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教案

合集下载

《君子之道》文言文及答案

《君子之道》文言文及答案

《君子之道》文言文及答案

《君子之道》文言文及答案

君子之道

①“君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范畴,是数千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和推崇的人格范式,是中华民族理想而现实、尊贵而亲切、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形象。

②君子必守道。

③君子之道,在于心系苍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真正的君子,关心的'是国家大事,总是把原则、道义置于首位。在君子眼中国家安危、黎民幸福才是他最为关心的事情。杜甫自己身处茅屋之中,尚且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君子为国家、为百姓,文可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武可以投笔从戎,战死沙场。君子可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留取丹心照汗青”。国家安逸时君子可以退隐山野,泛舟五湖;可当国家于危难时、百姓于水火时,君子可以慷慨赴死,舍身取义。

④君子之道,在于刚正不阿。古往今来,身为君子者,必定是藐视权贵,宁折不弯。如李白的“天子呼来不上朝”,如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身为君子,可以入世,可以做事,但始终保持着自己人格的独立。接人待物,处朋交友,看重的是性情相投、品德高尚,决不是看其是否为高官达人,能否为己所用。屈身事权贵,阿谀奉承,君子不齿。君子当是坦坦荡荡,见到权贵不卑躬屈膝。能做到俯仰无愧,方乃君子本色也。

⑤君子之道,在于藐视金钱。富贵于我如浮云,“千金散尽还复来”。“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①。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别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不改其乐。君子得财,取之有道;君子之财,广施天下,为的是帮助天下穷苦之人。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不求奢华、不求富贵,行事为人,无愧己心。吝惜钱财、自私自利、斤斤计较之人,离君子之德已远。

君子之道(2):《论语》的君子之道(上)

君子之道(2):《论语》的君子之道(上)

君⼦之道(2):《论语》的君⼦之道(上)

君⼦之道(2):

《《论语》的君⼦之道(上)

《论语》的君⼦之道主要表现为仁⽽不佞、贫⽽不滥、贞⽽不谅。

1、仁⽽不佞——不⼆的说话之道

(1)佞者,⾮君⼦也。

“佞”,虽然与现在的佞⾂、奸佞⼩⼈中的“佞”意思不太⼀样;但孔⼦不喜欢佞者(能说会道甚⾄夸夸其谈的⼈),因为孔⼦慎⾔,说得太多往往⾔⾏不⼀。《论语》中

的“佞”是“巧⾔”、能说会道、⼝若悬河的意思,其反义词是“讷”,即⾔语迟钝,结结巴巴,不善表达的意思。⼦⽈:“君⼦欲讷於⾔⽽敏於⾏。”(⾥仁24),因此孔⼦认为“讷”即“不佞”是君⼦必备的素质之⼀。孔⼦在《论语》中曾⼀再声明反对佞者的“巧⾔”。⼦⽈:“巧⾔令⾊,鲜矣仁!”(学⽽3)“巧⾔”的⼈很少有仁德之⼼,当然不是君⼦。⼦⽈:“巧⾔、令⾊、⾜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友其⼈,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25)孔⼦不仅把“巧⾔者”排除出君⼦之列;⽽且以佞者“巧⾔”为耻辱了。

⾔语科的特长是“佞”,他们⾮常擅长说话,尤以宰我、⼦贡为代表。孔⼦对他们的批评很多、宰我是,甚⾄连被现在⼈信奉为“儒商”⿐祖的⼦贡也⼀样,孔⼦认为⼦贡远远⽐不上颜回。

(2被孔⼦点名的君⼦全是“不佞者”

⼦⽈:“⼦⽈:“圣⼈,吾不得⽽见之矣;得见君⼦者,斯可矣。”在礼坏乐崩的春秋末期,孔⼦不奢望在现实⽣活中见到孔⼦,能见到君⼦,孔⼦就知⾜;能培养出⼏个君⼦学⽣更是孔⼦的最⼤愿望。《论语》中被孔⼦称赞为君⼦的共有8个:他们分别是颜渊、闵⼦骞、冉伯⽜、冉仲⼸、南宫适、宓⼦贱、蘧伯⽟、⼦产。前6个是孔⼦的学⽣,其中4个是德⾏科的,后两个的是当时的⼠⼤夫。他们全部都是不善于说话的“不佞者”。

君子之道音乐教案幼儿园

君子之道音乐教案幼儿园

君子之道音乐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活动,使幼儿了解并学习君子之道。具体目标如下: 1. 了解君子之道的四个方面:仁、礼、智、信。 2. 认识与君子之道相关的音乐:《致橡树》、《小幸运》等。 3.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音乐欣赏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2.1 仁

