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合集下载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有什么区别1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有什么区别1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有什么区别(一)账项导向审计模式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最初的审计方法,主要功能在于查错防弊,其技术方法主要是从审计期间会计事项所依据的相关会计原始凭证入手,追查到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稳健的形成,验算其记账金额、核对账证、账账、账表,如果它们之间能够勾稽相符,就认为财务报表所放映的情况是真是的。

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往往只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的会计资料,审计的方法主要是详查法,力图通过大量的凭证审核及其在会计系统内的周转来发现问题。

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仅适用于经济业务不很复杂的小规模企业。

由于舞弊行为的多样化,使得审计工作如果仅仅着眼于会计过程中的账证、账账、账表的“三相符”,在实践中则难以保证有小弟查错防弊。

同时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融资、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账项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就日益凸显,至20世纪初,这种模式就逐渐退出其主导地位,而代之以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业主或企业管理层势必改变“事先躬亲”的管理方式,建立系统的分层、分工的科学管理制度,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内部控制系统,这就是使审计人员把注意力转移到与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上来。

因为,如果防止和揭露差错舞弊的那些控制方法已经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正确地运用,那么这个系统所产生的会计结果自然也应当是正确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是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之处,找出问题发现的根源,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之处,则可缩小其检查范围或简化其审计程序。

在这种审计模式下。

是否检查凭证与经济事项、检查多少凭证与经济事项都不再是毫无目的大海捞针,而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认识基础上的重点审查。

以大数定律和正态分布为基础的统计抽样也逐渐取代了单纯判断性和任意性的抽样。

论制度基础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型

论制度基础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型

尽 管 财 政 部 颁 布 的 新 会 计 准 则 和 审 计 准 则 包括 抑 制 关联
险 。 此 , 册 会 计 师 要 降 低 由非 公 允 关 联 方 交 易 所 导 致 的审 因 注 计 风 险 ,首 先 必 须 特 别 关 注 和 谨 慎 评 估 关 联 方 交 易 的重 大错 报 风 险 。 册 会 计 师应 根 据 被 审 计 单 位 的外 部 环 境 因素 、 务 注 业 经 营 性 质 等 方 面 的特 点 及 容 易 出 问题 的关 联 方 交 易 事项 来 认 定重 大错 报 风 险水 平 。 次 , 册 会 计 师可 运 用适 当 的 审 计 程 其 注 序 和方 法 ,通 过 审 查 确 定 企 业 关 联 方 及 其 交 易是 否 存在 及 关
联方 交易 的性质 、金额 及其披露 的充分性 和公 允性等来 降低
关联 方交 易审 计 的检 查 风 险 。 3正 确 选 择 审 计 意 见 类 型 。 果 关 联 方 交 易 价 格 的公 允 . 如 性或 关联 方 交 易披 露 的 充分 性 不 符合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和 相 关会 计 制 度 的规 定 ,上 市 公 司与 关 联 方之 间存 在 违 反 国 家 有关 法
维普资讯
审 计与 C A ・ P 口
论 制 度 基 础 审 计
向 现 代 风 险 导 向 审 计 的 转 型
对 外 经济 贸 易大学 国际 商学 院 林 刚 李相 志
【 摘要 】 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加 速, 以及企业经济环境 的急速 变化 , 国审计准则建设及审计 实务面临着诸 多挑 战, 我 注
掏 空后 ,负责 审 计 科 龙 公 司的 德 勤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由 于 审计 失

【良心出品】第1章: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良心出品】第1章: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检查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内外部因素
审计原理
会计资料的准确代表了企业行为的准确
内部控制健全,差错少,反之,差错多。
既定审计风险下,固有、控制风险高,则检查风险低,反之,则高。
审计人员条件
掌握相关会计知识
对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深入、全面的了解
重视对企业环境、经营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
证据来源
会计部门内部
开始有外部证据的取得
内外兼得
优点
操作简单
①为确定审计重点指明了方向
②解决了因审计范围扩大而造成的审计资源不足问题
强调了审计战略的制定,有利于节约审计资源、保大
②抽样误差大
③程序性错误不易发现
无法发现那种刻意隐瞒的舞弊和造假行为
对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要求高
适用单位
业务简单、量小的单位
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
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审计模式
项目
账项导向审计
制度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目标
检查会计错误和揭示舞弊行为
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
追求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审计技术
判断抽样技术的初始应用
统计抽样技术的应用
统计抽样和分析性检查方法的统筹应用
审计对象
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各控制环节
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

