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情绪,了解乱发脾气的不好。
2. 培养幼儿情绪管理的能力,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
3. 培养幼儿与人相处的良好态度,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情绪,了解乱发脾气的不好。
2. 引导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情绪管理,不乱发脾气。
2. 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与人和谐相处。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情绪卡片、心情日记本、绘画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与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经历,引导幼儿认识情绪。
2. 基本概念:介绍乱发脾气的不好,让幼儿了解乱发脾气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
3.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情绪的角色,体验不同情绪的感受。
4. 情绪管理方法:引导幼儿学会用深呼吸、画画等方式调节情绪,不乱发脾气。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学会关爱他人。
6. 实践环节:让幼儿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情绪问题。
7. 总结与反思: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到不乱发脾气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用学到的方法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在心情日记本上记录。
9.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心情日记本的记录以及家长反馈,评价幼儿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进步。
10. 教学延伸: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情绪管理学习,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六、教学内容:1. 复习情绪管理的基本概念,加深幼儿对乱发脾气的不好理解。
2. 通过故事讲解,让幼儿了解到每个人都有情绪,乱发脾气不能解决问题。
3. 引导幼儿学习情绪转换的方法,如寻求帮助、进行身体运动等。
七、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引导幼儿理解和吸收情绪管理的方法。
2. 游戏法:设计相关的情绪管理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实践。
3. 讨论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情绪管理经验。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脾气,以及如何正确表达情绪。
2.培养学生控制情绪,不乱发脾气的能力。
3.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一、导入:1.老师简单介绍教案的主题,并与学生讨论他们对“脾气”的理解。
2.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漫画展示一个小朋友因为发脾气而产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法。
二、讲解:1.学生们合作排队进入教室。
老师及时表扬行为规范的学生,并与学生讨论规则和纪律的重要性。
2.通过图片或口头讲解,介绍一些常见的乱发脾气行为,并与学生一起探索发脾气的原因以及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
三、讨论:1.学生小组合作,分小组讨论他们曾经或者目前发脾气的经历,以及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
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听取他人观点,并互相交流经验和感受。
四、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发脾气的小朋友”和一个“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小朋友”。
2.要求“发脾气的小朋友”表演一段因为发脾气而引起的争吵场景,而“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小朋友”需要用适当的语言和方式来安抚和引导“发脾气的小朋友”。
五、总结:1.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表演并讨论他们觉得怎样的方式对于解决问题和调节脾气更有效。
2.总结讨论中的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不乱发脾气的重要性,以及正确表达情绪的方式。
教学延伸:1.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可以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控制情绪,不乱发脾气,并对表现出行为规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2.通过故事、绘本或者视频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情绪管理和表达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教案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同时,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参与,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问题,以促进互动和学习。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乱发脾气》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乱发脾气》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不乱发脾气【教案目标】1.能够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并识别并掌控本身的情绪。
2.能够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本身,而不是乱发脾气。
3.能够理解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避开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不理智的做决议。
【教学重点】1.情绪的基本表达方式和情绪管理。
2.正确表达与掌控情绪的方法。
3.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养成。
【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并且能够掌控本身的情绪。
2.如何推动幼儿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表达本身,而不是乱发脾气。
3.如何让幼儿理解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的紧要性,避开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不理智的做决议。
【教学准备】1.相关绘本或教学卡片。
2.玩具或贴纸等嘉奖物品。
3.不同颜色的气球或灯泡模型等模拟情境。
【教学整体思路】本教案旨在通过与广阔同学进行交互和思考,了解和掌控本身的情绪。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将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不同的思考习惯共享,并通过叙事性以及想象引起幼儿猛烈的情感体验。
在不同思考习惯中,我们还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故事、绘本、图形等形式,通过幼儿的多种感官接受和反馈,引导幼儿积极表达和更改情绪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在本节课开课讲话中,引导同学回想并共享他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发生情绪爆发的经过,并与他们共享本身的感受和理解。
然后,提出让我们一起思考如何掌控我们的情绪,成为更好的本身。
2.表达情绪(20分钟)通过对于幼儿的情绪理解的初步介绍,引导孩子们能用可想象和切合实际的语言表达本身的情绪,并与小组合作制作情绪卡片。
