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宋元明清哲学(罗钦顺)【圣才出品】
中国哲学史
守主义思潮。
思考题
1.中国哲学的精神是什么? 2.中西哲学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3.先秦之际中国哲学主要有哪些流派?
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人、物、我的相互感通、整 体和谐和动态圆融,即所谓的天人合一思想或和合 精神。 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和合精神、人本 精神、笃行精神、忧患精神和乐道精神。
中西哲学精神的差异
中国哲学注重现世性的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 强调学以致用;西方哲学注重超越性的哲学思 辨和批判意识,强调学以致知。
中国哲学史
开课院系:思政教研部 主讲教师:刘宏元 办公电话:64493707 办公地点:诚信楼626室 电子信箱: lhywbh@163.com
参考教材
1.《中国哲学史》,郭齐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2.《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三阶段:宋至清代哲学
第三阶段是士庶二元社会结构解体,文明在全 社会下移、扩展的时期,也是文明世俗化的时 期,也是进一步消化印度佛教并重振中国哲学 主体性的时期。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这一阶段的思想主流。
第四阶段:清末民初以来的哲学
第四阶段是西方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 时期,也是两种文化及哲学开始碰撞、交融的时期, 是中国文化及哲学在总体上出于劣势并蛰伏的时期, 是消化西方文化及哲学,再建中国文化及哲学之主 体性的准备或过渡时期。 在中西文化的激荡中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 学——毛泽东思想,以及文化的自由主义和文化保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篇子学时代
第一章绪论
一、哲学之容
二、哲学之方法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
中国哲学家之不能。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
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圣外王”之道。圣:立德;外王:立功。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更重视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
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
七、哲学与哲学家
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
1.子学时代之开始
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
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
需著书立著。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
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荀子)【圣才出品】
第13章荀子
一、社会政治历史观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专制政权作了理论准备。他十分注重建立新的封建等级制度,他提出“隆礼”“重法”等主张,大讲“礼”和“法”的重要。
1.“礼”和“法”
荀子讲的“礼”是经过改造,有了新的内容的封建等级制度。他把“礼”看成像检验尺寸的法度,维护秩序的准绳。因此,荀子认为“礼”的中心内容是“分”和“别”,即区别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礼”是要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中都有恰当的地位。这种等级制度,是根据新的封建生产关系,按照地主阶级的政治标准建立起来的等级制。荀子还认为礼是法的根本原则,法的基础,法是根据礼的准则来制定的。
2.论人的特点
荀子反对简单地把人等同于其他自然物,他从社会道德关系、政治制度等方面来分析人的特点。人与其他物或物类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就在于人是有组织的“群”,而人之所以能组织起来成“群”,原因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道德关系。
3.历史观
荀子对历史的看法也比较注重当前的现实。他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
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历史观。荀子大讲“法后王”。“后王”是指近代之王,即周的文王、武王,他根据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改塑了周文王、武王的面貌。荀子强调应该“以近知远”,即要从今天的社会现实出发,去考察过去的历史。荀子从历史的教训中,在一定程度上也看到了下层人民的作用。
4.评价
荀子这些历史观和社会政治思想,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阶级地位的局限,他的整个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目的是要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荀子看来,那些制定封建制度、道德规范的统治者、“圣人”,就是社会治乱历史发展的至高无上的决定者,统治者的一言一行都是人民的表率和规范,人民只能按照统治者的言行去行动。人民完全是一种消极的力量,一切都是由统治者的“清”“浊”“仪”“槃”的如何来来决定社会之乱及发展方向。荀子把统治者提高到与天地同等的地位,是为封建统治的等级制度、剥削制度的合理性作理论上的论证。