制度导向与账表、风险导向审计的差异分析

制度导向与账表、风险导向审计的差异分析

制度导向与账表、风险导向审计的差异分析账表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的三种模式。

其中,账表导向审计模式产生和流行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制度导向审计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盛行并占主导地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生并逐步被广泛采用。

虽然三者都是审计模式,但却存在着重大差异。

一、制度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的不同尽管制度导向审计和账表导向审计模式都适用于财务审计,都要服从财务审计的目的与要求,但是,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模式,它们存在着如下差异。

1.效率不同。

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与账表导向审计模式相比,注重分析产生财务报表结果的过程与原因,减少了对凭证、账表进行直接检查与验证,突出了审计的重点,从而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

2.程序不同。

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的重点、范围,进而在重点检查关键控制点的基础上,确认和评价被审计人员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而账表导向审计模式则在审查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风险性和异常性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的重点,进而确认和评价被审计人员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3.审计的内容不同。

制度导向审计模式不仅可以确认和评价被审计人员会计处理与报告的正确性,而且可以确认和评价财务会计领域以外其他方面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往往以后者为重点。

它既适用于财务审计,又适用于管理审计。

而账表导向审计模式主要是确认和评价被审计人员会计处理与报告的正确性,即会计处理与报告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它主要适用于财务审计。

4.确定审计重点的依据不同。

采用制度导向审计模式时,审计人员根据对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的评价结果,考虑到审计项目的风险水平,然后确定审查的重点。

而采用账表导向审计模式时,审计人员确定审计重点的依据为重要性、风险性和异常性,即账表导向审计模式是凭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固有风险的大小,并据以确定审计重点和抽取样本的规模。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有什么区别1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有什么区别1

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有什么区别(一)账项导向审计模式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最初的审计方法,主要功能在于查错防弊,其技术方法主要是从审计期间会计事项所依据的相关会计原始凭证入手,追查到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稳健的形成,验算其记账金额、核对账证、账账、账表,如果它们之间能够勾稽相符,就认为财务报表所放映的情况是真是的。

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往往只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的会计资料,审计的方法主要是详查法,力图通过大量的凭证审核及其在会计系统内的周转来发现问题。

账项导向审计模式仅适用于经济业务不很复杂的小规模企业。

由于舞弊行为的多样化,使得审计工作如果仅仅着眼于会计过程中的账证、账账、账表的“三相符”,在实践中则难以保证有小弟查错防弊。

同时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融资、投资渠道和方式的多样化、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发展,账项导向审计模式的局限性就日益凸显,至20世纪初,这种模式就逐渐退出其主导地位,而代之以制度导向审计模式。

(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业主或企业管理层势必改变“事先躬亲”的管理方式,建立系统的分层、分工的科学管理制度,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建立起内部控制系统,这就是使审计人员把注意力转移到与会计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上来。

因为,如果防止和揭露差错舞弊的那些控制方法已经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正确地运用,那么这个系统所产生的会计结果自然也应当是正确的,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是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之处,找出问题发现的根源,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之处,则可缩小其检查范围或简化其审计程序。

在这种审计模式下。

是否检查凭证与经济事项、检查多少凭证与经济事项都不再是毫无目的大海捞针,而是建立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认识基础上的重点审查。

以大数定律和正态分布为基础的统计抽样也逐渐取代了单纯判断性和任意性的抽样。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李传彪
【期刊名称】《财会月刊(理论版)》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本文对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种审计模式的具体特点,阐述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两者的利弊得失及其适用的审计环境,以期从理论和实务上对两种审计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李传彪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研究比较 [J], 木雯
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差异分析:从不同交易类型入手 [J], 胡明霞
3.论制度基础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型 [J], 林刚;李相志
4.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研究 [J], 柳和华
5.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实现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创新 [J], 阮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的比较

