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标准[详]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3.1一般规定3.2现场勘察3.3 设计要素3.4 功能设计3.5 安全性设计3.6 电磁兼容性设计3.7可靠性设计3.8环境适应性设计3.9防雷与接地设计3.10集成设计3.11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与布线3.12供电设计3.13监控中心设计4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1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4.2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3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4重要物资储存库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5民用机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6铁路车站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 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1通用型公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2住宅小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6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6.1 一般规定6.2 施工准备6.3工程施工6.4系统调试7 安全防范工程检验7.1一般规定7.2系统功能与主要性能检验7.3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检验7.4设备安装检验7.5线路敷设检验7.6 电源检验7.7 防雷与接地检验8 安全防范工程验收8.1一般规定8.2验收条件与检验组织8.3工程验收8.4 工程移交本规范用词说明.........P103附:条文说明强制执行条款:3.1.4;3.13.1;4.1.4;4.2.4(2);4.2.5;4.2.6(2);4.2.7(1)(2);4.2.8(1)(2);4.2.9(1)(3)(4)(5);4.2.10;4.2.11(2)(4)(5);4.2.15;4.2.16(2);4.2.17;4.2.18(3);4.2.21;4.2.23(1)(2)(3)(4);4.2.24;4.2.25(3);4.2.27(1)(2)(4);4.2.28(5);4.2.32(3);4.3.5(1)(2)(3)(4)(5)(7);4.3.13(1)(2)(3)(4);4.3.18;4.3.19;4.3.20;4.3.21(1)(4);4.3.23(4);4.3.24(2);4.3.27;4.4.28(1);4.5.6;4.5.7;4.5.8;4.5.9;4.5.13;4.5.14;4.5.19;435320;4.5.21;4.5.28;4.5.31(1);4.6.6;4.6.7;4.6.9;4.6.10;4.6.11;4.6.13;4.6.15;4.6.18;4.6.20;4.6.23;4.6.25;4.6.27;5.2.8(4)(5);5.2.13(3);5.2.18(3);6.3.1;6.3.2;7.1.2;7.1.9;8.2.1(1)(2)(3)(4);8.3.4;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提高安全防范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安防真题整理
1.T反应≤T延迟—T探测,即T反应+T探测≤T延迟;2.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3.传统安全防范的目标是:预防治安事件,保卫国家安全;4.安全是相对风险而言;5.安全防范是预防和制止盗窃、抢劫、爆炸等治安事件的活动;6.安全防范系统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传感技术、电视技术和特征识别技术等7.入侵报警系统主要分有线与无线两种通信方式;8.根据报警器可以监测区域,可以将其分为:点控制、线控制、面控制、空间控制9.入侵探测主要用于高风险单位物质财富的保护和重要单位的周界防范;10.入侵探测系统由前端设备又称入侵探测器或报警探测器或防盗报警器、传输或叫传输通道和报警控制器三部分组成;11.按入侵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线方式,专线系统分多线制、总线制、混合制三种;12.入侵探测器常见的分类方法有:按探测区域、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几种;13.实现探测的原理和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式:主动和被动探测;14.主动红外探测器主要由电源、光探测器和光学系统组成;15.被动红外探测器由探测元、光学系统和信号处理单元三个部分组成;16.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热释电效应;17.图像信号信息量主要是它既具有空间分辨能力,又具有时间分辨力;18.视频监控系统控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图像信号的切换、附加信息的迭加和前端设备的遥控;19.视频监控系统通常由前端设备、传输环节和系统中心室三个部分组成;20.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的核心是摄像机;21.视频监控技术应用主要有:实时监控、图像信息记录、辅助指挥决策、视频探测和安全管理;22.视频矩阵是安防系统集成的核心,它可以实现报警信息与图像信息的关联和在一个平台上对系统的集中管理;23.考题:视频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具有视频探测、报警复核、图像存贮等功能,是系统集成的核心;考点原话:视频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具有系统联动、报警复核、图像存贮等功能,是系统集成的核心;24.按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模式主要分集总式和分布式两种;25.实时监控对图像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分辨率,连续性和实时性26.电视的基本功能是把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传送到远端再显示出来;27.电视系统必须完成的两个变换是:光学图像变换为电学图像和空间电信号变换为时序电信号;28.现行电视图像的分解是通过扫描来实现的,由水平扫描和垂直扫描两个过程组成;29.电视扫描有两种方式: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30.电视系统的隔行扫描把一帧图像分为奇数场和偶数场;31.安防摄像机主要是指被动红外、日/夜自动转换和宽动态摄像机;32.摄像机可以自动调整功能主要有: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子光圈EI和白平衡;33.C接口摄像镜头与CS接口摄像机可采用接圈连接;连接法:C型镜头附加厚约5mm接圈安装在具有CS型接口的摄像机上;34.黑白CCD摄像机电路由CCD的外围电路、同步电路、预放电路、图像信号处理电源电路几个主要部分组成;35.传输视频图像信号用同轴电缆,其特性阻抗为75Ω;36.同轴电缆由中心导体、屏蔽层、绝缘介质和防护层四部分组成37.构成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基本要素是:特征读取识别、特征载体和锁定机构;38.出入口控制系统主要有前置型和网络型两种基本方式;39.出入口控制系统采用特征卡主要有:有磁卡、条码卡、IC卡、威根卡等;40.出入口控制各种模式间的基本差别是数据交换方式;41.韦根方式已成为一种通信协议,许多读卡器与控制器间都采用韦根接口,包括数据格式和物理接口;42.IC卡根据其内部结构和可以实现的功能分为存贮卡和CPU卡两种基本类型43.一卡通系统可以集成的安防子系统主要有门禁、巡更、访客和停车场管理系统;44.根据特征读取与数据处理和控制单元的结构,出入口控制系统前端控制器主要有一体型和分体型两种;45.根据巡查信息传送到系统管理器的方式,电子巡查系统可分为离线式和在线式两大类;46.电子巡查系统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有:本地、远程两种管理模式;47.停车场管理系统按网络结构模式可分为:前置型和联网型;48.停车场管理系统主要由出入口控制、车辆运动探测、中心管理或叫控制部分组成;原话: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主要由入口系统部分、出口控制部分,库场内监控部分、中心管理/控制部分组成;49.安全防范系统中常用的安全检查设备有:X射线检查装备、移动式安全检查设备、金属武器探测器、车辆检查镜等及其它防护设备50.