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luphoscan工作原理

luphoscan工作原理

luphoscan工作原理在本篇文章中,我将为你详细解释luphoscan的工作原理。

luphoscan是一种高级光学显微技术,它结合了多个先进的成像技术,包括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显微镜,以提供高分辨率和深度成像。

1. 光学原理:Luphoscan利用光学原理来实现高分辨率成像。

它使用一个光源(通常是激光器),通过透镜和镜片对样品进行照射。

被照射的样品中的物质会与光发生相互作用,如吸收、散射或荧光发射。

这些与光相互作用的过程将提供样品的信息。

2. 荧光显微镜成像:在luphoscan中,荧光显微镜用于观察样品中的荧光信号。

它通过激发样品中的荧光染料或标记物,并检测样品发出的荧光信号。

由于荧光信号的强度和时域信息,我们可以获得关于样品中特定分子的信息,如分子的位置、表达水平和活性等。

这使得荧光显微镜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成像工具。

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

它通过使用激光束逐点扫描样品来提供3D图像。

在luphoscan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用于获得样品的表面和内部的高分辨率荧光图像。

它通过对激光束进行精确的聚焦和调制来抑制来自样品其他部分的背景信号,从而提高成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

4. 双光子显微镜成像:双光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深度成像技术。

它通过在样品中同时吸收两个光子来实现成像。

与传统的单光子显微镜不同,双光子显微镜只在光束的焦点处产生荧光信号,从而提高了成像的深度。

在luphoscan中,双光子显微镜被用于观察样品深处的结构和过程。

luphoscan利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结合了高分辨率和深度成像的优势。

它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细胞成像、组织成像和神经科学等领域,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洞察力。

通过深入探索样品的不同方面和特性,luphoscan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的运作机制,并促进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FlourCam荧光成像系统

FlourCam荧光成像系统

仪器使用
• 连接线路 • 连接电脑
1。Usb 2.0 2。部分电脑可能需要专门的usb驱动(可下 载) • 软件安装 可解压直接执行,也可安装使用。
PSI公司软件与相关资料下载地址http://www.psi.cz/ftp/
科研应用
1.光系统II反应中心光化学效率的表征
光化学效率( FV’/Fm’)的变化,反映PSII
反应中心色素
光反应过程
特定波长光能
原初电 接收的光能
子受体
P·A→ P*·A → P+·A-
后 续
原初电子分离
反 应
PSII(700nm)&PSI(680nm)
基态捕光色素
激发态
热能
产生荧光
叶绿素的激发与退激
叶绿素荧光现象
光合作用示意图
蓝光

光合

红光
荧光
NADP
NADPH
光系统Ⅰ(PSI)能被波长700nm的 光激发,又称P700 光系统Ⅱ(PSⅡ)吸收高峰波长为680nm,又称P680
250 FM
200
150 FV
100
50 F0
0
FM’ FS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TIME, seconds
运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来表征光 能的利用、传递、耗散,
能够很好地研究植物的光合作 用过程.
Thanks for your interesting and
questions!
光化学淬灭(qp):反映PSII天线色素分子 吸收光能后,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 额, 因此也反映了色素天线吸收的光能用 于光合电子传递的变化;同时,qp 也反映 PSII初级电子受体(QA)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 要保持高的光化学淬灭,就要使PSII反应中 心处于开放状态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Fluorcam荧光成像技术及其在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Eco‐lab生态实验室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info@eco‐目录1、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发展过程2、荧光参数及其生理意义3、PSI介绍(荧光成像的发明者)4、PSI产品介绍5、应用案例叶绿素荧光技术发展历程•Kautsky effect: Kautsky and Hirsch(1931)首次用肉眼发现叶绿素荧光现象并发表论文“CO2同化新实验”,后被称作“Kautsky effect”•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ed Fluorometer): Schreiber(1986)等发明了PAM脉冲调制技术测量叶绿素荧光。

•FluorCam:KineKc imaging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Ladislav Nedbal(2000)等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发明了与PAM技术相结合的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成像测量局部放大荧光参数及其意义•Fo、Fm与QY,此外还有PAR_Abs及ETR•Kautsky诱导效应:Fo,Fp,Fv,Ft_Lss,QY,Rfd•荧光淬灭分析:Fo,Fm,Fp,Fs,Fv,QY,NPQ,Qp,Rfd 等50多个参数•OJIP曲线:快速荧光诱导曲线。

Fo,Fj,Fi,P或Fm,Mo(OJIP曲线初始斜率)、FixArea固定面积、Sm(对关闭所有光反应中心所需能量的量度)、QY、PI等•LC光响应曲线:Fo,Fm,QY,QY_Ln叶绿素荧光仪著名厂商•PSI:捷克布尔诺Brno(孟德尔在此发现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Ladislav Nedbal为首席科学家和主要股东(另一股东为David Kramer,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教授),1997年为美国华盛顿大学H.Pakrasi教授研制成了第一台FluorCam荧光成像系统。

