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转换断层:是一种横切大洋中脊的断层,对大洋中脊的扩张起调节作用。

它不同于常见的平移断层。

转换断层的活动与大洋中脊的扩张同时进行,水平错动只发生在相邻两段洋中脊之间。

2、岩石圈:在固体地球上层,存在着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

下面是塑性的软流圈;上面的一层,包括地壳和被称为橄榄岩层的地幔最上部,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弹性,叫做岩石圈。

3、软流圈: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地震波速在此处显著降低,也称低速层,一般认为此层的岩石强度较小,塑性较强,有人认为软流圈内岩石存在部分熔融现象。

4、大洋中脊:即大洋的中央山脉,山脉中央为裂谷带,是大洋的扩张中心。

5、板块:地球岩石圈被洋中脊、岛弧海沟系、转换断层等三大构造活动带分割形成的大小不一的不边续的岩石圈块体。

6、板块俯冲:相邻的板块相向运动,一个板块潜没到另一个板块之下。

7、大陆地壳:亦称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分布在大陆和被海水覆盖的陆架和陆坡下面,是由上部硅铝层或花岗岩和下部硅镁层或玄武岩组成。

8、大洋地壳:即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

洋壳由上部枕状熔岩、变质枕状熔岩和岩墙群以及下部辉长岩和蛇纹岩化的超镁铁质岩组成,即由硅镁质成分组成。

9、被动边缘:即被动大陆边缘,双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没有海沟俯冲带,没有强烈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

它以生成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岩浆活动微弱和地层基本上未遭受变形而与活动大陆边缘形成鲜明对照。

10、主动边缘:即主动大陆边缘,又称活动大陆边缘或太平洋大陆边缘。

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的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这中大陆边缘有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11、弧后盆地:又称边缘海盆地,板块俯冲带的火山弧后方(陆侧)与大陆之间的深海盆地,一般是由弧后扩张形成的。

12、增生楔:又称增生柱、增生杂岩。

为俯冲的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时被上盘板块刮削下来的沉积盖层和洋壳碎片,连同原地深海沟沉积物堆积到海沟的向陆一侧而形成。

大地构造与成矿(被动大陆边缘)

大地构造与成矿(被动大陆边缘)

2.时空分布
• 赤道的南北30范围之内 • 干旱萨布哈类型的蒸发沉积物 • 沉积盆地边缘,岛弧周边或海盆地中的 高地
3.大小和品位
• • 矿区包括若干矿床,范围大 over hundreds of square kms. (Hint--fluid source was regional, not local.)
大陆架 酸岩

Epigenetic meteoric or connate
Carbonatehosted Ba and F
Pakistan (Jurassic); Burma (Ordovician)
Deposits related to basin of unknown origin Association Genesis Type of Examples deposit/ metals
元古代陆相沉积 物,不整合上伏 在下中古代变沉 岩之上 表生成岩-后生 热液-变质活化
Unconfor mity vein-type U
Quartzpebble conglomer ate U.Au
Athabasca basin, Canada; Alligator River, NT, Australia (L-early M Proterozoic)
• 第三阶段:随着沉积作用的进行,磷酸盐沉积 物在地下浅埋藏和深埋藏成岩环境中,发生压 溶与颗粒增生,新生出磷灰石晶体,使磷质又 发生一次迁移、富集。 • 第四阶段:即表生阶段。在大气成岩环境中潜 流带活动结果使非磷质成分发生溶蚀、淋滤, 同时又伴有次生含水磷酸盐矿物的新生,促使 磷质再一次富集。
• 对成矿的不同认识 有的认为磷质来自远洋海 底火山喷发;有的认为不存在洋流上翻现象。 • 主要控矿因素 • (1)陆表海中有障壁的半局限海盆 • (2)海盆中水动力活动的状态; • (3)具有潮下带一潮间带一潮上带一潮间带一潮 下带的沉积相带变化; • (4)沉积岩性以碳酸盐岩或碳酸盐岩一硅质岩组 合为主; • (5)中纬度地区冬季风暴和热带气旋作用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史学名词解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史学名词解释

地史学复习总结一名词解释1、鲍马序列鲍马序列是一种浊流沉积的典型层序,由自下向上变细的五个层段组成,最底部由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a段),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往上为b段,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段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段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最顶部E段,为块状泥岩。

2、沉积相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连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合。

3、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律,又称地层叠复律,于1669年由N.Steno提出,在未受强强裂构造变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叠复其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

4、复理石复理石又称复理石沉积,复理石建造,是指形成于大陆边缘(陆间区),大陆钭坡坡麓(深海、半深海),由浊积岩或等深积岩,深海,半深海泥岩,有规律的或韵律性的交互组成的巨厚地层。

5、板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是一种沉积岩的沉积构造,由直脊型波痕迁移形成的沉积岩内部层理构造,上,下层面在可观察的露头上基本上是等厚的,内部纹层与其相交切。

6、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是指携带着大量砂泥质碎屑的河流入海(或湖)在河—海(湖)水动力共同作用下,在河口区形成的尖顶指向陆地的三角形的沉积体,三角洲因此得名。

三角洲相因受河流、波浪、潮汐及岸流影响程度的差别,形态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自陆向海(湖)可分为三部分: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7、垂向加积作用垂向加积作用:在水流运动能量较低或静水条件下,主要是悬移物质从水体中垂直向下沉降,沉积学上把这这种沉积作用称为垂向加积。

