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L长波授时信号传输时延的时间变化分析

合集下载

BPL长波授时系统定时控制方法

BPL长波授时系统定时控制方法

图1 中操作控制 单元 ( O C 的主要功能是对 交流电源 、 T P O) 开关 网络及 备用冗余部分单元的转换
关 键 词 :B P 文 献 标 识 码 :A 时 系统 ; 固态发射 机 ;定 时控 制 文 章 编 号 : 10— 54(08 0— 06 0 0 114 2 0) 10 3— 8
中图 分 类 号 :P 2 . 17 1
1 引 言
目前 ,经 中国科学 院批准立 项 ,中国科学 院国家授时 中心 ( T C) N S 正在对 B L长波授时发播系 P
收稿 日 : 07 1— 5 修 回 日期 :20—4 l 期 20— 12 ; 080_ 1 基金项 目:中国科学 院大科 学装置维护 改造项 目 作者简介 : 段建文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授 时技术方 面的研究 工作 。
维普资讯
1 期
段建文 等 :B L长波授 时系统定 时控制方法 P
文在对 X — P T 全 固态发射 机进行介 绍 的基础上 ,主要对项 目实施 中授 时发播控制 系统采用的定 NBL 时控制方法进行 了分析 ,并对改造后 发播 控制系统定时控制精度进行 了初 步估算 。
2 X — P T固态 发射 机 组 成和 基 本工作 原理 NB L
维普资讯
总第 3 卷 1
第1 期
m -u 频 率 学 报 Jj 1 -
Ju n l f i n rq e c o r a mea dF e u n y oT
Vo . . 131No1
20 0 8年 6月
J n. o 8 u e2 o
该项 目中所采 用 的发射 机是 中 国电子科 技集 团公 司第二十研究所 根据 中 国科学 院国家授时 中心

陆基无线电授时系统信号分析与解算

陆基无线电授时系统信号分析与解算
l
i
c
a
t
i
ono
ft
imeandt
hepr
opo
s
a
lo
ft
imi
ngwa
rmaket
hec
oun
t
r
r
e
ypay mo
a
t
t
en
t
i
ont
ot
hec
omp
l
e
t
ene
s
sandf
l
ex
i
b
i
l
i
t
ft
het
imi
ngs
t
em.I
na
c
c
o
r
danc
ewi
t
ht
her
equ
i
r
e
yo
ys
,
,
men
时间信号 时 域 图;最 后,分 析 我 国 陆 基 授 时 体 系 的
图 1 授时精度、用户数量对比
不足,并 根 据 授 时 战 需 求 给 出 应 对 授 时 战 的 技 术
路线。
1 我国整体授时体系
我国主要授时体 系,按 信 号 传 播 方 式 可 分 为 陆
基无线电授时系统、星 基 授 时 系 统 以 及 其 他 授 时 系
t
so
ft
het
imi
ng wa
rs
t
a
r
t
i
ngf
r
omt
heove
r
a
l
lt
imi
ngs
t
emi

bpl长波授时信号发播控制方法的研究

bpl长波授时信号发播控制方法的研究

bpl长波授时信号发播控制方法的研究篇一:摘要:BPL(Broadband over Power Line)长波授时信号发播控制方法的研究是为了解决BPL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本文研究了BPL信号传输的原理和特点,并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旨在提高授时信号的传播质量和可靠性。

正文:BPL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力线路传输数据的通信技术,具有传输带宽大、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在智能电网、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BPL技术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授时信号的传播质量和可靠性。

授时信号是一种用于同步不同设备的时间信号,对于许多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由于电力线路的复杂性和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存在,BPL技术在传播授时信号时面临很多挑战。

因此,研究BPL长波授时信号发播控制方法,对于提高传播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BPL信号传输的原理和特点。

BPL技术通过将数据信号调制到电力线路上的载波频率上来传输数据。

由于电力线路的传输特性,BPL信号传播存在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多径传播等问题,这会导致信号的传播质量下降。

