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短文两篇—爱莲说》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描绘自然的文章,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课《爱莲说》是一篇以莲花为主题的古文短文,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對於古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但通过对莲花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对自然之美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莲花的形象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高尚的品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莲花的美丽。

提问:你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寓意?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注意课文的停顿和语气。

提问:课文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对莲花的描写。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是如何表现莲花的美丽的?4.巩固(10分钟)学生背诵课文。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的莲花是什么象征?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美好事物的?分享自己的经历。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 作为⼀名优秀的教育⼯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范⽂(精选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七年级语⽂下册第六单元《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标1、积累⽂⾔词句2、理解借物喻⼈3、了解对⽐烘托4、背诵本篇⽂⾔ ⼆、课时安排1、课时:⼀节课2、课型:读说课 三、主导教学: 诵读与品析 四、课堂导⼊: 教师先出⽰鲁迅先⽣七律《莲蓬⼈》中的四句诗“扫除腻粉呈风⾻,褪却红⾐学淡妆。

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并解释⼤致意思,然后顺势启发:濂溪先⽣是谁?莲蓬⼈为什么要向他表⽩⾃⼰的⼼志呢?从⽽导⼊新课。

五、课堂结构(四⼤板块) 第⼀板块:点读课⽂,说字词句段意思(10分钟) 1、要求学⽣“点”着课⽂课⽂注解,逐字逐句地读课⽂,读通课⽂,读懂意思。

2、以四⼈为⼀⼩组,互相讨论,共同翻译字词句 第⼆板块:诵读课⽂,说句式语⾔特点(10分钟) 1、学⽣听课⽂录⾳,要求重点听语⾳语⽓语调。

2、学⽣对照课⽂录⾳,⾃由诵读课⽂两遍。

3、教师要求学⽣说句式语⾔特点。

学⽣说的内容可能有以下⼏点:①句式多样,或骈句。

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句,或独词句。

②语⽓多变。

或陈述,或疑问,或感叹。

③节奏和谐。

“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错分布,出落有致。

④表达⽅式多样。

百字短⽂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于⼀炉。

⼀个“爱”字连缀全⽂,⽂笔简练,情感丰富。

第三板块:品读课⽂,说课⽂运⽤⼿法(15分钟) (⼀)说借物喻⼈⼿法。

1、教师要求学⽣从课⽂中找出描写莲花的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不可亵玩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诗歌的韵律、托物言志和拟人化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爱莲说》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托物言志的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3.培养学生运用托物言志、拟人化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表达和创作水平。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5.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洁身自好、保持高尚品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作品背景。
4.课文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淤、染、濯、清涟”等,并理解其在诗歌中的意义。
5.课文背诵:要求学生熟练背诵课文,以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品味古诗文的美。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了解,培育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举例解释:
-针对生字词,教师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这些手法的作用,并通过模仿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诗歌意境的把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以提高对诗歌意境的把握能力。

《爱莲说》教案4篇

《爱莲说》教案4篇

《爱莲说》教案4篇教学目标:学问和技能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了解“说”古文体。

(重点)方法和过程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

(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

(重点)重点难点: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是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难点。

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小组争论相结合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

去洛阳赏牡丹的人摩肩接踵。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这样说。

可是,在宋代有个人偏偏不爱牡丹,他宠爱莲花!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走进《爱莲说》。

板书:爱莲说周敦颐二、朗读(一)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蕃()濯()亵()玩淤()泥清涟()噫()隐逸()鲜()有闻新奇()(二)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和资料解决重点词语。

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的古今义等。

1、重点词语得意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一词多义香远益清远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有朋自远方来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爱友人惭,下车引之。

3、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2)、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远播4、古今义亭亭净植古义:直立。

今义:植物宜乎众矣古义:应当。

今义:适宜(三)三读课文,疏通文义。

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只宠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只能在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宠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三、概括分析课文(1)四读课文,了解文体和的根底上,思索问题。

题目《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谈论性文体,用于阐述对一事、一物、一种现象的见解或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与莲花的关系;2.理解白居易的诗意表达与自然境界的融合;3.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生命哲学;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让学生理解白居易的诗意表达,及其创作中融合自然境界的技巧;2.能够理解诗句的含义,分析诗人的感悟;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唐代的文化特点和传统文化的语境;2.在帮助学生领略诗意表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展开思考,反思自己的审美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针对学生审美心理特点,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情景图片,带领学生体悟自然之美:莲花清丽的姿态、荷塘水面映照的色彩变幻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带领学生体会古诗之美;2.分析课文表达主题:描绘莲花之美,体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3.学生自读课文并做好笔记,提取关键词和神韵,为文本分析打下基础。