8、笔石页岩相笔石页岩相以黑色页岩及硅质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等浮游生物化石,而不含或少见底栖生物化石。

代表水深、滞流的非补偿海环境。

9、标准化石标准化石是指那些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利用这些化石既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年代对比。

10、层理构造层理构造,沉积岩内部由于成分、颜色、粒度及排列方式的不同显示出纹层状的构造,根据形态和成因主要可分为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及平行层理。

地史名词解释

地史名词解释

1、鲍马序列:是一种浊流沉积的典型层序,由自下向上变细的五个层段组成,最底部由具递变层理的杂砂岩组成(a段),底面具有槽模,沟模等冲刷铸模,往上为b段,具有平行层理的砂岩;c段为具小波痕交错层理,变形层理的粉砂岩,d段为具有水平纹理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最顶部E段,为块状泥岩。

2、沉积相:是指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连系的沉积特征和生物特征的总合。

3、沉积组合:又称沉积建造,它反映的是沉积作用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

沉积组合是在一定的地史发展阶段(构造演化),其沉积过程能够反映主要构造环境的,在成因上相互关联的沉积相的共生综合体。

4、沉积环境:是指沉积作用场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河流环境、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宾海环境、浅海环境等,它们具有特定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作用过程,对沉积物产生特定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环境的沉积相。

5、沉积旋回:沉积作用常常具有旋回性的特征,在含煤沉积中尤为显著。

当地层中的沉积物自下而上出现由粗变细,又由细变粗的反映一次海进,接着又发生海退的完整过程时,把它称为一个沉积旋回。

划分沉积旋回以海进为起点,沉积旋回是沉积作用周期性或韵律性的反映,有不同级别之分,大的旋回可以包括数个小旋回。

6、南丹型:是华南泥盆系中、上统台内裂陷槽深水、滞流,贫氧沉积的代表,空间上呈北北东或北西向的带状分布,明显受同沉积断裂的控制,由黑色泥岩,泥灰岩、硅质岩组成,含菊石、竹节石及无眼三叶虫等化石。

7、地层层序律:又称地层叠复律,于1669年由N.Steno提出,在未受强强裂构造变动的情况下,先形成的地层在下,后形成的地层叠复其上,即上覆地层比下伏地层新。

复理石:又称复理石沉积,复理石建造,是指形成于大陆边缘(陆间区),大陆钭坡坡麓(深海、半深海),由浊积岩或等深积岩,深海,半深海泥岩,有规律的或韵律性的交互组成的巨厚地层。

8、象州型:是华南泥盆系一种近岸,富氧环境下的浅海台地沉积类型。

分布广泛,以广西中部象州,二塘、横县六景,郁江沿岸中泥盆统和湖南中部上泥盆统为代表。

第十章 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课件

第十章 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课件

3.边缘海盆地的形成机制

(1)主动扩张机制
• 边缘海盆的扩张是由上涌的地幔物质引起的, 强调地幔物质上涌的主动性,大致有热底辟 和次生对流两种模式。
①热底辟模式
• 大洋岩石圈不断向岛弧之下俯冲,在下潜板块与上 覆板块之间,因摩擦生热作用,温度升高,以致可 能克服粘滞阻力,导致一种高温低密度的异常地幔 物质体——地幔热底辟自俯冲板块上表面浮升。热 底辟的膨胀和浮升可以克服俯冲边界存在的正应力, 从而导致弧后区边缘海盆的扩张活动。
2.主动大陆边缘及构造地质特征
•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活动型大陆边缘是板块汇 聚、大洋板块向大陆边缘之下俯冲消减的地带, 以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强烈的造山运动为 主要特征。

基本特征:
大洋板块俯冲带及其伴生的地震震源面都是从 洋向陆倾斜,并逐渐加深,此即贝尼奥夫带;
活动型大陆边缘的构造带具有明显的单向特征,
(2)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及构造特征
• 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岛弧之下,也称岛弧亚型大 陆边缘。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由海沟、岛 弧和弧后盆地几个单元组成,常称为沟-弧- 盆体系;

• 从洋侧至陆侧,由下列地貌单元组成:外缘隆 起、海沟、非火山外弧、弧沟间隙(含弧前盆 地)、火山内弧、弧间盆地、弧后盆地(或边 缘海盆)等。
二、边缘海的地壳结构及成因模式 1.边缘海的基本特征
有较高的热流值,分布范围大致与海盆的深 水区相吻合; 海盆内浅源地震较少,一般为深源地震; 边缘海是一个主要沉积场所,第四纪以来的 松散沉积物厚度可达1000m; 一般边缘海盆具有对称的地磁异常条带。
2.边缘海的成因

• 边缘海盆地的洋壳性质、张性断裂结构、高 热流值、重力异常值等特征表明,大部分边 缘海盆是由扩张作用形成的。 • • Karig(1971)最早提出,边缘海盆地的张开 是岛弧裂离大陆、向洋侧运移,或岛弧本身 裂开的结果,边缘海盆地中可能存在生成新 洋壳的次级扩张中心。

(完整版)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图示

(完整版)主动大陆边缘与被动大陆边缘图示

主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与会聚型板块边界相关,是大洋板块向大陆俯冲消减的地带,代表威尔逊旋回的后期阶段。