主要产品有:–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列产品–FL3500/FL5000双调制荧光仪系列产品–FluorPen及AquaPen等手持式荧光仪产品–光养生物反应器等藻类培养与在线监测产品–光源与植物培养室•Optics:美国,主要产品为OS5p‐PAM叶绿素荧光仪等•Walz:德国,主要产品为PAM2500叶绿素荧光仪等PSI厂家介绍PSI厂家剪影laboratory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1. Handy FC——FluorCam便携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2. Handy GFPCam——FluorCam便携式荧光蛋白成像系统3. Handy Leaf chamber——便携式光合联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4.Closed FC——封闭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5. Closed GFPCam——封闭式多光谱荧光蛋白成像系统6. Open FC——开放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Rover FluorCam——移动式大型植物荧光成像系统‐Transect FluorCam——样带扫描式植物荧光成像系统‐XY‐Plane FluorCam——多光谱XY‐平台式大型植物荧光成像系统‐Arch FluorCam——拱形三维植物荧光扫描成像系统7. Micro‐FluorCam——显微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又分标准版、增强版(可选配GFP FilterCube Set)及滤波轮版8. Conveyor and RoboKc PlantScan System——PlantScan全自动植物光谱成像分析系统9. Fluorescence KineKc Microscope——FKM荧光动态显微光谱成像系统Fluorcam荧光成像技术特点◆对叶片无损伤、测量迅速◆测量对象多样,包括叶片、果实、藻类、地衣、苔藓、拟南芥等◆具备自动重复测量功能,从而实现无人职守自动成像实验◆结果以图片或视频形式输出,直观、易于观察◆应用领域广泛,如光合作用、植物胁迫生理学、水生生物学、海洋学和遥感等◆实验室、野外均可使用◆测量面积范围广,小至微米,大至整块草坪◆用户可根据实验需要,自定义测量参数Flou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应用领域•植物光合特性和代谢紊乱植株的筛选•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检测•植物抗胁迫能力或者易感性研究•气孔非均一性研究•长势与产量评估•植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研究•植物——原生动物交互作用研究Kautsky effect in a diuron‐inhibited leaf(敌草隆抑制电子传递实验)OJI PScreen mutants by NPQ parameters (通过荧光淬灭分析筛选变异植株)水分对沙漠中苔藓的光合特性的影响加水0.5 h后高光胁迫获得的衣藻突变体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的烟叶荧光成像左图为对照烟叶,中图为通过叶脉浸泡硫酸铜30分钟后的荧光成像,右图为经硫酸铜浸泡处理60分钟后的荧光成像。

荧光成像技术的最新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的最新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的最新应用在现代医学中,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

通过荧光成像技术,医生可以观察体内的组织和细胞,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荧光成像技术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下面将介绍一些荧光成像技术的最新应用。

一、荧光显微镜在细胞研究中的应用荧光显微镜是一种常用的荧光成像技术。

它可以将显微镜与荧光成像技术结合起来,让研究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体内的细胞和组织。

荧光显微镜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它可以用来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以及病毒对细胞的感染等。

最近,一些研究人员发现,荧光显微镜还可以用来研究细胞的健康状态。

他们发现,通过观察细胞荧光显微镜下的图像,可以判断细胞内是否存在病变。

这项技术可以用于病理学研究,也可以作为肿瘤筛查的一种手段。

二、荧光探针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荧光探针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可以与目标细胞或分子发生反应,并在发生反应后发出荧光信号。

近年来,荧光探针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它可以用来检测癌症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或者检测心血管疾病中的特定分子。

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荧光探针还可以用来检测新冠病毒。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特殊的荧光探针,它可以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并发出荧光信号。

这项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感染病毒的人群,有助于控制病毒的传播。

三、荧光成像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荧光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神经科学研究。

例如,它可以用来观察神经元之间的通讯网络,以及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线索。

最近,一些研究人员发现,荧光成像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睡眠过程。

他们发现,睡眠中脑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与清醒状态时存在很大的不同。

通过观察睡眠中神经元的变化,研究人员可以深入了解睡眠的本质,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

总结荧光成像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科技,它可以用于医学研究、疾病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荧光成像技术将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FluorCam样带扫瞄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

FluorCam样带扫瞄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

PlantScreen叶绿素荧光与RGB自动扫描成像分析系统PlantScreen叶绿素荧光与RGB自动扫描成像分析系统集成了自动化控制系统、FluorCam大型叶绿素荧光成像测量分析、RGB植物真彩成像分析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各种培养植物——从拟南芥、水稻到各种其它植物的生理生态与形态结构成像分析,用于高通量植物表型成像分析测量、植物胁迫响应成像分析测量、生态毒理学与污染生态学研究、性状识别及植物生理生态分析研究、作物育种与抗性检测、生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表型检测分析及土壤种子库研究等。

成像平台可在主机箱内XYZ三维自动化移动,自动扫瞄成像范围为60cm x 129cm,植物最大高度约50cm。

系统配置与工作原理:系统由XYZ三维自动控制箱、XYZ三维移动成像平台及自动控制与分析软件等组成,LED光源、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RGB成像集成于一个可XYZ三维自动化移动的成像平台上,程序控制XYZ三维精确定位和定时,在线数据分析。