1.通过故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和《小鹿过河》讲解仁的含义,引

导幼儿理解“待人以仁”的理念。

2.听《致橡树》并鼓励幼儿表达对爱情、亲情的情感,提高情感表达能

力。

2.2 礼

1.引导幼儿通过《小蝌蚪找妈妈》和《过年好》等故事,了解礼貌的重

要性。

2.听《小幸运》并鼓励幼儿表达感恩和感激之情,提高感恩意识。

2.3 智

1.通过《狐假虎威》和《愚公移山》等故事,讲解智慧的作用和意义。

2.听《江南Style》并鼓励幼儿跟随节奏舞蹈,提高音乐欣赏和动感表

达能力。

2.4 信

1.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海龟和兔子》等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保

持真实、诚信的重要性。

2.听《童话镇》并鼓励幼儿表达对自我和未来的信念,提高内心世界的

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反思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君子之道的内容,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精神、音乐欣赏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君子之道的精髓,培养优秀的品格和习惯。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问你个问题,什么是“文化”呢?答案有很多。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哲学家梁漱溟认为,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生活样式”。

不论“文化”的定义如何,有一点可以确定,文化的范畴非常宽泛。穿越千年的文学经典是文化,街头巷尾小贩的叫卖也是文化。蒸汽机的改良是科技文化领域的重大创新;吹泡泡的时候,泡泡机的发明,同样反映了技术的进步。

你看,文化是阶梯状的,它有很多级台阶,每一级都安顿着不同的项目。那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最高的那级台阶上,安顿的项目是什么呢?是唐诗宋词、百家经典这样的文化硕果,还是中国古人统合广土众民积累的制度成就?今天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人格。

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著名文学家余秋雨。近十年来,他专注于对中国文脉、中国美学、中国人格的系统研究与著述。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终极成果便是中国古人的“集体人格”,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后一级台阶。

那中国古人的集体人格是什么呢?余秋雨的答案是“君子”,获得“君子”这种理想人格的途径便是“君子之道”。

本书是一部文集,总的来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论”,论述了“君子”的九大标准,余秋雨认为,这是构建君子之道的重要

组成部分,就像是搭起房屋的四梁八柱。不过,构成“君子”集体人格这幢大厦的,除了四梁八柱,还有很多精装修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作者称之为君子之道的“延论”。除了前面提到的“本论”“延论”,作者在最后还讨论了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君子怎么看待名声,君子怎么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是什么,等等。翻开这本书,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君子”的深刻含义,更能立体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在日常处世判断的时候,我们的手里也会多一套参考标准。

[君子道完整]君子之道

[君子道完整]君子之道

[君子道完整]君子之道

一:[君子之道]论语读后感之君子之风

论语读后感之君子之风一

《论语》中提倡大家成为君子。君子,乃孔夫子心中理想的做人标准。当然,现代人的做人标准也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呢?君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孔子认为君子的标准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义的人,由于内心的富足使得他不会担忧。有智慧的人,在面对多种选择的时候,能从容不迫。勇敢的人由于内心的力量,内心的勇敢,可以有足够的自信和镇定。君子能够同时具备仁,智,勇。所以避免了忧,惑,惧。所以,君子是那种内心完满富足,先自我修缮了修养,而后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人。君子之力来自于内心。所以,孔子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人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相对会厚道一点,即远离了怨恨。这说明君子不去更多的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更多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即不怨天不尤人。

北师大的于丹教授在《论语心得》中对君子的界定总结了四条。

第一,要做君子,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中对君子的第一条界定。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永远着眼于当下,君子永远要做自己内心一个完善的人。君子的目标永远不好高骛远。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善良就更不用说了。对于一个恶人来讲,“君子”一词对他还有什么意义呢?