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7)】
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7)】
因系统字数限制,笔记分成七次推送。原笔记来自于网络,作者不详,特此鸣谢。
第二十七讲:罗钦顺与王廷相
* 罗钦顺,字允升,号整庵,生于公元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卒于1547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江西泰和人。他曾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南京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罗钦顺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困知记》一书。
* 王廷相,字子衡,号浚川,生于公元1474年(明宪宗成化十年),死于公元1544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河南仪封人。他做过南京兵部尚书,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他曾对刘瑾、廖鹏等当权宦官进行斗争,屡被贬职。王廷相的著作编为《王氏家藏集》和《内台集》,其中主要哲学著作是《慎言》、《雅述》、《太极辩》、《横渠理气辩》、《答何柏斋造化论》等。
* 气论的传统
* 理在气中
* 心性
* 知行
一. 气论的传统
* 理是气之理
* 理一分殊
1. 理是气之理
* 与张载一样,罗钦顺把物质性的气当作是世界最初的本源。他说:”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困知记》卷上)又
说:”人物之生,本同一气。”(同上)
* “理只是气之理,当于气之转折处观之,往而来,来而往,便是转折处。夫往而不能不来,来而不能不往,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若有一物主宰乎其间,而使之然者,此理之所以名也。”(《困知记》续卷上)
2.理一分殊
* “盖人物之生,受气之初,其理惟一;成形之后,其分则殊;其分则殊,莫非自然之理;其理之一,常在分殊之中,此所以为性命之妙也。”(《困知记》卷上)
* “所谓理一者,须就分殊见得来,方是真切。”(《困知记》卷下)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墨子)【圣才出品】
第5章墨子
一、社会政治思想
1.“兼爱”
墨子认为,政治上的“交相恶”的混乱局面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而解决这个最大祸害的混乱局面的根本办法,就是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其“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其“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
2.“非攻”
墨子认为,在政治混乱中为害人民最大的事情是侵略战争,因此,他特别提倡“非攻”,即不攻打“无罪之国”。侵略战争为害最大,从事侵略战争的国家都是“攻伐无罪之国”,并且对被侵略的国家“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在战争中并没有胜利者,只有受害者。墨子主张“非攻”,在理论上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为此他还严格区分了“攻”与“诛”的性质。
3.“尚贤”
墨子提出“尚贤”作为实行兼爱思想的组织保证。对于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或原来的地位是贫贱的工农,也应该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统治者的亲属或贵族,也不应任用。墨子的“尚贤”思想,实质是反对世袭的等级制度。
4.“尚同”
墨子在尚贤的基础上又提出“尚同”,认为最高的统治者应由贤者来担任,全国要根据最高统治者所制订的共同标准,反映情况,统一是非,整饬纲纪,惩罚淫暴。但是,实行“尚同”的结果,实际上只是对最高统治者有利,以最高统治者是非为是非,加强了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使被统治者“皆恐惧振动惕傈,不敢为淫暴”。
5.“节葬”
墨子从功利主义出发,主张“节葬”。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厚葬久丧,使已生产出来的财富被埋葬,使能够从事生产财富的人长期不能参加生产活动,甚至限制“男女之交”,使人口也不能繁殖,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不利的。
中国哲学史笔记
目录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
第一节殷周时代的宗教思想
第二节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
第三节朴素自然观的萌芽
第四节无神论观念的兴起
第二章孔子
第一节正名思想
第一节正名思想
第三节认识论思想
第四节中庸之道
第四节中庸之道
第三章老子
第一节“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道”生万物的哲学体系
第三节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第四节神秘主义认识论
第四章孙武
第一节富国强兵的思想
第二节“不可取于鬼神”与“知彼知己”
第三节军事辩证法思想
第五章墨子
第一节社会政治思想
第二节经验论的认识论
第三节宗教思想
第六章前期法家的社会历史观和告子思想
第一节前期法家的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告子的思想
