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学教案】
爱莲说教案【《爱莲说》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爱莲说》的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分析莲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借莲表达自己品质的意图。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爱莲说》。(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 理解《爱莲说》的文意,掌握重点词语的解释。
3. 分析莲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借莲表达自己品质的意图。
三、教学难点
1. 莲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文中的体现。
2. 作者借莲表达自己品质的手法。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讲解PPT。
2. 参考译文及注释。
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周敦颐及《爱莲说》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莲的特点及其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朗读《爱莲说》,感受语言美。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莲的象征意义。
4. 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2)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5. 课堂小结
6. 作业布置
(1)正确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7.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爱莲说》,体会作者的高尚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爱莲说》的教案4篇
《爱莲说》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字音字形句子翻译;
2、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3、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关键词语,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课文的语言美;
2、从中感悟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wēi。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二)文体简介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
(三)文学常识
(四)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道州人。
文学家、哲学家,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子全书》)。
因定居庐山时为纪念家乡而给住所旁的一条溪水命名为濂溪,并给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堂并终老于庐山濂溪,所以号濂溪先生。
(五)预习检测
字音字形
蕃淤泥涟亵濯鲜有闻噫颐
解释加点词语和翻译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六)解读莲
《爱莲说》情感教育教案
本次教案主要围绕着北岳居士的《爱莲说》这篇著名的唐诗展开,探讨如何通过这首诗来进行情感教育。
一、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北岳居士的一首唐诗,其中所表达出的对莲花的喜爱与爱慕,启示了我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喜爱,以及如何借此来提升自己的情感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爱莲说》的诗歌背景及意义,培养对莲花和自然美的感悟。
2.启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爱慕,培养对美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提高自身情感管理和情商水平,增强自我情感修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三、教学方法
1.听课对话。通过老师的讲述与学生的反馈交流,让学生对《爱莲说》的内容有一个大致
的了解。
2.诗歌朗读。让学生逐句朗读,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小组,要求他们讨论自己眼中的美好事物,并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感
受。
4.感性运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欣赏美好事物,激发情感表达和情绪管理的能力,
例如通过写诗、画画、拍摄图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出教材《爱莲说》,介绍诗歌背景及意义,激发学生对此的兴趣与好奇心。
2.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全班朗读《爱莲说》,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和意境。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依次发表关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评论,并进行相互
交流。
4.感性运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然观察、写诗、画画、拍摄图片等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
的情感表达,增强情感认知和管理能力。
5.总结与反思: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思考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对有待巩固或是有争议
性的内容加以讨论和解决。
《爱莲说》教案4篇
《爱莲说》教案4篇
教学目标:
学问和技能
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了解“说”古文体。(重点)
方法和过程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重点)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是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难点。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和小组争论相结合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去洛阳赏牡丹的人摩肩接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这样说。可是,在宋代有个人偏偏不爱牡丹,他宠爱莲花!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走进《爱莲说》。
板书:爱莲说周敦颐
二、朗读
(一)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蕃()濯()亵()玩
淤()泥清涟()噫()
隐逸()鲜()有闻新奇()
(二)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和资料解决重点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的古今义等。
1、重点词语
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一词多义
香远益清
远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有朋自远方来
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爱
友人惭,下车引之。
3、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
(2)、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远播
4、古今义
亭亭净植
古义:直立。今义:植物
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适宜
(三)三读课文,疏通文义。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只宠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只能在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关于《爱莲说》教案4篇
《爱莲说》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理解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积累文言字词。
二、教学重点
1、莲——君子的美好形象。
2、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三、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正确。
2.指名朗读:师生点评:
①关注生字读音:予:yú 蔓:màn 鲜:xiǎn
②关注句子停顿: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三)深入探究:
1.文章标题是“爱莲说”,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莲的热爱与赞美?
——“予独爱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设问:这一句通过细致描写莲的形象,表达了对莲的赞美,那么它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不急于回答)
①指名读、齐读;
②指名翻译:(强调积累)
词语: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蔓、枝,动词,生藤蔓,长丫枝。益,更加。植,立。亵,亲近而不庄重。
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快速背诵。
④讨论总结:三个方面: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
⑤朗读指导:请用朗读来传达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读得有层次,有感情。
指导:“予独爱莲”是统领语,“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要轻读。以下三层,要读出层次感。前两层亦可用描写语调读,有审美感情,读后作稍长停顿,再出末句,以突出莲的品格。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①指名翻译:教师强调:之,结构助词,的。“……,……者也”,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爱莲说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中的实词和虚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朗读并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读——品——析”的方法学习《爱莲说》,并理解文中衬托和象征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莲”所代表的君子的高洁品格。
教学重点
运用“读——品——析”的方法学习《爱莲说》,并理解文中衬托和象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莲”所代表的君子的高洁品格。
教学方法:诵读、品读、析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喜欢的花,教师顺势导入莲。
二、题目讲解
爱是喜爱,莲是写作的对象,那“说”呢?
