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戏剧创作
20-40年代戏剧
20年代戏剧
(填空)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
1907.6《黑奴吁天录》,中国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近代话剧演出。
新文化运动:1918年出版《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开端。
最早的专门性戏剧性杂志《戏剧》月刊。
郭沫若,是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
“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
“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历史翻案剧
欧阳予倩《潘金莲》
袁昌英《孔雀东南飞》
“国剧运动”
熊佛西《洋状元》
余上沅《兵变》
丁西林《压迫》
田汉
创作成绩最丰厚,原名田寿昌,1911改为田汉。
1920年《梵峨璘与蔷薇》处女作。
自署“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灵光》第一个正式公演的剧本,领导南国戏剧运动。
早期代表作,《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田汉20年代戏剧创作特点:
一、内容上,感应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一方面无情揭露当时社会传统势力剥夺人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另一方面表现人们面对黑暗所产生的苦闷思索,和对光明表现出来的追求。
二、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抒情性和戏剧性相融合,表现技巧成熟。
30年代创作类型,一工人运动《梅雨》②抗日爱过《回春之曲》
40年代《秋声赋》,《丽人行》是现代文学期间田汉的创作高峰
30年代戏剧
上海戏剧协社 1927年以后,介绍和排演西洋古典名剧。
辛酉剧社,“难剧运动”
复旦剧社,西洋名剧
南国社,青年学生为观众
上海艺术剧社,“左翼”剧座谈,“无产阶级戏剧”首次提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代表作冯乃超和龚冰庐《阿珍》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1930.8 以上海艺术剧为核心,联合了辛酉。
三十年代戏剧
2、蘩漪:“雷雨”式的人物
丰满、富有个性。外在特征忧郁、阴鸷、乖戾 、孤傲。 (1)是五四后的新女性,具有反抗封建专制, 追求个性自由的性格。 (2)作为旧家庭中的受害者,她的反抗又具有 变态的迷狂性和疯狂的报复心理。
• “她有火炽的热情,一 颗强悍的心,她敢冲 决一切的桎梏,做一 次困兽的斗。”
• 她不顾人之伦常地爱上周萍,这“爱”是那 样地畸形变态,甚至为世人所耻,但蘩漪却 死死地抓住它。对她而言,这既是她对周朴 园的疯狂报复,也是对命运唯一有效的抗争 。
分析蘩漪的悲剧性格
蘩漪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 ,有着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崇尚个人自由和爱 情生活的精神追求,与充满封建专制主义气 氛的周公馆格格不入。生活环境对她的长期 窒息,使她性格变态,“最残忍的爱和最不 忍的恨”交织在她的心中,形成了她“雷雨 ”式的性格:爱起人来像一团火,恨起人来 也像一团火。
第二节 曹禺与《雷雨》《日出》《原野》
一、曹禺生平
1、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 津,祖籍湖北潜江。早年的家 庭生活对其后来的戏剧创作有 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 其一,获得题材; 其二,剧场熏陶,对戏剧产生 兴趣。
1910--1997
2、1923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业余 话剧团,开始演剧生涯。1926年发表小 说《今宵酒醒何处》第一次使用笔名“ 曹禺”。
三、《雷雨》受外来文化影响
30第六章:现代戏剧
1937年7月,上海戏剧界、电影界近百人参演三幕话剧《保卫卢沟 桥》,拉开了抗战戏剧大幕。
街头剧、活报剧、茶馆剧、朗诵剧、游行剧、傀儡剧、灯剧等趋于轻 型、通俗、灵动的戏剧形式,在抗战初期呈现出了波澜壮阔之势。
.