3.不乱发脾气(30分钟)通过共享与讨论有效的情绪抑制技巧,幼儿能学会积极的处理本身的情绪,成为更好的本身。
4.不同角度考虑问题(30分钟)制造不同的情况,以不同的角度考虑每位纪录片主人公不同的决策,让同学们从新的角度看待本身,扩大视野,不断进展制造力和逻辑思维本领。
5.总结和策略共享(10分钟)总结课程的重点和角度,并请教同学即将实践和探究的有效策略和技巧。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乱发脾气的不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3. 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到乱发脾气的不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难点:培养幼儿与人友好相处,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兔子发脾气》2. 情绪卡片(喜、怒、哀、乐)3. 贴纸4. 画纸、彩笔四、教学过程:1. 主题活动导入:教师出示情绪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情绪。
2. 故事分享:播放故事课件《小兔子发脾气》,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1. 故事中,小兔子为什么发脾气?2. 小兔子乱发脾气后,发生了什么事情?3. 小兔子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3. 分组讨论:1. 乱发脾气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2. 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3. 遇到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4. 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幼儿画出自己的情绪,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1. 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情绪。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本次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的情绪控制情况。
2. 延伸活动: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如“情绪管理小组”、“友好相处日”等,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控制情绪,与人友好相处。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控制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情绪表达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情绪控制的应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活动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和引导。
3. 结合家庭和园所环境,持续关注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情绪管理系列主题活动,如“情绪Face Book”、“情绪角色扮演”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不乱发脾气》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不乱发脾气》大班教学计划《不乱发脾气》适合大班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遇到困难,解决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发脾气,并愿意发表自己的事情.查看,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不乱发脾气》课程计划.活动目标1.在日常生活中,要知道如何控制情绪,不要发脾气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用你的大脑来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很乐意表达我对事物的看法.4.愿意与同龄人,老师和喜欢互动,表达自己的想法5.乐于探索,交流和分享活动准备情境表现基本过程(1)进口活动1.通过故事引导活动的主题.故事结束后,老师问:阿牛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她这样哭了,对吧?可以哭解决问题吗?C如果遇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做?D Niu Niu是怎么做到的?(二)关键步骤老师设定问题情况,师生共同表演情节剧.方案第:号小溪和强强想看同一本书,他们两人都抢了,最后强迫小溪的书被带走,小曦在地上哭了起来.场景2,齐齐和孩子们一起比赛,他输了.他非常生气,他猛地握拳,挥拳打孩子.场景3,33,360牛牛想让她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为她买.她生气地坐在地板上,拒绝走路.2.情景喜剧表演结束后,老师问孩子:'小溪,齐齐,牛牛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做?3.让孩子们考虑以前是否曾经过锻炼,如果他们将来遇到同样的事情.(3)结束活动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期区域活动在书籍区域添加相关主题的书籍.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对发脾气的孩子进行随机教育.也可以要求家长与孩子合作.附上:故事牛牛不哭牛牛是一个小女孩,她很漂亮,而且很聪明,但她有一个不好的问题,就是她喜欢哭,喜欢发脾气.牛牛是积木,她正在捡起,她已经建起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牛牛很高兴称她为母亲:的妈妈.我已经建立了一个漂亮的小房子.来吧!“但牛牛并不小心,当她撞倒建筑物房屋时,她哭了起来,扔了一块积木.牛牛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迷人的小猫,但是当她画画时,她画的小猫非常难看,她再次哭了,蜡笔和纸张被扔到了地板上.妈妈说:'牛牛,你做得很糟糕,脾气暴躁无聊,你必须找到办法让事情完成. “牛牛心想:'妈妈是对的,哭不了房子,小猫不能在纸上画画,我要再做一次.牛牛坐了下来,拿走了积木,认真对待,迅速搭起了漂亮的房子.牛牛在桌子上放了一张纸,用蜡笔画了一下.很快,一只神奇的小猫被画了.妈妈称赞牛牛说:'小房子真的很好,小猫真是太神奇了.我的女孩真的很有能力!“听妈妈的恭维,牛牛笑着笑,我很开心.小百科全书:脾气,指的是脾脏的功能及其产生的微妙物质或力量.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五个器官.。
大班教学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大班礼仪教学设计:《不乱发性情》活动目标在平时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性情碰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在活动中,乐于发布自己对事情的见解.活动准备情形表演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经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听完故过后教师发问:A妞妞为何哭?发生了什么事?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C假如你碰到了这类问题,你会怎么办?D妞妞此后是如何做的?(二)重点步骤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形剧.情形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情形二:奇奇和小朋友们竞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顿足,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情形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 ,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愿走.表演完情形剧,教师向少儿发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何?假如是你碰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如何做?”请小朋友想想自己从前能否乱发过性情,假如此后碰到了相同的事情该怎么做.(三)结束活动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长地区活动在图书区增添有关主题的书本.生活活动在平时生活中,针对爱发性情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附:故事<妞妞不哭了>妞妞不哭了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美丽,人又聪慧,可她有一个坏缺点,就是爱哭,爱发性情.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美丽的小房屋,妞妞快乐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美丽的小房屋,您快来看呀!”但是妞妞一不当心,把积木房屋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妞妞喜爱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但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妈妈说:“妞妞,你把事情做坏了,乱发性情和哭闹是没实用的,你要想方法把事情做好。