实体防护在安全防范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实现延迟的功能;实体防护定义为“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实体防护是指由具有防护功能的物质材料、特殊结构、特定实体,以及相应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及其他高科技控制部分所构成的防护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发挥整体功能,抵御入侵,防止、迟滞损害破坏,保护预定目标不受侵害,保障人财物安全,实现威慑、防止、迟滞损害破坏作用的防护手段;实体防护预定防护对象可区分为:区域/界限空间;物体重要财产和物品;人和其他生命;51.对系统中主要设备的检验,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进行抽样;抽样率不应低20%,且不应少于3台;设备少于3台应100%检验;52.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对禁区的定义是:储存、保管防护目标的库房、保险柜、修复室和其它不允许公众出入的区域;禁区是只有特定的人员才可以出入的区域,对于非特定人员是禁止入内的53.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A/T16571-1996对防护区的定义是: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区域;54.进行文物博物馆的各级安防工程设计时,文物库房均应设计为禁区;55.进行重要物资储存库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时,前端设备应尽可能设置于爆炸危险区域外;56.安防工程设计任务书是代表建设单位的意愿、总体规划和设计要求的,是由建设单位自行编制;57.银行营业场所的现金业务库区应安装2种以上探测原理的探测器.58.安全防范系统主要有人防、物防、技防三种形式;59.总线制是通过地址编码的方式来定义探测器的地理信息;多线制是通过接线的物理端口来定义探测器防范区的地理信息60.报警系统中的紧急按擎是由人员手动触发的装置;61.下列属于线控制型入侵探测器的是主动红外探测器;62.下列探测器属于点控制型的是开关式探测器;63.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工作波长是左右um64.被动红外探测器的光学系统是菲涅尔镜组,它的主要功能有:聚焦能量、光学调制和确定探测区;还有滤除杂光65.评价入侵探测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灵敏度、探测范围、探测几率和抗干扰能力等;66.报警系统的防破坏包括物理防护和电器电气防护两个方面;67.摄像器件具有以下三个功能:光电转换、存贮电荷和转移电荷;68.通常按电荷转移方式、芯片尺寸和光电转换单元结构进行CCD分类;69.彩色电视标准规定的三基色是:RGB,即红绿蓝;70.彩色电视根据人的视觉特征,采用相加混色的方法来表示彩色图像;71.安防用摄像机的主要特点是:高灵敏度和宽动态范围;72.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水平分辨率、灰度等级、视频信噪比和最低可用照度;书中原话:摄像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视频输出、水平分辨率、灰度鉴别等级、图像信噪比、最低可用照度;P10073.特征识别装置通常要完成特征载体的识别和持有者同一认证74.网络型出入口控制目前应用较多的有总线和环线方式;75.前端控制器通常称为门口机,它所完成的主要功能有:特征读取识别、锁定机构控制和系统状76.前端控制器通常称为门口机,根据其可控制门的数量分为单门机、两门机、和多门机等;77.安防系统常用低频卡的通信方式主要有:单频半双工和双频双工;78.电子巡查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巡查信息采集、巡查信息存储、系统故障监测和巡查数据输出;79.停车场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车辆信息识别、状态控制与警报、计费、服务信息显示、信息存贮及系统监控、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80.安防行业标准分强制、推荐性两类;8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是强制性国家标准;8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规定安全防范系统验收不通过的判据是:ks、kj、k2有一项小于;83.民用机场和铁路车站与其他高风险防护对象相比,其安全防范系统对防爆安检子系统提出了特别要求;84.现场勘察首先要确定防护目标的风险等级85.安防工程的现场勘察必须是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单位由完成;86.安防工程验收前,系统应试运行1个月;87.工程正式交付使用的必要条件是工程验收通过或基本通过,并有整改措施;多选题:88.安全防范系统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反应、探测、延迟;安全防范的最基本功能89.安全防范定义为:做好准备和防护,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从而使主体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的安全状态;90.玻璃破碎探测器有以下几种:声控型、声控型与振动型组合在一起的双技术、同时探测次声波及玻璃破碎高频声响的双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即次声波-玻璃破碎高频声响双技术探测器,或叫频率与声强双技术探测器91.下列属于二级工程的是:一级工程:一级风险或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工程;二二级工程:二级风险或投资额30万元-99万元的工程;三三级工程:三级风险或投资额30万元以下的工程92.常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有:一、虹膜识别二、人脸识别三、人耳识别四、指纹识别五、掌纹识别六、手形识别七、静脉识别93.施工单位在完成布线后应提交以下文件:1布线竣工图2管线设计变更记录3管线施工记录4检验记录94.探测器按探测范围分类,可分为点、线、面、空间控制式探测器;95.探测器按警戒范围分类,可分为96.视频信号传输一直是应用电视技术发展所围绕的一个核心,视频信号传输的距离和成本及传输后图像的质量决定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范围和系统的模式;97.同轴电缆传输的干扰主要有:低频和高频两类;98.用于行李检查的X光安检设备分为手提、托运行李检查设备两类;99.安全防范工程验收中,一票否决的项目是:a.系统主要技术性能b.系统布/撤防、旁路、报警显示和监视c.回放的图像质量是技术验收的重点项目100.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时,应将防范区域划分成周界、监视区、防护区、禁区等不同防护等级的区域; 101.安全防范工程设计任务书是工程建设总体设计的首要的主导环节,它是工程1立项的依据2招标与评标的依据3工程设计的依据4工程审核的依据5工程验收的依据;填空题:102.安全所表示的是一种状态,一种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客观状态或者说是客观存在; 103.各种彩色电视制式所采用的彩色信号处理方法有三种,这三种方法:正交平衡调幅方式简称、正交平衡调幅逐行倒相方式简称PAL制和行顺序调频方式SECAM制;104.彩色电视制式主要由电视扫描方式和彩色信号处理方法来描述;105.无源射频卡;卡片和读卡器之间的数据采用射频方式传递,卡片的能量来自读卡器天线的射频辐射场;106.有源感应卡和无源感应卡的技术特点基本相同,但其能量来自卡内的电池;107.扫描是完成把空间分布电参数转变为时间域连续信号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图像分解过程;108.通常我们把模拟摄像机输出的电视信号称为基带信号或视频信号;109.等电位连接是指:设备和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相等的电气连接;110.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主要由管理员机、门口机、隔离器、室内分机和系统电源灯部分组成; 111.探测就是发现和识别差异差别,探测对象所载有的、具有唯一性和相对稳定的差别就是特征;所以探测就是发现差别特征、定义差别表示为探测对象特征的量,并识别、判断它是否超过了规定的阀值;112.探测就是发现探测对象的差异,或者用适当的方法把探测对象与环境、与其他对象的差别表现出来,并把安全的状态作为基础,判断探测结果是否超出了这个基准状态;113.误识是指系统把一个目标的信息识别为系统另外一个目标的信息,误识的结果可能是误识进入,也可能是误识拒绝;114.图像比之声音、文字、图片等信息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所载有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是信息量大的真正含义;115.图像的分解实质上是对图像信息的表达能力,对图像的分解越细致,对图像细节的描述越充分,图像信号载有的信息量越大;116.