LOGO 三、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及处理的比较
• • •
制度基础审计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只在某几个方面考虑了风险因素,而风险导向审计在 审计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考虑了风险分析和控制,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
(一)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对审计风险的考虑及其处理
虽然制度基础审计也涉及了审计风险,但它对风险的控制属于被动式的。因为它 并不直接处理风险而是更多的依赖内部控制测试,很少考虑产生风险的其他环节。所 以具体来说,制度基础审计只有在抽取样本进行实质性测试时才会考虑到控制风险和 检查风险,但它对控制风险的评估也主要是为减少实质性测试提供依据。所以在这种 模式下,审计风险的系统性评估和确定基本上不涉及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可接受检 查风险等。
• •
• •
• •
(二)风险基础审计程序在理论上虽然仍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 风险基础审计程序在理论上虽然仍分为计划阶段、 LOGO 告阶段, 告阶段,但在具体内容上与制度基础审计有着较大的差别
• •


在实务中,为了使审计工作做得更细致,并关注审计重要领域,风险导向审计的程 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审计计划开始时要对固有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主要通过调查、了解、分析、评价 等方法执行一般规划并确认重要的审计领域,来识别重要的风险领域,确认重要的审 计范围。 2.期中审计时寻找并确定控制弱点,执行初步风险评估(即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 联合),选择可靠有效益的审计查核程序。即通过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初步评估, 判断客户管理意识、控制措施及控制品质、控制程序设计本身是否严密,职责分工是 否良好,如果有效,则进一步判断其可依赖程度及发生重大审计错误的可能性,并以 此来确定查核方法。 3.通过实施审计获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报告。继续整理前几步提出的问题及期后 事项审核、会计报表的分析性复核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核,即执行全面评估,将审计 结论形成审计报告。

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异同评析

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异同评析
1 制度基 础 审计与 风 险基础 审计 的联 系
对 被审 计单 位 内部 控 制 的评 价 , 但 由于 审计 目标 的不 同 , 两 者 对 内
1 . 1 风险 基础 审计 来 源 于 制度 基础 审 计 制 度基 础 审计 产 生 于 二 十世 纪 四十 年 代 , 随着 审计 环 境 变化 , 审计 目标从 差 错 防弊 逐 步 转 变 为验 证 财务 报表 的 合法 性和 公 允性 。与 此 同时 , 被 审计 单 位 出 于经 营管 理 的需要 , 建立 健全 了 内部控 制制 度 。在这 样 的大背 景下 , 制度基 础审计 方法应 运而 生 , 至此 审计方法发 生 了质 的变化 。相 比于 传 统 的账项 基础 审计方 法 , 制度 基础 审计方 法 通过 了解 、 评估 内部 控 制系统 的情况 来较 为科学 的决 定审计 策略 和实 贡J 陛测试 的性 质 、 范 围 和重点 , 在合理 分配 审计资源 的 同时保证 了一 定 的审计 质量 。 二 十世 纪八 十 年代 ,审计 资 源 与审 计需 求 的 矛盾 更 加 突 出 , 如 何 控制 审 计 风 险 , 提 高 审计 工 作质 量 , 成 为 审计 学 界 与 业界 开 始 不 断 探索 的新 问题 。当 时 , 被 审计 单位 认识 到 被 审计 单 位高 层 管理 人 员 对 内部 控 制 的 态度 和 行 为 以及 由此 形成 的政 策 和程 序 是 影 响 内 部 控 制 内容 和结 构 的 关键 因素 , 于是 内部控 制 概 念 得 以扩 展 , 控 制 环 境被 纳入 内部 控 制框 架 ,并 被视 同 为 内部 控 制 的首 要 基本 要 素 。 同时 , 审计 实 务界 也逐 步 意识 到 , 在审 计对 象 日益 复 杂 的情况 下 , 分 析 环境 因素对 审计 质 量 、 风险 的影 响 相 当重要 。这样 审计 方 法 就从 制度基 础 审计发 展 成为 了风 险基础 审计 。 1 I 2 风 险 基础 审计 和制 度基 础 审计 的基本 程 序 一致 风险 基础 审计 并没 有脱 离 制度 基 础审 计 的基本 模 式 , 只是 对制 度 基础 审 计有 所 发 展 。作 为现代 的审计 方 法 , 两者 在基 本程 序 上均 对 审计 风 险有 所考虑, 即首 先需 要 调查 了解 被 审计 单位 的外 部 经 营 隋况 和 内部 管 理情况 , 经初 步 评价 后如 果认 为内部 控 制不健 全 或 者未 得 以有 效 执 行, 都 将会 计划 进行 大范 围 的实 质性测 试 , 以控制 审计 风 险。 2 风险 基础 审计 与制 度基础 审计的 区别 2 . 1 在审 计 目标 上 的根 本 差 异 目标 上 的差 异 是两 者 最根 本 的 区别 , 因 为审计 目标 的不 同必然会 导致 审计 程序 、 方 法上 的差 异 。对 财务 报表 合法 性 和公允 性发 表审 计 意见 是审计 的根 本 目标之 一 。经 过长 期 的 探 索 和实 践 , 审 计 界 发现 只要 内部 控 制 健 全有 效 , 资 产 与 会计 报表 出现 错 弊 的可 能 性 就会 大 为 降低 ,审计 结 果 的 可靠 性 就 强, 因此 制度 基 础 审计 从 评 价 内部 控 制 着手 , 据 以确 定 审 计程 序 和 方法 。随 着 科学 技 术 、 政 治 经 济环 境 变 化 , 企 业 经 营 的不 确 定性 增 加, 来 自于企业 内部人 的欺诈舞弊案件不断出现 , 审计界承担的法 律责 任 范 围扩 大 ,审计 职 责从 财务 报表 审 计鉴 证 扩展 为 还 要关 注 、 揭 露企 业 管 理人 员 的欺 诈 舞弊 行 为 , 审 计 人员 需 要 主 动 、 充 分 地考 虑 审计 工作 所 面 临 的风 险 , 于 是风 险 基础 审计 就 直接 从 审计 风 险人 手, 发展 出一 系 列 的程 序 和方 法 , 防范审 计风 险 。 2 . 2 在 内部 控 制 概 念及 运用 上 的 区别 两 种 审计 方 法 都涉 及 到