3. 文本分析1.教师简述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2.分析《爱莲说》的写作背景、艺术特色、形式风格及诗意表达;3.引导学生对该诗进行文本分析,探讨“爱莲”与“爱情”之间的关系、莲花之美与人生的意义等问题。

4. 课外阅读1.引导学生扩大对诗歌的阅读和理解;2.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唐诗,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阅读和分析;3.学生撰写与《爱莲说》有关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以期在学生中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后记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领悟唐代文学的精神内涵,探索白居易诗歌之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和生命哲学。

学生们通过学习《爱莲说》诗文,不仅提升了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爱莲说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爱莲说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中的实词和虚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朗读并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读——品——析”的方法学习《爱莲说》,并理解文中衬托和象征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莲”所代表的君子的高洁品格。

教学重点运用“读——品——析”的方法学习《爱莲说》,并理解文中衬托和象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莲”所代表的君子的高洁品格。

教学方法:诵读、品读、析读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喜欢的花,教师顺势导入莲。

二、题目讲解爱是喜爱,莲是写作的对象,那“说”呢?学生回答:说是一种文体。

教师补充: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物又可以论述道理。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不长。

所以题目是说作者喜爱莲的道理。

二、诵错落之美1.读准字音听名家范读,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标注出括号字词的读音划分好节奏。

(师配乐朗读)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我们这些字的读音呀?“可爱者甚蕃”中的“蕃”读(fán)。

“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濯”读(zhuó)"远观而不可亵”中“亵”读(xiè)。

“花之隐逸者也”中的“逸”读(y ì)。

“噫!菊之爱”中的“噫”读(yī)。

“陶后鲜有闻”中的“鲜”读(xiǎn)。

学生举手指出字音,教师补充,然后齐读(齐读生字)。

现在请同学们在刚刚强调的字词的基础上进行齐读。

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生齐读文章)。

三、会爱莲之意标题中的“爱”是本文的文眼,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那作者为何喜爱莲呢?我们想要具体了解作者喜爱莲的原因,就得先理解文意。

任务: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对有疑问的语句进行圈点勾画。

(同桌四人之间进行合作互译)提问: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有的话提出?没有的话那老师来考考大家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16课《爱莲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16课《爱莲说》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爱莲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一些高洁品质的人或事?”(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高洁品质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爱莲说》这篇课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出与高洁品质相关的问题,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聆听,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他们理解难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爱莲说》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文化背景。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高洁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努力追求高尚品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课文主旨:探讨作者周敦颐爱莲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倡导的高洁品质。
5.文化背景:介绍周敦颐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后的文化内涵。
6.课后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实用)《爱莲说》教案四篇

(实用)《爱莲说》教案四篇

《爱莲说》教案四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蕃、鲜等词语的意思,理解疏通__的文义。

3、从文中体会品味出作者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理解__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1、积累词义,理解疏通文义。

2、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理解__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加练习巩固教学用具:课件、录音机、__的朗读磁带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

幻灯片出示莲花图,师配合图片解说,引导学生由图画说出与图相似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我国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对莲也可谓是情有独钟,今天我就来学习他写的著名__《爱莲说》。

二、欣赏朗读。

激发朗读欲望,过度下一环节:同学们想不想也读的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让别人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你?文中这几个字词的读音,看你能否读准确。

三、预习检测。

练习朗读。

1、注意读准下列加点词的读音。

可爱者甚蕃不蔓不枝濯清涟而不妖亵玩淤泥隐逸陶后鲜有闻(指名稍差的同学读,订正读音。

)2 、提出朗读要求,练习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把字音读正确的基础上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感情充沛,语速适中,停顿得当。

3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有待改进,读的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合适。

读完后请同学点评发表自己的看法。

4 、齐读课文。

四、理解疏通文义。

1 、老师指导疏通文义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疏通__的文义。

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老师,问旁边的同学,再不能解决的留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

?自学指导:结合课下注解,用译讲的方法自学,疏通文义。

译讲:①读出句子。

②讲重点词义。

③翻译句子。

(需要加、改、调、省。

)(具体讲解一下)3 、学生自学,老师巡回指导,帮助解疑答难。

4 、质疑,师生共同解疑。

强调__中的疑难点。

疑点:予:我。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你知道《爱莲说》教案怎么写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1教学设想:《爱莲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生:(略)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

