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说课_(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说课稿2

一.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二)》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本节课是在学

生已经掌握了旋转的定义、旋转的性质以及旋转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探究图形的旋转性质,以及运用旋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图形的旋转性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旋转的概

念和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学生在应用旋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旋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旋转性质,并能运用旋转性质解决

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旋转性质,并能运用旋转性质解决实

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旋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复杂情境

下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单等教学手段,帮助学

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旋转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图形旋转性质的思考,激发学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2 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2 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 3.2 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

一、教学背景与目标

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第三章第二节课,属于几何部分。本节课是第二次引入图形的旋转概念,上节课已经介绍了图形的旋转基本概念,并练习了一些简单的旋转操作,如旋转180度等。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图形的旋转原理和方法;

2.练习应用旋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图形的旋转方法;

2.旋转后的图形特点;

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对图形旋转方法的理解;

2.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内容

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图形旋转概念和方法;

2.引导学生理解图形旋转后的特点;

3.解决一些与图形旋转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提问和互动,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图形旋转概念和方法,并帮助学生理解图形旋转后的特点。

演示和实践(30分钟)

老师通过演示和示范,教给学生旋转的方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旋转后的图形特点。

提问和解决问题(20分钟)

老师提出一些与图形旋转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总结(5分钟)

老师通过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方法,并强调练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1.演示法;

2.讨论法;

3.适当引导和提示。

教学手段

1.白板、笔和教具;

2.实物图形。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

本节课采用了许多互动和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效果良好,掌握了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好地理解了图形旋转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7)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7)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7)

一.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本节课的主要内

容是让学生掌握图形旋转的性质和基本方法,能够通过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旋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简单的几

何图形和变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对于图形的旋转概念和旋转规律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引导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

法,能够通过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索图形的旋转规律,培养空间想

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

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探索图形的旋转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旋转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法、实践活动法和分组合作法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发现图形的旋转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形的旋转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北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BS)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一)

北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BS)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一)

图形的旋转(一)

说课稿

第一部分:教材与目标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28至29页的内容。图形的旋转是生活中图形的主要运动现象。本节内容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旋转现象。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对钟表等的观察,理解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并会画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后的图形。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画线段旋转后图形的方法,增强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旋转的要素和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画线段通过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把线段旋转90度。

第二部分:学情、学法与教法。

1.学情分析

本节学习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和平移,并在之前的学习中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四年级时结合活动体验了旋转与角的关系,对旋转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法指导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中,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辨别和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并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知识,对于图形的运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性质,能够

辨别和判断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或旋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

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对平移

和旋转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新课导入:介绍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讲解平移和旋转的性

质。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理解和掌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图形的旋转(一)》。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图形的旋转(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运动”的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轴对称和平移,在四年级又结合活动体验了“旋转与角”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在以往的学习基础上,从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旋转现象.本节课是认识线段的旋转,为后边《图形的旋转(二)》认识平面的旋转、《图形的运动》和《欣赏与设计》打好基础。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富有好胜心理,且大部分的学生都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在课堂上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联系现实的情境,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够在方格纸上把线段旋转90°。学习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认识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线段旋转90°。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掌握在方格纸上将一条线段沿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方法。

图形的旋转 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 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和规律。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应用旋转图形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旋转图形的方法和规律的教学。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应用旋转图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旋转图形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旋转图形的思考。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幻灯片或黑板,向学生介绍图形的旋转概念。解释旋转的定义和常见的旋

转角度(90度、180度、270度)。

3. 旋转图形的方法和规律(20分钟)

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旋转图形的方法和规律。首先,介绍旋转图形的

基本步骤:确定旋转中心、确定旋转角度、确定旋转方向。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旋转图形的规律,如正方形旋转90度后仍然是正方形,三角形旋转180度后

仍然是三角形等。

4. 练习与巩固(30分钟)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可以设计一些旋转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

通过旋转图形来解决问题。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拓展与应用(20分钟)

通过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旋转图形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给定一个图形和旋转角度,让学生计算旋转后的图形面积或周长。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归纳总结(10分钟)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对所学的旋转图形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让学生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 3.2图形的旋转(二)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 3.2图形的旋转(二)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 3.2图形的旋转(二)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图形绕定点旋转后的性质;

2.能够理解旋转角度的概念;

3.能够通过旋转将一个图形转化成另一个图形;

4.能够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旋转后图形的性质;

2.旋转角度的概念;

3.通过旋转将一个图形转化成另一个图形。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3.2.1 图形的旋转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图形并让学生试着将它旋转,询问学生旋转的方式和旋转后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旋转是将图形绕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