一 现代戏剧概述
中国最早的新剧演出可追溯到19世纪末上海教会学 校的学生演剧活动。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学 生演剧活动,引发周边学校“踵而效之”,可以视 为中国话剧的开端
比较完整的仿西方戏剧演出型态的,是中国留日学 生演剧社团春柳社。1907年3月演出《茶花女》 (第三幕),6月演出《黑奴吁天录》
四幕剧《碧血花》(1939年)以桐城名士孙克咸与明末秦 淮名妓葛嫩娘的爱情经历为线索,表现出了主人公舍身为 国、不屈不降的崇高精神。
六幕剧《天国春秋》(1941年)寄托了对国民党制造“皖 南事变”的控诉与义愤,呈现出的是一个同当时现实世界 相呼应的世态格局。
阿英(1900—1977,安徽芜湖人,原名钱德赋, 又有笔名钱杏邨、魏如晦等)于上海“孤岛”时期创作了 历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被称为 “南明史剧”。
田汉戏剧艺术风格表现出浓烈的诗化倾向,音乐美和传奇 的浪漫主义,达到诗与剧的和谐统一。
1922年的独幕剧《获虎之夜》以写实主义手法描写一个 “浮浪儿童爱上了一个富农的女儿”的悲剧,剧中黄大傻 在伤痛和悲哀之中倾诉了对莲姑的一片痴情和自己的孤独 感,最后绝望自尽。
第十四章曹禺及30年代戏剧
这一时期在剧坛上产
生过较大影响而创作倾向、 风格不同于曹禺、夏衍的 剧作家是李健吾。
李健吾的戏剧也是从
现实生活取材的,但他创
作的重心不在于描绘是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编黄梅戏《雷雨》
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是继往开来的重要作家。 在他之前的话剧先驱者们,大都是以话剧作为 宣传鼓吹民主革命思想的工具,因此没有机会更多 推敲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继承了先驱者们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精神和为人生的艺术主张,同时广泛借 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表现方 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 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的
主任,曾被认为是“北方剧
坛的泰斗”,而有“南田
熊佛西
(汉)北熊(佛西)”之说。
熊佛西“农民戏剧”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首先是提供农民能够接受与欣赏的剧本。熊佛 西和他的学生、朋友在定县先后根据传统故事、 诗歌改编了《卧薪尝胆》、《兰芝与仲卿》,创 作了《屠夫》、《过渡》、《锄头健儿》等剧作;
在演出形式上常与歌舞 结合,强调现场的即兴 发挥,并重视群众的参 与,演出地点、布置都 以简便、灵活为原则, 具有鲜明的“广场戏剧” 的特色。
南师大现当代文学 第九章 30年代戏剧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2、《雷雨》的情节: 过去的戏:周朴园始乱终弃, 周公馆“闹鬼”,周萍与四凤的 私通; 现在的戏:周萍的走与繁漪的 “拖”;周朴园与侍萍的重逢, 周萍与鲁大海的相遇,周萍与 四凤准备私奔,周公馆的最后 结局; 序幕与尾声:繁漪与侍萍的“疯”与“呆”,周朴园的忏悔;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3、从《雷雨》到《日出》的发展
(1)题材范围有所扩大,家庭→社会 (2)对现实的认识有所变化:命运观→现实
批判 (3)剧本结构有了新的探索:锁闭式→开放 式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四、《原野》:农民复仇主题:“改良人种”说 1、农村社会的苦难,大家庭的罪恶;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曹禺的话剧创作
蘩漪:受新思潮影响的知识女性 (1)关于《雷雨》主要戏剧冲突的不同观点 (2)“雷雨”的性格: 向往自由与反抗压迫:与周的直接冲突:喝药、看 病、冒雨回家、最后审判;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乱伦之爱 ,把周冲拉 进来; (3)结构作用:戏剧发展的动力; (4)舞台指示对蘩漪的介绍; (5)作者评论:心高命薄,火样的热情,魔鬼似的性格: 尖锐性,不是普通人能消受; “她的可爱处就在她的不可爱处”。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三节 夏衍的话剧创作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戏剧运动简评
神州民俗 2 o 1 3 年第 2 1 1 期
历史剧 《 赛金花》、 《 自由魂》著名话剧 《 上海屋檐下》,都贯注着对社会现实 问题的强烈关切 。田汉的 《 梅
雨》、 《 暴 风 雨 中 的七 个 女 性 》 力 图探 讨 在 民族 解 放 斗 争 中青 年 男 女 精 神世 界 的变 化 ,洋 溢 着 时 代 的 战斗 气 氛 。此 外 如 田汉 的 《 名 优之 死 》 、 欧阳 予倩 的 《 车 夫 之 家 》、 《 买 卖 》则 在各 类 人物 命运 的悲苦 中揭 露 了中 国 社会 种种 黑 暗丑 恶 的侧 面 。 ” 左 翼戏 剧运 动 虽然 取得 了成 就 , 但 是 由于 其局 限 性也 带来 了消 极影 响 。 1 、现 实 主义 题材 其 实 , 中国戏 剧 的现 实 主义 传 统 ,是 从五 四时期 胡适 大 力倡 导 “ 易 卜 生 主义 ”就 开 始 的 。五 四 时期 的现 实
群文活 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戏剧运动简评
兰天瑛
( 广 东省 文化馆 广东 广州 5 1 0 0 8 0 )
曹禺与中国现代戏剧
5、《家》
既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又有独特的创造性。以觉新、瑞 珏、梅小姐三个人物的关系作为剧本的主要线索。以扣 人心弦的沉挚的控诉见长。 剧本着力塑造了觉新的形象以及瑞珏、梅、鸣凤这些 优美的女性形象。而瑞珏是最富魅力的主角。 抒情风格情思凄婉、缠绵悱恻,又潜动着一脉春温。
曹禺悲剧的艺术风格
特点:现实性增强,戏剧节奏与戏剧冲 突也趋向舒缓与淡化 (生活化的戏剧)
第三阶段:从《明朗的天》到 《王昭君》(建国后)
特点: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性增 强,艺术性有所下降
(三)、代表剧作
1、《雷雨》 《雷雨》是中国现代
话剧成熟的标志。剧
本在一天时间在周公