审计模式的比较

审计模式的比较

审计模式的比较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的、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着手、如何着手以及何时着手等方面。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审计模式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三个阶段。

由于各阶段的导向性目标不同,所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三个阶段相互之间并非孤立,而是存在承前启后的关系。

一、账项基础审计模式特点:(1)以会计事项为主线,在审查会计事项的基础上开展审计工作,工作量较大,适应早期审计的需要。

(2)主要目标是查错纠弊,但不审查内部牵制制度,不对内部牵制制度发表评价意见。

(3)主要采用查账的方法。

它要审查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期间内关于会计事项的会计记录及其有关凭证,验算其会计金额,核对转账事项,以证实账簿和报表数字的正确性。

(4)没有区分阶段、步骤,没有固定的审计程序,,也不重视着手审计前的准备工作,只要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概况和搜集试算表、总账、明细账等会计资料,然后直接审查会计事项。

(5)此阶段形成了丰富的审计方法和技术,并沿用至今,主要包括:①书面资料审计方法②财产物资审计方法③分析性复核方法。

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特点:(1)主要目标是确定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尽管也揭露错误和舞弊,但只是因为错误和舞弊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公允性。

(2)在评价内部控制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并非传统的详细审计,可以在保证审计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3)形成了标准化的审计程序,一般包括计划、实施、完成三个阶段,重视审计计划阶段,并把内部控制的评审作为关键步骤,审计范围和重点都比较明确。

(4)除采用账项基础审计的技术方法之外,还引入了对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和审计抽样。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经历了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转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主要区别:(1)从审计风险模型来看,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2)从审计思路来看,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审计方式,以企业的内部控制为审计起点,以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为风险评估的重心;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主要从企业内外部环境、经营风险分析入手,以此来发现可能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及评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适当性,加强了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同时仍未完全放弃自下而上的审计方式。