学生回答:说是一种文体。
教师补充: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物又可以论述道理。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不长。
所以题目是说作者喜爱莲的道理。
二、诵错落之美
1.读准字音
听名家范读,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标注出括号字词的读音划分好节奏。(师配乐朗读)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我们这些字的读音呀?
“可爱者甚蕃”中的“蕃”读(fán)。
“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濯”读(zhuó)
"远观而不可亵”中“亵”读(xiè)。“花之隐逸者也”中的“逸”读(y ì)。“噫!菊之爱”中的“噫”读(yī)。
“陶后鲜有闻”中的“鲜”读(xiǎn)。
学生举手指出字音,教师补充,然后齐读(齐读生字)。
现在请同学们在刚刚强调的字词的基础上进行齐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生齐读文章)。
三、会爱莲之意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莲花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会关爱自然,珍惜美好事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课文《爱莲说》的朗读与背诵。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掌握莲花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文句式。
理解莲花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莲花,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美丽特征。
简要介绍作者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
小组内讨论课文内容,分析莲花的特征和象征意义。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点,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实践与拓展:
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注意语气和情感的表达。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莲花的认识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
1. 朗读课文《爱莲说》并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习,对照注释和工具书,巩固生词和难点。
3. 写一篇关于莲花的短文,可以从莲花的特征、象征意义或个人感悟等方面入手。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莲花”、“池塘”、“清高”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学会通过描绘事物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能力。
培养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课文的理解和分析,包括主题、情感、修辞手法等。
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技巧。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莲花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如“你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和印象?”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朗读与理解: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解释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解释其作用和效果。
3. 讨论与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作者喜欢莲花?”,“你们觉得莲花的形象象征着什么?”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四、课堂练习与拓展:
1. 练习题:
设计一些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的练习,提高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2. 拓展活动:
让学生进行绘画或写作的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方方面面的“清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或生活中的事物,体会其中的美和哲理,培养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能力。
爱莲说教案(15篇)
爱莲说教案(15篇)
爱莲说教案1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__的主旨。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咏莲诗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1.欣赏莲花图片,师生共同给它们命名或配以诗文名句。
2.由许多人都喜欢莲花,引出课本。“在古人笔下,莲花,或与天真纯洁的少女结下不解之缘,或被用作清高脱俗的象征,或被赞为百美并陈、无私奉献的化身。对莲的喜爱,可以说已成为我国人民一种文化心态。”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任务
1.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注音:颐蕃淤濯涟亵鲜噫
3.口述课文大意,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予谓菊,花之隐逸也。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疏通文意
方法: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2)补出省略成分;(3)通畅,准确。
然后每个“老师”(即学生)一句,先朗读,再口译,再解答“学生”(即老师)一两个问题。问题以字词解释为主。同时师生评判、讨论、辩误。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说课稿(含教案)
一、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北宋文学家周敦颐的《周元公集》。本文以莲为喻,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感受文中深刻的哲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学会运用莲的品质来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重点
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的理解;
3. 课文大意的把握和主题思想的领悟。
四、教学难点
1. 文言文特殊的句式和用词;
2. 莲的品质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对莲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莲的品质。通过展示莲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莲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合作探讨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莲的品质,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课堂讲解
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莲的品质与人生哲理的联系。
5. 课堂练习
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6. 总结拓展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你知道《爱莲说》教案怎么写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1
教学设想:
《爱莲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和理解《爱莲说》这篇古文,学习欣赏和赏析古代文学作品,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爱莲说》的意义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2. 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
1. 预先准备《爱莲说》的古文原文及译文;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短视频素材,以激发学生对莲花的兴趣;
3. 准备相关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展开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通过展示莲花的图片或短视频,唤起学生对莲花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莲花有何了解?它给你们什么样的印象?