馆和鲁家两个地方展开了周鲁两家30年的复杂矛盾纠 葛。其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爱与恨,有繁漪和周萍、 周冲和四凤的情感纠缠以及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劳资纠 纷,以此向人们展示了血缘的悲剧、爱情的悲剧、阶 级斗争的悲剧、人性罪恶的悲剧以及神秘命运的悲剧。
不断发展的悲剧观 。 从自己的创作个性出发,有机地吸收西方戏剧 艺术与民族古典文学营养,形成了个人的创作风 格。 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浓郁抒情性的悲剧形象。 处理戏剧冲突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 戏剧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和抒情性。
曹禺戏剧对中国现代戏剧的贡献
集中深刻地表现了反封建与个性解放的“人”的 主题。
4、《北京人》
雷雨故事梗概
雷雨故事梗概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由曹禺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被誉为中国话剧的里程碑之作。该剧以上海滩为背景,以家庭纷争为主线,展现了上层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现实主义话剧。
故事发生在上海一户富贵人家,家族成员之间的纷争和矛盾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主线。家族长辈吴老爷和吴夫人对待子女的方式截然不同,导致了子女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吴家的长子吴文彩是一个放荡不羁的青年,他与继母吴夫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吴夫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最终导致了吴文彩的悲剧结局。
与此同时,吴家的次子吴文学也被描绘成一个软弱无能的形象,他在家庭矛盾中摇摆不定,最终也成为了家庭矛盾的牺牲品。吴家的女儿吴琼则是一个叛逆的少女,她与母亲吴夫人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一个重要线索。
在家庭矛盾的交织之下,整个吴家逐渐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吴家的家庭成员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最终都无法逃脱悲剧的结局。整个故事以雷雨交加的天气作为背景,预示着整个家庭的命运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在《雷雨》中,曹禺通过对家庭纷争的描绘,展现了上层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家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内心的挣扎。整个故事情节紧凑,气氛紧张,充满了悲剧色彩。
通过《雷雨》这部作品,曹禺深刻地揭示了上层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扭曲,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成为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20年代戏剧与30年代思潮
戏剧基本知识
•概念
戏剧是以演员为中心, 在观众面前演出的综合性 艺术。
•戏剧的分类
– 按内容的性质可分为: 悲剧、喜剧和正剧; – 按表演形式可分为: 话剧、歌剧、舞剧、 诗剧、广播剧、电视 剧等; – 按作品题材可分为: 现代剧、历史剧、儿 童剧等; – 按容量大小和结构形 式可分为:多幕剧和 独幕剧。
2、其次是提出与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戏剧美学 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第四堵墙"理论。
“第四堵墙”理论:由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戏剧家 创造的所谓"第四堵墙"的理论,强调再现人生 的真相,自然的生活的原态:"舞台上的生活, 正如你透过一垛墙壁看到人家屋里那样",因 此戏剧的最高目的是创造充满真实生命的"舞 台的幻觉":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化装 等)追求逼真的、生活化的效果,演员的表演 要求生活在舞台创造的特定情境中,不与观众 进行感情交流,追求像生活片断那样自然。由 此而创造出了以后在中国话剧界产生了深远影 响的"剧场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模式。
(三)话剧艺术的现代化--小剧场运动与新的戏 剧理论和表演体制的建立。 涵义:所谓"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 "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 荷兰、俄、美、日等国,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 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 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 戏剧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与日本)现代戏 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 表演、舞美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15、第十四讲 20世纪30年代戏剧
2、作品主题分析 (1)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观照 远古北京人(猿人)—今日北京人(曾 远古北京人(猿人) 今日北京人( 文清)—明日北京人(袁氏父女) 文清) 明日北京人(袁氏父女) (2)孤独 曾文清-愫方 曾文清-
3、艺术特色 (1)实现“走向契诃夫”的夙愿: 实现“走向契诃夫”的夙愿: “寓深邃于平淡的戏剧艺术”。 寓深邃于平淡的戏剧艺术” (2)象征色彩 鸦片、耗子、“北京人” 鸦片、耗子、 北京人” (3)悲剧—喜剧 悲剧—
“第九个角色” 第九个角色”