扫描是完成把空间分布的电参数转换成时间域连续电信号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图像分解的过程; 117.三基色原理是彩色电视的理论基础,它告诉我们:景物的色彩可以由三个基色来表示;118.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119.用于人身检查的金属探测器分为手持式和通道式两大类;120.系统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室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保护接地和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等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121.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主要由入口控制部分、出口控制部分,库场内监控部分、中心管理/控制部分组成;122.最常见的电控锁具是:磁力锁、阳极锁、阴极锁12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中将误报警定义为:由于意外触动手动报警装置、自动报警装置对未设计的报警状态做出响应、部件的错误动作或损坏、操作人员失误等而发出的报警;124.安全防范技术规范工程验收中,对安全防范工程验收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施工验收、技术验收和资料审查;125.工程施工应按正式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若需局部调整和变更的,必须填写更改审核单,或监理单位提供的更改单,经批准后方可施工;126.安全防范工程施工应做好隐蔽工程的随工验收;管线敷设时,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应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对管线敷设质量进行随工验收,并填写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或监理单位提供的隐蔽工程随工验收单;127.被动方式探测器工作时,本身不向外发射能量,而是接收和分析防范区域内各种形式能量的变化,产生报警信号;128.安全防范技术主要包括:视频监控技术出入口目标识别与控制技术入侵探测与防盗报警技术防爆安全检查技术等;还有:报警信息传输技术,实体防护技术等;判断题:129.安全都是相对的,不安全存在威胁或危险则是绝对的;通常,将可以接受存在风险的程度视为安全的底线;正确130.安全体系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可预测的环境,以实现没有损失地达到目标;正确131.安全防范系统的反应就是:当入侵活动发生时,系统发出声光显示;错误132.安全系统的建设就是为了实现没有风险的绝对安全;可能正确133.当前安防系统最常用的集成方式是:以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实现与其他子系统的功能联动和统一的控制;正确134.分布式系统采用数字技术,所以比集总式先进;错误135.公共安全体系的基本要素是:预防和减灾;正确136.无论技防、物防系统多么完善,人防也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正确137.入侵探测器通常称报警器,是前端设备的核心;正确138.一个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视频控制主机组成;错误139.总线制系统探测器与控制器间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的传输是同时的,所以系统又称同时制方式;错误应该是多线制140.多线制系统探测器与控制器间报警信息、状态信息的传输是同时的,所以系统又称同时制方式;正确141.一般电视监控系统都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这三大部分组成;正确142.在一个防区内可以安装超过一个以上的探测器,按探测器的输出方式,分为串接组合和并接组合;正确143.探测器的监控区域与其安装方式和应用环境有关;正确144.主动探测和被动探测的根本差别是,探测装置是否探测防范空间的某种能量;正确145.由人直接观察图像来读取图像中的有用信息,是当前视频监控系统基本的工作方式;不知道146.报警复核是视频监控的主要功能,当报警信号发生后,立即将现场相关的图像切换出来,通过直接观察判断报警信息的真伪;错误147.报警信息的复核是视频监控的主要功能,当报警信号发生后,立即将现场相关的图像切换出来,通过直接观察判断报警信息的真伪;错误148.磁记录系统发生的变换就是电视系统的基本变换;错误149.PAL是电视制式的英文缩写;正确150.我国应用电视技术标准规定模拟摄像机的视频输出应为:1VP-P0、正极性、75Ω;正确151.我国现行电视制式是625/50,隔行扫描和PAL方式,简称PAL-D制;错误152.电视系统的相加混色是由彩色编码器完成;正确153.对于一个特定距离的观察目标,在电视图像中所占的比例与摄像镜头的焦距无关;错误154.快球摄像机的旋转中心与负载的重心重合,可以实现高速旋转和精确定位;同时、负载摄像机外轮廓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最小半径的球面,可以紧凑地用一个球型外罩来防护;155.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设备控制基本有两种方式:直接驱动和编/解码驱动;错误156.图像编码的压缩比越高,图像延时越大;错误157.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灵敏度高,广泛应用于日/夜自动转换摄像机;错误158.摄像器件是摄像机的核心器件,电视系统实现的两个基本变换是由摄像器件来完成;正确159.监控用彩色摄像机基本上是采用镜头分色法;错误160.主动红外摄像机工作在近红外波段;正确161.自动光圈摄像机就是宽动态摄像机;错误书中知识点:当摄像机的动态范围达到或超过80db时是宽动态摄像机;162.摄像机分辨率的度量单位是线;错误163.摄像机的视频角与镜头的焦距有关,与摄像器件尺寸无关;错误D摄像器件的像素越多,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灵敏度也相应增加;错误灵敏度应该是降低;165.一体化摄像机是安防系统的特色产品;正确166.一体机就是摄像机与配套设备组合在一起;167.多门机的功能比单元门机丰富,适用于大型系统;168.IC卡和RFID卡是同一个概念;错误因为:RFID卡包含ID卡169.一卡通主要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的集成;错误170.各种特征卡的结构差别很大,但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可能正确171.电子巡查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误读响应、误识率和误警率;错误172.电子巡查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识读响应、识读距离和计时精度;正确173.电子巡查系统和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本质相同;可能正确174.光纤视频传输将会取代同轴电缆视频传输;可能错误,光纤贵,适合远距离;同轴便宜,传输稳定,适合短距离175.均匀性是光纤的重要指标,反应光纤几何参数、光学参数的均匀性,它影响损耗、色散及光纤的对接;正确考点:光纤的衰减及其均匀性是衡量光纤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176.消除同轴电缆高频干扰的方法是接地;可能正确177.常用同轴电缆主要有:SYV-75-3、SYV-75-5、SYV-75-7等,其尾数愈小,电缆愈粗,损耗愈大;错误尾数代表电缆中心线径,其值愈大,传输的距离越远;178.同轴电缆两端存在的地电位差是形成地电位干扰的主要原因;可能正确179.多模光纤因可传输的模数多,因此传输效果比单模光纤好;错误单模光缆和多模光缆主要是由传输点模数来区别的.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传输频带宽,传输容量大;多模光纤是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单模光纤只能传输的是单模信号,而多模光纤可以传输多模信号;180.出入口控制系统只能应用于实体门的控制;错误181.网络型出入口控制系统也称在线式,即通过互联网构成的系统;错误182.前置型出入口控制系统又称离线式,由前端控制器门口机独立地完成特征信息的读取、鉴权识别,并控制锁定机构的状态;正确183.光电扫描器是读取条码信息量的主要方法,不需要卡与扫描器的接触,但两者之间必须是直视的;正确184.实体防护是独立于安防系统外的专用设备;错误185.实体防护是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正确186.安全检查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发现爆炸物并使其失效;错误187.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与基本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完成运行的原则;正确188.