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比较研究

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比较研究

2风 险 基础 审计 与 制度 基 础 审计 的 比较
2 1风 险基 础 审 计 与 制 度 基 础 审 计 在 审计 程 序 上 的 比 较 . 风险基 础审计的程序 : 1 编制审计 计划 , 目的是评 估 固有风 险 , () 其
确认重点审计 范 围 , 别 主要 风 险领 域 。( ) 识 2 了解 评 估重 要 的 资料 来 源, 寻找确定控制弱 点 , 确认与评 估相关 的控制 。 ( ) 价控制 风险 , 3评 选 择可 靠有效 地审计程序 。确认重要的 作业 和交易 , 判断错误可 能发生 的 位置 ( ) 定可接受的检 查风 险 ( ) 4确 5 形成 审计 结论 。执行 全面评 估 , 做 成书面 文件 。 制度基础审计 的程序 : 】 调查 了解 , () 调查被 审计 单位 的内部 控制 , 为后续工作 奠定基础 。通 常有 调查表 法 , 程 图法 , 流 文字 表述法 等 。根 据实际情况 选择 应用 。( ) 2 初步评 价 , 调查得 到的被 审计 单位 内部控 对 制制度的健全性 做初步评价 。( ) 3 符合性 测试 , 审计 人 员在 掌握了 相关 资料后 , 只对那 些准备信赖 的内部控制进行测 试 。一般要检 查交 易和事 项的凭证 , 实地 观察未审计 的内部控 制 的运行 情况 , 重新 执行 相关 内部 控制程序 ( 实质性 测试 , 4) 检查被审 计单位 内部 控制 下产生 的会计 资料 真实性和正确性 ( ) 价总结 5评
在审计的发展历 史中 , 由于审计 目标的 变化 , 计模式 发生 了三个 审 阶段的变化 : 一是账项基础 审计 阶段 , 二是 制度基础审计 阶段 , 是风险 三 基础审计阶段 。近 年来 , 会计造 假事件层 出不穷屡禁不止 。由此 涉及 的 民间审计诉讼案例接 连爆发 , 会公信力骤然 下降 。随着 安达信 等审计 社 失败事件的出现 , 风险基础审计 作为 一种重 要 的审计 理 念和方 法 , 到 受 了行业内外的关注 。 后安然 时代 , 审计理论 界和 实 务界大 量研 究与风 险基 础审 计相关 的 问题 , 并且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 。审计模 式已发展至现 代风险基 础审计 阶 段 。如果 对制度基础审计和 风险基础 审计 没有作 比较研 究 , 我们 就很 难 对 它们 形成正确和全面 的认识 , 更谈 不上吸 收和 借 鉴。 因此 , 有及 时 只 根据 变化 了的情况进行深 入的 比较研 究 , 才能满 足我 国面 向 2 1世纪 审 计发展和 审计教育等方 面不 断吸收 国际先进经验的客观 需要 。

风险导向与制度导向审计的比较分析

风险导向与制度导向审计的比较分析
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 。认定层次风险指交
首先。 将客 户置 于行 业 、 律 、 营 管理 、 法 经 资金 、 产技 术、 至企 业 的经 营理 念 等 生 甚 环境 中, 从各个 方面研 究环境对 审计风 险 控制的影 响 ,并对 这种 影响进 行评 价 , 将 其数 量化 。 归结 为固有风险。其 次, 在保留 制度导 向审计优 点 的基 础上 。 重点研 究被
和经营权分离所导致 的受托经济责任 。由 于企业管理 当局是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计报表 的责任 主
体 ,自身利益通 常与企业的财务状 况与经
易类别 、 账面余额 、 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 披
定层次 的风险 。包括 传统 的固有风险 和控


重大错报 风险 X 检查风险 ”为审计 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与 制度基 础审计都是委
托人对受托人实施控 制的载 体。注册会计 师制度 的存在 和发展应 归因于企业所有 权
模型。现代审计风险模 型在 传统审计风险 模型的基础上进行 了改进,形 式上有所简 化。但审计风险的 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 , 其 中重大错报风险包括 两个层次 :会计报表
把 指导 思想 建 立在 “ 理 的职 业怀 疑假 合
种审计程序 。风险导 向审计可 以在一定程 度上减少实施的审计程序 ,但 即使由于风 险评估结果很小 ,注册会计 师也应 出于谨 慎而勤勉尽责 , 实施 一定量的审计程序 , 进 行 多角度测试 ,才会 将审计失败风险 降到 最小 。依据获取 的审计 证据对会计报表形 成审计意见 , 出具审计 报告。 两种审计方法 的工作成果都是 审计报告 ,而审计意见则 是注册会计 师对会计报 表的合法性及公允 性 的集中表达 , 是审计工作的集中体现。 三、 两者审计风险模型不 同 由于对审计风险的认识不 同。 导致了 两种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所运用 的审计 风险 模型不同。 制度 导向审计方法 以 “ 审计风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什么叫制度基础审计一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建立在内部控制评价基础上的审计方法。