“上帝”、 “命运”、“自然的法则” 命运” 自然的法则” 上帝” 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 雷雨》 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 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俄狄浦斯王》(前431,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 431,索福克勒斯)
3、艺术特色 “片断的方法”/横断面的描写 片断的方法” “如若中间有一点我们所谓的‘结 如若中间有一点我们所谓的‘ 构’,那‘结构’的联系正是那个基 结构’ 本观念,即第一段引文内‘人之道, 本观念,即第一段引文内‘人之道, 损不足以奉有余’ 损不足以奉有余’。” 色点
(四)“生命三部曲”之最: 生命三部曲”之最: 原野》 1937) 《原野》(1937) 1、人物形象分析 仇虎 花金子 焦母 焦大星
1、人物形象分析 、 曾家三代(曾皓;曾文清-曾思懿- 曾家三代(曾皓;曾文清-曾思懿- 愫方、曾文彩-江泰;曾霆-瑞贞) 愫方、曾文彩-江泰;曾霆-瑞贞) 北京人(“北京人”;曾家;袁任敢 北京人( 北京人” 曾家; -袁园) 袁园)
05.专题四现代话剧-曹禺与中国话剧的成熟.分解
鲁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朴 (惊愕)什么? 鲁 她没有死。 朴 她还在?不会吧?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 鲁 不过她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了。 朴 哦,救活啦? 鲁 以後无锡的人是没见着她,以为她那夜晚死了。 朴 那么,她呢? 鲁 一个人在外乡活着。 朴 那个小孩呢? 鲁 也活着。 朴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朴 哦。 鲁 她现在老了,嫁给一个下等人,又生了个女孩,境况很不好。 朴 你知道她现在在哪儿? 鲁 我前几天还见着她! 朴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 鲁 嗯,就在此地。 朴 哦!
《雷雨》的回溯式戏剧结构
主要得力于易卜生戏剧与古希腊悲剧。易卜生将 希腊悲剧家惯用的“回溯式”结构艺术发展到极 致。 曹禺从三十年来的矛盾着眼,就一天之内的冲突 落笔,从戏剧激变的中心单刀直入,大幕拉开, 已是危机降临前夕,周家三十年来惊心动魄的故 事都在这最后一天内暴露,悲剧的发生仅仅是过 去一系列罪恶的结果。 《雷雨》以表现“现在的戏剧”为主,将“过去 的戏剧”与“现在的戏剧”紧密结合起来,用前 者不断来推动后者的急剧发展,从而 把戏剧的几 组重要冲突交织到一起。
她在剧中的贯穿动作时抓住周萍不放。 戏剧着力表现她不顾一切地追求周萍的 爱情,不顾一切地反抗与报复,对生活 与爱情热切渴望。在“最残酷的爱和最 不忍的恨”的交织中,爱变成恨,倔强 变成疯狂。这就对悲剧进行了更独特而 深入的发掘。 她绝望中的反抗,充满着一个被压迫女 性的血泪控诉,表现出对封建势力及其 道德观念的勇敢蔑视与反叛。
4.30年代戏剧
• 一、“走向广场”的戏剧 • 二、剧场戏剧
一、走向广场的戏剧
• 现实性、大众性、宣传鼓动性 • (一)无产阶级戏剧 1.上海艺术剧社:1929年,沈端先(夏衍)、郑伯 奇、冯乃超等发起组织,提出发展“无产阶级戏 剧”的口号。 2.剧联:1930年,以艺术剧社为基础,联合辛酉、 摩登、南国等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 联盟”,后改称“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 “剧联”,倡导左翼戏剧运动。 洪深: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 龙潭》
《雷雨》
• 三、《雷雨》中的人物 • 1.蘩漪:极端 • “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 中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 2.周朴园:复杂的综合体 • 利益与情感
《雷雨》
• • • • 四、《雷雨》的语言 1.出色的性格表现力 2.丰富的潜台词 3.强烈的抒情性
曹禺
• 一、生平与创作 • 1.生平 • 曹禺, 1910——1996,原名万家宝,生于天津, 祖籍湖北。 • “戏剧人生”:与戏剧结缘的一生 • 2.创作 • 《雷雨》(1933年)、《日出》、《原野》、 《北京人》、《家》。 • 《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雷雨》
• 一、《雷雨》人物关系图
《雷雨》
• • • • • • • • 二、《雷雨》的主旨 1.社会悲剧 侍萍 蘩漪 周萍 四凤 周冲 鲁大海
三四十年代文学社团流派总结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总结
30年代文学类:
名词解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现代文艺团体。简称“左联”。
时间:1930年
主要成员:鲁迅、茅盾、周扬、胡风、夏衍、张天翼。最初的盟员共50余人主张: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宗旨:提倡和发展普罗文学成为他们的共同要求,资产阶级文艺家对于革命文学的攻击,从另一个方面促使革命作家认识到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有力地进行文艺思想斗争。
活动:办刊、出版与论争、推进大众语、与国际联系。
刊物:《北斗》《萌芽》《十字街头》《文艺群众》
影响: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名称:东北作家群
名词解释:抗战文坛上活跃的一支文艺劲旅,组织社团,编辑刊物,研究理论,从事创作,参加抗日文艺运动,人们把这个松散的文学群落称为东北作家群。时间:1931
主要成员:萧军萧红骆宾基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
主张:倾向现实主义
创作特色:强烈浓厚忧患意识和悲剧性
风格:艺术审美上表现出一种雄健、粗犷、悲壮美学风格。
贡献: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主题第一次集中醒目标示在制作上
刊物:《光明》《战地》
影响:东北作家群出现,标志中国新闻学全面的自觉的抗战文学色彩历史阶段转折开始。
30年代小说类:
名称:新感觉派
名词解释:是30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跃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海派