规范规定导线在管线或线槽内可有接头;导线的接头不必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错误导线在管线或线槽内不可有接头;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正确189.防盗报警控制器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分CBA三级,其中A级性能最强大;错误防盗报警控制器的防护级别由低到高为A、B、C三级,其中C级性能最强大;正确190.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由人防、物防、技防三部分组成;住宅小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由周界安全防范、公共区域安全防范、家庭安全防范、安防监控中心四部分组成;正确191.自动光圈镜头的光圈可根据景物照度,由摄像机和镜头内的电路自动调整;正确192.可以自动调节进光量的镜头就是自动光圈镜头;不知道19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中黑体字标志的条纹为强制性条款;正确1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是强制行标准;正确195.防爆安全检查设备按使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X射线检查设备、中子探测设备、四极矩谐振分析探测设备、质谱分析探测设备、毫米波探测设备、金属探测设备等;正确19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有建设项目,设计必须有概算,施工必须有预算,竣工必须有决算;正确197.通用型公共建筑安全防范系统的五大设防区域和部位:周界、出入口、通道、公共区域和重要部位;正确198.高风险防护对象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都分为三级,按其防护能力由高到低定为三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一级防护;错误防护级别共分为三级,按其防护能力由高到低定为一级防护、二级防护和三级防护;正确按风险由大到小定为一级风险、二级风险和三级风险;正确199.高风险防护对象就是指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银行营业场所、重要物资储存库、民用机场、铁路车站五类;错误仅仅是常见的五类高风险防护对象;其实高风险防护对象远远不止所提及的五类;一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重要新闻单位;二机场、港口、大型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三国防科技工业重要产品的研制、生产单位;四电信、邮政、金融单位;五大型能源动力设施、水利设施和城市水、电、燃气、热力供应设施;六大型物资储备单位和大型商贸中心;七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和大型文化、体育场所;八博物馆、档案馆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研制、生产、销售、储存危险物品或者实验、保藏传染性菌种、毒种的单位;十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单位;十一其他需要列为治安保卫重点的单位;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应当遵守本条例对单位治安保卫工作的一般规定和对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特别规定;简答题:200.简述出入口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发展趋势;201.简述现代安防系统的特点;智能化:智能安防系统可以简单理解为:图像的传输和存储、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准确而选择性操作的技术系统;就智能化安防系统来说,一个完整的智能安防系统主要包括门禁、报警和监控三大部分; 202.安全防范系统工程原理图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最新版)Ⅰ一般规定1本节内容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安全防范工程。
包括考古所(队)、文物商店等存放文物的单位与建筑的安全防范工程。
2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特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对相关业务活动的文物流、人员流、车流和信息流进行分析,分清内外不同流向与相互之间的界面,以利全面防护。
2优先选择纵深防护体系,区分纵深层次、防护重点,划分不同等级的防护区域。
由于外界环境条件或资金限制不能采用整体纵深防护措施时,应采取局部纵深防护措施。
3保证现场环境条件下系统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
4文物博物馆与其他单位为联体建筑群时,其安全防范系统必须独立组建。
5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博物馆使用时,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必须符合文物保护要求,不应造成文物建筑的损伤,不得对原文物建筑结构进行任何改动。
6安全防范系统应采取自敷专线,并建立专用的通信系统。
7为适应陈列设计、功能布局调整的需要,线缆走线和布防点位置的设置宜留有一定的调整性与冗余度。
3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特点,安全防范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防范系统应具有非法行为控制、应急处置和日常安防日志管理等功能,宜结合建筑物特点和出入口管理的要求,安装防爆安全检查装置。
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
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第1篇博物馆安防系统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文物保护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确保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提高博物馆的安全管理水平,本项目旨在为某博物馆设计一套合法合规的安防系统方案。
二、方案目标1. 确保博物馆馆藏文物安全,防止文物被盗、损坏等安全事故发生。
2. 提高博物馆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风险。
3. 保障游客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三、方案设计1. 视频监控系统(1)在博物馆各重要部位、通道、展厅、库房等区域安装高清网络摄像头,实现全面覆盖。
(2)采用数字视频录像机(DVR)进行视频数据存储,确保数据安全。
(3)设置视频监控中心,实现对全馆视频监控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2. 入侵报警系统(1)在博物馆周界、重要部位、库房等区域设置入侵报警探测器。
(2)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将报警信息实时传输至报警主机。
(3)报警主机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报警时自动切换至报警区域视频画面。
3. 出入口控制系统(1)在博物馆主要出入口设置门禁控制器,实现对出入人员的有效管理。
(2)采用非接触式IC卡、密码等多种识别方式,提高通行效率。
(3)与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联动,确保出入口安全。
4. 人员巡更系统(1)采用电子巡更棒,制定巡更路线,确保巡更工作落实到位。
(2)巡更数据实时上传至巡更管理系统,便于管理人员查询和分析。
(3)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实现远程监控和调度。
5. 安全管理系统(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2)定期对安防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对安防事件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合法合规性分析1. 本方案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
2. 安防系统设计符合国家标准,如《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4
