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制度导向与账表、风险导向审计的差异分析
占主导地位;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则是 2 0世纪 8) (年代以后产生
差异来自百度文库。
一
6采 用方法的科 学性 强弱不 同。制度 导向审计模 式主要 . 行审计 , 其科学性较强 。而 账表导向审计模式 , 只凭经验选择
实质性测试 、 统计抽样和 系统分析等方法进 并逐步被广泛采用。 虽然三者都是审计模 式 , 但却存在着重大 采用符合性测试 、 制度导 向审计与账表导 向审计的不 同 部分项 目进行测试 , 因而其科学 性较差。 7面对风 险的种 类不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对固有风险 、 . 式只检 查和评价 固有风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账表导向审计 、制度导向审计和风险导 向审计 是审计 的 然也要考虑内部牵制制 度的健全 、 有效性 的强 弱 , 以决定是采
三种模式 。其 中, 账表导向审计模 式产生和 流行 于 2 O世纪 4 用详细审计还是账表导 向审计 , 0 但并 不检 查内部牵制制 度 , 也 年代以前; 制度导 向审计在 2 O世纪 4 0年代至 7 0年代盛行并 不对其发表评价意见 。
一
评价财 务会计领域 以外其他方面 受托管理 责任的履 行情况 , 合理与适 当的控制 , 并非控制程 序越 完善越好 。
并且往往以后者为重点。 它既适用于财务审计 , 又适用于管理
计处理与报告的正确性 ,即会 计处理与报 告方面的受托管理
论制度基础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型
尽 管 财 政 部 颁 布 的 新 会 计 准 则 和 审 计 准 则 包括 抑 制 关联
险 。 此 , 册 会 计 师 要 降 低 由非 公 允 关 联 方 交 易 所 导 致 的审 因 注 计 风 险 ,首 先 必 须 特 别 关 注 和 谨 慎 评 估 关 联 方 交 易 的重 大错 报 风 险 。 册 会 计 师应 根 据 被 审 计 单 位 的外 部 环 境 因素 、 务 注 业 经 营 性 质 等 方 面 的特 点 及 容 易 出 问题 的关 联 方 交 易 事项 来 认 定重 大错 报 风 险水 平 。 次 , 册 会 计 师可 运 用适 当 的 审 计 程 其 注 序 和方 法 ,通 过 审 查 确 定 企 业 关 联 方 及 其 交 易是 否 存在 及 关
四、 非公允关联方交易审计风险的防范
鉴 于 上 市 公 司 非 公 允 关 联 方 交 易 所 造 成 的重 大 危 害 , 注 册 会 计 师 在 对关 联 方 交 易进 行 审 计 时 , 实 行 风 险 导 向 审计 , 应
便 成 为 财 务 审 计 的基 础 , 度 基 础 审 计 模 式 正式 形 成 , 账 项 制 而
基础审计就此淡出了主流审计模式。
I● ● I !● ● l● ● ● ● ● ● ● ● I l
委托 人 与报 表 使 用 者 是 一 致 的 , 以 审 计 风 险基 本 上 是 不 存 所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区别分析.doc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区别分析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风险模型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转化为审计风险,并进一步使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只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延伸,其使用的方法仍然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基本方法,只不过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加入了风险定量分析的内容,并将风险定量评估作为审计风险控制的手段。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前提是假设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之间相互独立。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两者之间还相互影响。固有风险概念内涵与外延不一致,逻辑上不能一贯。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而我们在评估固有风险时(涉及会计报表层次的)又必须从内部控制(控制环境)入手。固有风险这种内涵与外延的不一致使得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的科学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陈志强,1998)。因此,随着企业与内外部环境联系紧密性的增强,这一假设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质疑。2003年10月,IAASB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审计准则,风险模型也修改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合并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作出了重大的实质性改进。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在设计和实施审计测试前必须适当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而不能未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就盲目进行审计测试;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简单设定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而直接实施更为广泛的实质性测试。重大错报风险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来源:(1)管理舞弊风险;(2)员工舞弊风险;(3)错误风险。因此,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分解,得出重建后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管理舞弊风险×(员工舞弊风险+错误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如何评估?正如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要求的那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这一思想将风险评估的范围拓展了,要求考虑被审单位包括控制风险、账户及交易层次风险在内的其它各种风险,如企业的经营风险、行业风险、舞弊风险等,总之,可以理解为有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各种风险,不仅是微观层面的,而且包括宏观层面的影响。