采用世界上单幅成像面积最大的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成像面积达35×35cm。

技术指标:1.XYZ三轴机械臂可自由移动至植物上方成像分析,成像扫瞄面积范围60cm x 129cm(可选配其它大型系统),植物高度49cm,镜物距25cm,Z轴最大负重30kg2.标准配置X轴活动范围0-101cm,精确度±1mm;Y轴活动范围0-72cm,精确度±1mm;Z轴活动范围0-49cm,精确度±5mm;3.叶绿素荧光成像:镜头分辨率1392x1040像素,单幅成像面积35x35cm,测量光橙色618nm,橙色和白色双波长光化学光,饱和光闪为白色,最大光强3600μmol/m2/s,具735nm红外光源4.叶绿素荧光成像测量参数包括Fo, Fm, Fv,Fo’, Fm’,Fv’, Ft,Fv/Fm, Fv’/Fm’,Phi_PSII, NPQ, qN,qP, Rfd等几十个叶绿素荧光参数5.RGB成像分析测量参数包括:1)叶面积(Leaf Area: Useful for monitoring growth rate)2)植物紧实度/紧密度(Solidity/Compactness. Ratio between the area covered by theplant’s convex hull and the a rea covered by the actual plant)3)叶片周长(Leaf Perimeter: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he basic leaf shape and widthevaluation (combined with leaf area))4)偏心率(Eccentricity: Plant shapeestimation, scalar number, eccentricityof the ellipse with same secondmoments as the plant (0...circle, 1...linesegment))5)叶圆度(Roundness: Based on evaluatingthe ratio between leaf area andperimeter.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leafroundness)6)叶宽指数(Medium Leaf Width Index: Leafarea proportional to the plant skeleton(i.e. reduction of the leaf to linesegment))7)叶片细长度SOL (Slenderness of Leaves)8)植物圆直径(Circle Diameter. Diameter of a circle with the same area as the plant)9)凸包面积(Convex Hull Area. Useful for compactness evaluation)10)植物质心(Centroid. Center of the plant mass position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heeccentricity evaluation))11)节间距(Internodal Distances)12)生长高度(Growth Height)13)植物三维最大高度和宽度(Maximum Height and Width of Plant in 3 Dimensions)14)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15)叶倾角(Leaf Angle)16)节叶片数量(Leaf Number at Nodes)17)其它参数如用于植物适合度估算的颜色定量分级、绿度指数(Other parameters suchas color segmentation for plant fitness evaluation, greening index and others)6.高灵敏度RGB成像传感器,CMOS 1/2”,分辨率2560x1920像素,像素大小2.2μm,四个LEDs高强白色光源,成像信息包括时间和位置,纪录格式为日期-月份-年度-小时-分钟-秒-Pos_X_Y_Z.bmp7.系统控制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用户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定义、可编辑自动测量程序(protocols),控制单元有主电源开关、紧急关闭、XYZ三维轴启动开关、暂停键、移动键等,用户名和密码保护8.程序控制XYZ三维精确定位和定时,并纪录带时间和三维空间位置的数据(四维信息数据)9.三相电源供电,3x230/220VAC,50/60Hz10.大小规格200cm(长)x150cm(宽)x230(高),重量约400kg产地:欧洲。

多光谱影像的主要优势和应用场景

多光谱影像的主要优势和应用场景

多光谱影像的主要优势和应用场景多光谱影像的主要优势和应用场景如下:多光谱影像的主要优势:1.四重信息:光谱图像的数据空间、辐射、光谱以及时间,这些信息能够得到目标的位置和形状在空间的几何特征、目标和背景在光谱亮度有差别时的辐射特征,还可以提取表面材料的光谱特征等信息。

2.高分辨率:多光谱成像技术利用具有一定分辨率的光谱图像进行目标探测,该图像数据具有图谱结合的特性,对比于传统的单一宽波段探测,能够在目标场景上有更为丰富的信息。

多光谱影像的应用场景:1.农业领域:多光谱镜头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利用多光谱图像可以接收到庄稼成长的光合作用代谢信息和植被开花与结果的关键信息等,可量化普通照片所无法呈现的精细信息。

农民可以用它来推断出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效的灌溉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优化农业生产系统。

同时,收集的多光谱数据还可以用于制图、评估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等方面,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

2.林业领域:多光谱镜头在林业领域中,主要用于对森林类型、林场健康状态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合理的光谱图像处理,能够分类和分析不同树种和森林中的地理景观,用来监测和预警森林火灾、疾病、虫害等会导致树木萎缩死亡的因素。

多光谱的应用呈现出与其他地球观测平台相比的高时空分辨率,在跟踪森林覆盖变化、衡量森林生长和林场产品量等方面显示出了更稳定的表现。

3.气象领域:多光谱成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气象领域,如气象监测、灾害预警和气候变化研究等。

通过多光谱镜头可以获取地表信息,如温度、湿度、风速等,从而对气象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同时,多光谱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4.军事领域:军事领域也是多光谱成像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

通过多光谱镜头可以获取目标的多种光谱信息,从而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分析。

这种技术在情报侦察、导弹预警和战场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多光谱成像技术还可以应用于遥感监测、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FluorCam大型版开放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FluorCam大型版开放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FluorCam大型版开放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案例报告用户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方向:农作物逆境生理、育种及拟南芥荧光蛋白筛选用户情况:客户既做黄瓜、西红柿之类的农作物,也做拟南芥。

虽然水平一般,但对仪器的兴趣还是很大。

一方面想开展植物逆境研究,一方面想做各种荧光蛋白筛选。

用得好的话,可以成为西农一个示范点。

仪器配置:叶绿素荧光+PAR吸收+GFP/YFP/DsRED/CFP/DAPI+MCF,配红、蓝、绿、青、白光源板仪器图片:测试数据:1.叶绿素荧光首先用一般的红蓝光源进行测试。