2 藏品库区、藏品保护技术区、业务与科研区、行政管理区 按工艺确定的人数计算。 6.1.6 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并应符合《民用建筑外 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 号的规定。 6.1.7 除因藏品防护的特殊需要外,建筑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 料或阻燃材料,并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的规定。
4.9 科 技 馆 建 筑 设 计 补 充 规 定
4.9.1 科技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 4.1、4.2、4.3、4.6、4.7、4.8 节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节规定。 4.9.2 科技馆建筑面积不宜小于 5,000m2,常设展厅建筑面积不应 小于 3,000m2,临时展厅面积不应小于 500m2。 4.9.3 公众区域宜设置在一至三层、不宜高于四层或设于地下室, 并应:
超过表 5.3.3 的规定:
表 5.3.3 博物馆藏品存放环境建筑材料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物 甲醛 苯 氨 氡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最高浓度限值(mg/m3) ≤0.08 ≤0.09 ≤0.2
≤200 BQ/ m3 ≤0.5
5.4 防 生 物 危 害
5.4.1 藏品保存场所门下沿与楼地面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5mm。 5.4.2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应在可开启的外门窗上装置可开拆卸的 纱窗;通风孔洞应加设防鼠、防虫装置。 5.4.3 利用非文物的旧建筑改造的博物馆建筑,宜将其地基砖木结 构改成石质结构和钢筋水泥材料。建筑物的木质材料应经消毒杀虫 处理。
丁
难燃烧物品
—
戊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精品文档《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1996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GB/T16571-201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0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级别的规定》GA27-200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
地方规范: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工程管理规范
地方规范: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工程管理规范1. 引言为了保护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确保文物及相关设施的完好和持久保存,制定本管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地方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范工程管理,旨在从规范工程管理流程、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方面提高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防范水平。
2. 术语和定义2.1 术语表本规范中,以下术语应按照如下定义理解和使用:•博物馆:指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历史文物、艺术作品等的场所。
•文物保护单位:指依法划定并保护的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文物或文化遗址。
•安全防范工程:指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文物及相关设施,通过建设安全设施、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等采取的措施。
•安全设施:指用于预防、消防、报警、监控和紧急处置等目的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设备等。
•安全管理制度:指规范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管理的制度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培训计划、应急预案等。
3. 项目管理3.1 安全防范工程管理计划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应制定安全防范工程管理计划,明确工程目标、分工和时间进度。
管理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程目标:明确防范工程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文物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
•工程分工:确定各项工程的负责部门和责任人。
•时间进度:制定工程实施的时间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工程。
3.2 工程实施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应按照管理计划实施工程,并确保实施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工程实施应注意以下事项:•工程设计:根据需要,委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设计单位进行安全防范工程设计。
•工程施工:根据设计方案,委托具备相关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
•工程验收:工程竣工后,应进行验收,确保安全设施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3.3 工程维护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应建立工程维护制度,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安全设施。
工程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检查:定期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
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27-2002代替GA 27- 199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Regulation on level of risk and security protection forcuIturalmuseumsseries2002一03一25发布2002一06一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GA 27-2002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准是GA 27-199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的修订版本标准与27-1992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1、增加了新的名词术语,如:单位风险、部位风险、目标风险、单位防护、目标防护、入侵延迟、处警响应时间等;2、规定了实体防护装置防破坏能力的要求;3、规定了保卫人到达现场的要求;4、对原标准的章节和内容重新做了调整: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对原标准3、4、5章)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补充。
将原标准的第6章“组织措施”和第7 章“认定、审批与验收”合并为一章:“管理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联合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局、公安部三局、公安部一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文起、刘起富、杜绍熔、顾岩、刘希清、杨志蓬、刘铭威。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及其藏品、藏品部位风险等级的划分、防护级别的确定、安全方法系统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试用于博物系统博物馆,也适用于考古所、文物管理所、文物商店、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文物系统博物馆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省文化厅)