此外,电力线路上存在大量的电磁干扰源,如电器设备、无线电信号等,这些干扰源会对BPL信号产生干扰,进一步降低授时信号的可靠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来改善BPL长波授时信号的传播质量和可靠性。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设计BPL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来降低信号的传播损耗。

例如,使用高性能的调制解调器、优化信号传输算法等。

其次,我们可以采用合适的调制方式和调制参数来提高信号的传播质量。

例如,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如OFDM(正交频分复用)等,并调整调制参数,如子载波数量、调制深度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信号处理技术来减小电磁干扰的影响,例如滤波、抗干扰编码等。

最后,为了保证授时信号的可靠性,我们建议在BPL系统中引入冗余机制和错误纠正技术。

通过增加冗余数据和采用错误纠正编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传播过程中的误码和干扰。

BPL长波授时信号质量的分析

BPL长波授时信号质量的分析

图 1 C yc1 0 接 收机 输 出数据 ,S n 0 0 s
2 2 原 始 数 据 用 于 分析 的 有 效性 .
罗 兰 C信 号是载 频为 10 Hz 0 k 的调 制脉 冲 , 准 天线 电流 波形 的上升沿 定 义为[ 标 3 ]
f( )= 0 it ; t< r )= 肌 一 )ep Zx [
4月 2 日 1 4 5 6 1 1 4月 2 日 1 4 7 7 1 2 4月 2 日 1 4 8 8 1 .8 4月 2 日 1 4 9 9 1 9
19 7 0 4 1 3 5 10 2 10 2 10 2 O 0 0
—1 0 3 . 2 9 5 8 4 8 5 23 75 3 00 3 2 37 9 —1 6 4 . 4 1 0 6 4 5 29 15 9 6 36 0 —1 5 4 . 4 1 8 6 28 39 9 8 15 —1 3 3 4 2 5 6 23 16 9 20 0 61 2 30 5
时 间 起 点 之 间 的关 系 , 同 的 E D 意 味 着 不 同 的 波 形 形状 。虽 然 该 型 接 收 机 不 能 直 接 输 出 不 C
罗兰 C信 号波形 , 但可 以通过 E D 的变化 情况 来 了解 信号 波形 的上升 沿 状 况 。B L采 用 C P 两 台发 射机轮 流发 射 , 号 波 形 也有 所不 同, P 信 B L长 波 监测 站记 录仪 也 反 映 出这 种 差 异 。
表 1 4月 2 5日~5月 6日有 关 参数 的 均 值和 方差 跟 踪点 场 强 ( B 峰 点 场强 (B) d) d
时 间
信 噪 比( B d) 均 值
4 l 5 5 4 85 4 4 55 4 2 52 4 3 5 4

BPL时号定时校准原理和方法

BPL时号定时校准原理和方法

BPL时号定时校准原理和方法车爱霞【摘要】为保证BPL长波授时时号(以国家授时中心(NTSC)保持的UTC(NTSC)为基准)的准确度,必须对该时号进行定时校准(确定发射时号与发播工作钟同步时定时校准信号的相位).阐述了定时校准的原理和方法。

与传统罗兰-C系统校准方法不同,该方法选择发射天线电流取样信号基准过零点而非定时控制单元基本定时信号为定时校准点,消除了因锁相控制精度不足引起的误差,提高了时号精度。

该方法可以作为罗兰-C授时系统的通用校准方法。

【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学报》【年(卷),期】2011(034)001【总页数】4页(P23-26)【关键词】DPL时号;定时校准;时号改正数【作者】车爱霞【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 7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127.1BPL长波授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承担,发射台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境内。

该长波授时系统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采用罗兰-C脉冲发射体制,载频100kHz,时间基准为NTSC本部(位于临潼)保持的协调世界时UTC (NTSC)。