饱和脉冲(蓝光)30%,1200µE;光化光(红光)56%,约150µE。

测试样品为室外的冬青(实际学名应为大叶黄杨)。

左侧为有病害叶片,中间为较绿叶片,右侧为较为衰老的叶片,因为在室外生长,3个叶片实际都都是受到一定的低温胁迫。

Fv/Fm QY_Lss NPQ_Lss三者Fv/Fm分别为0.50,0.65,0.62。

QY_Lss分别为0.08,0.16,0.15。

NPQ为1.15,1.31,1.21。

三项参数都是绿叶>衰老叶>病害叶。

再更换青色光源板进行测试。

饱和脉冲(青光)60%,约1360µE;光化光(青光)分别使用20%(200µE)、40%(450µE)和60%(700µE)。

每次测量之间进行大约5分钟暗20% 40% 60%Fv/Fm20%和40%的Fv/Fm基本没有变化,而且与之前红蓝光测量结果近似。

表明1360µE的青色饱和脉冲也可以满足样品测量的需要。

但60%的Fv/Fm确有显著下降,怀疑是之前多次测量,尤其青光关闭气孔的效应造成了一定的损伤,5分钟的暗适应没有恢复。

QY_LssNejad(2006)研究紫露草时就是用QY作为气孔开闭分布的表征指数。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青光的增强,QY快速下降。

生命科学中的荧光成像技术及应用前景

生命科学中的荧光成像技术及应用前景

生命科学中的荧光成像技术及应用前景荧光成像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互作关系,还能用来研究生物现象的动态过程。

本文将从荧光成像技术的历史、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前景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荧光成像技术的历史荧光成像技术是受到早期显微镜的启发而产生的。

光学显微镜的改良使得生物显微镜学得以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9世纪初,英国生物学家欧文发现了在紫外线照射下蛋白质会放出荧光的现象。

20世纪初期,德国化学家史蒂斯托夫发现了荧光分子的一种新型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奈米量子颗粒的合成。

二、荧光成像技术的原理荧光成像技术是利用分子在受到光照射后会发出的荧光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荧光分子吸收光能后,在激发态上快速地失去能量,随后放出的光子所包含的能量与吸收时的能量不同。

这种能量差与荧光分子的物理化学特性有关,比如分子结构、溶液浓度、温度和pH等因素。

因此,在荧光成像技术中,可以根据样品处理前后所释放的荧光信号来研究样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三、荧光成像技术的应用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体来说,它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多态性、蛋白质定位、蛋白质交互作用等,还可以用来研究DNA、RNA的定位和功能等。

1. 荧光成像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荧光成像技术在医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研究细胞生长、发育、转移、分化、逆转等过程中的荧光标记物分布情况,进行细胞分子显微学方面的研究。

比如基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技术,可以将GFP标记到特定的蛋白质中,再通过荧光成像技术来观察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此外,荧光成像技术还可以用来研究癌细胞的扩散和血管生成等方面。

2. 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和细胞发育、分裂、死亡等过程的学科。

荧光成像技术在研究细胞生物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利用荧光成像技术可以研究细胞内蛋白质、RNA等分子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过程,进而探究细胞功能。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应用案例(第二期)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应用案例(第二期)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应用案例(第二期)——藻类研究中的应用PSI公司首席科学家Nedbal教授与公司总裁Trtilek博士等首次将PAM叶绿素荧光技术与CCD技术结合在一起,研制成功了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Nedbal等,2000),并于1997年为美国华盛顿大学提供了第一台商业FluorCam系统。

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成为上世纪90年代叶绿素荧光技术的重要突破,使科学家们对光合作用与叶绿素荧光的研究正式进入了二维世界和显微世界。

目前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已成为世界上最权威、使用最广、种类最全面、发表论文最多的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已经发展出FluorCam便携式叶绿素荧光成像仪、FluorCam便携式Chl/GFP荧光成像仪(Handy GFPCam)、FluorCam便携式光合联用型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FluorCam封闭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FluorCam封闭式Chl/GFP荧光成像系统(Closed GFPCam)、FluorCam封闭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FluorCam开放式标准版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FluorCam开放式大型版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FluorCam开放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FKM多光谱荧光动态显微成像系统、FluorCam移动式大型版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FluorCam样带扫瞄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等一系列仪器系统。

现有SCI发表参考文献近400篇,可联系Ecolab生态实验室索取或点击以下链接下载FluorCam 叶绿素荧光成像部分参考文献名录链接本期应用案例主要介绍使用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进行藻类研究的各种案例。

一、蓝藻固氮与光合放氧的关系(论文发表于Science)文献:I Berman-Frank, et al. 2001. Segregation of Nitrogen Fixation and Oxygenic Photosynthesis in the Marine Cyanobacterium Trichodesmium. science, 294: 1534-1537使用仪器技术:FKM多光谱荧光动态显微成像技术和FRRF快速重复荧光测量技术(FRRF技术介绍链接)FKM技术详细介绍链接研究内容:现代海洋中,有相当一部分固氮作用是由Trichodesmium属蓝藻完成的。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化合物在兴奋态和基态之间发生跃迁所发出的荧光信号来获得关于样本的信息的方法。

在生命科学领域,荧光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和分子的研究中,因为它具有灵敏、定量、非侵入性的特点,可以对生物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并可追踪生物分子的位置、活性、互作和代谢等动态过程,为研究生命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一、荧光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种类荧光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性质不同的化合物的发光特性来实现对样品的成像。

目前常用的荧光成像技术包括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染色等。

荧光显微镜是常用的荧光成像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将荧光标记的样品置于荧光显微镜下,利用荧光显微镜将荧光能量转化成可视化的荧光图像。