鄂文化文[2011]267号
各市、州、县文化(物)局、公安局、监察局、财政局:
为促进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调试与维护工作行为,省文化厅、公安厅、监察厅、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金不得少于人民币500万元;
(五)具有高风险五大类(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银行营业场所、重要物质储存库、民用机场、铁路车站)工程业绩;
(六)具有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机关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七)具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承担二、三级风险单位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的资质与资格条件由省级文物行政主管机关审核。
特此通知。
湖北省文化厅 湖北省公安厅
湖北省监察厅 湖北省财政厅
二O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及博物馆纪念馆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规范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调试与维护工作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湖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的决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12号)、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物博发〔2000〕044号)、《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8-2004)等有关法规,特制订本办法。
第四章竣工及验收
第十五条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竣工后,试运行30天期满,根据《湖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第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向公安行政主管机关技防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公安行政主管机关技防部门委托国务院公安部门在省内授权的检测机构对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申报验收。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3.1一般规定3.2现场勘察3.3 设计要素3.4 功能设计3.5 安全性设计3.6 电磁兼容性设计3.7可靠性设计3.8环境适应性设计3.9防雷与接地设计3.10集成设计3.11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与布线 3.12供电设计3.13监控中心设计4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1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4.2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3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4重要物资储存库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5民用机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6铁路车站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 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1通用型公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2住宅小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6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6.1 一般规定6.2 施工准备6.3工程施工6.4系统调试7 安全防范工程检验7.1一般规定7.2系统功能与主要性能检验7.3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检验7.4设备安装检验7.5线路敷设检验7.6 电源检验7.7 防雷与接地检验8 安全防范工程验收8.1一般规定8.2验收条件与检验组织8.3工程验收8.4 工程移交本规范用词说明.........P103附:条文说明强制执行条款:3.1.4;3.13.1;4.1.4;4.2.4(2);4.2.5;4.2.6(2);4.2.7(1)(2);4.2.8(1)(2);4.2.9(1)(3)(4)(5);4.2.10;4.2.11(2)(4)(5);4.2.15;4.2.16(2);4.2.17;4.2.18(3);4.2.21;4.2.23(1)(2)(3)(4);4.2.24;4.2.25(3);4.2.27(1)(2)(4);4.2.28(5);4.2.32(3);4.3.5(1)(2)(3)(4)(5)(7);4.3.13(1)(2)(3)(4);4.3.18;4.3.19;4.3.20;4.3.21(1)(4);4.3.23(4);4.3.24(2);4.3.27;4.4.28(1);4.5.6;4.5.7;4.5.8;4.5.9;4.5.13;4.5.14;4.5.19;435320;4.5.21;4.5.28;4.5.31(1);4.6.6;4.6.7;4.6.9;4.6.10;4.6.11;4.6.13;4.6.15;4.6.18;4.6.20;4.6.23;4.6.25;4.6.27;5.2.8(4)(5);5.2.13(3);5.2.18(3);6.3.1;6.3.2;7.1.2;7.1.9;8.2.1(1)(2)(3)(4);8.3.4;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提高安全防范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GB5034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安全防范工程设计3.1一般规定3.2现场勘察3.3 设计要素3.4 功能设计3.5 安全性设计3.6 电磁兼容性设计3.7可靠性设计3.8环境适应性设计3.9防雷及接地设计3.10集成设计3.11传输方式、传输线缆、传输设备的选择及布线3.12供电设计3.13监控中心设计4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1风险等级及防护级别4.2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3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4重要物资储存库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5民用机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4.6铁路车站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 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1通用型公共建筑安全防范工程设计5.2住宅小区安全防范工程设计6 安全防范工程施工6.1 一般规定6.2 施工准备6.3工程施工6.4系统调试7 安全防范工程检验7.1一般规定7.2系统功能及主要性能检验7.3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检验7.4设备安装检验7.5线路敷设检验7.6 电源检验7.7 防雷及接地检验8 安全防范工程验收8.1一般规定8.2验收条件及检验组织8.3工程验收8.4 工程移交本规范用词说明.........P103附:条文说明强制执行条款:3.1.4;3.13.1;4.1.4;4.2.4(2);4.2.5;4.2.6(2);4.2.7(1)(2);4.2.8(1)(2);4.2.9(1)(3)(4)(5);4.2.10;4.2.11(2)(4)(5);4.2.15;4.2.16(2);4.2.17;4.2.18(3);4.2.21;4.2.23(1)(2)(3)(4);4.2.24;4.2.25(3);4.2.27(1)(2)(4);4.2.28(5);4.2.32(3);4.3.5(1)(2)(3)(4)(5)(7);4.3.13(1)(2)(3)(4);4.3.18;4.3.19;4.3.20;4.3.21(1)(4);4.3.23(4);4.3.24(2);4.3.27;4.4.28(1);4.5.6;4.5.7;4.5.8;4.5.9;4.5.13;4.5.14;4.5.19;435320;4.5.21;4.5.28;4.5.31(1);4.6.6;4.6.7;4.6.9;4.6.10;4.6.11;4.6.13;4.6.15;4.6.18;4.6.20;4.6.23;4.6.25;4.6.27;5.2.8(4)(5);5.2.13(3);5.2.18(3);6.3.1;6.3.2;7.1.2;7.1.9;8.2.1(1)(2)(3)(4);8.3.4;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提高安全防范工程的质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571—1996前言本标准是GA-27《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拿权防护级别的规定》的配套标准,对问系统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提出了应该遵循的规范,从而使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贯彻落实更具有操作性。