”妞妞想:“妈妈说得对呀,哭闹也不可以把房屋搭好,小猫也是不可以自制画到纸上去,我要从头来做”。
妞妞坐下来,拿着积木仔细地搭呀搭呀,很快搭出了一座美丽的房屋。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乱发脾气的不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3. 引导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乱发脾气的负面影响。
2. 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处理情绪。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引导幼儿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兔子乱发脾气》。
2. 情绪卡片(喜、怒、哀、乐)。
3. 贴纸。
五、教学过程:1. 主题引入(5分钟):a. 讲述故事《小兔子乱发脾气》,引导幼儿认识到乱发脾气的不好。
b. 讨论:故事中的小兔子为什么会有不高兴的情绪?乱发脾气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2. 情境体验(10分钟):a. 模拟情境:设置一些可能导致幼儿发脾气的情境,如玩具被抢、排队等待等。
b.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尝试用合适的方式处理。
3. 情绪认知(5分钟):a. 介绍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喜、怒、哀、乐四种情绪。
b.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情绪,以及如何处理。
4. 小组讨论(5分钟):a. 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控制情绪,不乱发脾气。
b.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控制情绪的方法。
5. 实践活动(5分钟):a. 设置一个情境,让幼儿尝试运用讨论中总结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b. 鼓励幼儿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让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b. 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时乱发脾气,以及今后如何改进。
7. 课后作业:a. 请家长协助,观察幼儿在家庭中是否乱发脾气,以及如何处理。
b. 家长分享观察结果,共同引导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观察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关注幼儿在园内的表现,是否有进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情绪角色扮演,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展示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控制情绪,不乱发脾气。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乱发脾气的不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幼儿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明白乱发脾气的危害。
2. 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乱发脾气的图片、故事视频等。
2. 教具:情绪卡片、表情贴纸等。
3. 活动场地:教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乱发脾气的不好,引发幼儿的思考。
2. 讲解:向幼儿讲解乱发脾气的危害,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3. 互动:开展情绪卡片游戏,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4. 实践: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幼儿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乱发脾气的不好,以及如何控制情绪、尊重他人。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所学知识,并在生活中实践。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天中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
2. 社区活动: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管理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2. 实践应用:评估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如情绪表达、尊重他人等。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反馈,以了解教学效果。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2. 针对幼儿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九、教学反馈1.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绪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 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强调幼儿在情绪管理方面的进步。
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乱发脾气的不好,知道乱发脾气会影响自己和别人的情绪。
2. 技能目标: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友好相处,懂得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乱发脾气的不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不乱发脾气。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演示法: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幼儿身临其境,感知乱发脾气的不好。
2.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控制情绪。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参与话题讨论,培养幼儿友好相处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情景剧道具、趣味游戏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游戏“情绪猜猜乐”,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情境演示:播放情景剧《乱发脾气的后果》,让幼儿观看并讨论乱发脾气的影响。
3.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谈谈自己乱发脾气时的感受,以及如何控制情绪。
4. 情感教育:讲述故事《小兔子乖乖》,让幼儿懂得关爱他人,不乱发脾气。
5. 实践操作:组织幼儿进行“情绪控制大挑战”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控制情绪。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完成“情绪管理日记”,记录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控制情况。