二、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并且得到一贯遵循的项目,则执行较少的实质性程序;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存在但是未能得到一贯遵循的项目,则执行较多的实质性程序。

三、制度基础审计的优点是通过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可以确定审计重点,合理分配审计人员和时间,以提高审计的效率。

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以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指导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和整个审计流程,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

传统模型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型:由于审计风险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即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此外,还受到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职业界很快开发出了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XXXXX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

改进风险导向审计的改进:以国际“四大”为代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方法论进行了创新,提出了“从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入手进行审计”(Bu siness RiskApproachtoauditing,以下简称“经营风险基础审计”)和“透过战略系统棱镜审计”的审计新思维。

“经营风险基础审计”和“透过战略系统棱镜审计”继承了把审计资源的分配向容易发生错报的领域倾斜的理念,改良了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方法,使得注册会计师对于风险评估结果更为全面、正确,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

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审计模式
项目
账项导向审计
制度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目标
检查会计错误和揭示舞弊行为
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
追求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审计技术
判断抽样技术的初始应用
统计抽样技术的应用
统计抽样和分析性检查方法的统筹应用
审计对象
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各控制环节
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
检查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内外部因素
审计原理
会计资料的准确代表了企业行为的准确
内部控制健全,差错少,反之,差错多。
既定审计风险下,固有、控制风险高,则检查风险低,反之,则高。
审计人员条件
掌握相关会计知识
对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深入、全面的了解
重视对企业环境、经营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
证据来源
会计部门内部
开始有外部证据的取得
内外兼得
优 点
操作简单
①为确定审计重点指明了方向
②解决了因审计范围扩大而造成的审计资源不足问题
强调了审计战略的制定,有利于节约审计资源、保证审计质量
缺 点
①人力、物力耗费大
②抽样误差大
③程序性错误不易发现
无法发现那种刻意隐瞒的舞弊和造假行为
对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要求高
适用单位
业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单、量小的单位
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计 模 式 和 风 险 导 向 审计 模 式 两 者 的 利 弊 得 失及 其 适 用 的 审计 环境 , 以期 从 理 论 和 实务 上 对 两 种 审计 模 式 有 一 个较 为全 面
的认 识 。
【 关键词 】 制度基础审计 风 险导向审计 审计方法


对两种审计模式的评析
限制 。 此 时 , 查 内部 控 制 制 度 往 往 无 法 发 现 这 种 刻 意 隐 瞒 检
( ) 审 计 实 务 中 , 于 制 度 基 础 审 计 忽 略 对 固有 风 险 3在 由
的 评 估 , 册 会 计 师 往 往 不 注 重 从 宏 观 层 面 上 了 解 被 审 计 单 注
计 师 之 间 的 “ 利 害 关 系假 设 ” 础 上 的 , 假 设 被 审 计 单 位 无 基 即 管 理 层 和 注 册 会 计 师 都 希 望 建 立 能 防 止 和 揭 露 差 错 和舞 弊 的 内 部控 制 制 度 , 无 异 于 将 防止 和揭 露 差 错 和 舞 弊 的 主 要 这
是 否 检 查 和检 查 多 少 凭 证 与 经 济 事项 不再 无 关 。由 于 这 一 审 计 模 式着 眼 于 对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整 体 的 了解 与 分 析 , 而 还 可 因 以发 现 与某 些 内 部 控 制 相 关 的会 计 信 息 的系 统 性 错 误 , 而 从
可提 高审 计 效 率 。 因此 , 度 基 础 审计 从2 世 纪 4 年 代 起 就 成 制 0 0 为 注册 会 计 师 审 计 的主 要 方 法 。尽 管 制 度 基 础 审 计 如 此 受 重 视 , 它 还 是 存 在 一些 较 明 显 的 缺陷 : 但 ( ) 度 基 础 审 计 是 建 立 在 被 审计 单 位 管 理 层 与 注 册 会 1制