火山弧、海沟和贝尼奥夫带(B式俯冲带)三者共生是基本特征。

一般将其划分为:岛弧型[沟-弧(岛弧)-盆型、西太平洋型]和陆缘弧型[沟-弧(火山山弧)型、安底斯型,东太平洋型]。

被动大陆边缘:属于稳定的大陆边缘,缺失海沟俯冲带。

可承受强烈的沉陷和张裂活动,接受巨量沉积物,是现代地槽区。

基底常见裂谷式沉积,有时有陆相红层、盐类和火山活动等沉积物,向上逐渐出现海相层,并形成海侵序列。

在大规模海相沉积之前,常由裂谷发育(胚胎期)逐步过渡到红海阶段(初始期)。

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唯一区别就是前者有俯冲带,后者无。

这两种边缘都是形容大陆与海的边界,被动大陆边缘后期发展就会形成主动大陆边缘,如现在大西洋和陆地相交就是被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则是主动大陆边缘。

俯冲带分两种B式俯冲和A式俯冲,前者指海沟,后者指陆陆碰撞。

大地构造学复习题1

大地构造学复习题1

大地构造名词解释:1、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

2、活动大陆边缘:指洋陆汇聚、大洋板块向毗邻大陆板块之下俯冲消减形成的强烈活动的大陆边缘。

3、被动大陆边缘: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

4、中央造山带:指横亘中国中部的东西向巨型造山带,将中国地质、资源和生态环境等分成南北两大不同区域,构成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的天然分界线。

5、地台:是指北美平原那样的稳定区,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以来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稳定地区。

6、克拉通:大陆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发生过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7、大陆增生:板块构造说认为在主动大陆边缘,由岩浆活动引起酸性物质的不断增加,以及地体或岛弧与大陆、大陆与大陆的碰撞拼合作用等导致的陆壳不断增长扩大的现象。

8、洋壳:由基性、超基性岩构成,位于大洋盆地下的地壳。

9、大陆壳:是地壳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及浅海大陆架区。

多为双层结构,即在玄武质层之上有很厚的沉积岩层和花岗质岩层,相当于硅镁层及其上的硅铝层两层。

10、角度不整合: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的接触关系。

11、大洋中的12、岛弧:大洋板块从海沟下潜到一定深度后因温度升高而局部熔融,熔融体上升到地表的产物。

13、陆缘弧:直接建造在大陆型地壳的火山弧。

14、中盆地:15、俯冲带: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的地带。

16、加里东运动:是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

17、稳定大陆边缘:长期处于稳定的大陆边缘;缺失海沟俯冲带;位于板块内部,被动地随板块运动;现代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微弱;18、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剧烈构造变动和其物质与结构的重新组建使地壳挤压收缩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

被动大陆边缘专论

被动大陆边缘专论

4
发育深海沟、海洋收缩 沉积物褶皱变形强烈 逆冲断裂发育
被动大陆边缘向主动大陆边缘的演化
1、初始期—断陷小; 2、青年期—断陷规模较大,沉积广、珊瑚礁、藻礁; 3、壮年期—断陷消失,厚度巨大的沉积体,具补偿性前积,底辟、逆牵引 构造普遍发育; 4、老年期—褶皱造山- - - - 形成与挤压作用有关的盆地。
实 例
密执安盆地、伊利诺斯盆地 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 东非大裂谷、莱茵地堑、汾渭地堑 红海 亚丁湾 尼日尔三角洲 大西洋两岸 大西洋 太平洋西岸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巽他弧前盆地、大谷地盆地 孟加拉湾海底扇、黑海 波斯湾盆地、喜玛拉雅南麓 阿尔伯达盆地、台湾海峡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潘农盆地 青藏高原近南北向张裂系、银川地堑系 里奇盆地、落杉机盆地、伊通盆地、莺歌海盆地 阿尔金断裂带盆地 滇黔贵地区部分盆地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 伊通盆地
• 在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 渡,是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
被动大陆边缘地貌形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陆隆。
大陆架:海洋平原水下延续部分,水深在200米范围内的海洋平缓倾斜 的水下平原。 大陆坡:大陆架边缘倾角较陡的斜坡(一般2-6度),水深200-3000米。
实 例
密执安盆地、伊利诺斯盆地 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 东非大裂谷、莱茵地堑、汾渭地堑 红海 亚丁湾 尼日尔三角洲 大西洋两岸 大西洋 太平洋西岸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太平洋西岸岛弧地区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环太平洋地区、印度洋东侧 巽他弧前盆地、大谷地盆地 孟加拉湾海底扇、黑海 波斯湾盆地、喜玛拉雅南麓 阿尔伯达盆地、台湾海峡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潘农盆地 青藏高原近南北向张裂系、银川地堑系 里奇盆地、落杉机盆地、伊通盆地、莺歌海盆地 阿尔金断裂带盆地 滇黔贵地区部分盆地 中国中西部诸多盆地 塔里木盆地、渤海湾盆地 伊通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年轻的大洋扩张中心的形成,如20Myr的红海-亚丁湾,然后成熟( > 40 Myr )的大洋盆地,伴随着相邻的伸展大陆岩石圈上的被动边缘的发展。

充分发育的被动大陆边缘,如与大西洋接壤的被动大陆边缘,以伸展断裂、大规模重力构造(滑塌、滑塌席)和盐构造为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包括延伸至50–150 km区域的强烈减薄大陆地壳,异常情况下延伸至400–500 km,由薄或厚的沉积物棱柱体覆盖。