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即是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而可引申为被审单位的经营风险或商业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中的“风险”是被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并进一步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拓展了风险的内涵及评估范围。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有什么区别1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有什么区别
(一)账项导向审计模式
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最初的审计方法,主要功能在于查错防弊,其技术方法主要是从审计期间会计事项所依据的相关会计原始凭证入手,追查到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稳健的形成,验算其记账金额、核对账证、账账、账表,如果它们之间能够勾稽相符,就认为财务报表所放映的情况是真是的。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往往只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的会计资料,审计的方法主要是详查法,力图通过大量的凭证审核及其在会计系统内的周转来发现问题。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仅适用于经济业务不很复杂的小规模企业。由于舞弊行为的多样化,使得审计工作如果仅仅着眼于会计过程中的账证、账账、账表的“三相符”,在实践中则难以保证有小弟查错防弊。同时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融资、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账项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就日益凸显,至20世纪初,这种模式就逐渐退出其主导地位,而代之以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业主或企业管理层势必改变“事先躬亲”的管理方式,建立系统的分层、分工的科学管理制度,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内部控制系统,这就是使审计人员把注意力转移到与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上来。因为,如果防止和揭露差错舞弊的那些控制方法已经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正确地运用,那么这个系统所产生的会计结果自然也应当是正确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是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之处,找出问题发现的根源,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之处,则可缩小其检查范围或简化其审计程序。在这种审计模式下。是否检查凭证与经济事项、检查多少凭证与经济事项都不再是毫无目的大海捞针,而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认识基础上的重点审查。以大数定律和正态分布为基础的统计抽样也逐渐取代了单纯判断性和任意性的抽样。同时这一模式由于着眼于对内部控制制度整体的了解与分析,还可以发现与某些内部控制相关的会计信息的系统性错误,从而提高了审计效率。正因为如此,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从20世纪40年代起航成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方法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1)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环境 (2)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2)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 (2)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 (3)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审计方法 (3)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特征 (3)
(一)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成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 (3)
(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4)
(三)审计工作的重心前移,计划工作受到重视 (4)
(四)充分应用分析性程序 (4)
(五)合理预期的使用,有效地识别各种重大错报风险 (4)
四、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4)
(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新的审计方法 (5)
(二)传统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加快新的审计方法的发展 (5)
(三)重大管理欺诈和舞弊案例的不断出现需要新的审计方法 (5)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摘要: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强调了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的社会环境以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特点,并提出了现代风险导向
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内涵特点必要性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会计和审计界的普遍关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学者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加以改进,弥补了其诸多缺陷,特别是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可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审计技术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代表了现代审计方