生答:(略)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师: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

精选《爱莲说》教案三篇

精选《爱莲说》教案三篇

精选《爱莲说》教案三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疏通文言语句,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的结合。

3、了解__对比烘托的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学法点悟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整体感知“说”,古代文体之一,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它与“论”无大异,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

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作者赋予“莲”高洁的品格,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疑难解析质疑:__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解惑:__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质疑:__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解惑: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

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质疑:“我”爱莲花什么呢?解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质疑:__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解惑:菊花比喻象征隐士,牡丹比喻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喻象征君子。

质疑:怎样理解__借物喻人的写法?解惑:__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爱莲说》教案优秀(15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15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15篇)《爱莲说》教案1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导学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淤()泥洗濯()清涟()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吗?(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5)濯清涟而不妖()(6)不可亵玩焉()(7)陶后鲜有闻()(8)同予者何人?()二、指导学习(一)情境导入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3.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

(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探究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

(班上发言)老师综合归纳: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1)貌美品美抽一学生读描写莲的文字。

(多媒体展示)讨论: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人)2)语言优美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形成文章,怎样使语言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 “衬托”的手法。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初中爱莲说教案

初中爱莲说教案

初中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 理解文中的生僻字词,翻译课文内容。

3. 领悟作者借莲喻人的写作手法,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僻字词。

2. 领悟作者借莲喻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托物言志和衬托手法。

2. 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多媒体课件。

2. 课文译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上的莲花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莲花的特征。

2. 板书课题《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二、朗读课文(5分钟)1. 学生跟读课文录音带,注意朗读节奏和语气。

2.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

三、翻译课文(15分钟)1. 学生对照课文译文,自行翻译课文。

2. 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四、理解课文(15分钟)1. 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补充。

2. 教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借莲喻人的写作手法。

五、探讨课文(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要求。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某种植物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莲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僻字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翻译课文时,让学生对照译文自行翻译,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理解课文环节,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借莲喻人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在探讨课文环节,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莲花品格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要求。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爱莲说》教案篇一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质教育目标。

师生讨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

让我们先复习有关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注释学习“铭”,让学生当堂记忆。

教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学生齐读。

[复习旧课知识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薛青草,登阶入室,并无荒芜之感,倒有一股生气。

(4)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

(5)文中是怎样描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的?先找出文中原话,再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边讨论边明确:“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爱莲说》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引言《爱莲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其蕴含了深厚的文艺思想,形式独特、内涵深远。

本文主要从诗歌的细节入手,详细解析《爱莲说》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文艺特点。

正文一、诗歌创作背景唐代是一个封建社会繁荣的时期,百业兴盛,文化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唐代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人情风物为主题,白居易创作《爱莲说》时正值唐朝初期,唐肃宗执政。

唐肃宗是一个喜欢莲花的皇帝,他的宠爱为莲花的兴盛作出了贡献,也间接地为白居易的《爱莲说》注入了灵感。

二、诗歌的形式特点《爱莲说》是一首绝句诗,分为三个部分,共16个字,符合唐代绝句的格式。

针对莲花,白居易运用了许多高度形象化的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方式,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

三、诗歌的思想内涵1.莲花在诗歌中体现了养育之爱诗歌中“绿叶红花映晚照,清香扑鼻动微风”这两句是表现莲花娇艳的形象。

白居易以诗歌形式赞美了莲花之美,同时通过深化对莲花这一自然元素的审美探究,旨在令人在珍爱生命的过程中培养一种赓续关怀的情感。

2.莲花也象征了高尚的品格在李商隐《夜泊牛渚怀古》一诗中,也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诗句,其中“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与本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意境相似,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中的锦瑟,也有着象征高尚品格的意蕴,而植物本身即诸如莲花等花卉,同样也被认为象征着高尚的品格,虽存在不同,但他们共同的文化功能在于道德榜样的传承。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1.通过形象手法表现艺术美感《爱莲说》是一首高度形象化的诗歌,白居易成功地将文学范畴与美学范畴相结合,通过具体形象表现诗歌的美感,感染读者的心灵,是一首极具艺术性的诗歌。

2.运用多种修辞方式白居易在创作本诗时,运用了隐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式,让诗歌更加入味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