一般来说,它们在地震活动中是不活跃的,在成熟的例子中,热流是正常的。

被动大陆边缘(也称为大西洋型边缘)的特征是海相沉积物向海增厚的棱柱体覆盖同裂谷沉积层序的断裂基底,通常为大陆成因。

裂谷后向海增厚的沉积物棱柱体主要由浅海沉积物组成。

地震反射剖面显示,一些被动边缘被连接的铲状伸展断层系统所覆盖,这些断层系统合并成低角度的单一断层。

相反,后裂谷或漂移阶段通常由重力控制变形(盐构造、泥底辟、滑塌、滑坡、软沉积物中的铲状生长断层)控制。

被动边缘覆盖在早期裂谷系统之上,这些裂谷系统通常与海洋边缘呈次平行,或与海洋边缘呈高角度(如尼日利亚贝努埃海槽等三联点的断裂臂),或沿着转换断层带(如大浅滩和几内亚湾)。

沉积的早期同裂谷相通常通过不整合面与后期漂移相分离。

一些被动边缘在裂谷作用结束时表现出相当大的陆上地形起伏(导致主要不整合面),如大西洋东北部的RockallBank,而在另一些被动边缘,裂谷作用结束时,沉积物表面处于深水中,如比斯开湾和伊比利亚的Galicia边缘。

由于被动大陆边缘代表了大陆岩石圈的裂谷边缘,现在被一个大洋盆地所分隔,因此有可能在大洋的两侧识别出原始的匹配边缘。

这些被称为共轭边界。

它们在北大西洋的两侧特别发育。

共轭边缘的比较提供了关于海盆开发前伸展几何形状的信息。

例如,深层地震反射剖面显示,一些被动边缘的共轭对是对称的,具有向海倾斜的旋转断块,而其他深层剖面则表明存在平坦或向陆倾斜的滑脱或剪切带,产生明显不对称的模式。

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特征
材料
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特征是指在广义的构造地理学上,地形由被动向构造形成的区域,这一区域通常由陆地形成,也称作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特征是有一定的明显的标志,称为识别特征,以便清楚地定义活动大陆边缘。

大部分时候,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特征包括:断层变形和特殊地貌,不仅包括断层系统,主要是受断层活动影响可见的地貌特征;内植被变化,如海岸或海岸带的植被结构显著的变化;海岸地貌特征,如沿岸海滩状变化,上升相,山脚等;沿海甚至远洋地壳内部有扰动,以及特殊岩石类型,以及陆地变化。

被动大陆边缘有着多重、复杂的物理机制,对这些机制的理解,需要从古地质、地震学、重力测量和物理地质学方面进行系统整合,得出识别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特征不仅能够给出被动大陆边缘的范围和位置,而且还能理解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制约,为构造发育提供参考,也为更大规模的构造分析和构造史提供依据。

因此,被动大陆边缘的识别特征,对完整理解和熟悉构造及其物理机制,变得更加重要了。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模型与油气地质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模型与油气地质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模型与油气地质特征1.被动大陆边缘特征及分类1.1 特征被动大陆边缘,又称大西洋型大陆,没有海沟俯冲带,无强烈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

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有非洲边缘,澳大利亚西部和印度半岛南部边缘等,北美东侧的大西洋沿岸是现代正在发育的被动大陆边缘(如图1)。

图1 被动大陆边缘世界分布图,据Allen,2013被动大陆边缘属于拉伸型大陆边缘,同裂谷期位于板块内部,后裂谷期随着裂开的板块而移动。

来自上地幔的熔岩沿裂隙上升,铺满新出现的海底,最终建造起正常厚度的大洋壳。

减薄了的地壳通过产状正断作用在地表形成复杂的地堑系。

裂谷形成初期:地震反射剖面显示了一些被动边界,这些边界被连接在一起的犁形张性断层系统所覆盖,这些系统融合成低角度的单一断层。

裂谷后期:(或漂移阶段)主要受重力控制的变形(盐构造,泥质底辟,坍塌,滑动,软沉积物中的生长差异)。

图2 被动边缘构造图,图据Allen,2013图3 分离水平的盐底劈,图据Allen,2013图2图3显示了被动大陆边缘的典型构造,从后部的滑脱,到中部的底劈,再到前部的挤压,可以看出不同部位的地质营力是不同的,但整体属于扩张。

早期的沉积阶段沉积通常与不整合之后的漂移阶段相分离。

由于被动边界代表一块大陆岩石圈的破裂边缘,现在被海盆隔开,因此可以确定海洋两侧的原始匹配边界。

这些被称为共轭边界。

它们在北大西洋两岸特别发育良好。

深地震反射剖面显示一些被动边缘的共轭对是对称的,产生明显的不对称模式,如图4。

图4对称型共轭边界、非对称型共轭边缘,据Allen,20131.2.分类1.2.1.分类依据①火山产物丰度;①沉积物的厚度,从沉积物的富营养到沉积物的匮乏程度;①在裂谷后阶段是否存在重力驱动和盐构造;①张裂期岩石圈各层流变结构的差异。

1.2.2.分类结果①贫岩浆型边缘/富岩浆型边缘图5 全球范围内贫/富岩浆型被动大陆边缘,据Allen,2013红色区域为富岩浆型边缘,蓝色区域为贫岩浆型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的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的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的特征及其构造背景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Atlantic type continental margin)。