第七章孟子
第一节“仁政”学说
第二节“性善”论
第三节“良知”说和“劳心者治人”
第八章《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
第一节法、礼结合的社会政治思想
第二节“精气”说
第三节“静因之道”的认识论
第九章庄子
第一节逍遥游的人生观
第二节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第三节“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
第十章惠施和公孙龙
第一节惠施的“合同异”说
第二节公孙龙的“离坚白”说
第十一章后期墨家
第一节社会历史观
第二节认识论
第三节逻辑理论
第十二章《易传》
第一节关于《易传》
第二节《易传》的体系
第三节《易传》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第十三章荀子
第一节社会政治历史观
第二节“性恶”论
第三节自然观
第四节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第十四章韩非
第一节法、术、势
第二节认识论
第三节自然观和无神论思想
第二编汉一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汉初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汉初的黄老学派
第二节陆贾
第三节贾谊
第二章董仲舒
第一节“大一统”的政治理论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导言部分:
一、关于“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问题
要确立“中国哲学”在哲学、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并解决“中国哲学”的合理性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何谓“哲学”。“但凡思考宇宙、人生诸大问题,追求大智慧的,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关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的尊严与价值、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等,都是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①如此看来,在自先秦到近代的数千年的中国“思想史”上所闪烁的的确是哲学的光芒无疑。“哲学”应当作为全世界人的“哲学”,作为一门追寻“大问题”、“反思构成思想”的学问在各个民族中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在古希腊哲学中表现为“探究万物最高的基本原理”;在印度哲学中则更多的带有宗教色彩;而在中国哲学中则体现为对“天道”的追求。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无论是西方哲学、印度哲学或是中国哲学都只是“哲学”这个大的概念框架之中的相互具有独立性的概念框架体系。如此,在这里我们也就承认了“中国哲学”在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而不仅仅是思想如此简单。
二、中西哲学差异浅析
自柏拉图以来,在西方哲学中,一元外在的超越、纯粹精神、不变实体是宇宙的创造者,而宇宙是不能够自我生成的。反之,中国哲学家们却几乎一致认为宇宙是能够自我生成、变化的,即中国哲学家们的宇宙论是生成论而不是构成论。中国哲学是气的哲学而不是原子论的哲学。气的哲学昭示的是连续性的存在,自己创造自己、变动不居、永恒运动。中国哲学家们对宇宙创化留衍的信念,实际上时对人的创造能力的确证。②在中世纪时期,西方哲学与神学合流,神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而人则是神的奴隶,在中国哲学中则是倡导以人为本,即使是神也得为人服务,否则,变不使其成为神。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宋元明清哲学(王艮与泰州学派)【圣才出品】
第11章王艮与泰州学派
一、王艮的格物说和良知说
1.“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
王艮思想的核心是:“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王艮认为,统治者要治国平天下首先就在于要修身正己,只有己正了才能正物,只有先安身才能安天下国家。“安身立本”的实质,要统治者带头来提倡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秩序。
2.“格物说”
“格”是量度事物的意思,或者是使事物成为一定格式的意思。量方就要用矩,只有矩正,才能量得方正。王艮认为吾身即为矩,天下国家是方,只有吾身正才能使得天下国家正。王艮认为“物”为“本末之物”即“天下国家”,只有本立才能末治。安身正己的具体内容则在于反求诸己,王艮的格物说完全是为其“安身立本”“正己修身治国乎天下”的政治主张作理论论证的。
3.“复初说”
“复初说”,格物即是止至善,反求自己的本性致良知而已。人性是本善的,格物止至善即要复其人性本善之初。他认为,达到了这点的就可叫作“圣”,圣凡之别就在于能不能不为功利物欲所蔽,能不能正心复初而已。
4.“良知即性”
王艮提出“良知即性”的思想。依他看来性即是道,即是天理,良知即天理,既然天理是天然自有之理,所以它不用人为造就,天理良知人人皆有,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之中。王艮的良知天理的主要内容其实是仁义礼智这些封建道德的观念。
5.“明哲保身者,良知良能也”
王艮提出明哲保身是良知良能的思想。这一思想是从他“安身立本”的思想出发的,既然安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那么也只有保身才能保家、保国、保天下。要保住自己的身就必须要爱人、敬人、不恶人、不慢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在提倡“安身”的同时,王艮还提倡“安心”,“安心”是要人们安于自身的现状,只有“安心”才能“安身”。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惠施和公孙龙)【圣才出品】