风险导向与制度导向审计的比较分析

风险导向与制度导向审计的比较分析

制度导向审计
采用“自下而上”的审计方法,从财务报表 的具体项目开始,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测 试和评价,确定财务报表可能存在的错报领
域。
审计报告的差异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报告中除了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意见外,还会对被 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和措施。
制度导向审计
审计报告中主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意见,并根据内部 控制制度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制度导向审计强调对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视,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测试,找出制度中存在 的漏洞和缺陷。
制度导向审计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制定审计计划、进行内部控制测试、进行实质性测试、形 成审计报告和发布审计结果。
制度导向审计在评估企业风险时,通常会考虑企业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信息系统等方面是否存在潜 在的风险。
在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后,审计 人员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程度制定个 性化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审计程序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
风险导向审计的流程
在实施审计程序时,审计人员需要充 分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内外环境及其变 化,以及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和内部 控制缺陷,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 证据。
VS
最后,审计人员需要汇总审计证据并 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以报告 其审计结果和建议。
结果讨论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风险导向审计在审计效率、审计 质量以及审计风险等方面相对于制度导向审计是否存 在优势,并进行了讨论分析。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风险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是两种不同的审 计方法,它们在审计重点、审计程序、审计效 果等方面存在差异。
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以确 定潜在的重大错报领域,而制度导向审计则更 注重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测试。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发布时间:2021-11-11T11:44:40.581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1年8期作者:商加丽周园[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审计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但是,因为审计需求呈持续递增的趋势,而审计资源又比较短缺,这就导致审计工作的风险性日益增加,而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审计模式从之前的账项基础审计而转变到了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而审计方法的革新则意味着现代审计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为了对审计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还需从理论的角度上展开深入的了解。

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这两大模式,本论文进行了综合的对比与剖析,实际上,制度基础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重要根基。

虽然二者的审计流程大致相似,但是核心却有所差异。

风险导向审计是对制度基础审计的补充,其不会受内部控制所限制。

而在开展实际工作的时候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非常的苛刻。

在全面的比较后我们可发现两大审计模式所存在的优点和缺点。

因此,对于这两大审计模式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区分,则有助于促使国内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提升,另外,还可使审计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审计方法商加丽周园(吉林财经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审计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但是,因为审计需求呈持续递增的趋势,而审计资源又比较短缺,这就导致审计工作的风险性日益增加,而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审计模式从之前的账项基础审计而转变到了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而审计方法的革新则意味着现代审计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为了对审计实践进行科学的指导,还需从理论的角度上展开深入的了解。

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这两大模式,本论文进行了综合的对比与剖析,实际上,制度基础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重要根基。

虽然二者的审计流程大致相似,但是核心却有所差异。

风险导向审计是对制度基础审计的补充,其不会受内部控制所限制。

审计模式分类

审计模式分类

审计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财务管理 091 王益怀 910505140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的目标、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规定了审计应从何处下手、如何着手、何时着手等问题。

在审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审计模式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审计活动总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为完成一定的审计目标而设计的,因而审计模式的发展,要受到审计目标变化的深刻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目标是有变化的,因而审计模式也是不断发展的。

按照历史的顺序,与审计目标的变化相适应,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其中风险导向审计又可分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一、账项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也叫数据导向审计或凭单审计方案法,是审计方法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在审计方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直到现在仍被大量采用。

它以凭单核对为中心,以审查账目有无舞弊为目标,以数据的可信性为着眼点,以会计科目为入手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模式。

在账项基础审计阶段,由于当时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查错防弊,注重凭证、账簿、报表的详细审查,比较费时费力。

在企业规模不大,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这种审计方法基本能适应需要。

后来由于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盛行,就更多地采用抽样审计技术,但此时的抽样更多的是判断抽样,主要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进行主观判断,有时可能遗漏重要项目事项,抽查的风险很大。

而且,账项基础审计通过凭证的核对,虽然可以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但是审计耗费人力较多,难以作深入分析,难以查找产生的原因,不能够揭示会计系统中不合理的缺陷。

因而,账项基础审计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经济业务规模扩大,业务复杂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可靠的、更为有效的审计方法,这就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