2006年,BPL长波授时系统现代化技术改造工程启动。

2009年元月,改造后的新系统开始试运行。

改造后的BPL长波授时系统采用固态发射机代替了电子管发射机;增加了数字调制发播功能,发播时码和时号偏差等信息,实现了BPL自主授时;发播台的工作钟与UTC(NTSC)的远程比对由微波单向法变为微波双向和GNSS共视法2种方式;发播工作钟的控制由软件自动完成,发播工作钟与UTC(NTSC)之间的同步精度实际达到±15ns。

这种情况下需要做好发射时号定时校准工作,进一步提高时号精度,并向用户提供准确的时号改正数。

改造后新的BPL授时控制过程简图见图1。

微波双向和GNSS CV系统建成后,通过车载搬运钟完成了各自链路的时间比对校准[1]。

系统运行中,以微波双向链路为主、GNSS CV为备用链路,T(PU)与UTC(NTSC)的时间比对、T(PU)相对于UTC(NTSC)的钟差和频偏计算以及T(PU)相位和频率控制,均由软件自动完成,从而保持T(PU)与UTC (NTSC)同步在规定范围内[2]。

BPL长波定时校频接收机[发明专利]

BPL长波定时校频接收机[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BPL长波定时校频接收机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实锋,华宇,武晓亮,胡永辉申请号:CN201410488158.8
申请日:20140922
公开号:CN104300993A
公开日:
201501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PL长波定时校频接收机,天线单元接收BPL长波授时信号,由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预滤波、幅度放大、自动增益控制和匹配处理,并由AD采样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进行自适应陷波和FIR带通滤波处理,搜索捕获BPL 长波授时信号并进行天地波的识别与分离、载波相位跟踪和脉冲周期的识别,然后对BPL时码数据进行解调解码和自主定时校频,并将时间信息、1PPS定时信号和10MHz信号传输送至控制显示输出单元。

本发明具有数字化、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完善、操作简单且可扩展等特点,为用户提供标准的时间信息和标准的频率信号。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地址:710600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书院东路3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代理人:顾潮琪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信号的时频分析》课件

《信号的时频分析》课件
时频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高效算法
研究更高效的时频分析算法,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多维信号处理
拓展时频分析在多维信号处理领域的应用,如图像和视频信号。
深度学习与机器学习
结合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技术,改进时频分析的性能和效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3
CHAPTER
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
短时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在时间上滑动窗口并对每个窗口内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可以得到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的分布信息。
总结词
STFT通过在时间轴上滑动一个固定大小的窗口,并对每个窗口内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窗口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常用的有矩形窗、汉明窗等。STFT的优点在于其简单易行,可以直观地展示信号的频率成分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信号的Fra bibliotek频分析》ppt课件
目录
引言时频分析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时频分析的应用实例时频分析的挑战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03
时频分析在信号处理、通信、雷达、声呐、振动分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01
信号的时频分析是一种研究信号时间-频率特性的方法,用于揭示信号中隐藏的频率成分和时间变化规律。
02
它通过将信号从时间域转换到频率域,并分析信号在不同时间和频率下的表现,来描述信号的时频特性。
通过时频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信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为信号处理、特征提取、模式识别等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时频分析在处理非平稳信号时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地提取信号中的瞬态特征和突变信息。
时频分析能够揭示信号中隐藏的频率成分和时间变化规律,对于理解和处理复杂信号非常重要。

电波传播中的信号传输延迟研究

电波传播中的信号传输延迟研究

电波传播中的信号传输延迟研究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电波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其传播过程中的信号传输延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通信,到卫星导航、广播电视等领域,信号传输延迟都可能对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并非瞬间完成,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个时间延迟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了解这些因素对于优化通信系统、提高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至关重要。

首先,电波传播的介质是影响信号传输延迟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不同的介质中,电波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真空中,电波以光速传播,而在空气、水、土壤等介质中,传播速度会相应变慢。

这是因为介质的电磁特性会对电波产生折射、反射和吸收等作用,从而导致信号的延迟和衰减。

当电波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和不同高度的大气密度、温度和湿度变化,电波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会导致信号的传播路径弯曲,增加传播距离,进而引起传输延迟。