风险导向审计1-文档资料
随着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复杂、审计期望
差距的拉大和诉讼案例的剧增,风险导向审 计日益成为会计职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国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风险 导向审计不是制度基础审计之外的一种方法, 而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陈毓圭,2019); 另一种认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系统观和 战略观为指导思想,“自上而下”与“自下 而上”相结合的新的审计基本方法(谢荣、 吴建友,2019)。
舞弊和错报
注册会计师的对象当然是会计报表。能够带来审计
风险的就是审计人员对于虚假的财务报表的错误判 断。因此,构成审计风险模型的因素应该、而且必 须是引起虚假财务报告的因素。这里主要包括舞弊 和错报。应该强调,舞弊和错报是原因,虚假财务 报告是结果,舞弊可以是管理当局舞弊、员工舞弊, 错报则是指由于员工无意之间造成会计报表的虚假。
错防弊,保护财产安全完整,对会计帐目进行逐笔详细审查, 审计报告使用者是企业业主; 资产负债表审计大致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特 点是:审计对象从帐目到资产负债表,目的是通过审查资产 负债表来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转向抽 样审计,审计报告使用者除了企业业主之外还有债权人(银 行); 会计报表审计是从20世纪至今,主要特点是:对于会计报表 发表意见,审计对象是全部会计报表和相关资料,审计范围 扩大到测试内部控制,抽样审计成为主要方法,审计报告使 用者扩大,包括股东、债权人、公众、机构和政府。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
什么叫制度基础审计
一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建立在内部控制评价基础上的审计方法。
二、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并且得到一贯遵循的项目,则执行较少的实质性程序;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存在但是未能得到一贯遵循的项目,则执行较多的实质性程序。
三、制度基础审计的优点是通过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审计重点,合理分配审计人员和时间,以提高审计的效率。
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以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指导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和整个审计流程,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
传统模型
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
由于审计风险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即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此外,还受到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职业界很快开发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XXXX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
改进
风险导向审计的改进:
风险导向与制度导向审计的比较分析
括 报表层 次和账户或交易层次 的重要 性水
【 要】 摘 随着新 的独 立审计准 则的出台, 风险导向审计正式落户 中国 。那 么, 险导 风
向审计是如何发展 而来的呢?与制度导向审计模式有何 不同呢?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比较。
平。 因为重要性水平跟 审计证 据存在反比
的全过程 。
环节扩 大检查范 围 ; 对 内部 控制制 度有 而 效之处 , 则可缩 小其检 查范 围或简化 其审 计程序 。 这种审计 模式 , 提高 了审计效 率。 风险 导向审计 最显 著的特 点是 : 它立足于 对审计 风险进 行系统 的分析 和评价 。 以 并
此作 为出发 点 , 制定 审计策 略和 与企 业状
wk.baidu.com
制度 导 向审 计 与风 险 导 向审 计 有联
系也有 区别, 主要表现在 : 两者审计 目标相同
审计风险模 型。 风险导向审计 以“ 审计风险
一
况相 适应 的多样化 审计计 划 , 将风 险考虑 贯穿于 整个审计过程 。因为它着眼于全 面
的控 制测试 , 而不是 着眼于 测试 内部控 制 制度 的执行效 果( 即符合 试) 因而要 : 陛测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二、 两者审计理论相同 风险导 向审计理论 是在制度导 向审计 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 。 制度导向审计 的很 多方 法同样在 风险导 向审计 上使 用。 按 照风险评估确 定审计重点 ,分配 审计资 源 。虽然两种 审计 方法的风险评估 方法存 在 重大差异 。 在风 险评 估之后 。 但 都要 根据 风 险评估 的结果来确定审计重点 、分 配审 计 资源 。 所谓重要 性, 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会 计报表 中错 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 ,这 一程 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 表使用者
传统审计模式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比较分析
项 基 础 审 计 (co ni u e—b sdadt 。 acu t gn mb r ae u i n )
2 世 纪 7 代 以 来 , 着 各 国 公 司 造 假 以及 管 理 层 O O年 随
两 种 模 式 无 论 是 在 产 生 背 景 、 计 理 念 还 是 采 用 的 技 术 方 大 难 度 , 纯 使 用 抽样 审计 存 在 较 大 的 主观 性 和 随 意 性 , 审 单 于 特 法 等 方 面都 存 在 诸 多 不 同 , 都 是 注 册 会 计 师 为 了 适 应 审 是 注 册 会计 师 将 视 角 转 向 企 业 的 管 理 制 度 , 别 是 会 计 信 但 计 环 境 的变 化 而 做 出 的调 整 。 息 赖 以 生成 的 内部 控 制 , 为 设 计 合 理 并 且 执 行 有 效 的 内 因 部 控 制 可 以保 证 会 计 报 表 的 可 靠 性 , 止 重 大 错 误 和 舞 弊 防