时间:
主要成员: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
主张:新感觉主义
特征: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在人物刻画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注重开掘和表现人的非理性、潜意识和变态心理。刊物:《现代》《新文艺》《无轨列车》
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
第8讲中国现代文学
——三十年代戏剧代表:曹禺与《雷雨》、《日出》
一、30年代戏剧
(一)、30年代戏剧与20年代戏剧
1.20年代戏剧
春柳社,1910年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组建的“进化团”
1914年,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职业化”剧团新民社等所谓“甲寅中兴”。
它以职业化、商业性为特色。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强调艺术性)(《茶花女》),
天知派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强调政治教化意义《血蓑衣》、《东亚风云》),新民社以
家庭商业剧演出为主(追求商业性《恶家庭》)。
一是“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
二是提倡现实主义,要求戏剧在“当今社会里”取材,表现当时人们每日的生活,描写普通平常人,打破大团圆结局模式,如实反映现实。力主建设“西洋式的
新剧”。因此,以《新青年》的“易卜生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
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
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问题——“爱美剧”(Amateur)(业余剧),强调非营业性质,追求艺术性的戏剧观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交通
大学等学校纷纷成立业余剧社,并在特定的场合、特殊的时间演出新剧。这即是所
谓的“中国小剧场运动”。由于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创作,因此培育了田汉、
丁西林等话剧文学作家。
20年代代表性剧作:《终身大事》(胡适),《幽兰女士》(陈大悲)、《泼妇》(欧阳予倩)、《道义之交》(蒲伯英),《赵阎王》(洪深),田汉的《名优之死》、《湖上
悲剧》、《苏州夜话》,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等。
2.30年代戏剧
话剧发展史
中国话剧发展史(一)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的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它同中国传统戏曲乃至中国文学艺术建立另外内在而深厚的联系。1907年,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古、王钟声、欧阳予倩等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在东京创作演出了《茶花女》《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此后,话剧以“新剧”、“文明戏”的名义流传开来。文明戏:当时中西文化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度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逐渐衰落。原因之一:将戏剧作为生存的手段,出现了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一味展示家庭的丑恶,把表现男女私情如《妻妾成群》、《雌老虎》之类也搬上了舞台。原因之二是:幕表制方式的局限。所谓“幕表制”,即演出前根本没有剧本,演出组织者只是提供一个人物名单、出场次序、大致情节或者主要台词,有演员自行排演,有事连必要的排练也没有,或将故事梗概画成连环画,或缩写在纸条上,张贴于后台,共演员上场前看上几眼,至于到了台上怎么办,就全凭演员自己临场发挥了。中国话剧发展史(二)五四以来话剧的形成:五四新剧的倡导者特别钟情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戏剧。胡适就推崇、介绍过“易卜生主义”,尤其推崇他的《玩偶之家》等社会问题局,这对后来中国话剧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胡适的《终身大事》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等塑造了一批出走者形象,被称为“娜拉剧”呈现出五四话剧最初的特色。五四以后,出现“爱美剧运动”(即非职业性戏剧运动),出现一大批优秀作品。如欧阳予倩的《泼妇》、洪深的《赵阎王》、田汉的《获虎之夜》、丁西林的《压迫》、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等。1928年,经洪深提议,称新剧为“话剧”。现代话剧的奠基人: 洪深:加盟戏剧协社后,就推出排演制度,规范演员的表演,确立了导演的权威,寻求舞美设计同剧本风格的一致。同时,结束了舞台上“男扮女装”的旧习。田汉:他的剧作具有多样的探索,成为中国话剧诗化现实主义的开拓者。有他领导的“南国社”,成为中国南方演剧的先锋。独幕剧《获虎之夜》是田汉早期的代表作。它描写了湖南乡下的一个猎户人家所发生的悲剧。他把中国农村的猎虎传奇同一对恋人的爱
30年代戏剧创作概述
• 1930年3月成立了“上海戏剧运动联合 会”。后改名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 盟”(简称“剧联”)。
• 广泛开展革命演剧活动。
• 它领导的左翼戏剧家队伍,是本时期戏剧 运动的中坚。如欧阳予倩、熊佛西等。
• 1935年6月成立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成 员有章泯、张庚、赵丹等。
• 1935年底,“剧联”自动解散。
夏衍名作
2、曹禺(单章介绍)
• 三幕剧。取材于抗战前夕国民党统治的上 海。5户人家一天的经历:赵振宇夫妇、黄 家楣、“摩登少妇”施小宝、老报贩“李 陵碑”、林志成、杨彩玉、匡复三人之间 的感情纠葛。
• “由小人物反映大时代”的创作意图。 “人,不能这样生活!”