此外,大气中的电离层对电波的折射和反射作用也会影响信号的传播时间。

地球的曲率也是造成电波传播信号传输延迟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远距离通信,比如卫星通信或长距离的地面微波通信,由于地球表面是弯曲的,电波需要沿着弯曲的地表传播,这就增加了传播路径的长度,从而导致信号传输延迟的增加。

信号的频率也会对传输延迟产生影响。

较高频率的电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较大,但能够携带更多的信息。

较低频率的电波传播衰减较小,但传输速率相对较低。

因此,在选择通信频率时,需要综合考虑传输延迟、信号衰减和信息传输量等因素。

除了上述物理因素外,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和处理过程也会引入信号传输延迟。

例如,信号在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调制解调过程、编码解码过程以及信号在传输线路中的传输时间等,都会增加总的传输延迟。

在实际的通信应用中,准确测量和估计信号传输延迟对于保证通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卫星导航系统中,为了实现精确的定位,必须对卫星信号的传输延迟进行精确测量和修正。

电波传播中的时间延迟特性研究

电波传播中的时间延迟特性研究

电波传播中的时间延迟特性研究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电波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其传播特性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中,电波传播中的时间延迟特性更是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它对通信、导航、雷达等众多应用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电波传播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过程。

当电波从发射端发出,经过不同的介质和环境到达接收端时,会经历多种物理现象,从而导致时间上的延迟。

这种时间延迟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例如传播路径的长度、介质的特性、障碍物的存在等等。

首先,传播路径的长度是影响时间延迟的一个直观因素。

简单来说,电波传播的距离越长,所需的时间就越多。

这就如同我们在跑步比赛中,跑的路程越长,花费的时间自然也就越长。

以卫星通信为例,信号从地面站发射到卫星,再从卫星返回地面站,由于传播的距离极其遥远,时间延迟就变得较为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精确考虑时间延迟对通信的影响,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输和接收。

其次,介质的特性也会对电波传播的时间延迟产生重要作用。

不同的介质对电波的传播速度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电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但在大气、海水、土壤等介质中,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

这就导致了电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会产生时间上的差异。

比如,无线电波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受到大气折射率的影响,而折射率又与大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进行长距离通信或高精度导航时,必须对大气介质的影响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补偿,以减小时间延迟带来的误差。

再者,障碍物的存在也是导致电波传播时间延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电波遇到建筑物、山脉、云层等障碍物时,可能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这不仅会改变电波的传播路径,还会增加传播的时间。

在城市环境中,高楼大厦林立,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地与建筑物相互作用,导致信号的多径传播,从而产生时间延迟和信号衰减。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通信系统通常会采用各种技术,如分集接收、均衡技术等,来减轻障碍物带来的影响。

BPL授时发播系统天线物理特性的研究

BPL授时发播系统天线物理特性的研究

BPL授时发播系统天线物理特性的研究刘建国;高万明;陈广林【摘要】The carrier anti-offset performanc of multi-carrier system represented by OFDM and FMT is researched theoretically. The anti-offset performances, such as ICI, ISI, useful signal power and power impoverishment factor was compared through sim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with Matlab. Some anti-offset parameters of FMT were analysised. 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filtering multitone modulation system has more the ability of anti-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th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stem.%从能量传递和输出波形形成的角度,讨论了长波授时天线-四塔顶荷倒锥天线同电子管发射机和固态发射机的关系.在长波电子管发射机的设计和使用中,合理地选择发射机末级输出网络元件争天线电气参数,保证输出波形符合要求,天线获得最大输出功率.在使用固态发射机时,使天线网络满足能量从半周发生器到天线的最佳传递,并获得所需要的电流波形.进一步讨论了长波授时天线的不足和固态发射机对天线的要求,将天线有效高度与天线几何高度的比值提高到0.7,可使效率带宽积达到最大值.【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2(035)009【总页数】5页(P57-61)【关键词】长波授时系统;四塔顶荷倒锥天线;电子管发射设备;固态发射设备;能量;输出波形【作者】刘建国;高万明;陈广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陕西蒲城715500;上海海岸电台,上海201206;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20.1-340 引言长波(低频)授时台建设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于80年代正式承担国家授时任务,时间信号授时精度优于百万分之一秒。