其主要分为荧光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主要是通过激发样品上的荧光分子来获得荧光图像,而共聚焦显微镜通过使用激光束扫描样品的不同深度来获取荧光图像。

流式细胞术是另一种常用的荧光成像技术,其优点在于可以对一定数量的生物细胞进行快速的分类和筛选。

该技术包括荧光激发和细胞分类两个步骤,能有效地对细胞进行筛选和分析。

免疫荧光染色是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荧光成像技术,主要应用于对特定蛋白在细胞中的位置、分布和转运等进行分析。

其基本原理是在细胞内标记出特定蛋白,然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二、荧光成像技术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无法缺少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快速鉴定和分析,还可以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以下是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主要应用:1. 细胞成像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成像方面的应用涉及到强大的成像技术,如共聚焦显微镜、光片段技术、扫描光镜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获得高度分辨率的细胞成像,可以了解细胞结构、分布、运动和增殖等信息。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领域。

2. 蛋白成像荧光成像技术在蛋白成像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1. 概述多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用于采集、处理和分析物体或地表的多波段图像数据的技术。

通过测量目标在不同波段下的反射、辐射或发射数据,可以获取丰富的光谱信息,从而提供对目标的详细分析和表征。

本文将介绍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 原理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基于光物理学和光谱学的基本原理,采用了多波段成像的方法。

通过使用多个离散波段的光谱传感器或光谱仪,可以同时获取目标在不同波段下的光谱信息。

这些光谱信息可以表示目标的光谱响应,反映了目标物质的化学成分、光学特性、生理状态等。

3. 应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农业多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通过对农作物进行多光谱成像,可以获取作物在不同波段下的生长状态、营养状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农民监测作物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理病虫害,并实现精准施肥、灌溉等农业管理。

3.2 环境监测多光谱成像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多光谱成像仪器,可以获取地表的光谱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大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土壤质量等环境问题。

同时,多光谱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湿地演变等生态系统变化。

3.3 医学多光谱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多光谱成像,可以获得关于病理、生理、代谢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多光谱成像技术还用于皮肤科、牙科等领域的医学美容和治疗。

3.4 遥感多光谱成像技术在遥感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航空或卫星遥感平台搭载多光谱成像仪器,可以获取地表的多波段图像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制图、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同时,多光谱成像技术在遥感应用中也可以用于农业、林业、城市规划等方面。

3.5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多光谱成像技术还在许多其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多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多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多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多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无损检测方法,它可以在不破坏物体的情况下获取它们的光谱信息,进而得出有关物体在不同波长光下的反射和吸收特性。

这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帮助农民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一、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多光谱成像技术是在可见光范围内采集多波段图像,然后对这些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物体特定区域的光谱信息。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将不同光谱区域的滤光片蒙在CCD相机上来实现。

当CCD相机拍摄某个物体时,不同滤光片下的光谱信息就会被捕获,并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

这样,就得到了这个物体在不同波段下的光谱特征,从而可以从中提取出有关物体的一些信息。

二、多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 作物生长监测作物的生长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非常敏感,而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通过监测作物不同波段下的反射情况,帮助农民了解作物的生长状态、生长速度和产量变化等信息,及时调整作物的管理措施。

2. 土壤调查和施肥效果评估土壤的种类、质量和肥力是农田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土壤不同波段下的反射情况,帮助农民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从而更好地制定施肥方案和调整土壤管理措施。

3. 病虫害检测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通过监测受害作物不同波段下的反射情况,帮助农民了解病虫害发生的位置和程度,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病害的扩散,从而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长。

4.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水体不同波段下的反射情况,帮助农民了解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质量,以便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

三、多光谱成像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1. 非接触性检测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获取它们的光谱信息,不会对物体造成损害,适合于对农作物和土壤等农业领域不易接触的物体的检测。

2. 多变量信息获取多光谱成像技术可以获取物体在多个波段下的光谱特征,从而可以获得物体的多变量信息。

植物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植物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植物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第四期)植物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作为最早实用化的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使用范围最广、种类最全面、发表论文最多的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

涵盖了从叶绿体、单个细胞、微藻到叶片、果实、花朵,乃至整株植物和植物灌层,几乎可以测量所有的植物样品,甚至包括含有叶绿素的微生物和动物。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最早在21世纪初引进到国内,但一直到2010年后国内的科学家才在国际交流中逐渐发现这项技术的巨大价值,在短短数年中也利用这一技术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SCI 文献。

本期主要介绍目前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一、 植物光合生理研究叶绿素荧光可以直接反应植物光系统的生理状况,因此从叶绿素荧光技术发明之初,就被用于各种植物光合生理研究。

山东农科院使用FluorCam 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了小麦旗叶与外露花梗光合能力的差异[1]。

研究中发现在小麦生长前中期,旗叶与外露花梗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和量子产额ΦPSII 基本相同。

但在生长后期,旗叶的光合能力显著下降,而花梗光合能力的下降幅度要小于旗叶(图1)。

这证明了在生长后期的灌浆期,花梗对维持籽粒的生长更为重要。

之后,他们又研究了小麦叶片和颖片季节衰老过程中以及颖果发育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2;3,图2]。