即通常所说的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

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

它没有海沟俯冲带,早期裂开阶段位于板块内部,随后被动地随着裂开的板块而移动,故无强烈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它以生成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岩浆活动微弱和地层基本上未遭变形而与活动大陆边缘形成鲜明对照。

被动大陆边缘由宽阔的大陆架、较缓的大陆坡以及缓坦的大陆陆基组成。

通常年轻的稳定大陆边缘陆架较窄;发育成熟的稳定大陆边缘具有广阔的陆架区。

陆架下界(陆架坡折)的平均深度约130米。

陆坡的坡度相对陆架显著增加,世界大陆坡的平均坡度为4°17′,比陆架的坡度大20倍左右。

陆坡地形十分崎岖,常被海底峡谷切割。

陆基是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的过渡区,坡度十分平缓,由巨厚的浊流、等深流和滑塌沉积物组成,可形成许多海底复合扇。

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的大陆边缘。

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有非洲边缘(北部除外)、澳大利亚西部和印度半岛的南部边缘等。

北美东侧的大西洋沿岸是现代正在发育的被动大陆边缘,它开始形成于美洲与非洲分开后的晚三叠世。

空间上呈一系列与大陆边缘相平行的长条形盆地,由两部分地层组成:下部地堑型盆地充填了晚三叠世陆相粗碎屑堆积和火山岩,分布于靠内陆一侧;上部为拗陷成因的厚7~12千米、大致呈水平产状的侏罗纪到新近纪的海相沉积。

它们形成向海加厚的楔体叠置在下伏厚度减薄的过渡型地壳之上。

被动陆缘的生成源于岩石圈拉伸所导致的上地幔物质上涌,减薄了的地壳通过铲状正断作用在地表形成复杂的地堑系;来自上地幔的熔岩沿裂隙上升,铺满新出现的海底,最终建造起正常厚度的大洋壳。

39.两种大陆边缘

39.两种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大洋的过渡地带。

大陆边缘有两种形态。

一类为稳定大陆边缘(stable xontinaental margin),另一类为活动大陆边缘(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1.稳定性大陆边缘稳定大陆边缘又称为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其特点是大陆与大洋呈连续过度关系,没有海沟,缺少地震和岩浆活动。

一般由以下单元组成(图9-24)。

(1)陆架(continental shelf)也叫大陆棚。

是从大陆向外倾斜的平缓平台,海底坡度平均约0.1°。

其最大宽度可达1300km,平均宽75km,最大水深200~500m。

(2)陆坡(continental slope)也叫大陆斜坡。

大陆架向外海延续的部分。

其海底倾斜度3°~6°,平均为4°17′。

它是海底地形的显著转折带。

大炉坡的宽度为数十到数百千米不等,大陆坡的基部水深为1400~3200m。

(3)陆隆(continental rise)也叫大陆麓、大陆裙、大陆基、大陆阶等。

位于大陆坡脚一下,向大洋一侧过渡为深海平原。

坡地较大陆坡和缓,一般小于1/400。

宽度从数百到近千千米不等,最大宽度达1000km。

是沉积物堆积较厚的地区。

由于坡度很小,与深海洋盆不易区别,一些学者将其置于大洋盆地单元。

陆架、陆坡与陆隆因此环绕着大陆,组成广阔的稳定大陆边缘,是构造上极其稳定的地区。

当今的大西洋东西两侧与大陆的连接带就是典型的稳定性大陆边缘。

它是从大陆岩石圈用过裂解扩张、伸展变薄演变而来的,故其地壳厚度较陆壳为小,较洋壳大。

(4)大洋盆地(oceanic basin)位于陆隆之外,大洋盆地中的平坦地区称为深海平原(deep-sea plain)。

其地形坡度<1/1000,是固体地球表面最平坦的地区,也是海水最深的地区,一般水深为4600~5500m。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盆地·构造文章编号:1672-9854(2009)-03-0046-07西非被动大陆边缘含油气盐盆地构造背景及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刘祚冬,李江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摘西非被动边缘含油气盐盆地包括西非安哥拉—喀麦隆段的加蓬盆地下刚果盆地盆地等认为这些盐盆地从构造相、油气分布上都具有垂向上的分段性。

盆地演化受控于石炭纪末泛大陆裂解及随后南大西洋的张开。

盆地演化划分为前裂谷段(前)、裂谷阶段(后裂谷段(K2由于—K1热点活动以及热带干旱气候的相互作用,渡发育厚层阿普特阶盐层,将Tr i s盆地分盐上、盐下两套油气系统,控制了油气纵向上的分布。

盐盆地以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特富湖相型烃岩、森诺曼—赛诺统缺氧环境下形的型海相烃源岩为主要源大型深水浊积扇体为储层,油气通过同生断层及盐窗等疏导通道运聚至构造圈闭层顺层滑脱引起的拱张圈闭以及一些岩性圈闭中,这些有利的成藏条件相匹配形成了巨大规模油田关键词西非;被动大边缘盐盆;盆地化;气地特征图分号:TE111.2献标识祚冬年生。

现为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在读士生。

主要从事全球油气勘探研究。

通讯北京大学颐和园路5 号西非被动大陆边缘油气盆地以喀麦隆火山带和鲸鱼海岭为界,划分赤道部分(主要是尼日利亚三角洲盆地)、安哥拉—喀麦隆盐盆地以及鲸鱼海岭南部(纳米比亚盆地)。