升级改造后的BPL时频监控系统

升级改造后的BPL时频监控系统

升级改造后的BPL时频监控系统车爱霞;段建文;魏孝峰;万江红;万亚红;乔建武;高飞【摘要】为更好地完成授时任务,对BPL长波授时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建)进行了升级改造.介绍了升级改造后的BPL长波授时系统组成、时频控制与监测方法.改造前、后系统时频控制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改造后时号控制精度大幅提高.【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学报》【年(卷),期】2010(033)002【总页数】6页(P134-139)【关键词】BPL授时;时频监控;升级改造【作者】车爱霞;段建文;魏孝峰;万江红;万亚红;乔建武;高飞【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127.1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承建的我国BPL长波授时系统,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

该系统采用罗兰C脉冲发射体制,以UTC(NTSC)为时间基准,发射信号载频为100 kHz。

2006年至2009年期间,NTSC对BPL系统进行了现代化技术改造:采用固态发射机代替了电子管发射机;增加数字调制发播功能,发播时码和时号偏差等信息,实现了BPL自主授时;发播时间由原来的每天8 h变为24 h;对时频控制与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和监控方法也进行了全面升级。

升级改造后的BPL授时系统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位于临潼的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产生和保持UTC(NTSC)时间基准;位于临潼的BPL监测站接收BPL辐射信号,监测相关指标。

位于蒲城的国家授时中心时频监控室产生并保持与UTC(NTSC)同步的发播工作钟时基T(PU),同时监测本地各时间信号及BPL发射机房送来的相关信号,计算时号偏差等数据信息。

授时信息和动态

授时信息和动态

授时信息和动态
张青莲
【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公报》
【年(卷),期】1990(000)009
【摘要】BPL长波授时将进行时刻调整BPL授时台1990年7月4日O~hUT起更换了新的艳原子钟,但由于信号传输、比对及控制方法等方面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原子时基准系统对发播工作钟的控制。

为了提高控制精度,时间基准系统将于今年11月起试验采用新的控制方法。

11月1日O~hUT,BPL授时台的时间信号将作推后5μs的阶跃调整。

此后将依据预测和监测,尽量使授时台新播发的时间信号与UTC(CSAO)之差保持在±1μs之内。

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再进行时刻阶跃式调整。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张青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
【相关文献】
1.授时信息与动态 [J], ;
2.授时动态与信息 [J], ;
3.授时信息与动态 [J], ;
4.授时信息与动态 [J], ;
5.授时信息与动态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波定时接收机系统时延的测量改进

长波定时接收机系统时延的测量改进

长波定时接收机系统时延的测量改进刘长虹;季丹【摘要】为进一步提高用户定时校频精度,我们通过使用移相技术并利用高精度数字存储示波器和高精度计数器,对长波接收系统时间延迟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获得了比原先更精确的测量结果.【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8页(P49-56)【关键词】长波定时接收机;时间延迟;罗兰-C【作者】刘长虹;季丹【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65.5BPL长波定时接收系统包括接收天线、天线电缆、定时接收机等部分。

接收系统的时延是指定时信号时间标记点传播到接收天线的位置瞬间算起,至接收机输出时间标记点的瞬间为止所经历的时间(本文中以表示)。

精确测量的困难在于难以定出时间标记点传播到天线位置瞬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的精确位置。

文献[1]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采用“参考接收机”(被指定的1台长波定时接收机)的GRP脉冲前沿来定出时间标记点的位置。