七、教学评价:1. 幼儿自评: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今后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绪。
2. 同伴评价:鼓励同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根据幼儿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反思:2. 改进措施:针对本次活动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2.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专业的情绪管理指导。
十、教学资源:1. 推荐家长阅读有关情绪管理的书籍,提高家长对情绪管理重视程度。
2. 推荐幼儿观看有关情绪管理的动画片,引导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乱发脾气的不好,能理解不乱发脾气的意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在遇到问题时,不乱发脾气,懂得尊重他人。
难点:让幼儿学会在遇到问题时,如何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情绪卡片、心情树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遇到问题乱发脾气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幼儿乱发脾气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共鸣,引出主题。
2. 展开部分:1) 教师通过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并讨论情绪对人们的影响。
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遇到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学会在实际情境中,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4. 巩固部分:教师通过心情树的游戏,让幼儿学会观察他人的情绪,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五、作业设计:让幼儿在家庭中,尝试用学到的方法处理自己的情绪,观察家长的反应,并在第二天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和情景模拟的表现,评估幼儿对不乱发脾气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方法的情况和效果。
3. 课后跟踪: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后的人际交往中是否能有效控制情绪,尊重他人,来评价教学效果。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情绪管理”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进一步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
八、教学反馈:在课后通过问卷调查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收集幼儿和家长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1. 故事课件:用于导入,引发幼儿对主题的兴趣。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情绪,了解乱发脾气的不好。
2. 培养幼儿控制情绪,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情绪,学会控制情绪,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不乱发脾气,与人和谐相处。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情绪脸谱图、故事书、玩具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乱发脾气的经历,教师有引导幼儿情绪的经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a. 讨论情绪:邀请幼儿分享最近发生的情绪故事,引导幼儿认识情绪。
b. 展示情绪脸谱:展示不同情绪的脸谱图,让幼儿识别和表达。
2. 主体部分:a. 讲故事《小兔子乱发脾气》:通过故事讲述小兔子乱发脾气带来的后果,引导幼儿认识到乱发脾气的不好。
b. 分组讨论:分组让幼儿讨论乱发脾气时的感受和后果,引导幼儿学会控制情绪。
c.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运用所学处理情绪。
3. 巩固部分:a. 游戏环节:设计情绪管理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实践所学。
b. 分享环节:邀请幼儿分享游戏中的体验,引导幼儿认识到不乱发脾气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周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和控制情绪。
2. 延伸活动:开展情绪管理主题活动,如情绪绘画、情绪故事等,让幼儿在不同领域实践所学。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做到不乱发脾气。
3. 情景模拟:设置特定情境,观察幼儿在实际情境中是否能够控制情绪,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幼儿。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教育。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幼儿园大班不乱发脾气教案反思(大全)

幼儿园大班不乱发脾气教案反思(大全)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不乱发脾气教案反思(大全)《大班不乱发脾气教案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不乱发脾气教案反思!(1)大班教案《不乱发脾气》活动目标1.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2.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3.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活动准备情景表演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1.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2.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二)关键步骤1.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跺脚,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情景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走.2.表演完情景剧,教师向幼儿提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3.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乱发过脾气,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三)结束活动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伸区域活动在图书区增加相关主题的书籍.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爱发脾气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附:故事<妞妞不哭了>妞妞不哭了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可她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哭,爱发脾气.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妞妞高兴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您快来看呀!”可是妞妞一不小心,把积木房子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妞妞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可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
一、教学内容1.不得已发脾气时,学会合理控制,不要出现不良影
响他人的行为;2.学会接受指正,学会谦虚谨慎;3.理性对待自己和他人,让自己及时放松;4.学会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学会把握情绪的节制;5.