教师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上的图形,向学生展示不同旋转角度下的图形变化情况,让学生辨别旋转前后的形状是否相等,强化旋转后图形形状保持不变的概念。

在黑板上绘制一个坐标系,并让学生画出相对于原点旋转的图形的方法,然后通过让学生试着将图形旋转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让学生感受旋转的过程和旋转角度大小的影响。

3.2.2 通过旋转转化图形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旋转将一个图形转化成另一个图形?教师出示不同的图形,并让学生试着用旋转的方法将它们转化成其他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感受旋转对形状的影响。

教师出示一个定点旋转图形题目,并让学生通过绘图和计算来寻找旋转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规律,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

3.2.3 练习

提供多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设计多个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法、讨论法、示范法与自学法。

五、教学评估

1.学生能否理解图形的旋转及旋转后图形的性质;

图形的旋转 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 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教授图形的旋转知识,涉及到旋转的概念、旋转的规律以及如何进行旋转操作。教材内容包括旋转的基本概念、旋转的规律与性质、旋转的操作方法和旋转的应用等。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掌握旋转的规律与性质,熟练运用旋转的操作方法进行图形变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等方式,主动参预学习,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图形的旋转,培养对几何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旋转的规律与性质、旋转的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

图形旋转的规律与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说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旋转图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旋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量,

让学生思量图形旋转的规律和特点。

2. 新课呈现(10分钟)

通过讲解旋转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旋转的含义和特点。通过示

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图形旋转先后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旋转的规律与性质。

3. 案例分析(15分钟)

给学生提供一些旋转图形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旋转的规律进行操作,观察图

形的变化,分析旋转的特点。通过讨论和解答问题,加深学生对旋转的理解和应用。

4. 拓展延伸(15分钟)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旋转图形案例,要求学生根据旋转的规律进行操作,并进

行推理和解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9)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9)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图形的旋转;

2.理解旋转的中心与旋转角度的概念;

3.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发掘学生潜在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不断尝试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图形的旋转,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对于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整个教材分为认识旋转、旋转的中心、旋转角度和图形旋转四部分,既包含常规图形的旋转也包括贴图形的旋转,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的知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2.旋转的中心与旋转角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1.准备黑板、彩笔、直尺、圆规等教学工具;

2.准备图形的贴纸和图形旋转的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黑板上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引出图形旋转的概念,并介绍旋转的中心和旋转角度。

2. 旋转的中心与旋转角度(15分钟)

通过图形和图形贴纸的展示,让学生初步认识旋转的中心和旋转角度,并介绍旋转的正方向。

3. 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25分钟)

首先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深入了解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随后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通过小组内部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1《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3.1《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图形旋转变换的特征和性质。通过具体实例的演示和操作,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并体会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理解旋转变换的含义。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并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体会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并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将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并能画出旋转后的线段。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回顾平移、轴对称的概念和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旋转吗?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或现象是旋转的?

(3)总结:旋转是物体围绕某一点或轴进行转动的现象。

2. 探究新知

(1)演示旋转现象:出示一个钟表,让学生观察指针的旋转。

(2)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钟表指针旋转有什么特点?

(3)总结:钟表指针旋转时,都是围绕表芯进行旋转,旋转方向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3.1《图形的旋转(一)》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掌

握图形的旋转的概念,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式变换图形。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旋转的概念,然后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性质,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用旋转的方式变换图形。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于图形的变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图形的旋转,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概念,并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性质。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旋转的概念,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式

变换图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旋转的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几

何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旋转的概念,理解旋转的性质,学会用旋转的方式变换图

形。

2.难点:理解旋转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风扇的旋转,引出旋转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旋转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旋转的意义。

3.观察与操作: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实物模型,理解旋转的性质。

4.讲解与示范:通过几何画板,讲解和示范旋转的性质。

5.练习与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6.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图形的旋转(一)北师大版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针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进行讲解和分析。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图形的旋转相关的知识,包括旋转的定义、基本概念、旋转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旋转和运用旋转相关的知识解题,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的旋转定义和基本概念;

2.掌握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图形的旋转定义;

2.图形的旋转基本概念;

3.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4.运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的旋转定义;

2.掌握图形旋转的基本概念;

3.熟悉图形旋转的方法和步骤。

五、教学难点

1.图形旋转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利用图形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包括课堂讲解、示范演示、互动问答和小组活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对图形的旋转的简单介绍,引发学生对图形旋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知识讲解:介绍图形的旋转定义、基本概念和旋转方法,并通过图示和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3.实践演练:以实际的例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图形旋转的操作和解题,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4.总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形旋转相关的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图形的旋转 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 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图形的旋转概念,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旋转图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习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图形的旋转概念、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旋转图形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旋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量。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介绍图形的旋转概念,包括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等基本概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 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析,介绍旋转图形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使用旋转公式、旋转规律等。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掌握旋转图形的方法。