第10章惠施和公孙龙
一、惠施的“合同异”说
1.十大命题
(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6)“南方无穷而有穷”;
(7)“今日适越而昔来”;
(8)“连环可解也”;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2.命题分析
(1)第一个命题是讲空间的无限性和相对性的问题。“至大无外”是讲大到无所不包;“至小无内”是讲小到能不断有所分割。这两个命题本来含有宇宙空间的大与小都是无限的意义,但实际上又否定了宇宙空间大、小的无限性。惠施从论证空间大、小无限性中也看到了大、小有相对性的一面。
(2)第五个命题是讲事物的“同”“异”关系。事物有“大同”,也有“小同”,这些“同”或“异”都只是具体事物之间在互相对比之中的“同”“异”。从事物的根本上来讲,万物既可以说是“毕同”或“毕异”,这才是事物的“大同异”。惠施在一定程度上讲同和异的相互联系,讲同异之间有统一性,所以后人称惠施这种对同异的看法为“合同异”。
(3)第十个命题,万物既然有“毕同”的方面,那对万物就应当同等看待,无差别地、普遍地爱一切东西。
(4)第二、三、六、九等四个命题是讲空间上的相对性;四、七等两个命题是讲时间上的相对性;命题八则是对当时流传的连环不可解说法的一种反驳,以说明没有绝对不可解的东西,可解与不可解也是相对的。
3.评价
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中国哲学史2
第四节: 第四节: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背 景的四种解读方案 景的四种解读方案
一、五种社会形态理 论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 理论 三、宗法制说 四、文化史观
马哲原理视野下中国哲学特点
古代哲学家派别林立, 古代哲学家派别林立,一开始就有不平凡的表现 有两个对子的斗争 天人关系问题 重和谐 重知行合一
马哲视野下的中国哲学的学习 方法和学习意义
方法: 方法: 领会马哲原理;学习西哲;了解原本的 领会马哲原理;学习西哲; 哲学史学;原著和校勘、考证、 哲学史学;原著和校勘、考证、训诂基 本知识。 本知识。 意义: 意义: 自豪感;马哲中国化、思维能力、真理 自豪感;马哲中国化、思维能力、 颗粒、爱国主义 颗粒、
马哲原理视野中的中国哲学的 四个核心问题
天人关系:宇宙论 两一关系:辩证法 知行关系:认识论 义利关系:伦理观
第二节: 第二节:当代非马克思主义哲学视 野下的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 野下的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
解释学文化视野 和合文化视野 新儒学视野 场有哲学视野
第三节 西方哲学宏观视野下的中国哲学特征
宇宙论:天人合一、体用合一、生命主义、阴阳五行 宇宙论:天人合一、体用合一、生命主义、 整体系统。 整体系统。 认识论:灵肉合一、知行合一、目的自家受用、来源 认识论:灵肉合一、知行合一、目的自家受用、 标准内容重内不遗外、内在能力无限和外在感官有限 标准内容重内不遗外、 结合。 结合。 伦理观 家族本位 伦理观:家族本位 家族本位. 人生论:群体、理想、超越、内心修养、理性、道德 人生论:群体、理想、超越、内心修养、理性、 艺术精神。 艺术精神。 语言体系和逻辑范畴:非逻辑语言、本体语言、内在 语言体系和逻辑范畴:非逻辑语言、本体语言、 体系、范畴的辩证性、整体性、具体和抽象合一性、 体系、范畴的辩证性、整体性、具体和抽象合一性、 扩展普适性、价值性。 扩展普适性、价值性。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宋元明清哲学(元代的哲学思想)【圣才出品】
第7章元代的哲学思想
一、元代初期的社会文化
1.元朝的治政思想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和统治的王朝。元代把各族人分为蒙古、色目、汉、南四个不平等的级别,但元代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制,多采取汉制。蒙古贵族征服中原汉地后,一方面采取中国传统的统治方式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权;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上采用儒家的理学作为统治思想。
2.北方理学的复兴
随着金人占领北方,宋室南渡,洛学向南发展,经道南和湖南二派而发展到朱熹的体系,使道学在南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金元之际,北方的理学重新抬头。金末北方理学的复兴的主要原因:
(1)洛学本发生于北方,洛学在北方并未绝迹,仍绵延不绝;
(2)金末正值朱熹学说在南宋流行,朱学在此时亦藉偶然机会传入中原。传播期中的最重要的事件是赵复的北上。
3.赵复的贡献
赵复的北上,为元代的理学开创了新局面。其贡献有三:
(1)把程朱理学系统介绍到北方;
(2)赵复开北方书院讲学之风;
(3)赵复开始建立元代北方理学的传授体系。
二、许衡的思想
1.“性即理”
许衡的思想学说基本上属于理学中的朱熹一派。许衡主张天即理、性即理,他所主张的是“性即理”的理本体论。
2.知行观
许衡的知行观,有三个方面的特色:
(1)明确以“知”“行”为“两事”;
(2)提倡“真知力行”;
(3)主张“知行并进”。
许衡的学说以重视道德践履即“力行”的特点著称于后世。在倡导力行的方面,他把道德践行视为行其当然,与快乐主义、功利主义划清了界限,认为欲望顺合理性是道德实践的初级阶段。
3.“理一分殊”
关于人性与人性的修养,许衡以“理一分殊”来说明人的性命之别,认为仁义礼智是“本然之性”,是“理一”;贫富贵贱是“气禀之命”,是“分殊”。许衡以“本然之性”与“气禀之命”相对,肯定了朱熹的以仁义礼智为本然之性的思想,认为本然之性人人相同,所以说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汉唐的哲学思想(王充)【圣才出品】
第5章王充
一、自然观和无神论