除了北部的尼日利亚三角洲盆地,西非被动边缘盐盆地也是近几年勘探的热点地区,近20 年来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1990—2008 年,全球新发现井的油气总探明储量为 5 553.06×108 bl 油当量[1],其中石油(包括凝析油)的总探明储量为2491.28×108 bl 油当量,天然气储量为1837.06 ×1012 f t3。

安哥拉—喀麦隆盐盆地占 3.6%,为202.37×108 bl 油当量,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下刚果盆地①-③。

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

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与沉积特征大陆边缘作为地球上沉积物堆积的主要区域,其沉积层保存着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岩石圈变形、大洋环流、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生产力和沉积物补给等重要信息。

被动大陆边缘是板块运动旋回中拉张阶段形成的,主要分为三类:非火山型(或沉积型)、火山型和张裂-转换型(或剪切型)。

不同类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机制不同。

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源于主动裂谷,非火山型由于源于被动裂谷模型,剪切型形成演化機制有三个阶段。

被动大陆边缘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麓组成,其沉积特征也存在差异。

陆架上接受陆源沉积(三角洲)或碳酸盐沉积,陆坡上接受浊流沉积和滑塌沉积,陆麓接受浊流、滑塌以及等深流沉积。

标签: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机理沉积特征0前言被动大陆边缘(即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张裂边缘)是在大陆张裂、破裂以及洋中脊形成的背景下发育起来的,其拉张作用被认为代表了从大陆张裂到海底扩张作用的中间阶段,包含着大陆张裂继之洋壳形成(海底扩张)的重要信息。

目前全球被动大陆边缘总长度大约105000km,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周边,包括北冰洋、挪威海、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的边缘,此外还包括印度洋(除巽他弧外)、围绕南极的大洋(除斯科舍弧外)以及太平洋的一部分边缘盆地。

最新形成的被动大陆边缘是红海,大约形成于5Ma,形成时间最老的被动大陆边缘是非洲东部海岸的莫桑比克部分约180Ma,现代被动大陆边缘平均年龄在104Ma。

被动大陆边缘位于板块内部,被动地随着板块移动,缺乏海沟俯冲带,故无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和造山运动,但是曾遭受显著的沉陷和张裂活动,发育有巨厚的沉积物。

它基本上是由水深不断增加的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或称大陆裾)组成。

被动大陆边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或沉积型)、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和张裂—转换型边缘(或剪切型)。

1形成机理1.1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一般比较狭窄,地壳拉伸变薄所起的作用有限,岩浆活动占据主导地位,在大陆地壳与正常洋壳之间有巨厚的向海倾斜的火成岩地壳。

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名词解释

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名词解释

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名词解释摘要: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是地质学中常用的术语,用于描述地球上不同类型的板块边界。

主动大陆边缘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壳的活动,如地震和火山喷发。

被动大陆边缘则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滑动,没有明显的地壳活动。

本文将对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进行详细解释,并探讨它们在地质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正文:主动大陆边缘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壳的活动。

这种相互作用通常包括板块的碰撞、俯冲和剪切等。

在主动大陆边缘上,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会导致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洲板块的边界,这里发生了许多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主动大陆边缘的地壳活动使得这些地区成为地质学家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的重要场所。

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大陆边缘,它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滑动,没有明显的地壳活动。

在被动大陆边缘上,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通常是平行的,没有碰撞或俯冲。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北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即圣安德烈亚斯断裂带。

这个断裂带是一个被动大陆边缘,沿着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岸线延伸,没有明显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被动大陆边缘的特点使得这些地区成为地质学家研究板块滑动和地壳变形的重要地点。

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们提供了研究板块运动和地壳活动的自然实验场所。

通过观察和记录主动大陆边缘上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地质学家可以了解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地壳的变形过程。

而被动大陆边缘则提供了研究板块滑动和地壳变形的理想地点,因为在这些地区,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干扰。

其次,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

通过分析主动大陆边缘上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地质学家可以推断板块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从而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演化。

被动大陆边缘的研究则有助于我们了解板块滑动和地壳变形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以及这些过程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的演化。

被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其他名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Atlantic-type continental margin)定义:拉张裂离作用显著,断陷盆地发育,缺乏海沟俯冲带,无强烈的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的大陆边缘。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海洋边缘的浅海区域,是被海水淹没的大陆,称作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占海洋总面积的15.3%,其主体是大陆架,其次为大陆坡和大陆基。

根据大陆边缘的结构和地质构造特征,可以进一步分为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两种类型。

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Atlantic type continental margin)。

即通常所说的稳定大陆边缘,构造上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大陆边缘。

其地壳是洋壳到陆壳的过渡,大陆和海洋位于同一刚性岩石圈板块内的过渡带。

它没有海沟俯冲带,早期裂开阶段位于板块内部,随后被动地随着裂开的板块而移动,故无强烈地震、火山和造山运动;它以生成巨厚的浅海相沉积、岩浆活动微弱和地层基本上未遭变形而与活动大陆边缘形成鲜明对照。

被动大陆边缘由宽阔的大陆架、较缓的大陆坡以及缓坦的大陆陆基组成。

通常年轻的稳定大陆边缘陆架较窄;发育成熟的稳定大陆边缘具有广阔的陆架区。

陆架下界(陆架坡折)的平均深度约130米。

陆坡的坡度相对陆架显著增加,世界大陆坡的平均坡度为4°17′,比陆架的坡度大20倍左右。

陆坡地形十分崎岖,常被海底峡谷切割。

陆基是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的过渡区,坡度十分平缓,由巨厚的浊流、等深流和滑塌沉积物组成,可形成许多海底复合扇。