账 项 导 向审 计 出现 在 1 世 纪 以前 , 时 企 业 组 织 结构 9 那
制度 基 础 审 计 模 式 是 建立 在 被 审计 单 位 管 理 当局 与 注
无 基 即 简单 , 务性质单一 , 业 注册 会 计 师 的 审 计 主要 是 为 了 满 足 财 册 会 计师 之 间 的 “ 利 害关 系 假 设 ” 础 上 的 , 假 设 被 审
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发展
(三)发展过程
全
数
详
面
财
据
细
务
稽
审
报
表
核
2
计
4
审
1
账
3
资
计
产
5
簿
负
审
债
表
计
审
计
(四)局限性
1
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容易造成由于抽查原因而遗漏重大有问题项目的事件
2
3
不易发现会计工作中的程序性错误
二、系统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
(一)产生
1. 外部环境的改变
经济不断 • 交易过程复杂
发展
• 对交易合理性的判断 难度加大
2. 易于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向组织管理 部门提出关于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率的意见。
(五)局限性 1. 对于非常规业务很难发挥作用 2. 过于强调控制系统而忽略了人的因素 3. 未与审计风险相联系
三 、风险导向审计
三、 风险导向审计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 (二)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 (三)经营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程序和方法 (四)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缺点
础
风险为基础
方法
控制测试
分析性程序
程序
了解和评价内部控 分析程序和发现重大
制开始
错报风险开始
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型审计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
的审 汁过世 和帛风险 市计领域 的审 计
不足 . 以保证审仆 的效 率和效果 。 雕 而 险 导向型审 计则提 供 r 一种 既能保 持审 汁敬 槊义能提 商 }效 率的 金新 】 思路 首先 . 它蜚求评 价客户的控制环 境, 井鉴 别会计报丧 重要组 成项 目. 考
对审计计划 的l 响j 少表述 ,比较有 膨 i I }
境、 发展 战略 、 史}革 公 司治理 结 历 侍
椅 等方 面的评 估作 出规 避 、转 移 、 碱
础审汁t璎根据对账簿记录 、 原始 凭证
等会计核算系统的审查取得审计证据 . 形成审 汁意 r 制 度綦础 审计是从 提 见
田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一
I函 一 i i 西
一
审
随着我 国 高等 教 育的快 迷 : 展 5 2 =
以 F儿 点 :
一
献伍 . 升 内部 审计地 位:尚校 内 部 提
和高 校办 学 自主性 的增 强 ,给 高 校 内部 审 计 工 作提 f H了新 的要 求 , 要
起来 .而风 险导向审 讣驵 利用 审计风 0 险模型 .把 系统的 风险判断立 程以 一 [
种便于 理解 的 世化方 式加 表现 , 并 艘终估量 对审计 意 见的彰响
审计模式分类
审计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财务管理 091 王益怀 910505140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下手、如何着手、何时着手等问题。在审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审计模式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审计活动总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为完成一定的审计目标而设计的,因而审计模式的发展,要受到审计目标变化的深刻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目标是有变化的,因而审计模式也是不断发展的。
按照历史的顺序,与审计目标的变化相适应,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其中风险导向审计又可分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一、账项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也叫数据导向审计或凭单审计方案法,是审计方法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在审计方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仍被大量采用。它以凭单核对为中心,以审查账目有无舞弊为目标,以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以会计科目为入手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模式。
在账项基础审计阶段,由于当时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查错防弊,注重凭证、账簿、报表的详细审查,比较费时费力。在企业规模不大,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这种审计方法基本能适应需要。后来由于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盛行,就更多地采用抽样审计技术,但此时的抽样更多的是判断抽样,主要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有时可能遗漏重要项目事项,抽查的风险很大。而且,账项基础审计通过凭证的核对,虽然可以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但是审计耗费人力较多,难以作深入分析,难以查找产生的原因,不能够揭示会计系统中不合理的缺陷。因而,账项基础审计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经济业务规模扩大,业务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可靠的、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这就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研究
主要 目的 。 3评 价 。 .