• 蛛网般的布局和结构。
7岁时与母亲、姐姐们合影
1916年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求学
30年代戏剧创作概述
一、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的成立
• 1929年11月,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成员 有沈端先(夏衍)、冯乃超等人。开始了 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
• 出版《艺术》月刊等,宣传无产阶级戏 剧的口号。强调戏剧的战斗性及艺术与 政治的密切关系,主张戏剧大众化。
• 1930年4月28日,艺术剧社被查封。
四、代表剧作家简介
1、夏衍(1900—1995)
• 继田汉、曹禺之后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产 生重要影响的剧作家之一。
• 1936年推出《赛金花》。被誉为“国防戏 剧之力作”、国防戏剧创作的里程碑。政 治讽喻史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雷雨》的研究 雷雨》
1、87年之前 、 年之前
主要是在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视野中 进行的, 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和批评意向侧 重于《雷雨》人物形象的分析、 重于《雷雨》人物形象的分析、作品 思想的解说、艺术特点的概括。 思想的解说、艺术特点的概括。
)《雷雨 (1)《雷雨》思想意蕴的阐释 )《雷雨》
3、《原野》 、《原野》 、《原野
视野转向了农村, 视野转向了农村,写的是农民向压迫者 反抗复仇的题材。 这与30年代文学关 反抗复仇的题材 。 这与 年代文学关 心农民命运的精神一致。 心农民命运的精神一致。 作者不仅追寻农民反抗压迫的原始生命 力,而且还表现了带着封建宗法思想铁 镣的盲目复仇者的心理悲剧。 镣的盲目复仇者的心理悲剧。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 素如,湖南资兴人。 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 人物众多, 《 打出幽灵塔 》 人物众多 , 关系 错综复杂, 错综复杂 , 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的矛盾中, 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 的矛盾中 , 爱,情节多奇遇巧合。 情节多奇遇巧合。
三、曹禺的剧作
2、87年之后 、 年之后 (1)从宗教文化视角解读 )
不再把《雷雨》看作是单纯的“ 不再把《雷雨》看作是单纯的“社 会问题剧” 会问题剧”,而是上升到人性的层 面开掘,《雷雨》 面开掘,《雷雨》的主题就由原先 ,《雷雨 的表达反封建思想变为表现人性的 根本弱点,人性的失落与复归。 根本弱点,人性的失落与复归。
(四)曹禺剧作的艺术成就
1、结构艺术的范本 、
所谓戏剧结构,就是根据题材的特 所谓戏剧结构, 点与主题的需要, 点与主题的需要,按照人物性格发 展的逻辑, 展的逻辑,组织戏剧冲突与安排戏 剧情节的艺术。 剧情节的艺术。
《雷》的结构是戏剧中“锁闭式”的杰出范例 的结构是戏剧中“锁闭式” A、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 小时之内; 、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24小时之内 小时之内; B、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 、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 C、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 、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 D、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 、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 过去的情节用回顾的方式——“回溯 渐渐透露出来, 式 ” ——渐渐透露出来 , 推动剧情迅速 渐渐透露出来 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仇虎生长于“原野” 被囚于“ 仇虎生长于“原野”,被囚于“牢 笼”,一旦挣脱肉体的镣铐,就爆发 一旦挣脱肉体的镣铐, 出“虎”一样的野性和复仇力量。他 一样的野性和复仇力量。 与焦母的冲突,与金子的性爱,都充 与焦母的冲突,与金子的性爱, 满着原始的生命强力 《原野》写人物的精神幻觉 原野》 充分揭示人物心灵冲突的悲剧
首先, 首先,通过周朴园等人物揭示了人 性的罪恶,包括原罪与本罪。 性的罪恶,包括原罪与本罪。 其次, 其次,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的矛盾 对立与剧烈冲突,展现了人类生命 对立与剧烈冲突, 本体内在运动的过程。 本体内在运动的过程。 再次, 再次,还通过周朴园的忏悔张扬了 劝善及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 劝善及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
鲁贵: 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 趋炎附势 、 不知羞耻的奴才 , 既奴 性十足,又阴险狡诈, 性十足 , 又阴险狡诈 , 人性丧尽而 不知羞耻 鲁大海: 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工人 , 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 但尚不 成熟。 成熟。