本标准的编写思路是:1. 与GA-27标准的主题即:三中风险等级和对应的防护级别紧密联系,提出九种设计规范式;2. 与工程程序要求相联系,突出了工程设计前对工程进行现场勘察的规范与要求;3. 突出工程设计特点,不与各种相关联的产品标准中的有关内容相重复;4. 基本不涉及工程安装、施工、维修方面的要求;5. 强调实体防护在文物系统防范中不可忽略的作用;6. 强调总体防范效果。
本标准没有对应的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在具体内容上,参考采用了一些国外先进安全防范系统设备中的功能,结果国内的文物系统安全防范工程审核时的经验总结以及工程验收中的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防范性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西标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国家文物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审核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文起、杜绍熔、姜福成、郭远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物系统博物馆GB/T16571—1996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Designed criterion of security and alarmEngineering for cultural museums series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要求,是设计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的技术户依据。
本标准使用于文物系统别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商店、考古研究所和其他收集文物标本的场所。
工艺美术、档案馆大呢感可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应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有效。
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发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博物馆综合安防设计方案
博物馆综合安防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一、前言本方案设计宗旨是对进入博物馆的人员进行实时观察并录像或在以后的时间方便调出图象取证;对非法入侵的行为及时报警制止;对重要场所严密监视;防止事故发生。
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安防体系,消除"摆设"现象,对不规范的行为"看得见""抓得住"。
系统大部分主要设备都采用可靠性高透明度强的知名品牌。
具有防破坏的功能,断路、短路、拆装均可报警。
保持完好的一致性品牌也可兼容其它可选设备。
二、系统设计依据安全防范工程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略有删除三、本安全防范系统的特点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由于监控系统的搭建,往往不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要分期投入,要随着博物馆的环境改进,也要跟着不断引进,不断的扩容。
因此,要结合自身网络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监控模式是必须要考虑的。
而本系统恰恰是最佳的可扩展性高的网络监控模式:基于单一的网络基础架构,在设备的出升级换代时,不破坏原有的系统结构,“即插即用”节省费用。
数字化系统管理、维护方便由于本系统监控、防盗报警系统和电子巡更都是采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设备,通过在微机上安装的专用监控、防盗报警和电子巡更软件对前端的设备管理。
采用此种方式,能达到设备维护、保养和操作简单,用户界面图形化,不过多的耗费人力和物力。
实现远程访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现代管理的普遍模式,对于管理系统中的监控系统来说,实现远程监控是管理者洞察前方情况的最直接的手段。
采用的本监控系统可以接入以太网络这就使这种远端访问变成了现实。
博物馆的上级领导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轻松轻易的看到前端图象。
四、用户需求分析本方案设计宗旨是对博物馆的周界、走道、各个大门、入口处等进行实时监控。
并能随时提供录象查询功能为在以后方便调出图象取证;对发生盗窃等暴力行为及时报警制止;对重要场所严密监视;防止事故发生,并建立有效的安防体系。
国家文物局关于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方案的批复
国家文物局关于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安全防范系统工程
方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
•【公布日期】2010.04
•【文号】文物督函[2010]324号
•【施行日期】2010.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方案的
批复
(文物督函[2010]324号)
山东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呈报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安防系统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请示》(鲁文物〔2010〕56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所报方案。
二、对方案提出以下意见:
(一)按博物馆实际需求和相关标准进一步充实完善设计任务书内容。
(二)根据GB50348-2004规范要求,补充勘察报告内容。
(三)进一步规范设计说明。
(四)根据规范要求,对重点展厅、库房区增设探测技术手段。
(五)建议重点库房增加摄像装置。
(六)补充配电系统和联动系统设计内容。
(七)补充、完善设计图纸,包括总系统图、配电图、巡更图、周界图、环境图等。
请你局组织设计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对方案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成所有审批手续后实施。
请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此复。
国家文物局
二〇一〇年四月。
一、博物馆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一、博物馆的地位及其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打击各种各样的经济刑事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部门的正常运转,采用高科技手段预防和制止各种犯罪成为安全防范领域的发展方向。
博物馆属于国家重点安全防范单位,它具有规模多种多样,重要文物/展品繁多,出入人员复杂,管理涉及领域广等特点。
作为当今社会历史知识的传播场所,国家文物收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罪案高发的场合。