在情境交流和有效沟通中,保持良好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
认识情绪;2、学会合理控制发脾气的情绪,让自己的行为不会影响其他人;3、学会与人沟通,保持良好的情绪,用自然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
三、教学环节1、感性认知:让学生分组活动,通过情景剧等形式,表演
发脾气时,他人的反应以及影响。
2、理性思考: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论
自己的情绪,以及表达情绪的合理和理性方式。
3、规范分析:以小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些规范性的建议,比如:用言语沟通,尊重他人,控制
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用有效的沟通等。
4、
纠正误区: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老师一起分析发脾气对他人和自己的影响,并对发脾气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改正。
5、深化体验:让学生小组活动,并
有老师陪同,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情绪,并正确的处理,学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释。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

大班-健康-不乱发脾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乱发脾气的不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 技能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乱发脾气的危害,学会控制情绪。
难点:帮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改善人际关系。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情绪卡片、心情日记本、绘画材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幼儿乱发脾气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思考乱发脾气的后果。
2. 基本部分:a) 情绪卡片:教师出示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b) 心情日记:教师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让幼儿认识到乱发脾气的不好。
c) 情景模拟:教师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乱发脾气的后果,学会控制情绪。
d)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控制情绪的方法。
3. 拓展部分: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释放情绪。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乱发脾气的认识和控制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改善人际关系的程度。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思考乱发脾气的后果。
2. 使用情境模拟法,让幼儿亲身体验乱发脾气的不好,学会控制情绪。
3. 运用讨论分享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控制情绪的方法。
4. 采用绘画表达法,让幼儿通过绘画释放情绪,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讲述一个幼儿乱发脾气的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2. 认识情绪:教师出示情绪卡片,让幼儿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
3. 记录心情:教师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认识到乱发脾气的不好。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不随便发脾气(二篇)

幼儿园大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不随便发脾气一、设计意图自我控制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它使人能自觉的进行自我调控,积极的支配自己,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保证一个人的活动经常处于良性运行的轨道上,从而积极、持久、稳定、有序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5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控力,辨别是非的能力逐步增强。
但是,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认识到生气、急噪、乱发脾气、耐不助性子等是不良的行为,不利于身体健康,应尽量避免。
引导幼儿懂得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作好应付困难的心理准备,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克制力。
人的一生是短暂而漫长的,在人生旅途上,难免会碰到自己力不能及的事和无法控制的情形。
帮助幼儿自我控制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使他们从小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对他形成良好的性格将起重要作用,并使他们终身受益。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特设计本次活动。