4. 练习与巩固(20分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旋转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 拓展与应用(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量旋转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给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

学生通过旋转图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思维。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回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思,以促进学生的思量和学习。

四、教学资源

1. 教学投影仪

2. 旋转图形的图片

3. 旋转图形的练习题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说课稿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按照全套教科书的安排,本课时学生开始学习第三种图形变换——旋转。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对图形变换具备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本节所学的旋转又是学生学习下一节中心对称的基础。在学生对平移、轴对称、旋转概念及其性质都有一定的了解后,课本又综合运用这些图形变换的性质进行图案设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与轴对称,对于图形的变换已经有所认识。从平移与轴对称的学习来看,学习一种图形变换大致包括以下内容:⑴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这种图形变换;⑵探索这种图形变换的性质;⑶作出一个图形经过这种变换后的图形;⑷利用这种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⑸用坐标表示这种图形变换。*“旋转”的教学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的,只是关于⑸,*只涉及用坐标表示中心对称。学生对图形的变换这种学习形式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旋转例子,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把握旋转的基本要素;

2、经历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的过程,体验和感受图形旋转的主要特征,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及“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等基本性质;

3、经历观察、实践、验证等数学学习的活动,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推理能力;

4、通过欣赏生活中旋转图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美,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旋转(二)》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①整节课对学生放手不够。 ②讲解过细,占用时间较长,学生主动时间较少。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加大“放手”力度,多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语言力争言简意赅,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开始我将这些都设计了进去,因为我的理解是应该将教材进 行拓展,后来的实践我发现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万能的,应考虑他 们的接受能力,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将知识目标定位在90度的旋转 上,而旋转180度、270度准备放到单元复习课上进行,这样灵活 地处理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
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时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 材,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变幻无穷,使学生思维灵活。在掌握图形 旋转90°后得到图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探索 数学知识的欲望,也使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答案: (1)2 ;(2)3;(3)90;(4)180;(5)1;(6)1。
板块三、课堂总结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了图形的旋转方法,并能根据要求进行旋转,大 家来总结一下吧。 生1:掌握了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画法,并能正确画出。 生2:基本图形旋转后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旋转》说课_(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所说课的内容是《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我将从三个方面说起,首先是教材,其次是教法与学法,最后是重要的教学过程。

首先我来说教材,教材我分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

图形的旋转:

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本节课,正是让学生经历物体的旋转过程。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起着导向性作用。为此,我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确定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目标,具体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实例探索观察与动手操作,会用语言描述一个简单图形的旋转过程;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o 后的图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与操作由旋转得来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个环节: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

六年级学生普遍都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但思维还需要借助于具体直观形象的事物;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对旋转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索学习。

根据学情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首先是教学重点

1、会用语言描述一个简单图形的旋转过程;

2、能够运用方法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o后的图形。

而学习难点则是根据教学重点来制定的

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旋转点顺或逆时针旋转90o后的图形。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教材的一个分析,接下来我将说教法与学法,在教法中我主要采取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动手操作这两种方法,而在学法中,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这三种主要学习方式,另外,我还制定了评价方法,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性评价。我将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根据教法与学法,我和学生需准备以下教具

教具:钟表、自制钟表、课件

说完了教法与学法,接下来进行的将是我本节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回顾旧知,激发学习兴趣。

我应用起立这一行为,加入口令,将它变成了小游戏,从中回顾了平移和旋转这两个运动现象。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找生活中的旋转现象,最后用我们常见的钟表为例,引入课题,引出了本节课的题目——图形的旋转。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强学生学习本节课的欲望。以上呢就

是我教学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师生互动、探索新知、手脑并用。这个阶段是整堂课的重点,我出示了一个钟表,我拨指针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旋转方向。然后将学生分成两部分,亲自动手拨一拨,通过比较得出,旋转点和旋转角度。最后得出旋转的三个要素。

第三个阶段是合作探究部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收费站的横杆升起和落下这一运动现象,进一步巩固旋转的三要素。接下来是对以上学习的小测验,目的是为了加深记忆。具体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性作业,,这一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旋转的三要素不仅要会用语言完整的描述,还要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来。也就是在语言描述的同时,渗透了画图的步骤,

也就是画图的三要素。这就是作业的第二个层次,提高性作业。第三个层次,是拓展性作业,加大练习的难度。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整个学习过程,我将用眼看,用嘴说,用手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法贯穿始终,语言让学生自己说出来,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來。

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在互相评价的时候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

以上就是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由于经验甚少,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编辑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