变前有所上升,其原因一般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的。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导学案3.docx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导学案3.docx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导学案课前自主导学公元前8000^ 公元177舛1950^ 1999^2008^(预测)世界人口增长思考交流1.目前,世界人口总量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提示】目前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影响人口总量的变化。

1.人口变动的原因: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2.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了“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⑴“高高低”模式①特点:髙出生率、髙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出现时间:工业革命前。

启然灾害、战争等因素的影响③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庚疗、卫生条件落后④分布:目前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

(2)过渡模式a・“高增长''阶段①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

②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分布: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b・“增长下降邙介段①特点: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②原因:受教育水平提高,养育子女成本增加,社会福利完善,养儿防老观念改变。

③分布:目前少数发展中国家。

⑶“三低”模式①特征:低岀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原因:生产力高度发达,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提高,婚育年龄普遍较晚,生育子女数也较少。

③分布:多数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

2.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提示】“三低”模式。

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我国人口的增长呈现岀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口然增长率的特征。

1.差异原因: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不同。

2.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分化较明显。

⑵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95%來源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课堂互动探究【问题导思】1.目前,全球平均每秒钟有5个婴儿降生,且新生儿一半以上在亚洲,这反映了世界人口增长的何种特点?【提示】世界人口增长快,而且空间分布不均衡。

1.1人口分布(1)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1.1人口分布(1)导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

1.1 人口分布导学案学校年级课题世界人口的分布课型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主备教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习目标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自主学习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分布总特征: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2.具体表现(1)全球分布:近90%的人口居住在①,尤其在②地带最为集中。

(2)距离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③以内的沿海地区。

(3)海拔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④的低平地区。

注意:热带地区人口多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

例如:巴西高原和东非高原的人口密度大于亚马孙平原和刚果盆地的人口密度。

(4)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⑤、欧洲西部、⑥。

(5)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非洲和⑦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⑧、巴基斯坦、⑨、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⑩、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课堂探究探究一世界人口分布规律1.全球角度2.距海远近角度3.海拔角度结论:(1)全球分布(2)距离海洋远近(3)海拔分布探究二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课堂检测世界人口分布可分为稠密区和稀少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东亚和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区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B.社会生产方式、历史因素C.历史因素、经济发展水平D.地形因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2.图中A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严寒B.经济落后C.资源匮乏D.地表崎岖读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完成3~4题。

3.沿海地区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 )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D.欧洲4.根据图示信息,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A.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B.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C.集中于沿海地区D.集中于水源丰富的地区课堂拓展1.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
2
教 学 过 程 <问题探究>------学生合作探究 1、自然增长率降低了,人口数量就减少了。 2、判断图中何时人口总人数达到最高峰? (教师引导) 回顾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 由于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形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展示人口增长模式曲线图,引领学生理解高高低 模式、过渡模式、三低模式。 (学生活动)读图讨论: 1、人口增长的转变从哪个指标下降开始? 2、死亡率的下降打破了高位静止的均衡,使人口增长出现了什么变化? 3、哪个指标的变化使人口迅速增加的势头得以遏止? 4、在实现死亡率和出生率低位均衡后,人口增长出现什么状况? <分组探究>分为“特点”探究组和“分布”探究组。将探究的结论填在表格内, 分析结论。 (教师引导)展示表格 (学生活动)探究填表 阶段 增长模式
蓟县一中 高中 课 题 一
2013---2014 年级 地理
学年度第 学科 第
二 1
学期教案 周第 1 课时 刘洋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知识与
授课教师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 3、掌握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 增长率。


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过程与
①通过阅读 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归纳世界人口增 长的特点。 ②通过图表分析,探究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形成的原因、特 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
1
教 学 过 程 【情景设置】 展示春节期间超市购物排队、车站候车、公园游人拥挤图片,导入本节研 究内容------人口。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展示全球人口目前变化情况,世界 70 亿人口日资料。 世界人口增长走过怎样的历程?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将会怎样演变?请 同学们看教科书第 4 页的世界人口增长图,了解世界人口的历史增长! (学生活动)看图,思考: 1、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3、世界人口增长出现明显“拐点”的原因? 4、世界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思路导读>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