在 了 解 了 被 审 计 单 位 的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和 完 成 控 制 测 试 的 基 础 上 ,审 计 人 员 应 该 对 该 单 位 的 内 部 控
制 做 出评 价 ,并通 过 做 出 的评价 来 分 析 其存 在 的薄
弱 环 节 和 对 财 务 报 表 产 生 的 影 响 ,便 以此 为 根 据 决 定 是 否 进 行 实 质 性 测 试 以 及 进 行 实 质 性 测 试 的 时
行 实 质性 测 试 。发 现控 制缺 陷 以改 进 内部 控制 , 实现
企 业 的 经 营 目标 是 控 制 测 试 在 非 财 务 报 表 审 计 中 的
j
础 , 在 审计 实践 中不断 发展 和 完善 起 来 。 并
没 有 比 较 就 没 有 鉴 别 。随 着 审 计 的 发 展 , 不 同 将 的 审 计 模 式 进 行 比 较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过 比 较 , 们 通 我 才 能 看 清 不 同 审 计 模 式 的 优 缺 点 。 科 学 地 看 待 不 同 的审计 模 式 , 助 于我 国注册 会 计 师改 进 审 计程 序 、 有
得 相 关证 据来 验 证 财务 报 表 的 真实 性 和 公 允性 就 不
有效 益 的 审计 查 核程 序 。即通 过 对 固有 风 险 和控 制 风 险的 初 步评 估 , 判断 客 户管 理 意识 、 控制 措 施及 控 制 品质 、 制程 序 设计 本 身是 否严 密 职 责分 工 是 否 控
浅议审计风险与风险导向审计
( ) 一 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 因
1 4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身, 而是被审计公司的经营出现 问题 。这种形势对审计界 既有 动力也有压力 ,它要求 审计人 员必须从高 于内部控制系统 的 角度 , 综合 考虑企业 内外 大环境 因素 , 全面 、 泛地评 价企业 广 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 以降低 审计风险 。 5信息系统 的高 度发展为 风险导 向审计 的产生 提供 了物 . 质技术条件 。企业信息系统的联机实施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化 , 使会计系统不再是孤立 的, 而与其他 信息 系统有密切关 系 , 并 与企业的经营分析密切相关 。这 为审计人员实施风 险导 向审 计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 使更充分地评价审计风险成为可能。
3非零性 : . 就是说 审计风险不可能全部 消除。但并不排除 某些具体 的会计报表项 目审计风险 , 通过审计师 的主观努 力 ,
将其降为零风险。
4复杂性 : . 审计风险可能产 生于审计主体 , 也可能产生 于 被审单位 , 或审计报告 的使用者 。
二 、 险导 向审 计 风
败怪罪于审计人员 , 提出对审计人员 的法律诉讼 。所以造成审
1 .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 为 : 审计风险是 审计人员对于存
审计模式的比较与抉择
了从 账 项 基 础 审 计 、 度 基 础 审 计 发 展 到 风 制 险导 向 审 计 。
控 制 和 抽 样 审 计 结 合 起 来 , 而 产 生 了 以 内 从
一
、
审 计 模 式 的三 个 主 要 发展 阶 段
部 控 制 测试 为基 础 的 制度 基 础 审计 模 式 。制 度 基 础 审 计 的重 点 在 于 要 求注 册 会 计 师 了 解 、 试 和 评 价 内 部 控 制 设 计 的 合 理 性 和执 测 行 的有 效 性 。 如 果 内 部 控 制 可 靠 性 较 差 . 注 册会 计 9将 扩 大 审 计 测 试 的 范 围 , 至 进 行 币 甚 详 细 审 计 ; 果 内 部 控 制 可 靠 性 高 . 计 测 如 审
( ) 度 基 础审 计 模式 二 制
方 科 学 技 术 飞 速 发 展 。 业 经 营 的 不 确 定 性 企
大 大 增 加 。 计 风 险 日பைடு நூலகம் 上 升 。 控 告 注 册会 审 计 师 的 诉讼 案 件 频 繁 发 生 。 册 会计 师 的压 注
审 计 模 式 是 审计 导 向 性 的 目的 、 围 和 范 方 法 等 要 素 的组 合 。它规 定 了 审计 应 从 何 处 着 手 、 何 着 手 以及 何 时 着 手 等 方 面 。 随 着 如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 计 目标 和 审计 环境 不 断 审 地 发 生 变 化 。 册 会 计 师 为 了 适 应 审计 环 境 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全国优秀经济期刊【摘要】本文对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种审计模式的具体特点,阐述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两者的利弊得失及其适用的审计环境,以期从理论和实务上对两种审计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审计方法□·源圆·
财会月刊(理论).
一、对两种审计模式的评析1.制度基础审计。,,。,,。,2040。,:(1)“”,,。,。(2),=××。、。,,,。(3),,,,“”。,。,,,,。(4),,、,,。,。
(5)“”,,,。
2.风险导向审计。,———。、、、、,,、,。,,,,,,,。
,。,,、。,,,。,“”,“”,,,。,,,,。二、两种审计模式的比较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李传彪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刊(理论)·源猿·
□,,,。,,,:
1.理论依据。,:=××。,、,。,,。,:=×。,。
,,。,。2.审计实施的程序。“”,“”,,、。,,:,,;,,;,、;,,。
,,,。,。,,,。,“”“”。,:,,;、、;;、、;。3.审计的逻辑起点。,、。,,,。,,,,,。
,,,。,,、、、、、,,,。
4.审计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①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2
②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会
计研究,2002;2
③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会计研究,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