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获得的测量精度仅±0.3μs。

我们在文献[1]的基础上,曾探讨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替代模拟示波器,使测量精度有所提高,达到0.14微秒[2]。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负责发播我国BPL长波授时信号,经现代化技术改造后,已由定时发播改变为连续发播,发播控制精度也提高了,有效地方便了用户定时和校频应用。

用户若想通过长波BPL信号获得精确的标准时间,就必需准确测定用户本地钟时刻(1PPS秒脉冲)相对于标准时刻(UTC(NTSC)时刻)的超前(或滞后)量,参见图1所示。

图1中其他量的意义分别是:是定时信号(即BPL信号)发射天线电流起点相对于UTC(NTSC)的滞后量,是定时信号传播时延,是长波定时接收系统时延,是周期修正项,即信号波形起点至定时标记点的时间间隔。

设是用户直接测出的时差,即由式(1)得由式(2)知,的精度与,,相关。

授时信息和动态

授时信息和动态

授时信息和动态
佚名
【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公报》
【年(卷),期】1990(000)010
【摘要】BPL长波授时台时刻调整1990年11月1日O<sup>μ</sup>UT,BPL 授时台进行了时频信号调整。

根据预告,时间信号推后了5μs。

调整后,BPL时间信号和UTC(CSao)之差在士1μs之内,载频和时间间隔的准确度优于士
5×10<sup>-13</sup> 罗兰-C西北太平洋链Y副台情况点滴据美国海军天文台公告,罗兰C西北太平洋链的Y台在今年下列期间停播或不能使用:
【总页数】1页(P12-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
【相关文献】
1.授时信息与动态 [J], ;
2.授时动态与信息 [J], ;
3.授时信息与动态 [J], ;
4.授时信息与动态 [J], ;
5.授时信息与动态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PL授时发播时频控制监测软件设计

BPL授时发播时频控制监测软件设计

BPL授时发播时频控制监测软件设计
王正明;漆溢;车爱霞
【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学报》
【年(卷),期】2010(033)001
【摘要】介绍了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的长波发播系统BPL全面升级改造工程而研制的BPL授时发播时频控制监测软件系统.整个软件系统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局域网的时间同步、时间信号比对、数据采集、数据传递等与整个时频系统的硬件控制有关的软件;第二部分包括系统中各种时间比对数据的定时处理与分析、设备超差报警判断、BPL工作钟时间T(PU)的监测和频率驾驭信息的产生、各种设备运行情况的曲线显示等软件.经过近一年的试运转和修改,该软件已正常使用,效果良好.
【总页数】6页(P5-10)
【作者】王正明;漆溢;车爱霞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71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27.1
【相关文献】
1.BPL授时发播系统天线物理特性的研究 [J], 刘建国;高万明;陈广林
2.BPM短波时码授时发播技术方案 [J], 蒙智谋
3.BPL长波授时系统定时控制方法 [J], 段建文;王玉林;车艾霞
4.BPL时码发播和自主授时方法 [J], 段建文;王玉林
5.BPM短波授时发播系统及其通道时延分析与测量 [J], 谢亮;芦旭;蒙智谋;段建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PL时号定时校准原理和方法

BPL时号定时校准原理和方法

BPL时号定时校准原理和方法
车爱霞
【期刊名称】《时间频率学报》
【年(卷),期】2011(034)001
【摘要】为保证BPL长波授时时号(以国家授时中心(NTSC)保持的UTC(NTSC)为基准)的准确度,必须对该时号进行定时校准(确定发射时号与发播工作钟同步时定时校准信号的相位).阐述了定时校准的原理和方法。

与传统罗兰-C系统校准方法不同,该方法选择发射天线电流取样信号基准过零点而非定时控制单元基本定时信号为定时校准点,消除了因锁相控制精度不足引起的误差,提高了时号精度。