图2. 不同生长期小麦叶片和颖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A )、量子产额ΦPSII (B )和非光化学淬灭NPQ (C )的变化图1. 不同生长阶段的旗叶(A ,C )和外露花梗(B ,D )的Fv/Fm (A ,B )和ΦPSII (C ,D )典型叶绿素荧光成像图二、植物生物/非生物逆境胁迫与抗逆性研究由于几乎所有种类的生物/非生物逆境胁迫都会影响到植物光合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而叶绿素荧光技术是公认的植物逆境光合功能研究最灵敏的无损探针。

因此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不但能反映植物受胁迫程度和抗逆能力的差异,而且能指明胁迫影响光合系统的具体机理过程。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多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光谱信息的图像获取方法,通过记录并分析不同波长的光谱反射率或透射率变化,用以提取出被观察物体的光谱特性。

它在农业、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技术发展方面也呈现出持续的创新和进步。

在农业领域,多光谱成像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农作物监测与管理。

通过获取农田的多光谱图像,农业专家可以根据不同植被的生理指数,如植被指数(NDVI)等,来评估植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的诊断和监测。

这对于农业生产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应用方面,多光谱成像技术被用于皮肤病变的检测与诊断。

通过对人体皮肤进行多光谱图像的拍摄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皮肤的代谢活动和血氧饱和度,进而检测出异常情况,如色素变化、炎症、血液循环等。

与传统的肉眼观察相比,多光谱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对于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在环境科学领域,多光谱成像技术在环境监测和综合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地球表面的多光谱图像进行获取和分析,可以检测出地表覆盖类型、植被分布、水质状况等环境参数。

这对于生态环境的监测、环境污染的评估以及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光谱成像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项新的发展是超光谱成像技术,它在光谱获取方面更具细节和精度。

超光谱成像技术通过获取更多波段的光谱信息,可以提供更高的光谱分辨率和更全面的光谱特征,从而提高诊断和监测的准确性。

另一个有前景的发展是高光谱成像技术。

高光谱成像技术使用数百个连续波段进行图像获取,相比于传统的多光谱成像技术,它能够更细致地揭示被观测物体的光谱信息。

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将为农业、医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更精确和全面的数据,进一步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还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多光谱图像的分析和处理,可以更快速、准确地提取出所需信息。

多光谱成像技术

多光谱成像技术

多光谱成像技术多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它可以提取空间物体表面反射或吸收辐射特征,从而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它可以检测地表细节,以及检测辐射、能量或元素的空间分布。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GIS)、远程感知应用和环境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收集多种频谱的数据,它提供的数据比单光谱成像技术更加丰富,其中包括可见光、红外光、热红外光、短波红外光、中波红外光和多光谱图像。

有了这些数据,可以更加清晰地确定检测物体的种类、发现新的物体特征,以及研究地貌和物质分布情况。

多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研究地貌和地表覆盖物的应用,其中包括土壤分析、土壤污染监测、植物调查等。

另一类是用于检测环境变化的应用,其中包括森林火灾、洪涝灾害、气象和空气质量监测等。

多光谱成像技术也可以用于军事观察,它可以提取表面反射特征指标,从而检测隐蔽物体,比如建筑物、管道、桥梁等,并且可以检测隐蔽对象,比如武器、车辆等。

此外,多光谱成像技术也可以用于海洋观测、地理科学研究等领域。

多光谱成像技术有许多优势,首先,它的图像传感器如何收集多种频谱的数据,其数据量会比单光谱成像技术更大,这样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跟踪物体。

其次,它可以提取表面反射特征和空间特征,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地貌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貌现象。

此外,这种技术还可以用于生态环境观测,检测植被覆盖度、水文状况等,为科学家研究生态系统提供较全面的信息。

多光谱成像技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常见的一个就是它的成本会比单光谱成像技术要高出许多,而且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来操作,这样也会增加使用成本。

同时,由于多光谱成像技术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总之,多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图像处理技术,它的应用涉及到许多领域,如地理信息系统、军事观察、远程感知应用及环境研究等。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发展迅猛,荧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可以通过信号转换使得生物学信息可视化,并为许多生物学过程提供了实时和准确的测量。

荧光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为科学家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式。

1. 细胞生物学领域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细胞内分子的互作以及对细胞的影响。

目前,许多蛋白质标记技术已经发展出来,并且广泛应用于荧光成像技术中。

在细胞内部,许多荧光蛋白被用作标记,如GFP和DsRed,可以方便地研究细胞内部的分子过程。

例如,通过标记细胞骨架中的微管或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科学家们可以准确测量细胞分裂的过程。

另外,在过去,科学家们只能研究单个的细胞。

但是,现在添加可以标记多个分子的荧光蛋白后,研究混合细胞培养物或多胚胎成为了可能。

因此,荧光成像技术成为单细胞研究的重要手段。

2. 神经生物学领域神经系统是人体复杂的生命系统。

荧光成像技术有助于研究神经元的活动及其与神经网络的联系。

例如,大脑中的神经元可以由荧光成像技术实现实时成像,以研究神经元间的联系及其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

利用荧光成像技术还可以研究蛋白质在神经元内的分布和含量,以了解神经元的活动如何受影响。

例如,神经元钙成像技术可以显示钙离子在神经元内跨膜运动的过程,跟踪并可视化神经元的活动,可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3. 生物医学领域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旨在显示和控制细胞、组织及器官的功能。

目前,荧光探针技术和分子探针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荧光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表明,荧光蛋白利用生物反应器生长的心肌细胞,在临床上可用于人体肝脏心血管手术的实时成像,可降低手术的风险并改善治疗效果。