因此提高博物馆系统的科学管理水平和防范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设计依据: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 27-1992)3.《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设计规范》(JGT1.5-87);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5.《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 16571)6.《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7.《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9.《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核预算编制方法》(GA/T70-94)三、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思想:由于该博物馆馆舍较多,比较分散,简易采用分布式的系统配置方式即各个馆舍根据防区需求,采用NX-8报警控制主机和相应的LED/LCD操作键盘,每台主机均配备NX-590E TCP/IP 网络接口模块,利用已有的局域网将报警信息发往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使用专业的数字报警接收机OH-2000E一台,内置TCP/IP接警卡,并搭配专用的计算机和接警处理软件。
用户可根据需要通过构建博物馆的电子地图或使用LED显示板来直观地显示各个防区的报警信息。
各个馆舍根据馆舍大小和展品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入侵探测器,例如主动红外对射、主动红外光栅、PIR探测器、双鉴探测器(微波/PIR或超声波/PIR)、各种磁簧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以及特种探测器来防范非法的入侵者或未经允许的展品移动。
文物单位安全防范规章制度
文物单位安全防范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保护文物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效果,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安全防范责任和组织机构第一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范责任制度,依法履行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主体责任。
第二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范组织机构,明确各级主管领导、安全防范工作的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员等。
第三条古建筑、博物馆等文物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专业的保安人员,对文物进行安全防范。
第四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工作制度,明确各级安全防范工作间的职责、协作关系和配合机制等。
第五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制度、工作规程、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为安全防范工作提供依据和规范。
第三章安全防范措施第六条文物单位应当根据文物的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采取适当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文物资源的安全。
第七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安全检测工作机制,定期对文物进行安全评估,监测文物的安全状况。
第八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设施,完善文物单位的安全防护体系,提高文物防范能力。
第九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巡逻、巡视等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文物单位的监控,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十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风险防范措施、危机应对措施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章安全防范管理第十一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安全防范工作的职责、权限和程序等。
第十二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安全防范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安全防范措施的贯彻执行。
第十三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对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第十四条文物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督查制度,对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督查,加强对文物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文物安防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任务来源为了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XXXXXX”的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确保古遗址的安全,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的关怀与支持下,依据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我局拟建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XXXXXXXX的保护。
二、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管理要求在编制本设计任务书时,参照了下列政府文件和有关规定标准:◆GB50348-201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T16571-2012《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GA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 /T28181-2016《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35114-2017《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T644-2006《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1185-20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文件编制深度要求》◆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70-2014《安全防范工程建设与维护保养费用预算编制办法》◆国家文物局、公安部公通字[2011]3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安全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文物局皖文物保函[2018]378号《安徽省文物局转发国家文物局关于确认安徽省2019年度国保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项目实施计划的函》◆其它相关的法规、标准、政府规定等。
三、遗址的基本情况遗址坐落于一条狭长的呈东西走向的山岗之上,四周为大面积农田、小面积区块状竹林和分散的村民住宅,岗地海拔高度在20米左右。
XXXXXXXX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文化遗址,同时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处重要的原始文化遗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571-1996《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GB/T16571-201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0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级别的规定》GA27-200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