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故事的理解,能够让幼儿懂得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2、教育幼儿要从点滴小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让幼儿知道,无休止地要玩具、吃冷饮等,都不是好孩子应该做的。
3、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通过理解故事和欣赏歌曲,让幼儿懂得生气、愤怒都是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学会从点滴小事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四、教学准备故事挂图及图片、录音机及音乐磁带。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画有‘婕婕生气’和‘小朋友高高兴兴’的图片让幼儿感受两副图片中的情绪对比。
教师:“婕婕为什么生气,我们来听一听故事就知道了。
”(二)展开1、出示挂图并为幼儿讲述故事《爱生气的婕婕》,引导幼儿懂得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
教师讲完故事后提问:(1)吃早饭的时候婕婕为什么要生气?(2)早晨的时候婕婕为什么要生气?(3)到了幼儿园她看到小朋友在一起玩,又怎样了?(4)手工课上她为什么生气?(5)妈妈来接晚了,她又是怎样表现的?(6)你喜欢婕婕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碰到这些情况你会怎样做?你能帮助她改掉这个爱生气的坏习惯吗?2、出示图片(在超市里妈妈没给亮亮买东西,亮亮大哭)并提问问题,通过对问题的理解让孩子知道无休止的要玩具、吃冷饮等,都不是好孩子应该做的。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活动目标1。
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2。
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3。
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活动准备情景表演基本过程(一)导入活动1. 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2.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二)关键步骤1.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
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跺脚,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
情景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走.2。
表演完情景剧,教师向幼儿提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3。
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乱发过脾气,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三)结束活动活动自然结束.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在图书区增加相关主题的书籍。
3。
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爱发脾气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
附:故事<妞妞不哭了>妞妞不哭了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可她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哭,爱发脾气。
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妞妞高兴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您快来看呀!”可是妞妞一不小心,把积木房子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妞妞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可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妈妈说:“妞妞,你把事情做坏了,乱发脾气和哭闹是没有用的,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妞妞想:“妈妈说得对呀,哭闹也不能把房子搭好,小猫也是不能自己画到纸上去,我要重新来做”。
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

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不乱发脾气的礼仪规范;3.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2. 不乱发脾气的礼仪规范。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法;2. 互动式讲解法;3. 观看相关视频片段。
五、教学过程A.导入(5分钟)1. 通过问答方式引出本节课主题:礼仪。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表现出自己良好的礼仪素质?B.讲解(15分钟)1. 讲解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分析不乱发脾气的礼仪规范。
包括:避免用语粗鲁、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摆弄物品等。
C.互动(20分钟)1. 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曾经遇到过哪些不礼貌的行为?应该如何避免这些行为?2. 观看相关视频片段,分析其中存在的礼仪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D.情境模拟(20分钟)1. 情境模拟:小明和小红因为一点小事情发生了争执,小明开始发脾气。
请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让学生体验不乱发脾气的重要性。