此外,荧光成像还可以用于早期肿瘤诊断、药物治疗、器官功能评估等现代医学技术中。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通过将某种荧光物质与生物样本相结合,荧光成像技术可在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下监测细胞发生的各种活动,从而提供了一种无创且高效的分子成像方法。

荧光蛋白是荧光成像技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是一类天然存在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能够发出亮绿、黄色、红色甚至蓝色的荧光。

利用这些荧光蛋白,科学家们可以观察细胞、组织和生物体的各种活动,从而研究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现象。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谈一谈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一、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

在细胞里,荧光蛋白通常用来标记蛋白质、核糖核酸和其他重要生物分子。

以这种方法标记的分子会发出独特的荧光信号,并能被荧光显微镜捕捉到。

这极大地增加了研究生物学过程的能力。

例如,荧光成像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观察细胞内部的代谢过程。

使用荧光蛋白标记蛋白质后,科学家们可以轻松地在活体细胞内部追踪蛋白质的转运和定位。

此外,荧光成像技术还可用于研究病毒和细菌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过程。

例如,一种名为“核糖体聚合酶酵母菌”(rRNA-Ligase Yeast)的荧光蛋白,已被成功应用于观察禽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感染过程。

二、荧光成像技术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荧光成像技术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荧光成像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肿瘤和神经疾病等。

该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药物输送和药物代谢过程,以及定位癌细胞和处理肿瘤等方面的治疗方法。

荧光成像技术主要分为内突光成像技术和显微荧光成像技术。

内突光成像技术是一种近红外光(NIR)成像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一组荧光探针注入动物体内,然后扫描确定背景氧气浓度。

因为癌细胞在高氧气浓度下生长更快,所以此技术可以在非侵入性的情况下精确地定位癌瘤。

显微荧光成像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它可以用来研究许多细胞学过程,例如细胞分裂、新陈代谢、蛋白质运输等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荧光成像技术简介荧光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的荧光染料来标记特定分子或细胞器,然后观察它们在细胞内的分布和运动情况的技术。

荧光成像技术包括荧光染料、荧光显微镜和图像分析三个部分。

荧光染料可以使需要研究的物质发出荧光信号,荧光显微镜则可以将荧光信号转换成可见光信号,最后图像分析可用于评估荧光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情况等。

荧光成像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用于细胞学研究,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药物开发等众多领域。

二、荧光成像技术在细胞分析中的应用细胞分析是一种研究细胞内机制的技术。

通过荧光成像技术,我们可以观察细胞内分子的运动和分布情况,这对于研究细胞的生命周期、分裂以及肿瘤细胞的形成等方面非常有帮助。

1. 细胞内蛋白质的研究通过给蛋白质标记荧光染料,可以观察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动态变化。

这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蛋白质在细胞内位置的变化,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细胞器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细胞内RNA的研究RNA是一种关键的生物分子,它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等方面。

通过给RNA标记荧光染料,我们可以观察RNA在细胞内的行为,了解RNA的运动和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RNA在细胞中的功能。

3. 细胞内膜的研究膜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细胞内分子交换和信号传递的重要场所。

通过给膜标记荧光染料,我们可以观察膜的分布和运动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三、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荧光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医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荧光成像技术来研究许多生物过程,包括信号通路、代谢、分化等方面。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具体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Multi-color FluorCam)
自上世纪90s年代PSI公司首席科学家Nedbal教授与公司总裁Trtilek博士等首次将PAM脉冲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与CCD技术结合在一起,成功研制生产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Nedbal等,2000)以来,FluorCam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先后有封闭式、开放式(包括标准版和大型版)、便携式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及显微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大型叶绿素荧光成像平台(包括移动式、样带式、XYZ三维扫描式等)等,近些年还进一步发展了PlantScreen植物表型成像分析平台(Phenotyping)(有传送带版、XYZ三维扫描版及野外版等)及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

Multi-color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包括多激发光-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和UV 紫外光激发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
1.多激发光-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通过光学滤波器技术,仅使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光)
到达样品以激发荧光,同时仅使特定波长的激发荧光到达检测器。

不同的荧光发色团(如叶绿素或GFP绿色荧光蛋白等)对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敏感”并吸收后激发出不同波长的荧光,根据此原理可以选配2个或2个以上的激发光源、绿波轮及相应滤波器,对不同波长荧光(多光谱荧光)进行成像分析。

如FluorCam便携式GFP/Chl.荧光成像仪及FluorCam封闭式GFP/Chl.荧光成像系统具备红光和兰光及相应滤波器,可以对GFP和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FluorCam开放式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可以进一步选配不同颜色的激发光,如除红光、蓝光外,还可选配绿色光源及相应滤波器,以对YFP进行荧光成像分析等;
2.UV紫外光激发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长波段UV紫外光(320nm-400nm)对植物叶片
激发,可以产生具有4个特征
性波峰的荧光光谱,4个波峰
的波长为兰光440nm(F440)、
绿光520nm(F520)、红光690nm
(F690)和远红外740nm
(F740),其中F440和F520
统称为BGF,由表皮及叶肉细
胞壁和叶脉发出,F690和F740
为叶绿素荧光Chl-F。

紫外光
激发多光谱荧光(UV-MCF)可
以用来灵敏、特异性地评估植
物生理状态包括受胁迫状态,
包括干旱、病虫害、环境污染、
氮胁迫等
本文就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产品及最新应用案例做一简单介绍,其中FluorCam便携式GFP/Chl荧光成像仪(Handy GFPCam)和FluorCam封闭式GFP/Chl荧光成像系统(Closed GFPCam)已有较为详细的资料介绍,在此不再专门介绍。