高中地理《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8 中图版必修2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一、教材依据中国地图出版社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二、设计思想教材分析:人口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

其中,人口增长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

而出生率、死亡率及由二者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人口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人口增长模式”这部分内容中,教材首先介绍世界人口增长的历程。

图1—1—2非常直观地反映了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随后教材介绍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即“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及每一种模式的特点和出现时间。

同时,教材以阅读材料的形式介绍了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的人口增长阶段理论,作为课本内容的延伸。

“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说明人口增长及人口模式的空间差异。

案例研究“中国人口变化模式”,旨在让学生了解自1949年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的六个阶段,并通过对这六个阶段的了解,分析总结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接触过人口增长问题,知道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总数过多,有一定的基础,但要真正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地区分布,尤其是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规律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教师设置好台阶,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学习目标。

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引用大量的图表资料,采用设问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转变原因及地区分布,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在教学中对学生看图、读图、提取信息、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

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人口增长的相关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探究其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四、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五、教学难点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六、教学准备将课本图表扫描,制成课件;精选练习,精编学案。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教案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教案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第二课时)【课程标准】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地区分布【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2、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状况的差异【新课导入】课本P4“探索”——比比有何不同【课堂精讲】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1、读表1—1—1(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分析回答:(1)两类地区的“三率”高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2)两类地区“三率”的变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2、读图1—1—9(世界各洲人口增长及2006年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填写下表:大洲(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 慢)人口增长模式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问题探究】:亚洲出生率下降,为什么总人口增加量最多?3、(读图指导)P8 图1-1-10 “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学法指导】分析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人口增长阶段的异同,并分析原因在工业革命开始以前,世界各国人口增长都是“高高低”模式。

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开始后,打破了这种格局,发达国家率先进入高增长阶段,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形成了目前的“三低”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起步较晚,人口增长模式落后于发达国家。

目前多处于高增长或增长下降阶段。

求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造成了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

【迁移运用】阅读“案例研究”——中国人口变化模式【节节清】: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的差异:国家出生率和死亡率趋低,自然增长率低;国家总体出生率较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

2、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差异:洲,高出生率,高增长率;亚洲、拉丁美洲,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稳定增长;北美、欧洲、大洋洲,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

3、整个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属于模式,中国被认为已经进入模式。

学案2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第二课时)班级姓名作业等第1、图1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doc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教案.doc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

【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及地区分布。

2、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地人口资料,分析人口的增长模式及人口问题的表
现。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分布特点
◆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以合作、自主探究为主
【学习过程与体验】
【板书】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中图版 必修二1.1学案 人口增长(上)

中图版  必修二1.1学案 人口增长(上)

1.1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上)编写人:金雪莲审核人:金雪莲审批人:班组:姓名:组评:师评: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熟读课文后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课后认真填写课堂小结,并将学案集中收集,以备复习之用;3.难度分级:★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知识拓展。

学习目标: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其转变的时空分布。

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重、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从时间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世界人口发展变化的特点。

2.学习难点: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角度对比分析、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世界人口增长。

1、总趋势:人口不断。

2、不同时期的特点。

⑴工业革命开始前:比较。

⑵18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后:一些工业化较早的国家人口。

⑶20世纪后半叶:亚非拉国家和的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世界人口总数。

★★二、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变动原因:人口出生率和的变化。

2.人口增长的特点:经历了从“高出生、高死亡、增长”到“、、”,再到:“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3、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根据图2回答问题。

⑴Ⅰ“”模式①特点: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

②时间:工业革命前。

③原因、战争和疾病的影响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条件落后。

④分布地区:目前,只有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处于此阶段。

⑵过渡模式①Ⅱ“”阶段特点: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分布地区: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的国家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②Ⅲ“”阶段特点:快速下降,死亡率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

原因:社会方面,如社会保险福利事业的发展,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分布地区:目前少数国家已进入该阶段。

⑶Ⅳ“”模式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原因:生产力高度,人们受教育年限长,青年人推迟结婚生子,的健全,的发达。