该方法可以作为罗兰-C授时系统的通用校准方法。

【总页数】4页(P23-26)
【作者】车爱霞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西安 71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27.1
【相关文献】
1.气动院校准箱工作原理分析及TPS校准目标量的获得方法 [J], 徐铁军;郝卫东;李聪;曲芳亮
2.自动站实时数据定时备份软件原理及实现方法 [J], 王珏;何肖国;杜向波
3.BPL长波授时系统定时控制方法 [J], 段建文;王玉林;车艾霞
4.施耐德Twido PLC定时器应用原理与编程方法 [J], 李晟
5.遥控器等低功耗设备上的定时校准方法 [J], 伍衍亮;梁炯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2月第39卷第1期宇航计测技术Journal of Astronautic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Feb. ,2019Vol. 39,No. 1文章编号:l〇〇〇-7202(2019)01-0012-05D O I:10.12060/j. issn. 1000-7202.2019.01.03 BPL长波授时信号传输时延的时间变化分析李云1’2’3华宇1’2燕保荣W郭伟W(1.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陕西西安710600;2•中国科学院精密导航定位与定时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6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由于GNSS系统的脆弱性,Lomn-C/BPL系统作为GNSS系统的备份研究,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如 何获取高精度的传播时延一直是制约长波系统实现高精度授时的瓶颈。

本文从测量角度出发分析路径时延的空间 变化和时间变化,着重利用实际测量数据分析路径时延的时间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信号传播路径相似、且传播路径 上天气变化相似的条件下相距l〇〇k m内的用户其接收信号的传播时延时间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这为长波差分授时 奠定基础。

关键词BPL长波授时信号传输时延时间变化空间变化中图分类号:TN96 文件标识码:AAnalysis on Time Variation Analysis of BPL Long Wave TimeService Signal Transmission DelayU Yun1-2'3H U A Y u1'2Y A N Bao-rong1'2G U O Wei1’2(1. National Time Service Center Xi* an 710600,China;2. Key Lab of Precision Navigation and Timing Technology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X^an 710600,China;3.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fragility of the G N S S system, The Loran-C/BPL system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s the backup of the G N S S system. How to get the precise propagation delay is always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realization of high precision timing service in the long wav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propagation delay are analyzed and the temporal variation is analyzed in detail with the actual measurement data. 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received signal propagation delay temporal variations is basically the same,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the signal propagation path is similar and the weather condi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path is similar, hundreds of kilometers away from the users, which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BPL long wave differential timing.Key words BPL long wave timing signal Propagation delay Temporal changes Spatial variations收稿日期=2018-03-02,修回日期=2019-01-16作者简介:李云,(1980.01-),女,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精度地基授时技术。

第1期BPL长波授时信号传输时延的时间变化分析• 13 •1引言国外利用长波信号授时大约有70年的历史,2001年9月,美国政府鉴于G P S的脆弱性决定重新 启用罗兰系统将其作为G N S S系统的备份。

近年来 美国、俄罗斯、英国和韩国等国家都在完成eLomn 系统改造建设的基础上,开始罗兰差分站的研究和 设计,力图使无线电授时系统的授时精度和GNSS 系统相比拟。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建设B P L长波系统[1]。

为进一步提升长波授时系统的功能与性能,2008年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完成了长波授时系统的 现代化技术改造,用固态发射机取代电子管发射 机,对发播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并且 采用Eurofix技术增加了时码信息等数据,改造后长 波系统授时精度为〇.左右,其中长波信号传播时 延的确定仍然是长波系统授时技术发展的瓶颈[2]。

由于路径时延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大气折射率、大 地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同时实际的传输路径上这些因 素不是单一的数值,造成长波信号路径传输时延的计算和测量中的困难[3]。

有学者提出用模式计算和实 测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长波信号传播A S F修正问 题[4]。

近期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项目将对长波差分技 术展开深入的调研、分析研究和设计实现。

本文从路径时延测量的角度出发,分析路径时 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重点分析研究用户之间 相距100k m内的情况下,信号路径时延随时间的变 化规律。