3. 自由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莲花的理解和观点。
二、阅读和赏析(15分钟)
1. 分发《爱莲说》的古文原文及译文给学生。
2. 阅读原文:指导学生先快速浏览全文,获取整体的印象和理解。
3. 缩读原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部分句子或段落进行深入阅读和品味。
4. 解读译文:分段对译文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5. 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中心,并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三、深入理解(15分钟)
1. 创设场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作者写《爱莲说》的背景和目的。
2. 提问引导:设立一些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写《爱莲说》的目的和意义。
a.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写《爱莲说》?
b. 通过这篇文章,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情感和思考?
c. 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莲花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爱莲说》教案优秀(15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15篇)
《爱莲说》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
“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
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淤()泥洗濯()清涟()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吗?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
(5)濯清涟而不妖()
(6)不可亵玩焉()
(7)陶后鲜有闻()
(8)同予者何人?()
二、指导学习
(一)情境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3.自
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探究
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班上发言)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关于《爱莲说》教案3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莲说》教案篇1
一、案例设计原则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堂教学中尽量不要忽视、荒废学生的任何一种智能。
3、每人都有智能强项,但八种智能可以兼有。
4、正视差异,善待差异,可以对个别的强项智能进行特殊培养。
5、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预习。
二、案例设计理念:
1.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2.按照多元智能组合设计教学情境,进行分组学习。
3.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描述“问题解决”的过程,展示探究的成果,交流学习的方法。
三、教学资源的提供
1.介绍相关教学参考书,提供图书馆、阅览室等与自学有关的时空条件。
2.提供网上学习的条件,介绍有关荷花的相关网站,有关荷花的图片、种类、荷花文化以及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视频资料等,唐人推崇牡丹的原因。。
3.提供文体相关常识、古代中国文学中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引发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探索的兴趣与创新的动力。
在学生第一课时掌握了生字、实词和重点句并疏通大意整体感知,并按要求做好研究性预习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可作这样的要求和设计: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八种智能模式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欣赏荷花的美丽高洁,体会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体悟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肢体运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然观察能力、自我认识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同时培养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3.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章内容。
2.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3 分钟)
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莲花的特点,引入课文《爱莲说》。
2. 作者及文体介绍(2 分钟)
简单介绍作者周敦颐及“说”这种文体。
3. 整体感知(10 分钟)
-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 精读品味(15 分钟)
- 分析文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概括出莲花的品质。
- 理解作者以莲自喻的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5. 合作探究(10 分钟)
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6. 总结拓展(5 分钟)
总结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类似的品质。
7. 布置作业(5 分钟)
- 背诵并默写全文。
-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评估
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检查学生的背诵和默写情况,评估他们对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分析学生的短文写作,评价他们对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蕃”“濯”“鲜”等实词的意义和“之”的用法。
2、了解“说”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3、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
重难点:理解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的高洁志趣。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搜集“说”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汇报自学,展示自我
1、介绍作者
周敦颐yí,字茂叔,晚号“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品德高尚,为官清廉,不媚权贵。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2、背景链接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周敦颐做南康郡守时,命人在官衙东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作者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污浊,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3、关于“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
蕃(:fán:):::颐(:yí:)::濯(zhuó):::淤
(yū:)::::涟(lián)
蔓(:wàn):::亵(:xiè):::噫(:yī:)::鲜
(xiǎn)有闻
2、我会根据给课文划分出朗读节奏。
点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解释重点的词语。
可:值得。: ::::::蕃:多: :::::::独:只。
自:从。: ::::::予:我。: ::::::染:沾染。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过分艳丽。: ::::焉: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不枝:不
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蔓: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 ::::枝:名词用作
动词,长枝茎。:
香远益清:香气传的越远就越清幽。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
亵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鲜:少。::::::::::闻:听说。:::::: 宜:应当。
4、疏通文意。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布置作业:
一词多义:
下列“之”的用法和意义。
(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3)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
(4)莲之爱:::::(:宾语前置的标志:::)
词类活用:
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
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
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
第二课时
一、合作交流,探究文章主旨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描写莲花的句子。你发现作者笔下的莲具备了哪些品质?
点拨:作者是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
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洁身自好。
体态(外在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气(外在美):“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风度(感受):“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庄重。
2、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点拨:“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3、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点拨: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菊花象征避世的隐士,牡丹象征追求荣华富贵的人。莲花象征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
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4、你同意作者对菊花、牡丹的评价吗?
点拨:同意,因为“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