分布地区:多数国家,如西欧国家。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学案

《1.1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导学案编写人 段利华 审核人 林云云 宋继滔 叶欣欣预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及地区分布。

2.学会阅读相关图表,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并探究原因。

3.认识国情、国策,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1.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2.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学法指导(知识结构)【读图总结】一、世界人口增长读图总结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思维探究:导致人口增长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探究分析】二、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数量变化 (1)自然增长——人口____________率=_________率 —_________率。

(2)机械增长——___________2、人口增长模式(1)A阶段——__________模式出生率_____、死亡率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和C阶段——__________模式,根据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又可细分为两个阶段:①B:__________阶段,出生率_____、死亡率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 __________阶段,出生率_____、死亡率_____ 、自然增长率_____;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模式》导学案

高一地理《人口增长模式》导学案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导学案(新课)【学习目标】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人口增长1、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叙述人口增长的特点?2、人口的增长为什么有慢有快?【合作探究】活动1: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分析。

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的差异。

两国人口各增长多少。

活动2:分组讨论交流: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地图册P1)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二)人口增长模式活动3:小组合作补充以下提纲:1.“高一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特点:传统型:阅读: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2.“高一低一高”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过渡型:分布:3.“低一低一低”人口增长模式阅读:2000年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情况表:特点:现代型:分布:(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及人口政策阅读: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

我国正在向现代型过渡小结:略【课堂检测】读“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时间(1)图中粗线表示人口出生率,细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则/////部分表示。

(2)图中A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为“”。

(3)图中B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

(4)图中C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速度都,人口增长模式为“”,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型。

(5)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大力开展工作,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向的转变。

(6)分析上图得出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和三基本指标共同构成的。

中图版地理必修2《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word学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2《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word学案

中图版地理必修2《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word学案1.1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分布第二学时课前预习学案说明:1。

请同学们按要求自主学习,相互探究,完成预习任务。

2.通过自主预习,你还有哪些疑问,请在学案上标记,以便课堂上交流解决。

【预习目标】1把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及缘故:2.进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的人口问题及其阻碍。

【预习内容】[自主学习4]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完成课本p4探究活动:1、读课本图1—1-1,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各有河特点欧洲:中国:2、分析造成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差异的缘故。

3综上,人口增长具有明显的性,阻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专门多,要紧是★读课本p7表1-1-1,及图1-1-9,回答:4、1750—1940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年均增长率较进展中国家总体上要,要紧缘故是。

5、 年代以后,进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大大 了发达国家,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95%来源于 国家。

缘故是。

6.目前,人口增长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填写下表) 【迁移运用】阅读“案例研究”,摸索:①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缘故是什么?②目前中国人口增长属于什么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自我检测】下图表示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 回答1-5题1.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A .① B .②地区 人口增长特点模式缘故 发 达 国 家 北美西欧 发 展 中 国 家非洲亚洲和拉欧洲美新加坡等中国C.③ D.④2.图中②点所代表的国家最可能是A.韩国 B.埃及C.印度 D.尼日利亚3、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4、图中②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三低”模式 B.“过渡”模式C.“高高低”模式5、阻碍④国人口出生率的最要紧因素是()A.自然资源B.环境容量C.文化教育D.医疗水平6、对图中①国来说,目前切实可行的可连续进展措施是()A.操纵人口增长,积极进展经济B.进展信息等高科技产业7、下面四幅图中反映建国后我国人口状况变化的是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简要复习上节内容2.预习交流3.阅读表1-1-1:[问题]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的三个率从时刻进展角度来看分别有何趋势?4. 阅读图1-1-9,[问题]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①各大洲人口数量差异②各大洲人口增长差异5.阅读“案例研究”,摸索:①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缘故是什么?(见预习案)②目前中国人口增长属于什么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当堂检测】(见预习案)课后拓展延伸一、 单项选择题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导学案)
编写人:段慧辉
【课标要求】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重点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年龄金字塔图辨析。

【学情分析】
关于人口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接触过,本节内容虽然比初中内容深化一步,但难度不是很大,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学生较易理解。