这为长波差分授时的研究奠定基础。

2路径时延的测量2.1测量原理B P L长波信号传播时延,指的是定时标记点——信号载频第三周正向过零点——的传播时 间,这个时间具体定义为从发射天线上信号电流波 形出现第三个正向过零点瞬间算起,至接收磁天线 上产生这个第三个正向过零点瞬间为止所经历的 时间叫做定时标记点传播时间,简称信号传播时 延[5]。

信号路径时延r a4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UTC秒图1路径时延的测量原理Fig. 1 Measurement principle of propagation delay在点A放置一长波监测接收机接收长波信号 解调输出1P P S信号,通过和标准1PPS(N T S C)信号 进行比对得出两个1P P S的时延差I测试设备连 接图如图2所示,计算公式如式(1)、(2)N = T〇+ Tc+ T0A + 丁接(1)-30-1■接(2)式中:t。

—发播控制精度50ns;t帛—接收机的 时延;r。

—信号起点至信号的第三周正向过零点 的时间具体为30j j l S。

2.2测试误差分析2.2.1发播系统的发播控制误差发播控制精度具体指发播台(蒲城)天线出口• 14 •宇航计测技术2019 年1510100200300 400 500600700800采样点数图3 2018/07月的发播控制精度曲线图Fig. 3 Precision of broadcast control on Jul. 20182.2.2BPL 接收机的系统误差长波接收机的系统时延厂家已经进行精确标 定,长波接收机1的时延平均值为57 500ns,长波接 收机2的时延平均值为57 200ns。

2.2.3GPS 接收机的1PPS 误差外出测试时,因为测试点没有N T S C 的标准3传输时延的分析在路径时延的概念中,无论一次时延P F 还是二次时延S F 和附加二次时延A S F 都有明确的概念 不会将其混淆。

但是在实际测量中得到路径时延 的总和值,无法分辩出哪一部分是PF 、SF、A S F ,只 能把路径时延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3.1传输时延的时间变化r <Mte m p o r a l路径时延的时间变化是指对于一个固定点的用户,路径时延随时间的变化更确切的说是路径时 延随天气和季节的变化。

具体来说,天气和季节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折射率的变化导致一次时延的变 化;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引起的气温变化和降水引起 地面温湿度的变化导致地面大地电导率和介电常 数的变化,从而导致二次时延的变化,进而引发路 径时延的变化[7]。

假设用户A 路径时延表示为T 0A = T 0A + TOAtem p o ld(3)式中:m 4—路径时延的平均值;m 4f c m p O T ai——路径时延的随时间的变化量。

根据上面的分析m 4t (i m p (ma 中既包含P F 的波动 又包含了 S F 的波动。

如果B P L 授时信号传播到在1P P S 信号,我们选用G P S 接收机的1P P S 信号作为 标准1PPS。

外出之前将G P S 接收机输出的1PPS 信号与国家授时中心(N T S C )钟房的1P P S 脉冲信 号进行标定,这样将时延值溯源到N T S C 的标准 1PPS。

G P S 接收机输出的1P P S 的标定结果如图4 所示,G P S 接收机1的1P P S 信号与1PPS( N T S C )的 相位差127.7ns, G P S 接收机2的信号比1PPS (N T S C )的相位差 119_9nS 〇.16〇鄉140《120100I.200±撕1500 4 5采样点9:104g 〇10050^1234 567采样点图4 GPS 接收机1PPS 标定曲线图 Fig. 4 GPS receiver calibration9:104图2测试设备连接图Fig. 2 Test equipment connection diagram的信号和1PPS(N T S C )的相位差,由于B P L 发播天 线相位中心不确定,这里采用B P L 发播天线根部的 信号和标准时间1PPS( NT S C )之间的比对结果作为 发播控制精度[6]。

具体包括两部分:1)B P L 发播台 的钟和N T S C 时频基准实验室的钟的比对,这两组 钟通过G P S 共视法实现同步,同步误差在5n s 左 右;2)从B P L 发播天线的根部反馈信号和B P L 发播 台的钟进行比对的结果,每小时产生一个比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