1.“元气”论
王充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气”一元论,他提出“元气”是天地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基础。气和云烟相似,是没有意志的物质,其属性是“自然”,“无为”。自然界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充不仅明确说明了天地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而且针对着唯心主义目的论特别强调天地万物的构成是没有目的的,不是由有意志的天所决定的。
2.自然观
(1)反对“天人感应”
王充强调气的自然无为正是与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针锋相对的。王充对“天地故生人”“天地故生万物”的唯心主义目的论作出了批驳,他认为天地都是气,气是无意志的,天既不能有意志地创造人,也不能有意志地创造万物。王充肯定人和其他万物一样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其他东西有成有灭,人也就有生有死,人和其他东西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人是万物之中有智慧的东西而已,坚决地反对“人副天数”的天人感应理论。
(2)反对“天人合一”
王充指出,天人感应论者鼓吹“天人合一”,实际上是抹杀了天和人的差别。天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根本没有意志;人是动物中具有智慧的东西,有感情欲望,因而才能进行
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天人合一”的观点把天和人说成一样是有意志的,天人因此能相互感应,这不仅没有根据并且违背生活常识。
3.“无为”思想
王充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认为天地化育万物的力量就在于万物都能在天地之中自然而然地生长。王充这种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以及自然界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4.无神论
(1)反对“君权神授”“谴告”说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宋元明清哲学(王夫之)【圣才出品】
第15章王夫之
一、“气者理之依”
1.气一元论
王夫之认为,气是世界的唯一实体,没有离开气而独立存在的理;理是气的内在的规律,理在气中,理依凭于气。
2.“天下惟器”
王夫之提出“天下惟器”的学说,认为世界上只有具体的东西是实际存在的。道是器的道,器却不能说是道的器。规律不是永恒的,而是随着事物的发生而表现的。王夫之明确地论证了事物与规律的关系,有力地反驳了程朱学派主张的理在物先的观点,明确指出了世界中惟有具体的事物是实际存在的。
3.物质不灭论
张载坚持物质不灭论,认为气是永恒且不可能被消灭的。王夫之继承了张载的物质不灭论,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认为物质本身就是不生不灭的。
4.“有无”问题
王夫之对“有无”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无是对于有而言的,只是相对的无而没有绝对的无。王夫之用这一观点否定了绝对的无,这也是对于张载学说的发挥。
5.“诚”
王夫之认为,物质世界是无穷无尽的,而这无穷无尽的物质世界具有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规律。王夫之提出“诚”的观念来表示具有客观规律的客观实在,他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其中一切事物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有其固有的性质,这就是诚。诚有两层意义:(1)实在性,表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2)规律性,表示这客观实在的世界有其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王夫之强调诚是一个最高的完备的观念。
二、“日新之化”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王夫之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辩证法命题。他指出,运动是永恒的,而静止只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太极动而生阳,这是动中之动;静而生阴,这是动中之静。也就是说,只有动中之静,没有绝对的静。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庄子)【圣才出品】
第9章庄子
一、逍遥游的人生观
1.庄子的自由观
庄子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认为,人所以不自由,受两方面制约:一是受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即“有待”;二是受自身肉体的束缚,即“有己”。真正的自由是一切条件都不需要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在无穷的天地之间自由地行动,这叫作“无待”。这是讲的要摆脱外界条件的限制和束缚。同样,受自己的肉体以至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所以各种主观条件也要摆脱,以达到“无己”,就可以实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2.“坐忘”
要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坐忘”,就是彻底地忘掉一切,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整个自然混为一体。这样精神上就可以得到彻底的自由,也就完全恢复了人的“天然”本性。