【教学策略】
1、要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并能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2、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3
第一课时
基础自主预习
(阅读课文内容,归纳要点,并进行同桌相互检查)
完成下列问题的探索
一、世界人口增长
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2、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3、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各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二、人口增长模式
1世界人口变动,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哪?
2 当自然增长率大于零时,人口总数? 表现为增长;当自然增长率小于零时,人口总数就?表现为增长。

2)读图回答下题:
10 20 30
(1)、A、B两地的自然增长率是多少?
(2)、A、B两地的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3、分析:
1)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什么规律性?
2)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读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图1-1-6 、图1-1-7、图1-1-8及相关课文,结合完成Ⅰ、“高高低”模式
⑴、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⑵、“高高低”模式的时空分布是什么?
⑶、形成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Ⅱ、过渡模式
⑷、该人口增长模式可分为哪两个阶段?
⑸、高增长阶段的特征什么?原因是?
⑹、高增长阶段的时空分布是什么?
⑺、增长下降阶段的特征是什么?原因是?
⑻、增长下降阶段的时空分布是什么?
Ⅲ、“三低”模式
⑼、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⑽、“三低”模式的时空分布是什么?
⑾、形成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
由此可得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影响出生率、死亡率的因素除生产力因素外,还有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粮食供给、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水平、生育观念、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政策等。

●【知识拓展】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利与弊
过渡模式:
利:
弊:
“三低”模式
利:
弊:。

自读:人口金字塔图,了解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认识金字塔与人口的增长状况。

●合作探究
(1)怎样的人口增长才是合适的?
(2)、近代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主要分布在哪些人口增长阶段?
(3)三种人口增长模式(1-1-6、1-1-7、1-1-8)分别对应哪种人口金字塔图1-1-4?(4)、为什么1-1-8模式死亡率高于1-1-7?
(5)、人口金字塔按ABC标号的话,A图和C图人口金字塔在年龄上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会带来什么影响?解决措施是?
(6)、在图1-1-3上绘制出总人口增长曲线
●易错点和易混点
①、某时段人口增长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两个方面。

②、影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③、只要人口出生率高于人口死亡率,总人口数就会持续增加。

当我国人口出生率等于人口死亡率时,总人口数将达到最高峰。

④、“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因老龄人口比重较高,死亡率可能上升。

⑤、理想的人口增长模式是走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后保持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相对稳定,从而实现人口与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课时
三、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读表1―1―1(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分析回答:
(1)两类地区的“三率”高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2)两类地区“三率”的变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结论:两类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读图1―1―9(世界各洲人口增长及2006年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回答:
(1)图里描述哪些要素?如何看?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最低的地区?
(3)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少?
(4)1900-1950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1950-2006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
(5)欧洲和北美洲在人口增长方面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你会阅读和分析图1―1―10(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静动态发展吗??
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发展中国家:
问题:
对策:
△发达国家:
问题:△
对策:
资料.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三个主要途径
●小结: 【过关检测】
右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回答1—2题:
1、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C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A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右图是1997年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图回答3~4题: 3.能够表示欧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①比③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C ) A .③的生活水平高 B .①的环境污染严重 C .①的人口老龄化严重
D .③已完成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部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下降来完成。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5.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同步,其根本原因是( A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 .生育观念不同 C .自然环境不同 D .营养水平不同
6.目前上海面临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D )
A .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
B .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C .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D .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重
西欧北美 发达国家 自发实现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等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意愿,并最终导致了生育行为变化的结果
中国 政府措施与 自发行为 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与文化尚不发达,传统观念重。

因此政府通过宣传教育,采取有效措施。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生育观
念开始改变 日本新 加坡等
政府措施 与自发行为 一方面生育观念和意愿改变,另一方面政府又采取鼓励节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读右上图“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判断7-8题
7、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
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15-6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 )
A、39%
B、23%
C、13%
D、78%
8、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
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 )
A、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B、控制人口的盲目流动
C、逷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青少年儿童比重
9.读“1950~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增长图”和“1997年部分大洲人口再生产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表中的字母填入相应的大洲名称后面。

非洲______、______,北美______、______,欧洲______、______,拉美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近几十年来,国家人口增长很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二战后,__________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