《爱莲说》教案八篇

《爱莲说》教案八篇

《爱莲说》教案八篇《爱莲说》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增强语感、加强朗读能力及说写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培养高尚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生活情趣。

4、创新目标培养主动质疑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培养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整合材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强朗读,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__的主旨。

【教学用具】: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积累卡片【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主导教法】:诵读、品析、说写【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赏图评花,设境启疑1.教师启发质疑对于美好的事物,人们总喜欢用花来形容、赞誉,可见花是非常圣洁、华贵的。

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人们不只是用花来装点世界,美化生活,还赋予花以一定的性格品质。

所以,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语言。

比如:红玫瑰的花语是爱/美,是送给爱人或者情人最好的礼物;康乃馨的花语是温馨/慈祥,最适合用来送给母亲。

你还知道哪些花的语言呢?(如勿忘草:不要忘记我等)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各自所了解的花语,然后同位交流,说说自己最喜爱的花和它所蕴涵的意义。

一、导入课题1、两副图画相同点,答案就是谜底。

埃及、印度国花;介绍荷花知识及动人传说。

【典故】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

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是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美丽的鲜花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世界上不喜爱花的人恐怕很少。

但是,不同的人往往喜爱不同的花,而同一个人对不同的花看法也往往不同。

《爱莲说》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领悟主旨,提升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文言知识要点;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

难点:文言判断句式;作者心目中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殊不知,莲花还是高洁的象征呢,这恐怕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天我们-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领悟主旨,提升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先学环节(15分钟)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开始自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语速、语气、停顿、重读。

相关知识链接(1)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谥(shì)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议论、抒情,但一般以议论为主,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二)自学检测反馈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书写要认真、规范,然后一对一用红笔批阅并纠错。

1、《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课文的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熟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蕃()濯()涟()亵()噫()鲜()3、解释划线的字词: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7)花之隐逸者也()8)花之君子者也()9)陶后鲜有闻()10)宜乎众矣()4、初译课文,并翻译下面的句子。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优秀9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优秀9篇)《爱莲说》教案篇一一、导入课文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四、整体感知1、我们把课文读好了,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

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明确]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明确]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第二、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逃避现实。

连用两个“独”字,非常鲜明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3、课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的,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明确]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

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的意义和“之”的用法。

2、了解“说”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

重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说”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周敦颐yí,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

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链接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周敦颐做南康郡守时,命人在官衙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

作者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关于“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蕃(:fán:):::颐(:yí:)::濯(zhuó):::淤
(yū:)::::涟(lián)
蔓(:wàn):::亵(:xiè):::噫(:yī:)::鲜
(xiǎn)有闻
2、我会根据给课文划分出朗读节奏。

点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解释重点的词语。

可:值得。

: ::::::蕃:多: :::::::独:只。

自:从。

: ::::::予:我。

: ::::::染:沾染。

濯:洗涤。

: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

: ::::焉: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 :::不蔓不枝:不
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

: ::::枝:名词用作
动词,长枝茎。

:
香远益清:香气传的越远就越清幽。

益:更,更加。

:
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竖立。

:
亵玩:靠近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

::::::::::闻:听说。

:::::: 宜:应当。

4、疏通文意。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

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布置作业:
一词多义:
下列“之”的用法和意义。

(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
(4)莲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主旨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

你发现作者笔下的莲具备了哪些品质?
点拨: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

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洁身自好。

体态(外在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气(外在美):“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风度(感受):“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庄重。

2、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3、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

菊花象征避世的隐士,牡丹象征追求荣华富贵的人。

莲花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你同意作者对菊花、牡丹的评价吗?
点拨:同意,因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
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所以他对菊花、牡丹做出这种评价。

5、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社会上也许会有一些污浊的现实,如果逃避现实,特立独行,不可取,我们要做到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洁身自好。

二、课堂小结
同学们,周墩颐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希望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三、对比阅读,体会语言风格
1、朗读课文,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点拨: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

《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爱莲说》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2、《陋室铭》开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和《爱莲说》开头的“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写法上相同吗?
点拨:不相同。

《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

《爱莲说》开头的“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是来衬托作者的“莲之爱”,表达自己爱君子之德的主旨。

四、布置作业
1、就你所喜欢的花(木)仿写《爱莲说》,以“爱
______说”为题,30字左右,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托之志。

2、课外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

3、背诵《陋室铭》和《爱莲说》。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菊:::::::隐逸者
牡丹:::::富贵者:::::衬托
莲:::::::君子者
爱君子之德::::::托物言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