二、制度基础审计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不断出现,社会公众更多关注的是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真实性,即使是未揭露的差错和舞弊,只要不会对财务报表构成重大的影响,并不是审计的主要目标。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的比较研究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的比较研究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的比较研究王修岐 刘 兵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作为两种现代审计方法,在缓解社会对审计需求的日益增大与审计资源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以及在提高审计质量方面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风险基础审计是为了弥补制度基础审计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审计方法,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建立在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之上,故我国的审计研究工作者在研究、介绍这两种现代审计方法时,经常相互混淆,没有严格区分两者的界限,使得其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正确地指导审计实践,非常有必要从理论上揭示两者的差异,因此,本文拟就两者的差异作一比较研究,加以初步探讨。

一、产生原因的比较审计方法的变革是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

资产负债表审计的表现,使得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转变为抽样审计,但并未彻底改变传统的帐目基础审计。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爆发了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严重破坏了资本主义正常的经济秩序,大批企业破产倒闭,即使资产负债表反映财务状况良好的一些企业也未能逃脱破产的噩运。

这表明,单凭资产负债无法反映出企业真实的应变能力,因为资产负债表只反映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某一时点的良好的财务状况能否维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损益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加之这一时期企业日益倾向于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而不倾向于众银行获取短期贷款,从而导致最重要的会计信息从短期财务状况(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例关系)转向盈利能力(期间净收益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美国政府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认识到缺乏可靠的财务报表是导致这场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1936年美国发表了名为《独立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检查》的文件,该文件明确规定应审查财务报表,并向股东报告。

从此,审计的重点已从保护债权人为重点的资产负债表审计转向保护投资者为目的的以损益表为重心的整个财务报表的审计。

财务报表审计的确立,扩展了审计范围,使得审计人员不仅要审查与资产负债表有关的各项业务,而且还要审查与损益表有关的收入、成本费用等业务活动。

最新第1章: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最新第1章: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检查所有与企业相关的内外部因素
审计原理
会计资料的准确代表了企业行为的准确
内部控制健全,差错少,反之,差错多。
既定审计风险下,固有、控制风险高,则检查风险低,反之,则高。
审计人员条件
掌握相关会计知识
对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深入、全面的了解
重视对企业环境、经营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
证据来源
会计部门内部
开始有外部证据的取得
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
内外兼得
优 点
操作简单
①为确定审计重点指明了方向
②解决了因审计范围扩大而造成的审计资源不足问题
强调了审计战略的制定,有利于节约审计资源、保证审计质量
缺 点
①人力、物力耗费大
②抽样误差大
③程序性错误不易发现
无法发现那种刻意隐瞒的舞弊和造假行为
对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要求高
适用单位
业务简单、量小的单位
多种经营形式的大型企业、股份公司和跨国公司
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的区别
审计模式
项目
账项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计
制度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目标
检查会计错误和揭示舞弊行为
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公允性
追求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审计技术
判断抽样技术的初始应用
统计抽样技术的应用
统计抽样和分析性检查方法的统筹应用
审计对象
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各控制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优秀经济期刊【摘要】本文对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种审计模式的具体特点,阐述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两者的利弊得失及其适用的审计环境,以期从理论和实务上对两种审计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审计方法□·源圆·
财会月刊(理论).
一、对两种审计模式的评析1.制度基础审计。

,,。

,,。

,2040。

,:(1)“”,,。

,。

(2),=××。

、。

,,,。

(3),,,,“”。

,。

,,,,。

(4),,、,,。

,。

(5)“”,,,。

2.风险导向审计。

,———。

、、、、,,、,。

,,,,,,,。

,。

,,、。

,,,。

,“”,“”,,,。

,,,,。

二、两种审计模式的比较
,、。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导向审计之比较
李传彪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刊(理论)·源猿·
□,,,。

,,,:
1.理论依据。

,:=××。

,、,。

,,。

,:=×。

,。

,,。

,。

2.审计实施的程序。

“”,“”,,、。

,,:,,;,,;,、;,,。

,,,。

,。

,,,。

,“”“”。

,:,,;、、;;、、;。

3.审计的逻辑起点。

,、。

,,,。

,,,,,。

,,,。

,,、、、、、,,,。

4.审计方法。

、、、、、,。

、、、,,,。

,,。

,,。

,。

,。

,;,;,,。

,,,,,。

,“”,。

、,。

主要参考文献
①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会计研究,2004;2
②刘峰,许菲.风险导向型审计·法律风险·审计质量.会
计研究,2002;2
③谢荣,吴建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会计研究,200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