第二,君子必须是一个伟大高尚的人。做到“达则兼济天下,而穷则独善其身。”就是说在发达富有时,要想到天下己任。在贫穷困难时仍不忘自身修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已经穷困潦倒。但他仍不忘“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在不能“居庙堂之高”时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此可以看出此二人是多么伟大高尚,可谓君子也。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悟“君子”之道《陋室铭》《爱莲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悟“君子”之道《陋室铭》《爱莲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悟“君子”之道《陋室铭》《爱莲说》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积累重要文言词汇。

2. 创设情境,变式训练,学会并运用诵读古文的方法。

3. 联系比较两文,概括君子具备的品质,分析两篇文章里君子气质的不同。

4.感悟君子的品格,感受君子文化,树立君子榜样。

教学重点:联系比较两文,概括君子具备的品质,分析两篇文章里君子的不同气质。

教学难点:感悟君子的品格,感受君子文化,树立君子榜样。

学情分析: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文言词汇积累掌握较好,能较快地读懂文意;文言文诵读能力较弱;对两篇文章的主旨内涵,需要引导、讨论才能得出结论;课堂需要通过适当的激励,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时:共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谓是很多奋斗者的座右铭,其中所讲的“君子”更是一种理想的人格典范,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陋室铭》和《爱莲说》,借唐朝刘禹锡、宋朝周敦颐的两篇短文,了解“君子”风范,感悟“君子”之道。

上一节课,我们掌握了文中的重点字词,翻译了文意,现在再回顾一下关于两位作者的知识点,大屏出示,各请两位学生分别读作者

简介。

内容:1.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诗豪”,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2.周敦颐,字茂叔,北宋著名哲学家。宋朝儒家理学思想开山鼻祖,人品极高,胸怀洒落,注重品德修养。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任务情境设置

读国学经典,悟先贤智慧。第七中学“追光”校园广播站即将联合语文组老师开展“经典有声”原篇诵读展示系列活动。老师向七年级(7)班的同学重点推荐《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短文,通过这一节课的研讨学习,请同学们选定其中一篇在活动中展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课件君子之道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课件君子之道

)
(5)君子病.无能焉( 意动用法,以……为病,惭愧、担心
)
(6)乐.多贤友(意动用法,以……为乐 )
第 3 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敢问其.次. 古义:_再__次_一__等_的__。____ 今义:第二。
第 4 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其何以行之哉(宾语前置) 译文:_它__如_何__能__走_呢__?_____ (2)不辱君命(被动句) 译文:_不_使__君_主__的__使_命__受__到_侮__辱_。______ (3)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宾语前置) 译文:_不_担__心__别_人__不_了__解__自_己__。______
[答案] 君子还应当是一个真正的“士”。孔子观念中的 “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 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 果”的人。他所培养的就是具有前两种品德的“士”。至于当时的 当政者,他认为是器量狭小的人,根本算不得士。
4.“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你怎 样具体理解?
第 1 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乡党称弟焉(“弟”同“悌”,尊敬兄长
)
第 2 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君子不器.( 名词作动词,做器具 )
(2)友.直,友.谅,友.多闻(名词作动词,与……交友
)
(3)主.忠信( 意动用法,以……为主、亲近

部编版小学语文论语之君子之道课例设计精品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论语之君子之道课例设计精品公开课教学教案设计

君子之道

【设计理念】

通过对《论语》“君子之道”的学习,传承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之精华。

在当今社会中,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德,胸怀大志积极上进;学会自省自律,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我;懂得与人友好相处,学会合作,体会给予的快乐,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

【教学内容】《论语》中倡导“君子之道”的十则语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十则语录,掌握通假字“说、女、知”的意思和读音。

2、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体会《论语》通过君子和小人的对比,揭示“君

子之道”。

3、理解君子之道,感受孔子的崇高人格以及后世对他的敬仰之情。

4、学习积累具有“论语”特色的成语;借助成语背诵语录。

【教学设计】

一.背诵经典语录

二.学习十则“君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

曰》

1.借助注释,读通句子;发现共同点——论“君子”

(1)介绍“君子”一词的出处

出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在那时“君子”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君子之风》教案:强调道德修养,鼓励自我反省

《君子之风》教案:强调道德修养,鼓励自我反省

《君子之风》教案:强调道德修养,鼓励自我反省。

一、强调道德修养

作为君子,要以道德为本,树立高尚的道德标准。在教育中,要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品德和行为,什么是不好的。并且,要让他们知道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影响到自己和他人,让他们明白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保持优秀的品格。

比如,在交际中,教育者可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礼貌和尊重,告诫他们注意自己的言语和举止,让孩子们明白礼貌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权益。在学习中,教育者可以告诉学生要诚实做事,不欺骗他人,不抄袭,不剽窃。在生活中,教育者可以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让他们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让孩子们通过这些小事成为优秀的君子。

二、鼓励自我反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只有通过自我反省,才能找出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教育现场,教育者可以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的短板,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不足,在交往中了解自己的过错。并且,教育者还应该指导孩子们如何修正这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比如,在交往中,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更加圆满。在学