一、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一体式)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一体式)具备三种激发光:红光、蓝光和紫外光,同时内置7位滤波轮和相应光学滤波器,不仅可以进行一般的叶绿素荧光成像分析,还可进行GFP绿色荧光蛋白(选配)及UV-MCF荧光成像分析——包括F440、F520、F690和F740多光谱荧光成像分析,并且可以选配QA再氧化与OJIP成像分析模块,成像面积13x13cm,FluorCam 7.0可以运行和分析Fv/Fm、Kautsky诱导效应、荧光淬灭分析、光响应曲线、MCF等自动实验程序(Protocols)并可自定义自编程实验程序。

下图为植物接种病毒(PMMoV-I为意大利菌株,PMMoV-S为西班牙菌株)后(dpi为接种后的侵染天数)的UV-MCF多光谱荧光成像,其中Abaxial为叶片背面成像,Adaxial为叶片正面成像(引自Monica Pineda等,2008)
二、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模块式)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模块式)为模块式组合,具备多功能、高灵活性和高度扩展性能。

多激发光源,除红光、蓝光、紫外光源外,还可选配绿色光源、青色光源及白色光源等各种LED激发光源,同时具备7位滤波轮和相应滤波器组合,可对常规叶绿素荧光和UV-MCF进行成像分析,还可对其它荧光如GFP、YFP等进行荧光成像分析研究,并且可以选配PAR吸收/NDVI成像分析模块,成像面积有13x13cm(标准版)和20x20cm大型版供选配。

不同荧光类型激发光光源及滤波器选择可参考下表(表中未包括UV-MCF),具体请咨询易科泰EcoLab实验室(eco-lab@或info@)
三、FKM多光谱荧光动态显微成像与光谱分析系统
FKM多光谱荧光动态显微成像系统是目前世界上功能最为强大全面的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系统不仅具备多激发光、可以对多种不同波长的荧光进行显微成像分析包括叶绿素荧光动态显微成像分析,还集成了同步化高分辨率光谱仪、高时间分辨率双调制FL3500叶绿素荧光仪,对多光谱荧光进行超高光谱解析度、超高时间分辨率(微秒级)成像分析,曝光时间10 µs 至20 ms。

光源包括白色、UV、蓝色、绿色、红色、红外光,通过激发光光学过滤器、分光镜和荧光发射过滤器组合,还可以对白光分色选取不同波长的激发光。

自动或客户自定义测量程序(Protocols)包括Fv/Fm、Kautsky诱导效应、叶绿素荧光淬灭分析、光响应曲线分析、静态荧光、UV-MCF(须选配相应滤波器系统)、OJIP-test、QA 再氧化动力学、光谱吸收动力学等。

蓝藻不同类型藻胆蛋白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引自Kupper等,2009)近期应用案例: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of Arabidopsis
stomataless mutants reveal develop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life in the
absence of stomata”的研究论文,研究通过
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技术,利用叶绿素荧光
成像参数反映植物(拟南芥)的光合特性,研究
表明缺失气孔的拟南芥仍然可以进行一定的光合作用;利用多光谱荧光参数反映植物的次级代谢,发现无气孔变异株的蓝色荧光与绿色荧光增大,这种增大是对次级代谢产物类胡萝卜素、花色素等增大的响应。

案例2:Maria Luisa Perez-Bueno等利用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扩展版,对菜豆(Phaseolus vulgaris)感染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后的初级和次级代谢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分析(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Phaseolus vulgaris challenged by Pseudomonas syringae. Physiologia Plantarium, 2015)。

初级代谢时空动态通过CO2固定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及NPQ等反映,而次级代谢则通过多光谱荧光得以反映,通过多光谱荧光特别是F440、F520、F680及其比率F440/F680、F520/F680,可以分析植物次级代谢产物酚类化合物的积累过程。

病原菌感染菜豆叶片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ΦPSII、Fv/Fm、NPQ分别为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效光量子产量、最大光量子产量及及非光化荧光淬灭指数,dpi为不同的感染天数
病原菌感染菜豆叶片后对次级代谢的影响,F440、F520、F680为多光谱荧光蓝色荧光、绿色荧光
及红色荧光
案例3:Espen Granum等利用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扩展版,对鳄梨感染白纹羽病
后的代谢响应进行了研究(Metabolic responses of avocado plants to stress induced by Rosellinia necatrix analysed by fluorescence and thermal imaging. Eur. J. Plant Pathol. 2015)。

研究结果表明,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参数甚至可以在症状出现前就检测到感染,从而可以作为植物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早期诊断指标。

左图:感染25天和28天后的叶绿素荧光成像指标变化;右图:感染25天和28天后的多光谱荧光
成像指标变化
案例4:Miguel Costa Leal等利用FluorCam多光谱荧光成像系统,对珊瑚与共生藻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Concurrent imaging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lorophyll a content an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s-like proteins of symbiotic cnidarians),文章发表在2014年Marine Ecology。

系统配置:包括红色、黄色及UV三种激发光源,高灵敏度CCD镜头,滤波轮及相应滤波器等
钮扣珊瑚虫收缩-膨胀不同时相(T1=0分,T2=30分,T3=60分)NDVI与GFP成像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