“雷雨” 雷雨”
《雷雨·跋》: 雷雨 跋 不是因果, 不是报应, “ 不是因果 , 不是报应 , 而是残忍。” 而是残忍。 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 既不满现实, 盾 : 既不满现实 , 又找 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只好用“ 雷雨” 只好用 “ 雷雨 ” 这个好 汉来轰击些沉闷。 汉来轰击些沉闷。
(一)创作概况: 创作概况: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1910年9月24日( 农 年 月 日 历 8月 21日 ) 生于天 月 日 津的一个封建官僚家 庭,祖籍湖北潜江
(二)关于《雷雨》 关于《雷雨》
1934年7月,曹禺 年 月 的第一部话剧作品 雷雨》 《雷雨》在《文学 季刊》1卷3期的发 季刊》 卷 期的发 表,它是中国现代 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潘月亭:银行经理,腐败堕落。 潘月亭:银行经理,腐败堕落。 李石清:银行秘书。狡黠毒辣,洞察人 李石清: 银行秘书。 狡黠毒辣, 情世故,性格复杂而鲜明。 情世故,性格复杂而鲜明。 顾八奶奶:富孀, 顾八奶奶:富孀,庸俗愚蠢 胡四:游手好闲,无耻至极。 胡四:游手好闲,无耻至极。 黑三:金八的打手,帮凶。 黑三:金八的打手,帮凶。 翠喜:妓女,心地善良。 翠喜:妓女,心地善良。 小东西:被摧残、被折磨、 小东西:被摧残、被折磨、被损害的小 姑娘。 姑娘。
A、陈白露 、
思想矛盾, 思想矛盾,性格复杂 曾受过个性解放思想熏陶, 曾受过个性解放思想熏陶,但在堕落的泥 潭里陷得很深, 潭里陷得很深,养成了追求刺激 、崇尚 享乐的习惯
B方达生 方达生
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但书呆子气十足, 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但书呆子气十足, 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希望走向光明。 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希望走向光明。
第十四章 30年代的剧作 年代的剧作
概况: 一、 概况: 1、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剧作 、 田汉的《洪水》 田汉的《洪水》 2、表现反帝斗争的剧作 、 3、初期左翼剧作的局限 、
3、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
(1) 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 ) 反映。 反映。 ( 2) 抗日救亡剧作和 “ 国防戏剧 ” ) 抗日救亡剧作和“ 国防戏剧” 大量涌现。 大量涌现。 ( 3) 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 ) 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 )
二、李健吾等作家的剧作
1.李健吾 . 笔名刘西渭, 笔名刘西渭,1919年开始戏剧活动 年开始戏剧活动 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 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 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2、袁牧之 、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
3、白薇 、
(3)地点: )地点: 基本背景是陈白露的房间和翠喜的房 间,合起来构成了一幅现实社会的真 实图景 。 (4)事件: )事件: 破产、倒闭、失业、自杀、寻欢作乐、 破产、倒闭、失业、自杀、寻欢作乐、 公债投机等都是当时的常见现象。 公债投机等都是当时的常见现象。 (5)象征 : 黑暗与光明交错之际 )
2、《日出》的艺术技巧 、《日出》 、《日出
(1) 时间: ) 时间: 黎明、黄昏、午夜、 黎明、黄昏、午夜、日 出(黑暗与光明交错之 际) (2)人物: )人物: 陈白露连着两头, 陈白露连着两头 , 一头 可揭露上流社会的腐败, 可揭露上流社会的腐败 , 一头可揭示下层社会的 苦难。 苦难 。 方达生为穿针引 线之人。 线之人。
善于渲染气氛,有张有弛,开合自如。 善于渲染气氛,有张有弛,开合自如。 雷雨》中的“郁热” 蝉鸣、蛙噪、 《雷雨》中的“郁热”(蝉鸣、蛙噪、 雷声,渲染着苦夏的氛围, 雷声,渲染着苦夏的氛围,暗示一种 情绪、心理、性格, 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 方式) 方式) 原野》中的神秘气氛; 《原野》中的神秘气氛; 《北京人》中的沉闷气氛。 北京人》中的沉闷气氛。
(3)富有动作性 )
对话的动作性(即推动剧情发展, 对话的动作性(即推动剧情发展, 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强弱是衡量话 剧语言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剧语言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曹禺的语言动作性强, 曹禺的语言动作性强,富有心灵的 进攻性和情感的冲击力。 进攻性和情感的冲击力。
(四)《日出》、《原野》及其他 )《日出》、《原野》 日出》、《原野