习中,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弱项,在课堂上更多的珍惜时间和机会,努力学习和提高。在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在习惯、行为和思想上进行自我反省,让他们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三、高度重视实践

教育里不能孤自赏,每一个良好的教育理念都要在实践中验证。同样,君子之风教育也需要在生活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其重要性,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将其融入到生活习惯中,成为自己的信仰和行为习惯。

论语---《君子之道》

论语---《君子之道》

论语---《君子之道》

博客朋友们大家好,继续跟着我开始今天第五节的学习内容:

七:《君子之道》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内心的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

《一个人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即使没有达到“无恒产而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起码离君子已经不是很远了。》这是君子的第二个标准。

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有了多元的选择,我们在兴奋、激情的驱使下,在众多选择中摇来摆去,难以决定。这是缺乏“恒心”的表现。

每一个人走上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种理想和憧憬,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是为什么这些理想在现实社会一一破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恒心”不够。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是君子的第三个标准。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严、庄重不可侵犯,但他在一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就在当下,从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真君子。

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的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

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欣赏博友的一篇博文:《天使为什么能够飞翔》写的很好,文章简单却蕴含一个很大的哲理,感受深刻。诠释的就是一个真君子的所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一男一女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合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分部念: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合念: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精选6篇)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精选6篇)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精选6篇)

余秋雨他的《君子之道》理性中包含感性,将从古到今留传下的君子之道完美阐释,深入人心。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精选6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分析余秋雨《君子之道》篇1

余秋雨在本书的自序中写到过这本书的缘由,是因他在曾在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讲述中华的集体人格,并把讲题命名“君子的脚步”。之后并以君子之道为入口来讲述中华文化。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中国文化的钥匙也在其中。了解君子之道,是在追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人格世界的底蕴。君子之道对于中国,如同骑士精神对于欧洲,武士道对于日本。只要君子未死,人格未溃,中国文化就不会沦丧。本书引经据典,将文献加以自己的分析,结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现实背景,讲述君子之道的精髓和奥妙之处。巧妙地将君子之道与中华文化结合起来,探寻中国文化历史之精髓。

《君子之道》中,针对君子先进行简单的轮廓描写选出九项君子之道,例如诸子百家对君子之道的不同意见、君子之道的影响以及演变过程,等等。第二部分就是探讨君子之交,君子之名、君子之伪、君子之狱,即君子如何处理世间之谊,名誉、伪君子以及牢狱自由的关系。第三部分就是余秋雨从佛学中得到的修行感悟,从国外的故事中了解其他国家的人文情怀,最后汇集作者几十篇小散文,在文化人类学的立场探索中华民族的人格,追踪历史。于是引出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从而提出了“集体人格”这个词。他将中国哲学作为对照,提到了“西方互助冲突的”的人格,认为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最根本的差异就是人格的差异,因为人格的差异,导致的文化的差异。而与外国集体人格不同,中国的集体人格的表现方式是“君子”,是衍伸最广、重叠最多、渗透最密的。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升华到了一种人格精神。孔子一直想创建一个尊亲,尚礼的社会,将自己的目标定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上,随着理论的完善,提出了君子之道,从此,这便成为文化的记忆沉淀在中华民

《君子之道》教案

《君子之道》教案

《君子之道》详案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论语》中的“君子之道”。课前我想讲一个我们大家都听说的一个故事:说在一条街上有三家裁缝店。每家都想招揽最多的客人。第一个裁缝挂出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我是本省最好的裁缝;第二个裁缝一看,觉得我要他一点,于是做了一个更多的牌子,上面写着:我是全国最好的裁缝;第三个裁缝想了想,难道我还能写是全世界最好的裁缝?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个很小的牌子挂出去。结果这条街上的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第三个裁缝的牌子上写的是什么?上面写道:我是这条街上最好的裁缝。大家说说第三个裁缝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对,他把目光收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反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其实很多时候只有把目光放在当下,做好眼前的是,我们才会成功。就像《论语》中的君子,也许很多人认为君子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孔子认为君子的界定之一就是从当下做起,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

二、出示内容(朗读、翻译),初步理解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就问孔子什么是君子,我们看看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引出)

提问:你怎么理解孔子的回答?那回想昨天,有没有让你愧疚的事?(1、那看来你在昨天是一个君子了;2、说说那件事让你愧疚?)

看来一个人要想做到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起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

君子之道(原文、集注、详解)

【原文】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释】(1)器:器具.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

【读解】如照字面翻成白话——孔子说:“君子不是东西.”君子不是个“东西",是要有自己的想法主张的,是与没有灵魂的“东西”相对的.