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后,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E.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2. 强调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性;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刻认识到了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掌握了不乱发脾气的礼仪规范。
同时,在情境模拟环节中,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时间安排上过于紧张,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等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不乱发脾气教案

不乱发脾气教案1.《别乱发脾气啦》哎呀,我今天可真是气坏啦!就因为弟弟抢了我的玩具,我就大吼大叫的。
妈妈走过来说:“宝贝呀,别乱发脾气呀。
”我心想,我也不想呀,可是我控制不住嘛。
就像有一团火在心里烧一样。
例子:那天我正玩着我最喜欢的小汽车,弟弟突然跑过来一把抢走了,我顿时就火冒三丈,“还给我!”弟弟还嘻嘻哈哈的,我更气了,这时候妈妈过来了,“哎呀,别乱发脾气啦,弟弟小不懂事嘛。
”我气鼓鼓地站在那,真的好难控制自己的脾气呀!我的观点:发脾气真的不好,以后我要努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不乱发脾气才好呢》“你怎么又发脾气啦!”爸爸大声地说。
我委屈地说:“我也不想呀。
”不乱发脾气才好呢,可有时候就是忍不住呀。
例子:我在写作业的时候,笔突然写不出来了,我一下子就急了,把笔扔到一边,还跺了跺脚,爸爸听到声音就过来了,“你怎么又发脾气啦!”我低着头不说话,心里也知道这样不好。
我的观点: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我得慢慢改掉这个坏毛病。
3.《发脾气可不好玩》“哎呀,别发脾气啦!”小伙伴对我说。
我知道发脾气可不好玩呀,可是有时候情绪上来了呀。
例子:我们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我觉得他们耍赖,我就生气了,大声说:“不玩了!”小伙伴赶紧说:“哎呀,别发脾气啦!”我才意识到自己又发脾气了。
我的观点:发脾气会让小伙伴不开心,以后我要注意。
4.《千万别乱发脾气哟》我对自己说:“千万别乱发脾气哟。
”可是有时候真的好难做到呀。
例子:有一次我等了好久的冰淇淋车终于来了,可是妈妈却不给我买,我就不高兴了,差点就发脾气了,还好我忍住了。
我的观点:控制脾气需要毅力呀。
5.《不要乱发脾气嘛》“不要乱发脾气嘛。
”奶奶温柔地说。
我也不想呀,可就是管不住。
例子:我想看动画片,可是奶奶说要先写完作业,我就不高兴了,嘴里嘟囔着,奶奶就说:“不要乱发脾气嘛。
”我只好乖乖去写作业了。
我的观点:长辈的话还是要听的,不能乱发脾气。
6.《乱发脾气真糟糕》“你看你,又乱发脾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礼仪教案:《不乱发脾气》活动目标
1. 在日常生活中,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
2. 遇到困难,会动脑筋解决问题
3. 在活动中,乐于发表自己对事情的看法.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通过故事<妞妞不哭了>引出活动的主题.
2. 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
A妞妞为什么哭?发生了什么事?
B她这样哭,对不对?哭能解决问题吗?
C如果你遇到了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办?
D妞妞后来是怎样做的?
(二)关键步骤
1. 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情景剧.
情景一:小西和强强要看同一本书,他们俩抢了起来,最后强强把小西的书抢走了,小西在地上哭了起来.
情景二:奇奇和小朋友们比赛跑步,结果他输了,他气得直跺脚,
并挥起了拳头要打小朋友.
情景三:妞妞想让妈妈给自己买芭比娃娃,妈妈没有给她买,她就生气地坐在地上哭着不肯走.
2. 表演完情景剧,教师向幼儿提问:”小西,奇奇,妞妞的表现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是你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
3. 请小朋友想一想自己以前是否乱发过脾气,如果以后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三)结束活动
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在图书区增加相关主题的书籍.
3. 生活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爱发脾气的小朋友进行随机教育,也可请家长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
附:故事<妞妞不哭了>
妞妞不哭了
妞妞是个小姑娘,长得漂亮,人又聪明,可她有一个坏毛病,就是爱哭,爱发脾气.
妞妞在搭积木,她搭呀搭呀,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妞妞高兴地叫妈妈:”妈妈,我搭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您快来看呀!”可是妞妞一不小心,把积木房子碰倒了,她便哇哇地哭起来,并把积木扔了一地.
妞妞喜欢画画,她画了一只神气的小猫,可是涂色的时候,把小花猫涂得很难看,她又哇哇地哭了起来,蜡笔和纸扔得满地都是。
妈妈说:“妞妞,你把事情做坏了,乱发脾气和哭闹是没有用的,你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
妞妞想:“妈妈说得对呀,哭闹也不能把房子搭好,小猫也是不能自己画到纸上去,我要重新来做”。
妞妞坐下来,拿着积木认真地搭呀搭呀,很快搭出了一座漂亮的房子。
妞妞又在桌子上铺了一张纸,拿着蜡笔一笔一笔画了起来,很快,一只神奇的小花猫也画好了。
妈妈夸奖妞妞说:“小房子搭得真好,小花猫画得真神奇。
我的妞妞真能干!”听了妈妈的夸奖,妞妞笑呀笑呀,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