1、关于《日出》 、关于《日出》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 “ 《 雷雨 》 是我的第一声呻吟 , 或者是 我的呼喊。 日出》 我的呼喊 。 在 《 日出 》 中 , 我想求得一 线希望, 一线光明。 线希望 , 一线光明 。 我十分深切地感到 这个社会没有光明,需要阳光” 这个社会没有光明,需要阳光”。
C、侍萍 、
生活在底层 善良的性格 自我牺牲的母性 不可摆脱的悲剧命 运 四凤单纯 朴实, 单纯、 四凤单纯、朴实, 善良, 善良,易于受骗
周萍: 周萍:
自私,懦弱, 自私,懦弱, 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 。
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 夏天里一个春梦” “ 夏天里一个春梦 ” 。 其对社会现 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 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 , 还生活在飘 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北京人》写的是旧北平士绅家庭的 北京人》 曾皓一家,由于自身不可阻止的衰败, 曾皓一家,由于自身不可阻止的衰败, 也由于暴发户杜家的催逼和房客袁任 家的影响, 家的影响,从经济到精神迅速瓦解的 过程。 过程。 按照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铺开, 按照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铺开, 所有主人公的表演基本上放在前台, 所有主人公的表演基本上放在前台, 事件发展全过程大致都包括进去, 事件发展全过程大致都包括进去,通 常被称作“开放式结构” 常被称作“开放式结构”。
A、舍弃求爱——盟誓 、舍弃求爱 盟誓——婚变的情节结构 盟誓 婚变的情节结构 切取一个横断面, 切取一个横断面 , 重点表现其中的某一 环节。 作品从遗弃的结果写起, 环节 。 作品从遗弃的结果写起 , 中间用 “ 回顾法 ” 交代三十年前的恩怨 , 造成 回顾法”交代三十年前的恩怨, 紧张强烈的悬念和气氛。 紧张强烈的悬念和气氛。 B、人物关系设计错综复杂 、 侍萍和周朴园, 侍萍和周朴园,繁漪和周萍
(2)人物形象的分析 )
A 周朴园的形象
周朴园具有封建阶级 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冷酷、专横、自私、 冷酷、专横、自私、 虚伪。 虚伪。
B、繁漪的形象 、
丰满、 丰满、富有个性 外在特征忧郁、阴鸷、 外在特征忧郁、阴鸷、 乖戾、孤傲、 乖戾、孤傲、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 自由、尊严与作为女 自由、 性的生命权力, 性的生命权力,她义 无反顾地挣扎、搏击, 无反顾地挣扎、搏击, 不顾一切的反抗、 不顾一切的反抗、报 复。
2、话剧语言的舞台化 、
(1)语言口语化程度高 )
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出来又精心加工过了 却不华丽、 不做作, 而是准确、 的 , 却不华丽 、 不做作 , 而是准确 、 流 响亮、入耳。 畅、响亮、入耳。
(2)既个性化又情境化 )
逼真地符合人物独特的性格,即个性化, 逼真地符合人物独特的性格,即个性化, 同时又要求准确地符合特定戏剧情境, 同时又要求准确地符合特定戏剧情境, 即情境化。 即情境化。
《日出》在相对集中的时间、空间里, 日出》在相对集中的时间、空间里, 让不分主次的人物错落登场, 让不分主次的人物错落登场,各有各 的故事,以不同形态互相勾连, 的故事,以不同形态互相勾连,共同 显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都市上层和 下层的社会关系, 下层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这种社会关 系的蕴涵的文化与哲理的思考。 系的蕴涵的文化与哲理的思考。这种 结构方式,通常称之为“人像展览式” 结构方式,通常称之为“人像展览式” 群像式” 或“群像式”。
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 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通过 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血缘和性爱 纠葛的情节, 纠葛的情节,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 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悲剧, 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悲剧, 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展示 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 级家庭的罪恶。 级家庭的罪恶。
《பைடு நூலகம்雨》的创作模式图示 雷雨》 雷雨
A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 景物描
周公馆 罪恶之地 教堂医院 再生之地
B剧情设计 原罪与现实罪恶 惩罚 忏悔 剧情设计 C意念设计 意念设计
恶 善
(2)用原型理论解读 )
中国文学典型的“痴心女子负心汉” 中国文学典型的“痴心女子负心汉” 模式与作家的变化与创造 繁漪属于“仇女型” 繁漪属于“仇女型” 周萍介于负心汉中“全恶型” 周萍介于负心汉中“全恶型”与 “悔过型”之间。 悔过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