是伸展作用体制下大陆岩石圈减薄和大幅度沉陷形成的活动微弱的大陆边缘。

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有非洲边缘(北部除外)、澳大利亚西部和印度半岛的南部边缘等。

北美东侧的大西洋沿岸是现代正在发育的被动大陆边缘,它开始形成于美洲与非洲分开后的晚三叠世。

大陆边缘构造(3)

大陆边缘构造(3)

大陆边缘构造(3)大陆边缘构造(3)胡经国(yuanzi16)二、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从陆壳过渡到洋壳,并不是板块构造的边界,如大西洋的大陆边缘。

㈠、概述大西洋、印度洋的大部分和南极洲大陆的大陆边缘:①、没有地震、火山的发生和俯冲作用;②、不存在沟-弧-盆系或沟-弧山链系等俯冲类型的构造单元;③、陆壳和洋壳在组分和厚度等方面均呈现过渡性变化;④、组成同一板块并能够传递应力。

这种大陆边缘称为被动大陆边缘(不活动被动大陆边缘、无震陆缘)。

被动大陆边缘常以大西洋两侧的陆缘为典型代表,称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由开阔平缓的大陆架、陆坡和部分深海盆地组成。

其陆坡平均坡度为3~4.2°,常呈凹形,向下坡度逐渐变缓;携带有大量的陆源碎屑沉积物,以浊流和海底扇形式沉积于坡麓地带,是油气富集地区。

㈡、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1、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阶段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⑴、大陆拉伸地壳被拉伸,产生铲状正断层,形成地堑-地垒组合构造。

⑵、大陆裂离当大陆开始裂离时,大陆侧残留有原始裂谷的痕迹,并且发育成大陆架,有利于形成石油、天然气和盐类矿产。

⑶、形成窄大洋当大陆边缘远离洋中脊逐渐冷却下沉时,原大陆裂谷阶段具有的构造-地貌特征便开始消失。

大陆架外缘因继续拉张而塌陷,陆坡后退。

⑷、形成开阔大洋大洋广泛扩张。

海进和海退受大洋扩张速度、地壳升降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被动(张裂)大陆边缘研究的若干进展⑴、被动大陆边缘的基本特点被动大陆边缘远离板块边界。

被动大陆边缘的两种类型:没有大量火成作用的边缘;在形成中火成作用起主要作用的边缘。

非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火山型被动大陆边缘。

不同地幔温度下,岩石圈响应范围大,边缘结构可处于非火山型和火山型之间的任一(Mutter,1993)。

火山型边缘:东格陵兰、挪威岸外、西北大不列颠岸外;与大规模火山物质喷发有关。

非火山型边缘:Biscay湾、西伊比利亚。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

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地球大陆边缘构造与板块俯冲带(1)胡经国第一节活动大陆边缘一、大陆边缘概述㈠、大陆边缘的大地构造特征根据所属构造环境,大陆地壳可以分为两部分:①、大陆边缘地壳;②、大陆内部地壳。

大陆边缘处于陆壳与洋壳的过渡地带,大陆边缘地壳属于过渡性地壳。

大陆边缘是陆源成因和海洋成因沉积物的交汇处。

陆壳的垂直运动和洋壳的水平运动在大陆边缘同时发生。

这里成为内外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的集中地带。

㈡、大陆边缘按构造活动性分类按构造活动性,大陆边缘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活动(俯冲)大陆边缘和被动(张裂)大陆边缘。

1、活动大陆边缘的结构划分活动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汇聚型大陆边缘)分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火山(岛)弧体系以及海沟-岛弧向陆侧的边缘海盆(大陆隆不发育)。

2、被动大陆边缘的结构划分被动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离散型大陆边缘、拖曳型大陆边缘)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二、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基本特征活动大陆边缘代表汇聚型板块边界。

它又分为环太平洋型和喜马拉雅型两种类型。

其中,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具有以下3个基本特征:1、洋侧存在深度达6000米以上的深海沟;洋壳沿着海沟-俯冲带消减,而陆壳则增生加厚。

2、陆侧有强烈的火山活动;紧靠大陆一侧,向深部下插的洋壳板块受热熔融,产生岩浆,导致安山岩质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岛)弧。

3、深部经常有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上的深源地震发生;海沟底部大洋板块沿震源分布面即贝尼奥夫带下插(向下俯冲),因而地震都沿贝尼奥夫带发生。

三、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分类㈠、按有无边缘海盆地分类按弧后盆地是否进一步拉张破裂并发育成为具有洋壳特征的边缘海盆地,环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可分为以下两种型式:1、发育有边缘海盆地的型式该型式即是发育有边缘海盆地的、组成西太平洋型沟-弧-盆的型式。

2、没有发育边缘海盆地的型式该型式即是没有发育边缘海盆地的、组成东太平洋型沟-弧山链的型式,又叫做安第斯型沟-弧系活动大陆边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
2009-03-06 18:42
大陆边缘是指大陆与大洋盆地的边界地。

包括大陆架﹑大陆坡﹑陆隆以及海沟等海底地貌-构造单元﹐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延伸千余至万余公里﹐宽几十至几百公里。

它现代分布于各大洋周围﹐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分布在古大陆与已经消失的古大洋之间的边界地带。