孔子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从表面上看,一个很好的大政治家,好像一个很好的演员,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角色.当演工友的时候,就是规规矩矩扫地倒茶,当演大官的时候,温温和和就是作官,干哪一行就是哪一行.“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所以君子不器放在《论语》中《为政》篇,就是说明为政在这方面的道理,换句话说:“允文允武”,也便是“君子不器”的说明。

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①大车无輗(ni),小车无軏(ybe):古代用牛拉的车叫大车,用马拉的车叫小车。大车、

《君子之道》导学案

《君子之道》导学案

君子之道》导学案

【教学内容简介】

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为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阅读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为《论语》。本次对《论语》的复习,目的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结果进行一次知识的梳理,使学生从整体

上比较系统地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并结合具体语段,明确高考对文化经典阅读的要求: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把握观点态度,并能分析概括和评价。

【教学设计】

作为高三教学复习课,《论语》在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中已学过,在理解文意上并

不成问题,关键在于思想上的解读。”君子”一词,在《论语》书中共出现107 次,归纳整理

复习“君子之道”对于深入理解孔子及其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2.1 君子之道含义的概括归纳;

2.2 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

【教学方法】

讲解启发,讲练结合,归纳梳理,讨论发言。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孔子思想固然博大而精深,但教学过程中总觉得文言是历史,是过去,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如果复习再“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短短的一部论语,君子一词就出现了一百多次,直到现在我们还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坦荡荡,那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

“君子”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同样也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

二、整体感知

现在让我们重点研讨下面五个章节,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这五章并做上记号。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5.1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

《君子之道》课件

《君子之道》课件

者 不 附 之 , ,
者 权 重 者 不 媚
不者之者不讳倾之
离司,弃欺之城,
道其
之 ,
wk.baidu.com
之 ,


请以“与孔子为邻” 为题写一段不少于100 字的文字(至少包含3 句孔子的名言)。
•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 知者对自己、对人生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 • 因而面对外界的诸多选择,心就不会迷惑了。
• 什么叫“勇者不惧”?
• “两强相遇勇者胜”,当你的内 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 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 害怕了。
• 苏轼在《留侯论》:
•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 足为勇也。
• 我们学习论语就是为了把日渐消亡的精华重新拾 起,把自己对读书的喜爱升华到以读书为乐,让
这种雅事回归其纯洁的本性。

——郑淑君
• 对待学习正如对待朋友,若能真心地主动地去接 近她,那么一定会有收获;若是带着某种目的迫
不得已的去接近她,那么她也不会还你实学。学
习是一位眼里不揉沙子的朋友,若你接近“学习” 只是为了“分数” ,那么“学习”也不会以诚相
• 有宽广的胸怀,心胸坦荡的人是君子。

——戴安琪
• 能容忍别人,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的人是君
子。
——屠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之道》教案

《论语》《孟子》选读教案

专题三:仁者爱人

课题:《仁者爱人》主备人:鲁江时间:2007、8、15 编号:7

教学目的: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与境界,理解人的价值,掌握“仁”的内容,明确君子之道。

教学重点: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仁”的内涵,君子的含义,仁义礼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现实意义。

教法: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仁义礼智”,请问其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进入下一课内容的学习。

2、板书课题:仁者爱人——君子之道

二、初读感知

1、识记:

輗()軏()惮()硁()

狷()筲()便()狎()

弟同“悌”

2、初步感知:孔、孟在文中提出了哪些君子之道?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1)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做一个器具。意指器物各适其用但不能相通,君子则注重修养道德,成就通才,用无不周。

(2) 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3) 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4) 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 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6) 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7) 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8) 斗筲之人:筲,音shāo,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9)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10) 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

(11) 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

(12) 便辟:惯于走邪道。

(13) 善柔: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1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

(15) 节礼乐:孔子主张用礼乐来节制人。

(16)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17)大人:指居高位的人。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

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2)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3)阐述了义与利的辨证关系。

(4)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

(5) 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6)“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

(7)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8)君子担心的应该是自己有没有才能。

(9)君子的交友之道。

(10)君子爱好的标准。

(11)君子应该有所敬畏。

(12)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13)君子要勇于改错和善于改错。

(14)君子的羞耻观。

四、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句。

2、总结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3、总结文中的特殊句式。

4、讨论:你对孔子和孟子提出的诸多君子之道有何看法?无论赞同还是反对,都请说出理由。

五、积累与应用

1、诵读名句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言必信,行必果.

(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合作探究:结合课文,谈谈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六、教后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