3.基于虚无主义人生观的批判
(1)批判各种制度
从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认为各种制度都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争斗混乱的原因之一。
(2)批判仁义观
庄子对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宣扬仁义道德的人是专门祸害人的,仁义和是非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庄子一派对儒家仁义道德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用仁义等道德说教欺骗人民,掩盖其剥削、压迫的虚伪性。
二、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庄子虚无主义的人生观,使他根本取消客观事物的一切是非和差别,排斥人的认识的可能和必要,从而陷入了怀疑论、不可知论和相对主义。
1.相对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罗钦顺
一、“理只是气之理”的气本论思想
1.“理只是气之理”
罗钦顺把物质性的气当作是世界最初的本源。他认为气是自身永远处于运动之中的,理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的规律,气千变万化然而“卒不可乱”,就在于气的运动是有着自己的一定的客观规律(理)的。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必然性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不能离开气而独立存在。
2.“理一分殊”
罗钦顺用气一元论重新解释了“理一分殊”这一命题,使得改造过的“理一分殊”学说成为了他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世界上不论是物还是人,都是禀受物质性的气而生的,即人与事物的理都是一气变化的,是同一的,所以叫“理一”;然而“成形之后,其分则殊”,即成形之后每一个具体事物运动的规律或特性,其表现又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叫作“分殊”。
3.“理一”与“分殊”的关系
罗钦顺认为“理一”即存在于具体的事物“分殊”之中,他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理气关系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
二、关于心、性的理论
1.心、性的区别
罗钦顺认为,“心”是指人的知觉、认识作用,“性”是指人的生理。人的知觉作用(心)是可以千变万化的,随着感应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又可把人心称作“情”;性则是人、物成形之后的定理,是不能随着感应而变化的,所以他认为性即是理。
2.心、性的关系
心与性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性两者虽说不同,但并不是两物,而是一物的两个方面,即都是人的一个心的两个方面。他认为,一个人的心有体、用两方面:体即性,是心的根本,所以又可把它称作“道心”;用即心的知觉灵明的作用,即“人心”,由于它随物而感应,所以又可把它叫作“情”。
3.“人性皆善”
在人性论上,罗钦顺则从气本出发,认为性都是来源于同一气之理的,也就没有什么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气质之性即天命之性,两者是没有不同的。所以罗钦顺认为“人性皆善”,是无所谓恶的,而人的生理欲望则是人的天性,也是没有什么恶的。之所以有恶的存在,在罗钦顺看来,这是由于人们对自己的生理欲望不能加以节制的原故。
4.评价
罗钦顺的人性论与他的认识论思想是密切不可分的。在认识论上,他一方面坚持了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承认有外界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事物都是有着自己的客观运动
规律的,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心是“理之存主处”,人心中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这是因为罗钦顺认为天地人物之性,皆是禀赋于同一气之理,虽说它们各自表现不同,然而都是一理相通的。
三、对陆王心学和佛教的批判
罗钦顺的哲学则是在与王守仁思想针锋相对的争辩中发展的。他集中地批判了陆、王的主观唯心主义,同时还对陆、王心学的重要思想来源的佛教主观唯心主义也进行了批判。
1.批判陆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思想
罗钦顺批判了陆、王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认为天地人物的变化是大自然的作用,与人的活动是并不相干的,不能把万物的变化归结为“吾心”的变化。这种强调天地万物的变化是自然界本身的变化的思想是对“心外无物”的主观唯心主义一个有力的批判。
2.批判王守仁的良知学说
罗钦顺批判了王守仁的良知学说,指出王守仁实际上是把知觉当作良知,即以知觉为性。性即理,反对以知觉为性为理。
3.批判佛教主观唯心论
陆王心学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就是佛教禅宗的主观唯心论。为了揭示心学的思想来源和思想实质,罗钦顺批评陆王心学实为禅学。为了批评陆王心学,罗钦顺把佛教与自己的儒学加以区别,从性即理的观点出发,认为佛教所讲的性即是知觉。他批评佛教是“有见于心,
无见于性”。罗钦顺还批判了佛教禅宗所宣扬的“心生万法”“一切皆空”的说法。
4.批判禅宗的顿悟说
罗钦顺对禅宗的顿悟学说加以抨击。指责这是一种神秘主义的思想:闭目塞听、摒弃一切感觉与思虑,希求其顿悟的大觉,其实是一无所知,“终其所见”也不过是自己的灵觉而已,对于真正的事物的道理是毫无帮助的。这是对神秘主义、直觉主义的顿悟说的一个有力的揭露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