大陆边缘可分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由于大洋岩石圈的扩张而造成的由拉伸断裂所控制的宽阔的大陆边缘,又称稳定大陆边缘。

其邻接的大陆和洋盆属同一板块,由大陆架﹑大陆坡和陆隆所构成。

无海沟发育。

它在大西洋周围最先被详细研究,故又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地貌上它以具有较宽的大陆架为特征﹐大陆架宽30~300公里﹐与大陆坡之间坡度转折点在极区深达600米,在赤道不超过100米﹐大陆坡坡度为0.2°~0.04°,其下为坡度略小于0.01°的宽80~500公里的陆隆。

大陆架实际上是非常厚的巨大沉积体的表面,它们形成于稳定持续的沉降构造环境中,而且极少经受变形。

大陆坡的坡脚沉积层厚达5公里,这是由于大陆坡的基底沉降,沉积物填入所形成的。

大陆坡上分布有很多海底峡谷,它们把大陆坡的沉积物输至陆隆和深海盆地。

陆隆主要由浊流和等深流的沉积楔所构成。

被动型大陆边缘是最初大陆裂谷的所在地,因此有一系列阶梯状正断层和地堑地垒等伸展构造发育在沉积物和基底中。

这种大陆边缘常常切断邻近的大陆上的较老的构造。

主要分布在大西洋西侧﹑印度洋西北侧﹑澳大利亚周围﹑南极洲周围,白令海阿拉斯加大陆边缘﹑鄂霍茨克海的西伯利亚大陆边缘﹑日本海的西伯利亚和朝鲜大陆边缘﹑东海和南海的中国大陆边缘。

[编辑本段]
【活动大陆边缘】
也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汇聚大陆边缘等。

其陆架狭窄,陆坡较陡,陆隆被深邃的海沟所取代。

地形复杂,高差悬殊。

与被动大陆边缘位于漂移着的大陆的后缘相反,活动大陆边缘是漂移大陆的前缘,属于板块俯冲边界,地震、火山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强烈。

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周缘、印度洋东北缘等地。

它在太平洋周围表现最为显着,故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大陆架比较狭窄,一般宽仅几十公里。

海沟的两坡很陡,坡度达5°~10°,其中堆积着浊积物﹑硅质沉积﹑火山碎屑和滑塌堆积。

由于大洋板块在海底处的俯冲作用,海沟及其附近的沉积物受到“铲刮”,而强烈变形,形成叠瓦状逆掩断层和混杂堆积。

海沟和与其伴生的岛弧或
山弧所构成的沟弧系也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产物。

主动型大陆边缘集中了地球的最主要的地震活动,地震震源带勾画出了板块俯冲的三维空间产状(见贝尼奥夫带)。

活动大陆边缘与相邻陆地上的构造带相平行,可进一步分为:①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由海沟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构成;②岛弧型大陆边缘,由海沟与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陆坡构成;③科迪勒拉型大陆边缘,后期具有平行海岸的转换断层。

俯冲作用既形成海沟,也形成与海沟共轭的火山弧(如包括与火山岩同源的侵入岩,也叫岩浆弧),统称弧沟系。

火山弧可以是岛弧,有边缘海与大陆隔开,构成海沟-岛弧-弧后盆地;也可以是陆弧(陆缘弧),呈陆缘山系形式,缺失边缘海,也称安第斯型大陆边缘。

边缘海弧后盆地为大洋中脊以外次一级的洋壳生长和扩张带,弧后盆地陆侧可视为次一级的被动大陆边缘,如南海、日本海靠大陆一侧。

因此,活动大陆边缘不仅有挤压构造,也包含引张构造和被动大陆边缘的要素。

活动大陆边缘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最活跃的地带,有最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区域变质作用,也是地球上地形高差最大的地带,热流值变化最急剧的地带,和最显著的负重力异常带。

通常认为,板块俯冲作用是造成这些特征和导致海沟、山系、弧后盆地发育的统一的深部根源(图2)。

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活动大陆边缘和俯冲带形式繁多,十分复杂。

俯冲带有陡有缓,深浅不一;俯冲速度有快有慢;大洋板块可以俯冲于大陆地壳之下,也可以俯冲于过渡型地壳之下;上覆板块前缘有的因大洋沉积物的刮削添加而增生,有的则遭受俯冲作用的磨蚀而破坏;在那里,有的表现为挤压抬升,有的表现为引张陷落。

日本的上田诚也将俯冲方式划分为智利型(高应力型)和马里亚纳型(低应力型)。

前者俯冲带平缓,上覆板块与俯冲板块之间耦合紧密,大地震常见,弧后区以挤压应力占优势;后者俯冲带陡倾,板块之间耦合不紧,大地震少见,有活跃的弧后扩张作用。

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增生型和非增生型,压性和张性汇聚边缘的概念。

这些类型的划分,反映了人们已经认识到俯冲带具有多种结构和形成机制。

但对于这种复杂性的本质、弧后扩张的机理以及岩浆活动的起源等问题,仍在继续探讨中。

【转换型大陆边缘】
有的学者还划分出转换型(或剪切型)大陆边缘,其形成与沿转换断层的走向滑动有关。

这种边缘可以是被动的,其陆架狭窄,如几内亚湾北缘;也可以是活动的,以浅源地震为标志,常构成海脊与盆地间列的大陆边缘地,如加利福尼亚沿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